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鴻門宴》第三課時教學設計

《鴻門宴》第三課時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教學目標】

《鴻門宴》第三課時教學設計

知識與能力

1、積累文中重點字詞、句式;

2、學習作者通過語言行動描寫人物和對比烘托描寫人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3、解讀文本,結合故事情節分析項羽、劉邦兩個集團各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4、朗讀法,問答導學法,小組討論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

5、通過分析項羽、劉邦兩個集團各個人物的性格特點,認識“鴻門宴”這場鬥爭中劉勝項敗的原因

【教學層次設計】

一、概述上節課內容,導入新課;(約1分鐘)

二、解讀文本,結合故事情節分析項羽、劉邦的性格特點;(約25分鐘)

三、檢查作業完成情況,分析行文技巧,探究對比手法烘托人物形象在課文中的運用;(約17分鐘)

四、課文總結及作業佈置。(約2分鐘)

【教學過程】

一、概述上節課內容,導入新課。(約1分鐘)

師:上節課我們講到“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知道此時劉邦的生命危在旦夕,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瞭解到劉邦知人善任的性格,那麼,在劉邦的危急時刻,他的部下會做些什麼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4、5、6、7自然段。

二、解讀文本,結合故事情節分析項羽、劉邦的性格特點。(約25分鐘)

請同學們齊讀第四段,注意把握樊噲的語氣語調,感知宴會中的緊張氣氛。(引入第四段的教學)

(十一)樊噲闖張,義責項羽

師:鴻門宴上危機重重,劉邦君臣就甘心坐以待斃嗎?

明確:樊噲出場。(板書樊噲闖帳,義責項羽)

翻譯相關內容,並分析。

明確:闖入宴會——救主心切,神勇;

忍辱吃生彘肩——不示弱;

慷慨陳詞——表面指責,實則恭維項羽。

重點詞句:客何爲者:賓語前置句。王:使…爲王。故:特意。

師:面對樊噲的指責,項羽有辯解嗎?爲何不辯解?

明確:無,樊噲的言行滿足了項羽的虛榮心。

師:樊噲的闖入本是無禮的行爲,項羽爲何不借此假裝大怒,殺了劉邦君臣呢?

明確:經過項伯的勸說,劉邦的道歉,項羽已經放棄了殺劉邦的念頭,同時項羽不屑用下三濫的手段,文章開頭項羽大怒,就說“饗士卒,爲擊破沛公軍”,項羽贏要贏在戰場上。

(十二)劉邦逃席 (請第一大組的同學朗讀第五段,其他同學注意聽,引入第五段的學習)

師:項羽無意殺劉邦,劉邦應該說是安全的,劉邦也這樣認爲嗎?

明確:沒有,借上廁所,逃跑。(板書劉邦逃席)

師:劉邦擔心項羽怪罪嗎?

明確:怕,“今者出,未辭也,爲之奈何?”

(十三)張良留謝

師:樊噲和張良如何處理這事?

翻譯相關內容,分析:樊噲支持逃跑,張良留下進獻禮物。(板書張良留謝)

重點詞句:辭:計較。

大王來何操:賓語前置句。

(十四)項王受璧,范增怒罵(請第二大組的同學朗讀第六、七段,其他同學注意聽,引入第六、七段的教學)

師:項羽跟范增對待禮物的態度如何?

明確:項羽:接受了禮物;

范增:擊碎,並罵項羽。(板書項王受璧,范增怒罵)

重點詞句:沛公安在:賓語前置句。

(十五)誅殺無傷,劉勝項敗

探討:很多人認爲項羽是因爲在鴻門宴上放走了劉邦而失去天下的,你同意這個觀點嗎?(隨機點3至5位學生回答,暢所欲言,引導學生明確“性格決定命運”)

明確:性格決定命運。(ppt展示)

項羽:

對劉邦:傲慢,自高自大,毫無遠慮;

對部下:不採用計謀,剛愎自用,意氣用事;

對內奸:視而不見,治軍無法,任人唯親;

對內應:胸無城府。

劉邦:

對項羽:掩蓋野心,深謀遠慮,忍辱負重;

對張良:採納意見,知人善用,從諫如流;

對內奸:立殺,治軍嚴謹,有奸必除;

對內應:拉攏,善於團結一切有助於自己的力量。

三、檢查作業完成情況,分析行文技巧,探究對比手法烘托人物形象在課文中的運用。(約17分鐘)

師:鴻門宴上兩大軍事集團演繹了一場明爭暗鬥,實際上也拉開了楚漢爭霸的序幕。在這場鬥爭中,作者將兩大集團的人物一一對應,對比着來寫,使得人物形象鮮明突出。我們分析人物形象也應該把握住這種對應關係,作對比分析。

請大家結合自己對這個問題的思考結果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引導組織學生討論,全班分爲四大組,每大組討論一組人物關係(板書兩大軍事集團人物的對比),每大組中按前後桌四人爲一小組進行討論,討論5分鐘;小組展示8分鐘,教師總結4分鐘(板書關鍵詞)。)

1.第一組主帥:項羽pk劉邦提問:在主帥的對決中,雙方各有怎樣的表現?反映出怎樣的性格特點?誰將在對決中勝出?

