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熱門】說課稿四篇

【熱門】說課稿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熱門】說課稿四篇

【熱門】說課稿四篇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楊氏之子》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小學語文第十冊第三組第一篇課文

2、教材簡析:第三組的主題是“語言的藝術”,本組課文最大的特點是在人物語言上見功力。《楊氏之子》對答巧妙;《晏子使楚》應答機智;劇本《半截蠟燭》和相聲《打電話》更以語言見長。這樣編排,就是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

《楊氏之子》選自《世說新語》。這是小學階段第一篇文言文。本文講述了樑國姓楊的一家中九歲男孩風趣幽默、機智巧妙地應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頗有趣味,尤其是“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顯示出九歲孩子的聰明機智和超強的應對能力。

3、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能根據課後註釋疏通全文,瞭解故事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做到正確、節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從反覆誦讀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悟自得,初步瞭解文言文學習的方法。(根據註釋、聯繫上下文讀通、讀懂、熟讀成誦。)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生能從文中體會到小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能從課內外延伸結合中進一步瞭解我國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4、教學重難點: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古文,它與現代白話文相比,在用詞造句上截然不同,能否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是首先遇到的困難。因此要把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作爲本課教學重點。從理解課文方面看,難點在於讓學生參考課後註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所以要將此點作爲難點來突破。由此可見,兩者相輔相成,互相滲透,而利用多媒體課件爲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畫面,創設情境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是突破本課教學重難點的關鍵。

二、說學情

本課教學,是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的學習,學生非常好奇,但遇到困難如何消除畏難情緒,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有學習興趣,達到思維興奮點是組織教學的關鍵。要重點抓讀和背誦。讀,要通過範讀,讓學生注意停頓,體味語感,而後領讀、自讀,直至正確、讀流利。釋句,要藉助註釋,帶領學生疏通文句。在此基礎上交流“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裏”以及閱讀心得。背誦,不僅要正確,還要注意停頓和語氣。

三、說教法

讀式教學模式的核心是讀,這與本課教學重點不謀而合,因此本課教學主要採取讀式教學法,該方法導語激趣、講究激勵性,初讀尋疑、提倡自主性,再讀釋疑、倡導探究性,細讀解析、主張創造性,精讀入情、講究情境性,美讀品味、提倡鑑賞性,熟讀成誦、主張積累性。這種方法的功能是既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自能讀書”,又能激勵興趣、情感、意志、動機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遊戲激趣法、創設情境法也是本課教學中兩種非常重要的方法,它促進了“讀式教學法”的讀,拓展了學生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四、說學法

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讀,學習文言文的最好方法還是讀,因此學生在本課中的主要方法是朗讀。引導學生反覆誦讀全文,讓學生經歷初讀、再讀、細讀、精讀、美讀、熟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讀思議相結合,讓學生經歷尋疑、釋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誦的過程,體現學生從提出問題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除此之外,爲了突破教學難點還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讀懂了課文內容。

五、說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感受幽默

1、利用故事導入,激活興趣。

師:我們每天都在用語言進行交流,精練得當的語言,能使我們有效地與人勾通,機智巧妙的語言,能幫助我們擺脫可能出現的尷尬局面,幽默風趣的語言,能愉悅我們的身心,活躍我們的生活。有這麼一個故事,大家想聽嗎?

(教師繪聲繪色講述)古時候,樑國楊家有個孩子,才九歲,很聰明。孔君平去拜見他的父親,他父親不在,就把孩子叫出來。楊家孩子爲他擺設了果品,果品中有楊梅。孔君平指着楊梅讓楊家孩子看,說:“這是你家的水果。”楊家孩子馬上回答說:“從來沒有聽說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利用故事開課大大激活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了學習探究的自信心,引導學生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同學們,你對故事中兩個人說的話有什麼感受?反饋:學生的回答可能是:風趣,幽默等。

