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金蟬脫殼》說課稿

《金蟬脫殼》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7W 次

《金蟬脫殼》說課稿

《金蟬脫殼》說課稿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金蟬脫殼》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金蟬脫殼》說課稿1

 一、說教材

《金蟬脫殼》是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本課極其生動地介紹了金蟬脫殼的過程,展示了那奇特動人的情景,啓發人們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全文共7個自然段,可分爲3段。第一段是第一、第二自然段,寫叔叔們的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決心要揭開金蟬脫殼的祕密。第二段是第三至第六自然段,寫金蟬脫殼的過程很奇特動人。整個過程分脫殼前(第三自然段)、脫殼中(第四自然段)、脫殼後(第五自然段)。脫殼前是蟬自己爬上樹,找一個皮裂口處,停着不動準備脫殼。脫殼時,蟬蟲身體各部位分先後出來,順序是背(露)——頭(鑽)——腳(出)——尾(抽),整個動作配合得自然協調。脫殼後變化最大的是翅膀與顏色。第三段是第七自然段,寫蟬兒趴在樹上,準備新的歌唱生涯。本課記敘脈絡清楚,金蟬脫殼的過程寫得非常細緻、生動,適合引導學生閱讀想象,同時又易於學生的遷移運用。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編者的意圖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觀察的仔細,用詞的準確。

2.感受“金蟬脫殼”的奇特動人,養成樂於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瞭解金蟬脫殼的過程,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有趣、奇特動人 。

  難點:

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讓學生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與情趣,激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研究的興趣。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二、說教法

我的教法主要是創設情境進行教學,在教學中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有足夠時間進行閱讀,用導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認真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三、說學法 :

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我在注重老師主導地位作用的同時,也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的作用。在教學中,我儘可能通過教師的有效指導,讓學生自主地學習,自主地思考和感悟,通過“情境引入—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拓展閱讀”的過程,讓他們暢所欲言,爲他們創設一個相對寬鬆的課堂氛圍,培養他們的探究精神和認真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讓學生以讀爲本,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並能展開想象的翅膀,同時藉助課件,加深體會,讓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景,從而對課文內容產生真切感。

四、說教學流程(參照導學案)

設計意圖:

教學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知識傳授的過程,它蘊涵着生動的情感和態度。本課的教學設計通過“整體把握,溫故知新;精讀課文,積累內化;詩意誦讀,情感昇華;海量閱讀,汲取養料。”這樣四個環環相扣、螺旋上升的教學環節,引領學生與文本對話,從而感受金蟬脫殼的奇特動人,學生在展示交流的情感氛圍中被浸潤、被陶冶、被感動,成爲既具有知性、理性,又充盈着靈性和感性的整體的人,學生透過語言文字自然感悟對生命的讚美。教學生學語文,從某種角度來講,就是要引領學生走進語言文字之中,擁抱語言文字,感受語言文字,與語言文字“親密接觸”。本設計中我指導學生反覆誦讀,通過朗讀訓練的層層深入,在語言的海洋中盡情遨遊,乘風破浪,獲取精神養料。我抓住精彩的詞語,關鍵的動詞,指引學生咀嚼、感悟、品味的抓手。使學生在讀中知有所獲,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五、板書設計:

金蟬脫殼

神奇有趣 奇特動人

《金蟬脫殼》說課稿2

(一)說教材分析

《金蟬脫殼》這篇課文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科書第九冊第二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第二單元的主題是自然的奧祕,課文極其生動地介紹了金蟬脫殼的過程,展示了那奇特動人的情景,啓發教育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

全文共7個自然段,可以分爲三個部分來理解,第一部分寫我觀察金蟬脫殼的起因,第二部分寫金蟬脫殼的過程很奇特動人,第三部分寫蟬兒趴在樹上,準備新的歌唱生涯。本課記敘脈絡清楚,金蟬脫殼的過程寫得非常細緻,生動。整個過程分脫殼前,脫殼時,脫殼後。

(二)說教材目標

依據課文課程標準,高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本科教材的訓練重點,特制訂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1)理解課文,瞭解金蟬脫殼的過程,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方法:在學習中學會默讀,做到有感情地朗讀,初步掌握邊讀邊想,談自己感受的學習方法。培養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情感態度: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激發樂於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三)說教學重難點

學生剛生入五年級,對於默讀,談感受的學習方法及表達自己的見解方面都不是特別的適應,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我把教學重難點之一確定爲教學目標中的過程方法目標。即:在學習中學會默讀,初步掌握邊讀邊想,談自己感受的學習方法。以培養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結合教材特點,我確定的另一個重難點是: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激發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四)說教法,學法

結合新課程理念,現階段小學高年級語文學習中以讀爲本的出發點,這節課我主要採用導讀法,談話法。在課前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預習,在課上引導學生交流,理解,在交流中讓學生感受金蟬脫殼的神氣,激發他們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在學法方面,尤其注意對學生預習方法,默讀,理解課文中的讀,畫,談的學習方法,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寫文本對話的方法進行訓練和指導

(五)說教學程序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主要安排了複習導入,整體把握;明確學習任務;深入研究,感悟體會;摘抄積累;總結課文體會寫法;拓展延伸六個環節。

1、複習導入環節。(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都知道了什麼?)

遵循語文教學從整體入手的後則,旨在讓學生通過複習,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對金蟬脫殼的奇特動人有一個初步的感知。也是做好與上節課的銜接,從而更好地投入到本節課的學習中來。

2、明確學習任務

高年級學生應該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尤其是預習,它是對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的很中要的方法,所以,在前一天晚上我佈置了預習任務,即課後第四題,在金蟬脫殼的過程中,你認爲哪種情景最奇特動人,在將有關的語句圈畫出來讀一讀,再與同學交流一下你的閱讀感受。

3深入研讀,感悟體會環節。

課上,我先讓學生默讀課文,在進一步完善自己的預習成果,而後在小組進行交流,談感受,隨後纔在全班進行交流。這樣的設計,給學生一個緩衝的空間,讓個人收穫融入集體,形成集體智慧,尤其是讓學困生得到同伴的幫助,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傾聽能力。

在全班交流時,我遵循讀句子—————談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這樣的步驟進行。以讀貫穿始終。並重視對學生進行有感情朗讀的訓練。尤其重視學生在學讀中讀中的獨特體驗,重視學生與文本的交流,對話。

4、在這一環節中,我既完成了學習任務,又完成了課後習題的處理,一舉兩得。

在研讀感悟的環節中,學生已感受到金蟬脫殼的奇特動人,作者精彩描述。課文語言文字的優美。此時摘抄積累已水到渠成,同時也落實了新課標中讓學生多積累的目標訓練。

5、總結課文,體會寫法環節

(學完全文,你有什麼感受?(收穫)

安排這一環節是讓學生談到注意觀察周圍事物和學本課的寫作方法仔細觀察。有順序,有耐心。善於觀察。敘述時寫清楚,有順序等在談收穫的過程中,不過分追求統一標準,只要做到有理有拘就表示認可和贊同。

6、拓展延伸環節

課標要求學生在閱讀課文中學習表達方法,在習作中運用表達方法,做到讀寫結合所以我在這一環節安排了一個課外作業。觀察一個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學習本課寫法,寫一則日記。目的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

《金蟬脫殼》說課稿3

各位老師午後好:

這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西師大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課文《金蟬脫殼》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對本課做具體的闡述。

說教材

西師大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課文《金蟬脫殼》,描繪大自然的美妙景象,展示大自然的無限生機與奧祕。本課的語言細緻入微,準確形象,對蟬脫殼的過程描述得惟妙惟肖、生動搞笑,展示了那奇特動人的情景,啓發人們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

文本的脈絡清晰,整個脫殼過程能夠分爲脫殼前、脫殼時、脫殼後。教學時,我們能夠緊緊抓住“金蟬是怎樣脫殼”的這一條線組織教學,讓學生在腦中清楚地映出沒有脫殼的蟬是什麼樣貌,然後重點感知蟬是怎樣脫殼的,感受脫殼的順序。脫殼後的蟬又是什麼樣貌。在讓學生了解感知了蟬蟲脫殼的情景過程時,還要典型性、適當地體會作者的觀察習作方法,同時激發他們對自然的熱愛與探索慾望。

說目標

根據本課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狀況,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背誦課文4、5自然段。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理解課文資料,透過讀、觀、議等方式品味金蟬脫殼的神奇。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引導學生嘗試將其運用到生活和寫作中去。激發學生樂於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科學的探究精神。

基於以上教學目標和五年級學生的實際狀況,我確定的教學重難點是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激發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根據教材的分析,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的制定,我採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學法,創設情境,讓學生結合課文圖片,理解課文資料。比較閱讀法,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比較金蟬脫殼前後蟬的不同特徵,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來進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中,並透過視頻的播放爲學生還原金蟬脫殼的全過程。

說過程

遵循語文教學從整體入手的原則,我制定的教學過程如下:

一、引入詩文,揭示課題

透過讓學生回憶剛學過的清代詩人袁枚《所見》這首詩,引導學生去發現令一路高歌的牧童忽然閉口立的正是我們這天要學習的蟬!透過揭示課題,讓學生讀準多音字qiao,並適時補充成語,在《三十六計》和《三國演義》中,它一般用來比喻用計脫逃而使對方不能及時發現。透過這種方式能夠做好與先前學過資料的銜接,從而吸引學生興趣,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到本節課的學習中.把學生的思維引到本課堂中來。

二、精讀課文,積累內化

在學生自由默讀課文後,我提出問題:“作者圍繞《金蟬脫殼》到底寫了些什麼?”幫忙學生理清課文脈絡(脫殼前——脫殼時——脫殼後)。這樣,學生簡單地從整體上感知了課文的結構