要點提示:

(1)項羽。

①行爲表現:無傷告密(大怒),決意伐劉——項伯說情(許諾),答應善遇——沛公謝罪(留飲),自愧設宴一一范增舉佩(默然),縱容劉邦——項伯翼蔽(不應),繼續縱容一一樊噲闖帳(稱讚),賜坐賜酒一一張良留謝(不追),安然受璧。

②性格特點:唯我獨尊、光明磊落、寬宏大量、“仁義”皆施、直率魯莽、沽名釣譽、輕敵自大、寡謀輕信、優柔寡斷、眼見不遠、不善用人。

(2)劉邦。

①行爲表現:爲之奈何(驚)——求救張良(問)——拉攏項伯(謀)一一謝罪項羽(奸)——脫身獨去(識)——留良代謝(周)。

②性格特點:虛心請教、多謀奸詐、能言善辯、頭腦清醒、善於應變、慮事周到、善於用人。

點評:在“鴻門宴”這場鬥爭中,劉邦的表現要略勝一籌,從而化被動爲主動。

2.第二組謀士:范增pk張良提問:作爲雙方陣營中的決策人物,二人在鬥爭中的表現如何?

要點提示:

(1)范增。根據劉邦人關前後的變化,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提出了策略:“急擊勿失。”鴻門宴上,數次目示擊殺劉邦,項王不應。出,召項莊,說“君王爲人不忍”,說明範增對項羽的思想還不甚瞭解。劉邦跑後,范增指桑罵槐說:“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爲之虜矣!”爾後的歷史證實了這一點。可見范增有遠見卓識,老謀深算。但處事浮躁,不該把矛盾暴露給敵方,其後果被劉邦利用。他不能準確把握項羽的`思想動態,一味將自己的意見強加於他,一方面由於他的年齡地位,一方面由於他對時事觀察和對項羽的忠心。

老謀深算:奪天下者必沛公也!

洞察敏銳:力促擊劉、舉佩示意、出召項莊。

驕橫浮躁:拔劍擊鬥、斥罵項羽。

(2)張良。對劉邦忠誠,“今事有急,亡去不義”。鯫生之計,劉邦沒有告訴張良,大事當前,張良不計。緊急關頭,張良運籌帷幄,沉着冷靜,深謀遠慮,能夠提出正確的策略。張良的話語、行爲並不多,但劉邦集團的一切活動,實際上都是張良導演的。

多謀善斷:言沛公不敢倍項王也、出招樊噲。

處事不驚:亡去不義、君臣商議、軍門見噲。

沉穩機智:張良留謝。

處事有方:大王來何操?

點評:從智謀上來看,二人不相上下,但范增輸在了項羽不採納他的意見,更爲致命的是他用錯了項莊,並讓劉邦脫逃。

3.第三組武士:項莊pk樊噲提問:這組對決,誰的表現更爲搶眼、形象更突出?要點提示:

(1)項莊。沒有頭腦,劍術不佳,刺殺劉邦未成,笨拙無能。有勇無謀,被動。

(2)樊噲。

忠誠。知道今日之事甚急,立即表示“此迫矣!臣請人,與之同命。”

勇武。“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人,披帷西向立,嗔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一個威風凜凜的武士形象。難怪項王都得“按劍而跽”,驚呼:“壯士!”大斗飲酒,大塊吃肉,粗獷,真乃英雄本色

能言善辯,慷慨陳詞,痛責項王,說來頭頭是道,有勇有智,罵得項羽“未有以應”,只好賜坐。有勇有謀,粗中有細,主動請戰。

點評:樊噲以絕對優勢勝出。

4.第四組內奸:項伯pk曹無傷提問:司馬遷是如何刻畫項伯、曹無傷這一組人物形象的?

要點提示:

(1)項伯。講哥們義氣,爲救友不顧失節。禁不住劉邦的拉攏,竟然做了劉邦的內奸。“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人乎?”這有什麼不敢的呢,簡直是長劉邦的志氣,滅項羽的威風,完全是替劉邦說話。“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更是對劉邦歌功頌德,對項羽進行指責。在項莊舞劍的時候,項伯“常以身翼蔽沛公”,使“莊不得擊”。

謀略:夜訪張良、極力勸羽、翼蔽沛公、宴上東向坐。

(2)曹無傷。項強劉弱,密報項王,暗中投托,“欲以求封”,投機未成丟了小命。

魯莽、草率:使人告密、激化矛盾、宴後被誅。

點評:曹無傷沒有出場,一句臺詞也沒有,投機未成反丟了小命,而項伯泄露軍事機密,不但不受罰,反而在宴會上風光無限。項伯是項羽集團中唯一的勝出者,他的勝出只能對劉邦集團有利。

總結:通過四組人物形象的對比分析,我們不僅把握了人物性格,同時不難發現,項羽集團除了項伯外,都是全面落於下風的,這樣的對比、映襯,使人物性格更加鮮明,並揭示了劉勝、項敗的必然趨勢。

四、課文總結及作業佈置。(約2分鐘)

《鴻門宴》是《史記》中極其精彩的一篇,“史聖”司馬遷對文中這位失敗了的英雄傾注了深厚的感情,使其具有巨大和久遠的魅力。項羽用性格的筆寫下了只屬於他自己的人生篇章,無論是暴戾、輝煌還是悲壯,無論是抗鼎拔山的人傑,還是自刎烏江的鬼雄。

《鴻門宴》刻畫了八個人物形象,你最欣賞哪一個呢?請大家以《走進秦漢英雄人物——( )》爲題,寫一篇500字的小作文或人物小評價。

【板書設計】

鴻門宴

司馬遷

樊噲闖帳,義責項羽→劉邦逃席→張良留謝→項王受璧→范增怒罵→誅殺無傷

對比照應

人物結構:兩峯並峙,雙水分流。

項羽集團 項羽 范增 項伯 項莊

劉邦集團 劉邦 張良 曹無傷 樊噲

對比照應,孰是孰非,孰勝孰負,不問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