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熱門】說課稿彙編9篇

【熱門】說課稿彙編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6W 次

【熱門】說課稿彙編9篇

【熱門】說課稿彙編9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說課稿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時間都去哪兒了》。下面,我將從活動背景、活動目標、活動流程、活動效果、活動反思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活動背景

古訓雲:“百善孝爲先”。感恩父母,孝敬長輩在中華民族的美德中佔第一位。但是,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他們嬌生慣養,百般呵護。致使他們:只知索取,不知奉獻;只知接受,不知回報;只知被愛,不知感恩。爲了擦亮學生蒙塵的心靈,喚醒他們的責任意識,讓他們擁有一顆真誠的愛心,並結合學校正在開展踐行的“感恩”德育教育活動,我決定開展一次以“感恩”爲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二、活動目標

根據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目標,我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學會感恩,學會大膽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通過活動培養學生蒐集、篩選、整理資料的能力,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觀察、表達、傾聽、習作及動手能力,並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和創新意識。

2.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採訪記錄、調查問卷、拍攝視頻等一系列實踐活動,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真正感悟到父母之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活動將激發學生對父母的熱愛之情進而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增強學生的責任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三、活動流程:

本次活動分爲四個階段:主題確定階段、活動準備階段、活動實施階段、總結交流階段。

(一)主題確定階段

確定活動內容,安排時間一課時。

(二)活動準備階段

學生按照興趣、特長自由構建合作小組,並給小組命名。

制定活動計劃,探討活動方法。安排時間一課時。

(三)活動實施階段

各小組採訪、調查、蒐集、整理資料。

分小組製作家庭手冊、父母寄語錄像、歌曲小品,以及相關PPT。

共安排時間2個星期。

在孩子們活動過程中,我始終用靈活有效的辦法幫助他們保持較高的熱情和信心,快樂地去實踐,去活動,鼓勵小組同學團結合作。

(四)總結交流階段

彙報交流,成果展示。安排時間一課時。下面,就請大家跟隨我一起走進我班的《時間都去哪兒了》成果彙報。本次綜合實踐活動彙報分爲四個環節:

1.創設情境 引發話題

爲了充分調動學生的感恩情懷,活動之前,我播放了最近融化衆人心靈的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爲實踐彙報活動創設動人情境。在這情境之中,讓同學們一起朗讀小詩《家》,帶他們進入感恩之家,自然而然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

2.感恩交流 真情互動

在兩個星期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孩子們快樂地忙碌着、體驗着、探索者、收穫着。終於可以展示他們的勞動成果了,孩子們心裏肯定特別激動。

說一說

知恩組同學準備了有趣的《家庭手冊》,手冊裏有家裏的每個成員,他們的愛好、工作、生日等等資料躍然紙上,那是一本本製作精良的圖畫名片,蘊涵着孩子們對每個成員滿滿的愛。聽着他們滔滔不絕地介紹家裏的父母,講述着每個感人的點滴,大家頓時沉浸在幸福的海洋中,感同身受,有時便是如此。

問一問

頌恩組同學在活動期間進行了《我對父母知多少》、《父母對我知多少》爲題的問卷調查,通過調查他們總結出自己對父母的瞭解太少,而父母卻知道自己的每一個細節,無微不至的關懷有時卻得不到孩子的一絲體諒。這其中滿是無奈與傷感,當他們把調查分析圖展示在大家面前時,同學們唏噓不已,不禁想起自己,想起辛苦養育他們長大的父母。

演一演

憶恩組同學順勢表演了小品《嘮叨的媽媽》,講述平凡生活中媽媽處處嘮叨,卻又處處關愛的小事。他們深入生活,觀察媽媽的每個嘮叨瞬間;記錄生活,寫下自己的小品臺本;展現生活,表達對媽媽深深的愛,準備的過程對於他們而言,就是對生活的體驗,對父母的感恩。小品結束時,全體演員一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在全班引起共鳴,大家不禁大聲合唱,那歌聲動聽而感動。

看一看

感恩組同學把一張張兒時和現在的父母與自己的對比照,一一展示在大家面前,分明可以看到照片中的少年越發俊俏挺拔,而父母臉上卻悄悄爬來了皺紋和幾絲白髮,起先大家還會爲同學兒時的稚嫩捧腹大笑,“瞧,這也太逗了!”緊接着便停了下來,此時他們終於明白“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來得及報答,你們就老了。”

當事先錄好的“父母寄語”爆笑登場時,大家已再也笑不出來,“你健康長大,是媽媽最大的願望”,“要多吃飯,正長身體呢”,“爸爸陪你慢慢長大”......一句一字都震懾的大家的心,什麼是愛,便是如此簡單平凡,卻深入人心。

3.感恩留言 唱響感恩

活動彙報課上回蕩着動人的《時間都去哪兒了》,旋律舒緩而感人,同學們在這感恩的氛圍中寫下對父母的心裏話,此時的他們心中一定滿盛着對父母的愛。當他們大聲的念出自己的留言時,早已熱淚盈眶。

四、活動效果。

最後,同學們彼此交流着此次活動的體會和感受,並填寫了活動收穫卡,孩子們通過本次綜合實踐活動,懂得了要多關心、體貼父母,感恩父母。有人說“我的膽子變大了!”,有人說“我養成了查閱資料的習慣。”有人說“我學會了與他人合作”而說的最多那句還是“我們感謝爸爸媽媽!”……家長也深有感觸地說:“這種活動讓學生在親身的實踐、體驗、交流中受到了教育。而我們做家長的也在這一過程中知道了孩子的心聲,更明白了自身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我們共同填寫了《綜合實踐活動星級評估表》,通過自評、同學評價、教師評價和家長評價,在多元化的評價中,給予孩子實踐能力的肯定。

五、活動反思:

一個個永恆的瞬間記錄着孩子們那一顆顆真誠的感恩之心。他們真的懂事了,真的長大了!這次活動也讓我明白了原來學科整合並不難,而且整合後的課堂教學顯得更加的生動有趣。如:收集有關的資料,撰寫心得和調查報告等,這是和語文學科的整合;上網查資料,這是和信息技術學科的整合;還有的學生統計調查各種數據和繪製統計圖表,得出有用的信息,這是和數學學科的整合;吟詠、歌唱,又是與音樂學科的整合;製作賀卡、心語卡,又是與美術學科的整合。

當然,這一主題活動的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有的學生不太受小組同學的歡迎;有的小組的展示形式太過單一……但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加以正確引導,我們的孩子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天空中一定會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活動結束後,一位孩子送給我一張賀卡,上面寫道:“敬愛的老師,謝謝您!本次綜合實踐活動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我要學會感恩生命中的一切!”是呀,感激生育你的人,因爲他們使你體驗生命,感激教育你的人,因爲他們開化你的矇昧,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爲他們磨練了你的心志……於是,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又可以生成新的課題。感恩無處不在,我們應該感恩老師、感恩朋友、感恩社會、感恩祖國。

