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通用15篇)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8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爲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通用15篇)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1

1、(看一組圖片)中秋的夜晚,一輪明月冉冉升起,光華四射,明月照着沉睡的小山村,照着蒼茫的大山,照着寧靜的港灣,照着我們祖國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中秋節源遠流長,古時候,每當暮色降臨,明月東昇,祭月、賞月的活動便開始了。人們紛紛設案桌於月下,桌上有月餅、水果、飲料、芋頭等食品,全家人在月光下一起團圓賞月,大人們給孩子講起“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的古老神話傳說。在銀色的月光下一邊品嚐節日佳餚,一邊賞月聊天,全家人一起共享天倫之樂。

今天,每到中秋節,人們總是從百忙中抽出時間,從各個地方回到自己的家鄉,與親人團聚,有的夫妻相約一起賞明月,有的一家三口,吃團圓飯,還有的一大家子歡聚一堂,月亮圓了,人也團圓了。

2、說說你們怎樣過中秋的?

3、齊唱《八月十五月兒明》

一、明月,入題

1、從剛纔的圖片中,以及同學們的回憶中,我們深深感受到,中華民族是個愛月的民族,中秋節我們賞月,故事裏我們講嫦娥奔月,古詩裏更有許多明月呢!你能記起幾句有月的詩句嗎?

2、月兒圓了,人團聚了,這是人間最溫暖的時候。可是,有一些人卻由於各種原因回不了家,李白就是其中一個,只好借一首古詩表達他心中的感受。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李白的靜夜思,去感受他的心情。

二、解題,品讀

1、出示課題,誰來讀讀課題?說說爲什麼這樣讀,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後,齊讀課題。

2、這首詩你們早就會背了吧?一起背誦。

3、(看課件,聽朗讀),說說聽出了什麼?(慢,憂傷,低沉)思念的滋味是什麼?讓我們來看看。出示學生文章,《媽媽,我想對你說》,教師深情朗誦,思念的滋味你嚐到過嗎?指名說。帶着思念的感受讀題。

4、李白也在思念,他的感受又如何呢?讓我們進一步走近他吧。

⑴打開課文,自讀古詩,說說你讀懂了哪一句?板書:思故鄉。是什麼讓李白想起了故鄉呢?(提示讀古詩前兩句)

⑵重點理解:疑:好像。什麼好像什麼?解釋後兩句。

⑶師:地上鋪着一層霜,給人什麼感覺?李白站在像霜一樣的月光中冷嗎?他怎麼不叫夫人給他拿件衣服啊?叫丫鬟給他端個火盆啊?師:(簡介背景)當時李白

25歲離開家鄉,東遊淮揚,不到一年,用去銀兩三十餘萬,囊中空空,又得了一場大病。中秋的`夜晚,他獨自一人躺在客店裏,冷冷的月光鋪滿了房間,你覺得他可能會想起些什麼呢?

5、師:明月照在李白窗前,也照在家鄉的土地上,他多麼想立刻飛到親人們的身旁啊,哪怕聽聽親人的聲音也好啊,可在古代這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孤獨地寫下了這首靜夜思,然後對着月亮深情朗誦,希望明月能帶去他的思念,與祝福。你也來當一回李白吧,出示明月圖,指明對月朗讀,齊讀。

6、你們真像小李白啊,你能完整地給我們講講這首詩所表達的意思嗎?指名說說全詩的意思。

7、月圓人團圓,李白孤身一人,客居他鄉,望着皎潔的明月,思念故鄉的情感就像潮水一般,迅速淹沒了他。讓我們完整的欣賞這首美麗憂傷的《靜夜思》。欣賞課件後再次齊讀全詩。

三、扣題,拓讀

師:我國的詩人大多是憂國憂民的,又大多是命運坎坷的,他們經常流浪在外,客居他鄉,思鄉成了他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許多以思念故鄉爲題材的詩作,除了靜夜思以外,你還知道哪些呢?指名背誦,出示其中三首:《春夜洛城聞笛》、《泊船瓜洲》、《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朗讀,說說是什麼讓詩人想起故鄉。(簡要理解詩意)

四、結題,回讀

漂泊在外的遊子啊,總是把思念故鄉的情感深深的藏在心底,但是每當夜晚來臨,每當佳節來到,每當明月當空時,想到自己孤單一人,想到家鄉的親人,怎不令人低頭沉思,怎不令人歸心似箭哪!讓我們再次深情地朗誦起這首美麗憂傷的靜夜思吧!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理解文言文中虛詞的含義。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結合書下注釋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文言文和議論文的意義。

過程和方法:

通過反覆閱讀理解課文內容,聯繫生活實際,從正反兩個方面體會捨生取義的。

情感目標:

體會捨生取義的,感受捨生取義的真諦。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捨生取義的。

難點:感受捨生取義的真諦,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準備:課件、題卡

教學過程:

一、借“義”引申,導入新課。

今天毛老師要和我們班的同學共同上一節語文課,請同學們把你秀的一面展示給在座的所有老師,有信心上好這節課嗎?(有)老師期待着這堂課能帶給你們,也帶給我更多的收穫和思考。

師:下面,老師寫一個字(教師在黑板上板書“義”字。)認識這個字嗎?這是繁體的義字,今天我們這樣寫。你能說出哪些帶“義”字的成語?

師:老師這裏也收集了一些成語,請同學們齊讀。(課件出示)

師:這麼多成語中,你認爲這三個成語中分量最重的是哪個字?

師:因爲義,纔不畏懼;因爲義,纔不容辭;因爲義,才無反顧。“義”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二千多年前的孟子是怎麼說的。

二、提示課題,讀懂課文。

1、初讀課文,提示課題。

師:好多同學都流露出詫異的神情。請看老師出示的這篇文言文和你們接觸過的有怎樣的不同?你知道這其中的原因嗎?(古代漢語的行文方式是自上而下的,而且古人是以右爲尊的,所以文言文的讀法是從上到下,自右至向的。)

師:請同學們出聲讀一讀,體會一下。(學生自由出聲讀。)

師:誰願意站起來讀?其他同學認真聽,在心裏面跟着默讀。(指名讀)。

師:聽他讀完你覺得他讀得怎麼樣?哪兒讀得好?

師:這段文字選子《孟子告子上》,你對孟子有多少了解呢?找同學來讀小資料。

師:現在我們將這段文字還原成今天的寫法,誰有信心讀得更好?

生1讀:準確流利,很好。哪位同學能再試試?注意讀出感情。

生2讀:字正腔圓,頗有儒者之風。

師:我們再看課文,第一句:“孟子曰”,“曰”什麼意思? (說)

師:沒錯,“孟子曰”,也就是孟子說。──孟子一共說了幾句話?(四句)誰來讀第一句?讀第二句?第三句?最後一句──我們一起讀吧。

師:孟子的四句話說了幾層意思?誰來讀第一層?第二層?指名讀。

師:孟子的話道出了一個什麼觀點?誰能用一個詞來概括。

師:這也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課文的題目。(教師把課題補充完整)

師:同學們齊讀課題。

師:逝者如斯,假如你就是20xx多年前的`孟子,這個詞應該怎麼讀?齊讀:捨生取義。(讀得再堅定一些──讀得再壯烈些)同學們一齊再讀。

2、再讀課文,瞭解大意。

師:下面請同學們對照自學提綱,把書翻到97而自由出聲讀兩遍讀孟子的這幾句話,看看你有什麼發現?

a.這篇文言文第一層意思與第二層意思句式結構(相近),都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而取…)。

b.在孟子的眼中,(魚)和(熊掌)相比(熊掌)更珍貴,所以他選擇(熊掌)。(生)和(義)相比(義)更珍貴,所以他選擇(義)。這是採用了(對比)的修辭方法。

c.本文還採用了什麼修辭方法?其實本文還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開頭以魚和熊掌設下比喻,得出舍魚而取熊掌,實際上是用魚和熊掌來比喻生和義。在結尾引出捨生而取義。也就是本文的中心論點。

d.這篇文言文也是一篇議論文,中心論點(孟子所要表明的觀點)是(捨生取義)。

師:回過頭來,我們看一下剛纔同學們一共有幾個發現?找到了本文的中心論點、句式結構相近、採用對比和比喻的修辭方法。

3、品讀課文,解釋詞語。

師:同學們的發現是非常有價值的。請同學們將書翻到97頁,默讀課文和註釋,你又有什麼新的發現?本文的註釋與以往有什麼不同?平時我們給的是字詞的註釋;這篇課文給的是整篇的譯文。

師:出聲讀一讀。哪位同學願意讀一下譯文?

師:瞭解大意後,請同學們挑戰給文言文做註釋,有信心嗎?你知道我們學習文言文有哪些好的方法嗎?

生:聯繫上下文。生:查工具書。生:聯繫生活實際。生:對照譯文……

師:大家有這麼多好的方法,現在就把它應用到實際學習中去,試着給這篇文言文字詞做註釋。

師:誰願意彙報一下你們的學習成果?其他同學認真聽,對比一下和你們的理解是否相同?

