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走遍天下書爲侶》教案教學設計

《走遍天下書爲侶》教案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4W 次

第一課時

《走遍天下書爲侶》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發現表達特點,體會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2.在多維度、多形式的立體式對話空間裏,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熱愛,並受到啓示。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與文本對話

1. 學習生字,揭題質疑。

板書生字“侶”,怎樣的兩個人吃稱之爲“侶”?(親密無間、密不可分的兩個人稱爲“侶”)

有這樣一個人,她“走遍天下書爲侶”(板書課題),你有什麼疑問嗎?帶着疑問走進課文。

2.初讀課文,交流感受

師生配合朗讀1-6自然段。課文的7-8自然段請同學們大聲自由地朗讀。

讀了課文,你有什麼感受嗎?

二、再現場景,與作者對話

板塊一:走近作者

1.瞭解創作,感受對話

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她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呢?出示背景資料:

很久以前,一位小姑娘有這樣一個夢想:在一棵茂盛的大樹上長着許多許多書,尤其是那些低矮的樹枝上掛滿了美麗的圖畫書,小娃娃們一伸手就夠得着人們由此受到啓發,創辦了“世界兒童圖書節”。這篇文章就是英國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在1974年世界兒童圖書節上作的精彩演說。

這篇演說稿讓我媽強烈感受到演講者與聽衆之間的現場對話和互動交流。請到文中找一找,哪些可能是聽衆的話語?

2.場景再現,演繹對話,

帶着發現,讓我們一起來到1974年世界兒童圖書節的現場吧!我就是作家尤安艾肯。你們就是——現場的聽衆。師生合作對話表演

同學們,爲什麼作者選擇一本書時,聽衆們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呢?

讓我們聚焦“這一趟”,那麼,這究竟是怎樣的“一趟”呢?(生回答)

航海家麥哲倫環球航行用了整整3年時間,一位日本老翁環球航行歷時234天。3年、234天,獨自一人,假如是你,就帶着一本書,你會怎樣?(枯燥、厭倦)

課件出示句子引讀:(一本書!我聽到有人感嘆了:如果你坐船周遊世界,這一趟下來,你可以把它讀上一百遍,最終你能背誦下來。)

怪不得有人質疑——生讀

怪不得有人驚訝——

怪不得有人感嘆——

板塊二:走進作者

1.解讀“我願意”

面對聽衆的質疑,驚訝和感嘆,作者這樣回答——

課件出示:是的,我願意讀上一百遍,我願意讀到能背誦的程度。

靜心默讀第五自然段,找一找“我願意”的理由。(生默讀思考後交流)

2.細讀“我願意”

(1)兩個隱喻探究竟

課文的許多地方需要我們細細揣摩,弄清楚作者的言下之意。

出示:你不會因爲以前見過你的朋友就不願再見到他們了吧?言下之意就是——

你已經見過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說:“真想不到你懂這個!”言下之意是——

還有兩個句子請和同桌合作,一個讀,一個說言下之意(同桌互說)

教師小結:這段話看似在寫作者與朋友、家的密切關係,實則表達的是——作者與書的密切關係。

(2)兩問兩答強表達

那麼作者又是怎樣把這種言下之意表達清楚的呢?(前面用了兩個問句,後面又作了兩次回答)

變換順序來讀一讀——

還可一問一答地讀——

無論順序怎麼變,意思都——不變。

可是,爲什麼作者要用這樣的順序表達呢?(出示原文)

——連說兩個問句,讓人感受到作者表達“我願意”的感情很強烈。

先兩問,再兩答,顯得很緊湊。

小結:這就是演講詞的特點,用特殊的句式表達強烈的情感,讓我們一起用朗讀把這種強烈的“我願意”展現出來。

三、走進內心,與自己對話

1.通過練筆,走進內心

在作者心裏,書似友,書如家。那麼在你的心裏,書又是什麼呢?模仿練筆

課件出示: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 ,也是 。

練筆,交流,評價

2.思考問題,與自己對話

書在我們眼裏有那麼多精妙比喻,但作者爲什麼偏偏比喻成朋友,比喻成家呢?(學生交流)

在這篇演說詞的原文中還有這樣一段話:(出示)

蛋糕一吃就沒了。

撲克牌不久就會變得乏味,

圍繞在孤島四周的大海上的景色,勝過你帶去的最美麗的圖畫;

八音盒和口琴只能喚起你更大的孤獨感;

畫箱裏的紙裝得再多也會用完……

而唯有一本書——一本你所喜愛的`書,

纔是一位親切有趣的伴侶。

它將伴隨你,給你無窮無盡的想象和歡樂,

使你百讀不厭、常讀常新,不斷地感知和發現新的真理;

它將幫助你戰勝寂寞和孤獨,

黑夜裏的明燈、星光和小小的螢火蟲,爲你照亮夜行的小路

指引你和幫助你去認識世上的善惡和美醜。

如果現在問你,當你獨自駕舟環遊世界,只讓你帶一本書,你願意嗎?

四、迴應主題,與編者對話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不但讀懂了作者走遍天下書爲侶的原因,而且還和作者一樣願意——走遍天下書爲侶。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7、8自然段,感悟作者的讀書方法。

2. 背誦第7自然段。

3.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熱愛,繼續開展關於閱讀的綜合性學習,逐步培養學生“以書爲友”的習慣。

4.學習作者以推理方式層層剝筍地表達自己觀點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主要內容

一、複習導入

1.出示詞語:個別朗讀檢查、齊讀。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作者毫不猶豫地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周遊世界,這是因爲:出示第6自然段。相信每一位同學都已深深明白這個道理,但是怎樣才能常讀常新呢,怎樣才能做到十遍百遍地讀同一本書而不感到厭倦呢?

二、學習7、8自然段

1.帶着上面的問題讀讀課文的第7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樣一遍又一遍地讀同一本書的?(思考,品位,欣賞,尋找新知,小結收穫,想像、關注作者)

2.讀書的方法還要講究(順序)?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首先——然後——最後)

3.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真像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同學們,我們平時也讀了很多書,你有什麼好的讀書經驗,或者聽了作者的讀書體會,你有什麼啓發?

(摘錄式、體會式、批註式、提綱式……)

4.背誦第7自然段。

5.出示句子:

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你自己的東西,因爲世上沒有兩個人會用同一種方式讀通一本書。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個性化閱讀!

三、拓展延伸

伏爾泰說:書讀得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而當你讀書而思考得越多的時候,你就會清楚得看到,你知道得還很少。書就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無限廣闊的海洋。讓我們記住冰心的話,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1.讀書苦,苦讀書,教師爲讀書而苦,苦中有樂;讀書樂,樂讀書,學生爲讀書而樂,其樂無窮。

2.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鳥兒沒有翅膀。

3.沒有人給我們智慧,我們必須自己找到它——朋友,走進知識的海洋吧,它會帶給你內心的激盪。

4.知識是產生傑作的基礎,讀書是引導聰慧的靈魂。

5.書,帶着你遨遊瑰麗多姿的知識海洋,領着你探索古今中外的趣事奇談。

6.閱讀鏈接:神奇的書

作業指導

第4題:從“首先、然後、最後、……可以看出作者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讀。

名言: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板書設計:

如友 常見常新

書 似家 常回常新 常讀常新

故地 想去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