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六年級語文《負荊請罪》教學反思

六年級語文《負荊請罪》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六年級語文《負荊請罪》教學反思

六年級語文《負荊請罪》教學反思

身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語文《負荊請罪》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級語文《負荊請罪》教學反思1

《負荊請罪》,是一篇劇本。上課伊始,我讓孩子們介紹“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意思,接着講講這個成語的來歷、出處等,孩子們顯得饒有興趣。緊跟着我讓同學們回憶劇本的基本特徵,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們的發言顯得瑣碎而不完整,指名幾個同學交流後,我隨即做了總結性的概括,讓孩子們對劇本的特點進行再次強化。

初讀課文階段,我提出最基本的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即出示詞語:府邸、脣槍舌劍等。請一名後進生讀,此生起立後無語,心中慶幸抓得準,又請一生,又無語,無奈只得請一名“尖子生”來救場,此生流利地將背投上的五個詞語非常準確地讀了出來。生詞檢查完,該檢查課文的朗讀情況了,指名幾位同學分角色分別扮演藺相如、廉頗、韓勃……孩子們讀得比較投入,個別同學感情非常充沛,已超出了我的要求,值得表揚。讀完後,生點評,由我來做最後總結性的發言。

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部劇本爲我們呈現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生聚精會神地默讀課文,不久一名男生舉手,回答得簡潔、準確,這讓我信心大增。感慨:語文能力是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訓練的結果。概括完全文,又讓同學們概括每一幕的主要內容,當然是手到擒來,吹灰之力即搞定。離下課還有幾分鐘,拿出補充習題做幾道簡單的題目。

今天的課堂,簡單、務實,沒有華麗的設計,只有紮實的訓練。我想,對於六年級的語文課堂來說,紮實、有效的訓練要比精美設計來得更加實惠些,在充分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既爲第二課時的閱讀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也能讓孩子在無形之中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整堂課基本上是在檢查孩子的預習,不僅有字詞的掌握情況,課文的朗讀情況,更包括整體把握文章的能力,把握文章能夠脈絡的能力。我覺得,紮實上好第一課時是高效完成第二課時的前提,那些沒有進行第一課時教學而直接進行第二課時的教學看似高效,實則有些囫圇吞棗,孩子們是否真正理解了教師上課硬塞的“知識”。又到底能夠吸收多少?是有待於進一步瞭解的。

六年級語文《負荊請罪》教學反思2

今天的課堂,簡單、務實,沒有華麗的設計,只有紮實的訓練。我想,對於六年級的同學的課堂來說,紮實、有效的訓練要比精美設計來的更加實惠些,在充分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既爲第二課時的閱讀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也能讓孩子在無形之中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整堂課基本上是在檢查孩子的預習,不僅有字詞的掌握情況,課文的朗讀情況,更包括整體把握文章的能力,把握文章能夠脈絡的能力。 我覺得,紮實上好第一課時是高效完成第二課時的前提,那些沒有進行第一課時教學而直接進行第二課時的'教學看似高效,實則有些囫圇吞棗,孩子們是否真正理解了教師上課硬塞的“知識”。又到底能夠吸收多少?是有待於進一步瞭解的。

所以,在上第二課時我突然想起一個詞——放手。 於是,我對孩子們說,我給他們二十分鐘的時間,讓他們自學:自己讀生字,自己讀詞,自己理解不懂的字詞,自己想一想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不會的可以來問我,可以問同桌,也可以下位與別的同學交流,還可以去查閱手頭的資料,可以去問不開口的老師……

二十分鐘左右,彙報開始,我想,可以讓學生先說說對詞語的理解,學生只要一開口,字音的問題就可以隨機解決了。 拋出來了磚,引來的是學生的玉了,我這樣想。

生:(一位同學率先站了起來)我向大家彙報“府邸”這個詞的意思,“府邸”就是指當官司的人家住的地方。

生:我來補充一下,“府邸”不僅是指做官的人家住的地方,只要是有權有勢的人家住的地方都可以叫府邸。

生:大財主家住的地方也叫府邸!

師:你們這一說,老師心裏明白了,“府邸”絕對不是茅草房,那種連大門口都掛着燈籠,都臥着石獅子,都站着門衛的人家,他們住的地方一定是府邸了。

生:我知道“針鋒相對”就是“針尖對麥芒,寸步不讓”。

生:我知道“寬容大度”就是心胸很寬廣。

生:“寬容大度”就是宰相的肚量,能撐船。

生:“寬容大肚”就是大肚之人能容天下難容之事。

生:“昏庸”就是耳聾眼花老糊塗。

生:“昏庸”就是不明白糊里糊塗。

生:我知道“上卿”是古代的一種官職。

生:“上卿”大概相當於宰相。

生:就像國務院總理,像外國的總統。

生:“懼怕”就是害怕。

生:跟害怕還不一樣,“懼怕”是說內心很恐懼,非常害怕。

生:我弄懂了“門客”就是指家裏的傭人。

生:是跑堂的。

生:不是,“門客”是藺相如出錢供養的能爲他出謀劃策的人。

師:對,門客可不是傭人,剛纔這位同學說的很對,門客可是謀士啊!