對於所做的這些註釋,有不一樣理解嗎?誰願意解釋“也”這個字,沒人知道,那老師告訴你們,“也”出現在文言文的句子末尾說明它是一個虛詞,一個陳述性的語氣詞,不用翻譯,在本文中,也可以翻譯成“的”。那麼這個語氣詞應該怎麼讀呢?請同學們試着讀第一句。這樣讀好嗎?(重讀)應該像“啊,呢,嗎”等語氣詞一樣,輕讀。

師:誰能再對“得兼”這個詞說說你的理解。今天我們通常習慣會說“兼得”兼指同時,得指得到,兼得就是同時得到。既然是“兼得”古人爲什麼要說成“得兼”呢?這是古漢語的特殊現象——詞語倒裝。請隨老師說一遍“詞語倒裝”。

師:有一個成語叫“德才兼備”。你知道這個成語什麼意思嗎?德行和才能同時具備。

師:這也是老師對你們的期望。

4、悟讀課文,挖掘。

師:嘗試給文言文做註釋,讓我們對課文有了更深的理解。現在我們來看“生與義”的選擇,孟子的觀點我們很容易看得出?他的選擇是什麼?捨生取義。

師:捨棄魚而要熊掌,是因爲熊掌更貴重、更稀有,而孟子爲什麼寧可犧牲生命也不違背道義呢?

生:因爲孟子認爲道義比生命更可貴,更使他嚮往和快樂,更值得擁有。而如果反過來讓他以背棄道義來換取生命,那將使他自己更痛苦,更難以忍受。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他選擇了“捨生取義”。

師:那麼孟子是不是一個不珍惜生命的人呢?本文還暗含了一種選擇是什麼?到底孟子想要生還是想要義呢?(生義兼備)

師:從哪裏可以看出孟子並不反對生義兼備?反而希望生義兼備。說明孟子也是十分熱愛生命的。

師:生命寶貴。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去尊重、去珍惜、去熱愛。

三、聯繫生活,體會主旨。

師:孟子擔心是不是多餘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人?以下種種行爲,你會想到那些成語?用上“義”字。同學們可以從你收集的成語當中選擇一個最恰當,最合適的。

課件出示:

不法商販爲了一己之私不惜坑蒙拐騙。(見利忘義)

兇殘的狼要吃掉救其性命的東郭先生。(忘恩負義)

1941年6月,德國法西斯撕毀與蘇聯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出動190個師、5000多架飛機向蘇聯發動突然襲擊。 (背信棄義)

(教師板書:見利忘義、忘恩負義、背信棄義)

師:舍義取生者在,“捨生取義”者──更在!請看:你認識他們嗎?

(宋代的岳飛,大義凜然、精忠報國、反抗金朝、義無反顧。

南宋英雄文天祥,受俘期間,元世祖以{****}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捨生取義。

明朝的于謙,身披戰甲帶領士卒抵抗敵軍,義無反顧。

董存瑞捨身炸暗堡。

邱少雲烈火中永生。

黃繼光用胸膛堵住敵人的槍口

教導主任譚千秋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護着四個學生,四個學生獲救了,他卻不幸遇難。

他是香港的黃福榮,是一名汽車司機,在玉樹地震中他作爲一名志願者,爲了救三名兒童和一位老師,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這些人的“義”體現在哪?

師:時代不同,人物不同,但他們卻用相同的行動追尋孟子先賢,做出了人生的抉擇,寫出了許多令人振奮千古名句。請同學們讀一讀。@20

師:面對生與義,他們做出的是怎樣的選擇呢?請同學們用書中的話大聲的告訴老師。@21讀:

師:“捨生取義”是英雄的壯舉,也是平凡人的責任,無數人用自己弱小的身軀挺起了民族的脊樑。在生與義之間,他們這樣做,也會這樣說。

師: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一切正是緣於他們不同的選擇。看看黑板上的這些成語,假如這就是我們人生需要面對的選擇,你會擦去哪個?保留哪個?請說出理由。

師:還有其他的選擇嗎?如果生義不可得兼,我們要怎樣選擇?捨生取義。

師:大家都支持這樣的選擇嗎?老師真爲你們高興。讓我們一起爲自己的選擇——鼓掌。

師:再次來讀孟子的這段話,請用你們的聲音做出選擇。老師聽到了你們堅定的聲音,能不能把孟子的這段話背誦下來。試一試。

四、小結

師:同學們讀得好,說得好,背得好,也要做得好。將來,也許你們會成爲英雄,也許會平凡一生,但毛老師希望“捨生取義”成爲你們人生永恆的追求。

老師爲大家準備了一個思考題,請同學們課下思考。(有人說“好死不如賴活”,這與孟子的“捨生取義”的觀點是否矛盾?你是怎樣看待這兩種觀點。)

同學們的表現非常優秀,謝謝你們。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下課。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3

一、巧設懸念導入新課

出示圖片,看到幾個兒子?揭題:三個兒子

二、初讀感知

1、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劃出生字新詞,並想辦法認識它,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②再讀故事,邊讀邊想,老爺爺爲什麼說只看見了一個兒子?

2、檢查識字狀況

3、生字會認了,這些句子會讀嗎?

(出示下列句子,其中生字加紅,這些句子也是課堂上要多次用的)

如: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但是他。

4、讀下面的句子,練說“一個(只)——。一個(只)——。另一個(只)——。”句式。

5、引導學生再讀課文

三、朗讀交流,發現閱讀樂趣

反饋:你都找到了哪幾句話?

交流:(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但是他。”)

(指名生讀)

採訪剛纔讀的同學。

四、寫字

1、請學生說說哪個字書寫時要注意。

2、示範寫“胳膊,晃盪,停”幾個字。

3、指生上來板書,指出優缺點。

4、學生書寫。

聽課評析

本課教學中,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們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含,教師在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爲什麼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這一問題引導孩子讀書討論,這一點十分不錯。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爭奇鬥豔、芬芳迷人、留心、豔麗”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讀懂課文內容,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4、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

學情分析

《花鐘》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其中第一自然段在介紹花開的樣子時,運用了不同的表達手法,語言優美,對於訓練學生的多種表達能力及積累優美語言都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重點難點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說法。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

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怕累,馬蹄噠噠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謎底是什麼?(板書:鍾)

2、你見過用花做得鍾嗎?(板書:花)齊讀課題,今天我們一起看看花鐘是什麼樣的?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理解詞語。

1、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由讀課文,藉助拼音讀通、讀順課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學生同桌兩個互相檢測課後生字。

3、老師把課後生字組成了詞,你們會讀嗎?在屏幕上出示詞語:暮色、乾燥、淡雅、昆蟲、豔麗、傳播、吻合、大致、欣然怒放

指名讀,相機糾正字音,指導書寫致、昆、播齊讀。

4、把詞語放到句子裏還會讀嗎?重點朗讀以下幾個句子。

屏幕出示句子:“傍晚六點,菸草花在暮色中甦醒”

屏幕出示句子:“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放;”

一位植物學家曾有意把不同時間開放的花種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鐘面一樣,組成花的“時鐘”。

三、研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其他同學思考這一段主要圍繞哪句話寫的?寫了那幾種花?用筆把花的名字畫出來。(指名說)

2、想看看這些花嗎?屏幕播放課文第一段中寫到的九種花,讓學生認識

3、師:有個小學生,也看到了這些美麗的花兒開放,他寫了一段話。

用字幕出示這段話凌晨四點,牽牛花開了;五點左右,薔薇開了;七點,睡蓮開了;中午十二點,午時花開了;下午三點,萬壽菊開了;傍晚六點,菸草花開了……這段話與課文第一段相比,你覺得哪段話寫得美?(學生自由說)

4、寫花開,不能都用“開了、開了”,該怎麼寫呢,我們好好向作者學習學習。

屏幕出示牽牛花圖片及句子:“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師:牽牛花了,作者卻不說“開了”,而是說“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這樣寫,把牽牛花寫得像個調皮的孩子,有趣多了。指名讀。

屏幕出示薔薇花的圖片那我這樣說行不行:五點左右,薔薇吹起了紅色的小喇叭。(學生自由說)

師:寫花開,要寫得生動,但不能亂寫,要根據花的特點來寫。

指導朗讀這個句子。

5、師:鮮花朵朵,爭奇鬥豔,課文第一段還有很多像這樣描寫花的句子,自己再去讀讀,然後選一句自己最喜歡的,美美地讀一讀,過一會兒,咱們比一比誰讀得最美。指名學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四、遷移運用,練習說話。

1、師:你們有沒有發現,第一段中,有兩種花作者寫得也很簡單?你們能不能仿造書上的寫法把句子寫生動?

屏幕出示午時花和夜來香的圖片,指導學生進得說話練習。

2、學生反饋。

3、這段話寫得這麼美,老師也想加入你們的行列來讀讀。(師生合作讀)

五、總結

六、作業:

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花,仿照課文的寫法,把它寫生動。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燦爛、竹竿、白茫茫、規律、縫隙、照耀、樹梢、靜寂”等詞語,積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3、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南國的美麗風光以及衆鳥紛飛的壯觀場景,體會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由衷讚美,感受人與自然、動物的和諧之美,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薰陶。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想象“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象,體會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的不同感受。

教學難點:

體會描寫大榕樹特點的詞句。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並能用各種喜歡的方式表達。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走近“天堂”

1、師板書“天堂”。

2、同學們,在你們的印象中,什麼樣的地方是天堂?

