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廉頗藺相如列傳寫作材料

廉頗藺相如列傳寫作材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4W 次

要善於從教材課文中尋找寫作素材每年高考,都有不少取材於課文的優秀篇章,同一篇課文,只要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提取,就可以整理出不同的論據材料,只要我們會定向轉述。

廉頗藺相如列傳寫作材料

具體操作訓練:我們可以選取內涵豐富的課文,要求學生多角度,多側面的審讀,提煉出不同的觀點,定向轉述,概括出不同的論據材料。

我們以《廉頗藺相如列傳》這篇課文爲例,可以進行如下操作:

從趙王的角度提煉觀點,概括論據。

觀點1

不拘一格用人才。論據材料:趙王是值得我們讚賞的,他在人才的使用上不拘一格,並沒有因爲藺相如出身卑賤而棄之不用,相反委以重任,體現了一代君王的用人之明。

觀點2

寬容才能贏得下屬的忠心。論據材料:趙王是大度的,他有容人之量,即使屬下講出要叛逃這樣重女的事情,他也原諒了,正因爲他對屬下的寬容,屬下才會對他吐露真情。

從藺相如的角度提煉觀點,概括論據。

觀點1

位卑未敢忘憂國。論據材料:藺相如的地位是低下的,但位卑未敢忘憂國,國家有難之時,他挺身而出,並且不辱使命。

觀點2

智、勇,成功的雙翼。論據材料:完璧歸趙,澠池會,藺相如都成功了,其成功的背後,個人的能力是基礎,可以說,智、勇,正是其成功的雙翼。

觀點3

面子問題。論據材料:什麼面子該爭,國家的面子,國家的尊嚴一定爭,澠池會藺相如針鋒相對,爭得好;什麼面子不該爭,爲了大局,個人的面手可以不要,因此身爲相國藺相如對廉頗一忍再忍,藺相如是非分明。

當然繆賢的爲國舉賢,甘做人梯,廉頗的忠心報國,知錯就該,也都可以提煉成很好的論據。

一、立意角度

①任用人才不能論資排輩

——從藺相如被破格提拔

②要提倡顧全大局

——藺相如“引車避匿”的啓示

③知錯認錯真丈夫

——贊廉頗“負荊請罪”

④時勢造英雄

——藺相如“完璧歸趙”新解

⑤大智出大勇

——秦王藺相如強弱辨

⑥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舉薦賢才,功不可沒

⑦合作就是力量

——從雙方角度

二、話題舉隅

愛國、忍讓、寬容、誠信、表現與沉默、雙贏的智慧、和等

三、文段示例

1、澠池之會,廉頗與王計劃,連立新君的話都敢說,說明了廉頗是一個忠君愛國的有勇有謀的大將;令秦王擊缶,怒斥秦大臣,則展示了藺相如的的無限的愛國與忠勇。

2、

藺相如的忍讓之氣度,可使我們佩服。雖廉頗一再地挑釁,一再地的惡語相加,可是他的“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的境界,包容了這一切,避開了這一切。這決不是怯弱。試想若沒有藺相如的忍讓大度,“將相和”又如何會成爲佳話美談,試想藺相如若與廉頗爭鋒相對,寸利必爭,國何以得存?

3、藺相如由於護駕有功,所以官職一路上升,引起了大將廉頗的忌妒與不滿,便處處與藺相如作對。但是藺相如面對廉頗的無理取鬧,只是笑而避之,從而有了“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廉頗對於藺相如如此寬宏大量,深感慚愧,從此兩人便聯手,一起爲趙國奉命效勞。所以說,學會寬容,於人於已都有益處。

4、我常常懷念遠古,那是一個充滿人格魅力的時代。那些君子翩翩風度的`背後,是一個用誠實、信用、執著的信念支撐的人的結構。那別蕭蕭易水而去的壯士,難道他不留戀自己的家園故國?難道他不知道深入虎穴的險惡與危難?他義無反顧地去了,去得那樣堅定,帶着一腔對國君的忠誠和滿懷對誓言的忠貞。那手執和氏璧在秦王殿上慷慨陳詞的藺相如,難道不知秦王的陰險與貪婪?他在出發前已經許下完璧歸趙的諾言!他正是循着一條實踐諾言的艱難道路在英勇地捍衛國家的利益和個人心靈深處那份不朽的契約。

