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女媧補天》教學反思(精選13篇)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女媧補天》教學反思(精選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女媧補天》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女媧補天》教學反思(精選13篇)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女媧補天》教學反思 篇1

《女媧補天》是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我國古代流傳已久的神話故事。本文自然災害場面描寫生動逼真,全文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想象奇特豐富。學習本文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通過閱讀受到我國曆史文化的薰陶,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二是感受女媧爲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民大衆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的精神。要求學生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邊想象畫面。瞭解女媧爲什麼要補天以及補天的過程,體會女媧爲了拯救勞苦大衆,不怕危險、勇於奉獻的精神。

首先在講課前,我要求學生做好預習。包括理解生字詞,熟讀課文,查找有關女媧補天的資料。這樣,在學生還沒有學習課文之前就已經對課文比較瞭解了,爲進一步的學習做好準備。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通過自己閱讀、思考,和同學討論來讀懂課文。先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對課文中難讀的字音、不理解的詞語,鼓勵他們先自己解決。弄不懂的向同學和老師請教,互相討論弄懂。然後就“思考·練習”第二題展開討論,讓他們各自發表自己的理解,讓學生體會到女媧的勇敢精神和樂於助人的高尚品德。在小組討論時,我要求小組長給組員明確的分工,各自學習不同的自然段,再把理解的內容向小組長彙報,小組長再向全班彙報本組的學習情況。因爲分工明確,每個同學都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去,課堂氣氛活躍。最後通過有感情朗讀進一步體會課文內容。重點朗讀了描寫自然災害和女媧補天經過的段落

在理解課文之後,我請同學說說自己查到的有關女媧補天的資料。學生的發言十分精彩。有的同學找了女媧的資料:傳說在天地初開時,大地上並無人類,女媧便摶黃土做人並使他們活起來。女媧每天勞作,十分辛苦,這樣纔有了人類。有的同學找到了天塌的原因:因爲風神和雨神鬥法,弄得天塌了一塊。還有的同學把女媧補天的故事講得更完整,而且不同的同學找到的故事情節也不太相同。因爲本文是童話傳說,隨時間的推移,很多人給它潤色,所以,相同的故事,也有不同的版本。由於學生年齡的特點,他們對故事特別感興趣,發言涌躍,聽的同學也十分認真。雖然學生都知道這並非是真實的故事,但大家都感受到了古代童話的魅力,瞭解了古代人民的想象力。

沒想到學生查到的資料如此豐富,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要讓他們經常查資料,鍛鍊他們查找資料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女媧補天》教學反思 篇2

1.教學效果(思效)。

神話故事的特點就在於想象力豐富,所以這節課我注重運用多媒體手段,創設情境,通過品讀、想象、交流,從而感受語言文字的美,拓寬學生思維,引導學生透過語言文字與文本對話,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透過語言文字再現神奇、美好的畫面。如“天塌地陷”“水深火熱”等場景,引導學生去想象,去體驗,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地讀。

學生對於神話故事感興趣,所以學習興致很高,也敢於大膽質疑。

2.教學收穫(思得)。

(1)抓住主線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思考問題。以“女媧爲什麼要補天?”爲主線展開教學,在引讀、想象、體驗中感受災難來臨前人們幸福的生活和災難來臨後可怕的情景,爲認識人物形象特點打好伏筆。

(2)以“讀”貫穿始終。語文教學以讀爲本,抓住重點詞句來讀,通過細心揣摩、入情入境地朗讀,讀出感受,讀出人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痛苦掙扎的悲慘景象,使學生獲得真實體驗、進一步昇華情感。在這節課上,不同形式的讀發揮了不同的功能,真正體現了以讀爲本的閱讀教學原則。

(3)教學中的“補白”藝術。這篇課文的文字淺顯易懂,語言文字也不難理解,怎樣才能從淺顯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情感來?就需要我們利用想象,挖掘文本的空白處,把文本再創造,以充實內容,使人物形象飽滿,同時能夠發展學生的語言,培養豐富的想象力。所以在學習第一段時我設計了這樣的“補白”:讀到這裏,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在這些補白想象中,真實感受“水深火熱”的慘狀,進一步體會到神話的神奇之處,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積累並運用了語言。還有女媧尋找石頭的過程,也可以利用補白方式,想象女媧尋找石頭的艱難。

3.不足之處(思失)。

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很多地方處理得不夠靈活。沒有耐心聽取學生的質疑,而是直接擱置了。還有,教師注重了範讀,但是學生自己練讀時間較少,沒能留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思考,造成朗讀感情不到位。如在學生朗讀描寫災難的句子時如果邊讀邊想象邊體會,學生們的朗讀效果會更好些。

