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無月的中秋散文

無月的中秋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3W 次

又是一年中秋時。

無月的中秋散文

通常風清月朗的中秋夜,連空氣中都會瀰漫着一種浪漫和祥和的氣息。每每農曆八月十五的夜來臨時,不管窗前有沒有明月,無論四周有沒有花香,這個充滿傳統人文情趣的節日一定要圓滿的。這是一種心情的寄託,也是一種美好的願望。

中秋節往往是與國慶節聯袂而至,合稱雙節。但今年的中秋卻比國慶急切,來的早了一些,似乎要向天下人昭示已有、或將有的日子裏,當是多年不見的風調雨順,還有夢寐以求的政通人和。這個雙節雖前後相間近月,但祥和的氣氛卻並不會因時光的綿延和拖沓而被沖淡。對於美好的事物,大家總會千方百計地讓它無限延伸下去,永遠也不沖淡、永遠也不凋謝!

早先並沒有“雙節” 之說,從前的法定節假日中也並沒有中秋節,而國慶節卻法定要普天同慶三天的。普天同慶的日子裏,人們盡情歡樂,載歌載舞,這已延續了多半個世紀了。不知是中秋沾了國慶的光,還是國慶沾了中秋的光?總而言之,這段成雙的節日總是輕鬆愉快的,還充滿着詩意和浪漫的色彩。

中秋節,花好月圓,既溫馨、祥和,也浪漫、富有詩意。不過,此時卻恰恰是秋收。這個收穫的季節,氣侯雖然清爽,但照例是緊張而繁忙的。廣闊天地裏的人和牽掛着廣闊天地裏的人的人,都深切地知道這是一個緊張而繁忙的季節。要說溫馨與祥合,一定有,只是沒有那麼張揚。至於浪漫與詩意,在繁忙裏收秋的人則是無暇體會和刻意享受的。似乎那都是有閒階層的事,與廣闊天地裏勞作着的人無干。

今年的中秋有些早,田地裏的.莊稼還嫩綠着,“無土栽培”的一代、“土生土長”的一輩,以往的中秋時節雖各懷心思,今年卻都不約不約而同地嚮往起浪漫的月亮來了。那輪月下可對酒當歌,那輪月下可鶯鶯細說,那輪月下還能隨心所往、遙抒情愫、遠寄相思……

白天下了雨,到了夜晚天還是陰陰的,東天裏閃亮着城市高樓大廈上點綴着的遠遠近近、星星點點、如夢如幻的五彩燈光,那燈光在被這八月十五的秋雨洗刷了一整天后,顯得很前新、很精神、格外耀眼。

月亮依舊沒有露臉,這讓人有幾分着急,但卻一直沒有失望。這是八月十五的夜,是中秋夜,天底下的人都在期盼着,月亮不應該不出來!

等着吧,說不定這個中秋的夜裏還會有個意外的驚喜呢!

無所事事的等待中,有興琢磨起這組節日的差異了。中秋是聯接親情的節日,具有傳統和民族特色,富於感情色彩;國慶是展示一個國家和民族成果的節日,是一種力量與凝聚力的體現,更有喜慶與放飛的因素。二者雖都是節日,但中秋側重於節,而國慶偏向於假。中秋需要用愛心織情,國慶則可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完全放鬆。

忽然想起以往的中秋節了。有關風花雪月的故事只記得書本里有,之於自己,更多的是樸實而無華的生活的記憶了。只記得吃團圓饃的時間往往正好是秋收,更多的國慶節等同於勞動節,是要收秋勞動的。親人們也就在這收穫的勞動之中完成了團圓。這種團圓,有的是親情,但卻並談不上浪漫。

這是收穫的季節。雖稱作季節,但也就那麼三、五天。這三、五天的收穫季節卻往往是處於中秋、國慶這兩個節日期間的。其實也並不是處於廣闊天地裏的鄉下的人不會浪漫,而是這季節不給他們浪漫的閒暇。什麼時候有閒暇?雨雪天!雨景和雪景也不錯,靜悄悄的,只聽見雨或雪沙沙地撲打着窗戶,是另一種境界。然而此時屋裏的人最需要的卻是睡覺。天地雖闊,雨雪再美,但人卻太累了!