生:我知道“負荊請罪”就是揹着帶刺的荊條到別人的家裏去請罪。

生:“負荊請罪”就是指登門謝罪。

生:“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出自司馬遷的《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負荊請罪”還是一個成語,比喻誠心誠意地道歉。

……

不知不覺,下課的鈴聲響了,我們卻久久地沉醉在交流的氛圍裏。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精彩的有智慧的語文課,不在於教師講授無數個知識點,而在於學生提出更多的爲什麼;不在於教師運用什麼方法,而在於學生是否在學習過程中有大量的參與和自由表達的機會;不在於設計的課堂有無其基礎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於學生是否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通過學習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於學生從課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於他們質疑和評判了多少,在於他們是否展開想像的翅膀,拓展廣闊的心靈,在於學生對自己的發展是否有足夠的自信。”能夠讓學生藉助課本發展語言、訓練思維、培育智慧也一直是我的追求,雖然我的課堂還存在着許多缺點,還留下了不少遺憾,但正是有了這樣地探索,我們才能不斷地前進。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是語文課堂教學研究的主題,是時代的呼喚。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更應該巧妙點撥,善於激勵,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底能夠吸收多少?是有待於進一步瞭解的。

六年級語文《負荊請罪》教學反思3

這節課中,我通過緊扣戲劇衝突,揣摩“潛臺詞”,來體會人物的精神品質,繼而挖掘文本資源,認識中國的“和”文化。課前重視學生的預習作業,讓學生讀通、讀準、讀懂,爲上課打好基礎。課中啓發誘導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樂思、樂想、樂說。

第一幕的教學主要抓戲劇衝突,這是閱讀劇本的關鍵。我拋出一個問題:“藺相如與韓勃在討論什麼問題?”學生很容易就瞭解到一個信息,即“韓勃認爲藺相如怕廉頗,而藺相如自己卻堅持說不怕”,這就是戲劇衝突。我帶領學生緊扣這個衝突,深入文本,揣摩臺詞,引出“和爲貴”這一個中心。

第二幕的教學通過研究廉頗是怎樣請罪的,抓藺相如寬恕廉頗的細節描寫,體會到廉頗請罪是誠心誠意的,藺相如也是真心原諒廉頗的,彼此的真,彼此的誠,纔有了負荊請罪這樣好的結局。

整堂課上下來,雖然是流暢的,學生也是投入的,但朗讀不夠,如果能指導朗讀,借朗讀來體會品質、昇華情感,學生的心與課堂就更融洽了!我本來計劃學完後分組表演,覺得在排練時學生就會再讀,讀中、演中品味人物內涵,可學生確是笑聲不斷,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關注課堂,反思課堂,才能讓我們的學生愛上課堂。

六年級語文《負荊請罪》教學反思4

《負荊請罪》是一個歷史獨幕劇。第一幕講述了藺相如的門客不滿藺相如在廉頗的面前所表現的懦弱,藺相如解釋了自己不與廉頗計較的原因。第二幕講的是廉頗已經明白了藺相如的良苦用心,揹着荊條去藺府登門謝罪的事。

這是一個歷史故事,課前我讓學生穿插讀了《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的故事,讓學生全面瞭解了《負荊請罪》故事發生的背景,學生對此很感興趣。我便拋出一個問題:從《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這兩個故事中,你看出藺相如是一個怎樣的人?廉頗是個怎樣的人?學生很容易就說出藺相如是個機智勇敢、足智多謀、熱愛祖國的人,廉頗是個英勇善戰、戰功赫赫的將軍。有了這樣的認識,學習《負荊請罪》這個故事時體會藺相如顧全大局、深明大義、寬容大度,廉頗知錯就改、勇於認錯的可貴精神就很容易了。

劇本表演最重要的是塑造出鮮明的人物形象。在引導學生品讀人物的臺詞時,我從這兩方面來引導的:一是抓住人物的臺詞、小括號動作和神情的提示、方括號背景的提示來品讀好人物的臺詞;二是聯繫人物的職位、身份、經歷等等屬於人物個人的東西來品悟人物的內心,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品質,品讀好人物的臺詞。對課本中沒有括號提示的臺詞,我讓學生通過對人物的分析,對劇情的理解加上動作和神情的提示,既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爲表演做好鋪墊,效果不錯。

六年級語文《負荊請罪》教學反思5

《負荊請罪》這篇文章故事人物性格鮮明,通過對劇本語言的閱讀品位,感受廉頗知錯就改及藺相如顧全大局的精神風貌。在課題的教學中有學生指出這是一部歷史話劇,另一個學生說這是“獨幕劇”。我馬上抓住學生的這一“失誤”,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思路:課文作爲話劇共兩幕,第二幕是寫“負荊請罪”而第一幕又是寫什麼的呢?同“負荊請罪”有何聯繫?指名學生朗讀第一幕,學生有了早讀課的預習,朗讀得還是不錯。朗讀後,學生就明白了第一幕其實寫的是“負荊請罪”的原因,有一位學生說是第二幕的鋪墊,當然也是正確的。

接下來的教學圍繞一個“怕”字展開:門客韓勃以爲藺相如怕廉頗,何以見得?學生抓住文中“有意避讓”、“好幾天不敢上朝”等語句體會到藺相如表面上的“怕”。在練習感情朗讀中,又抓住藺相如面對秦王“毫不懼怕、針鋒相對、脣槍舌劍、寸步不讓”的表現,補充“完璧歸趙、澠池會見”的故事,讓學生體會到“想當年”藺相如的“勇敢無畏”。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深思:藺相如是不是官越做越大,膽子越來越小了呢?學生自然就從藺相如的一番肺腑之言,理解了他的“深明大義、顧全大局”的思想特徵。理解“若有所悟”這個詞語後請學生想象:韓勃領悟到什麼?藺相如的良苦用心,廉頗是否明白?請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二幕,學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學生抓住廉頗的言行體會到他道歉的誠意。

本文的體裁是劇本,於是,我在學生充分地朗讀課文、把握了人物特點之後,讓學生自排、自導、自演,受到了學生的喜愛,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