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下冊《馬說》教學實錄

八年級下冊《馬說》教學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2W 次

 《馬說》教學實錄

八年級下冊《馬說》教學實錄

 教學方法

自讀法、朗誦法、討論法、練習法相結合

 教具準備

多媒體教學設備及課件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瞭解作者韓愈的有關情況及本文寫作背景。

2、領會、掌握文章詞、句、段的含義,讀懂文章。

3、理解作者託物寄意,以馬喻人的寫法。

4、能背誦、默寫全文。

  (二)過程與方法

1、課前查找資料,通過預習,初步瞭解文章大意。

2、課堂採取讀-議-講-練的方式,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課後結合相關資料及練習題,鞏固所學知識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

1、認識到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原因,加深對封建社會的認識。

2、體會文中韓愈所表露出的在壓抑中奮起的個性。

4、在現實社會中既重視老師、伯樂的作用,又不坐等伯樂發現自己,而要努力學習真本領,積極推銷自己,使才能得到發揮。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讀懂理解課文,並能熟讀成誦

2、加強人才觀教育

教學難點:

韓愈爲什麼會產生“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感慨

  教學過程

一、教師導語引入

先請同學們看屏幕。

投影1:劉翔跨欄照片

劉翔是中國運動員的驕傲,他在雅典奧運會上以12秒91的成績平了世界記錄,取得男子110米欄冠軍,書寫了中國田徑新的歷史,除了個人努力以外,還要靠什麼?

學生回答:

學生1、是教練發現了劉翔是個練跨欄的人才,如果沒有教練發現他,他也不可能成功。

學生2、如果沒有教練對他加以正確的、科學的指導,他也不可能有今天的輝煌。

教師引導:從兒時的矮小瘦弱,到如今的身高臂長,從平庸的跳高選手到奧運會冠軍,年輕的劉翔,早已習慣了鮮花和掌聲,但在劉翔的背後,有那麼一位默默無聞的教練孫海平。連劉翔自己也說過:“除了自己的天賦外,師傅有很大的功勞。”孫海平就是能識劉翔這匹“千里馬”的“伯樂”。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有關伯樂和千里馬的文章,唐代文學家韓愈的《馬說》。

設計意圖:用奧運冠軍劉翔這匹千里馬被伯樂孫海平發現作爲導語,一是因爲劉翔剛剛在雅典奧運會上奪得了男子110米欄的冠軍,是婦孺皆知,家喻戶曉的體育天才,是一匹真正的千里馬;二是因爲劉翔從一個跳高運動員成長爲跨欄名將,他的教練孫海平確實起到重大的作用,是當之無愧的伯樂,舉他們的事例引入,容易引起同學們的共鳴,增加學習的興趣,從而更好的達到學習目標。

  二、明確學習目標

投影2: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1、瞭解作者韓愈的有關情況及本文寫作背景。

2領會、掌握文章詞、句、段的含義,讀懂文章。

理解作者託物寄意,以馬喻人的寫法。

5、認識到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原因,加深對封建社會的認識。

6、體會文中韓愈所表露出的在壓抑中奮起的個性。

7、懂得在現實社會中不坐等伯樂發現自己,而主動積極推銷自己,使才能得到發揮的道理。

設計意圖:在學習課文之前,讓學生了解學習所要達到的目標,使學生學習時有的放矢,知道哪些知識是自己需要掌握的,學習時思路就會更清晰,就更能有好的學習效果。

 三、檢查預習情況

1、 投影3

《馬說》

韓愈

教師:請同學們介紹一下“說”這種文體的有關常識以及我們學過的“說”有哪些。

學生:讀所查資料:“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體裁,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寫法十分靈活,但講究文采,跟現在的雜文大致相似。我們學過的“說”有《愛蓮說》、《捕蛇者說》等。

教師:請同學們介紹一下作者韓愈的有關情況。

學生:讀資料:韓愈,唐朝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人……與柳宗元同爲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其散文在繼承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2、教師:同學們預習的都很充分,下面我們再看一看大屏幕

投影4

關於“說”

“說”是古代的一種體裁,大多是以華麗的言辭陳述作者對某個問題的見解和主張,跟現在的雜文相似.“馬說”即談馬,論馬.

投影5:

作者簡介

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裏.他與柳宗元一起倡導了古文運動,開闢了唐宋散文健康發展的道路.韓愈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貶,《馬說》一文就表現了韓愈懷才不遇的憤慨.

