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蟬》教學反思範文(精選11篇)

《蟬》教學反思範文(精選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蟬》教學反思範文(精選11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蟬》教學反思範文(精選11篇)

  《蟬》教學反思1

上《蟬》這節課感覺很有趣,一是因爲動物世界神奇、有趣、令人嚮往;二是因爲和孩子們一起了解、探討蟬的知識是個有趣的過程,我感覺如此,學生亦然。

文章介紹了蟬脫殼、鳴叫、聽覺、視覺四個方面的知識,學習重點是通過品味語言,學生能自己複述蟬脫殼的過程,並學會把內容寫具體。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蟬脫殼時的動作,來感受蟬脫殼的過程是一種體操表演。反覆的讀描寫蟬脫殼時動作的詞,體會作者是怎樣有順序地把蟬脫殼過程寫具體的,輔以填空來加深記憶,爲學生複述這個過程打下基礎。整節課上下來,輕鬆愉快,學生興趣盎然,結課時留下蟬的三大不解之謎激發學生查閱課外資料,豐富自己的學習成果。

  《蟬》教學反思2

《黃昏的蟬》一文有太多可挖掘的點,什麼纔是給學的什麼纔是學生需要的平日的教學我們往往什麼都想教給學生,"貪多務廣"是學不好語文的。所謂"捨得"便是有"舍"纔有"得",這大概便是"簡單"智慧的詮釋吧!這篇課文着眼點應是結合課內外知識思考蟬的一生,體會蟬歌唱生命的精神,並從中受到啓發。

第二課時的導入"上節課我們瞭解了很多關於蟬的知識:發音,蛻變,產卵,生命過程,那部分給予我們生命的啓示板書:生命的過程,接下來重點學習蟬生命過程的段落展開學習。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猜想,在讀中感動。學生通過讀感受蟬生命的大部分時光是在暗無天日的地下度過的,學生有的感到蟬的耐性,蟬的堅持,蟬的孤獨。

然而蟬的一生與我們不是非常接近嗎我們大部分人把半生的光陰用在學習,渴望利用這種學習來獲得成功,那種漫長匐匍的追求正如知了一樣;一旦我們被世人看爲成功,自足的在枝頭歡唱,秋天已經來了。引導學生學習林清玄的《知了》,從而使學生的精神層面不再簡單的理解地下的生活,從而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蟬》教學反思3

這是一篇狀寫動物的文章,結合這一單元的作文訓練,這篇課文應該是一篇很好的例文,因此學習寫作方法並且掌握如何將作文寫具體寫生動?這應該是教學此文的重點吧。

如何教學突破重點呢?我分了幾步走:首先,我幫助學生理清了敘述順序:蟬背頭、六隻腳、蟬尾,請學生用一句話概括;由此,暗示學生,作文這樣寫是遠遠不夠的,如何寫具體?接着我出示了一組動詞:抽搐、裂開、露出、鑽出、抖動、伸着、向後仰去、向前撲來、抓住、用力一抽。請學生邊對照課文邊描述整個過程。可這樣描述還是不能寫具體,我又出示了一組表示顏色的詞語:金黃色、淡綠色、深綠色、灰白色、棕黑色。請學生在讀課文時注意到顏色的變化,在進行描述。除此以外,課文對於動物的形態描寫之感動也可以感悟一下,如以“蟬尾出殼”爲例,可抓住“使勁”、“敏捷”“用力”、“又白又嫩”這些詞語來感悟蟬在脫殼這一過程中的艱難與神奇。以上三步,層層設置,使學生逐漸感悟課文寫具體的方法。最後,進行生動的複述訓練。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感悟“神奇”與複述課文要進行重點訓練。