3、是呀,天堂就是神話故事中人們想象的幽美、舒適、快樂的生活環境。

4、師補充課題,簡介作者巴金。生讀題。

5、讀了這個課題,你獲取到了哪些信息?又有什麼想問的嗎?(學生也許會問:爲什麼說這是鳥的天堂?鳥的.天堂是怎麼樣的?)

二、整體感知

走進“天堂”

過渡:帶着你的這些疑惑,讓我們走進“天堂”。

2、把你認爲易讀錯、寫錯的字詞給你的同桌提個醒。

3、反饋:鳥的天堂指什麼?作者幾次經過鳥的天堂?你從文章中感受到了什麼?

三、研讀體悟

品味“天堂”

1、我們能從文章中感受到大榕樹的高大和美,感受到鳥兒的快活和歡騰,你是具體從哪些句子中品味到的?把這樣的句子去讀一讀、劃一劃、品一品、再在邊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最後再去美美地讀一讀。

2、交流,把你認爲自己最喜歡的、讀得最精彩的句子讀給同學聽。

四、引導實踐

創造“天堂”

《鳥的天堂》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精品佳作,讓我們感受到大自然在人類保護下充滿生命活力之美。“環境保護,人人有責”。同學們,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爲環保辦點實事,爲動物們,更爲我們人類創造一個“天堂”吧!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與法國南部農民賣葡萄之間的聯繫。

2、培養學生的想象,語言表達能力,形式自主探究的意識,善於觀察,認真思考的品質。

3、感悟課文蘊含的哲理:給人自由,任其選擇,其本身就是一種最佳選擇。

4、根據新課標關於閱讀的建議,結合單元訓練重點,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定爲:“通過指導學生自主讀書,討論交流,從中發現葡萄園主的方法與格羅培斯設計方案之間的聯繫,從而理解課文蘊含的哲理。”

教法與學法:

本課教學,可採用“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它的操作程序是:課前預習---學生質疑----創設情境-----嘗試討論----小組討論----延伸發展。它能充分體現“以學生爲主體,以活動爲中心,以創新爲靈魂,以發展爲目的”的教學思想,開放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思維空間,爲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形成學生滿堂問,師生滿堂議,滿堂辯的局面。全體學生在積極地參與相互合作的創新學習活動中,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意識得到培養,語文素養得到真正的發展和提高。(大預習,大分享)

字詞儲備:

讀法:濱前鼻音;擇、斯、踩、躁、催平舌;窄、翹舌

多音字:吆喝he、看kan管、調diao遣

理解詞語:漫山遍野、微不足道、啓發、優雅、吆喝、最佳路徑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名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明確目標,教師引領)

1、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麼?大家一定對“米老鼠”“唐老鴨”這樣的動畫人物不陌生。知道他們是誰創造的麼?(美國動畫片大師沃爾特.迪斯尼)

(格羅培斯:美國哈佛大學建築學院院長,現代主義大師和景觀建築方面的專家,他從事建築研究40多年,攻克過無數個建築方面的難題,在世界各地留下70多處精美的傑作。迪斯尼公司的創始人不但創造出了這麼多個性鮮明、活潑可愛的動畫人物,對於全世界熱愛動畫片的人來說,他還有一個巨大的貢獻,那就是迪斯尼樂園。迪斯尼樂園備受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喜愛,這裏可以說是每個人夢的故鄉,好像來到了用夢和幻想編織的殿堂。)

2、揭示課題,質疑。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和迪斯尼樂園有關的。

【板書課題:6、最佳路徑】(最佳路徑:就是最好的路線。)

看到這個題目,你們腦中產生了哪些問題?

(爲什麼迪斯尼樂園的`路徑是最佳路徑?這條最佳路徑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自主學習、多元選擇、合作探究、幫扶訓練)

1、請同學們帶着這些問題,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檢查讀書情況。指名分節通讀全文,正音:濱、窄、踩,多音字:吆喝(hè)、看(kān)管、調轉(diào zhuǎn)。

3、交流初步閱讀後能解答的問題,也可提出新的問題。

4、概括文章主要內容(世界建築大師格羅培斯爲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大傷腦筋,後來從一位年老的葡萄園主賣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啓發,最終他設計的路徑被評爲世界最佳設計。)

三、達標測評:抄寫生字詞

第二、三課時

(大預習大分享)

一、複習導入

上節課的學習,我們閱讀了課文第一段,初步接觸了世界建築設計大師格羅培斯,對他的工作精神十分敬佩。齊讀第一段。

二、分配任務,自主學習,多元選擇,合作探究。

1、先通讀課文,再朗讀你喜歡的段落,注意流利、有感情、有動作

2、你能按照事情的發生、發展、高潮、結果來給課文分分段嗎?

(第一段(1——2)寫格羅培斯爲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大傷腦筋,前往地中海海濱清理思緒。(遇到難題)

第二段(3——4)寫一位年邁的葡萄園主賣葡萄的辦法讓格羅培斯從中受到啓發。(獲得啓示)

第三段(5——6)寫格羅培斯設計迪斯尼樂園路徑的方案和過程。(完成設計)

第四段(7)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最終被評爲世界最佳設計。(獲得最佳)

(各小組分段朗讀課文。)

3、格羅培斯一下子就設計出最佳路徑了嗎?他受到什麼啓發?

(從賣葡萄的老人那兒受到啓發:“無人看管”;大家可以走進園裏自由選擇,無拘無束地挑選自己稱心如意的葡萄,同時享受親自摘葡萄的樂趣。直接從葡萄架上摘,果子更新鮮;“只要……就可以……”這種方法給人以自由,任其選擇的做法,使人們感到被信任、被尊重。

4、他的具體做法是怎樣的?

(步驟一:撒下草種,提前開放。步驟二:按照足跡,鋪設道路。)

5、你對格羅培斯的設計是如何認識的?說說你的見解。

(這樣的設計給了遊人以權利,是把遊人放在了第一位的;

這樣的設計是順其自然的,看來在沒有辦法的時候,順其自然是一種最佳的選擇;

道路的設計不是用腦子挖空心思想出來的,而是用腳走出來的

它是衆多的人自由選擇的結果,符合衆多人的心願……

6、讀完全文,你覺得格羅培斯是一個怎樣的人?找出文章相對應的文字。

(對路徑設計的要求之高,總是力求完美,追求最佳,併爲之付出艱辛的勞動。對工作一絲不苟、認真嚴肅、精益求精)

7、你覺得格羅培斯成功的祕訣是什麼?

格羅培斯追求完美,先後修改了50多次,還不滿意,最後讓大家共同來創造,這樣的路徑已不是哪一個人的設計,而是大家共同的選擇。

這許多小道踩出來了,但並不一律,“有寬有窄”,寬的走的人多,窄的走的人少些,卻又“優雅自然”,據此鋪設的人行道就沒有刻板的模式,富有藝術性。

行人走出來的路是優雅自然的,格羅培斯在按照踩出來的痕跡鋪設路徑時,一定會施展全部的本領,使路徑更美。

這樣的路是行人自己走出來的,不僅美觀,而且保證了人們遊玩時的方便、快捷。

設計路徑的方法不同尋常,順其自然,包含着深刻的道理,給人以極大的啓迪。

如此設計是格羅培斯從法國南部賣葡萄的農民那裏獲得啓發,汲取了“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精神而完成的。

格羅培斯對待“微不足道”的問題同樣認真對待,他對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

8、假如你是倫敦國際園林建築藝術研討會上的專家、評委,你能說說爲什麼把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評爲最佳路徑?至少說三點理由

(大師之大,不僅在精湛的藝術,還在於創新的思維,精益求精的精神,更在於他尊重他人,爲人着想的人本思想。)

9、與大師對話,你最想對他說什麼?

(感謝格羅培斯,他送給我們一個道理:有的時候,不知怎麼辦的時候,給人自由,任其選擇,也許是最佳路徑。在這裏,老師真誠祝願我們每一位同學能以格羅培斯爲榜樣,不斷爭取,創造“最佳”。

格羅培斯,你不愧是世界建築大師!

