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熱門】說課稿彙總7篇大綱

【熱門】說課稿彙總7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說課稿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說課稿彙總7篇

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黃山怪石》是四年級第一學期第五單元的一篇閱讀教材,是一篇內容有趣、語言淺顯的遊記。課文寫的是小作者與父親一起遊覽黃山,對黃山千奇百怪的石頭情有獨鍾,通過對黃山怪石的描寫,使讀者體會到了黃山石頭的奇特、有趣。

課文的重點是第二節中爸爸的話,前一句運用比喻的方法寫黃山的怪石千奇百怪,姿態各異;後一句用擬人化的手法把黃山怪石栩栩如生,情態逼真的特點描繪了出來。既概括了黃山怪石的特點,統領全文,同時,下文中(3-7節)“飛來石”、“神仙曬靴”、“金雞叫天都”、“五老奔天都”、“猴子觀海” 五個景點的特徵又都能從中找出相應的詞語。

另外,課文描寫黃山怪石的語句生動傳神,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黃山怪石的奇趣,而且還使學生體會到黃山風景的秀麗神奇,因而也是提高朗讀和訓練說話能力的好教材。

二、教學對象分析

我班學生比較天真且活潑好動,學習的情緒、興趣易受外界物質刺激的影響。經過3年的小班化課堂實踐,學生基本上能在學習組長的帶領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另外,因爲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比較注重學生的朗讀訓練,所以大多數學生能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但在自信心和口頭表達能力上還有所欠缺。

三、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感情朗讀和積累課文語言,初步瞭解黃山怪石的奇特景觀,並對大自然這種巧奪天工之作表示由衷地讚歎,從而激發學生產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積極愉快地投入以朗讀感悟、小組合作爲主的學習活動中,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使學生更喜歡語文,並不斷參與新知識的探索過程中。

知識與技能:

1、學習課文中描寫黃山怪石的語句,正確把握黃山怪石的特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文中描寫黃山怪石的句子。

3、學做小導遊,能用生動的語句描述黃山怪石。

a。學有餘力的學生能仔細觀察,展開豐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語言生動形象地描述黃山的怪石。

b。中層學生能展開合理的想象,靈活地運用文中的語句或句式,形象地描述其它的幾塊怪石。

c。學有困難的學生能運用課文中的語句,具體生動地描述課文中的五處景點。

4、初步瞭解過渡句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1、藉助多媒體演示,直觀地感受到黃山風景的秀麗神奇。

2、以“怪”字爲突破口,通過朗讀感悟,準確體會黃山怪石的特點。

3、在合作學習中,用找關鍵詞語並理解對方法,明確課文是如何寫出這個“怪”字的。

4、在積累課文描寫黃山怪石語句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仔細地觀察,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用上優美的語句描繪怪石。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朗讀感悟,引導學生體會黃山怪石的特點。

2、學做小導遊,能用生動的語句描述黃山怪石。

四、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通過學生親身的主動參與、探索,才能使他們主動地得到發展,真正成爲知識的發現者,學習的主人。因爲課堂是學生學習的陣地,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設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在學習中獲得知識,真正做到像葉瀾教授所說的 “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

對於《黃山怪石》這樣一篇課文,學生基本能通過自學、結合課文插圖理解課文的意思,在教學中,爲了使學生能有效地開展學習,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我在課前就不動聲色地出示一份黃山招收小導遊的啓示,學生們通過觀看議論,激起了好奇心,樹立競爭意識。課堂上以招聘小導遊的形式,把學生引入所創設的教學情境之中,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興致勃勃地學習課文,從而達到激發學習興趣的目的。

2。合作學習,體驗成功

第斯多惠說:“科學的知識是不應該傳授給學生的,而應當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獨立地掌握它們。” 由此可見,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而教師應是學生的領航者、組織者。因爲課文內容有趣、語言淺顯,所以我決定放手讓學生運用已學的學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裏,不僅每個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而且學生在自讀討論中,思維能力也得到了培養。孔子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又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就表明一個人的力量是單薄的,要重視小組裏每個成員的力量與智慧嗎?更不用說,新的課程標準也指出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在教學“飛來石”、“神仙曬靴”、“金雞叫天都”、“五老奔天都”、“猴子觀海”五塊怪石的環節中,我採用了按興趣分組合作學習的小班化教學模式,尊重學生自己的自主選擇,請他們通過相互合作,着重探究一塊石頭的奧祕。在此過程中,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並在合作中體驗歡樂,在探索中體驗成功。這一環節的設計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與人交往的素養。

當然,爲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研究能力,我們的小組彙報形式也是靈活多樣, 有邀請合作法、競賽搶答法、相互探討法等;可以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進行,可以是個別的,也可以是小組的。

