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金蟬脫殼》教學反思彙編

《金蟬脫殼》教學反思彙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金蟬脫殼》教學反思之一

《金蟬脫殼》一文,緊緊扣住一個“脫”字,按照“脫殼前”--“脫殼中”--“脫殼後”的順序,運用細緻生動的語言描摹了金蟬脫殼這一神奇有趣、奇特動人的景象。讀文本知過程,課堂教學的重點不是瞭解金蟬脫殼的過程,通過抓住具體的描寫,品味生動的語言,感受蟬脫殼過程的神奇才是重中之重。所以我在導學過程中引導的比較詳細。同時由於“脫殼中”這部分,觀察和表達順序非常好,所以抓住這個契機,我引導學生進行歸納小結文章這部分的寫作特點,並出示一個習作,引導學生運用本部分所領悟出的寫作特點進行評價,分析優劣以及改進辦法,較好地完成了讀寫結合的導學設計。

《金蟬脫殼》教學反思彙編

如果說對第四小節的學習是扶的話,第5小節的學習,主要是在第4小節指導學習的基礎上的放。在這部分的導學過程中,我設計了一個表格,通過學生自學完成表格,引導學生了解第5小節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多次朗讀來體會變化的神奇。

最後,引申義的導出是通過小圖和大圖的變化來實現的。通過對小圖大圖的觀察結果的比較,自然引出引申義。

然而,在教學過後,才發現,本節課的設計還有許多的不足:

1、課堂容量較大,原本較多考慮的學生活動,由此而被壓縮的太少,學生的課堂自動明顯不足,尤其是課堂上的悟讀部分太少,未能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以致於教師的主體過分突出,喧賓奪主。

2、語速太快,少數學生還沒有回過神來,就很快進入了下一個環節,學生走進文本,主動揣摩,獲得體驗的過程不夠明顯,教學的生成落實不夠。

3、課堂評價不充人且比較單一,整個課堂中,主要是老師的評價,而且不多。評價的主體比較單一,內容比較簡單,標準也缺少維度。學生的積極性比較難以調動。

4、與《導學案》的切合度也不夠,對課堂的學習內容,應當進行一次有針對性的,多層次的當堂檢測,以瞭解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感知深度。

不足很多,從不足中使我認識到,課堂教學最關鍵的是學生參與了多少,生成了多少。如果導學設計,不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不能以學生爲主體,不能讓學生在活動中活潑主動地發展生成,即使流程再工整,課件再漂亮,導語再詩化,也算不得是一節好課。

  《金蟬脫殼》教學反思之二

《金蟬脫殼》這篇課文極其生動地介紹了金蟬脫殼的全過程,展示了那奇特動人的情景。

針對教材的特點,本人抓住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競猜謎語,激趣導入

本單元學習的主題是揭示自然奧祕的,剛上課,我請同學們猜一猜有關昆蟲的謎語, 身體半球形,背上七顆星,棉花喜愛它,捕蟲最著名。(七星瓢蟲) 翅膀一展亮晶晶, 整天飛舞花叢中,手足不閒愛勞動, 釀造蜜糖好過冬。(蜜蜂) 長相俊俏,愛舞愛跳,春花一開,它就來到。(蝴蝶)學生們的回答在我的意料之中,孩子們的'視線都被我吸引住了,我就趁熱打鐵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二問: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金蟬脫殼》這一課的第一部分,同學們有什麼感受呢?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習活動對他來說就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愛學。

二、注重感悟,注重自主

閱讀過程是閱讀個體的感悟和體驗構建的過程。課文的第四、五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敘述了“金蟬脫殼”的過程。教學這兩段時,我讓學生反覆朗讀感受那奇特動人的情景,通過找句子、畫詞語、讀文字、填表格、作複述等多種形式,具體感悟課文內容。特別是蟬尾脫殼的情景,學生相應找出了“抖動”、“伸着”、“仰”、“撲”、“抓”、“抽”這些動詞,並能試着模仿蟬兒的這些動作,使得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

