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二年級霧在哪裏教學反思

二年級霧在哪裏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4W 次

《霧在哪裏》一文作者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將"霧"這一人們熟悉的自然現象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形象地展現在孩子們的眼前。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霧在哪裏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二年級霧在哪裏教學反思

  二年級霧在哪裏教學反思1

俗話說,教學就是一門有遺憾的藝術。執教了《霧在哪裏》一文後,自己感觸頗深,現就本課教學反思如下:

1、字詞教學。本堂課中對於字詞的教學我採取了“隨文識字”的方式,認識了“霧、淘、岸、於、暗”五個生字,在交流識記的過程運用了“聯繫生活實際、藉助圖片、詞語串聯、找反義詞”等形式來鞏固識記,忽略了孩子們自主交流識字的能力。書寫了“岸、屋”兩個生字,通過學生的交流與發現,總結小口訣來便於學生的識記,但是在展示評價環節,學生在書寫時並沒有關注到字的重點。另外,在理解詞語環節有點費時,尤其是對於“淘氣、海岸”的理解,有點囉嗦導致了整堂課前鬆後緊。

2、初讀課文。通過視頻的播放讓學生梳理出了霧說的幾句話,抓住“淘氣”來練習朗讀霧說話時的語氣,並沒有點明霧說話時怎麼樣,而是通過對每一句話突出重點的不同來體會霧說話時的淘氣。此環節學生展示朗讀的形式太單一,應該注重對個體的指導。

3、品讀感悟。在此環節中重點品讀了課文的第三、四段,霧把“大海、天空連同太陽”藏起來的段落,着重引導學生髮現兩段的.異同點,對於二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難度,爲了便於學生駕馭文本給出了學生學習的提示“從句子上看,有哪些地方相同”?“從詞語上看,有哪些地方相同”?通過學生的自學,教師的引導,梳理出每段都是圍繞霧“說—做—變化”來寫的;詞語“於是、無論、都是、都不見了”是相同的。當然也有不同之處,引導學生理解“霎時”。只是注重學生對於段落形式上的梳理,忽略了對於課文的朗讀。

4、遷移運用。在對三、四段進行梳理的基礎上,本環節引導學生嘗試仿照着課文的形式進行說話訓練,有了前面的分析這個環節相對於學生來說簡單了許多,學生的表達清晰。

每上完一節課,都有許多點值得自己思考與反思,反思是爲了以後更大的進步。

  二年級霧在哪裏教學反思2

《霧在哪裏》這是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第19課,該課文作者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將“霧”這一人們熟悉的自然現象,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形象地展現給孩子們。教學中我主要圍繞霧“淘氣”“藏”來設計。抓住霧“淘氣”,霧把什麼“藏”了起來系列問題,引導學生採用不同的朗讀形式,學生邊讀邊批註邊思考,在讀中領悟,在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課標反覆強調要學生充分地讀,培養孩子良好的語感和收到情感的薰陶。“讀”是培養孩子語感形成的重要基石,而低年級的學生注重形象思維,理解能力有待加強。因此這對於培養二年級學生理解語言、感受人物情感的能力,逐漸掌握朗讀的技巧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在這節課中,我把“霧”來到海上、岸邊時說的三句話作爲朗讀的重點,霧怎麼樣做了?結果又怎樣了?來引導學生朗讀,多種形式的朗讀並結合媒體動畫演示引導學生體會霧的“淘氣”,利用個別學生示範讀,老師的範讀來感染學生,再讀時大多數學生能表現出“淘氣”的特點,對“霧”的淘氣有初步的情感昇華。

課標指出,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學時,我抓住文本訓練點“無論是____、____,還是__________,都________。”的句子進行說話訓練,課堂上學生能圍繞這個句式進行說話訓練,但內容僅僅侷限在“霧”中,思維不夠擴散。其次,在教授第4自然段結束時,我引導學生模仿課文、想象說話。首先先根據圖片仿照課文,展開想像練習說話,也是語言訓練的重要環節,因爲有圖片,學生有話可說,因爲前面有句式訓練的鋪墊,學生語言表達也很流暢,連能力較弱的學生也有了說的積極性。課堂不再是少數學生的課堂,學生們學得更積極、主動了。其次,再引導學生在“學習單”上根據生活經驗進行書寫“霧來到哪裏?變得怎麼樣了?”通過語言訓練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還加深了他們對文本的理解。

但在這節課中,反思自己有很多地方做得仍然不足:

1、學生習慣還需加強培養。如,在讀書環節時,個別學生沒有做好讀書的姿勢,老師卻沒有及時糾正。

2、課文容量大,雖然課標中強調要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教學中我也有體現,但對於語言訓練點卻過餘重複、囉嗦。

3、寫字教學至今爲止仍是很多老師比較難攻破的難點。我們應該根據課標要求注重培養學生寫字姿勢和掌握基本的技能,從而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這節課中對於寫字的指導不到位,部分同學還是沒有按照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養成好習慣,還需繼續努力。如:把“折”和“抓”對比起來寫,讓學生明白同是提手旁,在不同的漢字中所佔的比例不同,寫法也略有不同。

4、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而言,“讀”是重點,教學中,我只關顧到學生的整體朗讀,而對於個別學生的朗讀指導不夠到位,沒有充分利用個別學生示範讀來感染其他學生,再讀時學生也沒有很自然而然地表現出“淘氣”的特點。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應該花更多時間在指導學生個別朗讀課文上,培養學生讀的興趣和習慣,在熟讀基礎上理解課文,與文本間的交流更爲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