緊扣“金蟬脫殼的奇特動人”這一中心,我們首先把目光聚焦到脫殼前的部分。這一部分,我採用了自由朗讀方式,引導學生採用圈點的方法,劃出描述金蟬脫殼前有什麼奇特動人之處,出示關鍵語句,引導學生理解“金蟬”名稱的來歷。指導朗讀,採用個別讀和齊讀的方式,讓畫面鮮活起來。那裏,我們還進行了作者細緻觀察的滲透,爲下文的學法指導做鋪墊。

金蟬脫殼時的情景是全文的重點,也是難點。如何引領學生走進語言文字之中,與語言文字“親密接觸”,離不開充分的朗讀。

在學習“脫殼中”,首先讓學生自由輕聲朗讀第四自然段,透過小組交流討論。理清金蟬各部分出殼的順序(背——頭——腳——尾)讓學生透過朗讀和討論體會到作者是按照蟬各部位出來的先後順序寫的,遵循了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讓人看了文章對金蟬出殼的過程十分清楚明白。所以說,作者寫得有順序!那金蟬到底是如何脫殼的,此時我讓學生去圈出金蟬脫殼的動作,。學生從“抖動着”、“伸着”“仰去”、“撲來”、“抓住”、“一抽”這些不同的動詞中,同學感受到蟬在脫殼這一過程中的艱難與神奇,再現了蟬尾脫殼的奇特情景。這時候我再利用多媒體用圖片展示金蟬脫殼的過程,此時學生的腦海中關於脫殼的全過程就更加鮮明,也更利於學生理解課文資料。

之後我讓學生自己去交流喜歡哪個部分出殼的描述,整理學生的回答後,適時總結,主要滲透如下的教學資料:

1、讓學生了解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手法,把蟬的眼睛比作兩顆花椒籽一樣又黑又亮,讓學生體會到用了修辭能夠爲文章增色不少,也體會到生動的形象源自對蟬的喜愛之情。

2、作者把出殼的每個動作都寫得準確到位,但重點描述了蟬尾出殼的情境,讓學生體會到寫文章要有詳有略。

對於蟬脫殼後奇蹟般的變化,我圍繞一張表格,金蟬脫殼後,各部位發生的變化。讓學生在自由朗讀的基礎上,與同桌相互交流,尋求到答案。在朗讀想象中,感受“奇蹟般的變化”,領悟金蟬脫殼的神奇動人。

三、昇華情感,體驗自然

在學生默讀課文最後一段後,我提出問題:作者再一次仔細地看着蟬兒,他看到了什麼?學生回答後適時點撥,在金蟬脫殼的前面學生也是仔細地觀察過金蟬,此時讓學生聯繫課文第二自然段,“我輕手輕腳地爬上樹,躲在一個枝丫後面,聚精會神地盯着這隻蟬蟲,等待着金蟬脫殼這一時刻的到來。”讓學生感受首尾呼應的寫作手法和作者認真觀察事物的習慣和探索大自然的的勇氣

四、抓住觀察,滲透寫作

在學完了金蟬出殼的過程我,我進行總結,回顧重點資料:金蟬出殼的順序及蟬尾出殼的情境,引導學生去交流,思考體會到作者能將這一難得一見的情景描述得如此具體、生動,靠的是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勤於動手的習慣、一顆對大自然熱愛的心。

讓學生自己去找出課文中哪些詞語能表現出作者在“觀察”?搜索發現聚精會神地盯着仔細地看着然後出示這個單元的關於觀察的三句名言:

觀察、觀察。再觀察。——巴甫洛夫

一切推理都務必從觀察和實驗中來。——伽利略

觀察對於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於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那裏觀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蘇霍母林斯基

全班齊讀,體會觀察的重要性。

此時我再總結我們該怎樣做好觀察

(1)觀察要有順序

(2)觀察時要有感情

(3)觀察時有詳略

(4)還要勤動筆多記錄

五、拓展延伸,嘗試練筆

課標要求學生在閱讀課文中學習表達方法,在習作中運用表達方法,做到讀寫結合所以我在這一環節安排了一個課外作業.觀察一個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學習本課寫法,寫一則日記.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習作潛力.

說板書

我比較注重直觀地、系統的板書設計,並及時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更直觀地從整體上把握課文。我的板書設計是:

7、金蟬脫殼

脫殼前

脫殼中:背→頭→腳→尾

脫殼後:寫作方法:有順序

有感情:有詳略

《金蟬脫殼》說課稿4

一、說教材

《金蟬脫殼》是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本課極其生動地介紹了金蟬脫殼的過程,展示了那奇特動人的情景,啓發人們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全文共7個自然段,可分爲3段。第一段是第一、第二自然段,寫叔叔們的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決心要揭開金蟬脫殼的祕密。第二段是第三至第六自然段,寫金蟬脫殼的過程很奇特動人。整個過程分脫殼前(第三自然段)、脫殼中(第四自然段)、脫殼後(第五自然段)。脫殼前是蟬自己爬上樹,找一個皮裂口處,停着不動準備脫殼。

脫殼時,蟬蟲身體各部位分先後出來,順序是背(露)——頭(鑽)——腳(出)——尾(抽),整個勸作配合得自然協調。脫殼後變化最大的是翅膀與顏色。第三段是第七自然段,寫蟬兒趴在樹上,準備新的歌唱生涯。本課記敘脈絡清楚,金蟬脫殼的過程寫得非常細緻、生動,適合引導學生閱讀想象,同時又易於學生的遷移運用。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編者的意圖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二.說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重點段的品讀感知,掌握金蟬脫殼的過程和特點。背誦第4、5自然段。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激發樂於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4、通過有感情地品讀,引導學生認識動物世界的奇妙與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以及對自然科學研究的志向。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瞭解金蟬脫殼的過程,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有趣、奇特動人 。

難點:、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讓學生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與。

情趣,激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研究的興趣。

2、掌握小作者的寫作方法,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四、說教法、學法

(一) 過程與方法

爲了讓學生學得輕鬆活潑、積極主動,我採取:

1、質疑問難法: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獨立學習語文的能力,通過一定的質疑問難,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2、品讀感悟法: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爲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自主互動式課堂教學流程,體驗有效學習。

3、自讀自悟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得好不如學的好,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一定要是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學習方法”。因此,在本課的教學設計及師生互動學習中,掌握“自讀自悟、小組討論法”後,進行練習說話。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語言文字來表情達意,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 知識與技能

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爲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自主互動式課堂教學流程,體驗有效學習。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注意激發學生的閱讀慾望,尤其是情感真摯的文章,更應該有讓學生傾吐內心情感的舞臺。爲此,我設計了“引讀和回讀”兩個環節,意在通過學生的體驗和理解內化人物的情感。

2、憑藉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和所收集的課外資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3、注意指導學生積累好詞佳句,自始至終,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在積累中閱讀,從而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學生剛生入五年級,對於默讀,談感受的學習方法及表達自己的見解方面都不是特別的適應,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我把教學過程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默讀,初步掌握邊讀邊想,談自己感受的學習方法。

以培養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第二自段的教學,尤其是四、五兩個生點自然段,要引導學生自主理解、感悟,想象課文內容,有感情地誦讀。

《金蟬脫殼》說課稿5

一、說教材

《金蟬脫殼》是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七課。課文主要介紹了自然界的神奇現象以及偉人觀察事物認真細緻甚至爲之獻身的精神,學習這個單元,能夠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認真細緻地觀察周圍事物,學會從生活中發現並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並進而培養出做事認真細緻的習慣。

《金蟬脫殼》這篇中,作者用精妙的文筆清晰細膩地爲我們呈現出金蟬脫殼的整個過程,對金蟬脫殼前、脫殼中、脫殼後三個不同時期金蟬的行爲作了詳細敘述,在對關鍵場面中動作的描寫都各有特寫,字裏行間充分洋溢着作者對觀察到金蟬脫殼過程的喜悅以及對大自然神奇的熱愛與讚歎之情。

學習這篇課文,不僅可以積累一些生字詞,瞭解到大自然中類似金蟬脫殼等現象的神奇,從中得到強烈的震撼,還能學習到作者觀察事物認真細緻的態度,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啓發:只有觀察得認真細緻,才能寫好。

1.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基於對教材結構和教材內容的這種認識,結合着小學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本課我確立了三個教學目標:

①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會本課中的10個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②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③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充分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樂於觀察事物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事物認真細緻的精神。

教學重點:本課重點是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掌握金蟬脫殼的神奇過程以及在金蟬脫殼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體會到作者觀察的認真細緻。

教學難點:本課的難點是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樂於觀察事物的興趣以及培養學生觀察事物認真細緻的精神。

二、說教法

本課作者觀察金蟬脫殼過程認真細緻,敘述詳細生動,語言極富有表現力,充滿了情趣,根據的這一特點,我將充分發揮學生作爲閱讀主體的作用,運用啓發式教學法,結合圖片等教具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過程中,通過播放視頻真實再現金蟬脫殼過程的神奇變化,激發學生觀察認真細緻觀察事物的興趣,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基於本課題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 啓發式教學法:通過問題來啓發學生進入對金蟬脫殼神奇過程的濃厚興趣中,展開對本課的學習。

2. 多媒體展示法:利用圖片來進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中,並通過視頻的播放爲學生還原金蟬脫殼的全過程。

三、說學法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大多都見到過金蟬,卻很少有學生見到過金蟬脫殼的過程,因此在教師提出問題的時候學生可以思考自己以前見過的金蟬是什麼樣子,在教師出示金蟬圖片的時候,可採用:

1. 自由想象法:學生要充分調動自己的想象力,結合課文內容去想象金蟬脫殼的過程到底會是什麼樣子的。

2. 直接感知法:在此基礎上,通過觀看教師播放的金蟬脫殼的視頻,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激發自己觀察事物的興趣並培養認真細緻的精神。學生要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四、說教學過程

由於本篇課文是自讀課文,因此我把這篇課文設置爲一個課時。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藉助多媒體等相關手段,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1. 導入新課:(2~3分鐘)

複習上節課的基礎上通過提出新問題來導入新課。導語設計的依據:既概括和複習了舊知識,又通過關於禪的謎語引出新知識,從而展開本課題的學習。這是教學過程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我的導語是這樣的:蟬歌唱非常的美,讓我們充分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也體會到只有認真細緻才能看清楚自然界的神奇景象,自然界的神奇現象是非常非常多的,比如——金蟬脫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見過金蟬嗎?見過金蟬脫殼嗎?金蟬脫殼的過程會是什麼樣子呢?今天就讓我們通過學習《金蟬脫殼》這篇一起來了解一下。

我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併爲學生出示本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同時,大致理解生字詞的寫法和意思,把握課文大意(5分鐘)

2. 講授新課:(25分鐘)

在學生掌握生字詞並對課文又大致理解的基礎上,出示金蟬脫殼過程中不同時期的圖片,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思考金蟬脫殼的情形。

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可以大致歸納出課文從“脫殼前、脫殼中、脫殼後”三個部分寫金蟬脫殼的過程。

在此基礎上,我開始講授課文。在講授課文的過程中,我突出重點,充分利用教具來爲課堂的學習增加趣味性,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金蟬脫殼過程的神奇。

在完成對金蟬脫殼過程的講解的基礎上,爲了使學生對金蟬脫殼過程的理解更加直觀,我爲學生播放金蟬脫殼全程的視頻。通過視頻與教材的結合,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金蟬脫殼過程的神奇。

3. 課堂小結:(2-3分鐘)

課堂小結的目的是強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認識,讓學生能在回顧全文的基礎上,再次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中心思想,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激發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培養認真細緻觀察事物的習慣。

4. 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地、系統的板書設計,並及時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更直觀地從整體上把握課文。我的板書設計是:

脫殼前

金蟬脫殼 脫殼中 背→頭→腳→尾

脫殼後 翅膀→大 顏色→深

翅膀→斑紋 觸角→光環

5.佈置作業:

針對學生對本課生字詞的掌握不是很熟練,爲了使學生能充分掌握本課知識,我爲學生布置了作業。

我佈置的作業是:

(1)本課生字每個寫一行並組詞。

(2)課下嘗試着認真細緻觀察事物,並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敘述。

《金蟬脫殼》說課稿6

《金蟬脫殼》是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課文,本單元選編的4篇課文,用不同的文學體裁向我們描繪了蘊藏着無窮奧祕的大自然。本文寫得也是極其生動的,作者把金蟬脫殼的整個過程寫出來了,很是吸引人。

本文詳細描寫了金蟬脫殼的整個過程,記敘脈絡清楚,描寫細緻生動,適合引導學生閱讀想象。我們這堂課是《金蟬脫殼》的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們學生已經讀通了課文,理清了文章脈絡,知道金蟬脫殼是按照脫殼前、脫殼時、脫殼後的順序描述的。

因此,我把本課教學目標確定爲: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背誦課文4、5自然段。2.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讀、觀、議等方式品味金蟬脫殼的神奇。3.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引導學生嘗試將其運用到生活和寫作中去。激發學生樂於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科學的探究精神。

一、教學重點難點爲:瞭解金蟬脫殼的過程,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有趣、奇特動人。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讓學生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與情趣,激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研究的興趣。那麼如何將這些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呢?

二、說教法與學法:《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們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緊扣“神奇有趣奇特動人”,精心設問,引導學生圈圈畫畫,進一步研讀課文,思考釋疑,逐步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在整個過程,學生的朗讀訓練及學習方法的指導,貫穿始終。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替代學生的閱讀感受。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在有目的地指引學生咀嚼、感悟、品味文本過程中,使學生文本、學生與與作者進行心靈碰撞,從而實現語言的內化和表達,並且感受到生命的美。

接下來,我來說說我的教學流程:第一板塊:貼近文本,激趣導入。文章的題目就是文眼,在讀出《金蟬脫殼》這一課題點奇妙之後,提領“這是多麼神奇有趣的事啊!”“這是多麼奇特動人的情景啊!”兩句感嘆句,調動學生探索和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習興趣。(過兩張幻燈片)

第二板塊:精讀課文,積累內化在細細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有趣、奇特動人!進入第二板塊——精讀課文,積累內化。緊扣“金蟬脫殼的奇特動人”這一中心,我們首先把目光聚焦到脫殼前的部分。這一部分,我採用了自由朗讀方式,引導學生採用圈點的方法,劃出描寫金蟬脫殼前有什麼奇特動人之處,出示關鍵語句,引導學生理解“金蟬”名稱的來歷。指導朗讀,採用個別讀和齊讀的方式,讓畫面鮮活起來。這裏,我們還進行了作者細緻觀察的滲透,爲下文的學法指導做鋪墊。金蟬脫殼時的情景是全文的重點,也是難點。

如何引領學生走進語言文字之中,與語言文字“親密接觸”,離不開充分的朗讀。爲了體現朗讀的層次性、形式的多樣性和整體性。在每次讀之前,我都有明確的要求。第一次,是默讀默讀,理清金蟬脫殼的順序。第二次,自由朗讀,要求學生圈畫出最讓他感到金蟬脫殼時奇特動人的詞語,用心體會,小組交流,然後再集體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悟,讀出自己的情感。在交流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閱讀感受,他們覺得哪個部分有趣就交流哪個部分。有目的地搭建學生與文本、作者之間對話的平臺,牢牢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體現語文的人文性,滲透學法的指導。點PPT在整個交流過程中,學生的個體差異決定了他們有不同的理解與感悟,我們應該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積極引導、善於捕捉住這些生成,及時給予指導或者鼓勵。對於蟬脫殼後奇蹟般的變化,我圍繞問題“金蟬脫殼後又有哪些變化讓你感到驚奇?”展開教學。學生在自由讀基礎上,尋求到答案。在朗讀想象中,感受“奇蹟般的變化”,領悟神奇動人。

第三,詩意誦讀,情感昇華神奇的金蟬脫殼的過程給人一種視覺上的震撼和衝擊,這是任何美麗的語言所無法替代的。播放課件,背景音樂:每個夏夜,都會有蟬蟲從土裏面爬出來,這個洞,就是它爬出來時留下的生命痕跡。如果蟬有神經,應該也會有蛻變的陣痛吧?或許這種陣痛是避免不了的。你瞧,它用盡全身的力氣一挺腰,再挺腰……好累啊!先休息一會。好了,繼續努力。準備好,用力將全部的血液,灌進翅膀……當清晨的第一道曙光亮起,經歷了五次蛻變的它已經爬上高處,準備起飛!想來,它是快樂的!爲了這一季的飛翔,它在土壤裏度過了少則兩三年,多則十幾年的漫長的黑夜!學生談感受,金蟬脫殼創造了奇蹟,這是生命的超越。學生情感自然得到昇華。板書生命讚歌這樣的設計旨在用詩一般凝練而又富有動感的語言,引導學生感受生命的華美在於不畏苦難、勇往直前。生命的成長過程神奇而美妙,如詩如畫,光輝燦爛。

課文學完了,但是教學的任務沒有結束,我們的語文教學,除了讓學生學到課本中的知識,更應該做到以人爲本,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良好素養。引導學生抓住描寫“我”細細觀察的詞句進行通讀,領悟沒有“我”的細緻觀察,金蟬脫殼的過程就不會如此神奇動人。在這個過程中,送給同學們一些名人名言,明確觀察的重要意義。(名言出自本單元練習)告訴學生生活當中也需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在學習了別人從觀察中獲得真知之後,本次作業繼續爲培養觀察精神服務,完成一篇觀察日記,把動物的外形和動作寫下來。旨在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激發學生樂於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金蟬脫殼》說課稿7

《金蟬脫殼》這篇文章中,作者用精妙的文筆清晰細膩地爲我們呈現出金蟬脫殼的整個過程,對金蟬脫殼前、脫殼中、脫殼後三個不同時期金蟬的行爲作了詳細敘述,在對關鍵場面中動作的描述都各有特寫,字裏行間充分洋溢着作者對觀察到金蟬脫殼過程的喜悅以及對大自然神奇的熱愛與讚歎之情。

學習這篇課文,不僅僅能夠積累一些生字詞,瞭解到大自然中類似金蟬脫殼等現象的神奇,從中得到強烈的震撼,還能學習到作者觀察事物認真細緻的態度,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啓發:只有觀察得認真細緻,才能寫好文章。

說目標

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基於對教材結構和教材資料的這種認識,結合着小學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本課我確立了三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會本課中的10個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充分理解課文資料,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樂於觀察事物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事物認真細緻的精神。

  說重點

本課重點是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掌握金蟬脫殼的神奇過程以及在金蟬脫殼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體會到作者觀察的認真細緻。

說難點

本課的難點是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樂於觀察事物的興趣以及培養學生觀察事物認真細緻的精神。

說教法

本課作者觀察金蟬脫殼過程認真細緻,敘述詳細生動,語言極富有表現力,充滿了情趣,根據文章的這一特點,我將充分發揮學生作爲閱讀主體的作用,運用啓發式教學法,結合圖片等教具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用心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過程中,透過播放視頻真實再現金蟬脫殼過程的神奇變化,激發學生觀察認真細緻觀察事物的興趣,從而到達最佳的教學效果。