感恩,生活中的智慧,它是愛的別名。在感恩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孩子們收穫了能力,收穫了責任、收穫了真情。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心存感恩,與愛同行!讓我們一同攜手走進綜合實踐活動更廣闊的天空!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節《人口的遷移》是人口機械增長的表現,是引起人口增長的另一種原因。本節內容的教學從知識能力要求的角度要求學生了解人口遷移的地理現象、地理規律,掌握閱讀人口遷移路線圖的能力和結合實例分析總結人口遷移的原因的能力,從情感、態度、價值觀要求的角度要讓學生通過學習具體人口遷移的知識,分析人口遷移的原因,培養憎惡殖民統治和種族、民族歧視,同情尊重廣大勞動人民的美好感情。爲了更好地實現知識培養和情感培養目標,教學中通過國際、國內人口遷移不同時期的四個人口遷移案例的學習,使學生學會閱讀人口遷移路線圖,並通過討論分析得出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故教學重點在案例分析,難點在於人口遷移的概念和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

二、課標分析

課標:舉例說明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

活動建議:

1.運用比較法,對比二戰前後人口遷移方向、遷移路線、遷移原因等方面的差異。

2.運用本地人口資料,探究本地人口遷移的特點和原因。

3.結合其他案例對人口遷移的原因進行探究。

4.舉行小型辯論會,加深人口遷移對社會經濟影響的理解。

三、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人口遷移的概念、分類。

2.理解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能利用資料或圖表,掌握分析人口遷移案例的思路和方法。

3.培養學生對地理現象的特徵及原理的分析與綜合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利用地圖,運用比較法分析二戰前後國際人口遷移的不同特點。

2.運用比較法分析我國不同時期國內人口遷移具有的不同特點。

3.聯繫當地及古今中外人口遷移的案例,分析人口遷移的原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人口遷移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融合、經濟發展。

2.樹立科學的人口觀、發展觀。

3. 培養憎惡殖民統治和種族、民族歧視,同情尊重廣大勞動人民的美好感情。

四、說學情

在講國際、國內人口遷移時會涉及歷史知識,這部分知識學生已經學過,可以加深對本課知識的掌握。

本課的學習要用案例分析法和比較法。學習時我會將相關資料準備好,讓學生分析。另外對於二戰前後國際人口遷移的特點比較,要引導學生看圖,對重點的遷移流向及遷移原因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五、說教法

案例分析法和比較法

六、說教學程序

1.教學用具:

多媒體展示;人口遷移的視頻。

2.設計思路:

本課沒有完全按照教材順序走,而是對教材進行了重組。在講國際、國內人口遷移的知識時,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基本都涉及到了,因此,可以直接用國際、國內人口遷移的大量案例進行分析,從而得出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

導入時,用一組對比鮮明的圖片,引發學生的情感。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生活,然後換位思考,可能會引起人口遷移。結束時,再讓學生觀看這些圖片,並進行情感的昇華。

3.教學流程

(一)新課引入

放映兩組圖片,一組是天津的美好生活圖片,另一組是西部貧困生活的圖片,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產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的感觸。

提問:假如現在給你一個機會,讓你重新選擇住所,你會選擇什麼地方?

學生回答。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們站在西部這些貧困孩子的角度,你們會選擇什麼地方呢?

我們都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樣就可能發生人口遷移。

多媒體展示:

對更好生活的嚮往是人類歷史發展的首要驅動力。 ——布洛赫《希望原理》

(二)講授新課

第二節 人口的遷移

提問:什麼是人口遷移?

“人們出於某種目的移動到一定距離之外,改變其定居地的行爲。”

[板書]一、人口遷移的空間形式

人們出於某種目的移動到一定距離之外,改變其定居地的行爲。

提問:旅遊、購物、出差等屬於人口遷移嗎?爲什麼,請簡單說說理由。”

學生回答。老師總結出符合“人口遷移”的3個要素:(1)空間移位(必須超越一定的行政區界限);(2)居住地變更(遷移目的是改變“定居地”);(3)時間限度(一般在一年以上)。

多媒體展示:超越行政區域界限的判斷。

學生活動:

判斷下列人口的移動現象是否屬於人口遷移,並說出判斷理由。

1.外出旅遊、度假、療養、探親;

2.我國大學生出國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3.外出讀書,寒暑假回到家鄉的大學生;

4.讀書或分配工作離開家鄉的大學生;

5.居住在敘利亞難民營中的伊拉克難民;

6.到中國來工作的外國人;

7.農閒季節到城市或外地打工,農忙季節回本鄉務工的農工。

8.國家有計劃的抽調人員支援西部建設。

由於不同的緣故、特點,就有了各種各樣的“人口遷移”,請大家看書本,找一下 “人口遷移”有哪些類型?(永久遷移、季節遷移——這是按時間劃分;自發遷移、有組織遷移;個人遷移、集體遷移;自願遷移、被迫遷移——這是按遷移方式劃分;國際遷移、國內遷移——這是按地理範圍劃分。“人口遷移”類型的劃分方法有多種多樣,其中“按地理範圍(也就是按照是否跨越國界)劃分出國際人口遷移和國內人口遷移”是主要的分類方法。

多媒體展示:爲什麼要遷移呢?

引發學生的思考進入下面的學習。

問卷調查:家族人口遷移的過程及原因,分析圖表,結合現實舉例、分析回答問題。

問卷結果可能有兩種時期的人口遷移,一個是改革開放前的,一個是改革開放後的,讓同學們總結人口遷移的的方向和原因。

(投影顯示:新中國成立後的人口遷移路線圖)

引導學生讀圖找出“20世紀50年代支援邊疆建設有組織的人口遷移”、“20世紀80年代務工經商流動人口”的遷移路線,得出結論:又可分爲兩個階段。

1.改革開放前

讓改革開放前人口遷移的同學結合調查結果,回答問題。

提問 1:當時人口遷移的路線是什麼? 遷出地在哪?遷入地在哪?

提問 2:哪類地區的經濟水平較高?哪類地區的自然條件較好?

提問 3:當時人口這樣遷移的原因何在?

結合新中國成立後的人口遷移圖把遷入區和遷出區總結一下。

[板書] 遷移特點:人口自由遷移較少,國家大規模有組織的遷移

遷移方向:從經濟發達地區向落後地區遷移,由沿海向內地遷移

淨遷出區:上海、四川、浙江、江蘇等地

淨遷入區:東北、內蒙古、青海、西*等地

遷移原因:響應國家號召,開發內地和邊疆(國家政策)。

老師簡介當時人口自由遷移較少的原因。

2.改革開放後

探究活動:

材料1:截至20xx年年底,本市常住人口爲1075萬 人,比上年增加32萬人

計算人口增長率:

材料2:本市20xx年人口出生率爲7.67 ‰ ,死亡率爲6.07 ‰

計算自然增長率:

以上兩個數據反映了什麼問題?

材料3:天津市流動人口快速增加,從1987年的3.03萬人,迅速增加到20xx年的89.14萬人。流動人口年均增加速度達到25.19%。

說明我國地區間的人口流動有什麼新的特點?

