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項羽之死》教學設計「精品推薦」

《項羽之死》教學設計「精品推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9W 次

  《項羽之死》觀摩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項羽之死》教學設計「精品推薦」

通過比較鑑賞,明確散文與詩歌在塑造形象上的區別。

 教學重點:

1.學生通過預習文章,把握文章內容。

2.通過整體感知,概括場景。

3.認真研讀文本,抓住關鍵詞句,把握項羽形象。

4.明確塑造項羽形象的方法。

  教學難點:

聯繫詩歌,比較散文與詩歌在塑造形象上的區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請同學們欣賞一段視頻。

(插入視頻,配置導語詞,引入到課文《項羽之死》。)

(導語設計:他是黑夜中陡然迸發出來的一團天火,從江東熊熊燃燒到阿房宮。鉅鹿,那閃耀的名字,至今仍鐫刻着他的無限榮光.在那片熱土,他曾以驚天的怒吼,拔木轉石的獸力,席捲半壁江山,鍛造出一個大氣磅礴的名字——西楚霸王。透過視頻,我們領略到了項羽“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氣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項羽之死》,來共同感受陷入末路的項羽又揮灑出怎樣的悲壯與豪邁。)

  二、整體感知,概括場景【板書】

我們通過預習,已經基本疏通詞句,接下來,請同學們齊讀文章,並思考文章精心刻畫了幾個場景?用四字短語來概括。

場景:垓下被圍 東城快戰 烏江自刎

作者在三個場景中給我們精心刻畫了一箇中心人物形象,是誰?﹙項羽﹚

  三、研讀文本

討論:項羽形象及其塑造手段。

【板書】

垓下被圍 驚—起—飲—歌—泣

紿

東城快戰 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何如

烏江自刎 天之亡我,我何渡爲

何面目見之 愧於心

吾爲若德

項羽形象:驍勇善戰、剛愎自用、寡謀少斷、知恥自尊、重情重義。

塑造方法:正面描寫:語言、動作、神態、心理。

側面烘托

總結:項羽,一個“叱吒風雲,千人皆廢”的英雄死了,留在人間的是歷史長河中曾經“捲起千堆雪”的浪花,是羣山萬壑殷殷不絕的迴響,是兩千年來無數讀者掩卷而思、拍案而起的長嘆息。

作者把人物放在具體生動的場景中,通過抓住人物在特定場景中的語言、動作、神態、及其心理活動的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是本文突出的特點。

四、拓展延伸

比較鑑賞

烏 江

胡曾

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

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

思考:1.該詩刻畫了項羽怎樣的形象特點?你從哪裏找出來的,並作分析。

2.作者將項羽安放在一種怎樣的情境中?

朗讀:請找出《項羽之死》中描寫“勢已傾”的語句並朗讀。

請找出《項羽之死》中描寫“四面楚歌”的語句並朗讀。

請找出《項羽之死》中描寫“烏江拒渡”的語句並朗讀。

討論:散文與詩歌在塑造形象上有何區別?

創造形象 詩文有別

詳實具體 凝練集中

散文 生動細緻 詩歌 跳躍省略

直觀明確 想象昇華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通過《項羽之死》一文的學習,把握了項羽的形象特點及塑造方法,並通過與詠史詩《烏江》的比較,初步把握了散文與詩歌在塑造形象上的區別。今天所學,只是文學博海中的一瓢,最後,老師借屈原的名句來與君共勉“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六、遷移訓練

  《項羽之死》優質課教學設計

  一、教材依據

《項羽之死》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選修模塊《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散文之部第一單元“創造形象 詩文有別”自主賞析的第二篇課文。

 二、教學設想

(一)教學指導思想

從學生實際出發,既不拔高或隨意拓展,也不降低要求,緊扣文本,突出“從形象入手欣賞散文”這個重點(第一課時),突破文言知識梳理與人物評價兩個難點(第二課時),落實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二)設計理念

求新、求實、體現時代特徵。所謂求新,也不是什麼新發明,而是一改傳統講法,採用“因聲求氣”的誦讀指導和“提要鉤玄”的探究指導來教學;所謂求實,是指把文言文知識梳理落到實處,調動學生興趣,探究項羽形象的現實意義,聯繫實際寫作;所謂體現時代特徵指運用網絡資源,增大課堂容量,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教材分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這套教材摒棄了以前“文選式”的體例,引導師生在繼承傳統品讀方法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掌握一些有益、實用的鑑賞方法,鑑賞一些經典名篇。通過學習我們的收穫很大。《項羽之死》一文按排在這一單元,主要是爲了提高學生從形象入手欣賞散文的能力,準確掌握項羽的性格特點,學習司馬遷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領悟文章構思、選材的簡潔,語言的通俗、簡練、生動的特點,瞭解司馬遷客觀評價歷史人物的態度。

(四)學情分析

學生必修已學完,但對學習文言文依然有畏難情緒,這與已前“解剖麻雀式”逐字、逐句、逐段教學方式有關,與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有關,因此要把學生引導到“因聲求氣、反覆誦讀”的軌道上來,把學生原有的分析歸納能力強的優勢發揮出來。

(五)現代教育技術

網絡、多媒體、幻燈片。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訓練學習從聲情並茂的誦讀中,整體感知項羽形象的能力。

2、訓練學生從理清行文思路、抓住關鍵語句、提要鉤玄的方法入手,準確掌握項羽性格特徵。

(二)過程與方法

1、自主學習:①課前讓學生蒐集項羽資料,學唱《霸王別姬》這首歌。②查生字,給生字注音。③複習以前學過的司馬遷的文章。

2、合作學習:在誦讀指導後,分小組討論司馬遷寫了項羽哪幾個方面的性格特點?作者在塑造這個形象時,用了哪些手法?並讓學生品味文章語句。

(三)情感態度價值

引導學生探究項羽的形象給我們哪些啓示?網上搜索易中天等名家對項羽的評價,增加自己的文化內涵。

  四、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運用“因聲求氣”的誦讀方法和“提要鉤玄”的研究分析方法來閱讀文言文。

