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熱門】說課稿4篇

【熱門】說課稿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熱門】說課稿4篇

【熱門】說課稿4篇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早期閱讀《我要大公雞》,活動來自於省編教材的中班主題活動《#》。

第一部分:說教材分析

1、說教材

《微笑》是一個幼兒早期閱讀故事,語言簡練,講述了胖胖想得到張伯母家的大公雞就要答應張伯母的要求:收集五十張不同的郵票。最後,胖胖成功了。通過閱讀這個故事,孩子們可以瞭解實現願望的不同方法。但是,無論通過什麼樣的方法,要想實現願望,都必須付出一定的努力。

我選擇這樣的題材有兩方面考慮:一是提升幼兒語言能力,二是通過閱讀,使幼兒理解故事的有趣情節,明白要實現願望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選用合理的辦法。。

2、說學情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把握好這一關鍵期,將對幼兒今後語言的運用有很大的幫助。根據《綱要》所述,幼兒語言教育的目標可以概括爲傾聽、表述、欣賞(文學作品)和閱讀(早期閱讀)四個方面。根據這四個方面,我對本班孩子的語言能力進行了評估,發現他們對文學作品欣賞較少,對早期閱讀的興趣還不明顯。傾聽能力進步最大,到了中班上學期,已逐漸轉向有意識的傾聽。表述能力最弱,對一些連貫性語言的理解和運用仍有困難。

當班上的孩子看到別的同伴帶來一樣有趣的玩具或自己沒有的玩具或書本,就想佔爲己有。佔有的方式也很野蠻:有的用搶,有的用打,有的用偷偷翻他人的書包,因此我選擇了這節閱讀課。通過閱讀,使幼兒理解故事的有趣情節,明白要實現願望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選用合理的辦法。

3、說目標

根據中班幼兒的語言水平、年齡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爲:

知識目標:閱讀理解故事的有趣情節。

能力目標:討論實現願望的不同辦法。

情感目標: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和情感基調,感受達成心願的快樂情緒。

第二部分: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散文以情感薰陶爲主,因此,我採用了講述法:在優美的音樂輔助下,運用恰當的語言、語速、音量,完整講述童話故事內容。直觀演示法:運用優美的FLASH課件使幼兒獲得美的享受,陶冶美的情操。提問法:通過解釋性提問、假設性提問等,鼓勵幼兒積極動腦。

2、說學法

觀察、討論、發現、表述,最後是操作練習,這樣一個學習過程來突破教學重難點。

3、說準備

a 自制多媒體課件、優美的音樂。

b 可移動的音符、房子、信的卡片。

c 空白圓形卡片若干(男女顏色分開)、油畫棒。

第三部分: 說教學程序

本次活動我主要設計了:展示玩具激發興趣、閱讀《我要大公雞》、朋友共同分享

三個環節來實現教學目標。

(一)教師出示漂亮的大公雞玩具激發幼兒興趣。

漂亮的物品大家都喜歡,運用一個玩具讓大家開動腦筋——想得到要運用什麼合理的辦法?不僅激發了幼兒討論問題的積極性,還讓幼兒學會如何用合理的方法得到喜歡的東西。

1.提問: 這是什麼玩具?你想要嗎?

只有一個,你想得到要用什麼方法?

2.教師對幼兒的回答進行總結,選出合理的辦法。

3.今大我請來一個和你們年齡相仿的朋友胖胖,他也有個動物朋友大公雞。他擁有這個好朋友可是經過了一番努力呢!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來聽聽故事吧!

(二)閱讀《我要大公雞》

給幼兒提供自己閱讀的機會,很有必要。它可以讓幼兒自主地去認讀畫面內容,在活動中獲得有關的信息。閱讀前提出適當的閱讀要求,這一環節很重要,這樣可以保證幼兒在一個安靜地環境中閱讀圖書,還可以逐漸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教師提出閱讀要求:

(1)閱讀時沒有聲音。

(2)閱讀時一頁一頁地翻看,學習按順序自己閱讀。

(3)看書時要像小學生一樣身體坐正,眼睛注視圖書使幼兒初步

在幼兒自己閱讀的基礎上,採用分段理解並加入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一頁頁地翻閱圖書,利於幼兒瞭解故事發展的進程,正確理解畫面的內容。

引導幼兒完整閱讀,使幼兒對故事內容有個完整的概念。運用指讀的方法能進一步吸引幼兒閱讀的注意力。

(三)請幼兒拿出自己的玩具,和朋友共同分享

最後一個環節運用了大家互相分享自己玩具的方法,是故事內容的延伸。也繼續幫助幼兒鞏固了要想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要如何努力才能擁有,體驗達成心願的快樂情緒。