4.改進措施(思改)。

在今後教學設計時,要真正尊重學生的學習意願,根據學生的需求設定教學環節,比如學生對於五彩的天空充滿了無限的好奇,教師就可以大膽提供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去想象、去搜集資料,讓他們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學生樂學,學的也會更有效果。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女媧補天》教學反思 篇3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瞭解女媧爲拯救人類,怎樣冒着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如何把天補好的過程;在閱讀中體會女媧精神和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以讀爲本,邊讀邊悟

“書是讀懂的,而不是教師講懂的。”葉聖陶先生的這句話也道出了學生閱讀的重要性。在這節課上,我圍繞“正確——流利——有感情”這三個目標指導朗讀訓練。課前預習要求讀正確,檢查預習情況時要求流利地讀,通過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同學們的朗讀情況,讀後引導進行評議,通過欣賞同學的朗讀,讓同學們體驗到讀書的快樂。研讀課文時帶領學生有感情地讀。讀出抑揚頓挫,讀出輕重緩急。在指導中,把理解語言與訓練朗讀交融在一起,使學生在讀中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以提高朗讀效果,最終實現有感情地朗讀的目標。除了對學生讀課文除了每次都有要求外,讀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集體讀,個別讀;大聲讀、默讀……等等,不同形式的讀發揮不同的功能。爲了更深入、準確地體驗情感,我指導學生抓重點詞句來做文章,通過細心揣摩,入情入境地朗讀,使學生獲得體驗、昇華情感。

2.挖掘課文的空白點,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課文的文字淺顯易懂,表現人物精神的關鍵語言文字也是不難理解的,但如何從淺顯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情感來,確實需要利用想象挖掘文本的空白點,將文本再創造,以充實內容,使人物形象飽滿,從而發展學生的語言,培養豐富的想象力。所以在課堂上我設計了補白想象——讓他們說說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學生說得較好。有的說:“我彷彿看到洪水衝來,房屋倒塌,人也被沖走。”有的說:“我彷彿看到孩子們在哭着尋找爸爸媽媽。”在這些補白想象中,進一步體會到神話的神奇,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積累並運用了語言。

二、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的成功之處是:師生合作,激發想象,感受神話魅力。在教學第一節時,我採用了引讀、師生分句讀、小組賽讀,爲學生營造了輕鬆、愉悅的朗讀氛圍。同時通過讓學生閉目想象,感受人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悲慘景象。

三、不足之處

課堂上駕馭能力不強、很多地方處理得不夠靈活、教師的評價語很不到位。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首先出示女媧圖片,通過圖片,讓學生形象地理解什麼是神話,並激發學習興趣。接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能用簡短的話概括文章的主要意思。然後找出女媧怎樣補天的相關語句。通過感情朗讀,找出表現女媧補天的艱難的詞語,體會女媧補天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學習女媧爲了拯救人類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於奉獻的精神。最後把女媧補天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女媧補天》教學反思 篇4

《女媧補天》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人類生命的創造之神女媧,爲了解除民衆疾苦,不辭辛勞尋找五彩石並加以冶煉,補住天空漏洞的故事。這是一篇故事生動,想象豐富,語言優美的文章,在教學的時候,我通過讓學生複述故事,大膽想象,欣賞詞語等方式進行教學。

在備課時,我不得不焦頭爛額,看着13個認寫生字,心裏就犯難。如何引導學生在有限的課堂裏進行有效的識字教學呢?我設計了這樣的一些環節,效果比較好。注重引導學生複習鞏固已學過的識寫字方法,自主獨立識寫生字,如熟字帶生字、加減或替換偏旁、字形比較等。在開展這個環節的時候,讓小組之間討論得出方法,我不直接引出。三年級的學生對認字方法還是比較熟悉,把課堂教給學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學生們的答案都豐富多彩的。這時,我因勢利導,把孩子們的錯誤都提出來,順理成章地過渡到“治”“冶”的教學。通過讓學生觀察區分偏旁的異同。又通過找一找藏在生字裏的多音字,讓學生髮現“掙”是多音字,在課文中讀“zhēng”,不要讀成“zhèng”。會認會讀後,我請學生自己觀察“燃、熄、煉”中“火”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學生所寫的字都比較規範、端正、整潔。

