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熱門】語文說課稿4篇大綱

【熱門】語文說課稿4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語文說課稿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門】語文說課稿4篇

語文說課稿 篇1

楊玉環老師執教的《觸摸春天》我聽了兩次,由於她對教案做了反覆修改,因此兩次給人帶來的感受不同,但都可以讓人從中學到很多。《觸摸春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篇散文。這是一篇反映對生命的思考,抒發對人生的感悟的美文。

文中蘊含着豐富的人文精神,文質兼美、語言典範,既能使學生學習語言,又能使學生在思想上得到啓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薰陶。本課內涵深沉,四年級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但楊老師的教學重點抓得很準:利用品詞析句讓學生感悟。每一個教學環節都非常清晰:以生爲本、以疑爲線:安靜是怎麼觸摸春天的?哪裏可以體現她神奇的靈性?整堂課只有這兩個大問題。圍繞重點學生找詞語分析,讀句子感悟,後面引出的“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在理解上就顯得水到渠成,不生硬。

另外楊老師也很注重情感體驗,培養朗讀能力,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教是爲了不教,受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語感,呂叔湘先生說:“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各方面語感能力。”朱作仁先生也指出:“抓住語感的培養,語文課的特點才能充分體現出來。”葉聖陶先生認爲,語感是人們對語言文字符號刺激所發出的一種直覺。既然如此,教師培養學生的語感就應該從語言文字符號的刺激入手,而朗讀就是最積極最有效的“刺激。”楊老師在讀中採用範讀、自由讀、個別讀、集體讀、選擇讀、想象讀、探究品讀等形式加以點撥指導、讀懂文本內涵,效果還是不錯的。例如在讀“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隻蝴蝶,真是一個奇蹟!”時,學生開始讀時聲音響亮,但不整齊。這時老師發現學生連“悄然”都不懂,就馬上點出“悄然”的意思是“沒有聲音或聲音很低”。學生知道要讀輕聲些,這時楊老師又提醒大家注意後面的“!”,那麼後面聲音又要上揚一些。一句話,它的輕重緩急都要有區別。再讀後,學生讀得有感情了。可見,教師的引領是多麼重要。

此堂課我認爲不足之處在於學生在課程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真正的確認和尊重,沒有體現“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例如“找出文中的詞句”練習,只有第一次是學生自己提出,後面由老師直接給出,詞語更是早早就用特別的顏色標明。這些教學環節,應讓學生去自讀自悟,想說哪句,想感悟哪句,交由學生自己做主,教師只是隨機點撥引導,這樣的課堂才能以“生成”新知而精彩,以學定教。可惜由於時間關係楊老師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材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課文特點

《失街亭》是高中語文第四冊第二單元的課文。這個單元是高中首個古代白話小說單元,通過學習本單元,將使學生了解古代小說常識,培養鑑賞古代小說的意識,解讀名家名篇,初步涉入小說規律之門。而《失街亭》又位於本單元第三的位置,屬於一篇課內自瀆課文,因此以開放的思維,現代的教育模式學習本文,將對單元的學習產生良好的鞏固作用。

2、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本文的特點,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爲以下幾點

(1)知識目標:①、繼承古代優秀文化遺產,瞭解《三國演義》的主要內容; ②、體味小說情節安排上的前後關聯、緊張自然的特點; ③、把握小說情節發展的脈絡;分析諸葛亮、馬謖的人物性格特徵。

(2)能力目標:A、通過自讀瀆課文,提高積累、整合有價值信息的能力,提高感受美、鑑賞美的能力;B、通過討論,提高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和領悟優秀作品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馬謖這一反面教材,教育學生逐漸形成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優良品質,不言過其實,重視實踐,不死守教條。

(這四個目標的設置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即整體感知——局部思維——遷移拓展。)

3、根據以上學習目標,確定本課的重點與難點如下

(1)重點:學習通過生動的情節和人物語言表現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分析孔明“三囑”、馬謖“三笑”、司馬“三探”、諸葛“三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

(2)難點:透過現象看本質,分析“失街亭,誰之過”(可展開專題辯論)