(二)、初讀課文,讀懂大意

1、簡介白話文與文言文的區別。

導語:今天,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故事。如果把剛纔老師講的原原本本寫下來,就是白話文。我們現代人寫的文章,用白話,叫白話文,這麼多年來我們學習的課文除了古詩外,也都是白話文。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古人寫的,古人寫的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剛纔老師講的故事,如果用文言寫下來,會是什麼樣子呢?請大家打開課本第10課——楊氏之子(板書)。

2、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

3、再讀課文,感悟文章大意。

本層次的教學採用自悟交流法。讓學生在初讀的基礎上感受教師的範讀,從而領悟文言文的特點,進行體會交流,爲下面的理解和朗讀奠定基礎。學生初次接觸文言文,要樹立“朗讀第一位”的教學觀,但對於學生來說這是不易的,所以老師的精彩範讀往往可以促進學生朗讀慾望的產生,形成學習的動力。

4、讀懂,根據註釋自主合作探究,自悟句意文意。

本層次的教學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讓學生在質疑之後下位尋找夥伴,自由組合,分工合作解決疑難,從而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在彙報合作成果的過程中學生們團結協作以簡驅繁,突破難點,這樣會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這也打破了傳統,形成了開放式課堂。

以讀爲主線,初步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培養學習文言文的習慣也是相當重要的,這將爲以後初中文言文的學習打下基礎。

5、吟誦,創設情境,熟讀成誦。

本層次的教學採用創設情境法,創設了人物對話情境,主要意圖在於體驗語言的精巧,改變了傳統的評讀僵局,促進了朗讀、誦讀指導的效率,積累了語言。

(三)、討論交流,領悟幽默

1、這個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什麼?

2、你喜歡孔君平說的話,還是喜歡楊氏之子說的話?爲什麼?

板書:楊氏之子楊梅

孔君平孔雀

(“楊梅”是一種水果,其中的“楊”與姓楊的“楊”沒有關係。孔君平故意將它們聯繫起來,開玩笑地說:“這是你家的水果。”這樣說話,因爲沒有道理而顯得風趣幽默,也非常親切。楊氏的兒子,用“從來沒有聽說孔雀是您家的家禽”來應答,妙趣橫生。幽默風趣的一說一答,使見面的場面非常輕鬆愉快。楊氏之子只有九歲,卻能迅速領會孔君平表達的內容和技巧,顯示出他的聰明機智和應對能力。)

(四)、朗讀全文

讓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讀通、讀懂、熟讀成誦,感悟學習方法,同時也讓學生在讀中養成學習文言文的習慣。

(五)、延伸拓展

生活中不乏精妙的語言,你聽說過類似的故事嗎?(學生交流)

本層次的教學採用總結法和課外延伸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通過講故事引導學生學會積累,提高語文綜合素養,體現了“大語文”觀。

六、說板書

9、楊氏之子

孔君平楊氏之子

↓↓

孔雀楊梅

這樣設計,內容精當簡約,佈局合理,能讓學生一目瞭然的感受到課文是從“孔、楊”兩姓上做文章,引發出歡樂的故事,故事中小孩子的聰慧、機敏,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突出文章重點。

說課稿 篇2

各位老師下午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邊城》,我將從以下六個方面完成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1.地位與作用

《邊城》選編在高中語文第二冊第一單元,這一單元是小說單元,本單元是高中階段的第一個小說單元是高中小說學習的起始點,可見本單元在整個高中小說教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初中小說學習的焊接點,又是整個高中小說學習知識技能的伸展點。

2.教材分析

《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最能代表他的創作風格和特色。在《邊城》裏,通過湘西的青山綠水、古樸醇厚的世俗人情,通過男女之愛、祖孫之情、兄弟之親、睦鄰之意生動的表現了他心中的纏綿質樸的愛和人性的美,反映了“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於人性的人生形式”。爲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小說是以人物刻畫爲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現實生活的敘事作品。人物、情節和環境是小說的三個基本要素。通過《祝福》的學習,學生已初步學會了通過小說三要素來鑑賞小說,特別是三要素中人物裏的肖像描寫和對話描寫,在這篇小說的學習中,教師將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指導,這對學生今後鑑賞和把握小說起着提綱挈領的重要作用。

