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熱門】說課稿三篇大綱

【熱門】說課稿三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說課稿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說課稿三篇

說課稿 篇1

教學目的:

1、認識長方體中的長方形面,能夠引導學生初步理解由面組成體的意義。

2、使學生在認識長方形面、掌握長方形特徵的基礎上,通過操作進一步理解周長的意義。

3、緊密圍繞生活實際,通過動手實踐,求出長方形的周長。

教具準備:電腦演示課件一段,各種長方體形狀的紙盒及包裝箱、包裝帶、剪好的12個邊長2釐米的正方形的卡片,圍好的長方形鋁絲框架一幅。

學具:每個學生準備一至兩個長方體形狀的紙盒。一把剪刀,一段線,尺子,剪好的12個邊長2釐米的正方形的卡片,一塊泡沫塑料,一盒火棍,一張相片,一段及時貼切紙。

教學設想:

1、新課的引人,從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種長方體的盒子、實物等人手,緊密圍繞生活實踐,指出在立體圖形上存在平面,通過把立體圖形的剪裁,得到長方形的平面圖形,揭示出"體中有面,面中有體"。

2、整個教學過程力求以發揮學生的實踐能力、開發學生自身的潛能爲主導思想,通過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畫一畫、量一量、做一做等實踐活動,學會求長方形的周長,並以此提供給他們施展技能的機會,讓他們挖掘說理的論據,體現論辨的才能,展示自己的創新精神。

3、關於長方形周長概念的教學,採用由一般到特殊的推導方法,得出長方形周長的意義,進而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根據學生理解層次的差異,採用的方法有所不同,由學生自主選擇。

4、在注重實踐操作的同時,輔以多媒體電腦課件的演示,再現知識的認知過程,以加深學生學習知識的深度和廣度。

5、練習設計在充分考慮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的同時,還要體現出全體師生的全員參與精神以及每個學生的個性才能的發展。

教學過程:

一、聯繫生活,導入新知

從立體圖形導人平面圖形的認識及平面圖形的周長。

看!今天老師帶些什麼東西?噢!有牙膏盒、肥皂盒、粉筆盒、積木塊等。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它們的外觀。:牙膏盒的這個面是什麼形的呢?(變換角度)這個面又是什麼形的呢?你們能給這個長方形的面畫出它的周長嗎?(在實物上描畫)試試看!再把另一個長方形面的周長用彩筆畫出來,(在實物上描畫)之後,把這個面剪下來展示給大家看一下。展示的這個長方形面,它的周長你能用手指劃出來嗎?周長我們都理解了,那周長的概念是什麼呢?(生答:周長就是圍繞該圖形一週的長度。長方形的周長就是圍繞長方形一週的長度。)而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呢?又是怎樣才能知道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問題:長方形的周長(板書)。

二、動手實踐,理解新知

1、出示長方形的鋁絲圈。

老師照你們畫好的長方形周長圍了一個鋁絲圈,鋁絲圈的全長便是長方形的周長,我們怎樣才能知道鋁絲圈的全長呢?大家分組討論。(討論結果:把鋁絲圈剪開拉直來量一量它的長度便是長方形的周長。)

2、是不是所有的長方形都需要先圍成圈再剪開拉直來量周長呢?讓學生分組討論,尋找求長方形周長的其它方法。

(1)有的小組採取測量長方形實物的長與寬分別是多少,求周長即求長、寬、長、寬四條線段的總和。

(2)有的小組採取測量畫好的長方形圖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進一步指出,長方形的一週就是長、寬、長、寬四條線段的總和即兩條長與兩條寬的和。

(3)有的小組指出,兩條長與兩條寬的和也就是長與寬和的2倍。

(4)有的小組果用了用線把牙膏盒圍了一圈,之後把線拉直,放在直尺上測量出線段的總的長度便是長方形的周長。(教師在此要示範指出:沿着牙膏盒圍的時候,必須是它的垂直縱切面、豎切面或橫切面,並且縱圍與橫圍、豎圍的面不同,得到的周長也不一樣,要提問學生:你所圍的是哪個長方形面的周長,待學生確定後再去量它的長度)

3、教師還要提出同樣的問題,所有的長方體的盒子、積木塊等東西都要用線來圍一圈再測量長度嗎?這種方法是否普遍適用呢?最簡便的方法是哪一種呢?請你們向老師推薦。

4、由此我們得出,在一般情況下,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個公式進行計算。現在我們來應用公式解決一下實際問題。

5、出示例7,一個長方形,如圖所示,求它的周長是多少?