二、說教法與學法

當今時代是人類知識和信息量迅猛遞增的時代,現代教育所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學到知識,而是如何使他們“學會學習”。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說:“一個差的老師只會奉獻,而好的老師則教給學生髮現真理。”也正如埃德加富爾所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我們古人也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課堂上,教材是學生感知和觀察的客觀對象,而教師處於主導地位,因此教師的正確引導將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的導向作用。從這一點出發,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的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1、這是一篇自讀課文,語言明白易懂,教師不必串講,讓學生自己閱讀分析,以培養自學能力

2、《三國演義》是我國著名古典小說,可作簡單介紹。建議課外閱讀《三國演義》

討論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就教材的重點和疑難問題進行集體討論以求明確重點,解決疑難。這種教學方法的最大特點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養成當衆說話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因而,這次討論課的方式有小組討論、大組討論、師生對話等。所謂點撥法,就是在關鍵處,進行恰倒好處的啓發引導,讓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把問題引向深入,高質量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三、說教學程序

(一)課前熱身

上課之前,先運用現代化的教學媒體,播放電影片段《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以濃厚的悲劇色彩和強烈的視覺衝突,渲染情感,創設氛圍,讓學生初步瞭解《三國演義》 。

(二)導語設計

俗話說:勇不勇看水滸,智不智看三國。意思是說,水滸中多勇士,三國中多智士。在前一課,我們 學習了《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瞭解了施耐庵那精巧的藝術構思,也欣賞了梁山好漢們的智勇雙全的氣概,相對於施耐庵的《水滸》,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又向我們展現了另外一種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和歷史風雲人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三國古戰場看看那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吧。 板書課文題目。

(三)作家作品介紹

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家,名本,字貫中,別號湖海散人。他可說是中國第一個用全力作小說的作家,其作品包羅萬象,著有小說《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雜劇《趙太祖龍虎風雲會》等,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是其代表作,也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教師簡要介紹《三國演義》的成書和故事要點,街亭之戰的戰前情況。詳細見教師用書)

(四)自主探究,整體感知

自讀思考練習: 試用《三國演義》的章回體形式,給課文的四個部分各命一個小標題。

1、孔明分兵拒司馬,馬謖立狀守街亭 2、司馬設伏取蜀兵,馬謖大意失街亭 3、亡羊補牢時已晚,發號施令另打算 4、趙雲神勇保軍資,孔明揮淚斬馬謖

(五)問題研討,點撥分析

1、分析馬謖其人

(1)教師介紹馬謖其人如何深受諸葛亮重用的相關情節(先後獻攻心計、離間計)。(2)學生討論,然後概括馬謖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提示:自驕自傲、目中無人、死守教條等,只要符合這些意思即可)

(3)探討作者寫馬謖主要採用了那些手法?

提示:①直接描寫 :A、一“笑”——笑丞相:“丞相何故多心也?……” B、二“笑”——笑王平:“汝真女子之見!……” C、三“笑”——笑對手:“彼若有命,不來圍山!” 這些語言充分展現出一個自視甚高、輕敵麻痹、誇誇其談、目中無人的謀士形象。

②間接描寫: 一是通過寫王平的謹慎謙恭反襯馬謖的自驕蠻橫; 二是通過寫諸葛亮的自責沉着側面襯托馬謖的無知幼稚; 三是通過寫司馬氏父子的機謹善謀和笑反襯馬謖的無能。 ( 以上主要通過學生討論完成,教師只起到引導的作用,只要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2、分析諸葛亮其人:

(1)教師介紹後人對諸葛亮其人的評價:如“古今賢相第一人”,“多智而近妖”等等。 (2)學生討論,然後概括諸葛亮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提示:通過分析諸葛亮的“三囑”、“三哭”來展現其人物形象,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探討作者寫諸葛亮主要採用了那些手法?

提示: ①襯托手法: A、 以司馬懿的態度反襯: 懿嘆曰:“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B、 以王平的正確建議來襯托:“……若魏兵斷我汲水之道, 軍士不戰自亂矣。”

② 直接描寫: A、知人善任,小心謹慎:派熟讀兵法的馬謖守街亭;派做事謹慎王平協助馬謖 B、知彼知己,機智多謀:嚴密防備街亭;街亭失守,穩妥撤兵漢中 C、勇於自責,賞罰分明:“大事去矣,此吾之過也!” 獎趙雲、斬馬謖 D、如何理解諸葛亮的三“哭”?

