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三年級下冊《太陽》教學設計

三年級下冊《太陽》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7W 次

教學目標:

三年級下冊《太陽》教學設計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傳說、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一個自然。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太陽與人類密切關係,激發與自然科學的興趣。

4、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體會說明的一些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瞭解太陽的特點,體會課文怎樣運用舉例和數字等方法說明太陽特點的。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 匯入課題,檢查字詞

1、直接揭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說明文——太陽。(板書:太陽)

2、預習調查。你們預習課文了嗎?說說你們是怎樣預習的?

3、預習檢查。老師要考考你們。會讀詞語嗎?

A、 出示詞卡,輪讀詞語。每個人都有表現的機會。注意聽,讀錯的,咱立刻要指出來。

傳說 差不多 莊稼 熱量 寸草不生 抵得上 攝氏 世界

溫度 鋼鐵 生存 繁殖 蔬菜 比較 殺菌 預防

B、 詞語不僅要會讀,還要會有所發現。讀讀詞語,生字,你有什麼發現?或者你有什麼好方法記住他們?(幻燈出示1,生字變紅色)

C、 幻燈出示2:老師也有一些發現記住了幾個生字,讀一讀,你又有什麼發現?

國家 稀疏 給予 植物 學校 抵得上

莊稼 蔬菜 預防 繁殖 比較 攝氏

D、 在來看看詞語,(返回幻燈1)你認為有難寫的字詞嗎?在書寫的時候,你認為哪個字需要提醒一下?

E、 拿起筆在紙上寫一寫。同桌相互交流一下。(注意提醒寫字姿勢。)

設計意圖:速度匯入課題,讓學生以飽滿的情緒直接進入課堂,這是學生注意力,記憶力最佳的時刻,因此,充分利用這幾分鐘,檢查學生自學字詞的情況,好好落實學生讀寫詞語的情況。這樣的設計,課堂學習起點高,既節省了課堂的時間,也提高了字詞學習的效率。

 二、 傳說過渡,學習第一自然段。

1、教師講述傳說。

關於太陽,有這麼一個傳說。古時候,天上有10個太陽,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們熱得受不了,就找一個箭法很好的人射掉9個,只留下一個,地面上才不那麼熱了。

A、這個故事叫——后羿射日;那個箭法很好的人叫——后羿。

B、孩子們,現在讓我們回到現實中想一想,后羿真的能射下太陽麼?為什麼?課文中有一個句子直接告訴了我們,開啟課本讀一讀。

2、學習太陽的“遠”

A、 交流句子:這麼遠,箭哪能射得到呢?

B、 你能換一種說法嗎?

C、 比較這兩個句子,雖然說意思一樣,但所表達的語氣情感是不一樣的。誰來讀一讀?你覺得該注意哪個詞?

D、 是呀,這僅僅是一個傳說,這麼遠,箭是射不到的。“這麼遠”到底有多遠呢?請同學們邊讀課文,邊用波浪線劃一劃。

E、 細細品味一下,哪些詞最能說明太陽離我們很遠?(板書:1.5億公里,走3500年,飛二十幾年)

F、 仔細觀察,反覆讀讀這些詞,你發現這些詞有什麼特點?(這些詞都是數字)

G、 小結:用數字說明兩者之間的距離,十分準確。如果不用數字,只說很遠很遠,只能給人籠統模糊的印象,這是說明事物的一種常見的寫作方法——列數字。(板書:列數字)作者用列數字的方法向我們介紹了太陽的一個特點——遠。

H、 其實,這個句子中除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外,還舉了兩個例子,你能找出來嗎?作者用熟悉的事例作類比,如“到太陽上去,如果不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

這種說明方法叫做舉例子。

I、 你看,這麼遠,箭哪能射得到呢?我們一起再來體會體會太陽的這一特點。

J、 課文除了向我們介紹了太陽“遠”的特點之外,還介紹了一些其他特點,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思考:課文還講了太陽的哪些特點?你從哪些句子體會出來?

設計意圖:用傳說過渡到文字的學習,從神話回到現實,用反問句“這麼遠,箭哪能射得到呢?”銜接起來,教學過程顯得自然,流暢。在學習太陽遠的特點時,我著重讓學生體會三個數字的詞語,由此引出用數字來說明事物的方法就是列數字,這樣的教學學生很容易理解,接受。

  三、 自由朗讀,學習2、3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師生交流:

大 a、你覺得太陽還有哪些特點?用一個字概括,你會用哪個字?

