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蜀相》問題探究及答案

《蜀相》問題探究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3W 次

導語:下面是《蜀相》問題探究及答案,歡迎同學們過來練習,希望可以幫助同學們提高語文成績,學好語文知識。

《蜀相》問題探究及答案

 問題探究

1、詩歌中首聯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有何作用?對翠柏的描寫,又有何作用?

答:最傳神的是“尋”字。詩人借“尋”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專程來訪。它有力地表達了詩人急欲瞻仰武侯祠、追慕諸葛亮的心情,爲後面頌揚諸葛亮埋下伏筆,使全詩和諧統一。

對翠柏的描寫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寫出武侯祠的歷史悠久和寂寞荒涼;二是襯托諸葛亮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諸葛亮的崇敬之情。

2、頷聯的詩眼是什麼?試分析其表達作用。

答:頷聯的詩眼應是“自”“空”,頷聯表現的是幽靜的春景襯托出的莊嚴肅穆的氣氛。“碧草映階,黃鸝隔葉”本是一種賞心悅目的景象,然而一用“自”“空”兩字修飾,所含之情就大爲轉折:階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綠,年年如此,可它爲誰而綠呢?隔夜的黃鸝叫得那麼動聽,可有誰聽呢?由此便使人自然生出“感悟懷人”之意。春色固然好,祠廟卻如此寂寥冷清,只有詩人形單影隻地來拜謁。難道武侯被人遺忘了嗎?草色越青,鳥音越美,這種感受越強烈。這兩句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而得力於“自”“空”二字的巧妙運用。

3、詩歌中最能表現出詩人感情的是哪些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答:“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兩句高度概括了諸葛亮的一生。既生動地表達出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報國苦衷和生平業績,也生動地表現出他忠貞不渝、堅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時還鄭重地道出詩人景仰諸葛武侯的緣由。(上句寫出山之前,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策,指出諸葛亮在當時就能預見魏、蜀、吳鼎足三分的政治形勢,併爲劉備制定了一整套統一國家之策,足見其爲濟世雄才。下句寫出山之後,諸葛亮輔助劉備開創蜀漢,匡扶劉禪,頌揚他爲國嘔心瀝血的耿耿忠心。兩句十四個字,將人們帶到戰亂不已的三國時代,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下,刻畫出一位忠君愛國、濟世扶危的賢相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一代名相無與倫比的敬仰之情。)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表現出詩人對諸葛亮獻身精神的景仰和對他事業未竟的痛惜心情。這兩句在敘事中抒情,寫得情真意摯,非常感人。

4、諸葛亮雖然雄才大略,功業昭著,最終卻沒有完成自己的事業,這就不能不使人爲之嘆惋。至此詩人寫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此句中的“英雄”指什麼人?這句詩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樣的呢?

答:“英雄”,這裏泛指,包括詩人自己在內的追懷諸葛亮的有志之士。這尾聯兩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現出詩人對諸葛亮獻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對他事業未竟的痛惜心情。這兩句詩是敘事兼抒情;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鋪墊,使讀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餘味。

5、歸納詩歌主旨。

答:這是一首詠史詩,《蜀相》表達詩人杜甫對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壯志未酬的痛苦。作者借遊覽武侯祠,稱頌丞相輔佐兩朝,惋惜他出師未捷而身死。

首聯——深切地表達出緬懷、追思諸葛亮的情意,“丞相”這一稱呼,表示尊仰之意。“何處尋”的設問,飽含詩人對諸葛亮無限欽慕的心情。“柏森森”三字意味深長,高大茂密的柏樹是丞相祠的標誌,是諸葛亮偉大人格的象徵,按我國傳統文化心理,也是歷代人民愛戴諸葛亮的見證。頷聯——寫祠堂內的景物,深刻地表達出對諸葛亮的懷念之情。頸聯——寫諸葛亮一生的豐功偉績和精神品格,以高度凝練、精闢的語言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豐功偉績,表現出他忠貞不渝、堅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時申述詩人所以景仰諸葛亮的緣由。尾聯——對諸葛亮的景仰和痛惜之情。

6、本詩運用哪些寫作技巧?

答:①借景抒情,詩的前四句,描寫祠堂之景,抒發作者對諸葛亮的深切仰慕之情和深沉痛惜之情。

②表達方式多樣,有敘事、抒情、議論,充分體現杜詩“沉鬱頓挫”的風格。

③對仗工整,用字傳神,極富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