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聽課教學反思11篇

語文聽課教學反思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1W 次

作爲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語文聽課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聽課教學反思11篇

語文聽課教學反思1

聽劉老師的課,宛若坐在小舟中順流而下,沒有驚濤駭浪,卻在知識的涓涓細流中完成了整堂課的旅行,小學語文聽課反思。以下可能條理性差一些,但確是我感觸到的一些:

1.課堂上的每一句話,每個眼神都滲透着老師對學生的關愛與鼓勵。“同學們真會學習!”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表揚了學生的學習方法、正面鼓勵了學習態度,我相信孩子會非常願意跟着老師繼續往下學習。反觀自己的課堂,正面鼓勵、側面表揚、競賽激勵是經常用的,而且效果明顯。課後自己也會經常告誡自己課堂上要多用一些激勵技巧去正面引導,而非負面,這樣孩子會樂於接受,越來越好。

雖然坐的離劉老師課堂遠一些,但能在模糊的視線中揣摩到老師與學生眼神的交流。老師要學會用眼睛說話,“傳情達意”。這是我現在在努力做的,努力用眼神把自己的心表達出來,使自己的心與學生走得更近,去共同感受知識帶給我們的快樂,共同探索知識更廣闊的空間。

2.課堂上的一動一靜,都是優秀課堂常規的展現。回答問題時踊躍而不亂序,思考問題時積極而不躁動,朗讀課文時認真而不怠慢,這種種的種種都強烈地衝擊着我。反觀自己課堂,課堂常規着實需要進一步加強完善,上課10分鐘之後就有孩子坐不住了,我只能用小組競賽、個人競賽等方式去規整坐姿,注意力。但有幾個個別孩子坐姿、注意力持續時間不是很久,一堂課中我要經常去鼓勵。聽師傅的課,現在師傅很少費口舌去規整課堂,孩子表現的都很好。疑惑是:我的課堂正常嗎?自己給的答案是:有些不正常。這學期的課堂常規有時候覺得還沒有上學期好。原因:自己在課堂常規要求上有些放鬆。這學期過於關注知識的傳授與鞏固,在習慣和常規上有些疏忽,殊不知,習慣和常規是正常傳授與鞏固知識的前提。這一階段我在盡最大努力去彌補過失,希望能幫助孩子們養成較好的學習習慣。

3.一位學生回答問題的方式,牢記在心。“請大家跟我一起看第一段,(讀第一段)我畫的詞語是‘裝飾’,因爲…….”清晰、簡明、大氣。這種方式是學生之間的互相引領,而非是僅僅站起來回答老師的問題。我覺得我應該有意識地把這種回答問題的方式引入我的課堂。

4.教學過程安排合理。初讀課文---詞語和生字---再讀課文,深入理解感悟。反觀自己的課堂,大體環節設計上基本上沒有問題,把握不太好的主要還是最後一個環節理解感悟。問題出現要依靠自己去解決,自己要深入研究文本,理解透徹,把握準確重點難點才能慢慢提高自己在這一方面的講授能力。多涉獵各方面知識,視野開闊,從更佳的角度去理解、審視文本。

5.使淳樸的鄉下人家與古詩對話、融合、提升。在劉老師課堂的尾聲,學生齊背了孟浩然的《過故人莊》,陸游的《遊山西村》,一起欣賞了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王建的《雨過山村》,王維的《山居秋暝》,最後,劉老師又推薦了戴望舒的美文《天晴了的時候》。理解課文內容後,老師帶着孩子們去廣闊世界裏尋覓更甜蜜的知識,不僅一起尋覓咀嚼,還推薦放手,告訴孩子們課外還有更多的只是等待他們去尋覓。鼓勵孩子跳出課文,去生活中找尋知識的源泉。我想這些都會成爲孩子厚重的文化積澱。我覺得我越發重視晨讀中的古詩教學了,在不間斷的背誦和初步感悟中,孩子們的文化底蘊會越來越厚實的。········

語文聽課教學反思2

崔老師曾經說過“紮紮實實打基礎,簡簡單單教語文”。語文課的性質是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向45分鐘要效率,這是每個語文教師在新課程下必須思考的問題。

