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黃山奇鬆》語文教後反思

《黃山奇鬆》語文教後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5W 次

這節課從準備教案,製作課件到上下來,我覺得有以下幾點收穫:

《黃山奇鬆》語文教後反思

其一,針對學生對黃山奇鬆知之甚少,很難激情入境的情況,我給課件找到了影片素材,並進行了剪輯,以期能爲激情服務,讓學生有直觀感受,產生探究慾望,從上課的情況上來看,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其二,對課文內容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把握。上課時,不用看書,課文內容瞭然於胸,並能將文中語句篇章也能信手拈來,能做到這一點,我覺得不僅是因爲這篇課文比較短小,還因爲我重視了課文的研讀。這引發了我對自己的反思,平時的課上我能做到這樣嗎?回答是否定的,這要求我今後一定要重視課本研讀,它是上好一課的關鍵因素;

其三,課前進行了良好的預設。記得書中描寫迎客鬆時有一個詞,叫“遒勁”,學生藉助詞典都知道這個詞的意思是“強健有力”,可是我覺得學生可能並不真正瞭解這個詞的意思。於是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遒勁”是什麼意思?(雄健有力)知道這個詞是用來形容什麼的.嗎?(樹幹,有的說還有書法作品)這時我出示了一張放大了的松樹枝幹的圖片,我問:“這回你會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什麼是“遒勁”了嗎?”學生很容易就明白是筆直有力,粗壯雄健,有氣勢的意思,我覺得這樣的學習才能讓學生真正的理解;

其四,創設場景讓學生理解課文。比如學生都知道迎客鬆伸出手臂迎接客人,課這樣的理解太平了,怎樣調動學生的感受呢?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讓同學們伸出手臂,對照圖畫想象是怎樣迎接客人的,接着請學生示範動作,此外,爲了加深學生的體驗,我又設計了一個師生扮演環節:師邀請一位學生交流:師:迎客鬆,你好!學生:你好!歡迎你們來黃山參觀!(配合動作)師:謝謝!接着師同全班同學交流。通過這一形式,學生離迎客鬆就近了,對迎客鬆的奇特感受就更深了;

其五、抓住文章主線引領全文,這節課,我抓住:迎客鬆“奇”在哪裏?這個大問題來貫穿全文,在板書設計上也做了文章,課一開始,我說道:上節課我們留下了一個問題:黃山奇鬆“奇”在哪?(板書:奇?)這節課我們就圍繞這個問題來感悟課文。在理解全文後,我設計了一個題目:黃山奇鬆,真是奇特!讓學生把這節課對奇鬆奇特的感受表達出來,並不失時機的把板書“奇?”改爲“奇!”

學生此時有感而發,一目瞭然,從學生的回答來看,這一環節水到渠成,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到位了;

其六、以讀促悟,努力讓課堂充滿語文味。比如在講到:迎客鬆姿態優美,枝幹遒勁,雖然飽經風霜,卻仍然鬱郁蒼蒼,充滿生機這一句時,我不急於讓學生一下就體會到“奇”,而是讓學生先通過“遒勁”和“鬱郁蒼蒼”來感受奇鬆頑強的生命力,再讀出這種生命力來,接着抓住“飽經風霜”一詞體會奇鬆生長過程中的艱辛,再讀再悟,學生很容易體會到松樹的“奇”之所在,讀爲悟服務,悟反過來促進朗讀的提高。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我反思有以下幾點:

其一、教學整體不夠流暢,這樣會影響到學生思維的連貫性,讓學生保持在那樣的情境中,流暢是必需保證的。當然多媒體“幫了點小忙”,出了兩回故障;

其二,教者語言還需要磨練,過渡語、評價語言要更加及時到位,這方面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特別是遇到學生“意外”發言,缺少應對和引導;

其三,教學內容安排過滿,以致於準備當堂完成的“小練筆”沒有來得及去做,只得改做了家庭作業。

其四、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是否科學、合理、高效,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我知道自己的課還有許多地方有需改進之處,望各位老師多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