3、以讀爲本,感悟積累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可見,讀“出之於口,入之於心”,不僅有利於學生理解把握課文,還有助於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而且也可以促進學生的想象力,對於學生思維發展有重要意義。在教學中,我讓學生用各種形式讀書,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理解語言,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感悟積累。爲了使學生讀有所思,讀有所得,我還把朗讀、觀察、想象緊密結合,組織學生在朗讀之後,以導遊的身份來介紹,既幫助學生感悟理解了語言,又豐富了語言,積累了語言,同時還進行了語言表達訓練,—一舉多得。

4、拓展訓練,發散思維

教學的過程是思維訓練的過程。裴斯泰洛齊曾說過:“教學的主要任務不是積累知識,而是發展思維。思維的訓練,有助於學生拓展思路,培養創新精神。”因此,教師更要爲學生設計些創造性思維訓練,使他們能夠靜下心來,

進行深邃的思考,以發揮其內在的創造力。

教學中,我設計了讓學生自選小導遊級別,仿照課文描寫怪石的方法(名字、樣子、位置等)用自己的話或書上的語句(句式)來介紹黃山的怪石的說話練習。學生興趣盎然,紛紛投入到充分的準備當中去。在此過程中不僅促使學生內化了課文的語言、知識,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訓練和提高,而且激發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培養創造想象能力。從而達到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達到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的目的。 同時又照顧了不同學生的表達水平。

5、運用媒體,直觀形象

媒體以其自身的優越性,給我們的課堂帶來了許多樂趣。它可以勾畫出一幅幅令人心曠神怡的景色,可以展現出一幅幅動人的畫卷,從而變抽象的文字敘述爲優美的詩情畫意,它在帶給學生聽覺、視覺上極大的享受時,又能很好地促使學生深刻地體會課文的語言文字。它融直觀性、多變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爲學生營造一個圖文並茂、動靜相融的教學場景,促使學生多種感官同時接受刺激,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由於我班學生大都沒有到過黃山,沒有看到過黃山的怪石,通過媒體演示,增強了直觀性、形象性和真實性,學生彷彿身臨其境,近距離地感受到怪石的有趣、神奇。多媒體的演示,大大刺激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了學生的表達慾望,激起了學生的思維火花,又爲學生的創造性表達提供了依據,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擴大了學生的直觀視野,豐富了直觀內容,突破了教學難點,提高了學習效率。

說課稿 篇2

一、課題介紹

本節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上)》第二章第二節。

二、教材分析

(一)本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反數》是中學學習的主要內容之一,它是在研究了負數的基礎上,遵循過渡時期學生的認知特點 ,既把小學所學的正數、零和初中的負數知識緊密結合起來,又爲學生以後順利掌握絕對值的意義,進行有理數運算打下基礎。在以後將要學習的二次根式、方程、函數和相關學科等知識領域都有所滲透。因此,這節課內容對今後的學習具有重要作用。

(二)目標分析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及本節的地位和作用,考慮初一年級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我從以下幾方面來確定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理解相反數的概念及應用。

2 能力目標:讓學生親自體會得到相反數的定義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發現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及歸納能力。

3 情感目標:通過相反數的學習,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感受事物之間對立、統一聯繫的辯證思想,體會從特殊到一般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節注重培養學生“數形結合”思想及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因而確定重、難點爲:

重點:理解相反數的定義及學會知識的運用。 難點:探究相反數定義的過程。

三、教法分析

“啓發引導 突出問題 遵循原則 鼓勵探索”將始終貫穿於整個教學環節,本節課採用了啓發、探討式教學方法,並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教學中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興趣特點,以設疑提問的方式激勵學生去思考,以小組討論等方式,鼓勵學生積極發言,主動參與。

爲了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本節課採用三角板、彩色粉筆、多媒體(或小黑板)輔助教學,使教學過程顯得直觀、形象。

四、學法指導

俗語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本節課主要指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學會觀察、思考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類比推理方法,養成大膽參與,主動學習的習慣,變“學會”到“會學”,並使學生從中體會學習的樂趣。

比如說在開始講授新課概念前我將在情境引入階段複習上一節數軸,以數軸來結合講解,寫出幾組數,如,3.5和-3.5, 1和-1,2和-2,3和-3等讓學生觀察它們之間的特點,引導總結得出相反數概念:只有正負號不同的兩個數稱互爲相反數。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大家一起來思考一個問題:小明和小軍向相反的方向行走,他們各行走了3.5米,記小明的方向爲正方向,小軍的方向爲正方向,那我們就可以在下面數軸上標出他們的位置。

(二)展示新知

1 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畫一條數軸,並結合數軸,與學生共同討論出2和-2,3.5和-3.5具有什麼特點,學生觀察得出:

(1)分別位於於原點兩旁; (2)到原點距離相等; (3)只有符號不同。

2 根據弗萊登塔爾的數學教育特徵之一,學生通過自己努力得出的結論也是教育的一部分。這裏我將引導學生歸納得出相反數的定義: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稱互爲相反數。並延伸出設互爲相反數的兩個數中的一個爲“a”,另一個爲“-a”,那麼,得出一般的,a和-a互爲相反數。再觀察數軸找出一個數的相反數等於它本身的數。最後得出規定:零的相反數是零。

再提出問題:判斷正誤:符號相反的兩個數叫做相反數。教師做出簡單的講解。 知識注重應用。因而,當這部分知識講解完後,我將通過例題來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三)例題講解

例1 填空

根據誇美紐斯的教學鞏固性原則,爲了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例題講解後,通過請個別同學上黑板演算,其餘同學在草稿本上完成練習的方式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對講解內容作適當的補充提醒。這裏我設置了練習題。 練習1 連線

++3.5 --11.2 - ++7 5

設計意圖:練習1讓同學們在下面思考,此題用連線來設計,一目瞭然,更達到了鞏固知識的意圖;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定義的能力。同時總結得出:法則一:通常在一個數前面添上“+”號,即表示這個數本身;法則二:通常在一個數的前面添上“-”號,表示原來那個數的相反數。

例2 化簡

(1) -(+10); (2) +(-0.15); (3) +(+3); (4) -(-20).

設計意圖:對新課內容再次進行鞏固,同時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雙重符號簡化的規律。 練習2 化簡

①-(-7); ②-(+1.2);

③-(-(-a)); ④-(+(-a)); ⑤-(-(+a)); ⑥-(+(+a))。 答案:①7;②-1.2;③-a;④a;⑤a;⑥-a。

練習2是新內容的延伸,我請兩位同學在黑板上做,其餘同學在草稿本上做,我再做詳細講解。

(四)課時小結

爲了使學生對本節內容有一個系統的認識,再次加深學生對相反數的理解,我將對相反數的定義、零的相反數是零、法則一和法則二等知識進行復習,並說明相反數的定義是結合數軸,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以及從特殊到一般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而得到的,法則一和法則二是通過觀察、分析、發現、歸納的方法而得到的。

(五)作業佈置

1 必做題:書的17頁,習題第三題;

2 思考-a是不是負數。

設計意圖: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索能力。作業分必做題和思考題,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體差異,加強作業的針對性,使不同的學生各得其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這節課的效果,因此它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爲了使整個板面重點突出,層次分明,我將黑板分爲四版,這樣的排版使學生一目瞭然。

七、教學評價

本節課教學設計是依據課程標準以及學生認知水平來確定的,內容編排從特殊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層層展開,逐步深入。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達到以知識爲載體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

說課稿 篇3

這次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第六冊的第9課《寓言兩則》之一《亡羊補牢》。我準備從教材,教法和學法,教學設計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說。

一、說教材

《亡羊補牢》這篇課文選自人教版第六冊《寓言二則》中的一則。這個寓言故事內容淺顯易懂,故事情節簡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選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是讓學生了解寓言表達上的特點,把握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同時,增加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積累,引導他們喜歡寓言,學習讀懂寓言的方法。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結合本組課文的訓練意圖和我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注意多音字“圈”的讀音。

2、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亡羊補牢”,以及這個成語的意思。

3、理解《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的內容,體會寓言所蘊含的道理,懂得做錯了事要及時糾正。

根據教學目標和本課的內容、特點,我確定了本課的重難點爲: 引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寓意,並能聯繫學習、生活實際,談一談感想。

二、教法和學法

1、選擇教法,明確思路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和語文素養,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創新精神,是新課標的重要的理念。爲了實現這一目標,體現新課標的三維目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富有活動的語文課堂。教學本課,我採用了情景教學法和點撥法。

2、學法指導,形成能力

自讀自悟,讀悟結合,以讀促悟,以悟生情。

抓重點詞語,品讀賞析,積累和豐富語言,運用語言。

三、說教學設計:

一、 題目切入,引發期待:

(設計理念:以題目切入,緊扣題眼“亡”“牢”,既激起了學生的閱讀期待,又使學生意識到相同的字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表達的意思會發生變化。)

二、學習字詞,瞭解大意。

1.提出要求,學生自讀課文,

2.出示生字詞:認讀,集體糾正。 重點指導:多音字:圈

(設計理念:字詞疏通爲課文的理解掃清了障礙。)

三、深入學習,理解寓意.

1. 朗讀課文,掌握故事主要內容。

2. 指導重點句式,把握人物形象。

(1)養羊人和街坊的對話。(反問句改爲陳述句)

出示句子:他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麼呢?