觀看民工潮的圖片,讓學生感知流動人口確實在增加。

課外調查:

選擇一個建築工地走訪和調查:

1. 建築工地人員數量、年齡和性別比例

2. 建築工地人員收入和居住情況調查

3. 建築工地人員子女生活狀況調查

4. 建築工地人員外出打工的原因

5. 建築工地人員家鄉所在省或地區

讓學生彙報調查的結果,並進行整理,總結人口流動的特點。得出結論:

從性別構成看:流動人口以____性爲主

從年齡構成看:流動人口以____爲主

從遷移方向看:我國人口流動的主要方向是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遷移原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針對前兩個特點,幾個工地可能不能完全概括出這個特點,這樣,就選擇另一個途徑,就是通過春運時民工返鄉的圖片來反映。

觀看春運圖片,讓學生體會圖片中反應的男女性別比例,年齡特徵等。

針對人口流動的方向,讓學生觀看改革開放後流動人口流向圖,概括總結。

強調:城鄉間的人口遷移是國內人口遷移的一種重要形式。

課堂活動:

組織一個小型辯論會,讓學生體會民工潮對社會經濟的影響。這部分知識算是對課標的延伸,讓學生正確認識民工潮,產生尊重民工的感情。

由於課時有限,所以辯論會要限時3分鐘,並讓學生在課下充分查找資料,從民工潮對遷入地和遷出地有利和不利兩方面進行辯論。共計6人,3人作爲正方,辯題是:民工潮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利大於弊。另外3個人是反方,辯題是:民工潮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弊大於利。

同學們辯論的真是很激烈,說明課下真的下了不少功夫,查找了大量資料,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對他們表示感謝。

目前,我國正進行西部大開發,人口流動出現了新變化,談談西部大開發對我國人口遷移的影響,並說出西部大開發引起人口遷移的原因?

多媒體展示:政策移民(政治因素)

結合以下案例說明引起人口遷移的原因?

案例一:三峽移民的圖片和資料

三峽移民的原因:生態環境因素

案例二:巴勒斯坦難民圖和資料

分析遷移原因:戰爭(政治因素)

案例三:印巴分治的圖片和資料

遷移原因:(民族歧視)社會文化因素

最後,讓學生再舉出一些人口遷移的例子,並分析原因。

總結:經過以上學習,我們知道了引起人口遷移的原因主要有經濟因素、政治因素、社會文化因素、生態環境因素及其他因素。其中,主要的經常起作用的因素是:經濟因素。

[板書]二、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

結束語:再觀看圖片引出結束語:再次看圖片大家又有什麼感觸呢?我們都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但如果大家都進行遷移,誰來開發自己的家鄉。因此,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生活,並努力學習,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爲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說課稿 篇3

一、 說教材

《太陽》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中的課文。這是一篇說明文,主要介紹太陽的常識:離地球有多遠,它有多大,多熱。說明太陽與人類有着密切的關係。全文分爲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紹太陽與地球的距離,太陽的大小,太陽的熱度;第二部分說明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係。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學習說明文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二是更多地瞭解太陽的特點,培養熱愛科學的情趣。

本課教學重點是瞭解太陽的特點,教學難點是怎樣運用舉例與數字來說明太陽的特點的。

二、 說教法

這是一篇說明文,它不是藉助藝術形象傳授知識的,而是在觀察某些事物的基礎上,用準確、通俗的語言來說明事物與傳授知識的。所以我是側重一下幾方面教的:

1、 抓住說明文的構段特點進行教學。教師精講第一段,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找出說明文在結構上注重一段一意,段首概括的規律,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自學相似段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 抓住課文中語言,瞭解說明事物的方法。課文第一段爲了講清楚太陽的三大特點,運用了大量的數字來說明,給學生的感覺是一目瞭然。但是爲什麼要引用傳說,就是爲了增加文章的生動性,這樣教學既使學生了解了學法,又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再比如說,太陽非常大,會發光,會發熱。爲什麼又提到了地球與鋼鐵呢?這就運用了比較的說明方法,使抽象的數字具體化、形象化。這樣做的目的是,既教了課文,又學會了作者的寫作方法。

3、 利用電教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說明文同記敘文相比,語言比較枯燥,形象性不強。在教學過程中,我製作了課件,變抽象爲具體,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去接受知識,從而增強學習效果,是一舉多得的方法。

三、 說學法

這篇課文沒有過多的難以理解的詞語和句子,大多數學生都能讀懂,因此我設計讓學生這樣去學習:

1、 整體感知,初步瞭解課文的大概內容。學生先自讀課文幾遍,有個別學生可先背誦課文。自學完以後,能概括出每個自然段的內容,並加註在書上。按照分門別類的方法把全文分爲兩大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這樣內容。這樣,學生就會從整體上知道這篇課文講的是什麼內容。

2、 加強朗讀,在閱讀中理解課文是怎樣講述太陽的特點和我們的關係的。學生抓住每個自然段的中心句子瞭解這樣意思,再進行歸納合並,總結每一段的寫作方法,掌握說明事物怎樣運用列舉數字、做比較、打比方、比喻等多種方法。運用這種方法,給人的感覺是準確、簡練、明晰、具體,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3、 利用電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太陽與雨、雪、風形成過程的關係時,製作了課件。利用幻燈放影像。學生一看就明白了風、雨、雪形成的過程。知道太陽和氣候的關係確實非常密切,同時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變抽象爲具體,使學生學得輕鬆愉快,留下的印象深刻。

四、說教學程序

在備課時,我認真鑽研教材,尋找了有關經驗,進行了一番思考分析之後,制定本節課的知識目標:一是瞭解太陽的三大特點,二是使學生知道太陽與我們人類有哪些密切的關係。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教給學生寫作方法,即能力目標。這樣,教學目標明確了,上課時,就能有的放矢,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一堂課的好壞,一個主要方面就是教師在課堂45分鐘內給學生傳授知識的能力怎樣,學生能不能按時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所以,我在教學過程設計上,儘量使課堂每一分鐘都能合理運用,該講的就講,不該講的少講,甚至不講。在自己預先想好的導學提問的指導下,啓發讓學生思維,用板書直觀地再現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始終讓學生手腦並用,達到啓發思維的目的。

最後的達標測試題,既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本節課的難點。目的是檢查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理解得怎麼樣,也就是教學目標達到了沒有。通過讓學生做這些題目,可以驗證出教學效果是良好的。

五、說板書設計

隨機抓住學生彙報過程中出現的“閃光點”進行板書,使整節課亂中有序,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點,起到引領作用。

說課稿 篇4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學實驗教材(必修2)》中《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的第二課時《苯》

  一、教材分析

苯是化工生產與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的一種原料和溶劑,它具有烴類物質的典型性質。從化學學科發展的歷史角度分析,苯分子結構的探究過程正是化學經典結構理論不斷髮展的歷史,這也使得本部分內容在方法論層面上具有了廣泛的借鑑意義。對於學生而言,通過甲烷、乙烯的學習已經瞭解了碳碳單鍵、雙鍵所具有的性質,初步意識到有機物分子結構與化學性質間存在一定聯繫,苯的分子結構與化學性質的學習能夠加深他們對這一聯繫的認識並形成探究有機物性質科學的方法,爲下一步繼續學習兩種生活中常見的有機物——乙醇和乙酸提供理性基礎。可以說本節內容無論是從知識還是方法的維度上,都在教材體系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啓下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新教材中將苯的內容放在必修課本中講授,而將具有更高統攝性的同分異構等理論知識改放入選修課本,體現了本節內容的基礎性、廣泛性,說明它是大多數將來即使不從事化學專業學習的學生也應具有的必備知識。從這一觀念變革分析,教師的教學設計應突出苯的實驗教學以及性質與結構的關係上,而不是以更深奧的結構理論爲基礎建構教學體系。