(提示:先測量所需數據,再計算,測量的長度單位自定。)

三、實踐操作,鞏固新知

採用小組彙報的方式:

1、我們現在拿出自己的相片,用漂亮的及時貼紙(寬5毫米)做一個簡單的相框,至少需要多長的及時貼紙呢?

2、同學們現在用你們手裏的12個邊長2釐米的正方形卡片拼成一個長方行,求出它的周長是多少?

(可以先拼出實物平面圖形,量出組合到形的長與寬進行周長計算;也可以通過拼成的長方形各部分邊的長度和來計算等,總之拼圖方法不限,求周長的方法有限。)

3、老師現在有滿滿的一箱蘋果,要給這個蘋果箱打上兩條寬約2釐米的包裝|帶,問大家至少需要多長的包裝帶?(每個接頭部分各約佔1釐米)(教師要注意橫圍、豎圍、縱圍的不同)

4、我們學校的操場是什麼形的呢?圍着它跑一圈約是300米,操場的長約是300米,寬大約是多少米呢?

四、創新實踐,深化新知

1、出示"長方形的周長"電腦教學演示課件。

(1)動畫效果的長方體的立體實物圖,其中的一個面閃爍並從立體圖形中分離出來,圍繞這個長方形的平面圖的一週畫出線段並閃爍,教師指出線段的長度和便是它的周長。它的周長包括有兩條長、兩條寬,(長和寬以不同的顏色分別閃爍)也可以是一條長與一條寬的2倍(一條長與一條寬的和以紅色閃爍,另一條長與另一條寬以藍色閃爍)得出長方形的周長公式:長方形的周長=(長+寬)x2。

(2)利用公式求周長時,可以用尺子分別去測量一條長、一條寬的長度,(屏幕上出現一根動態的尺子分別測出長、寬各是多少)再把數字代入公式,求出結果。

(3)演示長方體的立體圖形,圍繞長方體的一圈畫一條線段並閃爍(垂直縱圍、橫圍或豎圍)指出線段的長度和便是該長方形的周長。(3種情況分別演示)

2、加強實踐操作,深化新知,培養創新意識。

(1)請你畫出一個周長爲20釐米的長方形的圖形。(可以討論長、寬分別是整釐米數的幾種情況)

(2)我們班的教室裏用瓷磚貼地角線,採用的瓷磚規格爲200x200(單位:毫米),地角線的高度爲10釐米,問至少用多少塊地磚?與我班的實際用磚是否相符,如不相符合,簡述原因是什麼?

(3)張大伯退休後,在郊外租了一塊長38米、寬25米的地,他要在這塊地裏種蔬菜,考慮到這塊地有可能被牲畜踐踏,要在四周圍上籬笆,每1米栽一根籬笆樁,則該地的四周應栽多少根籬笆樁?(在泡沫塑料上畫出縮小的模擬的長方形的周長,在四周插上火柴棍當作籬笆樁。)

(4)老師這裏有一桶罐頭(長方形的、沒有貼商標紙的鐵桶罐頭),請你爲廠商算一算商標紙的長、寬各是多少?並請你說出理由。

(5)學校二樓的樓梯上鋪了一條寬約1、2米的地毯,這條地毯有多長呢?這個任務請同學們課下完成。

說課稿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背誦。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學了前面的幾篇課文,你覺得春天是怎麼樣的呢?