現實生活中有時不容許有浪漫的,有時即使有條件,你也浪漫不起來。就說這雙節裏的秋收吧,即使下着雨也得在雨中把果實收回來。春花秋月不及春花秋實好,花、月足可抒情,但不抵飯吃,還是把成塾的果實收回來穩妥些、實在些。誰要浪漫誰浪去,與我何干?

在記得起來的中秋節裏,白天,背朝着藍天白雲,面向着散佈了條條畦樑的土地,或彎腰掄着菜钁將一棵一顆腰裏彆着玉米棒的秸稈挖倒擺順;或蹲下身體將秸杆上的玉米棒子一個一個掰下堆起;或將地溝裏那一堆堆棒子收入麻袋,再扛起到肩上深一腳淺一腳、磕磕絆絆、踉踉蹌蹌地扛到地頭裝車;或將秸杆一捆一捆地裝上架子車,壘尖碼好再拉回家裏,栽靠在牆邊。有時還摸黑加班,踫巧是滿月的中秋夜時,滿是傳說和浪漫的明月卻實實在在被當作了照明的燈,明亮的月光下正好乾活。

忙罷了田裏的活,在這明朗的月光下,正好可以打理堆得滿屋滿院的玉米棒。此時便鬆緩多了,話也多了,有了笑聲,偶爾還傳出歌聲。

銀盤似的朗月掛在清爽的空中,滿天的星星也不時地眨着眼,一閃一閃的。有時還有夜鷹飛過,在地上劃過一道黑影。在這白天黑夜連續勞作的過程中,一直都在緊張地揮灑着汗水,莫說賞這秋景,連擡頭多看幾眼藍天也都略顯奢侈呢!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儘快將果實歸倉,及早結束這一年一度緊張而繁重的秋收!

在月光下剝棒子外皮,往往是全家人圍在一起的。把堆了滿院子的玉米棒子一個一個剝了皮,再拴成爪,最後套成串。再把一串串或黃或白的棒子踅上樹,或掛上牆。這是又一個成套的工作流程。這也是一組簡單而重複的勞動,只動手就行,比前面的工作輕鬆多了,可以不用出汗。

家人們一邊幹着活,一邊說着、笑着。說着一些家務事,還參雜了無數的故事,也說些八月十五的事。雖很忙,但十五的這個節日沒有忘。不一會兒,團圓饃就端上來了,一人一角,誰也不能少。團圓饃是什麼?其實就是夾餡的鍋盔,裏邊夾着的餡是芝麻鹽或甜豆沙。團圓饃也是在大鐵鍋烙出來的,所不同的是一定要在饃沿上捏一圈花紋。團圓饃是月亮,而那圈花紋則是月光。有時還在饃上用瓶子蓋壓一圈小圓環,這圈小圓環是環環相扣的。中間是相扣的三個大圓環。據老人們說,三個大圓環指的是天、地、人,而那圈小圓環則是芸芸衆生。在三個大圓環和周圍一圈小圓環之間的空地上,還要粘幾枝胡蘿蔔纓子,這就象徵着花了。花好月圓!

這有月光朗照着的十五的夜裏,全家老少圍聚在一起,一邊幹着活,一邊吃着屬於自己的那角團圓饃,其樂也融融!就這麼着,中秋節也過完了、有時把國慶也捎帶着過完了。

人所處環境的優劣,往往並非自己所能主宰。而生活的快樂與否,全在人的態度。只要你自己覺得還好,其餘的一切任由它:愛咋咋的!

這都是許久以前的故事了。雖剛剛發生過的事轉眼就忘了,可這多年前的東西卻怎麼也忘不了!還觸景生情,一擡手一投足、一笑一顰,總能激起憶舊情節,還能適時而恰當地附上一些故事。有些還蠻生動的,連自己都感動了!

感動過後,舉目向窗外一看:四下裏黑漆漆的,並不見一些的星光。隱隱聽到有沙沙沙沙的聲音,還有滴滴答答響動。顯然,這場秋雨並沒走遠,一轉身又回來了。

這個中秋節的夜晚,月亮沒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