基於以上分析,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的認知結構應將發生以下變化:

  二、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掌握苯的主要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並用以解釋苯在試驗與生活中的用途;能夠根據已有知識對苯分子結構、可能具有的性質提出多種假設,並設計實驗加以證實或證僞;認識有機物分子結構與性質之間的關係。

過程方法:在多種形式的探究活動中表現出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收集證據、解釋結論、表達與交流等的合理運用,並能提出具有意義的探究性問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明顯地表現出科學解釋必須與實驗證據、自然觀察相一致的實證精神;能從歷史的角度理解科學家們提出的理論在當時具有的意義,從而理解科學的實質。

爲達到以上教學目標,教學中應注重解決的重點與難點如下: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經歷了一段時間高中化學學習後,學生已經具備了有機物成鍵的基礎理論知識和通過實驗研究物質化學性質的經驗認識,這樣本節的教學重點應不在於單純的物質性質研究或分子結構的認知,這種二元分離的研究方式也無助於學生科學世界觀的形成。從滿足公民基本科學素養形成和後續內容學習的角度分析,本節重點放在通過探究的方法掌握苯的性質、結構及他們的相互關係更爲適切。鑑於高一學生理性思維水平尚不成熟,不能靈活應用演繹、歸納、類比等科學方法,掌握學習有機物的規律和研究方法並上升爲理論水平將成爲本課的難點。

  四、教法分析:

根據上述分析,本課的教學沒有按照教材的順序進行設計,而是以探究苯的物理性質爲切入點,以苯的研究史爲線索並加以適當取捨加工、以物理性質——結構——化學性質——用途爲順序進行教學活動的安排。具體設計思路是:以苯的研究史爲線索,通過創設情景產生問題,讓學生經過多種形式的實驗得出苯的物理性質,並進一步沿着科學家的歷史軌跡探究苯的分子結構、化學性質及其關係。整個教學過程以問題的不斷髮現與解決爲框架,學生在其中達成知識、方法、價值觀相統一的教學目標。

五、教學程序

學習任務一、通過對實驗裝置及數據分析,得出苯的分子式

教師展示李比希測定有機物組成的裝置圖(見演示文稿——定量分析碳氫的儀器示意圖)及相關數據,學生解釋各裝置的主要用途並選取合適的數據推演出苯的結構式。

{闡釋]較之通常的由古代或現代的石油工業中苯的用途引入課題,本方法似乎較爲學科化,不能引發學生興趣。但對於邏輯思維漸漸形成的高一下半段學生而言,他們已不僅僅滿足於蜻蜓點水似的情境引入;同時在前一節《乙烯》的教學設計中已經應用了相似的日常生活引入課題方法,再次使用會出現重複。而由化學實驗復演引入,既突出了實驗的學科意義,又反映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爲下面本課的實驗探究方法作鋪墊,這就使情境更具全程性意義。

學習任務二、通過生活常識與必要的化學實驗,歸納總結出苯的主要物理性質

教師:展示苯的樣品,請同學敘述苯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推測它可能的物理性質並設計必要的實驗加以驗證。

學生活動1:觀察苯的樣品並描述其顏色、狀態、氣味、沸點等;

學生活動2:將苯與水互溶並再分別加入液溴、高錳酸鉀溶液,觀察現象。總結出苯的水溶性和密度比較、對其他一些常見溶質的溶解能力。

{闡釋]通過這一環節活動,目的不僅僅在於以系統方式瞭解苯的物理性質,更在於爲以實驗探究化學性質的活動做好思想上、方法的準備。即教學中不但知識的獲取是由易到難的過程,科學方法的形成也應該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

學習任務三、根據苯的化學式,推測它可能的結構並設計實驗加以驗證。

學生活動1:將苯分子式與乙烯等比較,預測其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並實驗證明;

學生活動2:根據化學式和結構理論設計出苯分子各種可能的結構並寫出相互交流;

學生活動3:在各人提出的結構式基礎上試圖用實驗對自己的假說提供證明或對他人的理論進行證僞;

學生活動結果1:

學生運用已有的經典結構理論設計出多種苯分子結構圖:(演示文稿中以立體圖顯示)

(a)鏈狀結構1 (b) 鏈狀結構2

(c)立體結構1 (d)立體結構2 (e)環狀結構1 (f)環狀結構2

學生活動結果2:

利用苯與水分層而溶於有機溶劑的實驗證明苯環的非極性;

苯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或溴水中不能使兩種溶液褪色證明苯環中沒有單純的雙鍵。

{闡釋] 由於學生已經具有了相關的化學鍵初步知識、空間想象能力以及前面教學設計活動中體現出的實證思維,這裏的學生自主探究過程既是知識獲取的遷移,也體現了學習方式的轉變。最終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d)立體結構2 和(e)環狀結構1上。

學習任務四、教師提出新的矛盾——苯的鄰位二滷代物僅有一種;教師展示現代公認的苯分子結構。

學生活動1、對上述兩種結構再次提出異議並闡述理由;

學生活動2、對現代苯分子結構進行描述、並對其科學性提出論證證據;

學生活動3、觀看隧道掃描、x射線衍射等現代技術下的苯分子結構圖。

{闡釋] 這一部分屬於完善性質的學習任務,由於學生缺乏相應同分異構知識,教師可提供適當幫助並以使教學停留在較淺層次上,僅僅作爲一種介紹性方法和必要的瞭解知識。這樣也使得教學構成顯得張弛有度,激發、調節學生學習過程。

學習任務五、結合具體實例——苯的溴代、硝化、加氫(演示文稿動畫演示)——學習苯“易取代、難加成”的化學性質。

學生活動、通過預測、觀看模擬動畫、完成化學反應等方法學習化學性質。

{闡釋] 儘管這一部分是本節內容的重點,但由於物質化學性質的直觀性、上述學習過程中的關聯性以及這部分內容本身的教學要求較低,故不必花過多時間,可在後續的知識應用中加以完善。

學習任務六——鞏固練習

學生活動1、預測苯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以小塊鈉,會有哪些現象並解釋原因;

學生活動2、觀察一個苯溴代反應的裝置圖(演示文稿動畫演示),說明各儀器的用途、整套裝置的優點。對有興趣的學生,本節課的作業可嘗試設計更好的苯溴代裝置。

[闡釋] 由於新教材的編排特點,使得本節課的鞏固訓練重點不應再放在苯化學反應前後結構變化、同分異構等內容上。故我設計一組以實驗爲主的練習,既彌補了苯的溴代、加成反應中缺少實驗的遺憾,也能體現本節內容基礎性的特點。同時通過這種具體實例滲透,對將來選修《化學與實驗》模塊的學生無疑是有所裨益的。

  六、板書設計展示即可

總之,本節課我準備突出學習內容的基礎性、學生學習方式的探究性、學習方法的多樣性,以次完成教學任務。

說課稿 篇5

對於本課《磁鐵有磁性》的教學設計,我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深挖教學內容,調整探究順序”。

本課的教學內容,可以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

探究活動1——磁鐵能吸引什麼?