一、紮實制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如果教學目標不紮實,那麼教學的手段再新穎,也僅僅是皇帝的新裝──沒有任何的價值。李老師在課堂上很明確地將目標定格在對詩歌內在的把握,特別是注意其意象和手法的剖析。而有些課堂只注重悟和品,對於我們學校的學生來說,一遍兩遍三遍是沒有任何效果的,結果整個課堂雖覺得滿耳是聲美、畫美,卻沒有任何實在的收穫。

二、紮實課堂過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就是爲了達到不需教”,紮實的課堂沒有演變成老師牽着學生走,而應該是師生共同走。語文課堂如果僅僅是xxx爲標準,大量地進行訓練、輔導。這勢必會導致學生對語文課越來越感到厭惡,從而不想學。所以課堂不是一味地灌輸過程,應該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有興趣地學的過程。將必要的知識訓練和專題輔導滲透在教學課堂中,這樣才能達到體與練的結合。李老師在課堂上用讓學生朗讀和聽錄音等等方法來促進學生對詞的興趣,從而引發出詞本身的婉約、淒涼的美。但是她沒有忘記對學生的訓練,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很清晰的可以看見高考考點的滲透,知識點的講解和鞏固。又在佈置作業上巧下工夫,足見其備課的認真、仔細,和對一堂高一語文課集鑑賞和訓練於一體的把握。

總之,新課程核心理念是以學生髮展爲本,讓學生參與是新課程實施的核心。如何實施,應尊重學生,還學生學習的自由,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教學環境,加強交流與合作;給每位學生以期望和激勵,讓學生有成功感,但也需要注意知識等的滲透。

語文聽課教學反思3

20xx年10月11日,我有幸去沂水聽了初中語文優質課評選的聽課活動,學到了不少東西,也身感自己的語文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有許多問題有待於今後進一步完善,深感不虛此行。現將聽課活動及心得體會,彙報如下:

回顧教師們的優秀課堂,我們可以看到每位老師的特點。有的老師擅長設計各種活動環節提高課堂氣氛,有的老師本着有利於培養學生習慣的目的教學生學習方法,有的老師課堂語言幽默豐富惹人好感,有的老師課堂緊湊主題突出,還有的老師激情飽滿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也讓聽課的教師們連聲讚歎,佩服他們能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鐘內,不僅完成課堂教學的設計,還配有畫面優美的課件教學。我覺得先不論學生的配合與否,光從老師身上我們就能感受到語文的多樣和精彩。

1、紮實的基本功遊刃於課堂,同時老師們具有優美圓潤的音色,親切大方的教態,靈活的教學機智,拉近了學生和教師的距離,容易讓學生產生親切感,更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充分動腦、動口、動手、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

2、豐富的教學語言激情於課堂。

教學語言的確是一門值得我們潛心研究的藝術,運用得恰到好處的教學語言能把學生引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如講課老師執教的《天上的街市》一課,他的聲音時而低沉,時而激昂,時而鏗鏘有力,他的語言震撼了大家,使教師、學生、作者的情感產生了共鳴。

3、教材處理獨具匠心,設計巧妙

可以說良好的教學設計是一堂課精彩與否的關鍵之一,老師都能抓住文本中的關鍵點(關鍵詞句、關鍵問題)來展開,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以重點段引導學生讀書、交流,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所得。如《春》這堂課就抓住了這一點。

總之,這次外出聽課學習,讓我在欣賞別人精彩的同時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課前認真解讀教材,根據本班學生的情況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流程;課後認真反思,堅持寫好教學後記;多看書學習,多做筆記,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和業務水平。爭取成爲一名有思想、有特色讓學生、家長和自己都滿意的研究型教師。

語文聽課教學反思4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效,是現階段教學所一直探討的。那什麼是真正的有效呢?說直接點即爲:教師採用各種教學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通過在課堂上的教學,學生在三維目標上均有體現,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知道得少到知道得多,能力上從不會到會,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這裏我想起湯校長的一句話:好的課是如何用少的時間教會學生。)

但現在的教學現狀不是有效是低效,學生在學習時不是被動的記,就是強行的去背。用專家的說法:這是教育的暴力(學生學了不感興趣)。更說不上喜歡。如何解決低效,從而達到真正的有效呢?