格羅培斯,你善於向成功人士學習,我也要向你學習。

你做細小的事情都那樣一絲不苟,實在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10、收集有關迪斯尼樂園的介紹及迪斯尼的故事講一講

三、分享提升,穿插鞏固。

四、達標測評,反饋矯正

附:《迪斯尼的故事》、《迪斯尼樂園簡介》略

教學反思

今天執教《最佳路徑》一文,在講解到第2自然段時,要求學生反覆誦讀,從中讀懂了什麼。學生說格羅佩斯是一個一絲不苟的設計師。我總覺得本段的重點不是簡單的說他工作認真,對於一個從事建築設計40多年的人來說,對於一個攻克過無數難題的大師來說,比起迪斯尼樂園的設計,路徑的設計應該是微不足道的,簡直可以說是“小菜一碟”,但是此時的路徑設計是景點之間的道路設計,與整體設計密切相關,是有機組成部分。經過這一啓發,學生再讀第2自然段時,就領悟到格羅佩斯追求的不是“設計出”,而是“最佳”。

課文的二、三兩段是重點部分,爲了使學生理解本課所帶給我們的啓示,教學中我抓“對比“,促“聯繫”,以謀求教學的“最佳路徑”:

一、“許多園主賣葡萄”與“年邁無力的老太太買葡萄”的對比:

在學生自由讀完第二大段後,讓學生說說法國南部有一個著名的葡萄產區,許多葡萄園主是如何賣葡萄的?“年邁無力”的“老太太”呢?他們各自賣葡萄的結果怎樣?通過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和結果的對比朗讀,讓學生展開想象,談談如果自己作爲一位買主會如何選擇?思考老太太的辦法好在哪裏?爲理解下文中格羅培斯的設計方案打下基礎。

二、“老太太賣葡萄”與“格羅培斯設計路徑”的聯繫:

在教學第三大段時,首先讓學生充分的讀,說說格羅培斯的方案是什麼?爲什麼撒下草種?他是怎麼想的?理解“有寬有窄”的道路鋪設的依據,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談談此舉和“老太太賣葡萄”有什麼聯繫?領悟其共同之處都是給人選擇的自由。

三、暢談“最佳路徑”

總結課文時,讓學生討論“格羅培斯的迪斯尼樂園路經設計爲什麼被評爲最佳設計?”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路徑又寬又窄,優雅自然;有的說這種設計方法不同尋常,給人充分的自由;有的說這樣的路是大家自己走出來的,保證了遊玩時的方便,最科學合理。最後提出希望,希望學生能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上的最佳路徑。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7

一、揭示課題,聯繫生活,初知人鳥之情

1、形象描述。爲縮小學生與課文的距離,讓他們儘快走進文本,新課開始,可這樣引導:同學們,你喜歡燕子嗎?(板書:燕子)能說說爲什麼喜歡嗎?——引導學生聯繫生活、憑藉影視和課外閱讀獲得的有關知識,從漂亮的外形、清脆的鳴叫、莊稼的衛士等方面敘述,初步瞭解人與燕子的情意,爲閱讀感悟課文奠定基礎。

2、揭題引疑。課題“燕子專列”既富有情趣,又具有懸念,它給了學生質疑和想象的空間。在引導學生回憶生活、初知人鳥之情後,可這樣引導:今天所學的《燕子專列》(板書:專列)寫的就是人與燕子間的一個真實而感人的故事。看了課題,你感到奇怪嗎?爲什麼?(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提出疑問:以往所說的“專列”都與人有關,怎麼會有“燕子專列”?燕子要去哪裏?是誰,在什麼情況下爲它們安排“專列”?)

二、初讀課文,把握內容,感覺人鳥之情

1、自由朗讀課文。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2~3遍,然後分自然段指名朗讀,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讀中思考,整體把握。讓學生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燕子專列”是在什麼情況下安排的?爲讓燕子登上專列,人們做了些什麼?自己從中感受到什麼?自讀思考後指名回答,先一問一問地說,然後連起來說,使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初步感覺人鳥之情。

三、憑藉描述,展開想象,感悟人鳥之情

引導學生將語言文字的描述想象爲生動形象的畫面,深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是促使學生與文本深度對話,提升學生語言能力的有效方法。爲此,可抓住語言形象與語言情感的聚焦點,引導想象畫面,描述情境,感悟人鳥之情。

1、由畫面感受憐憫之情。學生讀第2自然段後引導他們抓住“很疲勞”“飢寒交迫”“瀕臨死亡”等詞語,以“我來到__,看到__,聽到__,我想__”的句式描述課文描寫的情景,使學生如身臨其境,面對大雪漫天飛舞,燕子橫七豎八的慘不忍睹的畫面,抒發自己內心的沉重、焦慮,感悟人們對燕子的憐憫之情,爲下面的閱讀想象奠定基礎。

2、由政府的呼籲感受關切之情。課文第3自然段有這麼一句:“於是,政府通過電視和廣播呼籲人們立即行動起來,尋找燕子,把它們送到火車站。”這是課文的承啓句,既是上述悽慘畫面的`結果,又是下述感人情景的起因。句中的“呼籲”,爲學生提供了話語空間。可這樣引導:面對這麼多可憐的燕子,相信每個人心裏都是那麼焦慮。就在人們焦急萬分的時刻,電視和廣播向人們發出了怎樣的呼籲呢?你能想象敘述“呼籲”的內容嗎?讓學生靈活運用第2自然段提供的語言材料,想象並敘述“呼籲”的內容,既訓練了思維與表達,又能進一步感受人們對燕子的真切關心。

3、由典型的人物感悟真切情感。課文先敘述瑞士居民頂風冒雪尋找遇困的燕子,接着重點描寫小姑娘貝蒂和爸爸媽媽一起從早到晚救護凍僵的燕子的情景。前者是面,概括地寫;後者是點,具體地寫。可先引導朗讀寫居民們救助燕子的句子,讓學生想象描述:讀了這段話,你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抓住“紛紛”,想象男男女女齊上陣、老老少少齊出動的情景;抓住“冒着”“頂着”,想象人們頂風冒雪抗嚴寒,想方設法救燕子的情景;抓住“四處”,想象人們在田野裏尋找,在小河邊行走,在樹林裏穿梭,在山崖上攀登的情景,感受人們救鳥心切,助鳥心誠。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充當某一角色,教師(也可讓學生)以下列問題(可靈活設計)作現場採訪,進一步體會人物情感:

①小朋友,春寒料峭,大雪紛飛,你也加入了救護燕子的行列,不怕寒冷嗎?

②老奶奶,您年紀這麼大了,天又這麼冷,就在家休息了,爲什麼也出來救護燕子呢?

③小夥子,你腿腳不便,理應在家休息,爲什麼也出來呢?

對孩子救護燕子的描述是課文的重點,切實感受其畫面,是體會人鳥之情的主要前提,可引導學生細讀想象:讀了這一段,你看到了怎樣的小女孩,令你感動的是什麼?爲什麼感動?讓學生說出看到的畫面,說出自己感動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引導想象:同學們,如果你是小女孩救助的燕子,能告訴大家你是怎樣獲救的嗎?讓學生從小鳥的角度,具體想象敘述救助燕子的一個細節,如攀上陡崖救助,爬上小樹救助,走上冰面救助……從而在細節的想象描述中,感受孩子爲救助燕子付出的辛苦,感悟她對燕子深深的愛。

四、憑藉語言,豐富畫面,昇華人鳥之情

課文結尾簡單敘述了燕子與人們告別的情景,留有很大的拓展空間,爲昇華學生對人鳥情感的感悟,可引導學生依據結尾想象描述:

①同學們,經過緊張的搶救,一隻只瀕臨死亡的燕子終於安全地來到了人們爲它們安排的專列上。此時此刻,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隻燕子,想到自己在危難之中得到了人們的救護,現在就要與人們告別了,你心情怎樣,想對人們說些什麼?從燕子的角度,敘述對人們的衷心感激和依依惜別,表達自己在春天來臨後重返故土,爲人們服務的願望;

②如果你參與了救助燕子的活動,看着一隻只在空調列車上嘰嘰喳喳的燕子,你心情怎樣?想對它們說些什麼?從救助者的角度,敘述對燕子的依依不捨和良好祝願,表達自己在春天來臨後迎接燕子,與它們團聚的美好願望。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8

課前透視

《父親和鳥》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小學語文:《父親和鳥》教學設計。通過“我”和“父親”關於鳥的對話,讓我們瞭解到“父親”對鳥不同尋常的瞭解,體會到父親對鳥超乎常人的熱愛。閱讀本文,就好像走進了一個古老而真切的童話世界,讓你領略到人與自然的和諧、融洽。反覆閱讀,用心體味,一定會讓人有一種深深的心靈感悟。

二年級學生已經認識了許多生字,並能讀懂淺易的文章,有一定的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根據這樣的基礎,結合課文內容的特點,教者應運用多種手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多形式深入地閱讀課文,以讀促思, 以讀悟情,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及我護鳥心願,激發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的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願。

3、主動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練習用“我會讀”中的詞語說句子。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同時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而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願。

信息資料

1、生字詞卡片、課件或掛圖,錄音機及錄有鳥叫聲的磁帶。

2、收集鳥的圖片和有關鳥的資料。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揭題:教師板書課題,引導學生根據課題猜想:這篇課文究竟會寫些什麼內容?圍繞課題你想提出哪些問題?

