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語文下冊《馬說》教案

八年級語文下冊《馬說》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33K 次

《馬說》的八年級的經典課文,應該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提供的八年級語文下冊《馬說》教案,一起來看看吧。

八年級語文下冊《馬說》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短文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3.認識封建社會不識人才、埋沒人才的昏庸愚妄。

  過程與方法:

指導朗讀,領會虛詞,品味情感,逐層分析語調變化,當堂成誦。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短文《馬說》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古今異義詞。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請學生彙報查找到的有關馬字的成語。就其中的“伯樂相馬”,給學生講關於伯樂的故事。)

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人,姓孫名陽。據說,有一匹千里馬拉着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膚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並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於是低下頭吐氣,擡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雲霄。這是它感激伯樂瞭解並且體貼它啊。

今天我們來學習《馬說》,一定會讓你對伯樂和千里馬的關係有進一步的認識。

解題

《馬說》是通篇借物比喻的雜文,屬論說文體。 “說”就是“談談”的意思,比“論”隨便些。從字面上可以解作“說說千里馬”或“說說千里馬的問題”。

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師帶讀全文,要求學生注意難字的讀音,並掌握重點實虛詞的含義。

1、通假字:

1)食:通“飼”,餵養 2)見:通“現”

3)材:通“才” 4)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於“嗎”

2、古今異義:

故 雖 稱 等 安 策 道 通 臨 是 或

3、虛詞:而之其以也

而A 轉接可以譯爲“卻,可是” B 順接可以不譯

之A 結構助詞“的”B代詞,代人或物 C無意義,句中停頓

D幫助構成倒裝,無意義

其 A 代詞,代人或物B代詞他的它的C指示代詞那種

D反問語氣詞難道 E推測語氣詞恐怕

以 A介詞因爲 B介詞按照

也 A肯定語氣B反問語氣C推測語氣D句中停頓

4、實詞:

見教材及資料

5、學生生讀課文,結合註釋,疏通文意,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

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1、課文的中心與層次

中心:借古代伯樂和平里馬的故事,以喻封建統治者不識人才,甚至摧殘、壓抑人才,也表現了作者的憤慨之情。

層次:

第一層(第1段)說明伯樂對手裏馬命運的決定作用;

第二層(第2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

第三層(第3段)總結全文。表現作者對封建統治者摧殘人才的憤慨之情。

2、讀了這篇課文,你對千里馬的遭遇有何感想?請你談一談。

(學生可根據自己對課文意思的把握進行敘述)

3、你覺得作者是僅僅在替千里馬鳴不平嗎?“伯樂”和“馬”有沒有別的含義?它們各比喻什麼?

(韓愈當然不是在僅替馬鳴不平,他寫這篇文章旨在抒發自己的感情,伯樂指能夠識別人才的人,結合作者的當時背景,指封建統治者,而且應該是指能夠識別賞用人才的'所謂明君。)

3、“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句話寫出了一個怎樣的社會現實?

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才很多,但是封建統治者卻很少有能夠真正賞識人才的明君,真正的人才不能做到人盡其才,很難發揮自己的才能,有才之人是壯志難酬。

4、找出文中描寫千里馬遭遇的語句

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才,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拓展探究

1.你還知道哪些懷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寫了些什麼作品?

2.他們作品大多寫些什麼內容?

3.如果你懷才不遇,你學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結果,寫成一篇小短文,下節課交流。

學生當堂熟讀成誦

佈置作業:

1、默寫課文,完成課後練習。

2、根據自己的瞭解及查閱資料,談談中國現在的用人制度。

  附:板書設計

馬說

正面提出問題:世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

反面展開議論:千里馬常有,而伯樂有常有。

食之不能盡其材 表達:懷才不遇;

事例進行論證: 鳴之不能通其意 埋沒人才 控訴:埋沒人才

天下無馬 希望:重用人才

教後反思:對於文言文,仍然堅持朗讀與探究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在掌握文言文基礎知識的同時,又能深刻理解作者賦予“伯樂”、“千里馬”的寓意。通過練習設計,激發學生對國家實現人才問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