  1、 確定目標

這裏的目標不僅是指知識上的目標,還有教學時的方法是什麼,教學中教到什麼程度,要學生學到什麼程度。學生的“三維”中那一方面有提高,真正定好這個目標,在教學時就會有針對、有方法的去進行。如:定好了有感情地朗讀,這就不是讀通順就行了,必須在讀通、讀熟的基礎上,對文章內容有了解,對錶達情感有理解,才能讀出感情。定好這一目標,在讀的指導上,就有針對性的進行:語氣如何?語速如何?讀出怎樣的感情?學生沒做到時,老師可以示範,還可以讓朗讀好的學生引讀。讓學生通過老師的指導,從而對課也就有興趣。是的有效的課堂是有趣的。

  2、對衆多目標有取捨。

一堂課不可能把學生的方方面面都訓練到位。就如上面所說太多目標我們教者都無從下手,更何況聽課的學生如何能做到?所以一課中要對目標有取捨,以一方面爲重,在一課中或在一段時間內,以一個可行的訓練爲主。說穿了即:學生已掌握的不教;學生一讀就會的不教;而太難的,學生達不到的,也不教。(反對一堂課拓展太多其他知識或文章,把本堂課上好都不錯了,更何況其他相關文章。)

  3、教法多樣,興趣爲先。

在確定好教什麼之後,就是怎樣教的問題。我們在教的環節一定要注意圍繞“趣”做文章。

a、開課激趣:上課開始可以針對課題設疑激趣。可以講故事引入激趣;可以就文中一重點段設置懸念激趣,要一上課就把孩子吸引到課堂上來,這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b、把內容轉化爲活動:學生是喜歡活動的,這無庸質疑。而活動是多種多樣的:有最簡單的小組討論;有遊戲;有片段寫生;有學生辯論;還有師生對話——————要讓學生真正參與其中,說出真心話,這樣學生學時也興趣盎然。

c、難點教學,方法應多樣

在充分調動學生興趣後,這時就面臨課堂教學的難點了,在突破難點時,應方法多樣。有我們常用的感悟法,即理解法;可以是聯繫生活實際法,把難點放在生活中,與生活對比,從而理解感悟。還可以畫一畫、寫一寫、演一演、讀一讀、唱一唱……語文,誰說只能是聽說讀寫?總之,你可以用你想到的所有方法。用專家的話說:用50個方法去教一個學生,而不能用一個方法去教50個學生或用一個方法去教所有課文!

語文聽課教學反思5

本週共聽了三節課,都是九年級的複習課。聽了這這四節課,我獲益匪淺。

將近兩年不教九年級了,真的對九年級的複習課很陌生了。講課老師對這四節課的內容確實總結得很到位。

第一節是左世娟講的說明文閱讀。首先梳理考點,接着明確目標,再就是針對考點進行練習。在聯繫的過程中,由一般的他們到中考題,由易到難,不僅展示答案,還總結做題的方法。還讓學生明確了中考的得分點。

第二節課是郭妮娜的作文課。首先讓學生了解五類卷的要求。然後讓學生分組批閱學生習作。再就是結合中考滿分作文。進行閱讀。最後進行考場作文輔導。這樣,既讓學生了解了考場作文的注意事項,又讓學生明確瞭如何在考試中得到高分。

第三節是徐麗講的賞析文章的語言。學案的設計非常全面、系統。從學案中我學到了不少東西。既有方法的指導又有聯繫鞏固,還有做題的總結。我認爲老師講的有點多。應該再多一點放給學生。

我認爲,九年級的複習課應該再實一些,畢竟時間太少了,每一節課都很重要,老師必須充分的備課,達到課堂的高效。

語文聽課教學反思6

這一週聽了幾節課,是初三語文的。

我講的是說明文專題,本週的反思是說一說自己的思路。

設計這一節課,我是這樣想的,先找找考點,然後一起找找體型,指導指導做題的方法,然後做做題,討論討論答案。然後總結總結作題的方法。

我這一節課,講了兩個方面的問題,1是說明的特徵,2是說明的方法及作用。

語文聽課教學反思7

這幾天聽了四節初三語文課,幾節課給我的感觸很深。

這幾節課都容量特別大,實效性特別強,特別注重學法的指導和學生語言表達的訓練,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