(2)第二次丟羊後養羊人的想法。(轉換句式)

出示投影:他很後悔,不該不接受街坊的勸告。

(設計意圖: 通過對重點句式的指導,使學生明白了反問句、雙重否定句這些特殊句式在表達中的獨特作用;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加深了學生對人物形象的把握,爲揭示故事寓意做好了鋪墊。)

四、創設交流情景,揭示故事寓意。

(設計意圖:在特意創設的情境裏學生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更容易進入角色。在“修”與“不修”的後果對比中,寓意的揭示自然是水到渠成。試用“亡羊補牢”的道理處理問題,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亡羊補牢的重要性,深化了寓意,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說板書設計

根據課程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這次板書。

1.突顯故事的“寓言”體裁;2.體現故事“寓言”特點;3.精煉故事內容

4.美化板書形式。

在整個板書內容的設計中,我充分遵循生成的規律,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由感知到感悟,循序漸進,逐層深入,力求通過板書促進教師、學生與文本之間情感的融合,讓教學涌動着情感的靈性,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心靈交融的過程中不斷生成、內化,努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生成。

五、說教學反思

說課稿 篇4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浙教版一年級第下冊第14課《神氣的大公雞》。我準備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以及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這四個方面來闡述我對這節課的整體設計思路。

一、 教材分析

雞是常見的家禽之一。早在幼兒園裏,學生就已經畫過公雞,所以在頭腦裏對公雞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小朋友在畫公雞時,不要單純追求“形”似,而要他們努力做到“神”似,畫出它昂首挺立的'神情,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誇張和添加。根據教材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能抓住公雞的神態,畫一隻神氣的大公雞;

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物體的習慣和分析物體特徵的能力;

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美術的自信心,養成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是:

重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抓住雞的特徵,畫有神氣的公雞

難點:培養學生感受美、鑑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繪畫技能

二、 教法學法

根據學生情況和本課的內容特點,我主要採取演示法和練習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用講授和談話,通過給學生展示課件,使學生獲得知識,體現了直觀性、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原則。這樣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認識興趣。

練習法,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將所學的知識用於實際,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在《神氣的大公雞》教學過程中的學生練習部分,我將學生作業分兩步進行,先畫線描稿,再學習有創意的進行裝飾美化,使本課重點得以分散,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從而有效地讓學生將所學知識用於實際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

在《神氣的大公雞》的教學過程中,除了以下的教學方法外,我還交替綜合運用講授法、談話法等。

三、教學過程

我把整個教學過程分爲6個環節,分別是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2.欣賞探究;3.深入探究;4.學生作業;5.作品展評;6.課後探究,拓展延伸。下面我對以下6個教學環節進行介紹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用謎語導入:“身穿花花衣,清早喔喔啼,紅花頭上戴,催人早早起。”讓學生猜這是什麼。然後揭示課題《神氣的大公雞》。這樣做既活躍了課堂氣

氛又調動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爲後面的教學環節做好鋪墊。

2.欣賞探究。

出示課件,欣賞、評述各種公雞的圖片。並提問:從外形上看公雞可以分爲幾個部分?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畫出公雞簡單的結構①先畫身體,如一個雞蛋等②再畫昂首擡頭,又圓又長的頸③畫出神氣十足的頭④畫出漂亮的大公雞的尾巴(像彩虹)

課件中豐富的圖片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示範能更直觀地使學生了解公雞的造型

3.深入探究

仔細觀察一幅“雄雞報曉”的圖片,以四個人一小組,研究大公雞神氣在哪裏。每組選代表交流,組員補充。

觀察圖片能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讓學生自主探究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思路,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交流和觀察,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神氣”的理解。

4.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應及時發現學生的優秀作業,進行表揚。

5.作品展評。

學生將畫貼到黑板上,並說說自己的公雞有什麼特點,神氣在什麼地方。 評評同桌的公雞那裏畫得最好

6.課後探究,拓展延伸。

回家後,收集一些有關於公雞的材料和圖片

四、最後是板書設計。

根據教學活動的安排,板書設計分三部分:課題、基本特徵示意圖和展示區。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老師,請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綜合練習7》是上海市二期課改語文教材三年級第二學期第七單元中的一個鞏固拓展練習,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學習,複習鞏固本單元所學的知識。本次綜合練習共安排了七項內容:選字填空、將詞語按要求歸類、把句子補充完整、閱讀短文,理解文章內容、語言實踐活動——談學習的體會、還有名言的學習及寫字的指導。學生通過此練習,可以在字、詞、句、篇上得到鞏固與提高,而且通過語言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寫作及口頭表達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進一步明白,你若想獲得成功,只有努力地實踐。