課文爲什麼能寫具體呢?教學課文時,可以緊緊抓住“聚精會神”這個詞語,使學生了解到“認真觀察”是關鍵。這一步可放在教學完“金蟬脫殼”整個過程以後。

課文中“金蟬脫殼”所引申的另外的含義是否要講一下呢?我認爲這不是重點,可以不講,當然如果學生能理解可以拓展一下,但千萬不能喧賓奪主。一、透過“藝術品”這個詞語,瞭解供人欣賞具有的外表的術品的誕生需要一個細刻、嘔心瀝血的過程,而蟬兒由一隻地下只會爬的蟲子變爲美麗的會唱歌會飛的動物也需要這樣一個艱難的過程。二、結合課文第一節中“脫掉身上的舊衣,換上華麗的新裝”這一舊一新兩個字,瞭解蟬兒已完全改頭換面,這正是軍事上“金蟬脫殼”之計的引申含義。

  《蟬》教學反思4

《金蟬脫殼》是一篇科普文章,學生對蟬的鳴叫已是司空見慣,但極少有同學對“金蟬脫殼”的過程進行過仔細地觀察。因此我將教學重點放在感悟金蟬脫殼過程的奇特動人上,着重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加以體會感悟。我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對上節課內容回顧,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又爲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鋪墊,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引導學生感悟金蟬脫殼的奇特動人情景時,通過學生自讀自悟感受課文內容,既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又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讓學生充分地和文本接觸,通過讀,畫,想,議等多種理解方式去品讀文字,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只是學生小組展示交流時,有些凌亂,有待老師的指導。與其同時,教師將本課寫作手法畫龍點睛地總結出來:從小培養認真觀察的好習慣,觀察時要做到有順序,有重點,有感情。

不足之處:

⑴小組分配任務不得當,學生語言組織能力有待培養,

⑵時間安排上有些前鬆後緊(犯大忌)。

  《蟬》教學反思5

對於《螳螂捕蟬》這樣一個帶着原汁原味中國特色的寓言故事,且課文這種嵌套結構(即大故事裏還套着一個小故事),究竟該如何處理,這樣的課文本身在給學生閱讀帶來滿足感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挑戰,帶來困惑:如兩個故事是怎樣的關係?如何處理這種關係等。在這節課上,我在結構方面採用了“故事前置”的處理,這是我的一次教學嘗試,這次嘗試也給我帶來了不少啓示,自己回顧這節課,感受頗深。

一、重組教材,故事前置

寓言故事“螳螂捕蟬”雖說在文中是少年講給吳王的故事,並非課文之全部要義,但課文所敘述的故事卻又事實地因爲該寓言而得以存在流行,將寓言作爲教學的突破點,我認爲既抓住了學生的興趣所在,又能很自然突破理解上的重難點。在課堂伊始,學生興致正濃之時,直接學習“螳螂捕蟬”之故事內容,學生興趣較高,效果較好。

二、角色體驗,加深理解

在教學環節的安排上,爲了加深學生對故事、對角色更深的理解和認識,我安排了幾次角色體驗,事實也證明,學生角色的擔當也避免了學生認識的膚淺,同時也實現了文本與閱讀者的深層信息交流。如安排學生體驗“蟬”、“螳螂”、“黃雀”角色的心理:“掉頭看看是件輕而易舉的事,它們爲什麼沒有這樣做呢?我找三個同學來替它們回答。”學生的話也充分說明了三個角色只顧眼前利益,沒有注意身後禍患的危險。另外在教學結束時,讓學生體驗“少年”、“吳王”“大臣”、“百姓”角色的心理:“故事學到這兒,如果你是少年、吳王或是得知此事後的大臣、百姓,你會說什麼呢?”此次體驗,學生不僅已經完全理解了故事,學生精彩的發言更讓我們感覺到他們將理解化爲自己語言的過程,學生在豐滿着故事中人物的形象,話出有據,語出有憑,既豐富了故事,也鍛鍊了思維,培養了能力。