我覺得我在教學的過程中就粗枝大葉,不注重細節,也不注重方法的歸納和指導,這是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要學習的,要學習的當然不止這些。

語文聽課教學反思8

9月21日,我校一線教師來到沂南縣西北邊陲的馬牧池中學參觀學習。首先聽取了該校教導處主任郭大銳對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的一些做法。然後聽了兩節課。

第1節,聽了八年級的一節語文《阿長與山海經》,這一節課課堂氣氛非常好,沒有因爲衆多聽課老師的到來,學生覺得有些拘束,小組活動非常充分,充分體現了課堂教學改革“教爲主導,學爲主體、思維訓練爲主線”三爲主的理念。通過課堂上的觀察,發現小組合作學習具有極大的生命力,當然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問題。在小組活動的過程中,有一半左右的學生非常積極,還有一半左右的同學遊離在小組之外,達不到理想的學習效果,我認爲,這與小組建設不完全有關,小組內學生分工不明確,只有一個組長在起作用,別的學生沒有展示的權力,長此一往,學生的積極性受到打擊,便產生了這種現象。所以說分組教學的前提是做好學生學習小組的建設工作,讓每一個學生成爲學習小組有機的一員,不遊離於小組之外,同時加強小組評價方面的工作,讓每一個學生在小組裏面都能及時得到肯定,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相信在這種和諧和狀態下,每個學生都會得到不同的發展。

第2節,聽了七年級的一節《童趣》,這是一篇文言文,上課的老師重視了文言文的朗讀,文言實詞與文言虛詞的意義與用法,注重基礎訓練,這一節課課堂氣氛不如第1節課那麼活躍,可能與七年級學生第1次接觸文言文,沒有找到學習文言文的方法,這一點老師應該重視學法指導,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通過紮實的訓練,達到文言文中一些實詞與虛詞舉一反三的效果。

總之通過學習、聽課,我覺得,要相信學生,放手發動學生,學生一定能創造奇蹟,如果我們再把學生抱在懷裏,不肯放手,那麼學生就不可學會走路,更不用說奔跑了。

語文聽課教學反思9

10月13日下午,在學校領導的安排下,我有幸參加了在沂南雙語會場舉辦的20xx年臨沂市小學語文優質課評選活動。整個下午4節課,學生在詩性的課堂裏浸潤,收穫的是人格修養的薰陶、語文素養的發展、豐厚語感的提升、人生智慧的開發,更獲得了生命發展的動力。俗話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同樣,聽過此課,更是一次視覺與聽覺的享受,我的思想彷彿也跟着參賽教師在狹小的講臺上一次次碰撞、交流,在爲選手們的精彩課堂瞬間鼓掌叫好的同時,感覺自己也彷彿一下子學到了很多,成熟了很多,的確受益匪淺。

印象一:講課別具一格

昨日的課堂有的形象生動,激情飛揚;有的詼諧幽默,氣氛活躍;有的嚴肅認真,條理清晰,以及選手們對文本進行適當的、必要的潤色,真正爲參賽教師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

印象二:教師魅力四射

這次優質課評選活動選手中,有的教學中透着深厚的文化底蘊,有的言談舉止流淌着文雅的氣質,有的老師溫柔親切,有的老師爽朗幹練。課上,他們的語言充滿了激情,富有感染力,教學方法設計新穎合理,學生思維活躍,主動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使我不由得爲老師們求實創新的精神喝彩,爲他們靈活的教育機智喝彩,爲他們新穎實用的教學設計喝彩,爲學生興趣盎然而又紮紮實實地學語文喝彩。教師們表現出了較高的綜合素質和較強的課堂駕馭能力,讓人感到這纔是真實的高水平的課堂!讓我不禁想到了一句詩: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少了幾分脂粉氣,倒更顯出誘人的魅力!