課文後小夥伴吐了一個泡泡:“女媧真了不起。”這實際上是引導學生感悟故事的神奇。的確,課文寫得夠神的了!課文先概括寫了自從女媧創造了人類,大地到處是歡歌笑語,人們過着幸福的生活。接着,筆鋒一轉,“不知過了多少年”,極言時間之久。課文描繪了“遠遠的天空塌下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所導致的悲慘景象:地被震裂了,山岡上燃燒着大火,田野到處是洪水,許多人在水火中掙扎。這幅畫面,沒有誇張和想象,是難以描畫的。接下來,略寫了女媧求雨神熄滅天火,造船拯救洪水中的人們,爲後面情節的發展作鋪墊。第三、四自然段是課文的主體,主要寫了女媧找齊五彩石的經過和用神火冶煉五彩石的艱難。“她忙了幾天幾夜”“煉了五天五夜”從時間角度突出女媧的神力,在寫到女媧補天時,只見她端着一個裝滿液體的大盆,對着大黑窟窿,往上一潑,大窟窿立刻被補好了。寥寥數語,從看似輕鬆的動作中,凸現女媧的神力,使故事更加具有了神奇的色彩。教學時先引導學生默讀課文,瞭解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再互相交流,然後抓住第三、四自然段深入學習。可讓學生找出哪些詞句表現了女媧補天的艱難,從而感受女媧善良、勇敢、不怕困難、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很好體現了本課的重點教學。

課文作者對原文進行了再創作,通過合理想象,進行了巧妙的綜合、連綴和加工,使這個神話故事完整、豐富、生動。如描寫天塌的情景,通過一連串疊詞的運用(轟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逼真傳達出人間的慘狀;還有女媧冶煉五彩石和補天的一連串動詞的運用(找—挖—放—煉—化—裝—端—潑等)十分生動傳神;又如課文結尾段,“現在,人們常常看見天邊五彩的雲霞,傳說那就是女媧補天的地方。”看似寫得隨意,實則非常抒情、流暢,餘味深長,值得好好朗讀和積累。教學時,應注重引導學生對部分重點的好詞好句進行賞析。課後,注重學生對好詞好句的積累,品味與運用。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女媧補天》教學反思 篇5

第一課時

《女媧補天》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講的是古時候女媧爲了拯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着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讚揚了女媧勇敢,善良,不怕危險,甘於奉獻的精神。課文學習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二是通過朗讀感受女媧爲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民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的精神。在學習中要求學生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邊想象畫面。我爲這篇課文安排了兩課時,第一課時正確認讀課文中的生字詞,與帶生字的句子,瞭解女媧爲什麼要補天。經過老師的指點,我靜心反思這堂課的成功之處和遺憾之處。

在這次課中,做得較好的地方是:

1、能讓學生從字、詞、句、段逐步過渡,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課文了詞語和相關段落。

2、能注意運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

3、能較好的利用多媒體。

不足需要改進的地方:

1、沒有充分利用好課外資源,在創設情境的時候,我只是簡單的從圖片引入。

2、課堂語言不夠豐富,激勵性不大,每個環節連接的不夠緊密。在上課時,對於學生的回答,我的'評價語也不夠多,而在引導的過程中也存在着不夠靈活的現象。

3、學生在這節課中的練筆時間只有不夠多。由於上課沒有安排合理時間,最後學生練筆的時間不足,很多學生都是在很不情願的放下筆。

4、在課文中花了較多的時間讓學生去分段。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主要是學習女媧補天過程中的艱辛,從而感受女媧那種勇敢、善良的品質和不怕危險、甘於奉獻的精神。

在分析課文時,我重點抓三、四自然段的教學,注意引導學生找出女媧冶煉五彩石和補天的一連串動詞,我通過從先讓學生讀,然後過渡到劃出相對應的句子,使學生感受到女媧補天的艱難,同時使學生體會到這一連串動詞生動傳神的表達效果。同時,我從兩個環節着手,一是:你覺得女媧是個怎樣的人?二是:你有什麼話想對女媧說?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女媧勇敢,善良,不怕危險,甘於奉獻的精神。爲了讓學生更好地熟悉課文,我還爲學生提供了複述課文的線索,雖然只是少少的幾分鐘,卻爲學生提供了一個鍛鍊的機會。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女媧補天》教學反思 篇6

她是我國古史神話傳說中的一位女神。傳說她是人首蛇身。女媧是一位善良的神,她爲人類做過許多好事。比如說她曾教給人們婚姻,還給人類造了一種叫笙簧的樂器。而使人們最爲感動的,是女媧補天的故事。五彩石是伏羲殿下平臺上一塊五彩斑斕的巨石,它也和一段美麗的傳說聯繫在一起。