三、語言訓練,紮實有效

語文課一定不能忘了語文課的特點,詞語的積累,句子的理解,語言的訓練,都應該讓學生有所收穫。在這節課上,我安排學生在理解“恍然大悟”的基礎上積累含有這個意思的詞語,實現課堂上進行詞語的有效積累;比較句子“吳王固執地說:‘誰敢來勸阻我,我就處死他。’”和句子“可是吳王已經下了死命令”中的“死”的不同意思,來感受相同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意思;安排學生比較句子“少年終於被吳王發現了”“吳王終於發現了少年”,通過比較感悟不同表達的作用;安排學生有階梯地複述:先提供角色和部分詞語到只提供角色,學生的複述輕鬆自然完成等等,使學生在老師安排的這些環節中語言上真正有所獲,有所得。

這節課學生是有收穫的,我在收穫欣喜的同時也收穫了遺憾,遺憾總是有的,遺憾也是美麗的,因爲它會催人思考,催人奮進。這節課上,我將“螳螂捕蟬”作了前置處理,這個故事在文中的重要作用在後面環節的安排上怎樣體現,還需考慮;在朗讀指導上,怎樣體現指導的實效性、階梯性,也還需努力;問題的預設怎樣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課文在結構板塊化處理後怎樣迴歸整體等等,我想,這不僅僅留給我的遺憾,更是留給我的新課題……

  《蟬》教學反思6

今天看了東林居士發的帖子,我忍不住回帖。是什麼樣的帖子呢?東林認爲,爲什麼非得“有感情地朗讀”呢?完全可以讓學生“有理解地讀”。對於這一點,我也很贊同。怎樣才叫做有感情地朗讀呢?對於班上佔多半數的中下生來說,他們努力一下,可以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但是要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不要說用上課堂時間,恐怕再多花一些時間也不能達到這個目標。基於這一點,讓學生思考過後,帶着自己的理解來讀課文,這樣來得更自然更實際一些。

現在,我漸漸地讓我們課堂學習目標“透明化”。今天這節課,我們的目標就是:1、讀通課文;2、自學字詞;3、概括主要內容;4、體會人物形象。

對於第1、2兩個目標,由於學生課前已經做了預習,我採取了檢查的方式。12節課文,開了一輪“火車”,檢查面還不算大,再來一遍,大家都能讀準課文了。檢查字詞預習情況,我先讓學生聽寫詞語,這樣的方式雖然不常用,但對於瞭解學生字詞掌握情況來說,是很有用的。接着,就聽寫的12個詞語,選擇重點詞,讓學生說出意思,比如:乘虛而入、不堪設想、固執、恍然大悟。

根據前面教過的“起因——經過——結果”,讓學生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什麼。學生說到少年勸吳王,我教給他們一個字——“諫”,學生查一查字典,知道“諫”是舊時指規勸君主。如果要在“諫”前加一個字的話,少年是巧諫,而大臣們是苦諫(直諫)。

本課的重點環節是引導學生體會人物形象。邵菲說得好,吳王野心勃勃,想吞了楚國,稱霸天下。有學生說,吳王明智。我引導學生讀第一自然段,讓他們明白吳王剛愎自用,大家一起查成語詞典理解這樣一個詞。就這時的吳王,誰的意見都聽不進,他明智嗎?請讀一讀這兒吳王的話,可是非常霸道啊!比較下來,葉劍龍讀得最投入,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有感情地朗讀”吧。學生明白了,他這不是明智,而是頭腦發昏,一時衝動。我說,是什麼讓他頭腦發昏呢?生答:攻打楚國能夠取勝讓他失去了理智。我說,這叫利令智昏,再查一查“利令智昏”這個詞語的意思。後來呢,學生說,吳王能知錯就改。有人舉一反三了,說:吳王這是懸崖勒馬、迷途知返。

那麼少年呢,是一個怎樣的人?在默讀之後,學生展開了交流:機智過人、勇敢、一心爲國。張傳梅說,少年有堅持精神,我說:“你從哪兒看出來的?”讓大家圈出“一連”和“終於”這兩個詞。有孩子質疑了:這個故事是真的還是假的?我說,是真的怎麼樣,假的又怎麼樣?葉磊說,如果是真的話,說明少年關於觀察。盧弘說,如果是假的話,說明少年想象力豐富,會編故事。

對於解讀文本,我同意課前教師進行必要的研讀,但我又認爲,這絕對不能代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在課堂上,我支持把與文本對話的權利交給學生。一位網友說得好,我們想不到的,學生未必想不到。說得多精彩呀!今天這節課上學生的表現就證明了這種說法!