5、藺相如,趙國的大臣。他善於言辭,長於計謀,勇於獻身。當秦國以勢欺壓、索取和氏璧時,他敢於前行,無畏秦暴,憑藉機勇使“完璧歸趙”。他敢於表現自我,爲國爲君效命。當廉頗出言相對,公開挑釁時,他卻稱病迴避,引車躲避廉頗,不願和廉頗針鋒相對,只爲保存趙國的安寧,才最終傳誦成“負荊請罪”的美談。這時,他又是沉默的。藺相如的表現與沉默,何嘗不皆是一種大智慧呢?

6、在武將廉頗的眼裏,一個只會說幾句好話的文相藺相如何以職位比他高?於是處處與之作對,出言不遜。而相如並沒有跟他計較,而是道出了“先國家後利己”的君子之言。這話着實令廉頗汗顏,於是就有了“負荊請罪”的佳話,“將相和”的美談。文相武將輔佐君主,繁榮國家。藺相如的堅忍、包容讓人欽佩。與他人和平共處,才能使自己的地位更加穩固。正是他的忍讓,使得他與廉頗都受到人們的尊敬,同時爲國家穩定做出了貢獻。這不能不說也是一種雙贏的智慧

7、廉頗和藺相如的“將相和”,纔有趙國的長治久安;諸葛亮的“南和孫權”,纔有“赤壁之戰”的輝煌戰果;國與國之間的“和平共處”,更成爲國與國之間發展友好合作關係的指導原則。而“和”的生動也體現在人與人之間。因爲心中有“和”,廉頗與藺相如的故事纔會流傳千年,“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纔會一直以響亮的聲音告訴我們它的含義;因爲嚮往和平,宮女王嬙纔會千里迢迢穿過無邊的沙漠遠嫁匈奴,儘管是“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但這些又讓“和”的含義上升了一個高度。

8、

廉頗、藺相如互相忘記對方的恩恩怨怨,銘記各自肩負的重任,纔有了永垂史冊的文臣武將團結一心爲國效力的歷史佳話

9、語言,有時是化解誤會的良藥。它使許多誤會得以消除,使不少心靈的隔閡被衝破。趙國大將廉頗妒忌被趙王器重的藺相如,揚言要使他難堪,而相如卻處處避免與之發生衝突,衆人不解,相如一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道出用意。這句話使廉頗瞬間消除了對相如的偏見,他負荊請罪,最終與相如成刎頸之交。正是因爲相如的那句擲地有聲的話化成了一座橋樑,使兩位大臣的心得到了溝通,使廉頗瞭解到藺相如的高尚人格,化解了誤會。可見,語言是信息的載體。通過語言,許多誤會得以消除,不少心靈的隔閡能夠被衝破。

10、厚厚的史冊中,從未缺少痛苦記錄:杜甫是痛苦的,因爲他失望了;柳宗元是痛苦的,因爲他被貶了;李煜是痛苦的,因爲他被囚禁了。然而,請讀一讀司馬遷,看一看吧,你會發現藺相如是幸福的,因爲他顧全大局,寬厚待人;廉頗是幸福的,因爲他直率坦白,勇於改錯;屈原是幸福的,因爲他正大光明、至死不渝。可見,幸福與痛苦直接與我們的思維方式有着密切的關係。

11、在我看來,一個真正成功的人心中的天空就應如此遼闊。

12、寬容是一把好尺,把握好它,可以更好地調節人際關係。

13、藺相如在秦王面前,怒髮衝冠,警告秦王將“以頸血濺大王矣”,這無疑是一種勇氣,是一種在強權面前不屈服、不彎腰的勇氣;廉頗肉袒負荊,到藺相如門前謝罪,這也是一種勇氣,是一種勇於承認錯誤、知錯即改的勇氣;列寧打碎了姑媽家的花瓶,不敢聲張,後來寫信承認是自己打碎了花瓶,這同樣是一種勇氣,是誠實帶來的勇氣。新航路的開闢是面對不可預測結局的勇氣;科學探索是人類戰勝未來的勇氣。勇氣能最大限度地讓生命煥發光彩。孟子說過:“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其中,難道就沒有勇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