(文章雖然以“父親和鳥”來命題,但是卻沒有直接寫出父親與鳥之間發生的事情。抓住這一特點,引導學生據題猜想,啓發學生想像,激發學生讀文興趣,引入新課教學,進而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尋找自己所提問題的答案。)

2、談話:播放鳥叫的錄音,引導學生談話。你喜歡小鳥嗎?你瞭解小鳥嗎?把你課外收集的有關小鳥的圖片和資料展示給大家看。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愛鳥的故事-------《父親和鳥》(板書課題)

(營造氛圍,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對鳥的興趣,挖掘學生對鳥的認知,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時通過交流與展示資料爲愛鳥護鳥奠定了情感基礎。)

對話平臺

一 自讀

1、師:你們想知道“父親和鳥”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嗎?請同學們自讀課文。

要求:先自己讀通課文,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準,再把課後“我會認”裏出現的字多讀幾遍。然後小組內的同學互相指讀課文和生字。比一比,看誰讀得準確。

2、組內練習讀課文,認生字。教師巡視瞭解學生情況,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父親和鳥》教學設計》。

3、指讀課文,組織評議。(評議的重點放在正確、流利上。)

(激發讀書興趣,培養學生自讀意識和能力。指導學生認真識字,幫助學生打好識字閱讀基礎。)

二識字

1、出示字詞卡片,讓學生逐個認讀,學生互相糾正。

2、開火車讀字詞:教師相機指導,並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如:提示“喃”、“濃”的聲母都是鼻音“n”;觀察“味”與“妹”、“惜”與“借”的字形,教給學生一些記字的方法,如“味”爲什麼是口字旁,“獵”爲什麼是反犬旁。“嬉”是“喜”字加上一個女字旁,味去掉“口”就是“未”。“蒙”字有幾個讀音等。

3、教師出示“我會讀”中的詞語。認一認,讀一讀,進一步鞏固識字。

(抓住兒童識字規律,多形式呈現字詞,反覆識記。結合本課漢字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理解分析,交流識字方法,積累識字經驗,體會識字規律,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三朗讀

1、自讀課文,同時分別用不同的標記畫出“我”和“父親”的語言。

2、引導學生重點練習人物的對話,(自讀、教師示範讀、同桌互讀等)體會課文內容。

3、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從閱讀中你明白了什麼? 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對話內容較多是本課的一個特點,對話內容又是人物心理活動的流露。所以引導學生在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人物對話進行理解,線索清晰,有利於對課文內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感悟。)

四寫字

1、指導學生整體觀察,發現規律。如:可以將“並、喜、重、羣”等字放大,讓學生觀察這些字當中橫的寫法。

2、放手讓學生描紅、臨寫,親身感悟字的寫法。

3、教師示範書寫學生認爲難寫的字。讓學生觀察、體會,從中領悟寫字的規律。

4、學生書寫作業展示,師生評議,寫得好的獎勵一顆小星星。

(引導學生髮現生字的規律,大膽進行書寫嘗試,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保證了寫字教學過程的實效。觀察發現,書寫評議,也充分發揮了學生在寫字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的'寫字能力。)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一導入

1、出示“我會讀”的內容,指讀詞語。一生任讀一詞,其他生書寫。

2、指讀課文,讓學生說出上節課的學習收穫。

(通過複習,鞏固了對本課字詞的認讀記憶,同時也復現了對課文內容的體會和理解。爲進入新的學習活動創造了條件。)

提問

在讀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針對課文提問題,(你覺得你提哪幾個問題,對小朋友理解課文有幫助)教師從中挑選出幾個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讀書。

如:從哪些地方可以知道父親知鳥愛鳥?“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你怎樣理解?如果父親是獵人,會怎樣?聽了父親的話,今後的“我”會怎樣?

(疑問是通向真理的鑰匙,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有效地培養和訓練了學生的讀書能力,從學生的視角出發,促進了對課文的理解。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和信心。)

二讀議

1、自由結組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體會“父親”深沉的愛和“我”的天真。

2、小組交流討論,教師巡視,要求小組成員全員參與,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

3、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指導語出適當的語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9

教材分析

《太陽》是四年級語文的一篇常識性課文。主要介紹了有關太陽的知識,說明太陽與人類的關係。課文共有8個自然段,可以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紹太陽的特點時,運用了數字、假設、比較、比喻等方法,把太陽遠、大、熱三個方面的知識說得很具體、通俗,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第二部分講太陽和人類的關係,從太陽和動、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氣候的變化及太陽光可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現出太陽與人類關係的密切。

學生分析

本班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很活躍,理解能力和自讀自悟方面的學習能力較強,而且大部分學生喜歡閱讀課外書籍,常常會在課堂上結合自己的課外知識來理解課文內容,談自己的認識。

根據我班學生這一學習特點,我感到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怎樣把新課程中的教學理念運用到課堂上,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將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是能否讓學生學好這篇課文,有的放矢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的關鍵。

設計思路

將“以人爲本,發展學生的主體性”的教學理念貫穿整個教學環節。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課前讓學生自己查閱有關的資料,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讓學生自由地讀書,並將讀懂的內容大膽地說出來,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學習太陽的三個特點時,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特點自主學習,並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交流自己的認識。這樣不僅使學生在獲得知識上有選擇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之間合作學習的能力。葉聖陶先生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藉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我認爲《太陽》這篇課文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對某一事物進行說明的很好的例子。因此,在學生學習完太陽的特點時,我設計了一個寫《月亮》的小練筆,將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自然地遷移到“寫”中去,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得到寫的訓練和提高。

教學目標

在讀中理解課文是怎樣把太陽的特點寫清楚的,同時瞭解到列數字、作比較等寫作方法,並能將其寫作方法運用到練筆中去。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師寫一個”日”的象形字,讓學生說出最早這個字指的是什麼?(師相機板書:太陽。)

師引導學生說出課前查找的有關太陽的資料。

【爲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課堂,同時也讓學生的課外知識得到了交流。】

師隨機鼓勵引入下一環節:同學們對太陽的瞭解還真不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太陽的課文,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將會對太陽有更多的瞭解。

二、整體感知課文。

師讓學生正確、流利地讀課文,問:看看通過閱讀你能讀懂什麼?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師:誰想來說一說你讀懂了什麼?

【培養學生自讀課文的能力,幫助理清文章的思路。】

師相機板書:

師:《太陽》這篇課文就是圍繞它的特點和與我們的關係這兩方面來寫的。現在我們就先來學習太陽的特點。

三、學習太陽的特點。

1.太陽公公聽說我們要了解它,很高興,特意趕來了,你們聽——

(課件播放:動畫畫面、太陽公公說話的錄音及文字。)

“同學們,我離你們很遠、很遠,我很大、很大,我的溫度很高、很高。現在,你們對我瞭解清楚了嗎?”

這時,一學生站起來說道:“我只知道太陽的三個特點是:遠、大、熱,但它遠、大、熱到什麼程度並沒有說清楚,所以我覺得太陽公公說的話不清楚。(師進行鼓勵,進入下一環節。)

2.師:現在請同學們自由讀1~3自然段,看看課文是怎樣把太陽的三個特點寫清楚的,選一個你最喜歡的特點進行閱讀。

3.分組交流。

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喜歡的特點進行重點學習,並分爲學習小組進行交流學習。結果,想學習“遠”的分爲一組,想學習“大”的分爲一組,想學習“熱”的分爲一組。

【學生在對知識的學習上有了選擇性,這樣他們不僅樂意去學,還培養了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

4.彙報。

學習“遠”的學生彙報: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坐二十幾年。(學生將課文中的內容讀了出來。)

師引導:不錯,你讀出了重要的部分,能不能就這個內容說一說課文是怎樣把這個內容說清楚的。(學生不知該怎麼說。)

師用課件演示、引導:一億五千萬公里有多遠?課文中怎樣說的?

走——三千五百年,飛——二十幾年。

學生看課件做口頭練習:

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坐(二十幾年)。

引導學生髮現( )裏面填的是數字,通過數字具體說明,我們對太陽的“遠”就瞭解了。所以我們知道了:在說明某一事物的時候,列出一些具體的數字,可讓我們更好地來理解,但數字必須是精確的,有科學依據的。這就是列數字的方法。

師板書:列數字

師:寫太陽“遠”這個特點還用了其他什麼方法,找找看。

【培養學生自學課文、發現問題的能力。】

這時學生們高舉右手,有的學生忍不住脫口而出:“還運用了寫傳說故事的'方法。”由此可見,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調動。

學習“大”的學生彙報:課文也運用了列數字的方法來說明太陽的“大”,130萬個地球等於1個太陽。(對學生能說出列數字的方法進行鼓勵。)

師用課件演示,進行引導:左邊是地球的動畫,右邊是太陽的動畫,中間由等號連接引出:你體會到了什麼?

這時學生頓時領悟了,大聲說道:“拿地球的大小來和太陽作比較。”

對學生的細心觀察進行鼓勵,並進行小結: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對我們而言,地球非常大,我們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個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陽一比,更突出了太陽的大。這就是作比較的方法。

師板書:作比較

引導學生髮現說明太陽“大”的特點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仍然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閱讀中去尋找答案。】

學習“熱”的學生彙報:(此時,學習“熱”的學生有了以上學習的基礎,回答問題就相對有條理)課文在寫太陽熱的特點時,運用了列數字的方法,告訴我們表面溫度有六千度,中心溫度是表面溫度的三千倍。

師:那中心溫度是多少呢?請同學們動手算一算。

【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片刻,學生異口同聲地說出:一千八百萬度。

教師再進一步引導:真有一千八百萬度嗎?