基於本課題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啓發式教學法:透過問題來啓發學生進入對金蟬脫殼神奇過程的濃厚興趣中,展開對本課的學習。

多媒體展示法:利用圖片來進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中,並透過視頻的播放爲學生還原金蟬脫殼的全過程。

說學法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大多都見到過金蟬,卻很少有學生見到過金蟬脫殼的過程,因此在教師提出問題的時候學生能夠思考自己以前見過的金蟬是什麼樣貌,在教師出示金蟬圖片的時候,可採用:自由想象法:學生要充分調動自己的想象力,結合課文資料去想象金蟬脫殼的過程到底會是什麼樣貌的。

直接感知法:在此基礎上,透過觀看教師播放的金蟬脫殼的視頻,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激發自己觀察事物的興趣並培養認真細緻的精神。學生要用心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說過程

由於本篇課文是自讀課文,因此我把這篇課文設置爲一個課時。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藉助多媒體等相關手段,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1.導入新課(2~3分鐘)

複習上節課的基礎上透過提出新問題來導入新課。導語設計的依據:既概括和複習了舊知識,又透過關於禪的謎語引出新知識,從而展開本課題的學習。這是教學過程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我的導語是這樣的:蟬歌唱十分的美,讓我們充分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也體會到只有認真細緻才能看清楚自然界的神奇景象,自然界的神奇現象是十分十分多的,比如——金蟬脫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見過金蟬嗎?見過金蟬脫殼嗎?金蟬脫殼的過程會是什麼樣貌呢?這天就讓我們透過學習《金蟬脫殼》這篇文章一齊來了解一下。

我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併爲學生出示本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同時,大致理解生字詞的寫法和意思,把握課文大意(5分鐘)

2.講授新課(25分鐘)

在學生掌握生字詞並對課文又大致理解的基礎上,出示金蟬脫殼過程中不同時期的圖片,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思考金蟬脫殼的情形。

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能夠大致歸納出課文從“脫殼前、脫殼中、脫殼後”三個部分寫金蟬脫殼的過程。

在此基礎上,我開始講授課文。在講授課文的過程中,我突出重點,充分利用教具來爲課堂的學習增加趣味性,透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金蟬脫殼過程的神奇。

在完成對金蟬脫殼過程的講解的基礎上,爲了使學生對金蟬脫殼過程的理解更加直觀,我爲學生播放金蟬脫殼全程的視頻。

透過視頻與教材的結合,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金蟬脫殼過程的神奇。

3.課堂小結(2-3分鐘)

課堂小結的目的是強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認識,讓學生能在回顧全文的基礎上,再次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中心思想,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激發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培養認真細緻觀察事物的習慣。

4.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地、系統的板書設計,並及時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更直觀地從整體上把握課文。我的板書設計是:

5.佈置作業

針對學生對本課生字詞的掌握不是很熟練,爲了使學生能充分掌握本課知識,我爲學生布置了作業。我佈置的作業是:

本課生字每個寫一行並組詞。

課下嘗試着認真細緻觀察事物,並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敘述。

脫殼前金蟬脫殼脫殼中背→頭→腳→尾脫殼後翅膀→大色彩→深翅膀→斑紋觸角→光環

《金蟬脫殼》說課稿8

一、說教法

我的教法主要是創設情境進行教學,在教學中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有足夠時間進行閱讀,引導學生畫出自己感受深刻之處,談談感受,同時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潛力、想象的潛力和認真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金蟬脫殼》是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本課極其生動地介紹了金蟬脫殼的過程,展示了那奇特動人的情景,啓發人們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全文共7個自然段,可分爲3段。第一段是第一、第二自然段,寫叔叔們的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決心要揭開金蟬脫殼的祕密。第二段是第三至第六自然段,寫金蟬脫殼的過程很奇特動人。整個過程分脫殼前(第三自然段)、脫殼中(第四自然段)、脫殼後(第五自然段)。脫殼前是蟬自己爬上樹,找一個皮裂口處,停着不動準備脫殼。脫殼時,蟬蟲身體各部位分先後出來,順序是背(露)——頭(鑽)——腳(出)——尾(抽),整個勸作配合得自然協調。脫殼後變化最大的是翅膀與色彩。第三段是第七自然段,寫蟬兒趴在樹上,準備新的歌唱生涯。本課記敘脈絡清楚,金蟬脫殼的過程寫得十分細緻、生動,適合引導學生閱讀想象,同時又易於學生的遷移運用。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狀況、編者的意圖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二、說教材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有必須的速度,並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結合課文理解生字新詞,並能初步學會在表達中運用。

3、感知課文的表達方法、理清表達順序,能準確地背誦4、5兩個自然段。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透過對重點段的品讀感知,掌握金蟬脫殼的過程和特點。

5、透過有感情地品讀,引導學生認識動物世界的奇妙與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以及對自然科學研究的志向。

教學難點和重點

難點:1、透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讓學生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與情趣,激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研究的興趣。

重點:瞭解金蟬脫殼的過程,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搞笑、奇特動人。

2、掌握小作者的寫作方法,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三、說學法:

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我在注重老師主導地位作用的同時,也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的作用。。在教學中,我儘可能透過教師的有效指導,讓學生自主地學習,自主地思考和感悟,透過“讀—感知—觀(課件)—讀—體悟”的過程,讓他們暢所欲言,爲他們創設一個相對寬鬆的課堂氛圍,培養他們的探究精神和認真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以及初步感受小作者的寫作方法;讓學生以讀爲本,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並能展開想象的翅膀,同時藉助課件,加深體會,讓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景,從而對課文資料產生真切感。

四、說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生活情境,導入新課

1、透過師生交流,激發學生再現的捕蟬場面。

2、然後由問題:你們明白它是怎樣脫殼的?

3、板書:金蟬脫殼

4、過渡:這天我們一齊來看看小作者是怎樣揭開金蟬脫殼這個祕密的?

二、正確朗讀文本,初步感知文本

1、要求學生帶着問題”蟬是什麼樣貌的,它是怎樣脫殼的呢?”默讀文本,邊讀邊感知,

感知課文資料。

2、透過同學閱讀課文,對蟬的樣貌,以及是怎樣脫殼的有一個初步的印象了。

3、大家自由地朗讀課文完成以下任務:

A、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讀順並句子,結合課文理解生字詞。

B、劃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和句子劃出來。

4、教師巡視,檢查學生閱讀狀況和預習狀況。

三、理清文本結構,感知文本資料

1、找出文中描述蟬殼的句子,讀一讀。

2、交流:看着蟬殼作者有哪些想法?

3、與生簡要交流,幫忙學生理清課文的資料結構。

四、指導寫字,完成習字作業

根據學生的學情引導學生仔細讀字,體會生字的間架結構;有重點、針對性的指導學生習字。

第二課時

一、直接引入,激發興趣

1、板書課題,讀題質疑,讀出形象來。

2、指題設疑,齊讀課文第一段。

主要指導學生感知蟬殼的形態和叔叔們告訴我蟬脫殼的過程

3、學生簡要說說段意。

4、過渡:在強烈好奇心的驅動下,小作者怎樣做?

二、整體感知文本,體悟寫法

一)感悟金蟬脫殼的過程

1、先提出問題“金蟬剛爬上樹的蟬是什麼樣貌的?和這金蟬是怎樣從堅硬的殼裏慢慢爬出來的”讓學生透過朗讀課文並快速找到課文描述這情景的小節,初步感知金蟬脫殼的過程。

2、學生要求學生再默默地把第四自然段讀一遍,再次感受金蟬脫殼的過程,腦中構成清晰的情景。

3、再讀一下這一自然段,感受它的脫殼順序。

4、交流,讓學生說一下或按書讀一下。

5、板書:背→頭→腳→尾(觀看課件,真實感受金蟬脫殼的過程)

6、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四自然段。

7、要求學生感覺在這個脫殼的過程中,哪個部位的出來最搞笑,並形象地把這個部位脫殼過程敘述出來。

8、指導學生體悟寫法;討論:爲什麼我們不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呢?今後我們應如何寫習作呢?(在這自然段的教學中,我主要透過多讀和蟬脫殼的動詞及課件展示來,加深學生對金蟬脫殼過程的體會)。

9、引導學生感覺這個脫殼的過程怎樣?強調這一過程是奇特的,揭示大自然的無限奧妙。

二)感悟金蟬脫殼的奇特

1、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帶問自讀第五自然段感知“金蟬脫殼的奇特”。

A、剛出殼的蟬是白色的,翅膀也很小,它是怎樣轉成能飛的蟬的呢?