讓學生先猜測,然後在一大堆物體中用磁鐵找出能被吸引的物體名稱,說說他們的製作材料。我改變書本上原有的對比式實驗記錄單而設計成現在的強調主題的樣式,主要是要把學生的研究注意力集中到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的製作材料上來,而減弱其他材料的負面影響。

在實驗後讓多位學生來回答探究的第一個問題——磁鐵能吸引什麼,從而來強化學生對概念的掌握——磁鐵能吸引鐵的性質叫磁性。

接着用磁鐵吸引裏面裝有回形針的信封,設置疑問:“老師的磁鐵怎麼能吸引紙做的信封呢?”從而進入本課教學的第二部分

探究活動2——磁鐵隔着物體還能吸鐵嗎?

讓學生上講臺演示磁鐵隔着木片、塑料片、玻璃和鐵片能否吸鐵,發現磁鐵隔着鐵片卻不能吸鐵,得出“磁鐵隔着一些物體也能吸鐵”的科學概念,並強調“一些”的含義。

我要深挖的教學內容,就是磁鐵隔物吸鐵的現象。其實學生對於磁鐵有磁性和磁鐵能隔物吸鐵的現象早就有所瞭解,停留在這個粗淺層面上的探究,對於學生和我們科學教學的發展都沒有太大的意義。

所以我深挖磁鐵的吸引能力與隔開物體的多少之間的關係,並採取倒敘的方法,用實驗記錄單和照片來引導學生對於本實驗的設計和假想。

通過這張實驗記錄單,第一要讓學生明確需要選擇實驗的器材——磁鐵,回形針和40張紙片,並讓學生解決紙片的問題——利用科學書本。

其次要讓學生明白實驗的操作順序

——依次是隔開10張、20、30、40張紙片進行實驗,並把最多能吸引的回形針數量記錄下來。

通過這張實驗照片,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實驗的注意事項,紙要拉平拉緊,要注意頁數與張數的區別,回形針要掛直不搖晃,要逐步減少,以減小實驗誤差等。還要讓學生比對照片,在小組內分好工作,2人拉紙,1人掛針,1人記錄。

這樣,經過選擇實驗器材、掌握探究順序、注意操作要點、有效分工合作4個步驟,就形成了一個完整、有效,並具有很強操作性和指導性的實驗計劃了。

學生運用自己的實驗設計,得到實驗數據,並綜合各組的數據,共同得出“隔開紙片的張數越多,磁鐵能吸引回形針的個數越少”的實驗結果。

當然本環節最主要的目的,不僅僅是要讓學生得到實驗的結果,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教師直觀、簡潔和有效的引導下,形成實驗的思路和設計方案,增強學生合理選擇實驗器材,藉助身邊事物進行探究,能抓住實驗要點並團結合作、合理分工的素養,提高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的能力。

我要調整的教學內容,可以認爲是本課的第三部分——就是用磁鐵識別鐵製品的環節。

教材原來把此環節安排在學生驗證磁鐵能吸引鐵的實驗之後,但是教材提供的材料——硬幣,其成分顯然要比鐵這單一成分複雜的多。我們知道,製造1元硬幣的材料主要是鐵和鎳,而鐵和鎳都能被磁鐵吸引,所以用磁鐵吸引1元硬幣並不能說明1元硬幣就是用鐵做成的;5角硬幣有兩種,均爲黃色,學生直覺爲銅。雖然老版的5角硬幣材料的確爲銅,但新版的材料爲鐵心渡銅。所以看似一樣的兩個5角硬幣,被磁鐵測試卻有不同的結果——一個能被吸一個卻不能。磁鐵怎麼能吸銅?所以容易對學生剛樹立的概念產生衝擊,而且磁鐵能吸引鐵心渡銅的5角硬幣,不僅需要磁鐵能吸鐵這一概念的支撐,還需要磁鐵能隔物吸鐵的理論爲基礎,所以我調換了此環節的教學順序,在得出了兩個概念之後,並利用學生課外去查閱資料,才能讓學生理解本環節的教育內涵,才能理順學生的思維,沿着他們認識周圍世界的認知規律而逐步前進。

前備後拓、深挖細磨,我力求呈獻給大家的,將是一節平實而不是浮誇的,平時而不是刻意的,平視而不是俯視,不是凸顯教師的科學課。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品德與生活是一門新的綜合課程,是以培養品德良好的、樂於探究、愛生活的兒童爲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它不再是追求道德與生活的嚴密體系,而是從兒童的生活出發,從原本就綜合在一起的少年兒童社會出發,以少年兒童的經驗爲起點,在進行生活教育的同時自然地進行品德教育。通過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有意義的活動,把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教育滲透其中,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努力讓兒童道德的學習不在從事不關己的符號中進行,而使品德教育變得真實具體、可感可觸、可理解可實踐。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美麗的校園》,它選自第一冊《品德與生活》中的第一單元《你好,新學校》。這單元的教學主題是入學教育,引導學生髮現小學生生活充滿無限樂趣,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並通過看一看、想一想、記一記、做一做,儘早適應小學健康、安全的生活,能愉快、積極地生活。這一單元有四個主題《美麗的校園》、《老師,您好》、《學校裏的一天》和《我是小學生》。《美麗的校園》是入學教育的第一課。小學生進入小學生活才幾天時間,對校園生活充滿好奇充滿信心,但又感到陌生感到拘束。始業教育至關重要,關係到小學生是否熱愛學校,是否熱愛學習,是否喜歡成爲小學生。因此,教師應該想方設法使學生感受到小學校園的美麗,感受小學生活充滿無限樂趣,同時,要及時提醒他們應該注意的事項,引導學生在小學校園生活必須注意的安全。

2、教學目標: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魯納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爲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標,融合了語言、科學、社會、藝術領域的整合。目標爲:(1)認識學校的環境,瞭解學校設施的作用。(2)、知道學校裏要注意安全,能區分錯誤的行爲。(3)、能感受到學校環境的美麗並喜愛新學校。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感受“美麗的校園”,主要是通過參觀校園、出示圖片、情境說演、兒歌,使學生從心底裏感受到校園的美麗並喜愛自己的校園。活動的重點:認識學校的環境;感受學校環境的美麗並喜愛新學校。活動的難點是:瞭解設施的作用;注意安全並區分錯誤的行爲。我在目標定位上,樹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各領域內容有機聯繫,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中。因此,我作了以下活動準備:(1)教學課件:製作形象生動而有趣味的動畫課件和圖片,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落實人員:在參觀學校各室的過程中,有幾個室我安排了那裏的人員專門向學生作介紹,目的是讓學生在專業人員的介紹下,能更全面地認識我們的校園;(3)情境表演:師生合作模擬情境表演,目的是讓學生更進一步體會安全的重要性;(4)兒歌:朗朗上口的兒歌更適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接受得會更快。