《邊城》被人們譽爲“田園詩的傑作”,“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作者用了較多的筆墨描繪了邊城人們的人情美、品性美、風俗美、風景美。文字清亮明淨、瀟灑隨意,在優美的文字中讓人感受到一種似乎已爲我們所陌生的自然、優美、健康的人性,那種如大自然本身一樣凝重、明慧而又本色真實的人生形式。讀這樣的作品,我們獲得的不只是文學藝術的美的享受,更有着對我們心靈人性的滋養與療補。

根據教材的地位、作用及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學習分析人物形象和環境描寫所起的作用”,我確定我的教學目標是:

3.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根據課文的具體特點,制定了兩個教學目標:

⑴品讀本文詩化的語言,體味小說所表現出的人情美、人性美。

⑵較深層次領會作品的文化內涵,提高學生對現當代小說的鑑賞能力,

以上兩個目標用一課時完成。

以翠翠爲主線,體味人物情感中所展現的人性美,人情美,這是教學重點。以學生爲主體,引導學生仔細閱讀,理解文中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和細緻含蓄的心理刻畫,品味語言之美,這是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從現實角度看,目前中學生受影視文化影響較大,感受理解文字的能力日趨退化。因此,語文教學有必要促使學生通過語言把握思想,有必要不斷強化學生的語言實踐。從學習的心理規律來看,閱讀主要是一種內隱的心智活動,內心的激盪與外表的沉靜是和諧的。爭辯、交流是支脈,沉思、吸收是主流。因此,我主張素面朝天的閱讀風格,回到文本,讀懂文章。在教學中,還應遵循教育心理學的量力性原則和最近發展區原則,針對學生存在的不同情況進行區別教學,考慮差生現有的學習可能性和優秀生的學習潛力,幫助他們各自達到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因此,我採用自讀、探究、審美同步教學法:

1.“自讀”。自讀課文,並查找相關作者,作品的相關資料,寫一篇讀後感,培養“感悟”和“品味”課文的情感基礎。

2.“探究”。圍繞學生獨特的體驗,討論,交流,使之由感至悟,對作品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同時運用網絡,擴大課堂容量,使學生能向更深層次探究。老師需注意“巧”點。

3.“審美”。適當拓展,提高境界,昇華情感,使學生得到情感上的愉悅和美的享受。

三、說學法

當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態度、習慣,鼓勵學生想象、質疑、發現、創新。互聯網的普及,使信息的流通更爲迅捷,同時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可利用網絡學習的方式,爲學生創造一個自由的學習空間。真正實現以學生自學爲主體的課堂,學生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平等的首席”。

1自主閱讀:提前一週預習課文,概括故事情節,在週記中寫一篇以《我眼中的翠翠》爲題的讀後感。

2反覆揣摩,合作研究,感悟提升。

我們知道,評價、鑑賞能力是語文諸能力層級中的最高層級,在高考現代文閱讀試題中對評價、鑑賞能力的考查已經成爲高考的一個熱點。在小說的評價、鑑賞中,理解關鍵詞語對理解文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這篇小說中讓學生通過美讀體會情感,反覆揣摩翠翠情感變化的關鍵詞語,再加上適當的有效的討論。不僅能有助於學生理解這篇小說的抒情特色,又能夠通過翠翠情感變化所勾勒的故事情節中體現的外公對孫女的愛憐,翠翠對儺送的純真的愛,天保兄弟對翠翠真摯的愛,兄弟之間誠摯的手足之情,來把握小說對人情美人性美的歌頌。讓學生在討論合作中進行思維的碰撞,從而順利地拿到打開鑑賞這篇小說之門的金鑰匙。

3美讀課文(包括分角色朗讀主要對話,體會人物情感。)

人物語言是人物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往往鮮明地體現着人物的性格特徵。馬克思說:“語言是思想的直接事實,思想的實際表達爲語言。”所以抓對話理解對把握人物感情和性格有着重要的作用。開頭讓女生美讀,有助於學生進入文章所描繪的世界。