這時有學生強調:是估計,太陽溫度太高了,人們無法進行測量,所以是大概的數。

師進行鼓勵:同學們注意了“估計”,特別好。說明你們讀書很細心,那看一看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又有學生起來說道:用鋼鐵與太陽的溫度作比較,說明了太陽的溫度真的很高。

教師讓學生一起讀一讀描寫太陽大、熱特點的段落,感受一下這樣寫的好處。

【在理解課文的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具體的寫作方法,使理論與實際例子相結合,學生更容易掌握。】

四、練筆。

1.教師寫一個“月”的象形字,讓學生說出最早這個字指的是什麼?(生答:月亮。)同時教師演示課件:用圖畫的形式出示有關月亮的資料:

月亮距地球有三十八萬四千四百公里,到月亮上去步行要800天,騎自行車要400天,坐飛機要200天,49個月亮等於1個地球。

先讓學生說出資料上月亮有幾個特點(遠、小)。

(師出示的資料爲程度差一點的學生保底。)

讓學生自由說出課前查閱的有關月亮的資料。(學生用課外知識再次進行交流。)

2.生進行練筆。

要求:選取月亮的兩三個特點寫一寫,運用列數字、作比較等方法,爭取把月亮的兩個特點說清楚。

反饋與反思

課後,我對學生的小練筆進行批改時,發現全班學生的練筆寫得都不錯,不僅將月亮的特點說得很清楚,而且條理清晰。有的學生將“嫦娥奔月”這一傳說寫進了自己的練筆中,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還有一個學生在寫到月亮的體積時,不僅與地球進行了比較,還通過自己的演算,與太陽進行比較,更進一步說明了月亮的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這個環節中得到了體現。從練筆的整體結構看,學生用詞很準確,在寫到月亮與地球的距離時,如果要到月亮上去,引用了“日夜不停”。在“嫦娥奔月”的這一傳說與月亮的實際資料過渡時用上了“確實”、“的確”等詞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通過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我從中感受到要相信學生,把課堂交給學生、把讀書權交給學生、把說話權交給學生、把選擇權交給學生。這樣不僅發展了學生的主體性,還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的學習態度由“厭學”變爲“願學”,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同時,我還覺得將課文中的內容提煉爲學生練筆的內容,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進行相應寫的訓練,使“讀”與“寫”融會貫通,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課文,瞭解舊俄沙皇統治下窮苦孩子的悲慘生活,激發學生痛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小學語文:《凡卡》教學設計。

2.通過學習凡卡寫信的內容以及他的神態、動作、聯想,來了解他的內心。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凡卡寫的信的內容,瞭解凡卡遭受的苦難。

2.理解寫信過程中凡卡的聯想和文章結尾的含義。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二)學習生字、新詞。

(三)以“信”爲線索,給課文分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二)給課文分段,瞭解課文各段的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翻譯小說——《凡卡》。小說的作者是19世紀後期俄國的偉大作家契訶夫。契訶夫從小就熟悉學徒生活,同情他們的不幸遭遇,所以《凡卡》寫得真實感人。他寫了很多極爲深刻的揭露沙皇黑暗統治和舊俄人民悲慘生活的作品。他的作品曾經受到列寧的讚賞。今天學習的《凡卡》一文就是作者的一篇代表作品,它反映了舊俄沙皇統治時期人民的悲慘生活。

(二)自學課文。

1.自學生字、新詞。(自己查字典,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2.弄清小說中人物之間的關係,人物名字要讀順口。

3.思考下列問題,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1)凡卡是怎樣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樣?

(2)小說寫了一件什麼事?這件事發生在什麼時候?

(3)凡卡給爺爺的信主要寫些什麼?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生字、新詞,要讀準字音。

2.人物身份及部分詞語解釋。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說的主人公。

阿里亞希涅:鞋匠,鞋店老闆。

康斯坦丁瑪卡里奇:凡卡的爺爺。

日發略維夫:老爺,爺爺工作的那家莊園的莊園主。

菲吉卡:牧主。

艾果爾,阿遼娜:凡卡的小夥伴。

卡希旦卡:老母狗的名字。

梆子:打更用的器具,空心,用竹子或木頭製成。

崽子:常用來稱幼小的動物,這裏是對老闆幼兒的貶稱。

郵差:郵遞員的舊稱。

盧布、戈比:沙俄時使用的貨幣單位。一盧布等於一百戈比。

3.指名逐節試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4.分小組討論思考題。

(學生討論後,老師小結:凡卡是一個才9歲的農村孩子,他沒有爹沒有娘,只有一個親人,就是他的爺爺,小學語文教案《小學語文:《凡卡》教學設計》。爺爺是個窮苦人,在鄉下給莊園主當守夜人。9歲的凡卡,3個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裏當學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慘。小說寫的是凡卡給爺爺寫信的事,這事發生在聖誕節前夜臨睡之前的一段時間裏,凡卡寫完信把信寄出後才入睡。信裏主要告訴爺爺他在店裏生活很痛苦,要求爺爺帶他回鄉下去。)

(四)給課文分段。

1.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寫信之前、寫信過程、寫信之後。)

2.按照這個順序將課文分爲三段。

(第1段:從開頭到“把那張紙鋪在講臺上”。第2段:從“親愛的爺爺康司坦丁瑪卡里奇”到“康司坦丁瑪卡里奇”。第3段:從“他很滿意”到課文結束。)

(五)作業。

1.抄寫詞語。(課內完成)

2.仔細閱讀課文中信的部分,想想信中寫了哪些內容。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瞭解凡卡給爺爺寫信的目的和信的內容以及寫信時的心理活動,從中體會凡卡學徒時的悲慘生活。

(二)學習文中插敘部分的內容及其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讀信的內容和插敘部分的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瞭解凡卡給爺爺寫信的`目的和信的內容以及寫信時的心理活動,從中體會凡卡當學徒時的悲慘生活。

(二)學習文中插敘部分的內容及其作用。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文章是通過什麼方法來表現凡卡的悲慘生活的?

(以聖誕節前凡卡給爺爺寫信這個方法來表現的。)

(二)學習第2段課文中寫信部分的內容。

1.想一想,凡卡給爺爺寫信的目的是什麼?

(凡卡在莫斯科的學徒生活很悲慘,他實在無法忍受下去了,他在信中寫了很多話,但他唯一的目的是哀求爺爺帶他離開這裏,回到爺爺身邊。)

2.找出第2段課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凡卡寫信的內容?畫在書上。

(第3、8、10、11、12、15這六個自然段是凡卡寫的信的內容。)

3.信的內容共有六個自然段,用一個詞組成短句來進行概括,寫出每一段的小標題。

(①只有一個親人;②告訴爺爺自己在學徒中受盡折磨;③求爺爺把他帶回去;④莫斯科不是窮人的;⑤求爺爺給他摘一顆金胡桃;⑥再次哀求爺爺把他帶回去。)

4.指名根據小標題有條理地敘述凡卡的悲慘遭遇。

(三)學習課文中插敘部分。凡卡在寫信時有許多內心活動,作者是用插敘的手法來表現的。

1.找出文中哪些部分是插敘部分。

(第4、5、6、13、14自然段是凡卡在寫信過程中對過去生活的回憶,是文章的插敘部分。)

2.導讀4、5、6自然段。

(1)第4、5自然段寫的是什麼內容?

(讓學生先默讀,這兩個自然段插敘凡卡回憶爺爺在鄉下守夜的情景。)

(2)想一想,當凡卡寫到“只有一個親人了”時,想到些什麼?

(3)爺爺在凡卡心中是怎樣一個人?

(年老、困苦、勞累,但很樂觀、風趣、慈祥,跟爺爺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樂。)

(4)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4、5自然段。

(提醒學生用思念親人的心情來朗讀。)

(5)第6自然段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家鄉節前美麗的夜景。)

(6)家鄉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樣的?

(是“美”的。)

(7)說說家鄉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樣的美?