找出有關語句再讀。

B、它的色彩變化也是十分的多與快。自由再讀,體會色彩的變化之快(重點透過:翅膀、色彩、觸角等奇蹟般的變化,引導學生體會金蟬脫殼的神奇。)

2、應對這樣一個魔術的過程,作者發出怎樣的感嘆!(過渡到第六自然段的學習)。

3、小組指派代表說說段意

三)學習第三段

“同學們讓我們再來看看這充滿神奇色彩的,奇特無比的蟬吧!它是那樣而留在一旁的蟬殼。”透過問題,要求學生帶着問題朗讀第七自然段,感受蟬兒和蟬殼的美同時,體會作者觀察的仔細和文中首尾照應的寫作方法。

三、情感昇華,探究自然

總結課文資料,由學生根據收集有關蟬的資料說說蟬的奇特,讓同學們感覺到大自然的無窮奧祕,最後激勵同學們好好學本領,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熱愛自然,勇於探索自然奧祕。

四、作業設計

1、朗讀、背誦主要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表達潛力。

2、完成該課教輔練習冊的資料,主要掌握學生理解課文的狀況和學習的反饋信息。

3、習作是對課文寫作特點的遷移和拓展,培養學生注意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五、板書設計

金蟬脫殼

過程——————我

脫殼前:肥肥的通體發着金黃色的亮光決心

脫殼時:背(露)——頭(鑽)——腳(出)——尾(抽)細心

脫殼後:翅膀(由小變大)—色彩(由淺變深)—觸角(光環)耐心

我以金蟬脫殼的前、時、後及作者的情感活動來設計,一目瞭然,簡明扼要。同時又是課文重點和難點的提煉。

《金蟬脫殼》說課稿9

《金蟬脫殼》是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課文,本單元選編的4篇課文,用不同的文學體裁向我們描繪了蘊藏着無窮奧祕的大自然。本文寫得也是極其生動的,作者把金蟬脫殼的整個過程寫出來了,很是吸引人。本文詳細描寫了金蟬脫殼的整個過程,記敘脈絡清楚,描寫細緻生動,適合引導學生閱讀想象。

我們這堂課是《金蟬脫殼》的第二課時,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們學生已經讀通了課文,理清了文章脈絡,知道金蟬脫殼是按照脫殼前、脫殼時、脫殼後的順序描述的。

  因此,我把本課教學目標確定爲: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背誦課文4、5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讀、觀、議等方式品味金蟬脫殼的神奇。

3. 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引導學生嘗試將其運用到生活和寫作中去。激發學生樂於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科學的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爲:

瞭解金蟬脫殼的過程,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有趣、奇特動人。

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讓學生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與情趣,激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研究的興趣。

那麼如何將這些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呢?

  說教法與學法: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們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緊扣“神奇有趣奇特動人”,精心設問,引導學生圈圈畫畫,進一步研讀課文,思考釋疑,逐步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在整個過程,學生的朗讀訓練及學習方法的指導,貫穿始終。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替代學生的閱讀感受。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在有目的地指引學生咀嚼、感悟、品味文本過程中,使學生文本、學生與與作者進行心靈碰撞,從而實現語言的內化和表達,並且感受到生命的美。

  接下來,我來說說我的教學流程:

第一板塊:貼近文本,激趣導入。

文章的題目就是文眼,在讀出《金蟬脫殼》這一課題點奇妙之後,提領“這是多麼神奇有趣的事啊!”“這是多麼奇特動人的情景啊!”兩句感嘆句,調動學生探索和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習興趣。(過兩張幻燈片)

第二板塊:精讀課文,積累內化

在細細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有趣、奇特動人!進入第二板塊——精讀課文,積累內化。

緊扣“金蟬脫殼的奇特動人”這一中心,我們首先把目光聚焦到脫殼前的部分。這一部分,我採用了自由朗讀方式,引導學生採用圈點的方法,劃出描寫金蟬脫殼前有什麼奇特動人之處,出示關鍵語句,引導學生理解“金蟬”名稱的來歷。指導朗讀,採用個別讀和齊讀的方式,讓畫面鮮活起來。這裏,我們還進行了作者細緻觀察的滲透,爲下文的學法指導做鋪墊。

金蟬脫殼時的情景是全文的重點,也是難點。如何引領學生走進語言文字之中,與語言文字“親密接觸”,離不開充分的朗讀。爲了體現朗讀的層次性、形式的多樣性和整體性。在每次讀之前,我都有明確的要求。第一次,是默讀默讀,理清金蟬脫殼的順序。第二次,自由朗讀,要求學生圈畫出最讓他感到金蟬脫殼時奇特動人的詞語,用心體會,小組交流,然後再集體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悟,讀出自己的情感。

在交流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閱讀感受,他們覺得哪個部分有趣就交流哪個部分。有目的地搭建學生與文本、作者之間對話的平臺,牢牢把握文本的價值取向,體現語文的人文性,滲透學法的指導。

在整個交流過程中,學生的個體差異決定了他們有不同的理解與感悟,我們應該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積極引導、善於捕捉住這些生成,及時給予指導或者鼓勵。

對於蟬脫殼後奇蹟般的變化,我圍繞問題“金蟬脫殼後又有哪些變化讓你感到驚奇?”展開教學。學生在自由讀基礎上,尋求到答案。在朗讀想象中,感受“奇蹟般的變化”,領悟神奇動人。

  第三,詩意誦讀,情感昇華

神奇的金蟬脫殼的過程給人一種視覺上的震撼和衝擊,這是任何美麗的語言所無法替代的。

播放課件,背景音樂:

每個夏夜,都會有蟬蟲從土裏面爬出來,

這個洞,就是它爬出來時留下的生命痕跡。

如果蟬有神經,應該也會有蛻變的陣痛吧?

或許這種陣痛是避免不了的。

你瞧,它用盡全身的力氣

一挺腰,再挺腰……

好累啊!先休息一會。

好了,繼續努力。

準備好,用力將全部的血液,灌進翅膀……

當清晨的第一道曙光亮起,經歷了五次蛻變的它已經爬上高處,準備起飛!

想來,它是快樂的!

爲了這一季的飛翔,它在土壤裏度過了少則兩三年,多則十幾年的漫長的黑夜!

學生談感受,金蟬脫殼創造了奇蹟,這是生命的超越。學生情感自然得到昇華。板書生命讚歌

這樣的設計旨在用詩一般凝練而又富有動感的語言,引導學生感受生命的華美在於不畏苦難、勇往直前。生命的成長過程神奇而美妙,如詩如畫,光輝燦爛。

課文學完了,但是教學的任務沒有結束,我們的語文教學,除了讓學生學到課本中的知識,更應該做到以人爲本,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良好素養。

引導學生抓住描寫“我”細細觀察的詞句進行通讀,領悟沒有“我”的細緻觀察,金蟬脫殼的過程就不會如此神奇動人。

在這個過程中,送給同學們一些名人名言,明確觀察的重要意義。(名言出自本單元練習)告訴學生生活當中也需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在學習了別人從觀察中獲得真知之後,本次作業繼續爲培養觀察精神服務,完成一篇觀察日記,把動物的外形和動作寫下來。旨在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激發學生樂於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金蟬脫殼》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金蟬脫殼》是蘇教版五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本文生動地介紹了金蟬脫殼的全過程,展現了金蟬脫殼奇特動人的情景,學習這篇課文,有利於激發學生探究自然科學的興趣。

本文脈絡清楚,層次分明,金蟬脫殼過程寫得生動形象,適合學生閱讀想像和學習的遷移。根據教材特點,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1、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四、五段。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

4、激發學生樂於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

二、說學生

我們的學生來源廣,有來自實驗小學的,有原西關小學的,也有從田樓小學轉過來的,學生程度參差不齊,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因學情而異,因材施材,讓不同的學生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

三、說教法

因此在教法上我採用情境教學法,創設情境,讓學生結合課文圖片,理解課文內容。比較閱讀法,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比較金蟬脫殼前後蟬的不同特徵,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

四、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除讓學生掌握知識,更關鍵的是教會學生學習,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邊讀邊圈點勾畫,對文章提出質疑,寫出個人感受,另外讓學生品嚐合作學習的樂趣,小組合作交流,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程度差的同學也能從討論中得到提高。

因爲本文篇幅長,內容多,所以用兩課時的時間完成。

五、說教學過程

1、導入:展示預習收穫

我們學校倡導高效語文課堂,推行3+X教學模式,每上新課前,教師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預習展示時,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預習收穫,可以展示學生收集的材料,可以展示朗讀,或者學生對課文的簡單理解。(這樣既檢查了學生預習情況,又激發了他們的預習熱情)

2、合作探究,品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教師給學生指出“金蟬脫殼”中“殼”讀“qiao”,其餘地方如“脫殼”中讀“ke”。結合語境理解詞語,較難寫的字,師生討論怎樣可以把它記的更牢固。

(字詞的解決爲下面讀通課文掃清了障礙)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讓學生充分自讀,同桌互讀。指名分段讀,做到讓學生讀正確流利,學生朗讀時照顧班內程度較差的學生,逐步培養他們的語感,做到讓每個學生都能流利的朗讀課文,學生把課文讀熟後便可以更好地感知課文。

(3)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學生討論明確。

(4)學生朗讀課文,討論本文寫作順序

(5)重點朗讀課文四、五段,通過朗讀感悟金蟬脫殼的神奇,學生進行對比朗讀,邊讀邊畫出感受較深的句子,並在旁邊寫出個人感受,小組討論脫殼過程,及脫殼後的變化,小組合作可以讓學生品嚐合作學習的快樂。

(6)根據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指導背誦。

3、拓展延伸,遷移訓練

學生討論本文對金蟬脫殼過程描寫生動、細膩的原因,培養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4、課外延伸

(1)觀察一種小動物,記錄觀察所得

(2)把金蟬脫殼的過程講給父母聽一聽

這樣既鍛鍊了學生的書面表達,又鍛鍊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5、板書設計

脫殼前

金光閃閃

《金蟬脫殼》說課稿11

  一、說教材

《金蟬脫殼》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第九冊的一篇課文,本課極其生動地介紹了金蟬脫殼的過程,展示了那奇特動人的情景,啓發人們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全文共7個自然段,可分爲3段。第一段是第一、第二自然段,寫叔叔們的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決心要揭開金蟬脫殼的祕密。第二段是第三至第六自然段,寫金蟬脫殼的過程很奇特動人。整個過程分脫殼前(第三自然段)、脫殼中(第四自然段)、脫殼後(第五自然段)。脫殼前是蟬自己爬上樹,找一個皮裂口處,停着不動準備脫殼。脫殼時,蟬蟲身體各部位分先後出來,順序是背——頭——腳——尾,整個勸作配合得自然協調。脫殼後變化最大的是翅膀與顏色。第三段是第七自然段,寫蟬兒趴在樹上,準備新的歌唱生涯。本課記敘脈絡清楚,金蟬脫殼的過程寫得非常細緻、生動,適合引導學生閱讀想象,同時又易於學生的遷移運用。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編者的意圖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學習中學會默讀,初步掌握邊讀邊想,談自己感受的學習方法。培養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樂於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3、借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閱讀想象。