二、說學情

三年級下半學期的學生已經可以獨立完成一些較簡單的習題了,比如:選字填空、將詞語按要求歸類、把句子補充完整。這些題目,老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做,然後再一起交流。而其它練習題則需要老師的引導來進行。相對來說,學生對閱讀、語言實踐活動的能力較弱。由於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等方面的影響,學生間依然存在着差異,而且隨着年級的升高,差異也越來越大。這就要求老師在練習活動中,應對閱讀、語言實踐活動等學生能力較弱的題目有針對性地進行點撥,給學習困難者有多一點的表達機會。

三、說教學目標

本課教材旨在通過活動,幫助學生複習鞏固字詞句,增強閱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1、會比較形近字,選字填空。2、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進行詞語歸類。3、把帶有“終於”的句子補充完整。4、閱讀短文,學習讀懂文章。5、語言實踐活動,交流“我的學習小體會”。6、熟記名言,瞭解大意。7、學習寫好木字旁的字。這些教學目標中有重基礎的,如:選字填空、練習在方格里寫字;有重積累的,如:按詞語要求歸類、熟記名言;還有重能力的,如:閱讀短文,理解文章意思、談談自己學了本單元課文後的學習體會,從中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四、說教法

《綜合練習7》作爲一個單元之後的複習課,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強調教師的

主導作用,更要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該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已知,使學生在常態中輕鬆、愉悅、自主的學習交流。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加強引導與點撥。如:在第六環節的設計中,學生已按“學習、時間、動作”的要求把詞語進行了歸類,然後教師就適時的進行了點撥:想想還有哪些詞語也是表示“學習、時間、動作”的,大家比一比,賽一賽,看哪個小組積累的成語多。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比賽,不僅培養了學生互相合作的精神,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還進一步擴大、豐富了學生的詞彙量。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閱讀練習中,教師主要採用了自學、小組討論、集體交流等形式,教師只是起了引導與點撥的作用。在熟記名言的教學環節中,教師留出了充裕的時間讓學生誦讀銘記3句名言,並讓學生對名言進行簡單的理解,讓學生懂得了學習和體育鍛煉的意義。教師還鼓勵學生大膽交流類似的名言,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課中,教師積極營造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充分參與;利用積極評價策略及樹立榜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優化學習過程,鼓勵學生互助。

五、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必須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學生最大程度的調動自己的已知,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中獲得新知。由於本課是綜合練習,有別於上新課,學生主要在教師引導與點撥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並以競賽的形式進行交流。如:“按要求將詞語歸類”這一教學環節中,學生獨立按要求歸類詞語後,又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積累詞語,營造了寬鬆的氣氛,共享成功的快樂,提高了練習的效率。在“閱讀短文,完成練習”的教學環節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讀讀、說說、議議等活潑自然的學習形式,完成了閱讀理解的練習。這樣,不僅鍛鍊了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還能使一些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互相學習,就能取長補短的道理。

六、說實施

本教學過程分七個部分進行,即字、詞、句、閱讀、語言實踐、名言、寫字等練習。在教學中,以個體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形式,使學生在愉悅的教學環境中複習鞏固所學知識和本領。教師在學生交流發言時,要耐心、仔細地傾聽,用多種方法表揚、鼓勵學生,讓學生大膽說,放心說,說出自己的所悟所得,適時進行指導、點撥,使整個教學過程在學生合作的學習環境中得以順利完成。

七、教學反思

把學生當主人,貫穿於整堂課中。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個體學習和合作學習兩種方法,新課程非常注重團隊合作和自主學習,因此在我的課堂中,常常緊密地運用這兩種方法讓學生展現自我、學習如何與他人合作,在不斷的學習中完善自我,從他人身上學到知識。比如:閱讀短文就是採用先自己讀讀、想想,再在小組裏討論,再全班交流;還比如:語言實踐活動中,我要求學生先在小組內說說自己的學習體會,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然後再推選出一位代表在全班交流。小學教學設計網 這也是發揮個體和團隊的智慧,進行語言拓展訓練,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氣氛相當熱烈,成效顯著。

新課程的改革提倡以學生髮展爲本,課堂中要注重對學生的評價激勵。因此,在課中當學生每完成一題時,我就進行了表揚,如:“①你平時看的書一定很多,詞彙量真大,一口氣能說出3個學習方面的詞語,佩服你!②你們小組合作得真棒,每位同學都積極投入到學習中……”特別對一些學有困難及行爲習慣較差的學生,對他們積極投入參與到小組的學習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如:“①今天你爲小組出力最多,使你們小組獲勝了,真了不起!②你的口才真好,學習體會談得很深刻。謝謝你!……”這樣的話語增強了他們學習的自信心。整堂課學生思維活躍,認真參與,學習效率提高了。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隨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彈性在人們生活中應用越來越來廣泛。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了許多彈性物體,並且非常感興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師要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於是,我抓住幼兒這一興趣點,設計本次科學教育活動——認識彈性朋友。活動中,我提供了大量的材料,讓幼兒主動操作,在玩中探索,發現彈性祕密,認識彈性的特點,並學會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理解彈性在人們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從而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和對科學的探索精神。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啓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慾望。教師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因此,我確定本活動的教育目標是:

1、激發幼兒探索科學現象的興趣,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和對科學的探索精神。

2、讓幼兒探索有彈性的物體,獲取有關彈性的科學經驗,瞭解有關彈性的特徵和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

科學教育蘊含的價值主要在於使幼兒親歷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應用,所以我把活動的重點和難點確定爲:瞭解彈性物體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主要表現爲引導幼兒找出周圍常見的有彈性的物體,認識它的使用價值和應用的廣泛性。

二、說教學方法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綱要也指出:“教師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兒童實際參加探究活動”,“親身經歷真實的研究過程”,要讓幼兒真正做科學。根據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我運用嘗試教學法,並融進提問法、記錄法、發現法等教法誘發幼兒探究的興趣,創設能引導幼兒主動參與的活動環境,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儘量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得到充分發展。

說活動準備:

因爲大班幼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比較分析能力,所以我準備了許多有彈性的物體和沒有彈性的物體,讓幼兒在操作實踐中進行比較,獲得進一步的感知,同時我還準備了大屏幕、投影儀,以備幼兒展示自己的記錄結果,讓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說學法指導

科學教育的目標強調幼兒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作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我爲幼兒提供大量的豐富的操作材料,創設一種寬鬆融洽的氛圍,引導幼兒主動積極的參與活動,直接操作、反覆體驗,主動探索,通過玩一玩、說一說、記一記、想一想、找一找、做一做等多種形式,讓幼兒真正體驗和了解彈性的特徵,並激發幼兒學科學的濃厚興趣。

四、說活動程序設計

幼兒學習的動機與成人不同,他們的動機完全依賴於對被認知對象感興趣的程度。因此,教育活動過程的設計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是否使他們感到愉快有趣,往往成了教育活動是否成功的前提。因此我總的思路是:以設疑激發興趣,以操作突出重點,以激發幼兒的發散思維來解決難點。

首先,我準備了蹦蹦牀、彈簧、有彈性的物體如橡皮筋、皮球、海綿、布玩具、鋼琴、跳跳球等以及沒有彈性的物體。讓幼兒試着跳一跳、拉一拉、壓一壓、捏一捏、吹一吹、彈一彈、敲一敲等多種方法進行自由探索,鼓勵幼兒大膽嘗試,鼓勵幼兒把探索情況記錄下來。因爲記錄有助於培養幼兒尊重科學的態度,有助於幼兒理清思路,把零散的知識系統化。然後請幼兒分組,互相講述記錄結果,並把幼兒的記錄結果投影到大屏幕,讓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幼兒講述時,我不是旁觀者,一是“聽”。二是“說”。一聽孩子們在講述什麼,瞭解它們的個體差異,對能力強的幼兒提出更高的教育目標;二是找不說話的孩子講一講,鼓勵人人動口,積極講述。

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是聯繫生活實際,加深幼兒對彈性的認識和理解。我以“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彈性物品”來引導幼兒開動腦筋,發散幼兒的思維。向幼兒提出問題後,不急於讓幼兒回答,而是讓他們先七嘴八舌的議論,互相補充、互相啓發、充分思考。

活動的第三個環節是請幼兒自己製作彈性玩具。我準備了鐵絲、紙、易拉罐、筆、棉花、布、石頭、木塊、皮筋等操作材料,請幼兒動腦筋利用這些材料製作出彈性物品或玩具。進一步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創造思維能力,由此激發幼兒對彈性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並萌發科技意識。

說活動延伸

教育活動的結束不是學習的結束,而是探索的開始。所以,我把活動作了進一步的延伸:讓幼兒回家玩一玩有彈性的物體,在區角活動繼續製作有彈性的物體和玩具。引導幼兒繼續體驗和關注彈性現象,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分析、動手、創造能力,從而萌發幼兒愛科學的積極情感。

說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1、地位與作用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正反轉控制線路》是機械工業出版社《電工工藝學》第九章第一節的內容,是簡單電路與複雜電路過渡的重要知識。是《電力拖動控制線路》這一章的重點內容。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正反轉控制線路是在正轉控制電路的基礎上來講解的,共學習三種正反轉電路,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學好這一節對學習後面的行程控制和限位控制至關重要。三相異步電動機的三種正反轉控制線路各有各的特點,學習起來既難理解,又難區分,但是任何複雜的電路都不是雜亂無章的,都有它的邏輯性和規律性,抓住了這一點我們就會感到難點不難。