  二、說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生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本次活動採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主要有:

1、情景教學法

品德與生活新課標要求關注學生通過一個個主題活動讓兒童獲得情感體驗,培養行爲習慣。活動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展學生主動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我在這節課中創設了學生上學的情景,學生校園活動的情景,學生做危險動作的情景。

2、互動教學法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過程應該是師生共同參與,溝通合作的活動過程。在教學設計中注重師生之間教與學的溝通交流,啓發補充,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我在這節課中採用了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和小組交流等多種互動形式。

3、直觀教學法

直觀教學是所有教學方式中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種方式,也是學生喜愛的一種教學方式,更是廣大教師最擅長的一種方式。在這節課的教學中,主要藉助多媒體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將課本中生動的畫面創設成一個個鮮活情景展示給學生,輔助教學。

  三、說學法:

以學生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學生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

《綱要》科學領域目標明確指出:“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活動中,我引導學生看一看、比一比、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對自己的學校有了好感。

2、交流討論法

當學生參觀完美麗的校園後,讓他們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交流自己所讀的幼兒園與現在所讀的學校有什麼區別,達到生生互動,而且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展示法

在觀看後圖片後,師生共同合作進行情景表演,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而且對於在校要注意安全的重要性會感受得更深刻。

  四、說教學程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爲:

激發興趣——觀看錄像——參觀校園——瞭解校園——情境說演——識記兒歌——實踐導行

1、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開始,我就用電腦動畫出示小兔貝貝也和我們一樣上學的畫面,並且用錄音播放小兔貝貝和我們打招呼。這個環節的設計目的是小兔是小學生普遍喜歡的一種動物,作爲動物的它也能揹着書包上學,會令學生感到新奇而又有趣味。這樣的開頭使學生的眼前一亮,這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觀看錄像

觀看新生入學的錄像,回憶自己第一天上學來的情景。這個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重溫一下來到新校園的欣喜。圖片出示幼兒園的校園和學校的校園,讓學生把校園與幼兒園的校園比一比,有什麼不一樣?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引出我們的校園也有很多與幼兒園的校園不一樣的地方,我們有一個美麗的校園,揭示課題。

3、參觀校園

老師作爲導遊帶領學生參觀美麗的校園,在參觀之前老師提出了具體的要求,目的是明確學生參觀的目的。在參觀的途中除了老師隨機介紹外,還安排了醫務室的老師、電腦室的老師、實驗室的老師和食堂阿姨作簡單地介紹。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有了專門負責的人員作介紹,學生對學校的認識就更全面了。參觀完了後,通過學生說一說,想一想、畫一畫(把自己看到的最美的一角畫下來)、展一展,這樣做既可以讓學生的各個感官動起來,又可以把美麗的校園深深地刻在學生的腦海中。

4、瞭解校園

這個環節主要是結合課本第四、五頁的內容,通過觀看校園裏豐富多彩的活動場景,讓學生了解學校裏除了環境迷人,你還可以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獲得很多的獎勵,從而使學生對校園裏的生活充滿的期待,更加喜愛我們的校園。

5、情境說演

小故事加圖片引入,丁丁很喜歡蝙蝠俠,你看他又學着蝙蝠俠的樣子在到處玩。從丁丁的玩耍過程出現的不安全現象讓學生進行行爲辨析。再結合課本第六頁的內容,說說如果在你的身邊出現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做,怎麼說?說完後再來師生演一演。這樣設計的目的是遵循一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爲主的年齡特點,他們對單純書面講解理解不多,通過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中的形象出現在學生眼前,學生就容易接受。再讓學生親身體驗,體現了品德生活化的教學理念。

6、識記兒歌

兒歌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內容。把安全守則藏在兒歌中,既易學又易記。

7、實踐導行

這是活動的延伸,品德學科提出了“品德生活化”理念,就是要把品德課所學的內容與我們的生活相通、相連。所以教師建議課後我們組織一支“啄木鳥”小隊,專門對不安全的行爲提出批評幫助和愛護校園環境。

教師小結:美麗的校園是我們共同的家,在這裏我們學習很多的本領,校園爲我們快樂地成長提供了許多服務,我們要感謝她,熱愛她!讓我們深情地說一聲:我愛你,美麗的校園!(結束課文)

  結束語

總之,這節課,我以學生爲主體,以情感爲紐帶,以多媒體爲手段,以體驗活動爲中心,通過教師充滿激情的話語字字入情,句句含意,使學生感受美的情感被激發,通過親身體驗讓孩子們與校園對話,打開了孩子們的心扉,愛校護校自然之行也一定會在延伸的活動中養成。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分析

首先我從教材分析說起,“平均數”作爲統計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從屬於“統計與概率”的範疇。它是在學生學會了收集和整理數據的方法,會用條形統計圖(一個表示一個或多個單位)來表示統計的結果,以及平均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平均數是一個“虛擬”的數,是藉助先總後平均分的意義通過計算得到的。但平均數的概念與學過的平均分的意義是不完全一樣的。它既可以描述一組數據本身的總體情況,也可以作爲不同數據比較的一個指標,它是描述數據集中程度的一個統計量。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不僅僅讓學生達成求平均數的方法,那麼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及在生活的作用。

二、說學情分析

(1)學生的認知起點分析:學習本節課的知識儲備要求,一是統計的初步知識,二是平均分的知識。這些知識是學生原來的知識中學過。

(2)學生的能力結構分析:通過統計圖表和統計初步知識的學習,學生已初步具有調查、統計的意識;而且,學生已初步具有“移多補少”使兩數相等的能力。

學習目標:

1、學生能結合實例理解平均數的意義,通過“移多補少”,使學生經歷在總數不變的情況下,數據從不相等到相等的過程,掌握平均數的計算方法。

2、學生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問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體會到求平均數的作用以及求平均數在生活中的應用,並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在練習題中點題達成目標。

教學重點:

是讓學生理解平均數在統計學上以及在生活中(比較用)的意義,感受平均數產生的必要性和價值,掌握求平均數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

是正確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怎樣求平均數。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新課程新理念,我充分用老師引導—學生自出探究—形成知識鞏固與提高的教學主線,爲學生的知識生產提供足夠的時空和適當的指導。我力求體現以內容定教法,教法爲內容與學生服務的宗旨,力求體現教師引導、啓發式的教學方法,爲學生創造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情境,並採用課件和說教同步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直觀明瞭的理解什麼是平均數和平均數的意義。通過鞏固與練習,加深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同時藉機滲透法制教育。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步:與學生對話,引出一項同學們喜歡的比賽活動,並用多媒體簡要介紹此項活動,然後提出問題引發認知衝突—怎樣比較男生和女生套的,使學生產生對平均數的需求。營造學習新知識的氛圍,引入平均數。四名男生和五名女生進行套圈比賽,每人投中的個數表示在條形統計圖上,要比較男生投得準一些還是女生投得準一些。由於男生人數與女生人數不等,所以比男、女生投中的總個數顯然不合理,比較最大數和最小數也不合理,因爲一個人的水平不代表總體水平。在學生處於認知衝突的時候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自己提出應該求出男生與女生每人平均投中的個數才能比較。

