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蘇教版十一冊《負荊請罪》教學片段與反思

蘇教版十一冊《負荊請罪》教學片段與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7.93K 次

《負荊請罪》是一個流傳千百年的動人故事,在小學語文教材裏也是一篇老課文。聽過好幾位老師上這篇課文,自己也上過,總留給我相同的記憶:藺相如有勇有謀,胸襟寬闊,一個坦坦蕩蕩的角色;廉頗一介莽夫,居功自傲,雖能負荊請罪,但總令人覺得他是起襯托作用的反面人物。而這一次卻有一種特別的感覺。

蘇教版十一冊《負荊請罪》教學片段與反思

片段一

師:請幾位同學上臺表演“負荊請罪”的畫面,在座的其他同學都是小導演,指導臺上小演員們表演時的語言,神態,動作。

(生七嘴八舌議論。)

生:廉頗態度應誠懇,來到藺相如的面前應單膝下跪,雙手抱拳向藺相如請罪。

生:藺相如是一個胸襟寬闊之人,面對廉頗應彎下腰,雙手攙扶廉頗。

生:藺相如應說:“廉將軍不必客氣,只要你改過自新,我們倆齊心協力,必然會使趙國越來越強大。”

生:藺相如起身相迎時應面帶微笑,而廉頗應滿臉悔恨之色。

生:廉頗是揹着荊條來表示他請罪的誠意的,所以,我們應準備一個道具當荊條。還可加上廉頗背上荊條時的獨白:我一生在戰場上功無不克,戰無不勝,忠心耿耿保衛祖國,可如今我真是罪不可赦呀!

生:(一語驚人)

廉頗又沒犯罪,爲什麼他得稱自己罪不可赦?而藺相如怎麼能說廉頗應“改過自新”呢?

師:廉頗“犯罪”了嗎?

(又掀起了一個討論的高潮)

生:廉頗雖沒有犯罪,但這一切功勞也應是藺相如的,假如他沒有避而不見,廉頗就有機會讓藺相如下不了臺,那不就構成犯罪了嗎?

生:可畢竟沒碰着,最多也只不過是廉頗腦子裏有這個想法,又沒有付諸於行動,最多也是犯罪未遂!

生:如果廉頗是個卑鄙小人,完全不顧國家的利益,打定主意與藺相如過不去,難道非得與藺相如碰面纔可嗎?像電視裏的*官,早用什麼見不得人的*計謀害藺相如了。這說明廉頗心中還是顧着國家利益的。

生:他跟藺相如平分秋色!我覺得應改一改兩個人的臺詞

廉頗:藺上卿,前不久我一時糊塗,險些鑄成大錯,是藺上卿的寬闊心胸喚醒了我。有冒犯的地方,敬請原諒。現在請你用荊條責打我吧!

藺相如:廉將軍,你太客氣。廉將軍爲保衛趙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你的勇猛一直令我佩服。今天,藺某更是佩服廉將軍的爲人,相信趙國在你我的齊心協力下,一定會越來越強大。

反思:

對於一篇文章的理解,大多數情況下是一致的。但,也難免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時候。這一案例就說明了這一點。廉頗這個人物形象的理解似乎在許多師生心中都形成了一個定勢:居功自傲的莽夫,唯一的可愛就在於能知錯就改,但很少有更深入地體會這個人物身上的可貴之處。而學生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廉頗沒犯罪,爲何稱他爲請罪?面對這與旁人迥異的理解,老師並沒有一棒打死,因爲這是學生心裏的疑惑,是他們獨特體驗的反映,“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應值得尊重。這樣做,正如《語文課程標準》所指出的那樣:“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在閱讀教學中,“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片段二

生:老師歷史上真的有“負荊請罪”嗎?

師:爲什麼會這麼問呢?

生:象廉頗這樣的大將軍,他只不過一時犯了糊塗,而且又未築成大錯,怎麼一定要“負荊請罪”,他不能以別的方式道歉嗎?

師:你說的很有道理,同學們認爲呢?

(學生聽了議論紛紛。)

生:我認爲他可以在上朝時多替藺相如說話。藺相如遇到困難時主動去幫他。這樣時間久了就好了。

生:他可以寫一封信,買一些禮物讓僕人送過去。我爸爸就是用“信”和“禮物”來討我媽歡心讓我媽回心轉意的。

(同學們聽了哈哈大笑。)

生:或者他可以把藺相如約出來吃頓飯,邊喝酒邊聊.我爸爸常說酒桌上什麼話不好說?

師:同學們真會爲廉頗考慮這樣既道了歉,又不太丟面子,多好呀。可他並沒有這樣做,他不在乎尊嚴?!

生:(迫不及待地嚷道)不,他太要面子了,要不他也不會妒忌藺相如了。而現在他竟能赤身露體揹負荊條來向藺大人請罪,真讓我佩服。

生:俗話說“男兒膝下有黃金,跪天跪地跪父母”,而廉頗竟能向藺相如下跪,足見他道歉的誠意,真不愧爲大丈夫呀!。

師:心胸寬廣是一種美德,而坦然面對過錯更需要勇氣,藺相如可敬,廉頗更可敬!請同學們帶着對他們的'敬意再來讀讀課文。

反思:

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並不代表着學生說的全都是對的,教師的角色並不是忙着點頭:“說得好,說得對。” 而是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巧妙的引導點撥,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教師是一個信息源,是與師生平等對話中的首席,不是蹲下來所謂的平等對話,而是站起身來平等對話,要注意把握好度。經過這樣一個自主的,發揮個性的平等對話過程後,學生才真正找到了課文的真實,他們心中涌起的是對那些爲國家利益而捨棄自己私利的英雄的敬佩,使學生的體驗程度出現一種飛躍狀態,產生認識的深化,情感的深華和價值的提升。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沒有生成的課堂是不美麗的。孩子們的心靈是那麼豐富,想法是那麼奇特,個性又是那麼多姿多彩,如果得到了教育者的保護和發展,那美麗不僅僅是課堂而是孩子的終生。有了教學中師生互動中的即興創造,教學纔會成爲一種藝術,纔會充滿生命的氣息,纔會出現不曾預約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