女媧造人後,人類慢慢地繁衍開來,他們採摘野果,追獵猛獸,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忽然有一天,一道晴天霹靂閃過,接着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同,天空突然裂開一道大口子,大雨傾盆而下,淹沒了田野和村莊就用這些五彩石補住了天空的裂縫。大雨停歇,洪水消退,人們又過上了自在的生活。相傳這塊色彩奇異的巨石就是當年女媧補天后剩下的一塊五彩石。我們用水洇溼石塊後,可以看到上面分佈着許多抽象的紋理和圖形,有的人說中部是中國疆域輪廓圖,四周是龍鳳呈祥圖;有的人則說石面上是許多原始人類的影像。

總而言之,這塊石頭是這座山上獨一無二的奇石。傳說當人類繁衍起來後,忽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來,他們從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鬧得到處不寧,結果祝融打勝了,但敗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頭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了,撐支天地之間的大柱斷折了,天倒下了半邊,出現了一個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紋,山林燒起了大火,洪水從地底下噴涌出來,龍蛇猛獸也出來吞食人民。人類面臨着空前大災難。女媧目睹人類遭到如此奇禍,感到無比痛苦,於是決心補天,以終止這場災難。她選用各種各樣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將它們熔化成漿,用這種石漿將殘缺的天窟窿填好,隨後又斬下一隻大龜的四腳,當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邊天支起來。女媧還擒殺了殘害人民的黑龍,剎住了龍蛇的囂張氣焰。

最後爲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媧還收集了大量蘆草,把它們燒成灰,埋塞向四處鋪開的洪流。經過女媧一番辛勞整治,蒼天總算補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龍蛇猛獸僉欠跡了,人民又重新過着安樂的生活。但是這場特大的災禍畢竟留下了痕跡。從此天還是有些向西北傾斜,因此太陽、月亮和衆星晨都很自然地歸向西方,又因爲地向東南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那裏匯流。讀罷女媧補天這個神話故事,不禁被女媧的善良和正義所感動。這個神話故事,是我小時候經常聽到的故事,今天當我再來閱讀它,尤使我感動的是她的善良,爲了人類能夠幸福地生活,爲了孩子們能夠死裏逃生,繼續過上美好的生活,她無私奉獻,這種精神非常讓人感動。

自從祖先伏羲創造了人類,人們就開始了幸福的生活。突然有一天,天上破了個大窟窿,結果風、雨、雷、電同時出現,把人們都給嚇壞了。爲了三界芸芸衆生,女媧冒着生命危險找到了補天用的七彩石,沒過幾天,人們又過上了幸福、平安的生活。從《女媧補天》這個神話傳說裏,我明白了:做人爲的不僅僅是自己,而更多的是爲別人。在生活中,我們要多多幫助別人,更要有着捨己爲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雖然女媧做的是當時轟動天下的大事,但是,如果我們能做一件幫助別人的小事,也應該是非常了不起了。

這篇文章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偉大的女媧,她用自己的力量換來了人類的平安,真是了不起。再想想我自己,從來都沒有想過我可以幫助誰,再怎麼幫助他(她)。我們以後也要學習女媧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女媧補天》教學反思 篇7

20xx年9月15日、16日我共用了兩節課進行完《女媧補天》的教學。當時設計導學案時本來設計的是一課時,但由於七年級學生新接觸的文言文,進行起來很慢,不順手,所以用了兩節課才完成。

在課堂上我做到了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質疑、達標檢測等模式。但是學生對高效課堂剛剛接觸,還不適應,不過他們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還是很高的,掙着搶着回答,課堂氣氛很活躍。

在七一班上第二課時時,一開始的檢查複習浪費了時間,包括生字、詞語解釋。在進行句子翻譯環節時,由於學生課下沒有預習好,導學案上很多學生沒寫完,一直在課上又讓他們填寫,浪費了不該浪費的時間,使這節課前鬆後緊,合作探究問題時有些倉促,當堂檢測沒有進行,最後小組總評價沒有到位。在小組打分環節,感覺打分太不均勻,有的組太多,有的組太少,如一組得了30分,七組才得了4分,對於不愛展示的學生沒有很好的激勵,另外對自己的板書設計感覺不滿意,有些繁瑣。對於課堂小結上完之後才意識到不應該老師總結,最好讓學生來總結。本節課感覺滿意的地方是學生到臺前講解句子翻譯時很到位,另外班上95%的同學能夠參與到課堂學習,認真聽講。這節課我注重了三維目標的整合,不但使學生學到了知識,而且讓他