第二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新課程提倡學生的主導地位,老師的引導地位,使學生主動得探究知識,這樣學生獲得的新知會是有意義的,而不是機械的。在學生產生了對平均數的需求之後,就讓學生獨立地想一想,該如何求兩個隊的平均套中的個數,在學生討論後課件展示用“移多補少”方法。這裏要先讓學生多想,讓後多動手,老師在最後在採用課件演示“移多補少”這種方法,來求平均數。接下來在移蘋題目中,由於數據多,移動起來很不方便,因此要採用一種簡潔的辦法—引出平均數的算術算法。這時倒回去算原來的男生和女生套圈比賽,結果和原來“移多補少”是一樣的,讓學生明白平均數的實質和算法。通過這樣的教學,並反覆強調求平均數可以先總後分,就是先算總數後平均分(這裏強調爲平均分成幾份,用除法),最終使學生學會怎麼求平均數。

第三步:談話交流明晰平均數的概念。老師啓發學生平均每人套中7個數是每個人都實際套中7個嗎?在這裏通過用平均數與最大數和最小數比較,瞭解平均數是一個統計量,是用來表示一組數據集中程度的量,從而使學生一次感悟到平均數所代表的涵義。在此基礎上,教師順時引出這個平均數就是這幾個同學套中的平均個數,即平均數的概念。在小結了求平均數的兩種方法之後,讓同學對兩個隊的平均數進行比較,從而得出其中一個班級的總體水平高一些,使學生意識到平均數可以比較好地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水平。

第四步:平均數與生活的聯繫。數學來源於生活,目的還是爲了應用於生活。教師出示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感覺平均數和我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並會用已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在練習題中,我由淺入深的設計了幾道練習題,鞏固學生求平均數的方法,並在練習題中巧妙設置練習題引入我國森林的現狀,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激發學生愛護環境,保護森林的意識;此外設計的水深這個題目,是生活與理論的一次運用,既讓學生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又是學生通過知識瞭解生活,增強安全意識的一次運用。

平均數並不只是一個數學問題,應用於生活之後,它還能反映很多社會問題,向我們傳遞很多信息。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有關平均數的例子,讓學生體會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從而對數學知識產生親切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愛數學、學數學的興趣。

第五步:全課總結。讓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穫,再次強調平均數的意義和求法。

作業設計:

自已歸納進幾次的測驗成績,算出平均成績。

這個作業的設計,意在鞏固新學知識,掌握平均數的計算方法,學會計算簡單的平均數,且簡單容易操作,同時讓學生再次感悟平均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說課稿 篇8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我是XX號說課選手。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黃山奇鬆》,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及板書設計幾個方面來展開我的說課。

一、 說教材

《黃山奇鬆》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文章用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優美地寫出了黃山鬆的奇特與千姿百態,其中具體寫了“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鬆,突出顯示了黃山鬆的“奇”,表達了作者對黃山鬆的喜愛之情。

二、 說教學目標

基於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六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用“屹立”和“飽經風霜”造句;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感受黃山鬆的“奇”。

3、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其中第二點爲教學重難點。

三、 說教法、學法

爲了促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達到教學目標,我將採用如下教學方法,包括情境教學法,閱讀法,講授法。學法則有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角色扮演法。

四、 說教學過程

學生理解課文,感悟文章思想感情需要一個過程,因此整堂課的教學分兩課時完成,下面我來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知道了被譽爲“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有四絕:奇鬆,怪石,雲海,溫泉。奇鬆是四絕之首,今天,我們就登上最妙的觀鬆處——玉屏樓,去欣賞一下黃山的奇鬆。

這個環節,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學生才能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精讀課文,體會鬆“奇”

這一環節,我會讓學生先快速瀏覽一遍第二自然段,說說第二自然段主要寫了哪幾棵鬆。在學生回答出迎客鬆、陪客鬆、送客鬆之後,讓學生默讀一遍第二自然段,分別用直線、波浪線和虛線劃出描寫迎客鬆、陪客鬆、送客鬆的句子。在劃對的基礎上,讓學生選擇最喜歡的一棵鬆來讀一讀。

讀完之後,我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既然黃山的鬆被稱爲奇鬆,而且作者在那麼多千姿百態的松樹裏挑了這三棵來寫,想必這三棵鬆肯定是最奇的,那麼這三棵鬆奇在哪裏呢?請同學們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先來看看迎客鬆奇在哪裏。

這時,我會把描寫迎客鬆的句子出示在PPT上,讓學生仔細閱讀,並說說這些句子分別寫了迎客鬆的哪些內容。通過我的引導,讓學生歸納出這幾句分別寫了迎客鬆的姿態、名字由來和地位。關於迎客鬆的姿態奇,我主要引導學生注意“雖然……卻仍然”這一句,讓學生從這句帶有轉折意味的句子中感悟迎客鬆的姿態奇。

而迎客鬆的名字由來奇,我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朗讀加上看課文的迎客鬆插圖,讓學生通過圖文直觀感受迎客鬆長成歡迎客人的模樣,這本身就是一奇。至於地位奇,我會引導學生看“乃至整個黃山的代表”一句,讓學生感受到一棵樹能代表一座山,這也是奇。

至於陪客鬆和送客鬆的奇,我就放手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參照着迎客鬆,自主探究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這一環節,我讓學生親近文本,自讀自悟,在閱讀、思考與交流中感悟黃山鬆的奇。

第二自然段是要求背誦的,所以在學生感悟出黃山鬆奇的基礎上,我會指導學生背誦第二自然段從開頭到“整個黃山的象徵了”這一部分。我首先會讓學生集體朗讀一遍這一部分的內容,然後隱去其中一些重要描寫(如下),先讓幾位學生試着填一填,再全班試着填一填。

黃山最妙的觀鬆處,當然是曾被_______稱爲“黃山絕勝處”的________了。樓前懸崖上有“_____”“______”“______”三大名鬆。迎客鬆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雖然_______,卻仍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有一叢_______________,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這棵迎客鬆已經成爲_____________,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品詞析句,探究修辭

《黃山奇鬆》這篇課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擬人和比喻,還有排比。正是這些修辭手法,讓黃山奇鬆更加生動傳神,因此對修辭手法進行分析很有必要。這一環節,我會讓學生看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的第二句話:

它們或屹立,或斜出,或彎曲;或仰,或俯,或臥;有的狀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讓學生試着分析一下這個句子,說說這個句子裏包含哪些修辭手法,並點評一下這個句子好不好。我會做適當的提點,讓學生感受到修辭的奇妙,僅僅只用了短短29個字,就把黃山鬆千姿百態的特點寫活了。同時,我也會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在以後的寫作中靈活運用這些修辭手法。

