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鴻門宴》課文教學設計

《鴻門宴》課文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W 次

  教學要點:

《鴻門宴》課文教學設計

進一步分析人物形象,着重進行創新思維訓練,精讀課文,要求讀透。

  教學過程:

一、進一步分析人物形象:

張良和范增:(雙方謀士,智囊團,事件演變的關鍵人物)

3、范增:

根據劉邦入關前後的變化,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提出了策略,“急擊勿失”。鴻門宴上,數次目示、舉玦擊殺劉邦,項王不應。出召項莊,說“君王爲人不忍”,說明範增對項羽的思想還不甚瞭解。劉邦跑後,范增指桑罵槐說:“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爲之虜矣!”爾後的歷史證實了這一點。可見范增有遠見卓識,老謀深算。但處事浮躁,不該把矛盾暴露給敵方,其後果被劉邦利用。他不能準確把握項羽的思想動態,一味將自己的意見強加於他,一方面由於他年齡地位,一方面由於他對時事觀察和對項羽的忠心。

老謀深算:奪天下者必沛公也!

洞察敏銳:力促擊劉、舉佩示意、出召項王

驕橫浮躁:拔劍擊鬥、斥罵項羽

4、張良:

對劉邦忠誠,“今事有急,亡去不義”。鯫生之計,劉邦沒有告訴張良,大事當前,張良不計。緊急關頭,張良運籌帷幄,沉着冷靜,深謀遠慮,能夠提出正確的策略。張良的話語行爲並不多,但劉邦集團的一切活動,實際上都是張良導演的。

多謀善斷:言沛公不敢倍項王也、出招樊噲。

處事不驚:亡去不義、君臣商議、軍門見噲。

沉穩機智:張良留謝

處事有方:大王來何操?

曹無傷和項伯:(叛徒)

5、項伯:

講哥們義氣,爲救友不顧失節。禁不住劉邦的拉攏,竟然做了劉邦的內奸。“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這有什麼不敢的呢,簡直是長劉邦的志氣,滅項羽的威風,這完全是替劉邦說話。“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更是對劉邦歌功頌德,對項羽進行指責。難怪在項莊舞劍的時候,項伯“常以身翼蔽沛公”,使“莊不得擊”。

周密,謀略:夜訪張良、極力勸羽、翼蔽沛公 、宴上東向坐

6、曹無傷:

項強劉弱,密報項王,暗中投托,“欲以求封”。投機未成丟了小命。

魯莽、草率:使人告密、激化矛盾、宴後被誅

7、項莊:

沒有頭腦,劍術不佳,刺殺劉邦未成,笨拙無能。

有勇無謀,被動。

8、樊噲:

忠誠。知道今日之事甚急,立即表示“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

勇武。“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目真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一個威風凜凜的武士。難怪項王都得“按劍而跽”,驚呼:“壯士!”大斗飲酒,大塊吃肉,粗獷,真乃英雄本色。能言善辯,慷慨陳詞,痛責項王,說來頭頭是道。有勇有智。罵得項羽,“未有以應”,只好賜坐。

有勇有謀,粗中有細,主動請戰。

二、藝術特色:

1、人物性格:典型性格,各有個性。(見人物形象分析)

2、人物結構:兩峯並峙,雙水分流。

項羽集團 項羽 范增 項伯 項莊

劉邦集團 劉邦 張良 曹無傷 樊噲

對比照應,互相輝映,相得益彰,孰是孰非,孰勝孰負,不問自明。

項羽在優勢下恃勇驕橫,缺乏遠慮,用人唯親,謀臣不能施其謀,將士不能效其力,輕敵麻痹,養奸貽患,內部不團結;劉邦則與之相反,雖處劣勢,但能忍辱負重,虛心下問,善於機變,知人善任,使謀臣盡施其謀,將士盡效其力,並瓦解敵方爲自己效勞,及時清除內奸。劉、項在鬥爭中地位發生的變化,劉勝項負自成定局。

3、故事情節:一張一弛,波瀾起伏。

開端:無傷密告,項王發怒,范增澆油。戰爭一觸即發。(一張)

發展:項伯穿梭斡旋。劉邦張良對策,項王許諾。(一弛)

高潮:項莊舞劍,樊噲闖宴,劍拔弩張。(二張)

項王賜樊噲坐,“樊噲從良坐”。(二弛)

結局:劉邦逃跑,張良留謝。無可奈何花流去!

尾聲:劉邦至軍,立誅曹無傷。

4、場面組接:轉換髮展,推動情節,塑造人物。

場面是情節發展的基本單位。《鴻門宴》是由下列一系列的場面組接而成:

無傷密告,項王發怒,范增澆油。項伯爲救友夜訪張良。張良、劉邦密商對策。劉邦會見項伯,並進行拉攏。項伯回報項王。劉邦鴻門謝罪。項王留沛公與飲,范增數目項王。范增出召項莊,項莊入席舞劍。樊噲闖宴。劉邦逃遁。張良留謝。沛公至軍,立誅無傷。

作者抓住每一個場面的特徵,採取白描的手法,不加渲染,形象生動,情境逼真。隨着場面的轉換髮展,情節不斷推進,在矛盾鬥爭中逐步展現人物的性格。

5、語言特點:語言精煉,富有個性。

如項羽接到曹無傷的密報,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爲擊破沛公軍!”此話只能出自擊殺幾十萬秦軍,擁有四十萬兵力,“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之口。