“揮淚”——顯示其對人才的愛惜; “流涕”——是因爲內心矛盾,既愛惜馬謖,又不得不處治馬謖; “大哭不已”——是爲有負先帝重託,未聽先帝遺囑。

(六)課堂討論,各抒己見

失街亭,誰之過? (學生各抒己見,可以認爲是馬謖的責任,也可以認爲是諸葛亮的責任,還可以認爲兩人都有責任,但理由論據要充分,說服力要強。)

(七)課外作業,鞏固延伸

課外閱讀《三國演義》,針對三國歸晉的結局,說說三國滅亡的原因,然後寫成一篇短評。

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朝大詩人杜甫的作品,這是杜甫生平的第一快詩。這首詩既是學生學習古文化的好教材,又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這首詩顯著的特點是通俗易懂,沒有華麗的詞藻,難懂的典故。針對以上教材特點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涕、洛”,理解詩句、瞭解內容。

2、瞭解詩的寫作背景,體會詩中抒發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3、會背誦這首詩。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體會作者“喜欲狂”的心情及原因。

二、說教法

設計學生讀書、自學、質疑、教師釋疑的環節,教學以“讀”爲本,讓學生多讀,反覆品味。(這一教法的設計意圖是培養學生自能讀書的習慣。)

三、說學法

回憶學習古詩的一些學習方法和學習古詩應掌握的一些知識。(意在激活學生的.記憶信息爲古詩的自學提供思路)並鼓勵他們採取適合於自己的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突出教給學生一些方法,(例如:弄懂詩句的意思,串詞成句,串句成篇。讓學生在反覆的讀的訓練中學會體會詩的感情。)就可以放手讓他們自學了。

四、說教學程序

1、解詩題、知詩人,瞭解時代背景。

(1)首先從檢查學生的預習導入,問學生誰瞭解杜甫?誰知道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找學生說。不過課上還是要強調一下詩人、寫作背景

介紹詩人:杜甫,唐代大詩人,他的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篇,他的詩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被稱爲“詩史”,他個人享有“詩聖”之稱。家鄉是洛陽。(這裏有必要讓學生回憶“朝代歌”,“夏商周,秦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以此讓學生對詩所反映朝代有所感知。對朝代有個時間概念,同時也爲語文教學注入新鮮的血液與營養。)

時代背景;當時安史之亂的叛軍頭目史朝義兵敗自殺,河南河北失地相繼被收復,詩人聽到這一喜訊後寫下了這首詩。因爲長達8年之久的安史之亂讓詩人流落四川的劍外,無時無刻不盼望早日結束戰亂,結束背井離鄉之苦,回洛陽安居。

(2)進而解詩題,題目:《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聞”,聽說;“官軍”指唐王朝的軍隊;“收”,收復。題目的意思是聽到唐王朝的軍隊收復河南河北的消息。(以上環節的設計意圖是:幫助學生弄懂作者聽到這個消息後會如此喜欲狂的原因,爲學生體會作者的感情作下了一個很好鋪墊。)

2、抓字眼,明詩意。

(1)自由讀詩,讀準字音。通過查讀,完成教學任務,重點指導個別字的讀音。

(2)再讀古詩,弄不懂的地方作下記號(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圖是: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用筆圈點批註的自能讀書的習慣。)

這裏針對學生的質疑重點明確兩個問題:

A:詩中表示地點的有六個詞語:劍外、薊北、八峽、巫峽、襄陽、洛陽。表示地區的有兩個詞語:河南、河北。學生對這些地名沒有空間概念。利用地圖直觀地向學生介紹它們的地理位置,(介紹時我指着地圖這樣說:安史之亂時,叛軍佔領了這裏:河南、河北。而詩人也由老家洛陽流落到四川的劍外。當唐王朝軍隊平定叛亂,相繼收復河南河北的消息傳到四川的劍外時,詩人是欣喜若狂,心中早已計劃好回鄉的路線,那就是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圖是:如此介紹學生便有了空間的概念,明瞭了這幾個表示地名詞語之間的關係了。有助於對詩文的深入理解。)

B:古今異義的詞:妻子:古義是妻子和孩子。今義是男子的配偶。青春:古義是明媚的春光。今義是青年時期。

(這裏的設計意圖是:一爲學生自學古詩掃清了障礙,爲“放手”讓學生自學作了鋪墊。二爲學習文言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3)理解詩的句意及全詩的詩意