  《蟬》教學反思7

《螳螂捕蟬》是一則極富理趣的歷史寓言故事,出自西漢劉向的《說苑正諫》。文章講的是春秋時期,吳王不聽勸阻,執意要攻打楚國,少孺子便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告誡吳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顧身後隱患是危險的,從而使吳王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從結構上看,課文記敘了吳王想攻打楚國,下了死命令,這是故事的開端,可以說是起因,接着,少年巧說故事,寓理於事,是故事的發生發展,意旨分明,是故事的主體。最後,吳王聽了故事,收到啓發,決定取消攻楚的決定,是故事的結果,文章前勾後連,一氣貫通,構成了有機的整體,內在聯繫十分緊密。

從語言上看,文本以對話的敘述故事,生動傳神;少年用寓言故事,通過委婉巧妙的方式闡述自己的觀點。這些都可以讓學生實現語言積累的目的。

針對文本及學生特點,我在課堂上做了如下工作:

1、“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帶着真疑問自主探究,才能取得學習的真效果。

於是我從學生課前的質疑入手,梳理文章結構(故事的起因、結果)。之後,再次引導學生質疑:吳王的態度爲什麼前後有了如此大的變化(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從問題入手,抓住少孺子的表現。引導學生思考:少孺子的一系列做法有什麼必要之處。在此,爲人物品質的理解、明確道理進行鋪墊。

2、品味語言,在朗朗讀書中感悟、理解。

少孺子的做法令人稱道,他給吳王講的這個故事就更加耐人尋味了。

對於這一部分的教學,我分爲了幾個層次:一讀,引導學生朗讀螳螂捕蟬的故事,使故事整體構建在學生頭腦中。二讀,引導學生抓住三種小動物的動作,體會它們的悠閒自在和只顧眼前利益。三讀,引導學生找出三種小動物的共同點,即它們只顧眼前利益,卻沒有顧到自己身後正隱藏的禍患。這樣,既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整體構建故事,又幫助他們深入理解課文。

3、抓住中心,啓發個性展示。

20xx版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收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教學中,我利用地形圖等方式,讓學生讀懂了少孺子的用心良苦時,孩子們無不讚嘆少孺子的才智膽識。於是,在學生感情最飽滿、情緒最激動時,我讓學生在“諫”字的前面加上一個字,最能表達自己對少孺子的敬佩。這樣,一時激起千層浪,學生們的答案“巧諫”、“妙諫”、“勇諫”、“智諫”、“曲諫”等富於個性化的答案層出不窮。

4、適當拓展,延伸課堂。

古詩文的教學,我個人一直都認爲,學校的古詩文課堂就是要幫助學生打開一扇通向廣闊的古文天地的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他們介紹更多有趣的古文知識。

文言文《鷸蚌相爭》與《螳螂捕蟬》有着極其多的相似之處,我在課堂後部適時引入了《鷸蚌相爭》,請學生根據註釋進行原文文意的把握,同時,體會文章的寓意,以及兩篇文章的異同。學生有了前一篇文章的基奠,很快在小組中進行了相關的自主閱讀,效果很好。

反思自己的課堂,這節課所做到最多的還是對文本的尊重和對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自主思路的尊重。當然,課堂上基於自主的`步子還不是非常大,這是我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要更加動腦筋做到的。

