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天火之謎》精品教學設計

《天火之謎》精品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教學目標:

《天火之謎》精品教學設計

1、學會本課生字(暴、劈、炸、斃、諷、揭、拴、鑰匙、顛),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瞭解風箏實驗的原理,能根據圖片提示覆述風箏實驗的經過。

3、理解並積累詞語:冷嘲熱諷、不足爲奇、欣喜若狂、怒髮衝冠、無稽之談、安然無恙,會用不足爲奇、欣喜若狂造句。

4、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富蘭克林勇於探索,敢於試驗的精神,造福人類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富蘭克林勇於探索,敢於試驗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不知同學們有沒發現那些高大的建築物上都有一根丫型的金屬,它就叫避雷針。它有何作用呢?出示最後一段,並理解“安然無恙”。

2、避雷針的發明者就是富蘭克林,他的發明之路和其他的科學家一樣也是那樣的曲折,從觀察、推測、實驗一路艱辛地走來,最終走向發明這條光明大道的。

二、深入探究

1、感受富蘭克林善於觀察

學生找到句子“富蘭克林早就觀察到,天上的雷暴與靜電放電現象有很多相似之處:它們都會發光,光的顏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隨着爆炸聲,都能斃傷動物……”,說自己的理解。引導體會“很多”等詞語以及“早就”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富蘭克林?——體會到富蘭克林“善於觀察”。

大家能讀好這句句子嗎?

2、感受富蘭克林敢於挑戰

學生找到句子“他認爲——雷暴就是人們熟知的放電現象。”

人們同意他的推論嗎?哪裏看出來?“人們已經習慣地認爲天上地下是兩個世界,雷暴是神靈的火焰,怎麼可以同人間的事物混爲一談呢?不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論,就連許多自稱有學問的人也對他冷嘲熱諷。”富蘭克林把這個推論告訴張三,張三說……告訴李四,李四說……找個有學問點的,告訴老師,老師說……(示範:你是我老師)找個更有學問的,更有學問的說……無論是普通人,還是看似有學問的,都在……富蘭克林面臨着……齊讀句子。面對嘲笑,富蘭克林的決定是——從中你看出什麼?

3、交流風箏實驗

過渡:事實勝於雄辯,富蘭克林決定用實驗證實自己的推論。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他的這個實驗。大家瞭解這個實驗,那也就能瞭解富蘭克林這個人。

A這是個能揭開天火之謎的實驗,是怎麼做的呢?

(1)學生說要準備的東西。(課件出示詞語)

(2)學生畫簡筆畫。其他同學讀關於試驗做法的片斷。畫畫學生解釋富蘭克林是怎麼連的,引導學生注意“拴、結、系”的用法,簡單介紹原理?

(3)老師說過,瞭解富蘭克林的這個實驗,你就能瞭解富蘭克林這個人。實驗做到這裏,你又瞭解到一個怎樣的富蘭克林呢?(學生說自己的感悟——科學嚴謹)

B感受一下當時的環境

交流:抓住烏雲密佈、雷電交加、大雨傾盆(天氣惡劣)

抓住風箏上拴着一根鐵絲,線是麻繩做的……(危險)

有感情朗讀並說說自己的感受

C現在就讓咱們穿越時空隧道,來到1752年7月的那個雷電交加的一天,跟富蘭克林一起把風箏放上去。當我們做完這個實驗,你會發現,你對富蘭克林的認識又深了一層。請大家閉上眼睛,聽,我們到了……(課件播放雷聲,教師敘述)

……一道閃電劈開雲層,在天空劃了一個“之”字……這時富蘭克林把手指靠近銅鑰匙……

實驗完成了,請大家回到課堂。

剛纔我們跟富蘭克林一起經歷了一個震驚世界的實驗,這一個試驗已經用文字記錄下來了,讓我們再來讀一讀,回憶難忘的場景。

教師補充課外資料:

爲科學獻身

1952年7月,在一個風雨交加,電閃雷鳴的夜晚,俄羅斯科學家羅蒙諾夫和利赫曼決心用科學實驗揭開雷電的奧祕。他們在屋頂上豎起一根長長的鐵桿,下面綁了一根鐵尺,想把空中的電引下來。羅蒙諾索夫迎着風雨屹立在屋頂,觀察着風雲變幻的天空。利赫曼拿着鐵尺站在地上,等待着觀察從天上引來的電流。忽然,空中猛一閃亮,震耳欲聾的雷聲還沒有到來,羅蒙諾夫就聽到從下面傳來的利赫曼的慘叫聲。羅蒙諾索夫趕緊爬下屋頂,一看利赫曼已被引下來的電流擊斃(bì),倒在地上。利赫曼爲科學獻出了生命。這是做電實驗的第一個犧牲者。血的代價,使許多人對雷電試驗產生了戒心和恐懼。

(1)討論靠近銅鑰匙,說說怎麼看出勇於獻身的(板書“勇於獻身”後問同學你會不會把手指接近鑰匙?)。

(2)討論“欣喜若狂”。出示詞語,說說意思,(照理他應該難受纔對呀)講講富蘭克林爲什麼會“欣喜若狂”聯繫“捉住天雷”以及前文人們對他的取笑。讀好這句句子。

(3)還從那裏可以看出富蘭克林勇於獻身?“這是麻繩帶電的信號!”解釋科學原理,說說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了什麼,聯繫自己的經歷談談。讀好這句句子,讀出喜悅。(或教師引導:剛纔老師跟大家一起做實驗的時候,注意到了這個細節,出示句子——“這是麻繩帶電的信號!”——想想看,當老師看到麻繩“怒髮衝冠”的時候,是什麼心情——電流離我如此之近,害怕是人之常情。富蘭克林是什麼心情呢?)

4、大家剛剛跟富蘭克林一起完成了這個風箏實驗,現在有一個任務要交給大家——把我們剛纔看到的講給曾經嘲笑過富蘭克林的人聽。能完成嗎?

建議複述前先把這個片斷再好好讀一遍。

教師針對要點模仿無知者提問。

5、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很快,大家都知道了富蘭克林的這個風箏實驗。現在人們會怎麼說?張三,你會怎麼說?李四,上次嘲笑有你吧,現在你怎麼看?這位老師?

6、小結:富蘭克林成功了,他用實驗證明了——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電現象,這是個震驚世界的發現。“上帝的怒火”只不過是無稽之談。(理解這個詞語)

 三、昇華主題

德國大哲學家康德讚揚他說:“富蘭克林是從天上取火種的第二個普羅米修斯”。今天我們學習了這篇課文,看看他爲什麼被稱爲第二個普羅米修斯呢?1、1、爲民造福

“後來,富蘭克林根據放電的原理,發明了避雷針。這樣,雷電轟鳴時,高大的建築物就安然無恙了。”

2、不畏譏笑,阻撓

“不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論,就連許多自稱有學問的人也對他冷嘲熱諷。面對人們的取笑,富蘭克林決定通過實驗來揭開雷電的祕密。”

3、不惜犧牲

(1) 放風箏的線是用麻繩做的,繩子下端結上一段絲帶,在麻繩和絲帶的接頭處繫着一把銅鑰匙,富蘭克林站在房子裏面攥住絲帶。

(2)一片烏雲掠過風箏上方,富蘭克林發現麻繩上的纖維“怒髮衝冠”般地豎了起來。這是麻繩帶電的信號!突然,一道閃電劈開雲層,在天空劃了一個“之”字,接着一個炸雷,大雨傾盆而下。麻繩淋溼後就成了能使電流通過的導體。

(3) 這時,富蘭克林用手指靠近銅鑰匙,“啪’’的一聲,驟然閃現一道藍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陣發麻。

 四、總結全文

普羅米修斯爲了解除人類沒有火種的困苦,不惜觸犯天規,勇敢地盜取天火,從而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智慧,富蘭克林爲解開天火之謎勇於探索,敢於試驗發明避雷針,造福於人類和普羅米修斯是不是很相像,無怪乎康德要這樣讚揚他“富蘭克林是從天上取火種的第二個普羅米修斯”讓我們也一起記住這個名字吧!本傑明·富蘭克林! 。

  五、課外拓展

1、將這個故事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並談談你的體會。

2、富蘭克林是位偉大的科學家,讀讀他的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