3、教師:下面我們再一起處理一下本課的字詞,請同學們看屏幕

投影6;

讀準下列加線字的音

(1)祗( )辱於奴隸人之手

(2)駢( )死於槽櫪之間

(3)一食( )或盡粟一石

(4)食( )馬者

(5)才美不外見( )

教師提問學生,給出正確讀音

投影7、

辨析詞義

1、策 2、食 3、其

策之不以其道( ) 食馬者( ) 其真無馬邪( )

執策而臨之( ) 食不飽( ) 其真不知馬也( )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投影答案

投影8;

指出下列句子加線的字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什麼字。

1、祗辱於奴隸人之手。( )

2、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3、才美不外見。( )

學生回答後,投影正確答案。

設計意圖:檢查預習這一環節很重要,一方面可以督促學生形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的習慣,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加強,另一方面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帶着問題聽課,更能有的放矢,提高課堂聽課效率。

 四、初步疏通課文大意

1、教師 :請同學們聽課文錄音,注意體會感情。

2、學生聽錄音。

3、聽錄音後,要求學生自由朗讀,進一步體會感情,並嘗試當堂背誦。

4、教師:請同學們分組討論課文翻譯。

5、學生討論。

6、討論後派代表翻譯課文;同學之間互相評論,指出不足。

7、教師點評。

設計意圖;學習文言文,瞭解課文大意,進一步體會文言字詞句的含義是很重要的,直接牽涉到下一個環節學生能否準確、恰當地理解課文。讓學生自己通過查資料,通過同同學們的討論,通過反覆朗讀來解決問題,同樣是爲了培養學生自主參與教學活動的能力。

 五、具體分析課文

教師:請同學們再仔細閱讀全文,看屏幕,思考以下問題

投影9

思考:

1、本文的主旨句是什麼?千里馬比喻什麼?伯樂比喻什麼?

2、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是什麼?它暗示封建時代統治階級是怎樣對待真正的人才的?

3、課文中哪一句最能體現作者的思想感情?

4、作者爲什麼會發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感慨?

學生分組討論後回答問題:

學生1、本文的主旨句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千里馬”比喻人才:“伯樂”比喻能發現人才,識別人才的人。

學生2、“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才,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它暗示封建統治階級無視人才、埋沒人才、摧殘人才的現實。

學生3、課文中最能體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句話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學生4、作者之所以會發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感慨,主要是因爲作者韓愈長期不得志,屢遭貶謫,而且埋沒人才、摧殘人才是封建社會的一大弊端。

學生回答後教師歸納,肯定成績。然後進行知識擴展

教師:封建社會埋沒了不知多少人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同情百姓,寫出民苦“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的柳宗元;與民同樂的歐陽修;“欲爲聖明除弊事”的韓愈還有李白、蘇軾、王維……許多的人才,想爲國家、爲百姓做些事,無奈社會黑暗,多次被貶,結局悽慘。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以及通過合作解決問題的習慣。通過對幾個問題的思考,學生可以基本瞭解作者思想感情,掌握課文主要內容。

 六、深入研討,擴展思維

1、教師:同學們對作者的思想,對課文的主要內容都有了深入的瞭解。作者認爲,自己是個人才,只是缺少伯樂的發現。在封建社會,如果沒有善於發現人才,使用人才的伯樂,確實什麼樣的人才也會被埋沒。那麼,在當今社會,從劉翔的事例中,我們能概括出我們應該怎樣正確看待伯樂的作用?應該樹立怎樣的人才觀呢?

2、學生思考、討論、回答。

1、伯樂的作用很重要,但並不起決定作用。

2、是金子總會發光,關鍵在於你是不是真金。

3、不是說能日行千里的馬纔是好馬,能拉車耕地的馬只要不偷懶也應該算是好馬。

4、既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擁有真本領,又要積極尋找機會,尋找伯樂,大膽展示自己的才華。

教師:如果是伯樂,就要發揮自己的作用,多發現人才,像劉翔的教練孫海平,就對劉翔的成功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如果覺得自己是個人才,也不能在家坐等伯樂上門,而要主動推銷自己,讓自己這塊金子不被埋沒,早日發光。如果想成爲真正的人才,從現在開始,就要努力學習,培養堅強的意志,同時,注意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使自己成爲像劉翔那樣的千里馬。

設計意圖:體現新課標中教學要體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一要求,體現學校創建省德育特色示範學校的要求,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使學生成爲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四有人才。

 七、歸納概括

由學生歸納本節課所學重點

這節課我們加深了對“說”這種文體的理解,瞭解了封建社會對人才的埋沒和摧殘,學習了一些新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特別是懂得了成爲人才所必備的條件,既要重視伯樂的作用,又不能坐等伯樂的發現,努力學習,學好本領,成爲真正的人才。

 八、教師鼓勵學生

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中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刻苦勤奮,努力學習,早日成爲祖國建設的棟樑之才。

 九、佈置作業

1、複習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

2、預習新課

3、以《我的人才觀》爲題,寫一篇小練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