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廉頗藺相如列傳》課後習題

《廉頗藺相如列傳》課後習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W 次

  【《廉頗藺相如列傳》課後習題】

《廉頗藺相如列傳》課後習題

 一.積累運用

1.下列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秦貪,負其強 負:依恃,憑仗

B.肉袒負荊 負:用背載物,揹着

C.寧許以負秦曲 負:承擔,使……承擔

D.負約不償城 負:辜負

2.下列加點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 語:告訴

B.唯大王與羣臣孰計議之 孰:誰,哪個

C.趙王以爲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 使:令,讓

D.請以十五城爲秦王壽 壽:祝壽

3.下列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以勇氣聞於諸侯 趙亦盛設兵以待秦

B.而君幸於趙王 使不辱於諸侯

C.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吾羞,不忍爲之下

D.於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前謝罪

4.下列加點的詞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於是相如前進缶

B.璧有瑕,請指示王

C.不如因而厚遇之

D.卒相與歡,爲刎頸之交

5.下列句子中均有詞類活用的現象,其中與其他三項用法不同的是( )

A.左右欲刃相如

B.使其從者衣褐

C.驢不勝怒,蹄之

D.臣請完璧歸趙

6.下列句子有省略現象,補充的內容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今君乃亡(於)趙走(於)燕

B.請(允許我)奉盆缶(於)秦王

C.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秦王)不若(廉將軍)也。”

D.相如聞,不肯與(之)會

7.下列對各句的句式特點的判斷不正確的一項( )

A.秦,虎狼之國 (判斷句)

B.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被動句)

C.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判斷句)

D.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 (省略句)

8.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譯文:

(2)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

譯文:

(3)

譯文:

 二.課內閱讀

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羣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爲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於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脩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爲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舍。

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於趙。

秦王齋五日後,乃設九賓禮於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且秦強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於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唯大王與羣臣孰計議之。”

秦王與羣臣相視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9、下列加點的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 間:間接

B.大王必欲急臣 急:着急

C.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 謝:謝罪

D.固請,召有司案圖 案:案牘

10.下列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 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

B.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 嚴大國之威以脩敬也。

C.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

D.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 乃使其從者衣褐

11.下列對選段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選段敘事一波三折,秦王得璧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相如持璧怒斥秦王,爲一折;秦王詐許齋戒、割城,相如使從者懷璧歸趙,爲二折;秦王與羣臣相視而嘻,相如畢禮而歸。

B.歸璧於趙後,藺相如首先義責秦王朝歷來言而無信,接着乾脆說明璧已經歸趙,再以“秦強而趙弱”的事實,說明只要“堅明約束”,“趙立奉璧來”, 然後表示自己知道有罪,最後提出希望,暗示秦王殺使者不是好辦法。

C.選段運用了直接描寫的手段,寫藺相如的語言、動作、神態等來表現藺相如的鎮定自如、智勇雙全的性格特徵;寫秦王的聲威、秦廷環境氣氛主要是用來表現秦王的威儀和強橫。

D.藺相如運用“詐術”,以詐還詐,痛擊秦王,這充分表明藺相如鎮定自如,智勇雙全的性格及非凡的外交才能。

12.將上述文言選段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爲予趙城。

譯文:

(2)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舍。

譯文:

(3)臣請就湯鑊,唯大王與羣臣孰計議之

譯文:

13.結合文段分析藺相如得以完璧歸趙的原因。

答:

  三.拓展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明 王世貞

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予未敢以爲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其璧。是時言取者,情也,非欲以窺趙也。趙得其情則弗予,不得其情則予;得其情而畏之則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則弗予。此兩言決耳,奈之何既畏而復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趙弗予璧,兩無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歸,曲在趙。欲使曲在秦,則莫如棄璧;畏棄璧,則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又設九賓,齋而受璧,其勢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則前請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趙寶也;而十五城,秦寶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紿趙璧;以一璧故而失信於天下,臣請就死於國,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而歸直於秦?

是時秦意未欲與趙絕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於巿,武安君十萬衆壓邯鄲,而責璧與信;一勝而相如族,再勝而璧終入秦矣!

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於璧也,天也。”若其勁澠池,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於用。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14.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 稱:談論

B.大王弗予城而紿趙璧 紿:欺騙

C.而歸直於秦 直:通“值”,價值

D.令秦王怒而僇相如於巿 僇:侮辱

15.下列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

A.得其情而畏之則予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B.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之二蟲,又何知

C.奈之何既畏而復挑其怒也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

D.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 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16.將上述文言選段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

譯文:

(2)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譯文:

17.下列不能表現“未敢以爲信”的一項是( )

A.此兩言決耳,奈之何既畏而復挑其怒也

B.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又設九賓,齋而受璧,其勢不得不予城

C.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而歸直於秦

D.若其勁澠池,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於用

18.對於藺相如完璧歸趙一事,王世貞認爲是天意,而司馬遷認爲是 。

四、片段寫作

19.閱讀課文,展開想象,將“秦王坐章臺見相如”一段改編成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