2、教材處理

我在處理這節教材時本着兩個指導思想:一是注意思路清晰,使教材知識系統化;二是符合普遍認知規律,方便學生記憶。由於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是分析和理解三相異步電動機的三種正反轉電路的工作原理,而對比三種電路的優缺點是這節課的關鍵,所以我利用前一種電路的缺點正是後一種電路努力改進的方向來作爲一根主線。採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四步走的方法來處理每一個相對獨立的電路,這樣有利於學生循序漸進的接受新知識,變“難點”爲“趣點”,變無序爲有序,使學生感到難點不難,重點突出。

二、學生分析

我所面對的學生是中職一年級的學生,在學習該課程以前,從未接觸過該專業的相關理論知識。因此,學生在面對一個全新的知識領域時,我將投其所好,從他們的興趣入手,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現場實物,給學生視覺刺激和感覺的撞擊,提高興趣是第一位的。

三、設定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教育三者統一要求,加上對教材的分析和對學生的瞭解,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定爲以下四大方面。

知識目標:

1、理解三相異步電動機三種正反轉控制線路的一個漸進的過程;

2、掌握三相異步電動機正反轉的工作原理。

能力目標:

1、通過分析三種控制電路的漸進過程,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以及比較分析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2、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工作原理、培養和訓練學生綜合分析電路的能力。

思想目標:

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職業工作態度。增強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來發現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

德育目標:

培養同學之間相互合作,取長補短,合理分工的團隊協作精神。

四、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三相異步電動機的三種正反轉控制線路的工作原理。

難點:按鈕接觸器雙重聯鎖正反轉控制線路的工作原理。

設計依據:一是根據教材的知識體系,本節課在這一章中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二是三種正反轉控制電路在生產實際中有着廣泛的應用;三是在自動控制電路中此電路是重要的控制環節。

五、教法設計

“教必有法,而教無定法”,只要方法恰當,纔會有效。在教學方法上主要以“啓發+討論+展示”的方法。在整個課堂當中,突出以“學生爲主體,老師爲主導”的教學形式。並在課堂中穿插學生的實踐操作,以“練”促“學”。比如:

1、 啓發學生“三相異步電動機正反轉”的工作原理,分小組進行討論,通過討論,查

找資料,各小組得出第一種結果,即“接觸器聯鎖電動機正反轉線路”。最後,通過多媒體向同學展示正確電路,進行最後驗證。

2、在第一種電路的基礎上,繼續啓發,進而由各小組討論出第二種、及第三種控制電路。

六、學法指導

在學法上,通過教師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氛圍,放手讓學生在疑問和探索中循序漸進的分析三種控制電路。通過教師啓發引導使學生第一點:會利用前後聯繫、分析對比的方法尋求一種更加完美的電路;第二點:讓學生會利用邏輯分析、圖文轉換等方法分析電路。

七、使用教具

多媒體、白板、相關參考書、圖片等

八、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進行啓發】

屏幕上顯示工廠中各種機牀都需要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正反轉控制。由此引出我們這節課要講授的三相異步電動機正反轉控制線路的課題。

設計依據:這種導入方法來自生產實際形象生動,激發學生急於要去探求新知識的慾望。 教師活動:由電動機的正轉控制線路,進行啓發,引出電動機正反轉控制的主電路,爲各小組確定本次課題的主要內容和學習目標。

設計依據:在這部分知識的層層遞進過程中,通過教師刻意設計的幾個問題,激活師生的雙邊活動,引導學生完成從理論到實際的轉換:即理論(反轉改變相序)→實際(主、控電路的改變)。

【分組合作,討論求知】

通過學生討論,查找資料,教師指導,各小組設計出“接觸器聯鎖”控制線路。 教師活動:引入“聯鎖”的概念,並提示各小組,反轉電路中,是對KM2的控制。 學生活動:各小組通過討論,完成分別對KM1自鎖控制,以及對KM2的自鎖控制。 教師活動:提示各小組,能否將兩個自鎖電路合併到一起,合併後電路有何特點?並通過多媒體動畫,向同學進行演示,結果顯示,會出現KM1和KM2同時得電,出現相間短路。提示同學,接觸器有常閉觸點,可以將接觸器KM1的輔助常閉觸點串入KM2的線圈迴路中。同理也可以將接觸器KM2的輔助常閉觸點串入KM1的線圈迴路中。(由電動機正反轉電路易引起電源短路引出本節學習的第一個電路接觸器聯鎖正反轉控制電路。)