們懂得了怎樣學,如文言文中的重點字詞解釋,包括文言實詞虛詞,還有對於句子翻譯掌握了缺少主語的必須翻譯出來,句子中的重點字詞必須翻譯出來。在教學中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包括朗讀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等,在朗讀時,我採用了輪讀,齊讀,搶讀等形式,既提高了課堂效率,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於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個目標,很多學生都能夠聯繫實際生活、學習來談自己的感悟。在導入新課環節,通過給學生放神話視頻,學生興趣盎然,感覺還不錯。學生在展示時,對於表現好的學生和小組自己能夠及時的給予掌聲表揚,學生信心大增。

在進行高效課堂時,也要隨機應變,對於難點學生探討不出時,教師要加以引導講解,完全依賴學生也不行。總之,高效課堂作爲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模式。所以以後我會從學生實際出發,踏踏實實研究如何寫好導學案,在導學案的編寫上更加精心設計,考慮周全,爭取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在如何上好高效課堂上多動腦筋,真正做到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女媧補天》教學反思 篇8

《女媧補天》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瞭解神話傳說的特點,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二是體會女媧爲了拯救受苦受難的人們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於奉獻的精神。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關注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

如:第一自然段中描寫天塌的情景,教者引導學生體會一邊串疊詞轟隆隆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的作用,感受其傳達出的人間慘狀。再如:三、四自然段的教學,教者引導學生找出女媧冶煉五彩石和補天的一連串動詞,既使學生感受到女媧補天的艱難,同時使學生體會到這一連串動詞生動傳神的表達效果。

語文學習要讓大多數學生得益,必須把精力花在學生個性化、創造性讀的訓練上,課文中女媧補天的過程是教學的重點,喜歡第三自然段的同學最多,我問爲什麼?有的學生說,因爲這段寫出了女媧不怕困難補天的'事。有的學生說,因爲女媧不知燒了多少天,煉了多少石子,都累得腰痠背痛了,也不休息,終於成功,我很佩服她。也有的學生說,天補好了,很高興,當然喜歡這一段。還有的學生說,因爲這段寫女媧不僅勤勞,而且不怕困難,終於把天補好,所以一定是大家都喜歡這個自然段。也有的學生說這段主要寫女媧不怕困難,努力實現自己的志向,我也喜歡這一段。讓學生根據各自的水平和習慣反覆讀出感覺來,讀出味道來,用準確有感情地朗讀把各自研究學習的收穫告訴大家,學生讀得動情大家聽得入神。

同時,用邊讀邊說的方式交流,既是讀中感悟的結果的呈現,又是自然的思維與說理的訓練,學生的發言是真實情感的流露,朗讀中有所發現,有所感悟。

《女媧補天》是一個流傳於千古的神話故事。備課時,我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激發學生主動探究,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積累語言,感受人物形象,培養豐富的想象力,增強複述故事的能力,珍視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激發閱讀興趣。

談話導入後,我讓學生通過自己閱讀、思考,和同學討論來讀懂課文。先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對課文中難讀的字音、不理解的詞語,鼓勵他們先自己解決,弄不懂的向同學和老師請教,互相討論弄懂。我發現這是一篇學生非常愛讀的神話故事,整個教學中,學生的心都被女媧的善良、勇敢、吃苦耐勞等光輝形象深深地牽動着。

在初步瞭解課文的基礎上,我再引導學生去想象,去體驗,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地讀。如“天塌地裂”的現象在學生的生活中比較少見,學生雖能根據自己的想象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理解,但仍然比較空洞。此時我出示的一組相關的圖片和聲音,幫助學生從視覺、聽覺上進行理解,從而讓學生理解課文中出示的句子以及課文人物的情感。再如“金光四射”“五彩雲霞”雖然學生在平時生活中見過,但是感受不深,這時,我搜集並出示“金光四射”“五彩雲霞”的圖片,學生被美麗的圖片迷住了,在一陣陣“哇!“好漂亮啊!”的嘖嘖讚歎聲中,學生很直觀地理解了“金光四射”“五彩雲霞”等詞,同時受到了美的薰陶,爲女媧的神力而驚歎,學生就能夠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讀好課文。