四、說教學程序

(一)預習安排

有三項內容,分三次完成。閱讀全文提前20天開始,提前一週完成讀後感,交給老師批閱;提前2-3天利用早讀認真研讀課文及課後思考題;提前一天分發預習材料,爲上課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樣的設計是爲了督促學生能充分閱讀文本,同時對文本有完整的認識。培養“感悟”和“品味”課文的情感基礎,可以有效實現“長文短教”。

(二)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創設意境)

①播放一些湘西風情的圖片,使學生對小說中刻畫的獨特而美麗的景色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同時給學生以充分的美感享受。

②介紹沈從文及其作品風格,介紹《邊城》的寫作背景,給出“邊城”的解題(從時間、文化上考慮)。

理論依據: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注重導入情境的創設,是激趣的第一個重點,也是創設學習氛圍的重要環節。

(三)介紹整個小說的情節(找一學生複述故事)

這篇課文是節選的,知道整個故事情節有助於把握情節之間的聯繫和理解文意。

(四)整體感知,把握情節.

在預習的基礎上,進一步熟悉課文,概括各節的具體內容.因爲這篇小說屬於節奏比較緩慢的抒情小說,讓學生熟悉情節是理解課文內蘊關鍵。

設置疑問:(在充分激活學生情感的基礎上,因勢提問,解決寫了什麼的問題)

1、指出小說“寫了什麼”?

明確:以“愛”爲中心,圍繞一個“愛”字展開一件件故事。

2、提問:課文中體現了哪些“愛”?(附板書)

明確:祖孫之愛;男女之愛;兄弟之愛。

(五)美文美讀

此爲這堂課的重要環節,大約需要10-15分鐘,重難點的突破亦在此。

新的課程觀要求“語文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與獨特體驗,鼓勵學生髮表富有個性的見解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需要”。故在設計上以學生合作探究、多向交流爲主,教師只是學習的促進者。(誦讀有助於我們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有助於我們得到讀者與作者角色的愉悅,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品味語言;教師點撥應根究語段的.特點有所側重,但應抓住“景”“情”二字)

因爲翠翠與另外幾個主要人物都有密切的關係,所以討論以翠翠爲主線,通過品析語段,品味語言,進而感悟湘西民間獨具的人情美,人性美。

(六)分析人物形象

1翠翠形象

討論一:你覺得翠翠是個什麼樣的女孩?在課文中找出描寫翠翠情感變化的關鍵詞語,仔細觀察和揣摩這些詞語及其內在的關聯,這種關聯其實構成了一條翠翠感情變化的線索,讓學生結合作者寫作風格和課文背景理解這些情感背後的因素是什麼。賞析品味,互動探討:(在學生滿懷興趣和探究的慾望時,讓他們自學討論,運用“自讀討論法”,解決怎樣寫的問題。教師多角度層層挖掘,適時點撥,開啓心智。)

“淒涼”—“胡思亂想”—“哭起來”—“神往傾心”—

“頂美頂甜”—“吃了一驚”—“沉默”—“吹不好”—“柔軟”

設問讓學生揣摩情感:

(1)翠翠爲什麼心中有些“淒涼”?(抓淒涼的含義:寂寞冷落)

(2)翠翠爲什麼“胡思亂想”想離開祖父,想讓祖父着急呢?

(3)祖父不理會她真是她“哭起來”的原因嗎?

(4)翠翠爲什麼會聽母親的愛情故事聽的“神往傾心”,會覺得是“頂美頂甜”的夢呢?(“虎耳草”的寓意?)

(5)翠翠“吃了一驚”,“吹不好”蘆管說明了什麼?