要求:拿出自己的玩具想想:想玩別人的玩具時應該怎樣得到?如何用合理的方法得到?引導幼兒繼續鞏固實現願望的不同方法。

第四部分:說活動特色

1、注重情感基調的渲染。

活動調動了幼兒的看、聽、說、動等多種感官體驗,來體驗願望實現帶來的快樂。明白要實現願望要通過自己的努力,選用合理的辦法。

2、注重多維遊戲的互動。

這不是一節單純的語言活動,在語言學習中,我加入了不同形式的遊戲活動。體現了一種師幼交融、生生交融、物我交融的互動狀態。

3、注重知識建架與撤架。

中班幼兒仿編短句是有難度的。在第一次仿編時,我提供了可移動的圖片,給幼兒建立一個支架,幼兒根據圖片裏展現的內容仿編短句。多次練習之後我會撤掉框架,不提供圖片而是讓幼兒根據自己生活經驗仿編,體現了遞進性,發展了幼兒的擴散性思維。

4、體現了教育的多元和整合。

多元指的是語言、社會、藝術、科學領域的知識內容,這些領域不是獨立的,而是

相互整合的,這使得活動更具綜合性的特徵。如在語言交流中傳遞關愛的社會性教育,在繪畫中鞏固語言的知識性學習,在音樂中感受語言的優美,在舞蹈中交新朋友,體會微笑的力量。

以上就是我今天說課的所有內容。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師能給予指導。謝謝!文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背影》選自語文出版社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敘事性散文,作者朱自清,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散文大家。這一單元都是回憶性敘事散文,本文以父親的背影爲線索,讓我們感受到一種異常真摯與至誠的親子之愛。

2、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結合教材,本着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自主全面主動發展的原則,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①知識與能力目標:整體感知課文,掃清文字障礙。學會在閱讀中抓住關鍵語句,體會並賞析其在語言環境中的特殊意義和作用;領會文章情感。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整體感知,深入探究,自主合作探究。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理解融於字裏行間的真摯、深厚的父子之情,並溝通個體體驗,體會天下至情——親情。

3、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融於字裏行間的真摯、深厚的父子之情。

(2)教學難點:把握文中對父親背影的細節描寫,體味父子之間濃厚的深情。

4、課時安排:

兩課時。

二、說教法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以訓練爲主線的教學模式,爲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1、情景設置法——激發感情,引起興趣。

2、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3、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三、說學法

在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有:

1、探究法:在整體感知課文後,要進一步深入探究學習。

2、合作交流法:以小組爲單位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1、導入本課時新授內容

2、討論交流

第一步是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完成兩個問題:

(1)文中四次寫到背影,都出現在哪裏?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2)哪一次給你的印象最深刻?爲什麼這一次的印象深呢?

學生通過簡單的思考討論,不難解決這個問題,這樣安排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確領會本文的構思角度“背影”,從而直接進入到本課的分析難點而不至於偏離。

第二步學生自疑討論。在這一過程裏,學生成爲真正的學習主人,引導學生反覆誦讀課文相關語段,寫出自己設計的問題,並自由發言,師生共同篩選最符合教材要求、富有創新的問題來進行探討。如:

(1)父親爬月臺的動詞中,爲什麼用攀而不用抓?

(2)作者爲什麼不寫父親的正面,比如皺紋、白髮等等,而只寫了背影呢?

(3)文中寫一見父親的背影就流淚,是什麼原因呢?

(4)最後作者又寫到背影,有什麼作用呢?

這樣安排的目的∶

(1)學生通過質疑、解疑,激發了學習興趣,同時培養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2)讓學生認識到獨立思考和集體合作的結合的重要性。

(3)通過篩選總結問題串,分散重難點,突出關鍵。

3、深入語言、體會真情

從本文的語言特色看,本文語言樸實。通篇寫父親多麼關心愛護兒子,兒子又是多麼感激思念父親,但像“關心”“愛護”“感激”這一類的抽象現成的字眼,文章中卻一個也沒有用,更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藻。尤其是父親的那幾句話。因此我會這樣引導:

“本文的語言十分樸實,特別是父親的話,雖然不多,卻含義豐富,請問父親一共說了幾句話?找出來讀讀品品。”

都讀過後再來品,讓學生感受與單獨的一句的不同感覺,放在一起品味,也許容易品出味道來。學生指出句子後,師生共同體味父親言語裏所蘊涵的深厚感情,在學生自主探究、討論的基礎上適當引導、點撥。如“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一句叮嚀,把二十歲的兒子當孩子!這就是中國的父母!不管孩子多大了,他永遠是孩子!“我走了,到那邊來信!”“進去吧,裏面沒人!”擔心兒子是否順利到達北京、擔心行李的安全,真是兒行千里父擔憂啊!這樸實的語言都充滿了對兒子的體貼之情。這一環節仍把重點放在了對課文語言的品味上,突出了語文課“語味”的特點,繼續指導朗讀。