  《蟬》教學反思8

咱先當回數學老師,爲本學期算一筆賬:本學期不滿19周,除去法定假日3天,剩下不足18周。假設留2周畢業複習的時間,每週6節語文,其中2節用於作文,能用來閱讀教學的共計爲4×16=64課時。要教學24篇課文+7個練習+1個習慣培養+1個《學和做》,共計33篇。這樣算來,平均每篇課文的教學時間約2課時。每篇課文要完成的任務:學通課文、完成1次課堂練習、完成《補充習題》、完成《自主練習與檢測·小學語文作業本》(選做)、背誦有關課文段落、硬筆字練習。其中後三項可藉助家庭作業的20分鐘完成(每天語數外家庭作業時間不超過60分鐘)。

當然,課外要完成的還有很多:預習、鞏固字詞、複習背誦70首必背古詩、閱讀《新人文讀本》、閱讀考級的目錄規定的課外書、完成每週一篇的讀書筆記、每週一篇的日記等。

五嚴的利劍時刻懸在頭上,你不高效行嗎?古人有“窮則思變”的名言,如今的語文教師也必須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先學後教,當堂檢測”就是一條不錯的出路。假如教師把時間儘量留給學生,讓學生用《補充習題》裏的題目來“當堂檢測”,用課堂練習來“當堂檢測”,如何?

我仔細研究了《螳螂捕蟬》一課的補充習題,覺得作爲“導學”提綱和“檢測”題都很合適。第一題寫八字成語,意在幫助學生積累成語;第二題閱讀課文片段回答問題,意在幫助學生理解少年的智慧;第三題關於《螳螂捕蟬》的一段文言練習,爲拓展練習,重點理解“其”的意思;第四題爲說寫能力的訓練,意在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說在課堂上看《西遊記》的李欣然同學。

明確思路之後,前置學習安排了兩項任務:一是會讀,二是會寫生詞並要求找兩個八字成語。

一上課,解題之後便開火車分節讀課文,全班37人中有12人各讀了一節,除一人讀破了句子,其餘基本順利。對少許字音作了糾正,問題不大。然後交流了自己找的八字成語,再以《補充習題》第一題檢測,要求寫四個,錯誤極少。

接着分角色朗讀,男生都是“吳王”,女生都是“少年”,我則是作者,一邊讀一邊對有疑問的地方做上記號。沒想到學生基本能夠進入角色。

質疑過後,討論交流明白的道理,討論對人物的看法,然後以《補充習題》第二題檢測。此題4個小題目:大臣和少年的勸共同之處是什麼?帶來的結果各是怎樣?爲什麼會有不同的結果?從吳王由“固執”到“恍然大悟”的過程中我們體會到什麼?1—3題出乎意料的順利,第4題的回答百花齊放,大體爲兩個方面:或體會到少年機智,或懂得做人做事要同時注意眼前利益和身後之患。真的不能低估學生的學習能力。

對於拓展題,正確率也出乎我的想象,除“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中的“其”有七八個學生做錯,其餘基本正確。

第四題,先讓同桌輪流當“陳老師”用螳螂捕蟬的故事來勸說上課讀《西遊記》的“李欣然”,然後我當“李欣然”,聽學生上臺來“勸”,勸得有條有理的我接受,勸得不到位的我再反駁,然後再勸。交流之後寫在補充習題上。

一節課的時間完成了以上任務,下一節課用來進行復述訓練並作課堂練習。

看來兩課時完成一篇課文的教學並完成兩個練習是可能的,前提是學生能學會的堅決不講。只要教師組織得緊湊,引導得當,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思考、練習,就會有高效的語文課堂。

  《蟬》教學反思9

薛法根老師是江蘇省特級教師。他在上《螳螂捕蟬》第二課時,大氣而不失精細,輕鬆而富有智慧,令人耳目一新,又頗多啓迪。

一、“重組”課文,構建板塊

語文教學,要以學生實踐爲主,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筆者以爲,落實這一點的關鍵是對教材的重組。教材上的每一篇課文,都應該根據學生情況,或大膽取捨,或切換段落,或從課外補充……在課文基礎上設計簡明流暢的教學流程,使學生能主動、充分、自由而有創意地學習。而不是一概從頭到尾,每篇課文都細細給學生“梳理一回”。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並下令不準別人來勸阻,這時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說吳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薛法根老師教《螳螂捕蟬》並沒有“循規蹈矩”逐段教學,而是從學生閱讀心理出發,根據教材本身特點,大膽地重組教學內容,一節課就那麼幾個教學環節,十分簡潔,卻又“針針見血”,把教學重難點—一落實解決:(1)默寫四組詞語(分別是:①蟬