印象三:課堂紮實高效

“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爲學生,紮紮實實促發展,以簡化的教學環節,簡單的教學方法,實現省時高效的教學效果。”這樣的教學理念在本次課堂教學觀摩活動中得以體現。這些教師沒有刻意去運用多媒體,沒有過度追求課堂氣氛的熱烈,而是帶領着孩子們靜下心來認真閱讀,和文本進行對話,並通過品詞讀句表達出自己對文本的理解。爲了讓學生通過朗讀再現這樣的美景,選手們耐心地進行指導,語言親切、到位:當學生讀得有些匆忙時,他說:“我們是來慢慢欣賞的,不是忙着找人。”當學生的朗讀還沒有入情入境時,他說:“你的聲音洪亮,但你還沒有走出來欣賞。”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越讀越有興趣,越讀越有滋味,學生彷彿真的走進了文本中……

我感覺大多數的課有個共同的特點:紮實、高效。與其他公開課、觀摩課相比,少了一些形式主義,少了一些表面的熱鬧和浮躁,從文本的解讀到教學目標的確立,從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的運用到教學氛圍的營造、教學目標的.達成,都是依據課標、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出發的,都是以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基本能力和素養而設計的,讓人有一種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感覺,追求的是一種紮實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

1、字詞教學

低年級識字教學環節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如郯城二小的司國棟老師執教的《秋天的雨》(三年級),在處理識字教學這個環節時,司老師讓學生在自讀預習的基礎上,首先出示生詞,讓學生認讀,再歸類讓學生認讀,指導讀準字音;然後出示疊詞讀中滲透讀書方法。讀不同顏色的此時,採用加快速度來引導學生體會“不同的讀法,感覺會不一樣”的讀書方法。

沂南雙語實驗小學的潘樂樂老師執教《去年的樹》(四年級)在字詞教學中“伐”字的教法由古道今,體會漢字的演變,感受中國文字的形體美,傳授的方法我感覺非常不錯。

2、語言表達訓練

本次優質課評選活動選手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重視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更重視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特徵,解讀文本過程中注重從文本內容尋找聽說讀寫的訓練點,特別是注重了尋找進行說寫訓練的結合點,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堅持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基本能力和語文基本素養,語言表達訓練比較紮實。

3、朗讀指導

課標中對學生提出的讀書要求是能通順、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順、流利是朗讀課文的最基本的要求,而能做到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就是比較高的要求了。以往的閱讀教學中,有些老師往往注重了對課文內容的分析講解,以老師的理解代替了學生的個性化閱讀理解,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把語文閱讀教學變成了灌輸式的教學。而本次優質課評選活動中,參賽教師大多數都非常注重朗讀指導,通過多種形式、有層次、有梯度地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並抓住重點語段指導學生進行細細品讀感悟,切實做到以讀代講,讀中感悟。如郯城二小的司國棟老師執教的《秋天的雨》(三年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抓住寫“你擠我碰,睜着讓人們去摘呢!”時體會爭的熱鬧場面,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整堂課幽默風趣,生動活潑,在輕鬆愉悅、形如流水的課堂流程中滲透着經典的讀書方法,再加上朗讀的指導方法“節奏”、“重音”、“停頓”、“圖文結合”等方法,使朗讀的指導名副其實。

音樂,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氣氛中得到感情的薰陶和哲理的神悟,大部分參賽教師能夠針對不同類型的課文,選擇與之朗讀基調相宜的音樂進行配樂朗讀,教室裏時而高亢激昂,時而舒緩低沉,時而清新悠揚,學生的情感隨着課文內容與音樂節奏互動,如同沉浸在一種如詩如畫的境界中,聲中融景,景隨聲出,美麗的音樂總會勾起人的某些思緒,動聽和諧的節奏對文章的朗讀也將起到渲染情緒的作用。學生在美中享受,在享受中爆發情感,感染他人。《秋天的雨》都爲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供了條件。