4、課堂小結

爲改變課堂小結成爲知識機械重複這種現象,教師先讓學生回憶重點內容,由學生總結,教師給予肯定和評價。

5、佈置作業

讓學生聯繫自己生活實際,結合本文的寫作特點,寫出一篇表現與父母親情的短文交流。

五、板書設計

略。

說課稿 篇3

一、把握課標,說教材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的一篇選讀課文,課文介紹了黃河變化的過程,變化的原因及其治理方案,告誡人們要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課文先寫了黃河給兩岸人民帶來的苦難,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但它又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接着,從黃河含沙量的現狀分析黃河變化的原因;最後寫科學家設計了治理黃河的方案。

教材中編選本篇選讀課文的意圖一是適當增加學生的課內閱讀量,爲學生閱讀的自我檢測提供材料,二是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綜合選讀課文的特點和本篇課文內容實際,以及本冊重點訓練項目“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各方面原因,我將本課安排一課時教學,教學目標定位爲:1、訓練與檢測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識字學詞;基本讀懂課文;閱讀的速度;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2、受到保護大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教學目標的制定體現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整合。教學重點確定爲:引導學生基本讀懂課文;教學難點確定爲:基本理解科學家設計的治理黃河的方案。

設計理念: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爲了孩子的發展。”基於這一理念,我在教學本課時主要運用“導放結合,自學爲主”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習,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學習,爲他們的終身學習墊定基礎。

二、突出主體,說教法

本課教學,我以“導與學”課題研究的思想爲指導,教學中,運用“導放結合,自學爲主”的方法指導學生獨立閱讀文本,探究問題,感悟思想內容,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一)巧妙地“導”

教學中要做到導而有度,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要吃透教材,根據“放”的怦,根據學情需要進行適度的點撥、引導,着眼於理解的難度,知識的關鍵處,情感的共鳴處,把握“導”的時機,這樣才能把學生的思維帶入更深的境地。

1、創設情境,設疑導學

開始上課時,我先讓學生談一談對黃河的印象,談完之後設疑:“這樣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卻被人們稱作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這是爲什麼呢?”學生便帶着這一問題饒有興致地展開閱讀,感知內容。

2、疑難處適時引導

教學中,學生可能會在理解“黃土高原……可與今日的江淮流域比美”一句時,多數人將該句中的“美”誤解爲“風景優美”的意思。我便可適時引導學生讀讀課文,讓他們聯繫上下文去理解這個詞語。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讀文後,很快便能得出答案:“美”指的是前文中所提到的“氣候溫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二)大膽地“放”。

新課標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應該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體驗。”本課的中心環節,我先向學生展示自學提綱:

1、說一說黃河發生了哪些變化?

2、黃河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歸納出兩方面原因)

3、科學家設計治理黃河的方案是什麼(三項內容)?要求學生先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找出答案所在的段落,然後讓學生認真閱讀課文,探究問題,最後全班反饋,師生共同評議大家的學習情況。在學生獨立閱讀,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只在問題的疑難處稍作提示與點撥。真正體現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三、關注發展,說學法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新課標語),肯定了閱讀中應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爲教學活動的中心內容。更由於本課的課型特點,突出強調了學生的獨立閱讀,所以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採用“獨立閱讀,自我檢測”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活動。如在導入新課之後,我便引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通課文,初步感知內容,然後以抽讀詞語的形式對他們的閱讀效果進行檢測。又如在學生感知課文內容之後,我讓他們根據教師設計的自學提綱,展開獨立閱讀活動,然後以全班反饋,師生評議的方式檢測他們的閱讀效果。這樣,學生在閱讀實踐與自我檢測的過程中,鍛鍊了能力,發展了思維。

四、重視實踐,說過程

(一)、設境揭題,明確學法。

1、揭題。我先讓學生談談對黃河的印象,然後質疑:“這麼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卻被人們稱作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這是爲什麼呢?”

