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下冊《雁門太守行》教學設計

七年級下冊《雁門太守行》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8W 次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下冊《雁門太守行》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下冊《雁門太守行》教學設計

七年級下冊《雁門太守行》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掌握詩歌的內容並背誦全詩。

2、品位詩歌意境,領悟詩歌主題。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涵。

教學難點:

領悟詩詞中作者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匯入新課

二、簡介作者

李賀(790~816),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人。少有詩名,曾受到韓愈的賞識。27歲病逝。今存詩240餘首,藝術上,他熔鑄了前代積極浪漫主義的傳統,以奇特的想象,濃豔的色彩,瑰麗奇峭的語言,形成了他幽冷濃豔、虛幻荒誕的獨特風格,在中唐詩壇上獨樹一幟,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有《李長吉歌詩》傳世。

三、解題

《雁門太守行》是樂府舊題,唐人的這類擬古詩,是相對唐代“近體詩”而言的。它有較寬押韻,不受太多格律束縛,可以說是古人的一種半自由詩。

四、分析課文

1、講解字詞。

①黑雲:烏雲,這裡兼指戰雲,形容敵軍攻城人多勢眾。

②城:雁門郡城關,在今山西省西北部。

③易水:古來被稱為易水的不止——處,詩人借用,不一定實指,使人聯想到荊軻的《易水歌》。

2、朗讀課文,感知課文

《雁門太守行》詩人選取三個畫面描寫軍旅生活:一個在白天,表現官軍戒備森嚴;一個在黃昏前,表現刻苦練兵;一個在中夜,寫官軍出其不意的襲擊敵人。尾聯以抒寫官軍全體將士心願的方式表現了詩人堅定的政治立場:維護中央集權反對藩鎮割據。詩中句句都有鮮明的色彩,構成色彩斑斕的畫面,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傳情,作者簡直就是一個高明的畫家。

3、問題探究

理解重點句子

首聯開頭,“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就交織了古戰場特有的悲壯。以一個“壓”字,點明邊塞風雲突變,惡戰甫臨或剛過。再用“甲光”去印證“城欲摧”,表現出邊塞將土守危城,蹈死地而愈壓愈堅的英雄氣概。

接下來兩句,“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半”字最為傳神,直陳了戰爭的殘酷、持久。“臨易水”三字巧妙地昇華了將士們慷慨抗敵的情感。人們由此可聯想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易水悲歌,這是何其悲壯、慘烈!

五、全文小結

李賀的詩,用詞新奇、構思獨特、想象豐富、色彩斑斕、風格怪異。這首詩描寫一場慘烈的戰爭:孤城被敵軍團團圍困,危在旦夕,將士浴血奮戰誓死抵抗。增援部隊趕到,但敵軍強大,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但將士們毫不氣餒,奮勇衝殺,表現了為國效命戰死疆場的英雄氣概和獻身精神。“黑雲壓城城欲摧”常被用來形容邪惡勢力猖獗,形勢嚴峻。

六、佈置作業

背誦並默寫這首詩

板書設計

雁門太守行

李賀

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傳情。

七年級下冊《雁門太守行》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雁門太守行》是唐朝詩人李賀借用樂府舊題,描繪了一場邊關戰爭,歌頌了守邊將士浴血奮戰、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詩人以色彩斑斕的詞語描繪悲壯的戰爭風雲,構成了奇特的意境。

【學情分析】

本校位於城鄉結合部,大多數學生缺少主動學習的意識,語文能力普遍不強。尤其對詩歌不感興趣。因此,引導他們認識詩歌的魅力,感受詩歌的豐富內容與情感,激發他們熱愛的詩歌的興趣顯得尤為重要。

【教學目標】

1.以讀激趣,感知內容。

2.以品感悟,領會詩情。

【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字、詞、句賞析詩詞,體會煉詞煉字之妙境。

【教學難點】

滲透“以詩解詩”的方法,提高鑑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講述李賀以詩求見韓愈的故事。內容如下:

元和二年深秋的一天,當時的小青年李賀帶著一首詩去求韓愈。當時,韓愈剛把客人送走,非常疲倦,準備休息。當他的門人把這首詩送給他時,他一邊脫著衣

服,一邊很隨意地看了送過來的詩歌。可是,當他看到開頭兩句詩時,便大為震驚,連忙請李賀進來詳談。而這僅以開頭兩句就打動韓愈的詩,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雁門太守行》

2.板書課題、作者。

二、檢測預習:

1.請兩名學生上臺默寫。

2.在強調字形、讀音的基礎上,初步讀通古詩。

三、整體感知:

1.讀註釋,弄清古詩內容。重點交流“夜紫”“易水”“金鱗”等詞意思。

2.思考:這首詩描繪了戰爭場景,請根據詩歌內容找出戰事的季節、時間、地點以及簡要歸作戰的經過。

明確:季節——秋天

時間——向日、夜紫(傍晚)、霜重(半夜)

地點——塞上、易水

經過——黑雲壓城(兵臨城下)、甲光向日(嚴陣以待)、半卷紅旗(夜襲敵營)

3.提問:除了描寫戰事的具體內容外,詩人還在詩中寫了什麼內容? 明確:環境——角色滿天、燕脂夜紫、霜重鼓寒

感受——報君黃金、玉龍為死

4.師生交流後,老師擦去黑板上多餘的字。具體如下:

黑雲壓城、甲光向日、角聲滿天、燕脂夜紫、半卷紅旗、霜重鼓寒、報君黃金、玉龍為死

四、感悟情感:

1.提問:這裡的“玉龍為死”,你能體會到什麼?能從文中找到依據嗎?

2.師生交流時,明確:

死——歌頌了守邊將士浴血奮戰、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板書:視死如歸) ⑴黑雲——運用比喻,寫出敵軍強大,隨時可能犧牲。

⑵城欲摧——隨時城破兵敗身啟。

⑶甲光——將士披掛上陣,準備戰鬥,做好獻身的準備。

⑷角色滿天——軍情緊張,戰鬥隨時打響,暗示戰爭之殘酷。

⑸易水——用典,像荊軻刺秦王一樣,不打算生還。

⑹霜重鼓寒——環境描寫,北地的秋夜,風疾霜濃,但將士們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⑺報君——用死來報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

⑻秋色、燕脂、夜紫——營造蒼涼、悲壯的氛圍,暗示戰事緊張、殘酷,隨時可能陣亡。

3.指導感情朗讀。

五、領會特色:

1.引導:戰爭歷來是殘酷的,在很多的詩詞歌賦中都有對戰爭場景的描寫,尤其是邊塞詩。請同學們看看這些詩人是如何描繪戰爭場景的?

投影: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辛棄疾·《破陣子》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北朝民歌·《木蘭詩》

2.簡單交流後,提問:李賀在本詩中又是如何描繪戰爭風雲的呢?

3.在交流的基礎上,老師用紅色粉筆在黑板上圈出“黑雲”“金鱗”“燕脂”“夜紫”“紅旗”“霜重”“黃金”“玉龍”等詞。

4.總結:詩人以色彩斑斕的詞語描繪悲壯的戰爭風雲,構成了奇特的意境。這也是李賀詩歌的風格,務求新奇,被人稱為“奇才”“鬼才”。

六、拓展閱讀:

1.投影出示:

馬詩 李賀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

快走踏清秋。

注:金子做的轡頭,戴在馬的頭上

2.思考:《馬詩》“奇”在哪兒?

3.明確:寫景之奇,以馬寫人之奇……

七、感情誦讀:

1.交待李賀大致生平,內容如下:

李賀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寫詩上,外出時背一破錦囊,得句即寫投囊中,暮歸足成詩篇。後來因用心過度,27歲就死了。

2.全班誦讀《雁門太守行》

七年級下冊《雁門太守行》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掌握詩歌的內容並背誦全詩。

2、品味詩歌意境,領悟詩歌主題。

教學重點: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涵。

教學難點:通過對詩歌意境的藝術再加工,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領悟詩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1.反覆吟詠誦讀,要求當堂背誦這首詩歌。