三、內外結合,遷移運用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觀察對於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於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裏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在課文教完後,我這樣問:蟬,對於我們應該並不陌生,但“金蟬脫殼”的情形就鮮爲人知了。作者爲什麼能發現並用細膩的筆觸表現出“金蟬脫殼”的情景呢?通讀全文學生不難發現是因爲作者善於觀察,喜歡探究。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鮮爲人知的祕密等待着同學們去發現,最後製作動物明星卡,進行展示。對你觀察的小動物進行細緻觀察,抓住一兩個重點進行描述,配上圖片,製成動物明星卡。在這時提出寫作要求,學生欣然接受。

不足之處:教學設計的某些環節有些過於拘泥於教材,教師上課不能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小組合作探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應該精心設計好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細節,把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課堂中真真實實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金蟬脫殼》教學反思之三

教學這一課時,我採取以“脫殼過程”爲一條內在的主線,對文本進行重新的組合。一節課時間是有限的,而文本的內容又非常地多,所以教學時我集中精力讓學生感悟脫殼時的情景。而對前面的1-2兩節,只是提取了“肥肥的,……”這一句,讓學生感知了脫殼前蟬的樣子即可。然後就細緻地引領學生感悟脫殼時,讓學生清晰地、深入地、形象地、感性地把這複雜的脫殼過程映在自己的腦中。接着又有重點地感知“翅膀的變化”以及整體地感知顏色的變化。最後採取師生合作的形式感知了脫殼後的變成成蟲的蟬及殼。

在這個過程中,在這個主線進行的同時,我還有一條暗線,那就是儘可能引領學生感受“奇特”突出“自然的神奇”。到最後拓展延伸時,我採用了兩個反映蟬的奇特的資料,即“壽命長”、“鳴叫奇特”,更突出蟬的奇特,自然界的神奇。

在教學這個過程中,我採取的讀書方法是:讓學生讀懂文字――讓學生初步感知文本描寫的情境――試着用讀表達出這種情境――在表達中更加清晰看到這情境。在讓學生讀懂文字時,我先採取整體的讀,用一個又一個有“信息差”的問題,引領他們讀,然後進行理性的分析,分析脫殼的順序。在理性分析的同時,也獲得了感性的認識、較爲形象脫殼場面。這時學生有了初步的脫殼印象時,就引領他們用讀來表達這腦中獲得的初步形象。在表達這初步形象的同時,他們又會進一步內化這初步形象,而獲得更完整,更形象的、更真實的、更有藝術性的“脫殼情境”。

在近一段時間,我老是在思索着一個問題,就是專家們告戒我們要“整段整段讀,不要搞零碎的分析”,對這一論斷,在教學中我們不太好把握,對於高年級段,我們往往需要的是對個別重點詞深入地感知,及體會用詞,用句的妙處等,這些都離不開具體的語句,都離不開零散的分析。對這個矛盾我仍是百思不得其解。我發現有些老師教學對重點小節的文字只敢整體性地提出問題讓學生去讀,而不敢走入這節之中,讓學生獲得更近距離的感知。這樣雖然好像是整體性感知,顯得很整塊,可是我感覺這樣的感知太模糊,太遙遠了,沒血沒肉,不夠生動與深刻,是絕對不可取的。

現在,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我們不必在意形式上的零不零散,不必在意是搞整段的分析還是短距離的拉鋸戰,而應把整個教學精力放在尋找教學主線上、教學的主體形象上。一節課應圍繞一條主線(也可以再有一條內在的隱線),對文本的語言文字進行重組,爲了獲取這一完整的藝術形象,對文本進行高度的融合,對於與主線關係不大的小節,完全可以不理睬(在第二課時中),對於課外有利於深化這一條主線的資料,我們也可引入進來。這樣一來,教學就好設計多了,這個疑難的問題也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