B、你從哪兒體會到了太陽的大?(板書:大 1個太陽=130萬個地球)先故意不寫“萬”字。從萬字你體會到了什麼?用地球來跟太陽相比,這就是作比較。

C、太陽明明很大,可為什麼又說太陽像一個盤子那麼大?

D、你能讀好這句話麼?

熱 a、你覺得太陽還有哪些特點?

B、你從哪兒體會到了太陽的熱?(板書:6000,6000*2500)

C、再讀一讀句子,想一想這句話中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3、小結:學到這,我們基本瞭解了太陽的一些知識,就是“遠”,“大”,“熱”,作者為了說明太陽的這些特點,採用了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使得我們原先一些不好懂的知識顯得具體,通俗,明瞭,這樣描寫太陽的特點因此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這節課學得怎麼樣,請同學們開啟語文課堂作業本完成第4題。

設計意圖:圍繞“課文還介紹了太陽的哪些特點?”這一主線,展開學習太陽的大和熱。

 四、課堂作業,鞏固說明方法

學生當堂完成第四題,當場校對。

 五、板書設計

太 遠 1.5億公里 列數字

走3500年 舉例子

陽 飛二十幾年

大 130萬個地球=1個太陽 作比較

熱 表面溫度 6000℃ 打比方

中心溫度 6000*2500=15000000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太陽的一般特點。你們還記得太陽有哪些特點呢?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遠 大 熱

2、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1-3自然段,再來體會體會太陽的特點。

3、太陽那麼大,那麼遠,那麼熱,與我們的關係如何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得。

4、課文中有一句話,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讀一讀這句話,你能讀懂什麼?這句話告訴我們,有了太陽,才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也說明了太陽與我們的關係非常密切。

你覺得這句話講得對嗎?你從哪兒體會到“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二、研讀文字

1、學生自由讀文。

2、師生探究交流:

隨機交流:

你從哪兒體會到了“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A、指生讀。你知道了什麼?

B、語言轉換。

1、有了太陽,地球上的莊稼和樹木才能發芽,長葉,開花,結果。

如果沒有太陽,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就不會有植物,也不會有動物。

有了太陽,____________________

你還從哪兒體會到了”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A、看看雲是怎樣形成的?水——水蒸氣——小水滴——雲

吸熱 凝成 漂浮 越聚越多

B、雨和雪是怎樣形成的?水——水蒸氣——小水滴——雲——雨 雪

C、風又是怎麼形成的? 風—— 有冷有熱

你還從哪兒體會到了”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A、我們利用太陽光可以幹什麼?

B、我們平時是怎樣利用太陽光殺菌的?

引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三、指導背誦

1、自己讀一讀這一段話,你覺得這一段話中哪些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抓重點詞:到處……到處…… 沒有……沒有……

3、師生合作背誦

4、學生自己背誦,當堂完成課堂作業本第三題。

 四、引出互文

正因為太陽那麼大,溫度那麼高,距離我們又那麼遠,才能給地球送來適合人類生存的光明和溫暖,我們生活的世界才會這麼美麗可愛。如果近點,地球就像金星一樣,熱得像一團蒸汽;遠點,就像火星,冷得像一個冰的世界。只有地球離太陽的位置剛合適。這真是一個妙不可言的位置。

請同學們閱讀155頁的選讀課文,相信你會了解有關太陽更多的知識。

 課後反思:

上完《太陽》這篇課文,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課堂教學真的是一種藝術。同一位教師,同一班學生,教師的課堂情緒,教師的課堂語言深深地影響著學生。

第一課時,我的激情四射,看著每一個學生都是那麼可愛,那麼親切,我欣賞著北海小學306班的每個孩子,每個眼神都似乎投去讚賞的目光。課上,我以最快的速度記下表現積極的孩子的名字。因為課前談話時,我曾說過,我很想和這個班的孩子交朋友,上課專心,發言積極,愛動腦筋的孩子往往會讓我最先記住,所以整堂課上,孩子們的聽課習慣真是不錯。課堂上,我沒有煽情,沒有漂亮的圖片,有的是三張幻燈片,還是充當小黑板用的詞語教學。但學生依然快活,課堂教學效果不錯,從課堂作業的反饋來看,學生對於說明事物的方法基本上掌握了。

第二課時,我沒有在意對孩子的讚賞,我的教學激情收斂了起來,當我平和地和孩子交流學習,我發現孩子的注意力有些分散了。

教師需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需要有生趣的課堂語言。我覺得這兩課時的教學設計,缺少趣味性。雖然知識點,教學重點難點落實到位了,但我自己認為還缺少一些味道。我應該再設計一個教案,既注重知識點的落實,有讓學生學起來興致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