2.採用點撥式疏通大意,不必面面俱到,著重講一兩個可以提摯全詩的詞,著重講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猜謎匯入

上課開始,我們先玩一個搶答遊戲。請聽題:①唐代②年少早逝③詩鬼” 請根據提示猜一人物名。(李賀)

二、作者與背景簡介:

李賀(790--816),字長吉,福昌(今河南省宜陽縣西)人。他是唐代中期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年少時在詩歌創作上就已有成就。有“詩鬼”之稱。—生抑鬱,27歲病逝。他的詩常以描寫想象中的或聽說的戰爭場面,表達自己死國的決心和立功的壯志。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他的代表作《雁門太守行》。

《雁門太守行》:樂府舊題,多寫邊塞征戰之事,表現愛國之情。作此詩李賀僅17歲。

三、初讀,體味韻律美。

1、請同學朗讀,注意朗讀節奏;點評

2、教師範讀,生自由朗讀。

3、齊讀。

四、精讀,感受意境美

1、詩人構思大膽,把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高度集中在一個晝夜的時間裡加以表現。詩中寫了三個時間段,請你找出來?

——白天——傍晚——夜裡。

2、詩人分別描寫了哪三個畫面,請你按照時間順序概括出來。

白天——首聯:敵軍壓境,官軍戒備森嚴; 傍晚——頷聯:激戰後的慘烈;夜裡——頸聯:官軍夜襲敵軍陣地。

3、現在人們常用“黑雲壓城城欲摧”這句話形容局勢的危急。首句渲染了怎樣的氣氛?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首句既是寫景,也是寫事,以比喻和誇張手法渲染了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一個“壓”字,把敵軍人馬眾多,來勢凶猛,以及交戰雙方力量懸殊、守軍將士處境艱難等等,淋漓盡致地揭示出來。

次句寫城內守軍披堅執銳、嚴陣以待的情形,以與城外的敵軍相對比。忽然,風雲變幻,一縷日光從雲縫裡透射下來,映照在守城將士的甲衣上,只見金光閃閃,

耀人眼目。這裡借日光來顯示守軍的陣營和士氣,情景相生,奇妙無比。

4、這句中哪些字用得好,更加突出了緊張的氛圍?

“壓” 是“逼迫”的意思,敵軍像黑雲一樣壓向城頭,想把城摧毀。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敵軍人馬眾多,來勢凶猛,以及交戰雙方力量懸殊,守軍將士處境艱難。

“開” 依次排開的意思,寫出了守軍披堅執銳,嚴陣以待,雄姿英發,士氣高昂和以死報國的決心(與摧照應)與敵軍形成鮮明對比。

5. 你能用你的語言,想象緊張的畫面和氛圍,描繪出“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所展示的畫面嗎?

黑雲翻滾之下,凶猛的敵軍向我孤城撲來,大有城傾郭摧之勢;然而,我方將士泰然不懼,整裝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閃金光,氣宇軒昂,正準備迎擊。 賞析:運用誇張和比喻渲染了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

6.時間從白天到傍晚,激戰過後氣氛從緊張到悲壯蒼涼,作者從哪兩個角度表現了了激戰過後的蒼涼氣氛?

這兩句從聽覺視覺兩方面描寫戰場, 嗚咽的角聲,紫紅的秋色,創造出一種蒼涼悲壯的氣氛。渲染了戰場悲壯的氣氛和戰爭的殘酷,把激戰中的邊塞風光寫得很壯美。

“塞上”泛指我國北邊地區或長城附近。“燕脂”,即胭脂,形容邊塞土地的顏色。“夜紫”指紫色的晚霞。塞上的泥土在晚霞的映襯下凝成胭脂色。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別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鋪寫陰寒慘切的戰地氣氛。為下面寫友軍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鋪墊。

