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上冊語文《霧凇》教學反思

四年級上冊語文《霧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4W 次

  《霧凇》教學反思

四年級上冊語文《霧凇》教學反思

  課文《霧凇》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吉林霧凇千姿百態,奇特壯美的景象,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祖國河山的歌頌之情。全文層次清晰,景物特點鮮明,給人們以身臨其境之感。

今天我們進行第一課時的教學,除了常規的字詞教學,我着重瞭解了孩子們的朗讀情況。朗讀先在同桌間進行,要求兩個人互相讀讀、評評、改改,要求正確和流利。接下來我抽學號展示初讀,並提醒其他孩子隨時做好接讀的準備。我有選擇地確定了一部分平日鍛鍊機會較少的同學,如果他們都能讀得字正腔圓、正確流利了,其他同學應該也沒什麼問題了。對文章中的有關長句子,如“從當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間,松花江上游豐滿水庫裏的水從發電站排出時,水溫在4攝氏度左右。”、“人們漫步在松花江邊,觀賞着這千姿百態的瓊枝玉樹,便會情不自禁的讚歎:這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呀!”又進行了重點指導,以確保每一位孩子都能將文章讀通順。

對於我們南方的孩子來說,要真正理解霧凇的形成過程和美麗景象是十分困難的。因爲他們沒有具體的感受,因此我提供了部分圖片,增強孩子們的感性認識,爲真正走進霧凇的奇妙、奇美作鋪墊。

文章開篇說:“三九嚴寒,大地冰封。”“三九”究竟指什麼時候孩子們並不能說清,於是我們從背誦北方流行的《九九歌》開始:“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讀着讀着,便有人發問:“老師,一九從什麼時候開始?”“你們覺得呢?可以猜一猜。”有人說從12月1日開始,有人認爲是1月1日,還有人覺得可能是春節。看來孩子們對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並不瞭解,於是我告訴他們:“一九應該從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開始計算。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冬至指冬天的極致。‘至’意爲極、最。”這下孩子們總算弄清楚了時間跨度,接着就有人找到文章中的“當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間”就是“數九”的範圍之內,並確定“三九四九”應該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到此,我覺得孩子們第二課時真正理解霧凇的形成過程應該更容易一些了。

  《霧凇》教學反思

《霧凇》一課是蘇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以簡潔恰當的語言,描繪了吉林霧凇千姿百態、潔白晶瑩的特點,在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大自然、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我執教的是第一課時,通過教學,我主要是想讓學生在讀通讀順課文的基礎上感受霧凇的美,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生字詞教學還是相當重要的,爲了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在生字詞教學環節中我採用了遊戲的形式,這一形式吸引了學生們,課堂氣氛較爲活躍。由於霧凇對我們這邊的學生來說是很陌生的自然現象,所以爲了更好的引導學生感受霧凇的美我適時地播放了一些霧凇的圖片,畫面上霧凇如雪般潔白,似銀樣閃爍,晶瑩的霜花綴滿了枝頭,奇妙的美景綿延十里,一下子就吸引了對霧凇非常陌生的學生們。這兩部分教學設計還是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課後我反思整堂課,我認爲還是有許多不足之處。首先在學情分析這一塊,我低估了四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沒有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自主畫出描寫霧凇美的句子,而是直接就把相關句子出示給了學生。其次,在感悟霧凇潔白晶瑩這個特點的時候,我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體會品味,進而在指導學生朗讀上,學生的感情不夠到位,朗讀效果欠佳。另外,在學生想像霧凇的千姿百態說話訓練時,學生說的比較零碎,我呢又由於擔心時間不夠而忽略了很多想表達的孩子,課後我想如果當時在課堂上出示一定的句式,引導學生寫一段連貫的、完整的話,訓練效果會更好。

總之,上課的過程就是一次磨練的機會,雖然過程有些痛苦,也總存在許多遺憾,但是能從中發現不足並且改正,那對我來說就是收穫。以上是我此次上課後的反思,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