(寧靜、優美、柔和、藍藍的天空、亮晶晶的星星……整個林子沉浸在過節的氣氛之中。)

(8)指導朗讀第6自然段。

(用讚美的心情來朗讀。)

小結:

這一部分關於爺爺守夜的回憶和家鄉節前夜景的想象,都是描寫凡卡內心活動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

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上冊。

設計理念:

本課是毛澤東同志在紅軍長征勝利結束時寫下的一首詩。在教學中,我着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強調教學手段的運用,情境的設計,充分體現現代大語文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注重以下策略:

1、拓寬信息空間,讓學生積極查找資料。

2、讓學生在充分朗讀中感知、感悟。

3、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開發教學資源。

4、課內外知識結合,拓寬知識外延。

教學目標:

1.啓發學生依據詩句展開想象,體會長征的艱難困苦,懂得新中國的建立來之不易,學習紅軍戰士的樂觀主義精神。

2、理解“等閒、逶迤、磅礴、暖、寒”等詞語的意思。

3、有感情地誦讀並背誦全詩。

教學重、難點:

1、弄懂詩中所有詞語的意思,從中領會全詩所表達的大無畏精神和英勇豪邁的氣概。

2、讀出全詩的節奏和韻腳,增加對詩歌這種體裁特點的感性認識。

教學準備:

紅軍長征路線圖、《飛奪瀘定橋》一課的教學掛圖、《長征》影片等。

教學流程:

一、導入詩句,簡介背景

1、我們學過不少長征故事,像《豐碑》《倔強的小紅軍》《金色的魚鉤》等。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描寫長征的詩,題目就是《長征》,你們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

毛澤東同志不僅是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還是一位傑出的詩人。這首《長征》詩,就是毛澤東對舉世聞名的長征做的生動的描寫和熱情的歌頌。

2、檢查預習。指生讀全詩,注意正音。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師生共同解決。彙報關於長征的資料。

3、教師介紹長征在我國抗戰時期的戰略地位。

二、初讀詩句,感知韻律

1、1935年10月初,長征已經勝利在望了,毛澤東同志回顧長征的歷程,寫下了這首詩篇,並在排以上的幹部會議上朗讀。下面請同學們聽老師把這首詩給大家朗讀一遍。爲了讓同學們更好地理解詩的內容,請觀看影視片段。

2、這首詩是七言律詩,讀起來難度較大,讓同學們自由讀詩,並結合自己的理解,用“/”畫出停頓,用“、”標出押韻的字。

3、默讀全詩,思考詩中都提到了哪些地方,動筆標出來。

三、再讀詩句,體會艱難

1、爲了使同學們更好地瞭解發生在73年前那震撼人心的軍事壯舉——長征,老師這裏準備了一個有關長征的.影視片段,你們想看嗎?(播放課件)可以邊看邊議論。(生邊看邊熱烈議論。)

2、看完了影視片段,你能用一個字來形容長征嗎?

3、這首詩中提到許多山名和水名,你們都找到了嗎?

4、(出示紅軍長征路線圖)學生彙報時,教師在地圖上指出紅軍長征的路線。並指明“五嶺”、“烏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的位置。

5、過渡:紅軍一年中,翻山越嶺,走了二萬五千里路,路上還有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真難哪!

四、精讀詩句,感悟精神

(一)“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1、“山”和“水”怎麼成了困難了?你是怎樣理解的?

2、紅軍對待這些困難的態度如何?你從“不怕”、“等閒”中體會到什麼?

3、把你體會到的讀給大家聽。

(二)“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1、課件出示:五嶺山脈、烏蒙山,感受山的氣勢雄偉 。

2、詩人首先想到的是長征開始不久,遇到的逶迤的五嶺。解釋“逶迤”(配簡筆畫)。

3、過了五嶺,紅軍繼續前進,大隊人馬又被烏蒙山給擋住了。詩中用什麼詞來形容這氣勢雄偉的烏蒙山的?解釋“磅礴”(配簡筆畫)。

4、五嶺那麼長,烏蒙又那麼高,紅軍要翻越這些山嶺,多難啊!

5、同學們,你們都登過哪些山?感覺如何?在紅軍眼裏,烏蒙山成了什麼?五嶺又成了什麼?解釋“騰”、“走”。

6、這兩句詩人用什麼手法來寫的?你能用“……像……”說說這兩句的意思嗎?

7、這兩句都寫山,一句突出了長,一句突出了高,照應了“千山”。你能讀好這句詩嗎?

(三)“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1、結合查閱的資料講述《巧渡金沙江》的故事,體會“暖”。

2、播放《飛奪瀘定橋》的電影片段,理解“寒”。

3、一寒一暖兩個對照,把自然現象和紅軍戰士的大無畏精神融爲一體,中間四句詩除“寒”、“暖”的相對,還有哪些是兩兩相對的?

4、引導學生了解詩中的對仗。

5、指導朗讀。

(四)“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理解“更喜”、“盡開顏”,想一想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到什麼?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

13、小河與青草

擬2課時

累計

第95課時

第1課時

教學

目標

1、學會寫本課9個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語。

2、瞭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重點:學會寫本課9個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語。

難點:瞭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一、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做到“五不”

(2)用“————”畫出要求會寫的字,用“~~~”畫出會認的字。

(3)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二、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預先寫在小黑板上)

2、指名分節讀課文。

三、指導寫字。

1、認讀生字:青、邊、對、能、到、住、得、分、幹。

(多音字)

2、指導寫字。

青:上下結構。第四筆橫較長,第五筆是豎。

對:左右結構,左窄短,右寬長,第二筆變爲點。

3、學生描紅仿寫。

實施修改意見

天天練:我來露一手

感情背誦《懷素寫字》第二小節

“青”是上下結構的字。

精搜彩集創信意息

精彩創意:

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

(2)用“————”畫出要求會寫的字,用“~~~”畫出會認的字。

(3)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實施修改意見

作實業踐設活計動

必做:1、聽磁帶三遍。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生字加拼音四遍。

實施修改意見

教學札記

孩子們非常喜歡這篇童話故事,這篇文章優美的語言中所流露的那種相互幫助、相互扶持的愛,積極調動起學生的內心情感和語言參與的.積極性。雖然課文篇幅篇長,但孩子們讀得還只那麼津津有味。尤其是小草和小河的對話,學生不知不覺中就採取了同桌合作的方式進行了分角色朗讀,我想學生們讀得那麼好,興致那麼高,也和平時堅持不懈的“天天練”有很大的關係。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四個生字並正確書寫、運用。

2、體會詩人借不同景物抒發情懷的寫法。

3、感受詩人暗藏於詩中無限的思鄉之情。

【教學重難點與突破方法】

1、教學重難點:

體會詩人借景抒情的方法,感受詩情。

2、突破方法:

充分朗讀,討論。

【教學準備】

1、瞭解三位作者生平。

2、收集思鄉的古詩。

【教學程序】

一、學習《泊船瓜州》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⑴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遠離故土的人,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這是人世間最美好、最真摯的情感。同學們,你們學過哪些與“月”有關的詩詞呢?生回憶,師總結:是呀,從古到今,月亮總是讓人情不自禁思念家鄉,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關於月亮的詩。

⑵ 揭示課題: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板書課題。瞭解“泊”字字義,選擇正確讀音)

2、交流資料,瞭解詩人:

課前,你收集了詩人的哪些資料,請用簡潔的語言說一說。

3、整體把握,初步感知:

⑴ 指名讀詩,全班讀,注意讀準字音。

⑵ 自己多讀幾遍這首詩,結合課文註釋,想想詩句的意思,並從中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感情。

⑶ 四人小組討論詩句的意思,並說說你最欣賞詩中哪一句。

4、賞析詩句,感悟詩境:

⑴ 剛纔同學們說得最多的就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句詩(出示),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⑵ 請說說你爲什麼喜歡?

⑶ 有同學說,這句詩寫出了江南生機盎然的春天的樣子。現在請和同桌互相說一說:在你腦海中出現了怎樣的景色呢?暢所欲言。

⑷ 同桌互讀,練說。

⑸ 指數名學生說。

⑹ 小結:

你們的回答真精彩!詩的魅力就在於能用簡短的同一個語句在不同的人的腦海中勾勒出不同的畫面。

⑺ 請你用朗讀把你腦海中勾勒的畫面讀出來,小組內練讀,指名讀。

⑻ 聽了同學們的描述,我彷彿看見了草長鶯飛、滿目新綠的春天,仔細觀察書上的插圖,還能讓你有更深入的理解。

⑼ 指名說,同學們理解得多豐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綠”讀出來吧。男女生賽讀。

⑽ 關於“綠”字還有一個故事,引導閱讀“資料袋”。瞭解王安石推敲用“綠”字的故事。

⑾ 看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觸呢?

⑿ 小結:

是呀!一位如此優秀的詩人能爲一個字修改十多次,我們在習作中難道不該反覆修改嗎?記住:文章是改出來的。

5、品評詩句,昇華情感:

⑴ 這麼美的春色,誰不流連忘返呢?詩人和我們一樣陶醉其間了嗎?

⑵ 詩人想幹什麼?家鄉在哪兒?引導學生從課題和詩句一、二行處理解。

⑶ 請你在教室的地圖上找找它們的位置吧。再好好讀古詩。

⑷ 學生上臺指地名,然後簡介王安石把南京稱爲故鄉的原因。

⑸ 你從哪裏讀出詩人急切地想回家鄉呢?

⑹ 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理解。

⑺ 感情朗讀。

6、迴歸整體,深化體驗:

⑴ 漂泊在異鄉的遊子對家鄉是多麼的眷戀啊!讓我們一起來感情朗讀這首詩吧。

⑵ 練習背誦。

二、學習《秋思》《長相思》

1、回顧內容,談話入題:

古詩《泊船瓜洲》讓我們體會到了王安石借春風問明月,何時才能榮歸故里的千般惆悵?那麼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的納蘭性德又是如何表達思鄉之情的呢?