通過設問讓學生理清了翠翠心理變化的這條線,這其實是純情翠翠的愛情由朦朧變清晰的過程。

通觀全文總結翠翠的形象:

天真善良,溫柔清純。和外公相依爲命,對其關懷備至。對於愛情羞澀又真摯,後來儺送出走她又矢志不渝的在等心上人回來。是一個理想化、純美化的形象。

2爺爺形象

小說以翠翠的情感變化爲線索,翠翠的情感變化離不開爺爺,表面上看,祖孫兩在生活上相依爲命,互相照顧,其實更重要的是爺爺在精神上感情上非常理解呵護翠翠。文章中有多處體現,讓學生找出來:

(1)講翠翠父母的故事——告訴翠翠應該怎樣去愛

(2)去城裏打聽卻不告訴翠翠——給她餘地,不影響翠翠的選擇

(3)第三節對話——爺爺十分尊重翠翠的感情,把提親的事當笑話講。(這部分找學生分角色讀去體會,老師點撥)

(4)翠翠心亂了,吹不好蘆管,爺爺給她吹,吹的她心都軟了。——理解翠翠的心

(5)當儺送出走,翠翠確不知情,翠翠讓爺爺唱歌,爺爺唱的是儺送唱的歌翠翠就又摘了一把“虎耳草”。——心疼翠翠,其實是一種複雜的感情。

我們通過翠翠的這條感情線索,看到了爺爺對翠翠在愛情上那麼無微不至的呵護,生怕有一點點對孫女的影響,這種來自心靈的愛護是那麼的讓人感動。

爺爺形象總結:

中國傳統美德的典範,勤勞,善良,對孫女愛憐備至,特別是爲翠翠愛情,默默的操心擔憂,對其心靈呵護備至。

3天保儺送兄弟

兩個人都深愛着翠翠,他們的愛情“決鬥”方式確是最淳樸的唱歌,當天保知道自己歌比不過,翠翠喜歡的是儺送時,自己選擇了孤獨的離開,成全兩對有情人,但他最後卻死於意外,而儺送因爲哥哥的死內疚,也選擇了離開。

討論後教師作小結,體現教師“導”的作用。

討論二:談談你對課文主題的理解(結合文章題目“邊城”及課後思考練習一,探討主題,此問題依學生的情況而定,教師根據實際把握難易度)

五、課堂小結

全文通過細膩入微的逼真傳神的心理描寫和情感變化來展現了純真女翠翠的愛情由朦朧到清晰的過程,翠翠的情感變化這條紅線一頭是爺爺對翠翠愛情心靈上的呵護,另一頭是線索所關聯的情節勾勒出的湘西人民的敦厚純樸的品性,作者在貌似不經意中,譜寫了一曲充滿人性美和人情美的美好詩篇。這美好的柔情也許只能存在於古老的湘西,那偏遠的邊地;這美好的柔情深埋在每個人的心底,那心中的一個角落。

六、佈置作業

發展研究性閱讀:請深入閱讀,就如何開發湘西特色遊這一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並以四人小組爲單位列好提綱,以備交流。鼓勵學生拓寬學習視野,實現學生真正意義的自主學習,促進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實現爲終身學習而教的目的。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3

學情分析:

經過四年的語文學習,五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初步學會了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理解詞句的能力,能夠在閱讀中抓住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基本的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方法的能力。學生的自主意識正在增強,處在一個由依賴到獨立的過渡階段。這時他們強烈的要求自主、獨立、成功。所以,在教學中應當整體感知,字詞的理解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給學生一個立足點,給他足夠的體驗,讓他們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

說教材:

《傻二哥》是鄂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的一篇回憶性的散文。作者是著名的評劇演員、作家新鳳霞。文章通過大量的細節描寫,刻畫出一個活生生的善良、勤勞、樂觀的窮而有志的年輕人的形象。文章從五個方面把這樣一個賣藥糖的勞動者“傻靈傻靈”的特徵刻畫得淋漓盡致。傻二哥吆喝的內容;傻二哥的特點——愛給人幫忙;傻二哥的衣着;傻二哥吆喝前的準備;傻二哥有耐心,不怕麻煩。所寫之處雖然瑣碎平常,但能充分體現人物的性格特點,使之活靈活現。文章語言生動,細膩傳神。善用細節描寫是本文突出的特點,作者對傻二哥的觀察可謂細緻入微,從他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準備、吆喝的聲調、吆喝的內容都細細寫來,形象鮮明,使讀者很容易在腦中構建出一個帶有些傻氣卻又勤勞樂觀的年輕人形象。“傻二哥”這雅號看似貶,實施褒,是讚揚傻二哥又老實又熱心助人,不自私自利的好品質。