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樣也非常喜歡春天!所以他們寫了好多好多的

詩篇來歌頌春天、讚美春天,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題。(區分春村的讀音)

2、自讀古詩,自學生字。

⑴學生藉助拼音讀古詩。

⑵準確認讀詩中的生字。

三、試讀課文、讀出詩韻

1、師範讀。(注意讀好韻腳曉、鳥、少和天、煙、鳶。)

2、學生跟師讀。

3、指名讀。

4、師生對讀。

5、學生齊讀。

四、認讀、識記生字

1、指名拼讀生字。(領讀)

(注意讀準詩、首、處和村、醉、散的聲母。)

2、齊讀生字。

3、引導學生識記生字。

⑴自由記生字。

⑵共同探討識記生字的辦法:

(比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改一改等。自──首 舍──古 讀──詩 對──樹──村 睡──眠 閃──問──間──聞 屋──居 醒──醉 親──童 外──處)

五、鞏固生字

1、認讀生字卡片。

2、讀詞語鞏固生字:

兩首古詩 一首兒歌 冬眠 到處 見聞

鄉村 居住 煙花 童話 散步

說課稿 篇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新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三課《誰流得更快一些》。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我對本課的認識和教學。

  一、說教材

本課是《水和空氣》單元的第三課,學生通過前兩課的研究已經認識到液體是會流動的。在本課中學生要對水、洗潔精、油三種液體的流動速度進行比較,加深對流動這個液體基本屬性的認識。液體的流動的快慢速度是受多個因素影響的,比如受力的大小,流過的物體表面的狀況、液體自身的黏度等。本課的公平實驗,主要是讓學生在保持滴流板傾斜度相同(受力大小一致)、液體多少一致、物體表面光滑程度一致的情況下比較,讓學生認識到液體自身的黏度會影響它的流動速度。本節課只有一個活動,就是通過在滴流板上比賽三種液體流動得快慢,得出結論,內容比較簡單。

  二、說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大膽好問,但畢竟這類的知識有限,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液體流動速度的知識是零碎的,模糊的,膚淺的.,但是有一定的生活經驗,這是學好這節課的基礎。還有三年級學生的探究習慣還不規範,需要老師在每節課都要注意培養。

  三、說教學目標

依據學生的年齡和教學內容的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認識到液體都是會流動的,流動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進行預測並用對比實驗進行驗證;理解公平實驗,爲保證公平,需要保持除變量之外的其他條件相同。

3、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公開的、民主的討論有利於辨識實驗的準確性,形成良好的科學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對比實驗進行液體流動速度的比賽。

難點:設計一個控制除變量之外其他條件保持不變的實驗。

這個難點也可以說是重點,要花較多的時間引導學生想辦法,打開學生的思維,設計出一個公平的比賽方法。這個難點解決好了,後面的實驗就水到渠成了。

  五、說教法

本節課主要採用比賽激趣法、問題討論法,實驗探究法進行教學。以比賽激趣貫穿整節課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的辦法,發展學生的思維;通過實驗探究法,指導學生學會規範的實驗要注意它的公平性,也就是要學會設計一個控制除變量之外其他條件保持不變的實驗,這是今後實驗科學性的保證。

  六、說學法

有效的學習活動,不是單純的模仿和記憶力,而是一個有目的的,主動構建知識的過程,爲此,我們要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本課中我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爲:觀察發現法、、動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讓他們在看一看、想一想、議一議和做一做等一系列活動中感知液體的流動速度與其本身的黏度之間的關係,並且學會設計一個能夠科學探究的實驗。

  七、課前準備

每個小組:一小杯水 一小杯油 一小杯洗潔精 1塊滴流板 三個滴管 毛巾一條 實驗記錄單

教師:三根吸管、三根木棒、三個底部打洞的杯子、一塊大的玻璃片

  八、說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課

同學們,你們都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吧?爲了比賽公平,烏龜和兔子要怎麼做?(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同時跑、在自己的跑道上跑)今天我們也來進行一場特殊的比賽,參賽選手是(實物展示)洗潔精、食用油和水。(板書並課件出示)

(意圖:我從學生喜歡的故事導入,是希望能在課的開始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引出:這三種都是液體,它們都會流動。

(二)設計流動比賽

1、猜測:水、油、洗潔精流動的速度一樣快嗎?誰會流得更快一些?爲什麼?(板書課題,課件出示)

2、學生猜測,要求學生說出猜測的理由(你爲什麼這樣猜?)。把學生的猜測板書,並且說明用序號1、2、3表示。

(意圖:科學課注重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所以我不僅讓學生進行猜測,還要他們說說猜測的理由,學生就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理由,這樣還可以測一測學生的前概念。)

3、設計實驗:我們怎樣才能證明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看來我們要設計一個比賽的方法,而且這個方法還要公平。(板書:比賽 公平)這個比賽該怎樣進行呢?(課件出示思考題)(或:可以把這三種液體放在什麼器材裏進行流動比賽呢?)

