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霧凇》教學反思範文

《霧凇》教學反思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1W 次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霧凇》教學反思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霧凇》教學反思範文

《霧凇》教學反思範文1

《霧凇》這一課終於上完了,零零散散,記些感受。

我認爲本文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吉林霧凇千姿百態、奇特壯美的景象,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大自然、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我還覺得除了要充分感受它的美之外,還要了解其形成的特殊條件——從而進一步感受其“奇特”,由此,從它們身上,我們不僅享受到了美,還讓我們由衷地提出保護自然奇特景觀的內心需求。課文中霧凇的形成過程是說明性的文字,科學性很強。那在教學中如何有機的結合,是我在備課過程中一直都覺得很痛苦的一件事情。

經過一番研讀後,我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又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片段。2、能理解並說出霧凇的形成過程。3、感受霧凇的奇特美麗。

在教學中,圍繞“奇觀”一詞分析霧凇形成過程的奇和景色的奇,品析語言。

上完課之後,孩子們都爭着到我面前來背誦全篇課文,是我沒有想到的,因爲課文很長,課堂上也沒有留時間背。(是設計在課堂上背片段的,但是前面耽誤了一點。)對目標1的達成情況我很滿意。但是孩子對目標2“理解並說霧凇形成的過程”達成情況,我個人感覺達成效果一般。我是通過突破難點“過於飽和”來理解形成過程,學生是理解了,能說了,但是憑我對孩子的瞭解,應該有些學生對這一問題一個整體的認識還不夠,這也是前面耽誤時間的地方。課上完了,前面遺留的問題並沒有解決。我想,類似這樣的文章如何把“優美生動的描寫”與“科學準確的說明”聯繫起來,仍然值得我好好思考。

《霧凇》教學反思範文2

本文是一篇寫景的文章。課文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吉林霧凇千姿百態、奇特壯美的景象,並說明了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大自然、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爲了更好地突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使學生理解課文的語言文字,體會課文所描繪的情境,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我決定 ⑴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⑵培養學生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的能力。⑶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學會合作的能力。

在初步感知霧凇美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品讀課文1、3自然段,抓住裏面的關鍵句子和詞語體會霧凇的美,引導學生對“潔白晶瑩、銀光閃爍、美麗動人、綴滿、千資百態、瓊枝玉樹”等詞的感悟,體會霧凇的美不是一般的美,而是一種奇特的美,這是一種奇觀了,並結合精美絕倫的圖片,在聲情並茂的課堂環境中再次體會霧凇的奇美,感情朗讀加深體會。在此基礎上,藉助網頁裏豐富的霧凇知識,探究吉林霧凇的形成過程。學生自由瀏覽網頁,然後通過合作、交流,彼此分享智慧,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就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總之,我們要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從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出發,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出發,從優化教學過程出發,恰當的時機使用多媒體,突出多媒體的優勢,使語文課堂洋溢濃濃的人文氣息。

《霧凇》教學反思範文3

《霧凇》一文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吉林霧凇瑰麗而奇特的景象,並說明了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字裏行間,作者對松花江畔的霧凇這一鬼斧神工般的自然奇觀,以飽蘸讚美之情爲我們展示了一幅幅“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美景。在講授本課的時候我主要抓住了兩點。一是感受作者筆下霧凇的壯美,二是瞭解霧凇形成的神奇。

首先讓學生抓住詞語表達出印象中霧凇的奇麗,讓他們通過朗讀自己去感悟美,再創設意境帶領學生反覆朗讀。通過反覆朗讀,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品味,從中受到啓迪,情感上受到薰陶,從而達到理解課文內容的效果。

其次是瞭解吉林霧凇奇觀奇特的形成,這一段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我設法引導學生去閱讀文本。很快,學生找到了這一句總寫霧凇形成的句子: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裏,空氣中過於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的。圍繞這句話,我讓學生找出霧凇形成的兩大條件——過於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通過對“霧凇形成需要的條件”和“吉林霧凇形成的得天獨厚條件”對比,對吉林“過於飽和的水汽”的奇大和零下30攝氏度的奇冷充分了解,讓學生知道吉林松花江畔特有的條件。在此基礎上,再讀文中描寫霧氣的語句,找到“瀰漫、籠罩、淹沒”等詞,這些詞進入了學生的視線後細細品味,吉林松花江畔逐漸濃厚如仙境般的夜霧在學生的腦海中盪漾開來。霧凇形成過程的奇特是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教學中,我抓住“慢慢地、輕輕地、一層又一層地”這幾個詞來理解“鍍”,結合學生的讀讓學生感悟霧凇形成過程的緩慢。接着,是以三幅“銀線、銀條、銀鬆雪柳”的圖片引出最後一句話,在反覆吟誦中體會霧凇形成的緩慢、美麗和神奇,從而激發學生對自然的驚歎、讚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