說教學方法: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助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篇課文我採用創設情境法、質疑、情感朗讀法、表演等方法,指導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能更好、更快、更準、更深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從而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

在學法上,以讀爲主,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引導學生採用“自讀、自悟、自演、自寫”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細節描寫的寫作方法,達到“教是爲了不教”的教學目的。

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掌握本課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領悟並體會文章描寫人物的方法,感受傻二哥“傻靈傻靈”的性格特點。

4、理解作者是如何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片斷練習。

過程與方法:

嘗試設疑、突出主線、以讀爲主、讀中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傻二哥又老實又熱心助人,不自私自利的好品質。

說教學過程:

一、簡介作者,讀題質疑:

理解課文從瞭解作者開始。教學開始,我對作者新鳳霞做了總體的介紹。新鳳霞是著名的評劇演員,她不僅戲演得好,而且寫得一手好文章,做一手好畫,是著名畫家齊白石的親傳弟子。她命運坎坷,但很堅強,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藝術成就。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稱讚她的文章是“不加虛飾,不落俗套”。新鳳霞寫人寫事,如同她唱評劇一樣,清新流暢,如敘家常,娓娓道來。對作者的大致瞭解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的理解課文。

由於課題有一“傻”字,很能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所以接下來我就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質疑,提問: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學生提出:傻二哥是誰?爲什麼叫他傻二哥?他的傻表現在什麼地方?他真的傻嗎等等。針對學生提出的這一問題,概括爲一點:傻。確定好了文章的文眼後,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這樣就爲理解和探究做好鋪墊,使探究確定了方向。

二、讀中感悟,讀中品味:

在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帶着自己提出的問題讀書,然後在全班交流“你讀懂了什麼?”接着讓學生一邊讀一邊勾畫課文從哪些方面描寫傻二哥?(板書:吆喝的內容、愛給人幫忙、衣着、吆喝前的準備、有耐心不怕麻煩。)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解讀、進行多角度、多層面地交流讀書體會。

接下來的環節我仍然以學生自主質疑、釋疑爲主線,指導學生在交流、傾聽、研討、模仿、表演中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薰陶,學習寫作技巧。過程如下:

1、初讀全文後,傻二哥給你留下的總體印象是什麼?板書:傻靈傻靈

2、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傻二哥的傻靈傻靈,做勾畫批註。

全班交流體會,指導學生讀找到的句子。

(1)學習直接寫傻二哥特點的句子。(第3自然段)“聰明”“會……會……什麼都會”寫出了傻二哥的聰明;“一幫到底”“熱心的傻勁兒”寫出了傻二哥的傻勁兒。

(2)學習描寫傻二哥外貌的句子(第4自然段)。“穿着”、“留着”、“斜揹着”形象地描繪出傻二哥的樣子;出去買糖卻是如此講究,透出一股傻勁兒。同時也透出他的機靈,一個賣吃食的人如果穿得邋遢,誰又會去買它的吃食呢?不上街賣糖的傻二哥穿得怎麼樣呢?補充《傻二哥》原文中傻二哥的家境和家中穿着的句子,更能襯托出傻二哥的勤勞樸實,對待工作認真、樂觀向上。

(3)學習描寫傻二哥吆喝前做準備的句子。(第5自然段)。“伸伸”、“晃晃”、“試試”,吆喝前手和腳的動作都具體的描摹出來,連吆喝的準備工作都做得一絲不苟,傻二哥的“傻”勁呼之欲出,就是這種過於認真地傻勁兒。誇張的動作,唱戲般的吆喝,纔會吸引更多的顧客,這就是傻二哥的“靈”。讓學生演一演傻二哥的動作,相機指導寫作技巧。

