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李賀《雁門太守行》優秀教學設計

李賀《雁門太守行》優秀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W 次

 教材解讀

李賀《雁門太守行》優秀教學設計

《雁門太守行》這首詩是有著“鬼才”之稱的李賀的代表作。這首詩描寫一場慘烈的戰爭:孤城被敵軍團團圍困,危在旦夕,將士浴血奮戰誓死抵抗。增援部隊趕到,但敵軍強大,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但將士們毫不氣餒,奮勇衝殺,表現了為國效命戰死疆場的英雄氣概和獻身精神。在我國古代反映邊塞戰爭的詩篇中,這是一首壯烈雄奇、影響較大的佳作。李賀的詩,用詞新奇、構思獨特、想象豐富、色彩斑斕。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2、藉助想象,理解詩歌運用色彩斑斕的詞語來描繪悲壯的戰爭。

3、品味語言,領悟作者寄託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

1、藉助想象,理解詩歌運用色彩斑斕的詞語來描繪悲壯的戰爭。

2、品味語言,領悟作者寄託的愛國情懷。

  教學難點

藉助想象,理解詩歌運用濃豔色彩的詞語來描繪悲壯的戰爭。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樂曲《十面埋伏》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李賀是唐代的詩人,他一生應試難中,又愁苦多病,更是壯志難酬,27歲就英年早逝了。正因為應試遇挫,仕途不順,所以,他致力於詩。據說,李賀寫詩非常勤奮,外出時總背一破囊,得詩句便寫投囊中,暮歸再成詩篇。在李賀的短暫生涯中,給後人留下了兩百餘首詩。據史書記載,有一次李賀帶著詩卷求見韓愈,韓愈當時正送走客人,想休息,門人把李賀的詩卷呈送給韓愈,韓愈也就隨手翻翻而已。不翻則已,一翻就拍案叫絕。原來詩卷的第一首詩就是《雁門太守行》,而這首詩,竟然就是李賀在17歲寫成的。李賀的詩非常有特色有個性,人稱“詩鬼”。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李賀的《雁門太守行》,看看這首詩究竟憑什麼讓韓愈拍案叫絕?

(設計意圖:通過故事的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學生的認知體驗。)

 (二)讀詩韻

1、自由讀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讀。大聲朗讀。

2、齊讀

要求:讀出詩味,讀出感情。聲音洪亮。

3、範讀

(1)、師配樂朗讀(樂曲《十面埋伏》)

(2)、生配樂朗讀、齊讀。(樂曲《十面埋伏》)

要求:讀出韻味,體會情感。抑揚頓挫。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讀通讀順詩歌,培養語感;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細心品味,入情入境。)

 (三)解詩意

1、整體感悟

問:通過朗讀,你讀出了哪種情感?

明確:蒼涼、悲壯、豪邁……

過渡語:這首詩很多方面都投射出了戰爭的緊張、壯烈、悲壯,請大家在詩中找一找,讀一讀,可以在書中作標記。

例如:“壓” 是“逼迫”的意思。一個“壓”字,把敵軍人馬眾多,來勢凶猛,以及交戰雙方力量懸殊、守軍將士處境艱難等等,淋漓盡致地揭示出來。

“開” 寫出了守軍披堅執銳,嚴陣以待,雄姿英發,士氣高昂和敵軍形成鮮明對比。

“角聲滿天”“鼓寒聲沉”,給人莊嚴壯烈的感覺。

2、理解內容

本詩既是寫邊塞征戰之事,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場面?

明確:描繪了一個戰爭場面。

3、具體看看描述的是什麼情境,結合內容,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

要求:小組討論,描述畫面

明確:這首詩描寫一場慘烈的戰爭:孤城被敵軍團團圍困,危在旦夕,將士浴血奮戰誓死抵抗。增援部隊趕到,但敵軍強大,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但將士們毫不氣餒,奮勇衝殺,表現了為國效命戰死疆場的英雄氣概和獻身精神。

(設計意圖:通過整體感知和理解內容兩個環節,既使學生較快地把握了主要內容,又訓練了其概括能力。)

 (四)悟詩情

引導:詩是美的,還需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有一顆感受美的心靈。這首詩有一種悲壯之美,美在哪裡?這就需要我們藉助想象,從品析詞語入手來發現美。

1. 慘烈的戰鬥一直持續著,大家想象一下,戰場上除了有號角聲,還有什麼聲音?

引導分析:有擂鼓的聲音、奔跑聲、吶喊聲、相互的鼓勵聲、兵器的碰撞聲、戰馬的嘶吼聲、戰士臨死之前的慘叫聲,以及戰鬥結束後留下的風聲、水聲等等。

(設計意圖:通過想象,戰爭悲壯、凝重的氣氛就渲染出來了,進而學生也一氣呵成地感受到戰爭過後的沉寂、慘烈。)

2、李賀寫詩,總是藉助想象給事物塗上各種新奇濃重的色彩,試以這首詩為例作具體說明。

提示:李賀為我們描繪的戰地圖景,聲色俱備,請同學們標出呈現色彩的詞語,傳遞聲響的詞語,觀其色、聞其聲,進而品其味,談出你的感受。

明確:“金鱗”、“燕脂”、 “紅旗”、 “黃金臺”、 “玉龍”不但鮮明而且濃豔,它們在“黑雲”、“夜紫”的背景下,構成了色彩斑斕的畫卷。

例如,詩人巧妙地抓住了一系列富有特徵的景象,運用了“黑”、“金”、“紅”、“紫”、“燕脂”等字眼,使所描寫的景物更加色調鮮明,又分別就“聽”和“見”,“白天”和“夜晚”等角度,從側面加以烘托,構成了一幅有神、有形、有動、有靜的戰鬥畫面,給人一種戰鬥慘烈的實感,從而突出了出征將士的英勇形象,使全詩氣氛緊張而熱烈,意境蒼涼而悲壯,聲情凝重而激昂。

又如,“黃金、 玉龍”, 其質地和色澤, 都為世人所重。“龍”,是古代傳說中的高貴動物,“玉龍”,唐人用以稱劍。“黃金臺”,是求賢若渴的象徵。戰國時燕昭王曾築臺置千金於其上以招攬人才,因稱此臺為“黃金臺”。詩人選用“玉龍”和“黃金臺”造型設色,創造出“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詩句,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將形象便宛然在目。

3、請同學們任選一聯分別從視覺、聽覺等角度來描述畫面。

要求:字數80字左右,生動再現畫面,傳達出詩人的感情。

(設計意圖:在理解內容、領悟情感的基礎上,藉助豐富的想象,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領會本詩鮮明的特點,水到渠成,避免了空洞說教,領悟作品內涵,感受心靈的震撼。)

 (五)全文小結

《雁門太守行》以有限的文字給讀者創造了無限的想象空間;無聲的語言給後人留下了有聲有色的意境。這就是《雁門太守行》的魅力,這就是詩鬼的才氣。

 (六)佈置作業

1、背誦並默寫這首詩.

2、改寫詩歌,展開想象,用散文化的語言描繪全詩畫面,做到有聲有色、有動有靜。

 板書設計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首聯: 緊張 壯烈

頷聯、頸聯: 凝重 悲壯

尾聯: 堅定 豪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