范增說項羽的一段話:“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爲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說明範增洞察深邃,觀察天相雖屬迷信,但極有煽動性。“急擊勿失”,看中了時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一聽就是一個老謀深算,有遠見卓識的謀士。

張良把項伯的話轉告劉邦,劉邦說“爲之奈何”,“且爲之奈何”,活畫出劉邦如熱鍋上的螞蟻,惶惶不可終日的窘態。張良一出主意,劉邦馬上心領神會,讓張良“君爲我呼入,吾得見事之”。劉邦和項伯的一段談話,把劉邦的睿智、狡詐、圓滑、機巧表現得淋浸漓盡致。劉邦謝罪時的一席話,豁達大度,卑躬屈節,瞞天過海。項王說“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真是英雄的憨態。

張良話語不多,但一句重千金,“沛公不敢背項王也”,確定了重大的方針政策。沉着冷靜,有智謀。

樊噲怒斥項羽的一席話,和劉邦對項伯說的`,和劉邦鴻門謝罪時說的,何其相似乃爾,但風格不同,顯示的性不同。

6、動作描寫:無聲的語言,有形的思想。

如“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諸三,項王默然不應”。一個“數目”、“舉玦”;一個“默然不應”。說明一個抓住時機,急切下手;一個沉默不語,猶豫不決:各有各的認識,各有各考慮。

再如項王賜酒,樊噲“立而飲之“,項王賜彘肩,樊噲“拔劍切而啖之”。這一飲,一啖,一個英雄的粗獷、豪壯,躍然紙上。

再如張良獻璧,“項王則愛璧,置之坐上”;張良獻玉斗,“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一收一破,深刻說明二人的不同思想,不同態度,不同性格。

“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作者未寫劉邦的任何話語,但劉邦的果斷是何等的利落。

7、刻畫人物:在典型環境中顯示,在矛盾鬥爭中展現。

陳勝、吳廣起義失敗了,諸侯並起,項羽、劉邦率軍抗秦。當時主要矛盾是起義軍與秦王朝的矛盾。滅秦以後,由誰來稱王。按楚懷王與諸將之約“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劉邦先入,理應由劉邦王之;項羽與秦軍苦戰擊潰秦軍主力,論功,應由項羽王之。誰來稱王,就成爲矛盾鬥爭的焦點。主要矛盾就轉化爲楚漢相爭的矛盾。“鴻門宴”恰好是矛盾鬥爭的轉折點,項、劉相爭的焦點和導火線。

作者刻畫項、劉兩個集團的諸多人物時,正好是把他們放在這一特定的歷史環境中,放在這一矛盾鬥爭中,通過人物自身的言行表現出來。歷史的真實性和表現的藝術性達到了完美的結合。

三、互動探討:

1、“鴻門宴”上的座次是怎樣安排的?這樣安排說明了什麼?探究學習:“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範増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按古代禮儀,宴會中宴席的四面座位,以東向最尊,次爲南向,再次北向,西向爲侍坐。可見在鴻門宴中,項王、項伯是首席,範増第二位,再次是劉邦,張良則是侍坐。宴設於項羽帳中,劉邦雖爲賓客,卻的不到尊位,可見項羽目中無人,自高自大,也可見雙方力量對比的懸殊,劉邦處境堪虞,但劉邦卻能泰然處之,可見起能屈能伸。而項氏集團內部,謀士範増的地位還不及告密的項伯,君臣隔膜,事不可謀,已初見端倪。

2、“鴻門宴”事件發生時,項羽爲諸侯上將軍,劉邦因起兵於沛,人稱沛公,都還未稱王,但《史記》卻超前稱王,試分析司馬遷的用意。探究學習:處於矛盾衝突頂峯時,人物之間的稱謂,往往能體現人物間微妙而複雜的關係。文中,張良三次稱劉邦爲“大王”,前兩次只有他自己在場,後一次只添了幾個自己人,稱“大王”正表露他們君臣同心協力,決心與項羽抗衡,戰而勝之的雄心壯志。項伯、範増、項莊都是項羽的部下,他們稱項羽爲“項王”、“君王”,顯然是出於自恃強大,不可一世,稱王稱霸是理所當然的心理狀態。而張良、樊噲雖是劉邦的部下,由於力量對比懸殊,出於表面上的曲意奉迎,自然也稱項羽爲王。劉邦畢竟身份不同,用語不能過於阿諛,所以在項伯、項羽面前六次稱項羽爲將軍,只有最後一次與張良談話時,稱項羽爲“項王”,一方面他明知項羽稱王是遲早的事,另一方面,是在他自己部下面前,無失身份之虞。由這些稱謂來看,劉邦集團處處恭恭敬敬,低聲下氣,以臣下的身份盡力滿足項羽的自尊自大的心理。

3、有人說,項羽因爲放走劉邦而導致最終失敗,你認爲項羽失敗的原因是什麼?研究提示:項羽失敗的原因很多,宜從內因和外因兩方面進行考察研究。其中,項羽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項羽滅秦之後,逆歷史潮流而行,襲周制“分裂天下而封諸侯”,使社會再次回到秦統一以前的分裂、動亂的狀態。

四、作業:以小論文的形式寫“我眼中的劉邦(或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