(四)總結昇華,運用訓練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登上了玉屏樓,看了黃山三大名鬆,感受到三大名鬆的奇。現在,如果你是個小導遊,你能把黃山奇鬆(選取一棵)介紹給遊客聽嗎?請同桌之間互相配合,一人演遊客,一人演導遊,自行組織對話,注意要把黃山鬆的奇表達出來。這樣設計,一方面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又訓練了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五、作業佈置

除了課文介紹的黃山奇鬆,黃山還有三絕,課後選擇其中一絕蒐集資料,看看它到底絕在哪兒?明天課上交流。

六、板書設計

16 黃山奇鬆

姿態

奇 名字由來

地位

黃山之鬆 比喻

千姿百態

說課稿 篇9

一、教材簡析: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課本第二冊的第11課《奶奶的白髮》。

課文主要通過一個小孫子天真的語言和神態以及奶奶的慈祥和疼愛孫子的感情,表現出濃濃的祖孫之情。課文主要通過“這白髮,一半是你爸爸給的,一半是你給的”這句含義深刻的話,讓人體會到奶奶爲子孫操勞一輩子的辛苦,表現了兩代人之間的親情。它篇幅雖短,但意趣橫生,意蘊深長,是一篇人文意義很強的課文。

二、設計理念和目標:

1、以讀悟情,讓學生在解疑中認識到老一輩爲後輩人付出的辛勞,懂得孝敬長輩,不讓他們多操心。

2、通過想象、描述、表演、討論等多種形式,使課堂成爲自主、合作、探究讀書和心靈交匯的課堂, 讓學生產生朗讀的激情,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學會9個生字及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並認識“心”字底和“八”字底。

三、設計特色:

在趣味盎然的朗讀中激發學生的真情;

在想、述、演、議中內化語言的深情。

四、教學設計:

本課教學分三課時完成,第一課時爲初讀課文,瞭解大意,學習部分生字,第二課時爲學文,第三課時爲複習鞏固課文內容,學完剩下的生字,今天,我具體說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這個過程,我打算分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一) 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1、 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課前,我請學生蒐集一些和奶奶有關的故事、歌曲,講一講,唱一唱,充分利用課外資源活躍氣氛,增添趣味,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用全部精神去做事。

2、 直觀展現,啓動情感。

上課伊始,我就出示奶奶的圖片,讓學生跟奶奶熱情地打個招呼,並簡要講述“課文中也有一位非常喜歡奶奶的小朋友。他說呀,他奶奶給他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頭白髮。” 揭示課題是《奶奶的白髮》顯得順理成章,此時通過讓學生跟奶奶親熱地打招呼,能勾起學生對奶奶的熟悉感、親切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題目就讀得猶如在呼喊自己的奶奶。

(二)走進文本,體驗情感。

1、 抓住重點詞句品讀課文。

這種方式是低年級學生理解課文的一種方式,在學生自由讀第一節後,先結合圖片說一說,問:奶奶的白髮白得怎麼樣?通過直觀圖片,能得知奶奶的頭髮很白很白,接着讓學生從第一小節中找到一個詞語就表示這個意思,學生一下子就能找出“雪白雪白”,讀好詞語就不在話下了,繼而讓學生看看自己的頭髮是什麼顏色的?讀好“黑黑”一詞,接着比較:爲什麼是雪白的,我的頭髮是黑黑的,你覺得怎麼樣?用換詞的方法理解 “好奇”一詞,激活學生情感體驗,實現情感遷移,幫助孩子用已知來認識未知,在體驗的基礎上讀出孩子好奇的語氣,還可以演一演,將讀、演融爲一體。最後問“你知道奶奶雪白的頭髮的頭髮是哪兒來的?”這一拓展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

2、聯繫生活解讀文本。

出示奶奶的話“這白髮,一半是你爸爸給的,一半是你給的。”這一句是本課理解的一個難點,我設下疑問,“奶奶怎麼會說她的這一頭白髮一半是爸爸給的,一半是他給的呢?”以此喚起學生深入思考,引起共鳴和關注。引導學生看看圖,充分利用插圖,文中的插圖是老奶奶在陪孫子讀書,旁邊還放着剪刀和布料,說說平時奶奶都是怎樣關心自己,爲自己操心的。以此來理解是奶奶爲了自己操了不少心,頭髮都白了。理解了後半句話後,再來說說奶奶還要爲爸爸操哪些心,在回憶生活小事中明白奶奶爲兩代人操心,自己的頭髮卻一天天變白了。就詞解詞,就句解句,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非常困難的,把課堂與生活聯繫起來,加深了學生的體驗,在例舉談論中思考、感悟。緊接着抓住“奶奶笑着說”體會奶奶雖然爲了我們操碎了心,可是她一點兒也沒有抱怨,讀出奶奶慈祥的樣子。這樣既降低了理解的難度,又關注了學生的道德發展。

3、引導想象,體會情感。

想象可以激活孩子的思維,可以豐富孩子內心的情感,可以此幫助孩子動情地朗讀。我引導學生想象:聽了奶奶的話,我知道奶奶爲我們全家操了多少心啊,奶奶也在一天一天的老去。此時,你的心情怎樣?理解“我低下頭,沒有吭聲”的原因。接着引導學生再次想象:他看着自己烏黑漂亮的頭髮時,他會想些什麼呢?從另一個方面讓學生理解小孫子也非常關愛自己的奶奶,學生就能讀出孩子美好的願望“希望奶奶重新擁有一頭黑髮”。此時,學生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礎,能體會到奶奶對他的疼愛,從而把這種回報奶奶的情感融入課文的朗讀之中,讀好“奶奶,要是我不再讓你操心,這白髮還會變黑嗎?”我第三次引導學生想象:你能讓奶奶的頭髮變黑嗎?那隻能讓奶奶少操心一些。你準備怎麼讓奶奶少操心呢?再次從課堂走向生活,結合學校正在開展的“四個一”活動,把學生的這份感恩之心延伸到其他長輩的身上,也應該讓父母、老師少操心。

4、讀演結合,內化語言。

通過分角色朗讀,表演讀、小組賽讀等多種形式,輕鬆完成在課堂上背誦重點段落的任務。小學生正處在學習語言的初步階段,光積累不行,還要學轉化、學表達。爲此,我運用多種途徑給予學生切實的幫助,讀演結合,多感官參與,幫助學生感受、積累語言,創設機會讓學生運用語言、表現語言,在形象生動的情境中輕輕鬆鬆、快快樂樂地完成背誦積累的任務。

(三)走出文本,昇華情感。

新課標強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整合,因此,讓學生在不斷朗讀和演讀中體會課文意境的基礎上,我還設置了這樣一個環節,讓學生想想在學了這篇課文之後,準備回家爲奶奶做些什麼,併到講臺前表演給大家看看,我自己也參加表演,做一回“奶奶”,當學生說出一句句真摯的童語,流露出對奶奶的關愛之情,而作爲“奶奶”的我也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在這樣一個情境中,讓學生自然而然地體會孝順老人是我們做子孫應該做的,從而將陶冶人情和社會交往的工具性完美的結合。我想這樣一個環節遠比向學生講述一百遍、一千遍“要孝順老人”效果要來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