4、聯繫生活實際,創設情景想象感悟。

想象是感悟的翅膀。黑格爾說“最傑出的藝術本體就是想象”。感悟時要引導學生體物入微,充分發揮想象,敏銳地捕捉字裏行間閃動的靈性的氣息,使詞句與具體形象相結。

●自我思考

本次語文優質課評選活動中,參賽老師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語文綜合素養、課堂上自然生成的那些打動人心的濃濃的情感、通過補充有價值的資料開發有價值的課程資源等許多方面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怎樣才能正確的解讀文本,我認爲心中要有課標,只有對課標讀懂、讀透,對於文本的解讀才能算得上爲正確解讀。“只有深入解讀了教材,才能準確把握教材的內容與情感,而博覽羣書則爲我們更好地解讀教材打下堅實的基礎。”讀書是一個老師的必修功課,博覽羣書是一個優秀老師的必備條件,提高教師個人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讀書。讀歷史的書,讀文學的書,讀教育的書,讀科學的書,讀經濟的書……只有讀書,纔會讓我們教學更加精彩,讓我們的文化底蘊更加地深厚,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精彩。

記得有位名人曾說過:“把熱愛自己的專業和熱愛自己的學生結合起來纔是一個好教師。”通過這次學習,我會努力把吸取到的“活水”注入我的教學中去,讓課堂去釋放自己勤奮的“精彩”,讓可愛的孩子們和我一起享受課堂的美妙,一起沐浴語文的洗禮!培養良好的語感,形成優秀的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讓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多一點語文意識,多留心,多揣摩,多感悟,我們的語文課就一定會越來越精彩!

語文聽課教學反思10

爲了迎接上級領導對學校的視導工作,我們語文學科安排了兩節公開課,他們上的都很成功。

第一節是胡凡勇老師的九年級複習課。我們學校倡導的小組合作學習,在這節課上得到充分的展示,開課形式多樣,激昂的歌曲振奮人心,接着是古詩的經典誦讀,讓學生的積累得到充分的展示。

整個課堂分爲三大塊:我來寫,我來做,我來結。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第二節是胡乃美老師的七年級新授課。主要是以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爲主。課前學生把能自己解決的內容展示在黑板上,絕大多數的學生已養成良好的語文習慣。並且針對學生的感悟能力,誦讀能力,進行了充分的引導練習。

課後,來視導聽課的張校長對兩位老師的課進行了精彩的點評。並且對語文課上應該注意的地方,跟我校老師進行了研討,讓我們受益匪淺。

通過這次視導聽課,我感覺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認識又得到了提高,只有讓學生自己動起來,纔會讓知識變成學生自己的東西。並且我們要在調動學生積極性上再下工夫。真正讓學生做到願學,樂學。

語文聽課教學反思11

連續兩天的聽課,我深深地爲各位老師優秀的個人素質和精彩的教學設計所折服。而課後的點評,無一例外地都提到了“語文意識”這個詞。對這個詞,我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每天都出現在我們的教學活動和教研活動中,不經意間常常會與其有所交流;陌生的是我始終看不清它的本來面目,往往欲伸手碰觸卻所得甚少。按照我的淺薄理解,語文意識就是引導學生逐漸掌握讀語文、品語文、用語文的方法,並將之於日常教學之中實踐鞏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欣賞語文的美,並自覺地運用美的語文。

這次的觀摩課,在語文意識這方面都有比較出彩的表現。如詞語的精準及其情感的體會、朗讀的指導、寫作方法的滲透和練習,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針對這幾節課,結合我所教過的低中年級,簡單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

1、教材解讀

從一年級教到三年級,課文都是比較短的,初教學時,常常會有一種課文太簡單、不知從何下手的煩惱。而讀懂教材,又恰恰是引導學生學習的基石,是必須做且必須做好的一個環節。

這次觀摩課,老師都十分重視教材的解讀,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六年級教材《船長》的課堂。張老師在大的方面注意到了刻畫人物時採用的兩種描寫手法:行動描寫和語言描寫,並有意識地將之融入教學之中。先找關鍵詞句,小結出行動描寫的手法;再點出語言描寫的手法,圍繞語言描寫尋找關鍵詞句。雖然只是順序換了一下,卻使課堂很好地連貫了起來,不刻意不呆板。從小的細節來說,張老師對於課文中一些詞句的解讀十分到位。如對“吼”的理解,不僅僅是表面的聲音大而已,在當時特定的語境中,這個“吼”字除了船長要讓所有人聽到他的聲音,還有一種“壓倒”“一切呼號和嘈雜”的力量,一種奠定自己威嚴以冷靜指揮人們逃生的作用。諸如此類,對“整個人羣”“命令”“夠了”等詞語的理解,再加上教師極爲豐富的語言描繪,讓學生很好地體會到了當時人們的慌張和船長的威嚴、冷靜,從而較好地指導了學生朗讀。