悠閒自由自在;②螳螂拱着身子舉起前爪;③黃雀伸長脖子正要啄食;④侍奉吳王的少年

拿着彈弓瞄準),然後聽老師講“螳螂捕蟬”的故事並進行復述,最好能用上默寫的幾組詞語;③)完整地讀課文,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學生質疑後討論一個問題:那個少年爲什麼不在大庭廣衆之下對吳王講這個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勸;(3)課文表演,先練讀對話,再每個人就當時情境寫臺詞,兩位學生上臺做“吳王”和“少年”,其他人做導演。整個課堂教學環節安排新穎獨特,雖然改變了課文的“序”,但以發展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爲主線,科學合理地安排了聽、說、讀、寫、思等語文實踐活動,特別是匠心獨具地把朗讀、感悟、想像、複述等整合成幾個生動活潑的綜合的板塊,使學生在層次分明的實踐中得到了全面的訓練和整體的發展,真正地達到了以簡馭繁、以一當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訓練思維,培育智慧

薛法根老師一向重視思維訓練,他認爲現在的語文教學有一個問題就是“讓學生記憶知識,而忽視了讓學生運用知識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忽視了學生質疑問題的探究精神的培養,問號的消失標誌着智慧火花的熄滅”。的確,不但是語文教學,現在的中小學教學普遍存在重知識傳授輕智慧培育的問題。有知識不等於有智慧。一個人可能學富五車,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爲他完全可能千萬次地重複人家的思想,自己卻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會發明創造。在今天的背景下談發展學生思維的問題,首先要考慮讓誰提問,這牽涉到誰是教學的主體,第二考慮的是問題的多少和價值。問題過多,對時間固定的課來說,就意味着學生疲於應付,就意味着學生仍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如果一堂課就只有那麼幾個問題,而且都有思考價值,我們認爲,即使由教師提出,也完全可以使學生活躍起來。

薛老師在上《螳螂捕蟬》時,不是簡單地讀、讀、讀,不是機械地記課文語言,而是非常注意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整節課,薛老師只提了一個半問題。一個問題是在學生創造性地複述“螳螂捕蟬”的故事,接着又熟讀課文後,薛老師問:故事的結尾說吳王恍然大悟,這“恍然大悟”怎麼理解?顯然,這個問題需回顧全文、整體把握方能解決。請看學生的交流情況:

生:吳王從這個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國的事。他明白了自己就像那蟬和螳螂、黃雀一樣,只顧眼前的利益,而沒想到攻打楚國所隱伏的禍患。

師:(鼓勵地)這裏用逗號,請講下去。

生:如果其他諸國乘虛而入,後果將不堪設想。

師:(接話)國破家亡啊!

生:吳王明白了大臣們的勸說是有道理的,心裏一定很後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我覺得吳王還是一個明君。

師:明白事理、改正錯誤的大王還是個好大王嘛!(衆笑)

接下去就是那半個問題,爲什麼說是半個問題呢?因爲是薛老師先讓學生自己質疑,學生提出的兩個問題也不算容易,但都指向吳王,薛老師在此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提出了一個更有價值的問題,引學生走進那位少年的世界,這樣的讓學生“跳一跳摘桃子”顯然在挑戰學生的智慧。請看實錄:

師:學到這兒,你還有什麼問題?

生:少年所講的事在生活中發生的可能性很小,吳王怎麼就相信了呢?

生:吳王沒有聽大臣們的勸告,爲什麼會聽那個少年的話?