此時,學生也能有感情地朗讀了。但我總感覺學生對課文的朗讀還不夠到位。於是,我順勢而導,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補白。例如:“他又找啊找啊,終於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這裏的“找啊找啊”蘊藏着女媧尋石的艱辛,可僅憑文字學生無法深刻領會,朗讀時也就淡而無味了。我說:“女媧爲尋找純青石爬山涉水、歷經艱辛,我們來想象一下,女媧找了哪些地方?到底是怎麼找的呢?”接着出示填空練習,讓學生填空把女媧找的過程補充完整,豐富女媧的動作,讓學生在細節中體會人物的精神品質。學生思考片刻後,一隻只小手便紛紛舉了起來。

同學們說得很精彩,這一生成讓課堂更鮮活。想象說話後再來朗讀這句話,那語氣中、表情中便滲透着對女媧尋石的艱辛的深入領悟,讀得入情入境,別有一翻風味了。看來,適當的補白有助於學生能更深刻的領會其內涵,促使朗讀更精彩。

最後,我聯繫《西門豹》,進行學法總結:“《西門豹》主要是通過什麼表現人物的品質?而《女媧補天》又是通過什麼表現人物的品質?”通過這樣的學法指導,讓學生清晰直觀地認識到細節的重要性,並提醒學生在習作中注意細節指導,真正做到從課文閱讀習得習作方法。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女媧補天》教學反思 篇9

先說答案吧,女媧補天或曾真實存在過女媧補天教學反思。那麼,我們接下來,要去解決幾個問題,一是女媧到底是誰?二是,這裏的天是什麼?三是,爲什麼要補天?

首先說一下女媧大神女媧補天教學反思,但是上古時期的事情誰又能說的清楚,我們現在的所知不也多都來自於一些零碎的記錄或是猜測,但是近些年來的一些考古發現,上古時期有極大的可能存在着一種高度文明——或者,我們稱之爲“外星文明”。那麼,女媧,這位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造人大神,也極有可能是來自外星——更有可能的是火星。

之於爲什麼這麼說,之前老麥寫過一篇關於人類起源的文章,裏面探討了一種可能性,人類的起源有可能來自於地球土著上古人類被來自火星的大神開化了智慧後,慢慢發展至今女媧補天教學反思。而在第一批抵達地球的智慧生命中,女媧便是其一。之所以提及女媧造人,是因爲女媧是第一批參與開化上古古人類智慧的高級生命體之一,又加之其爲女性形象,所以被神化爲女媧造人。

再說一下這裏所提及的“天”是什麼?以及爲什麼補天?這裏就又牽涉到了記載中上古時期的一場戰爭,傳說中的水神共工與五帝之一顓頊的一場大戰,這場大戰的最終結果,幾乎導致了地球的毀滅,那就是:共工怒觸不周山女媧補天教學反思。

《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爲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這裏提到了不周山,那麼不周山又在哪裏?《山海經》中有描述: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西北海之外,打黃之隅——差不多意思就是遙遠的地方,荒涼之所。關鍵是有山而不合,哪有不合之山?那麼更可能的一種情況是,這個不周山壓根不在地球上,因爲真正的不周山,是月球。而那時月球距離地球的位置和現在不盡相同,那時候應該距離地球距離應該非常近,於是人們看到的月球,只能看到所展現的一面,很難看到月球的全貌,因此: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好了,故事說到這裏,事情也解決了一半了,共工怒觸不周山,很明顯共工撞擊的是月球,而這場戰爭也遠不是現代我們所想象的一種原始戰爭,或更有可能的是動用了遠高於當前科技的戰爭力量——足可以給月球造成重傷的戰爭力量。撞擊月球的後果,就是造成了月球軌道的偏移,我們都知道月球對潮汐有着巨大的影響,月球軌道的偏移,帶來了地球上潮汐的巨大變化,海水肆虐,緊接着地殼開始發生鉅變,地球上的陸地開始分崩離析,人們頓時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而關於怒觸不周山之後的結果,也有相關記載——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不得已,女媧只能對月球進行了修補,同時將月球的軌跡進行了新的拉昇,使月球距離地球的距離變得更大,從而免收災害。所以女媧補天,其實真正修補的是月球。而通過這些描述,我們也可以看出,月球可能不是一個天體,而更可能的是一個人造衛星,是上古高度智慧生命的產物。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女媧補天》教學反思 篇10

語文,要教出語文“味”—《女媧補天》聽課一得上了《女媧補天》,不由得就想起四月份我參加陵水中山小學20xx年春季教學開放日活動,我聽了三年級語文林娜老師上的《女媧補天》。

課堂上,林老師激情飽滿,富有感召力,善於啓發引導,教學環節清晰有序,環環相扣。師生互動和諧。可以說,本課堂的教學流程簡潔明快,樸實無華,富有語文味,富有簡約之美:讀題質疑——引導品讀第一自然段,體會災難的可怕——精讀女媧不甜的過程,感悟人物想象——總結全文,評價昇華。