學生活動: 各小組繼續討論,根據提示,完成對第一種電路的設計工作。並寫出其動作原理。

設計依據:這部分知識學生以前沒有接觸,所以,此處設計爲以教師啓發,學生討論,老師總結作爲主線,做好學生的領路人。

【成果展示,反饋總結】

各小組展示本組的討論研究成果,向其他小組講解本組設計的接觸器聯鎖正反轉控制電路

學生活動:各小組向其他小組展示本組的設計電路,並說明其設計思路,設計原則,以及動作原理。

教師活動:對各組的作品進行講評,指出不足,表揚優點。通過多媒體向同學們演示接觸器聯鎖正反轉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總結電路優缺點並填到表格。

設計依據:接觸器聯鎖正反轉控制線路是本節課的學習重點之一,既要讓學生掌握本電路圖,又要能正確說出其工作原理,而達到此目的的關鍵是讓學生體會“聯鎖”的含義。因此教師的講起着“啓”的作用,學生的活動則起着“議”和“說”的作用。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思考,親自參與到電路的設計當中,把教師的認知體系轉換爲學生的認知體系。

另外此處還設計了三種控制線路的對比表格,用以總結各種電路的優、缺點。給學生呈現本節課知識的精華,構建其知識框架。

【穿插鞏固,循環深入】

由接觸器聯鎖正反轉控制線路操作非常不方便,引出問題。然後通過教師設想把接觸器常閉觸點換成複合按鈕的常閉觸點,引出第二個電路按鈕聯鎖正反轉控制線路。

此處仍按啓發、討論、展示三個環節進行教學,由學生掌握按鈕聯鎖正反轉控制線路、以及按鈕接觸器雙重聯鎖正反轉控制線路。

教師活動:啓發同學,如果將電路中的聯鎖觸點KM2和KM1的常閉觸點換成SB1、和SB2複合按鈕的常閉觸點是否可以?更改後的電路有什麼特點?

學生活動:各小組繪製出更改後的電路,並進行討論更改後的電路的特點和工作原理。總結出電路的優缺點,填入到表格中。

教師活動:通過多媒體向同學們演示按鈕聯鎖控制線路的動作原理。並進行總結。 設計依據:按鈕聯鎖正反轉控制線路是本節課的學習重點之二,因爲前面已經有接觸器聯鎖作爲基礎,唯一不同的是此電路把接觸器常閉觸點換成了複合按鈕的常閉觸點。此處教師重點強調按鈕互鎖的工作過程,然後此處以學生爲中心,讓他們來分析工作原理,真正體現教爲主導學爲主體的教育理念。同時,在表格中對比總結此電路的優、缺點,以達到逐步完善表格的目的。

通過雙邊活動引出下一個電路

啓發學生以上兩種電路各有其優缺點,我們做任何事都希望儘量完美,當然設計電路也不例外。啓發引導學生根據前面兩種電路設計一個沒有缺點相對完善的電路來實現正反轉。學生展開討論,得出可以把兩種聯鎖合在一起就可以完全避免這兩個電路的缺點。由此引出我們本節課學習的第三個電路按鈕接觸器雙重聯鎖正反轉控制線路。

學生活動:由各小組進行討論,對前面兩種電路進行分析,整合,設計出第三種電路——按鈕接觸器雙重聯鎖正反轉控制線路。

然後,各小組進行展示,說出其設計電路的工作原理,以及該電路的優缺點。

教師活動:對各小組進行點評,並進行總結,講述雙重互鎖的工作過程,並演示其動作過程。(強調此處速度稍慢,注意電路圖中每一步的動作。)

設計依據:因爲前面已經有基礎,所以此處師生共同分析後,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分析反轉工作原理。

學生總體概括歸納總結本線路特點(教師填表)

設計依據:按鈕接觸器雙重聯鎖正反轉控制線路是正反轉電路中最複雜的一個電路,也是最完美的一個電路,它是在分析前兩種電路優、缺點的基礎上引出的,此時本節新授內容達到了高潮。此處講解主要分析學生容易混淆的雙重互鎖部分,重點強調雙重互鎖部分的工作過程,及時抓住學生的情緒高潮,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進而完成教學目標

【隨堂驗收,課題總結】

5個判斷。(屏幕顯示)

設計依據:因爲在整個授課過程中,已經採用了教師講解與學生練習交替進行的方法,學生對本節課練習時間也比較長。所以最後主要針對三相異步電動機三種正反轉控制線路的區別,設計了這樣一組綜合練習題,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將抽象知識具體化,將無形理論轉化爲有形問題。讓學生通過堂練,進行有意義的學習,順利實現新舊知識的遷移。

九、教學反思

由電動機正轉控制引出正反轉控制線路,依次講解了三種控制電路及三種電路的優缺點對比表。

這樣通過呈現本節所講授的三種電路的知識框架,把本節課所講授的知識系統化,既可以給學生以完整的全局的概念,又突出了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