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天火之謎》優質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天火之謎》優質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5W 次

 教學目標:

《天火之謎》優質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藉助詞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不足爲奇、冷嘲熱諷、怒髮衝冠、無稽之談”等詞語、會用“推測”、“不足爲奇”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簡要複述實驗過程。

3、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富蘭克林勇於探索,敢於試驗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研讀課文第四自然段,體會作者表達上的準確與嚴謹,感受富蘭克林勇於探索,敢於試驗的精神。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夏天雷雨時的景象你們見過嗎?(出示雷雨圖)雷暴發生時,會出現什麼?你能說說當時心情嗎?

2、你知道這個雷暴是怎樣發生的?(大自然中的一種放電現象,是一種伴有雷擊和閃電的對流天氣。它必定產生在強烈的積雨雲中,因此常伴有強烈的陣雨或暴雨,有時伴有冰雹和龍捲風。)

3、古人不知道雷暴發生的原因,它就成了一個謎。齊讀課題《天火之謎》。

4、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誰來解開這個謎?他是怎樣解開的?)這就是這篇課文要講的內容。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地朗讀課文,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2)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過渡:老師看到同學們剛纔讀得很認真,有信心接受老師的檢查嗎?

2、是誰揭開了天火之謎呢?師板書:富蘭克林

你瞭解富蘭克林嗎?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有關他的資料。

出示資料:富蘭克林(1706-1790)

富蘭克林是18世紀美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民主主義主義者、科學家。1731年費城建立美國第一個公共圖書館,1743年組織美國哲學會,1751年創辦賓夕法尼亞大學。獨立戰爭時期參加反英鬥爭,並參加起草《獨立宣言》。1776-1785年出使法國,締結法美同盟。1787年爲制憲會議代表,主張廢除奴隸制度。富蘭克林在研究大氣電方面曾作出貢獻,發明了避雷針。他被德國哲學家莊德稱爲“第二個普羅米修斯”。)

3、檢查生字詞。

出示:(1)天火 上帝的怒火 雷神 雷暴

指名讀,齊讀,說說這幾個詞有什麼關係?(古代西方人把天火看作是“上帝的怒火”,中國人則把它稱爲“雷神”,科學上叫做雷暴。)指導寫“暴”並描紅。

出示:(2)擊倒 劈成兩半 爆炸 斃傷

指名學生讀這組詞。(相機指導書寫“劈”、“斃”,描紅)

讀了這組詞,你感受到了什麼?帶着自己的感受再讀這組詞。你從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雷暴很可怕?(它能把人擊倒,將高大的樹林劈成兩半)正因爲如此,所以雷暴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是種可怕的東西。

出示第一小節:地球上空每年都要發生幾十億次雷暴,他能把人擊倒,將高大的樹木劈成兩半。古時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上帝的怒火”,中國人則把它稱爲“雷神”。長期以來,雷暴在人們的心中一直是種可怕的東西。

齊讀第一小節。

出示:(3)推測 推論

混爲一談 無稽之談

不足爲奇 難以置信 冷嘲熱諷

(推測:對於事物的'一種理論判斷分析。

推論:經推理所得出的結論。

混爲一談: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當作同樣的事物談論。

無稽之談:稽:查考。沒有根據的說法。

不足爲奇: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種事物或現象很平常,沒有什麼奇怪的。

難以置信:置:使得、讓。信,相信。事情發生得出乎意料,讓人難以置信。

冷嘲熱諷:冷嘲:冷言冷語,尖刁刻薄的風涼話;熱諷:辛辣難忍的諷刺話。用尖酸刻薄的語言進行譏笑及諷刺。)

指名學生讀第一組詞。說說自己的理解。富蘭克林是怎樣來看待雷暴的?他說雷暴就是人們熟知的放電現象,他推測的依據是什麼?文中已告訴我們,誰能找到?

出示:它們都會發光,光的顏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隨着爆炸聲,都能斃傷動物……由此他大膽的推測,雷暴就是人們熟知的放電現象。

指讀這一段話(誰能用“因爲……所以……”把這段話連接起來說一說)並試着造句

聯繫上下文理解“混爲一談、無稽之談”。

這種推論在我們今天“不足爲奇”的(說說對詞語的理解)?但這種推論在當時卻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不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論,就連許多自稱有學問的人也對他(冷嘲熱諷)。(理解“冷嘲熱諷”。用分詞法理解,(冷嘲:冷言冷語,尖刁刻薄的風涼話;熱諷:辛辣難忍的諷刺話)想想人們會說些什麼?

面對人們的冷嘲熱諷,富蘭克林退縮了嗎?動搖了嗎?沉默了嗎?他堅信--雷暴就是人們熟知的放電現象。爲了證實自己的觀點,富蘭克林決定通過實驗來揭開雷電的祕密。

過渡:課文哪一小節寫了富蘭克林的實驗?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課文的第四小節。

(4)學生自由讀,這一小節告訴我們什麼?這是一隻怎樣的風箏?

出示詞語 :風箏 拴上 繫着 結上 鑰匙 (指名讀這些詞,師相機正音。系jì:打結、扣 xì:綁、拴)

用這些詞語說說富蘭克林的風箏與衆不同之處)

出示詞語 :烏雲密佈 雷電交加 大雨傾盆

一葉小舟 顛簸搖晃 “怒髮衝冠”

欣喜若狂

讀了這些詞語,指名說腦海中想到什麼畫面。

理解“欣喜若狂”、“怒髮衝冠”、並用“欣喜若狂”造句。(看到我夢寐以求的禮物時,我感到欣喜若狂。花一看到思念多年的母親,欣喜若狂地奔跑過去。)

下面就讓我們回到257年前,去看看富蘭克林的實驗過程。指名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

出示: 以上就是震驚世界的(“風箏實驗”),它向世人宣告:______________ __ 。

4、然而,富蘭克林研究、探索的腳步沒有就此停止,後來,他發明了

。這樣,雷電轟鳴時,高大的建築物就 了。

5、男女生賽讀第4自然段。

  三、概括主要內容

(1)、讀詞語並回顧富蘭克林的故事:

天火 上帝的怒火 雷神 雷暴

爆炸 擊倒 劈成兩半 斃傷

混爲一談 難以置信 冷嘲熱諷 無稽之談 不足爲奇

風箏 拴上 繫着 結上 鑰匙

雷電交加 顛簸搖晃 怒髮衝冠 安然無恙 欣喜若狂

(2)、下面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完成課後習題

(3)、能不能根據這三段內容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主要講了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爲了揭開雷暴的祕密,在雷電交加的天氣裏進行“風箏試驗”的事。

小結:剛纔我們將課文每一段的內容歸併起來,稍作整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了,這是一種很好的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以後我們可以經常運用。

(4)那麼,富克蘭林是怎麼樣通過實驗揭開雷電的祕密,在這個實驗中我們又會感受到一個怎樣的富蘭克林呢,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

 四、作業

1、用“不足爲奇”、“欣喜若狂”造句。

2、完成習字本19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