引導品讀第一自然段,體會災難的可怕,老師設計了問題:“天塌了一大塊石後是什麼情景?從文中找句子讀一讀,並說說自己的感受。”學生很自然地回到文本中找出句子讀讀。學生能找出文本的內容說,已經說明他們感受到了天破了的可怕。於是林老師讓他們跳出文本,想想說話,你還看見那些讓你感到害怕的情景。學生的思維一下子跳到了生活中,有的說看見大樹被洪水淹沒;有的說看見房子被沖毀;還有的說聽見人們的喊叫,看見孩子的眼淚……這些是他們從課外積累的,很好的運用到自己的學習中來。

天破了,女媧做了哪幾件事情?老師抓住主話題“課文哪些地方表現了女媧了不起?”牽一髮而動全身,引導學生與文本深度的對話,激發學生主動探究,讓他們在反覆誦讀中去體味和感悟,在讀書中思考,積累語言,感受人物形象,培養豐富的通過多次誦讀文本,深化了對文本的理解,老師又引導學生挖掘空白,引導想象:課文的文字淺顯易懂,表現人物精神的關鍵語言文字也是不難理解的,如“幾天幾夜、終於、冒着生命危險、找啊找啊”等詞並不深奧,如何從淺顯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情感來,確實需要利用想象挖掘文本的空白點,老師設計的補白想象有“你能想象女媧會冒着怎樣的生命危險?”“你能想象女媧都在哪些地方找過五彩石?”以此來將文本再創造,以充實內容,使人物形象飽滿。學生不僅感悟出女媧悲天憐人的偉大的愛,還體會了不屈不撓、不怕犧牲的民族精神,更讓女媧這個充滿人情味的神話英雄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再讓學生說寫讚美女媧的話,使學生在讀書中不斷提升和發展。

由此,我感悟到:語文教學要教出語文味,就要使語文迴歸文本,迴歸誦讀,迴歸積累,迴歸語文文字訓練,迴歸生活。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女媧補天》教學反思 篇11

《女媧補天》是三年級第八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是一個流傳於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候女禍爲了拯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着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讚揚了女媧的勇敢、善良的品質;不怕危險、甘於奉獻的精神。

一、成功之處,體驗欣喜

1、條理清楚,目標明確。

在教學本課時,我運用的是永威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模式進行教學。先出示本節課的整體目標,讓學生先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然後出示自學指導(一)、自學指導 (二)、讓學生圍繞這兩個自學指導進行自主學習。

2、挖掘空白,引導想象:

課文的文字淺顯易懂,表現人物精神的關鍵語言文字也是不難理解的,如“幾天幾夜、終於、冒着生命危險、找啊找啊”等詞並不深奧,如何從淺顯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情感來,確實需要利用想象挖掘文本的空白點,如我設計的補白想象有 “你能想象女媧會冒着怎樣的生命危險?”“你能想象女媧都在哪些地方找過五彩石?”以此來將文本再創造,以充實內容,使人物形象飽滿。

我在教學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時,講到女媧爲什麼要補天,讓學生先找出相關的語句,從文字中去體會當時人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然後再配上比較悲傷的音樂加上朗讀,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景的感受,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在教學中,我爲學生推薦一本課外閱讀拓展的書,使其學以致用。只有這樣,學生自學的能力才能循序漸進,學生閱讀的自信心會日益增強,積累量會日漸豐厚。然後我在延伸到現實生活中也有像女媧這種甘於奉獻的人,你會想到誰呢?以此來達到思想教育。

二、遺憾之處,改進措施。

1、整節課我讓學生讀得少:第一自然段中描寫天塌下一大塊後是什麼情景,應該讓學生從讀中去體會,我也讓學生讀了,(齊讀自讀)但是讀得不到位,沒有讀出難過的心情;在指導學生朗讀女媧找五彩石和補天的幾句重點句時,沒有給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談感受,沒有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體驗讀的樂趣,在讀中感悟,沒有欣賞讀的過程,整堂課下來,課顯得過於疏鬆。

2、缺少老師範讀:三年級的學生開始讀書時並不能讀出感情,大多數都是唱讀,這就需要老師的指導,所以老師的範讀是必不可少的,本節課特別是配樂朗讀和女媧找石、煉石時,老師如果範讀,那學生一定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並能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3、小組合作流於形式:在學習自學指導(二)時,我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學習,但合作的效果不好。學生也是圍在一塊了,但他們並沒有對問題進行討論,彙報時還是自己的觀點,沒有達到合作交流的目的。