4、學生自由發表,預設如下:

(1)杯底打洞,看三種液體誰先流完。(出示杯子。給你三個杯底打洞的杯子,你會怎樣比?)

(2)讓他們從傾斜的木板或者玻璃片上流下來(這裏要引導出讓液體流動)。(給你一個大的玻璃片或者木板,你會怎樣比?)

(3)通過一樣長的吸管時間長短(估計這個方法學生不一定能想到)。(出示吸管。給你三根一樣長的吸管,你會怎樣比?)

(4)攪動杯子,看水和油的流動快慢。(給你三根木棒,可以攪拌液體,你會怎樣比?)

(5)把杯子傾斜,看誰先從杯底流到杯口。

(6)……

(意圖:這裏要想方設法打開學生的思路,讓他們設計出各種各樣的比賽方法來。我只預設了以上5種,誰知學生能想出許多老師都沒有想到的方法。比如有的學生說,把液體滴在三根繩子的上端,比較誰先流到繩子的下端。有的學生說,把它們都滴到三個杯子口,看誰先流到杯子的底部。如果學生想不出辦法,老師就要適時引導,比如拿出相關的器材如玻璃片、吸管等來提示學生,給你這樣的材料你會怎樣比,學生就會設計出比賽方法來了。這裏還要注意引導學生設計出公平的比賽,貫徹公平原則,嚴格控制除變量之外的其他條件的相同,強化公平意識。所以當學生沒有涉及到比賽的公平性時,老師要及時提示,三根繩子的長度要怎麼樣,要不要同時滴等。如果引導得當,學生就會想出很多方法,這個環節就會成爲本節課的精彩之處。)

(三)確定在滴流板上流動的比賽方法

1、評價過渡:剛纔大家想到了這麼多的好辦法,真棒!今天,我們就選擇一種科學的方法——滴流板進行流動比賽。

2、既然是比賽,肯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剛纔同學們也都提到了。讓我們再來看看,如果在滴流板上比賽,我們該注意什麼呢?

3、組內交流,討論後再集體交流,完善比賽規則,同時教師可以隨機做實驗演示。預設如下:

(1)同一物體的表面上(其實這個在前面條件是統一用滴流板已明確)

(2)液體的多少要相同——怎麼做到相同的液體(強調只滴一滴或2滴,不要滴太多。)——引出滴管使用(老師帶來了一個小幫手,就是滴管。課件出示滴管使用方法。教師同時演示。)(提示:滴管用完後要輕輕地放入杯子裏,滴管和杯子上貼的顏色要對應。紅—水;綠—食用油;藍—洗潔精。同時板書)

(3)同樣的高度、同時流動。怎麼做?——(課件並實物出示滴流板)觀察滴流板,怎麼比賽?介紹凹槽,就像我們跑步比賽中的跑道,我們將液體滴在凹槽的頂端,一拿起來,就可以讓它們同時流動了。液體滴在同樣的位置,保證了同樣的高度。一共有9道,一次用幾道?可以做幾次?爲什麼要做這麼多次?引出重複實驗的必要性:多做幾次,排除偶然性,使結果更準確。由於時間關係,這節課只要求同學們做2次實驗。(第一次用前面三道,第二次用接下來的三道。)(提示:滴液體的時候滴流板該怎樣放?平放在桌子上,滴完了開始比賽時再把它拿起來。)

(意圖:提醒多進行幾次實驗,培養了學生排除偶然性,提高科學性的意識。)

(4)同一傾斜的角度。(教師可隨機故意演示側傾斜)(提示:把滴流板垂直豎起來更明顯)

(教師隨機板書要點:同樣多的液體、同時流動、同樣的高度)