聽課後我翻看教材,發現在本課的語言描寫中,出現了多次感嘆號,可以說感嘆號佔了很大的分量。我認爲每一個感嘆號都表達了船長不同的感情、表現了船長不同的語氣,教學時不妨也藉助一下這些感嘆號讓學生理解課文、加強朗讀。關於杜老師評課時說到的省略提示語讀書的問題,由於剛教過三年級孩子習作中提示語的作用和用法,所以在聽課時我也產生了這個疑問,能夠忽略提示語嗎?(當時看不清屏幕,沒有思考太多)誠然,課文中描述的是“一段簡短有力的對話”,所以船長和洛克機械師的對話,沒有一句提示語,只在前面提了個“威嚴”,可我覺得如果後面船長和奧克勒大副的對話繼續爲了體現“簡潔有力”而沒有提示語的話,可能船長“喊”的那一聲奧克勒大副就“聽不到”了。後面放在說話中間的“船長說”也是爲區分意思而設,前一句是針對“20分鐘”所說,後一句則是下的命令,用提示語區分一下意思更明確,而且過多的沒有提示語的對話也容易讓讀者產生混亂,甚至沒有思考的空間去體會當時船長的心情。其實,後面的提示語已經很簡潔了,完全不會影響總體上的“簡潔有力”。至於此點要不要在課堂上體現,又是另外一說,畢竟一堂課是要有所取捨,不可能面面俱到的。

2、朗讀的指導

閱讀教學始終要以讀爲主,以講助讀,以各種教輔手段促讀,歸根結底,就是要利用一切方法讓學生充分地讀書,讀出人物的感情和個性,讀出自己的體會和感受。本次觀摩課上,老師們運用了多種方法指導學生讀書,優美的語言描繪,特定的情境創設,字詞的情感引導,循序漸進的情感鋪墊,有許多出彩的朗讀,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緯三路小學的孩子。還拿《船長》做例,教師通過自己豐富的語言引導學生讀出發生災難時的危急,學生的語速、語調等閱讀技巧和情感等在我看來是很不錯的。此時老師問學生“你覺得你讀得怎麼樣?”學生竟然還不滿意,認爲自己讀得還不夠“危急”,於是再次試讀。後面的對話朗讀,老師採用了體會關鍵詞表情達意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由於對課文理解比較到位,最後的朗讀學生完全讀出了對話的“簡潔有力”。

不過本次觀摩課也有一些地方讓我看到了我的困惑,在我的日常教學中,往往出現這樣一種情況:我想盡辦法去引導學生,可是,讀得好的學生還是讀得好,讀得不好的也還是讀得不好,甚至無論讀得好與否,教學前後的朗讀差別都不是很大。本次觀摩課也有一些出現了跟我一樣的問題。想來,大概是平時訓練不夠,引導的方法還是不恰當吧。

3、資料拓展

不得不說,老師們爲了上好一節觀摩課,尤其是高年級的課堂,蒐集了大量的資料,且進行了恰當整合,展示給學生,以輔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如《鄭和遠航》一課,老師蒐集了相當多的視頻資料、文字資料,在教學到相應環節時出示,讓學生去體會寶船的雄偉壯觀、鄭和遠航的規模之大、範圍之廣和重要意義等課文內容,學生也被這些資料吸引,談出了自己的理解。不過我有一個疑問:課標要求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我們三年級的孩子也已經開始在日常教學中逐步學習蒐集資料、整理資料的方法了,爲什麼高年級的孩子反而是直接越過過程享受成果了呢?我沒有高年級教學的經驗,不太確定究竟能不能放手一些資料讓學生自己去搜集去整理呢?

以上,是我聽完課之後的一點點反思。我的教學經驗不多,許多理解和想法都很不成熟,反思寫得也比較淺顯,希望各位老師給予批評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