2、背誦全文,借鑑司馬遷通俗、簡潔的語言風格和構思、選材的特點。

  五、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在學習本文後,借鑑本文的寫作方法。

2、學習司馬遷評價歷史人物的態度。

 六、教學準備

1、網上下載《霸王別姬》的歌曲,並讓文體委員教唱。

2、蒐集項羽的資料。

3、製作本文生字讀音的幻燈片,項羽性格特點歸納的幻燈片。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有人把《史記》譽之爲悲劇英雄畫廊,西楚霸王項羽則是悲劇羣像中的絕代典型,“項羽之死”這個片斷便是這部曠世悲劇的最後一幕。“喑啞叱吒,千人皆廢”的英雄死了,留在人間的是歷史長河中曾經“捲起千堆雪”的浪花,羣山萬壑中殷殷不絕的迴響,兩千年來無數讀者掩卷而思,拍案而起的長嘆息,同學們,你們所知的項羽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設計意圖:以交流的形式導入新課,讓學生展示自己課前準備所取得的成績,同學們各抒已見,老師及時表揚、點評,教學相長。

  (二)誦讀指導

基本思路:音讀→情讀→美讀。

①音讀指導

老師範讀之後,展示全文生字讀音幻燈片,學生齊讀課文。

②情讀指導

第一場 垓下之圍。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在垓下被漢軍重重包圍,兵少食盡,窮途末路,當他聽到四面楚歌之時,他驚詫了!不曾流過淚的西楚霸王也不禁“泣數行下”,唱起了一曲“虞兮之歌”。悲愴的氣氛籠罩全篇,把讀者引進蒼茫遼遠,四顧寂寥的境界,正如《史記評林》引吳賢齊說的那樣:“一腔怨憤,萬種低徊,地厚天高,託身無所,寫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極矣。”我噙着淚水一字一字往下讀,感染學生。

此時學生齊讀第一段,再放《霸王別姬》歌曲,學生再讀一遍,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第二場 東城快戰。在快戰之前,司馬遷設計了陰陵迷道這個極富表現力的細節。田父把他指向絕路,看似偶然,其實必然,這是喪失人心的結果,與後面“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的語言描寫很好地表現他自負直率,粗獷的性格和他狂妄自大造成喪失人心的後果。這裏兩“左”字獨字成句,節奏短促,紙上猶聞其聲,顯示出當時形勢嚴峻緊張,彷彿那五個追兵已從征塵滾滾中風馳雨驟而至,要讀出迫促感,速度感,力量感,而東城潰圍,斬將,刈旗又要讀出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勇力和意氣。

此時提一名學生試讀,教師點評,全班再齊讀。

設計意圖:此處既是誦讀指導,又爲後面課堂討論時把握項羽性格特點埋下伏筆。

第三場 烏江自刎。這一場作者選擇了拒渡、贈馬、賜頭三個細節,爲英雄形象補上了最後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一場重點是指導學生讀出項羽的義、勇和悲壯。步驟同上。

③美讀指導

提一名學生誦讀,請其他學生點評,教師指導從場面描寫要邊讀邊想像畫面,語言、動作描寫要展現性格,把握住節奏,聲情並茂幾個方面指導。全班再齊讀。

設計意圖:使學生對本課獲得完整的印象,從整體把握作者對項羽形象的描寫。

  (三)梳理文脈

1、設計以下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再讀課文。

①項羽爲什麼要慷慨悲歌?慷慨悲歌表現了什麼樣的思想性格?

②爲什麼田父紿?

③爲何說天之亡我,非戰之罪?

④項羽嗔目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這個描寫的作用是什麼?

⑤項羽爲何不渡烏江?

⑥項羽爲何自刎而死?

設計意圖:要求學生帶着問題閱讀,引導學生用提要鉤玄的方法,抓關鍵語句,把握項羽的性格特點,提高閱讀效率。

2、討論:分小組(四人一組)討論,每個小組推薦一人在全班發言。

3、師歸納總結,放映幻燈片。

霸王別姬

東城快戰

烏江自刎

設計意圖:以學生說爲主,教師歸納爲輔,因爲一方面有前面誦讀指導時的鋪墊;一方面我們的學生長期接受“解剖麻雀式”的講授方式,有一定的分析能力。這一步看似難點,要放手讓學生來做,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學生對文章主旨理解的更透徹。

 (四)探究寫法

提幾名學有餘力的學生談談,由學生自己總結以下幾點:

1、以簡潔傳神的場面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2、用語言和行動描寫表現人物性格。

設計意圖:讓學有餘力的學生來回答,是因他們有寫作經驗,容易說到點子上,這樣可以引導其他同學,學有所獲,這樣也讓學生自己解決了學生的問題。點到爲至,悟在課後。

  八、教學反思

一堂課下來 我對文言文教學有三點感觸。

(一)誦讀更能契合文章主旨,淋漓盡致的展現文章的風情神韻,並逐步在文言知識,文言句式,文章結構,思想認識等方面頓悟而提高,是文言文學習的最佳方法之一。

(二)運用創設情境和有梯度的問題激發學生在課堂上形成兩次高潮,是這堂課成功的關鍵。一曲《霸王別姬》把學生深深地吸引到課堂上來了,交流討論,給學生自由,氣氛熱烈,課堂發言,給學生自信心,鍛鍊了思維能力和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