(意圖:雖然在設計比賽方案時已經提到了比賽要注意公平,但那是零散的,沒有系統性。當老師引出用滴流板比賽時,就有必要再讓學生詳細討論怎樣做到公平,使學生明白什麼是同樣多的液體、同時流動、同樣的高度,課後他們也可以學會設計一個公平的實驗進行研究了。)

4、分工:小組裏有六個同學,怎麼來分工呢?課件出示:(小組分工建議:1.一人負責滴液體;2.一人負責喊“開始”;3.一人聽到“開始”,輕輕扶起塑料板一頭,讓它垂直,使三種液體都流動起來;4.每個人認真觀察實驗現象並記錄。)

(意圖:三年級學生剛剛接觸科學,還不善於運用小組分工合作的方法,所以老師要強指導學生學會分工合作,有利於學生以後更好地進行科學探究。)

▲5、課件出示“實驗建議”:

(1)把滴流板平放在桌子上,用滴管各取一滴或二滴液體。

(2)把液體滴在凹槽的頂端,保證三種液滴在同一起跑線。

(3)把滴流板垂直拿起來,三種液滴同時進行比賽。

(4)仔細觀察現象,完成記錄單。

(5)實驗完成後,整理材料,準備交流。

(意圖:實驗建議能幫助學生整理剛纔大家已經討論好的實驗方法和注意事項,以及起先沒有聽清楚的學生,使學生接下來能更加有效地進行實驗探究。)

6、觀察實驗記錄單,介紹填寫方法。先填寫好時間和小組、猜測一欄。

(意圖:記錄單是老師設計起來的,三年級學生年齡較小,有些學生會看不懂記錄單的意思,這樣會影響學生的觀察記錄,所以老師有必要向學生介紹這次記錄單的填寫方法。)

7、材料員領材料,開始實驗驗證:小組實驗,學生同時把結果記錄在記錄單上,教師巡視。

8、彙報結果:你們怎麼做的?有什麼發現?每次結果都一樣嗎?(老師板書結果,課件演示。)(機動:爲什麼會出現不同?)

(意圖:如果有些小組出現不同的結果,老師要留時間讓學生思考原因,從而使學生區別出來到底是自己操作不當引起的還是這是液體本身的性質引起的,有利於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科學概念。)

9、思考:爲什麼水流得比較快,而洗潔精比較慢呢?

11、觀察水、油、洗潔精,思考液體流動的速度與什麼特點有關?(引導:你們可以用手指輕輕地摸摸這三種液體,感覺有什麼不一樣?)預設:黏黏的。師:這種黏黏的程度叫做黏度。(師板書)水不黏,我們說它的黏度小,洗潔精很黏,我們就說它的黏度大。這樣我們就發現了黏度越大,流動速度越(慢);黏度越小,流動速度越(快)。 (師板書)

(意圖:液體的黏度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比較難以理解的,所以我在這裏設計了讓學生動手摸一摸,感覺它們的黏度是不同的,學生就容易理解了。但同時老師要提示學生,對於不知名的液體我們不能輕易去摸。)

12、小結:液體流動的速度與黏度有關。(課件出示)學生“我們的發現”填寫完整。

(四)鞏固運用

思考:膠水和水比賽,可能會產生怎樣的結果?爲什麼?(課件出示)

(五)課外拓展

廚房裏的老酒和醬油,你認爲誰流動得更快一些呢?爲什麼?回家試一試。

(意圖:先讓學生當堂比較膠水和水的流動速度,是爲了檢測學生這節課對目標的掌握程度。因爲學生都有生活經驗,膠水很黏,所以根據今天所學的知識很容易就能判斷出來。而對於廚房裏的老酒和醬油,它們的流動速度誰快誰慢,學生是沒有生活經驗的,提出讓他們回家試一試,做到了科學的後續探究,注重了科學探究的連續性。學有所思,學生才能學得更有目的,更有動力。)

板書: 誰流得更快一些

紅 綠 藍

水 食用油 洗潔精

猜測:

實驗結果:

比賽 公平 : 同樣多的液體同時流動 同樣的高度

小 快

黏 度

大 慢

(意圖:這樣的板書我認爲抓住了這節課的重點,能夠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建構科學的概念和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