教學重點:

學生剛生入五年級,對於默讀,談感受的學習方法及表達自己的見解方面都不是特別的適應,針對這一實際情況,我把教學重難點之一確定爲教學目標中的過程方法目標。即:在學習中學會默讀,初步掌握邊讀邊想,談自己感受的學習方法。以培養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第二自段的教學,尤其是四、五兩個生點自然段,要引導學生自主理解、感悟,想象課文內容,有感情地誦讀。

結合教材特點,我確定的另一個重難點是: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激發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二、說教法

我的教法主要是創設情境進行教學,在教學中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有足夠時間進行閱讀,引導學生畫出自己感受深刻之處,談談感受,同時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想象的能力。

  三、說學法 :

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我在注重老師主導地位作用的同時,也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的作用。學生是個體,是充滿情感、充滿靈性的人。在教學中,我儘可能讓學生自主地學習,自主地思考,暢所欲言,爲他們創設一個相對寬鬆的課堂氛圍。學生以讀爲本,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並能展開想象的翅膀,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從而對課文內容產生真切感。

  四、說教學程序

(一)、複習導入

遵循語文教學從整體入手的後則,旨在讓學生通過複習,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對金蟬脫殼的奇特動人有一個初步的感知。也是做好與上節課的銜接,從而更好地投入到本節課的學習中來。把學生的思維引到本課堂中來。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1、我讓學生默讀課文3——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脫殼時、脫殼中、脫殼後),理清文章的順序。

2、我根據教材的要求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 “在金蟬脫殼的過程中,你認爲哪種情景最神奇動人?”先將有關的語句圈畫出來讀一讀,再與同學們交流一下閱讀感受。讓學生在默讀課文時找出自己感受深刻的語句,再與同桌討論討論,讓學生在讀、畫、說中感受,抓住金蟬脫殼時描寫動作及顏色的詞,引導學生讀書、聯想,想想此時的蟬蟲像什麼。

高年級學生應該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尤其是預習,它是對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的很重要的方法,所以,在前一天晚上我佈置了預習任務,即課後第四題, 課上,我先讓學生默讀課文,在進一步完善自己的預習成果,而後在小組進行交流,談感受,隨後纔在全班進行交流。這樣的設計,給學生一個緩衝的空間,讓個人收穫融入集體,形成集體智慧,尤其是讓學困生得到同伴的幫助,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傾聽能力。

3、接着我導讀:此時這隻蟬蟲是個天真的孩子,你看他正高興地嬉戲呢!此時這隻蟬蟲是位運動員,你看他高難度的動作完成的瀟灑、協調。此時這隻蟬蟲是位舞蹈家,它的舞姿輕盈優美。通過老師激情導讀,學生邊讀邊想象。

4、我朗讀上述三句話,學生閉目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及學生的想象力能力,感受金蟬脫殼過程的神奇。

5、金蟬脫殼前後的樣子有什麼不同呢?學生自由讀第3 、5自然段,再次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

在全班交流時,我遵循讀句子—————談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這樣的步驟進行。以讀貫穿始終。並重視對學生進行有感情朗讀的訓練。尤其重視學生在學讀中讀中的獨特體驗,重視學生與文本的交流,對話。

在這一環節中,我既完成了學習任務,又完成了課後習題的處理,一舉兩得。

在研讀感悟的環節中,學生已感受到金蟬脫殼的奇特動人,作者精彩描述。課文語言文字的優美。此時摘抄積累已水到渠成,同時也落實了新課標中讓學生多積累的目標訓練。 i]

(三)、學習課文第三段

1、自由讀課文,思考:“我再一次仔細看着蟬兒”,看到了什麼?默讀最後一段。

2、指導朗讀。

3、學習本文,對於我們寫作有什麼啓發?

安排這一環節是讓學生談到注意觀察周圍事物和學本課的寫作方法仔細觀察。有順序,有耐心。善於觀察。敘述時寫清楚,有順序等在談收穫的過程中,不過分追求統一標準,只要做到有理有拘就表示認可和贊同。

(四)總結課文

1、再次讀文,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

2、激發學生探索、觀察事物的興趣。

3、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用大語文觀關照生活,用語文的視角看生活,將校本資源與課本資源有機結合。把身邊的例子帶到學生的學習中,他們會覺得更加親切,覺得學習觀察、學習表達並不是難事,從而培養學生樂於觀察周圍的事物,抓住特點準確生動表達的習慣和能力。

(五)、小練筆:觀察一種小動物,並寫下來。

課標要求學生在閱讀課文中學習表達方法,在習作中運用表達方法,做到讀寫結合所以我在這一環節安排了一個課外作業。觀察一個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學習本課寫法,寫一則日記。目的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

(六)說教學板書

7、金蟬脫殼

脫殼前

脫殼中 背→頭→腳→尾

脫殼後 翅膀→大 顏色→深 翅膀→斑紋 觸角→光環

《金蟬脫殼》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金蟬脫殼》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本課極其生動地介紹了金蟬脫殼的過程,展示了那奇特動人的情景,啓發人們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本課記敘脈絡清楚,金蟬脫殼的過程寫得非常細緻、生動,適合引導學生閱讀想象,同時又易於學生的遷移運用。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編者的意圖我確定如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重點段的品讀感知,掌握金蟬脫殼的過程和特點。

2、過程與方法:通過多層次的朗讀、交流感知課文的表達方法、理清表達順序,能準確地背誦4、5兩個自然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認識動物世界的奇妙與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以及對自然科學研究的志向。

教學重點:瞭解金蟬脫殼的過程,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有趣、奇特動人。

教學難點: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讓學生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與情趣,激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研究的興趣,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二、說教法

我的教法主要是創設情境進行教學,在教學中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有足夠時間進行閱讀,引導學生畫出自己感受深刻之處,談談感受,同時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想象的能力和認真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三、說學法

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我在注重老師主導地位作用的同時,也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的作用。。在教學中,我儘可能通過教師的有效指導,讓學生自主地學習,自主地思考和感悟,通過“讀—感知—觀(課件)—讀—體悟”的過程,讓他們暢所欲言,爲他們創設一個相對寬鬆的課堂氛圍,培養他們的探究精神和認真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以及初步感受小作者的寫作方法;讓學生以讀爲本,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並能展開想象的翅膀,同時藉助課件,加深體會,讓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景,從而對課文內容產生真切感。

四、說教學過程

一)、直接引入,激發興趣

1、板書課題,讀題質疑,讀出形象來。

2、指題設疑,齊讀課文第一段。主要指導學生感知蟬殼的形態和叔叔們告訴我蟬脫殼的過程

3、學生簡要說說段意。

4、過渡:在強烈好奇心的驅動下,小作者怎麼做?

二)、整體感知文本,體悟寫法

1)感悟金蟬脫殼的過程

1、先提出問題“金蟬剛爬上樹的蟬是什麼樣子的?和這金蟬是怎樣從堅硬的殼裏慢慢爬出來的”讓學生通過朗讀課文並快速找到課文描寫這情景的小節,初步感知金蟬脫殼的過程。

2、學生要求學生再默默地把第四自然段讀一遍,再次感受金蟬脫殼的過程,腦中形成清晰的情景。

3、再讀一下這一自然段,感受它的脫殼順序。

4、交流,讓學生說一下或按書讀一下。

5、板書:背→頭→腳→尾(觀看課件,真實感受金蟬脫殼的過程)

6、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四自然段。

7、要求學生感覺在這個脫殼的過程中,哪個部位的出來最有趣,並形象地把這個部位脫殼過程敘述出來。

8、引導學生感覺這個脫殼的過程怎樣?強調這一過程是奇特的,揭示大自然的無限奧妙。

9、指導學生體悟寫法;討論:爲什麼我們不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呢?今後我們應如何寫習作呢?(在這自然段的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多讀和蟬脫殼的動詞及課件展示來,加深學生對金蟬脫殼過程的體會)。

2)感悟金蟬脫殼的奇特

1、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帶問自讀第五自然段感知“金蟬脫殼的奇特”。

A、剛出殼的蟬是白色的,翅膀也很小,它是怎樣變成能飛的蟬的呢?找出有關語句再讀。

B、它的顏色變化也是非常的多與快。自由再讀,體會顏色的變化之快(重點通過:翅膀、顏色、觸角等奇蹟般的變化,引導學生體會金蟬脫殼的神奇。)

2、面對這樣一個魔術的過程,作者發出怎樣的感嘆!(過渡到第六自然段的學習)。

3、小組指派代表說說段意

3)學習第三段“同學們讓我們再來看看這充滿神奇色彩的,奇特無比的蟬吧!它是那樣而留在一旁的蟬殼。”通過問題,要求學生帶着問題朗讀第七自然段,感受蟬兒和蟬殼的美同時,體會作者觀察的仔細和文中首尾照應的寫作方法。

三)、拓展昇華,探究自然

引導收集有關蟬的資料說說蟬的奇特,讓同學們覺到大自然的無窮奧祕,最後激勵同學們好好學本領,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熱愛自然,勇於探索自然奧祕。

