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松鼠教學反思

松鼠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01K 次

《松鼠》這篇課文是一篇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都很強的文藝性說明文(又稱科學小品)。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松鼠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松鼠教學反思

  松鼠教學反思1

《松鼠》這篇課文是一篇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都很強的文藝性說明文(又稱科學小品)。本文側重於介紹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動。本文采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文章語言生動傳神,極具文學色彩。

  一、教學效果

1、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首先出示謎面:樣子像耗子,尾巴當被子,爬在樹枝上,忙着摘果子。教學本課前,先佈置學生蒐集相關資料,瞭解松鼠的有關知識,所以學生一下就猜出來了,積極性很高。然後課件顯示松鼠的圖片:栩栩如生的松鼠形象,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眼球,既直觀地顯示了松鼠的特點,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2、自主識字,合作共贏。

這節課出現的生字新詞比較多,所以在自讀環節給足了充分讀書的時間。在藉助拼音讀書時,讓學生們通過合作、交流,進行自主識字。讓學生們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生幫生,讓學生們在互動中促進交流,在交流中學會合作,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自讀自悟,深刻領悟。

課件出示主旨性問題:本文寫了松鼠的幾個方面的內容?先引導理清文章脈絡。再出示相關問題,比如:“請用幾個詞語概括松鼠的特點”“從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作者喜歡松鼠”“松鼠怎麼活動呢?同學們想知道嗎?他們吃什麼呢?到哪兒去住呢?”讓學生自讀自悟,使學生髮現松鼠的特點:機靈。從“沒地方住了,沒東西吃了”,讓學生走近松鼠的內心,體會到着急、擔心、害怕的情感,再帶着這種情感有滋有味地讀課文,語言和朗讀兩方面均有所提升。

4、對比閱讀,感悟寫法。

讀完本文後,引導學生快速自讀《鯨》,看一看作者是怎樣來介紹鯨的呢?通過對比閱讀來探究不同的說明方法,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底以及些寫作上的特色。你喜歡小松鼠嗎?引導學生談一談,激發情感之後再安排選擇最喜歡的一部分內容進行背誦,在充分背誦的基礎上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爲將來口語和書面語的交流做好準備。

  二、成功之處

雖然生字較多,但學生大部分能準確認讀,出錯很少。學生自能讀書的能力和抓關鍵詞語概括的能力在課堂上得到有效訓練。

  三、不足之處

本文教學時還是比較注重知識的引導,遷移運用的預設太少。再有就是整堂課顯得有點低沉,缺少激情,也缺少朗朗的讀書氛圍,語文味不濃厚。

  四、改進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這篇課文,我會增加聚焦關鍵句段引導抑揚頓挫朗讀的環節,在培養語感上下功夫。增加小練筆的內容,讓學生小試身手,將生活中對動物的觀察與瞭解,仿造第四自然段的寫法進行語言交流實踐,從而真正體現編者意圖,也讓學生的表達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松鼠教學反思2

《松鼠》是一篇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都較強的說明文。教學本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在讀中感受松鼠的可愛之處及生活習性特點,並通過與《鯨》進行比較閱讀,探究兩篇課文的寫法,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在上課前,我採用圖片展示,圖中活潑可愛的松鼠一下子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軌道上來。在教學過程中針對閱讀課文的特點提出了四個問題“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松鼠的”、“請用幾個詞語概括松鼠的特點”、“從文中那些地方看出作者喜歡松鼠”、“說說《松鼠》在寫法上與《鯨》的相同和不同之處”。然後在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明白了文章是從外形、生活習性這兩方面給我們介紹松鼠的,初步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通過閱讀知道松鼠是一種乖巧、馴良、漂亮的小動物。最後體會出本文與《鯨》在寫法上最大的不同是這篇課文語言更加生動形象。在檢測環節讓學生進行動物描寫小練筆。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但在教學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在教學過程中,我仍在課文內容分析上花費了較多時間,過多強調松鼠的特點歸納,這樣留給語言賞析、寫作片斷練習的時間就有些捉襟見肘了,這樣也就導致了我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個較嚴重的問題:學生活動太少,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有些本來設計了小組交流彙報的環節被迫減掉,例如從文中找出作者喜歡松鼠的句子,如果讓更多的孩子回答後再有感情的讀一讀會更能好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還有最後學生寫完片段後本應再交流的,也因時間關係被我跳過了。語文課堂應是讀、說、寫有機結合的和諧課堂,是學生髮揮其主體作用的天地,本堂課從這兩方面來看是不夠成功的。讀書聲不夠多,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未能體現,還停留在問答式的課堂模式中。另外板書設計未能很好的突出本課的重點,這都是在以後教學中應改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