師:這兩個問題提得都很有道理。但是隻要認真讀讀課文的第三小節和最後兩段話,你就會明白的。老師現在想到一個問題:那個少年爲什麼不在大庭廣衆之下對吳王講這個故事呢?

生:吳王已經下了死命令,誰再勸說就殺誰。少年在大庭廣衆之下講這個故事,用意就是勸說吳王,吳王一定不會聽的。

生:那樣做會使吳王覺得很沒面子,一生氣反而會把少年殺掉的。

生:如果在大臣們面前講這個故事,吳王一定不會相信這個故事是真的,以爲是少年編出來的,就不會想到故事中的道理。

生:那少年在花園裏一連站了三天,爲的就是等吳王。少年裝出打鳥的樣子,是讓吳王相信(螳螂鋪蟬)這件事是真的不起疑心。這樣,少年就可以通過講這個故事,讓吳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師:少年表面上是講故事,實際上是……

生:暗勸吳王不要攻打楚國。

生:暗示攻打楚國隱伏的禍患。

師:所以,少年的勸與大臣的勸有一點不同。如果說大臣們的動是“直勸”、“力勸”的話,少年的勸稱得上是……

生:(紛紛搶答)智勸、巧勸。

師:一個好主意要想成功,還得選擇一個適當的環境、恰當的時機,這就是計謀。我們可以看出這少年有勇有謀,充滿智慧。

只有讀書,沒有問題,這是目前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當中暴露出的一大問題。矯枉難免過正,凡事過了頭就會走向反面。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此早有告誡:“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讓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裏……這纔是應當在學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三、發展語言,注重創造

在閱讀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學習語言,讀熟是前提,離開這個,勿談語言的發展。所以薛老師是很重視學生把課文讀熟、讀好的。讀熟還只是學習語言的第一層次,準確來講還不到位。薛老師在以下兩個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一是依據課本的語言發展學生的語言。“課文無非是個例子”,當然也是學習語言的例子。完全跳開書本去學習語言,往往是低效的,“螳螂捕蟬”是一個經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讓學生在自然而然間能複述這個故事,藉此發展學生語言,也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只不過薛老師做得了無痕跡,鋪設的臺階很適合學生走上去,而且還能別出新意,有所創造。他先通過默寫四組詞語,“暗暗”幫助學生記“螳螂捕蟬”這個故事的梗概,然後聯繫這四組詞語,教師邊示範講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要求學生邊聽邊記。學生再根據四組詞語和掛圖複述故事,最後纔是指名複述故事。實踐證明,幾位學生的複述不但準確、流暢,而且有創新,如把“蟬高高在上,悠閒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說成了“蟬趴在高高的枝幹上,悠閒地唱着歌,自由自在地吮吸着甘露”,顯得更爲生動。

二是讓學生創造性地彌補課文空白。好的文章像書法,有時密不透風,有時又疏可走馬,“疏可走馬”處自然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語境動動筆。比如課文寫這位少年爲了勸說吳王,拿着彈弓一連在王宮花園裏轉了三個早晨才覓得機會,碰到吳王。花園裏此時是怎樣一番景象呢?薛老師就讓學生以寫臺詞的形式補一補,在學生表演時做旁白用,結果學生寫有目的,十分成功。這裏不妨抄錄一位學生的練筆:清晨,朝霞映紅了吳王花園。鬱鬱蔥蔥的樹木、五顏六色的鮮花都被鍍上了一層金黃色。幾隻黃雀躲在樹叢裏歡快地鳴叫着。這時,一位手拿彈弓的少年,正在花園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時地朝吳王的寢宮東張西望,似乎在等什麼人,卻又裝出一副專心打鳥的樣子。露水沾溼了他的衣裳,他也渾然不知。這時……(學生開始上場表演。)

四、用語活潑,充滿歡樂

教師的課堂用語非常重要,它跟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的效果等都緊密聯繫。在共性之外,特級教師在課堂用語上又有個性,薛老師的教學用語輕鬆幽默,他的語文課充滿笑聲,所以有人曾以“教得輕鬆,學得紮實”來形容他的教學藝術。