四)、總結

金蟬脫殼雖然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是人們常用它來比喻用計逃脫

而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這就是三十六計中的金蟬脫殼計,也是它的引申義。

五)、作業

製作動物明星卡:對你喜愛的小動物進行細緻觀察,抓住一兩個重點進行描述,配上圖片,製成動物明星卡。

五、說板書

奇有趣脫殼前有順序奇特動人脫殼中背→頭→腳→尾留心觀察脫殼後翅膀身上有重點(設計意圖:這樣的板書設計簡潔明瞭,條理清晰,能很好的幫助學生學習理解課文)

《金蟬脫殼》說課稿13

各位老師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西師大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第八課《金蟬脫殼》。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學法指導以及教學過程的設計方面對本課的教學設想進行說明。

  第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所選的四篇課文主要介紹了自然界的神奇現象以及偉人觀察事物認真細緻甚至爲之獻身的精神,學習這個單元,能夠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認真細緻地觀察周圍事物,學會從生活中發現並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並進而培養出做事認真細緻的習慣。

《金蟬脫殼》這篇文章中,作者用精妙的文筆清晰細膩地爲我們呈現出金蟬脫殼的整個過程,對金蟬脫殼前、脫殼中、脫殼後三個不同時期金蟬的行爲作了詳細敘述,在對關鍵場面中動作的描寫都各有特寫,字裏行間充分洋溢着作者對觀察到金蟬脫殼過程的喜悅以及對大自然神奇的熱愛與讚歎之情。

學習這篇課文,不僅可以積累一些生字詞,瞭解到大自然中類似金蟬脫殼等現象的神奇,從中得到強烈的震撼,還能學習到作者觀察事物認真細緻的態度,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啓發:只有觀察得認真細緻,才能寫好文章。

2.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基於對教材結構和教材內容的這種認識,結合着小學四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本課我確立了三個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目標)學會本課中的10個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③(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充分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樂於觀察事物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事物認真細緻的精神。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在本單元前幾課學習的基礎上已經初步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並體會到認真細緻觀察事物的重要性,因此,結合此情況,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本課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本課重點是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掌握金蟬脫殼的神奇過程以及在金蟬脫殼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體會到作者觀察的認真細緻。

教學難點:本課的難點是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樂於觀察事物的興趣以及培養學生觀察事物認真細緻的精神。

爲了講清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學方法和教學上談談。

第二、教法、學法

本課作者觀察金蟬脫殼過程認真細緻,敘述詳細生動,語言極富有表現力,充滿了情趣,根據文章的這一特點,我將充分發揮學生作爲閱讀主體的作用,運用啓發式教學法,結合圖片等教具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過程中,通過播放視頻真實再現金蟬脫殼過程的神奇變化,激發學生觀察認真細緻觀察事物的興趣,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基於本課題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啓發式教學法:通過問題來啓發學生進入對金蟬脫殼神奇過程的濃厚興趣中,展開對本課的學習。

2.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來進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中,並通過視頻的播放爲學生還原金蟬脫殼的全過程。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大多都見到過金蟬,卻很少有學生見到過金蟬脫殼的過程,因此在教師提出問題的時候學生可以思考自己以前見過的金蟬是什麼樣子,在教師出示金蟬圖片的時候,學生要充分調動自己的想象力,結合課文內容去想象金蟬脫殼的過程到底會是什麼樣子的。在此基礎上,通過觀看教師播放的金蟬脫殼的視頻,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激發自己觀察事物的興趣並培養認真細緻的精神。學生要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第三、教學過程的設計

由於本篇課文是自讀課文,因此我把這篇課文設置爲一個課時。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藉助多媒體等相關手段,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1.導入新課:(2~3分鐘)

複習上節課的基礎上通過提出新問題來導入新課。導語設計的依據:既概括和複習了舊知識,又通過問題引出新知識,從而展開本課題的學習。這是教學過程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我的導語是這樣的:我們之前對《火燒雲》的學習,讓我們充分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也體會到只有認真細緻才能看清楚自然界的神奇景象,自然界的神奇現象是非常非常多的,比如——金蟬脫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見過金蟬嗎?見過金蟬脫殼嗎?金蟬脫殼的過程會是什麼樣子呢?今天就讓我們通過學習《金蟬脫殼》這篇文章一起來了解一下。

我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併爲學生出示本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同時,大致理解生字詞的寫法和意思,把握課文大意(5分鐘)2.講授新課:(25分鐘)

在學生掌握生字詞並對課文又大致理解的基礎上,出示金蟬脫殼過程中不同時期的圖片,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思考金蟬脫殼的情形。

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可以大致歸納出課文從"脫殼前、脫殼中、脫殼後"三個部分寫金蟬脫殼的過程。

在此基礎上,我開始講授課文。在講授課文的過程中,我突出重點,充分利用教具來爲課堂的學習增加趣味性,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金蟬脫殼過程的神奇。

在完成對金蟬脫殼過程的講解的基礎上,爲了使學生對金蟬脫殼過程的理解更加直觀,我爲學生播放金蟬脫殼全程的視頻。

通過視頻與教材的結合,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金蟬脫殼過程的神奇。

3.課堂小結:(2-3分鐘)

課堂小結的目的是強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認識,讓學生能在回顧全文的基礎上,再次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中心思想,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激發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培養認真細緻觀察事物的習慣。

4.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地、系統的板書設計,並及時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更直觀地從整體上把握課文。我的板書設計是:

脫殼前

金蟬脫殼脫殼中背→頭→腳→尾

脫殼後翅膀→大顏色→深

翅膀→斑紋觸角→光環

副板書:寫作方法:有順序

有重點

有感情

5.佈置作業。

針對學生對本課生字詞的掌握不是很熟練,爲了使學生能充分掌握本課知識,我爲學生布置了作業。

我佈置的作業是:

1.本課生字每個寫一行並組詞。

2.課下嘗試着認真細緻觀察事物,並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敘述。

好,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內容,謝謝大家。

《金蟬脫殼》說課稿14

各位老師:

中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西師大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課文《金蟬脫殼》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對本課做具體的闡述。

說教材

西師大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課文《金蟬脫殼》,描繪大自然的美妙景象,展示大自然的無限生機與奧祕。本課的語言細緻入微,準確形象,對蟬脫殼的過程描寫得惟妙惟肖、生動有趣,展示了那奇特動人的情景,啓發人們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

文本的脈絡清晰,整個脫殼過程可以分爲脫殼前、脫殼時、脫殼後。教學時,我們可以緊緊抓住“金蟬是怎樣脫殼”的這一條線組織教學,讓學生在腦中清楚地映出沒有脫殼的蟬是什麼樣子,然後重點感知蟬是怎樣脫殼的,感受脫殼的順序。脫殼後的蟬又是什麼樣子。在讓學生了解感知了蟬蟲脫殼的情景過程時,還要典型性、適當地體會作者的觀察習作方法,同時激發他們對自然的熱愛與探索慾望。

說目標

根據本課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背誦課文4、5自然段。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讀、觀、議等方式品味金蟬脫殼的神奇。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引導學生嘗試將其運用到生活和寫作中去。激發學生樂於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科學的探究精神。

基於以上教學目標和五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的教學重難點是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激發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根據教材的分析,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的制定,我採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學法,創設情境,讓學生結合課文圖片,理解課文內容。比較閱讀法,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比較金蟬脫殼前後蟬的不同特徵,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來進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中,並通過視頻的播放爲學生還原金蟬脫殼的全過程。

說過程

遵循語文教學從整體入手的原則,我制定的教學過程如下:

一、引入詩文,揭示課題

通過讓學生回憶剛學過的清代詩人袁枚《所見》這首詩,引導學生去發現令一路高歌的牧童忽然閉口立的正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蟬!通過揭示課題,讓學生讀準多音字qiao,並適時補充成語,在《三十六計》和《三國演義》中,它一般用來比喻用計脫逃而使對方不能及時發現。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做好與先前學過內容的銜接,從而吸引學生興趣,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到本節課的學習中.把學生的思維引到本課堂中來。

二、精讀課文,積累內化

在學生自由默讀課文後,我提出問題:“作者圍繞《金蟬脫殼》到底寫了些什麼?”幫助學生理清課文脈絡(脫殼前——脫殼時——脫殼後)。這樣,學生輕鬆地從整體上感知了課文的結構緊扣“金蟬脫殼的奇特動人”這一中心,我們首先把目光聚焦到脫殼前的部分。這一部分,我採用了自由朗讀方式,引導學生採用圈點的方法,劃出描寫金蟬脫殼前有什麼奇特動人之處,出示關鍵語句,引導學生理解“金蟬”名稱的來歷。指導朗讀,採用個別讀和齊讀的方式,讓畫面鮮活起來。這裏,我們還進行了作者細緻觀察的滲透,爲下文的學法指導做鋪墊。

金蟬脫殼時的情景是全文的重點,也是難點。如何引領學生走進語言文字之中,與語言文字“親密接觸”,離不開充分的朗讀。

在學習“脫殼中”,首先讓學生自由輕聲朗讀第四自然段,通過小組交流討論。理清金蟬各部分出殼的順序(背——頭——腳——尾)讓學生通過朗讀和討論體會到作者是按照蟬各部位出來的先後順序寫的,遵循了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讓人看了文章對金蟬出殼的過程十分清楚明白。所以說,作者寫得有順序!那金蟬到底是如何脫殼的,此時我讓學生去圈出金蟬脫殼的動作,。學生從“抖動着”、“伸着”“仰去”、“撲來”、“抓住”、“一抽”這些不同的動詞中,同學感受到蟬在脫殼這一過程中的艱難與神奇,再現了蟬尾脫殼的奇特情景。這時候我再利用多媒體用圖片展示金蟬脫殼的過程,此時學生的腦海中關於脫殼的全過程就更加鮮明,也更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接着我讓學生自己去交流喜歡哪個部分出殼的描寫,整理學生的回答後,適時總結,主要滲透如下的教學內容:

1、讓學生了解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手法,把蟬的眼睛比作兩顆花椒籽一樣又黑又亮,讓學生體會到用了修辭可以爲文章增色不少,也體會到生動的形象源自對蟬的喜愛之情。

2、作者把出殼的每個動作都寫得準確到位,但重點描寫了蟬尾出殼的情境,讓學生體會到寫文章要有詳有略。

對於蟬脫殼後奇蹟般的變化,我圍繞一張表格,金蟬脫殼後,各部位發生的變化。讓學生在自由朗讀的基礎上,與同桌相互交流,尋求到答案。在朗讀想象中,感受“奇蹟般的變化”,領悟金蟬脫殼的神奇動人。

三、昇華情感,體驗自然

在學生默讀課文最後一段後,我提出問題:作者再一次仔細地看着蟬兒,他看到了什麼?學生回答後適時點撥,在金蟬脫殼的前面學生也是仔細地觀察過金蟬,此時讓學生聯繫課文第二自然段,“我輕手輕腳地爬上樹,躲在一個枝丫後面,聚精會神地盯着這隻蟬蟲,等待着金蟬脫殼這一時刻的到來。”讓學生感受首尾呼應的寫作手法和作者認真觀察事物的習慣和探索大自然的的勇氣。

四、抓住觀察,滲透寫作

在學完了金蟬出殼的過程我,我進行總結,回顧重點內容:金蟬出殼的順序及蟬尾出殼的情境,引導學生去交流,思考體會到作者能將這一難得一見的情景描寫得如此具體、生動,靠的是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勤於動手的習慣、一顆對大自然熱愛的心。

讓學生自己去找出課文中哪些詞語能表現出作者在“觀察”?搜索發現聚精會神地盯着仔細地看着然後出示這個單元的關於觀察的三句名言:

觀察、觀察。再觀察。——巴甫洛夫

一切推理都必須從觀察和實驗中來。——伽利略

觀察對於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於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裏觀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蘇霍母林斯基

全班齊讀,體會觀察的重要性。

此時我再總結我們該怎麼做好觀察

(1)觀察要有順序

(2)觀察時要有感情

(3)觀察時有詳略

(4)還要勤動筆多記錄

五、拓展延伸,嘗試練筆

課標要求學生在閱讀課文中學習表達方法,在習作中運用表達方法,做到讀寫結合所以我在這一環節安排了一個課外作業.觀察一個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學習本課寫法,寫一則日記.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

說板書

我比較注重直觀地、系統的板書設計,並及時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更直觀地從整體上把握課文。我的板書設計是:

7、金蟬脫殼

脫殼前

脫殼中背→頭→腳→尾

脫殼後寫作方法:有順序

有感情有詳略

《金蟬脫殼》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金蟬脫殼》是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本課極其生動地介紹了金蟬脫殼的過程,展示了那奇特動人的情景,啓發人們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全文共7個自然段,可分爲3段。第一段是第一、第二自然段,寫叔叔們的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決心要揭開金蟬脫殼的祕密。第二段是第三至第六自然段,寫金蟬脫殼的過程很奇特動人。整個過程分脫殼前(第三自然段)、脫殼中(第四自然段)、脫殼後(第五自然段)。脫殼前是蟬自己爬上樹,找一個皮裂口處,停着不動準備脫殼。脫殼時,蟬蟲身體各部位分先後出來,順序是背(露)——頭(鑽)——腳(出)——尾(抽),整個勸作配合得自然協調。脫殼後變化最大的是翅膀與顏色。第三段是第七自然段,寫蟬兒趴在樹上,準備新的歌唱生涯。本課記敘脈絡清楚,金蟬脫殼的過程寫得非常細緻、生動,適合引導學生閱讀想象,同時又易於學生的遷移運用。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編者的意圖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結合課文理解生字新詞,並能初步學會在表達中運用。

2、默讀課文有一定的速度,並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重點段的品讀感知,掌握金蟬脫殼的過程和特點。

4、感知課文的表達方法、理清表達順序,能準確地背誦4、5兩個自然段。

5、通過有感情地品讀,引導學生認識動物世界的奇妙與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以及對自然科學研究的志向。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瞭解金蟬脫殼的過程,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有趣、奇特動人 .

難點:

1、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讓學生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與情趣,激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研究的興趣。

2、掌握小作者的寫作方法,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二、說教法

我的教法主要是創設情境進行教學,在教學中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有足夠時間進行閱讀,引導學生畫出自己感受深刻之處,談談感受,同時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想象的能力和認真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三、說學法 :

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我在注重老師主導地位作用的同時,也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的作用在教學中,我儘可能通過教師的有效指導,讓學生自主地學習,自主地思考和感悟,通過"讀—感知—觀(課件)—讀—體悟"的過程,讓他們暢所欲言,爲他們創設一個相對寬鬆的課堂氛圍,培養他們的探究精神和認真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以及初步感受小作者的寫作方法;讓學生以讀爲本,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並能展開想象的翅膀,同時藉助課件,加深體會,讓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景,從而對課文內容產生真切感。

四、說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生活情境,導入新課

1、通過師生交流,激發學生再現的捕蟬場面。

2、然後由問題:你們知道它是怎樣脫殼的?

3、板書:金蟬脫殼

4 、過渡: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小作者是怎樣揭開金蟬脫殼這個祕密的?

二、正確朗讀文本,初步感知文本

1、要求學生帶着問題"蟬是什麼樣子的,它是怎樣脫殼的呢?"默讀文本,邊讀邊感知,感知課文內容。

2、通過同學閱讀課文,對蟬的樣子,以及是怎樣脫殼的有一個初步的印象了。

3、大家自由地朗讀課文完成以下任務:

a、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讀順並句子,結合課文理解生字詞。

b、劃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和句子劃出來。

4、教師巡視,檢查學生閱讀情況和預習情況。

三、理清文本結構,感知文本內容

1、找出文中描寫蟬殼的句子,讀一讀。

2、交流:看着蟬殼作者有哪些想法?

3、與生簡要交流,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內容結構。

四、指導寫字,完成習字作業

根據學生的學情引導學生仔細讀字,體會生字的間架結構;有重點、針對性的指導學生習字。

第二課時

一、直接引入,激發興趣

1、板書課題,讀題質疑,讀出形象來。

2、指題設疑,齊讀課文第一段。

主要指導學生感知蟬殼的形態和叔叔們告訴我蟬脫殼的過程3、學生簡要說說段意。

4、過渡:在強烈好奇心的驅動下,小作者怎麼做?

二、整體感知文本,體悟寫法

一)感悟金蟬脫殼的過程

1、先提出問題"金蟬剛爬上樹的蟬是什麼樣子的?和這金蟬是怎樣從堅硬的殼裏慢慢爬出來的"讓學生通過朗讀課文並快速找到課文描寫這情景的小節,初步感知金蟬脫殼的過程。

2、學生要求學生再默默地把第四自然段讀一遍,再次感受金蟬脫殼的過程,腦中形成清晰的情景。

3、再讀一下這一自然段,感受它的脫殼順序。

4、交流,讓學生說一下或按書讀一下。

5、板書:背→頭→腳→尾(觀看課件,真實感受金蟬脫殼的過程)6、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四自然段。

7、要求學生感覺在這個脫殼的過程中,哪個部位的出來最有趣,並形象地把這個部位脫殼過程敘述出來。

8、引導學生感覺這個脫殼的過程怎樣?強調這一過程是奇特的,揭示大自然的無限奧妙。

9、指導學生體悟寫法;討論:爲什麼我們不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呢?今後我們應如何寫習作呢?(在這自然段的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多讀和蟬脫殼的動詞及課件展示來,加深學生對金蟬脫殼過程的體會)。

二)感悟金蟬脫殼的奇特

1、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帶問自讀第五自然段感知"金蟬脫殼的奇特".

a、剛出殼的蟬是白色的,翅膀也很小,它是怎樣變成能飛的蟬的呢?

找出有關語句再讀。

b、它的顏色變化也是非常的多與快。自由再讀,體會顏色的變化之快(重點通過:翅膀、顏色、觸角等奇蹟般的變化,引導學生體會金蟬脫殼的神奇。)2、面對這樣一個魔術的過程,作者發出怎樣的感嘆!(過渡到第六自然段的學習)。

3、小組指派代表說說段意

三)學習第三段

"同學們讓我們再來看看這充滿神奇色彩的,奇特無比的蟬吧!它是那樣而留在一旁的蟬殼。"通過問題,要求學生帶着問題朗讀第七自然段,感受蟬兒和蟬殼的美同時,體會作者觀察的仔細和文中首尾照應的寫作方法。

三、情感昇華,探究自然

總結課文內容,由學生根據收集有關蟬的資料說說蟬的奇特,讓同學們感覺到大自然的無窮奧祕,最後激勵同學們好好學本領,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熱愛自然,勇於探索自然奧祕。

四、作業設計

1、朗讀、背誦主要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表達能力。

2、完成該課教輔練習冊的內容,主要掌握學生理解課文的情況和學習的反饋信息。

3、習作是對課文寫作特點的遷移和拓展,培養學生注意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五、板書設計

金蟬脫殼

過程 —————— 我

脫殼前:肥肥的 通體發着金黃色的亮光 決心脫殼時:背(露)——頭(鑽)——腳(出)——尾(抽) 細心脫殼後:翅膀(由小變大 )—顏色(由淺變深)—觸角(光環)耐心我以金蟬脫殼的前、時、後及作者的情感活動來設計,一目瞭然,簡明扼要。同時又是課文重點和難點的提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