4句詩掃清文字、詞語的障礙之後,引導學生串詞成句,說句意,串句成篇,說詩意。(這裏的設計只是對詩的意境的初步體驗,猶如蜻蜓點水。要使頭腦中對詩的意境體驗更具體、更豐富,真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還要悟詩情。)

3、想意境,悟詩情

這一環節教學設計的問題是:詩中哪個詞表達了作者當時的心情?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這種心情?從中可以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爲了順利解題,我設計了讓學生邊聽配樂範讀,便展開想象,走近作者,完成問題)

4、誦詩句,品詩味

“好詩不厭百回讀”,爲了使學生讀出味來,讀出感受來,我分爲三點進行教學:①嘗試讀,讓學生自己標上停頓、重音記號,有感情地朗讀;②示範讀,準確地標出停頓、重音帶讀,要求學生讀出喜悅心情來;③反覆練讀,採取個別讀,小組讀,男女讀,配樂讀等多種形式進行,最後熟讀成誦,達到詩中情,作者情,學生情三情和諧的共鳴,受到感情的薰陶。

5、擴展延伸。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學習這首古詩後,可提問:你還學過杜甫的哪些詩?如課內我們學過的《絕句》,《江畔獨步尋花》,課外可向學生推薦讀杜甫的名詩,如《望嶽》、《春望》、《恨別》等,從課內到課外延伸,增加學習的積累,拓展學習的範圍。

6、板書設計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喜欲狂愛國情感

7、隨想:

我覺得用海洋來形容語文知識是最恰當不過的,所以語文的學習不應該是爲了學語文而學習。語文知識的攝取應是多角度、夠深度、多層面、全方位的。

語文說課稿 篇4

《學弈》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14課《文言文二則》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學弈》。

2.教材簡析:《學弈》這篇文言文選自《孟子·告子上》,通過弈秋教兩個人學下圍棋的事,說明了做事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說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圍棋的人,然後講弈秋同時教兩個學習態度不同的人下圍棋,學習效果截然不同,最後指出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並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異。文言文是古代文明傳承的媒介,雖與現代文在用詞造句、朗讀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卻有着千絲萬縷、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繫。從小學開始,在學習成語、名言警句、古詩詞的積累基礎上,讓學生接觸一些文言文,初步感知其語言特點,瞭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觀點,對加強人文教育,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很有好處。選編本文的目的有兩點:一是因爲它的思想內容好,強調學習要專心致志,有利於學生繼承發揚刻苦學習的優良傳統;二是因爲它短小精悍,文字較爲淺顯,適合小學生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初步感悟了學習方法,爲初中文言文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3.教學要求:

知識能力訓練點:學生通過教師引導以及小組自主合作,能根據課後註釋疏通全文,瞭解故事內容。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做到正確、節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從反覆誦讀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

過程方法引導點: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悟自得,初步瞭解文言文學習的方法。(根據註釋、聯繫上下文讀通、讀懂、熟讀成誦。)

情感態度滲透點:學生能從文中體會到做事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能從課內外延伸結合中進一步瞭解我國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4.教學重難點:

古文與現代白話文相比,在用詞造句上截然不同,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要把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作爲本課教學重點。從理解課文方面看,難點在於讓學生參考課後註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所以要將此點作爲難點來突破。由此可見,兩者相輔相成,互相滲透,而利用CAI課件爲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畫面,創設情境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是突破本課教學重難點的關鍵。

二、說學情

爲了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順應世界教育人本化的趨勢,必須把教育過程本身建構成學生主體性的開發、培養、提高的過程。讓學生在民主、寬鬆、自主的教學氛圍中全程、全面地參與學習活動,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全面發展。本課教學,是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的學習,學生非常好奇,但遇到困難如何消除畏難情緒,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有學習興趣,達到思維興奮是組織教學的關鍵,因此在“備教材”的同時,我也在“備學生”上下了功夫。

1.利用舊知遷移,遊戲激活興趣。

《學弈》這篇文言文選自《孟子·告子上》,也是成語“專心致志”的來源,利用此處切入點,將學生成語積累作爲舊知遷移到古代文言文成語故事這一新知上,利用成語遊戲開課大大激活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了學習探究的自信心,引導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2.發揮範讀榜樣作用,增強學習動力。