我們不妨來欣賞一下他的某些課堂用語:

在學生默寫完四組詞語後,薛老師說:“同學們聽寫得很認真,老師獎勵大家一組詞。”此時,學生都開心地笑了。其實第五組詞語:“不堪設想、隱伏着禍患、恍然大悟”本來也要默寫,只是薛老師這麼一強調,學生緊張的情緒馬上得以緩解。本該默寫,現在成了“獎勵”,獎勵是虛的,實是體現薛老師的育人之道:“聽寫得認真”,纔有獎勵,才能多默寫一些。

在學生複述“螳螂捕蟬”的故事時,薛老師表揚那位用上了“唱歌、吮吸甘露”的學生,說:“看來,你很有文學細胞。”多麼形象有活力的評價!多麼有激勵作用的評價!當第二位學生髮生口誤“黃雀伸長脖子……卻不知道有個侍奉吳王的少年正站在它身後……”時,薛老師沒有否定和生硬批評,而是以“能站在黃雀背後的是超人”這樣兒童化的語言巧妙地啓迪學生。

在學生成功表演後,薛老師又真誠地說:“看了你們的表演,我想中國電影拿奧斯卡金獎的日子真的不遠了!”既是在肯定學生正確理解了課文,準確地把握了人物形象,又飽含真情,寄予厚望,頗爲“煽情”,輕鬆的話語,實在又很深刻!

精彩的有智慧的語文課,不在於教師講授無數個知識點,而在於學生提出更多的爲什麼;不在於教師運用什麼方法,而在於學生是否在學習過程中有大量的參與和自由表達的機會;不在於設計的課堂有無其基礎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於學生是否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通過學習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於學生從課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於他們質疑和評判了多少,在於他們是否展開想像的翅膀,拓展廣闊的心靈,在於學生對自己的發展是否有足夠的自信。

  《蟬》教學反思10

在備課過程中,我考慮到學習古詩文與現代文的不同,因此在課上先講述了學期古詩文要注意的幾點要求,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會感到生疏。

在備課過程中,我還考慮到螳螂捕蟬與打仗的聯繫,如果老師只運用語言去描述,學生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於是我出示了一張地形圖,使學生很容易的理解了兩者之間的關係,明白了文章要說明的道理:考慮問題要周全,同時也使文章主要人物(年輕人)的特點:機智、勇敢、以國家利益爲重出現在學生的眼前。文章的重難點得到解決。

在講課過程中我還注重朗讀的指導,教給學生朗讀古詩文的方法,並運用多種方法讀課文,從而激發學生朗讀古文的興趣。

  《蟬》教學反思11

很害怕上由法布爾《昆蟲記》改寫的課文。他是一個蟲癡,癡到極致成家成魔成仙,做生物學研究,這是難得的第一手資料,做語文課教學,往往有很“裹”人的地方,讓我們這些非專業者黔驢技窮。這不,有關金蟬脫殼這一節,老師們之中都產生較大分歧,畢竟生活在城市,近距離觀察端詳蟬的機率少之又少。

然而,孩子們卻表現出超常的好奇心,似乎只有充滿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孩童,纔會是童心未泯法布爾的“知音”。正如備課時所預設的:《蟬》中的天才樂師沉浸在自我陶醉中不停地演奏的場景,吸引着學生去關注蟬脫殼的情況,蟬的視覺、聽覺異於人類的特點。

教學這樣的文字,我明白“只有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去獲取,學生才能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但蟬脫殼那一段實在太難想象了!要是有錄像參照,可能還好點兒,通過真實觀察,再來看語言文字是怎麼再現的。如今誰也沒有看到過這個相對微觀的情景,如何僅從語言文字中理解、體會?還真不是一般的難點。

如果我有可以的電教設備,如果稍微能擠出點找資料的時間,相信這一課會上得更清晰、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