7、作者是又通過什麼描寫來營造蒼涼悲壯的氣氛的?試作簡要分析。

——景物描寫。用嗚咽的“角聲”,肅殺悲涼的“秋色”營造了悲涼的氣氛。

8、能否用你的語言描繪“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這一畫面? 時值深秋,萬木搖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聲嗚嗚咽咽地鳴響起來。敵軍依仗人多勢眾,鼓譟而前,步步緊逼。守軍並不因勢孤力弱而怯陣,在號角聲的鼓舞下,他們士氣高昂,奮力反擊。戰鬥從白晝持續到黃昏。鏖戰從白天進行到夜晚,晚霞映照著戰場,那大塊大塊的胭脂般鮮紅的.血跡,透過夜霧凝結在大地上呈現出一片紫色。

9、時間從傍晚到深夜,官軍夜襲敵軍陣地。請設想“半卷紅旗”是怎樣的景象,作者捕捉這個景象入詩要表現什麼?

——半卷紅旗是側面描寫戰況,一方面是風勢很大,捲起紅旗便於急行軍,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備,不事張揚,把戰事的緊張狀態突現出來。

顯然是潛師夜襲,一場苦戰。“半卷”二字含義極為豐富。黑夜行軍,偃旗息鼓,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半卷紅旗是側面描寫戰況,一方面是風

勢很大,捲起紅旗便於急行軍,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備,不事張揚,把戰事的緊張狀態突現出來。

10、“臨易水”點名了什麼?你聯想到什麼?

“易水”二字使人聯想起戰國時刺客荊軻的《易水歌》。荊軻刺秦王,易水訣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臨易水”既表明交戰的地點,又暗示將士們具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那樣一種無所畏懼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壯懷激烈的豪情。

11、前四句寫日落前情景,後四句寫唐軍將士夜襲敵營,以死報效朝廷。詩歌的後兩聯各用了一個典故,頸聯用荊軻《易水歌》,表現將士們無所畏懼,勇往直前,視死如歸的精神。尾聯用戰國時期燕昭王置千金於黃金臺上以招賢才的典故,“黃金臺”,相傳是戰國時燕昭王所築,臺上置黃金以招賢才,用這個典故,既與戰爭的地點相吻合,是對天子和將士的稱頌,表現了將士們奮勇殺敵報效朝廷的決心。

12、李賀寫詩,總是藉助想象給事物塗上各種新奇濃重的色彩,試從這首詩中找出作者利用的色彩,說說有什麼作用?

——這首詩幾乎句句都有鮮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紅色,不但鮮明而且濃豔,它們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織在一起,構成了色彩斑斕的畫卷。以色彩斑斕的詞語描繪了悲壯的戰爭風雲,構成了奇特的意境。

小結:本詩有聲有色地描寫了從白天到夜晚的戰鬥全過程。景物鮮明,色彩凝重,渲染了悲壯慘烈的氣氛,突出將士浴血奮戰的勇武形象,歌頌將士們誓死報國的愛國熱情。

五、拓展延伸

1、邊塞

詩積累

2、想象擴寫

詩歌是想像的果實。現在請你就詩中“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進行擴寫。

要求:

①展開合理想像,適當加上一些具體的景物描寫來表現戰爭的慘烈。 ②字數在150字左右。

例文:

秋高氣爽,萬木搖落,軍中的號角聲嗚嗚咽咽地響滿天空。暮色中,剛經過白天酣戰的沙場上,一片沉寂。有幾隻灰色的禿鷹在低低地盤旋,眼中射出貪婪之光。在屍身堆積如小丘的地方,半卷紅旗斜倒著,一匹瘦馬在主人徘徊不前,不時發出一聲悽慘的嘶鳴。土地已被鮮血浸透,就像胭脂一般濃豔,在夕陽的掩映下,呈現出一片紫色。

3.詩歌賞析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隴西行》——陳陶 1 請欣賞三、四句的精妙之處。

2 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1.“可憐”句緊承上句,詩人似乎作為一個旁觀者對犧牲的將軍表示同情。但是,“猶是”一句宕開一筆另闢新境:在年輕的妻子的夢裡,這些枯骨還是活生生的心上人,她們並不知道丈夫早已獻身疆場,詩人採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將現實與夢境構成鮮明的對比,具有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2、描寫了戰爭的殘酷,個人們帶來的深重災難,表現了詩人對戰死者及其家人的無限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