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教學的重點和關鍵都落在朗讀上,要樹立“朗讀第一位”的教學觀,但對於學生來說這是不易的,所以老師的精彩範讀往往可以促進學生朗讀的慾望,形成學習的動力。

3.自主合作,改變學習方式;團結協作,減輕學習壓力。

學生學習新知的過程,是思維火花互相碰撞的過程,學生在課堂上聽說讀寫的過程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並進的過程,這無疑會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因此,在突破本課教學難點―――讀懂課文內容這一環節的處理上引入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改變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4.創設情境,發揮想象,鼓勵創新。

學生在輕鬆愉悅、活躍自主的氛圍中,讀通、讀懂了課文,接下來是明理的環節,我創設了一個問題情境“學弈經驗總結會”,大大激活了學生的想象,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將學生的思維興奮點再次推向高潮。而接下來的孟子講學這一情境的創設也改變了以往朗讀評評點點的傳統模式,將學生直接引入學習、朗讀的氛圍中,達到身臨其境,忘我境界。

5.以讀爲主線,教方法、養習慣。

以讀爲主線,初步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培養學習文言文的習慣也是相當重要的,這將爲以後初中文言文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我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讀通、讀懂、熟讀成誦,感悟學習方法,同時也讓學生在批批劃劃中養成學習習慣。

三、說教法

讀式教學模式的核心是讀,這與本課教學重點不謀而合,因此本課教學主要採取讀式教學法,該方法導語激趣――講究激勵性,初讀尋疑――提倡自主性,再讀釋疑――倡導探究性,細讀解析――主張創造性,精讀入情――講究情境性,美讀品味――提倡鑑賞性,熟讀成誦――主張積累性。這種方法的功能是既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自主讀書”,又能激勵興趣、情感、意志、動機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質,增強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遊戲激趣法、創設情境法也是本課教學中兩種非常重要的方法,它促進了“讀式教學法”的讀,拓展了學生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四、說學法。

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讀,學習文言文的最好方法還是讀,因此學生在本課中的主要方法是朗讀。引導學生反覆誦讀全文,讓學生經歷初讀――再讀――細讀――精讀――美讀――熟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讀思議相結合,讓學生經歷尋疑――釋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誦的過程,體現學生從提出問題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除此之外,爲了突破教學難點還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讀懂了課文內容。

五、說教學過程

1.遊戲、激發學習興趣

本層次的教學採用遊戲激趣法和舊知遷移法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思維達到興奮點,讓學生在遊戲情境中將舊知成語與新知文言文成語故事相結合,從而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2.讀通,整體感悟文章大意。

本層次的教學採用自悟交流法。讓學生在初讀的基礎上感受教師的範讀,從而領悟文言文的特點,進行體會交流,爲下面的理解和朗讀奠定基礎。

3.讀懂,根據註釋自主合作探究,自悟句意文意。

本層次的教學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讓學生在質疑之後下位尋找夥伴,自由組合,分工合作解決疑難,從而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在彙報合作成果的過程中學生們團結協作以簡驅繁,突破難點,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這也打破了傳統,形成了開放式課堂。

4.吟誦,創設情境,體情悟道,熟讀成誦。

本層次的教學採用創設情境法,共創設了“學弈經驗總結會”“孟子講學”兩個情境,前者的創設主要意圖在明理,其中創造性問題――――在經驗總結會上師徒三人會說些什麼,你們作爲嘉賓能聯繫實際說說嗎?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體情悟道自然不刻意。後者的創設爲學生的誦讀提供了空間,將學生帶入情境中,身臨其境,熟讀成誦,改變了傳統的評讀僵局,促進了朗讀、誦讀指導的效率,積累了語言。

5.拓展,課內外延伸積累。

本層次的教學採用總結法和課外延伸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通過推薦文言文成語故事以及搜索文言文的網址引導學生學會積累,提高語文綜合素養,這樣首尾呼應,成語貫穿始末,體現了“大語文”觀。

六、說板書

學弈

專心致志

這一板書的設計,內容精當簡約,佈局合理,美觀大方,能體現文章的中心寓意,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