(4)傻二哥賣糖有耐心,不怕麻煩。扣住“三個換”“耐心”、“麻煩”學習傻二哥的傻靈傻靈。

(5)相機指導朗讀,讀出傻二哥的性格特點。

這部分教學讓學生體會文章描寫人物的方法。教學時緊扣“傻靈傻靈”,深入語言文字之中,在文中勾畫出相應的詞句細細品讀,討論交流,從而感受傻二哥爲人老實、勤勞樂觀、不自私、不取巧的年輕人形象。讓學生在找找、說說、讀讀、議議、演演得過程中加深情感體驗,豐富讀文感受,同時愉悅了心情。

4、師生共同小結全文。

傻二哥的“傻”和“靈”是渾然一體的,課文在寫傻二哥“有一股熱心的傻勁兒”的同時,無處不寫了他的“靈”。

  三、學細節,寫細節:

學語文就是爲了用語文。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傻二哥》這篇課文中的兩處細節描寫給學生提供了絕佳的範文,所以我安排的作業是片段描寫:結合生活實際,進行細節描寫。

  四、拓展延伸:

學生從質疑課題到學習課文,解決問題,這只是學習的開始,我們應讓語文學習延伸到課外。傻二哥所表現出得人格精神是孩子們能終身受益的。總結之際,我留下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的老祖先創造了這樣一個成語“大智若愚”,它告訴我們,大智慧往往藏在看似愚笨的人身上。在歷史的長河裏,涌現出許多這樣的傻子。傻二哥是解放前的“傻子”,新中國成立後,你們還知道哪些這樣的“傻子”?

說課稿 篇4

  說教材

我選用的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我所上的《找規律》是這一冊書的第四單元第一部份——《用除法解決問題(1)》

“用除法解決問題(一),是理解兩個數量之間的關係,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實際總問題是用除法解決問題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通過問題的解決,一方面使學生學會應用所學和概念(倍有概念、除法的含義)分析、推理,培養學生的抽象推理能力,另一方面,體會身邊的事物之間的關係,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目標

在這節課中,我初步認爲教學目標是:

1、通過學生的動手擺一擺,進一步理解“一個數是另一數的幾倍”的含義,體會數量之間的關係。

2、引導學生根據“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義,分析、探究“求一個數是另一數的幾倍”實際問題的一般解決方法,初步學會用轉化的方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會用自己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

4、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結合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根據“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義,分析、探究“求一個數是另一數的幾倍”實際問題的一般解決方法,初步學會用轉化的方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設計理念

1、引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倍“的概念和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先前經驗學習求一個數是另一數的的幾倍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2、以解決問題爲載體,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法與學法

本節課採用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我以學生爲主體,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思維。在課堂,大量採用同桌互說、小組討論等學習方式,既鼓勵學生的獨立思考,又重視學生間的交流,還給學生提供了自評、互評的空間。這不僅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協作精神和創新意識。

  說過程

  回顧舊知,引入新知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實際上是求一個數裏面有幾個另一個數,兩者僅僅是換了個說法。因此,在教學時應緊密聯繫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義,引導學生會用轉化的方法將“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轉化爲“一個數裏面含有幾個另一個數”。從而使學生會用除法解決“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問題。

我在教學時,讓學生充分的操作活動和簡單的語言表述中,領會“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並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出發,以文立小學學生的生活爲題材,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探求新知的活動中去。

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操作,探索方法,讓學生通過擺小棒的活動,在腦海裏建立“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形成清晰的認識。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支發現各組人數之間的倍數關係,在親身體驗中明白道理,發展學生的思維的創造性,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主體的教學思想。

在課堂,大量採用同桌互說、小組討論等學習方式,既鼓勵學生的獨立思考,又重視學生間的交流,還給學生提供了自評、互評的空間。這不僅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協作精神和創新意識。

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十分注重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給學生創造一個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他們處方、自由的探索空間裏、在各自原的的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去構建知識體系,體驗到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