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歡樂的潑水節》教後反思

《歡樂的潑水節》教後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2W 次

感悟之一:溫故知新,發展思維。

《歡樂的潑水節》教後反思

要知新,又要溫故,在學習的過程中,勻出一段時間來溫理以前讀過的,這是個很好的辦法。”“溫故知新當然包括知識的鞏固,但是決不等於單純的背誦記憶,而是學生對已學東西的再認識和新探究。”從這些論述中我們不難發現,葉聖陶先生是十分重視溫故習舊、溫故知新。我們的閱讀教學應注意教學資源的利用。而篇與篇之間的內在聯繫也是重要的教學資源之一。本冊教材的《識字1》介紹了春節等四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而本課講的潑水節是少數民族——傣族的傳統節日。上課伊始,我屏棄以往單調地認讀詞語的複習方式,從前後教材之間的內在聯繫入手,引導學生運用所得知識進行學習遷移:創設“我當小作家”的情境,讓學生續寫《識字1》——在第一課時初讀課文的基礎上,編寫關於傣族潑水節的詞串。一石激起千層浪,他們競相參與交流。在歡樂的氛圍中孩子們自由地交流着初讀課文後的感受,不知不覺中又複習了新詞。這個複習舊知、遷移知識、運用知識的過程,是孩子們經歷思維訓練、發揮創造力的綜合過程。

感悟之二:潛心會文,切己品味。

葉聖陶先生繼承了我國古代學者強調的“自得”精神,提出“教師之爲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教師的導要導在點子上。因此,在本課的導讀中,我以媒體課件爲輔助,採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自主誦讀,“潛心會本文”,引導他們“遵路”、“入境”、“悟神”,引導他們切己品味、讀中悟情、讀中傳情。通過眼前所讀的文字提取自己的生活積累、調動自己的親身體驗去再現作者筆下的情景、去體現作者的生動感受。

媒體課件,輔助導讀。從學生髮展的角度看,多媒體課件的價值是很大的:能引其觀,誘其思,排其難,激其情。在信息化環境下,學生的閱讀實踐更富有情趣:優美動聽的傣族民樂迴盪在耳旁,學生們產生了身臨其境的感覺,彷彿已走進了西雙版納;形象生動、色彩繽紛的'畫面展現在眼前。尤其是那一段聲畫俱佳的潑水錄象更將教學推向了高潮。學生們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看這段錄象,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感受着歡樂。在他們“讀中領悟情、切己體察情”之後,讓學生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進入作者的意境、傳達文字的情趣、抒發自己的感興、演繹文章的旨趣。

以讀爲本,讀中生悟。在信息化的環境下的“自學導引”中,多媒體課件始終只是一個輔助手段。多媒體不能替代閱讀。第二自然段的末尾講到清水的象徵意義,這是學生理解上的難點。設計時,我引導學生進行角色轉換,以潑水現場的人自居,將清水潑向自己關愛的人,送出誠摯的祝福。幸福對於不同的人來說總有不同的含義。通過這樣的一個實踐活動,孩子們對幸福的理解變得更具體化,能體會多少、體會多深已並不重要,我允許他們多元解讀,允許他們見仁見智,允許他們創新求異,關鍵是去悟自己所能體會的“情”、所能感悟的“理”。多媒體不能替代傳統的教法。第二自然段中有這樣的一句話“你拿瓢往我衣領裏灌”,其中的“灌”字是一個生字,要求學生理解。通過幾次的試上,我放棄了起初以媒體課件展示“灌”這個動作的畫面的設計,最終選擇了以表演助讀的方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一個小小的動作喚起了生活經驗,準確地詮釋了“灌”字的含義,觀察得真切,理解得透徹。

感悟之三:以本爲本,舉一反三。

我們的語文教學不能僅停留在教會一兩篇課文上,而要憑藉教材進行教學,一定“要使學生能夠舉一而反三”。如果說這節課中課文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是“舉一”的話,那麼第三自然段的閱讀就是“反三”。學生們循着讀第二自然段時我指點的路子——“尋找歡樂,感受歡樂”,自己花費心力去摸索門徑——尋找喜慶活動中的歡樂。雖然他們打破了課文的敘述順序,但是將他們找到那些看似瑣碎的“歡樂”穿起來,便是一串閃亮的珍貴的項鍊:他們獲得了真知識,掌握了真本領,養成好習慣。

教材不是終點,“領會教材之質與文猶未已也”,“最要緊的是引導學生能舉一反三,‘一’是課文,‘三’是自己閱讀東西。如果說課文的是“舉一”的話,那麼本堂課末尾的“實踐活動”——交流其他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就是“反三”。這個實踐活動在課文與課外讀物(課前下發了相關的閱讀材料)、課堂與課外、語文學科與藝術學科之間駕起了橋樑,引導學生走向綜合、走向生活。

感悟之四:指點學法,逐漸放手。

識字和寫字教學是我們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因爲學生經過將近兩個學年的語文學習,已經積累了許多識字的學法。所以在本環節的教學設計時我放手讓學生自學。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和同學合作:根據教材上的筆順表,運用以熟字帶生字、說說筆順、區別形近字等方法來“教學”生字。我從旁加以點撥:作爲偏旁時“月”字的細微變化;橫畫多的字筆畫間的分佈與變化;容易出錯的筆畫給予提示,並進行示範書寫,以鞏固記憶。從而讓他們經歷了一個“自求得之、自我發現、自主創新”的過程。

在這堂課中我覺得依然有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不少需要商榷的地方。葉老在著名的《語文教學二十韻》中開首就說:“教亦多術矣,運用在乎人。”教育和教學的成敗得失關鍵在於教師。今後的日子,我將以課題研究爲平臺,探究更優化的教學方法。或許,歡樂地教、歡樂地學,將歡樂進行到底,纔是我教學應該追求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