4、時間把握不當:整節課在時間上的設計有欠缺,第一自然段用的時間比較多,其實讓學生讀出當時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就行了。在設計女媧爲人們做了幾件事這個問題時有點難,以至於在這上面用的時間比較長,到後來也不敢讓學生多讀了,所以在最後環節當堂訓練中時間不夠用了,只能倉促結束,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

最後,我想說“語文很重要,它不僅是我們每個人學習,生活的工具,而且還負載着豐富的情感,深厚的思想和人類綿綿不絕的文明,語文學習對形成一個人的品格,一個人的底蘊,培養一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今後終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所以我們應該爲自己是一名語文教師而驕傲!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女媧補天》教學反思 篇12

《女媧補天》是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31課的課文,這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候女媧爲了拯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着生命危險補天。故事讚揚了女媧的勇敢、善良的品質,和不怕危險、甘於奉獻的精神。

本節課爲第二課時,教學目標爲: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體會女媧勇敢的精神,頑強的毅力,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豐富想象力。

3、複述故事。

從課堂效果來看,基本達成了教學目標,學生掌握了本課的內容,也進行了適當的語言訓練。但在時間的掌控上仍有不足,另外板書設計也略顯單調。

整體來看,本節課教學思路比較清晰,進行了先讀後說的訓練,循序而漸進。在指導學生理解課文時,以填空題的形式幫助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梳理文章脈絡,使學生對於整篇課文有了較爲細緻的把握。接着指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從中體會女媧補天的艱難,也爲後面的感情朗讀打下一定基礎。學生在把握文章內容、理解重點詞句後,朗讀感情更加充沛了,能夠以自己的朗讀表達出自己對於文本的理解。另外,在具體講解女媧煉五彩石的部分,結合作者的寫作特點,抓住幾個重點動詞,讓學生結合大屏幕上的提示,邊說邊做,使學生一是體會了女媧補天的艱難,二是感受到了作者語言的生動具體,學習了動作描寫的方法。本節課的課後題中,提到:讓我來講講這個故事。這無疑是要鍛鍊學生複述故事的能力。將此環節設計爲進行班級故事會,獲得了學生的積極參與。具體操作是:先以小組交流、合作探究的形式,在組內練習講故事;而後推舉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師也參與其中,講述故事的背景部分。這樣設計的目的,一是爲學生起到一定的示範作用,二是交代故事背景,豐富故事內涵,把之前未曾提到的另一個相關傳說,以背景故事的形式向學生講述,更受學生歡迎,學生的印象也會更加深刻。但在時間的分配上,此處仍不夠精細,由於怕學生說不好,放給學生準備的時間過長,擠佔了後面的評價時間。後續環節本設計爲交流評價,讓臺下學生依照教師給出的評價建議,學會評價他人的故事,但是,由於時間的關係,這一部分沒能很好地完成,今後在時間的掌控上仍要多加註意。

另外,板書的設計也可以再更精巧一些,使板書成爲PPT課件的有效而精彩的補充和總結。

總的來說,課的本意達到了。立足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基本把握了語文教育的特點,在課上也倡導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是開放的、有活力的,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想象,把故事描述的繪聲繪色。但不足之處也很明顯,這提示我:今後,在時間的掌控上要合理把握,準確分配時間,保證課堂的完整性,使語文課堂活潑之中更加嚴謹,開放之餘也不失協調。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女媧補天》教學反思 篇13

“讀”是語文教學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這個語文教學中,體會到讀的重要性和多樣性,單一的讀讓學生學習無趣,我們可以採取多樣的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閱讀興趣,還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多讀不同的讀,我們可以採取以下的方法:

1.自由讀。同學們喜歡這個故事嗎?趕快讀讀吧!

2.同桌互讀。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如果對方有讀得不準確的地方,請你幫他指出來。

3.默讀。要求學生不指讀,不動脣,不出聲,養成一邊默讀、一邊思考的習慣。想一想,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你能用幾句話說一說嗎?

4.用心品讀,細緻感悟。邊讀書邊思考。找出自己不懂或不明白的地方。選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並說一說喜歡的原因。

利用不同的實踐,讓學生更流利更準確更有感情朗讀課文,更科學更有效地瞭解課文內容,在讀中學,在讀中悟。把讀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可以中心思想,掌握課文的內容,進一步可以進行更多課外拓展,增展學生的閱讀面和閱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