2、明確學法。告訴學生這節課仍採用“獨立閱讀,自我檢測”爲主要學習方式,訓練和檢測大家的閱讀能力。

(二)、讀通課文,感知內容。

1、引導學生自由讀文,讀通課文,感知內容。

2、檢測學生的自學情況。(抽讀生詞)

(三)、獨立閱讀,自我檢測。

1、展示提綱,引導學生閱讀。

自學提綱:一、黃河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二、黃河爲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歸納出兩點原因)三、科學家設計治理黃河的方案是什麼?(三項內容)

2、全班反饋,檢測自學情況。(師生評議,比一比誰的自學效果好)

同時指導板書:

變 化:美——災

原 因:自然 人爲

治理方案:

一、牧林爲主

二、保護森林 恢復植被

三、明白道理

(四)拓展延伸,談談感想。

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及身邊的環境問題談談讀後的感想。

(五)總結全文。

(簡單回顧本課主要內容,號召大家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把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建設成人類最美麗的家園。)

(六)、實踐作業:

調查我們身邊的環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想一想變化的原因是什麼,有何治理辦法。

說課稿 篇4

尊敬的評委老師,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文章是《勸學》。我將從教學理念、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等幾方面來展開我本次說課。

一、教學理念(首先是我的教學理念)

建構主義理論主張教學應以學生爲中心,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充當的是指導者、幫助者和探路者的角色,並且強調師生間的協作與對話。(爲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將始終貫徹這一指導思想,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二、教材分析

《勸學》選自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二專題“獲得教養的途徑”,是“求學之道”板塊中的第一篇課文。本專題旨在讓學生了解求學之道和獲得教養的途徑,從而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勸學》是我國古代大思想家荀子的散文,本文文質兼美,通過比興、比喻論證的方法,系統地闡述了學習的重要意義和學習應持的態度。

三、學情分析(分析完教材,我再來分析下學情)

首先,學生通過初中的學習,已經初步掌握了基本的文言詞彙,但深層次的詞彙、文法以及閱讀能力都還有待提高。

其次,《勸學》是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掌握課文的深層含義,有利於學生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和提高學習文言文的信心。

四、教學目標(根據教材與學情,我指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常見的文言詞語、文言文法並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和問題探究,掌握本文比興和比喻論證方法,提高朗讀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增強學習的信心。

五、教學重難點(基於以上思考,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將如下兩方面確定爲我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一是掌握本文比興和比喻論證方法,提高朗讀能力。

二是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增強學習的信心。

六、教法與學法

爲了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本着以教師爲主導的原則,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將我的教學方法確定爲:朗讀法、點撥法、提問法。

在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朗讀法、圈點法、質疑法、討論法。

教學時數:2課時

七、教學過程(下面我將重點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

1、導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鍥而不捨”是同學們早已熟悉的兩個成語,這兩個成語的含義是什麼呢?和學習有什麼關係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荀子的《勸學》,領略一下荀子是如何“勸學”的。

然後我再介紹荀子的生平、思想以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因爲《勸學》的“勸”字起着統領全篇的作用,所以,我會先讓同學們回答“勸”是什麼意思,由於同學們手頭都有工具書,所以同學們不難回答出“勸”是“勸勉的意思”。“勸學”就是“勉勵人們學習”的意思。

2、接下來我將運用“一讀課文,落實詞句。二讀課文,疏通大意。三讀課文,咀嚼鑑賞”的三讀教學法,來引導學生學習本文。

(新課標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閱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聽讀中理清思路。)

(三讀教學法的第一步是)

(一)一讀課文,落實詞句

學生自讀:圈出生字、生詞,參照工具書及課下注釋自我解決。

(二)二讀課文,疏通大意。

同桌合作,參照工具書及課下注釋疏通全文大意,圈畫疑難詞句,並質疑。在學生提出疑難問題後,我再進行適當點撥,集體解疑。最後請學生複述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三讀課文,咀嚼鑑賞。

學生在上述過程中已經完成對文章主體的把握,下面我將結合學法指導,緊扣問題展開,逐段進行探討,安排學生分組朗讀並討論,這一課時我將引導學生對第一段進行解讀。

首先,請同學們仔細朗讀第一段,回答以下問題:

1、在第一段中,出現了多個通假字,請同學們找出來?

“輮”通“揉”“有”通“又”“暴”通“曝”“知”通“智”

2、我們知道這是一篇議論文,既然是議論文總有論點,請同學們找出這一段的論點?

(這一問題不難,學生能夠很容易就找出是“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3、我們可以看到,作者用了很多的比喻來說明他的觀點,請同學們找出來?

同學們不難找出文中共用了5個比喻:在前兩個比喻中我們看到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過程會發生變化,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發展,也就是說通過學習可以提高自己。

第三個比喻說明物質通過加工提高和發展以後,就不會回覆到原來的狀態,說明一個人通過學習可以改變自己。

後兩個比喻強調“受繩”和“就礪”這兩個加工的過程,再一次說明通過學習可以超越自己。這五個比喻從三個層面說明了學習的意義。

最後,作者提出了他的觀點:君子通過“博學”和“日參省乎己”,就能達到“知明而行無過”。而這一句有何文章的第一句“學不可以已”相對應,做到了首尾對應。

佈置作業:背誦第一段,並預習其餘段落。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如有不足之處請老師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