2、初讀古詩,整體感受:

⑴ 讀一讀《秋思》和《長相思》,要求正確、流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弄清不懂的.詞。

⑵ 指幾名學生讀,正音。

⑶ 看看詩詞題目,你發現了什麼?

⑷ 同樣的思鄉之情,但表達卻不相同。和你的夥伴好好讀詩,看看詩人們是怎麼表達的?

⑸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任選一首讀。

3、品讀詩句,領悟感情:

⑴ 詩人那濃濃的鄉情,藏在哪些詩句中呢?讀,勾畫。

⑵ 指名答。

⑶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從這句詩中你讀懂了什麼?

⑷ 學生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⑸ 指導朗讀,讀出詩人惆悵滿懷的感覺。

⑹ 詩中詩人借什麼景物來抒發情感的呢?

⑺ 小組內交流:

說說下面那句詩的意思。

⑻ 引讀“意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提示:頭腦中想象情景)

⑼ 這一次又一次的想寫信、封信、拆信的過程,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詩人對家鄉的掛念。

⑽ 感情朗讀。

⑾ 王安石見月惆悵,張籍見秋風而感慨。那麼,納蘭性德又是如何將情藏於詩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嗎?

⑿ 小組內討論交流,各抒己見。

⒀ 全班交流,師引導體會“風一更……無此聲”。

4、入情入境,深情朗誦:

讀詩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畫面也就不同。我們在朗讀這些詩詞時,一定要想象畫面,要用心體會他們的感情。讓我們再一起朗誦這感人的詩詞吧。

【同伴互評】

設計者將三首古詩融爲一體,第一首古詩精講,第二首略講,第三首古詞就基本上放手讓學生自己悟,很好地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上的循序漸進。在詩文學習中,教師較好地抓住了以詩情爲主的教學方式,沒有拘泥於以詩講詩,同時又注意了三首古詩的一貫性,讓學生體會到,鄉思的表達也各有不同的特點。如果在最後一部分加上一個三詩的對比,相信對錶達方式的感悟,學生會有更深的理解。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1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會讀會寫課文中涉及到的生字詞,如“圖、擺、葉”等。

過程與方法:通過反覆朗讀課文及小組討論等形式,能夠理解文章大意並用自己的話複述全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明白要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不要妄下結論的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反覆朗讀課文及小組討論等形式,能夠理解文章大意並用自己的話複述全文。

難點:明白要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不要妄下結論的道理。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小組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楊桃圖片,並向同學們展示楊桃實物。

引導語:同學們認識楊桃嗎?它不像蘋果、橘子這樣常見,今天啊老師給大家準備了楊桃的圖片,看屏幕上這個黃綠色的、形狀奇特的水果就是楊桃!相信很多同學希望能親眼看一看這個水果吧,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實物,同學們可以拿起手中的鉛筆,畫一畫你所看到的這個老師放在講桌上的楊桃是什麼樣子的。(生畫,老師巡視)

我看到同學們畫的楊桃都不太一樣,那這是爲什麼呢?今天咱們這篇課文的小主人公也在上一堂畫楊桃的.繪畫課,那他畫的楊桃又是什麼樣子的呢?大家一定也很想知道,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文《畫楊桃》。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弄清楚全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引導:從人物、地點、事件幾個方面進行概括)

(明確:主人公“我”在一節繪畫課上,將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同學們嘲笑了“我”畫的楊桃,而老師通過請同學們坐到我的座位上觀察楊桃使大家理解了我爲什麼會這麼畫,並給大家講了要從多角度看待事物的道理。)

(三)深入研讀,重點感悟

1.大聲朗讀全文,並通過小組討論劃分段落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我”爲什麼要將楊桃畫成五角星?

明確:(第1段)因爲我所坐的位置所觀察到的楊桃就是五角星的形狀,而且我是認認真真、老老實實畫出了我所看到的楊桃。

(2)同學們對待我畫的楊桃是什麼態度?

明確:(第2-11段)同學們哈哈大笑,覺得我畫的不是楊桃。(態度:嘲笑)

(3)老師是怎麼做的呢?

明確:(第12-17段)老師讓大家來到我的座位上觀察楊桃並說出自己看到的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2.(“這幅畫畫的像不像?”“不像!”“它像什麼?”“像五角星!”)

(“不……像”“那麼,像什麼呢?”“像……五……五角星。”)

這是出自原文的兩段師生之間的對話,體會語氣的不同,對這兩段話分別進行朗讀,讀完請大家說說你感受到的語氣變化,並說說爲什麼會變化。

明確:(雖然這兩段話用詞基本一致,但是大家可以根據情境及他們所使用的標點符號的不同來明確,他們的語氣是不同的。)

語氣:前一段語氣是肯定的,後面一段語氣是猶豫的。

原因:前一段大家都相信楊桃並不是五角星的形狀,並且大家都在嘲笑“我”。後一段則是因爲大家親眼看到了“五角星”形狀的楊桃,此時有些打破自己的常規認知,又有些不敢承認自己剛剛的錯誤。所以語氣是猶豫的。

3.小組討論:課文的倒數第二段老師給我們講了什麼道理,你又從中得到了什麼感悟呢?

明確:(引導學生從具體到抽象)

感悟出生活中不僅是楊桃,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你看待他的角度不同,那麼你看到的事情可能就不同。大家應該理解這種不同,對於與自己有不同意見的人嘗試去理解,並學會換位思考,多角度考慮問題才最全面。

(四)拓展延伸

1.練習複述課文,小組展開競賽。

2.除了多角度看待問題,從這篇文章中你還學到了什麼道理?

明確:(學生可補充)如應該實事求是、應該堅持自己的觀點

(五)小結作業

請大家給自己的家長複述一下這個故事,並掌握本課學到的生字詞。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15

一、教學構想

《小珊迪》一文記敘了主人公小珊迪爲了找零錢給顧客不幸被車軋傷,近乎死亡的故事。全文情節一波三折。起伏跌宕,催人淚下。教學中,我想通過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朗讀,激發學生對小珊迪的同情,體會感知小珊迪的純潔善良、誠實守信的品質,使學生受到薰陶。

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點:指導學生通過重點字、詞、句的理解,瞭解課文內容,激發對小珊迪的同情,體會感知小珊迪的純潔蓄良、誠實守信的品質。

2,訓練點:訓練學生理解字、詞、句,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題,未成曲調先有情

1,教師用緩慢而低沉的語調引出教學內容。

同學們,我們都有幸福美好的童年。可是,你們知道嗎?一百多年前的英國,有許多和我們一樣大的孩子,他們的童年,是在飢餓和寒冷中度過的。咱們今天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發生在這裏。你們看——(出示有關圖片,並解說)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不得不拖着瘦小的身子,給富人們擦地、擦皮鞋,而換來的僅僅是一碗難以填飽肚子的稀粥。

2,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想到了什麼?

3,英國作家迪安斯塔雷筆下的小珊迪,就是千千萬萬窮苦孩子中的一員。(出示小珊迪的圖片)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十五課——《小珊迪》。(齊讀課題)

(二)初讀,潛心會文動真情

1,想知道小珊迪的故事嗎?快讀讀課文,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儘量讀得正確、流利,讀的時候注意自己的感覺和心情的變化。

2,學生各自放聲朗讀,教師巡視。

3,指名分段讀課文。教師隨機指導學生的朗讀,特別注意下列語句的朗讀指導:

①他對我們說:“先生。請買盒火柴吧!”

②“啊!請您現在就買吧!先生。我餓極了!”小男孩乞求說。“我可以給您去換零錢。”

③可憐的小珊迪躺在一張破牀上,一看見我……我可憐的弟弟!我死了你怎麼辦呢?誰來照顧你呢?

4,渲染氛圍。

師:爲了那一盒小小的火柴,爲了那四個需要找還的便士,一個可憐的孩子死了!(全體女生齊讀課文的最後一段)

師:爲了那一盒小小的火柴,爲了那四個需要找還的便士,一個可敬的孩子死了!(全體男生齊讀課文的最後一段)

師:爲了那一盒小小的火柴,爲了那四個需要找還的便士,一個善良的、誠實的、守信的孩子死了!(全體學生齊讀課文的最後一段)

(三)再讀,一字一句總關情

1,教師充滿悲痛、充滿崇敬、充滿懷念地訴說:小珊迪死了。爲了那一盒小小的火柴,爲了那四個需要找還的便士,他死了!除了他的弟弟小利比,除了故事中那個買火柴的“我”,誰也不知道小珊迪死了,誰也不知道小珊迪是因爲什麼死的。但是,故事中的“我”,卻被小珊迪的'事蹟深深地感動了。那麼“我”眼中的小珊迪是個怎樣的孩子呢?再讀讀課文,用“—”畫出描寫小珊迪外貌的詞句。

2,多媒體出示:“他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單衣,瘦瘦的小臉凍得發青,一雙赤腳又紅又腫。”

3,請學生小聲讀一讀這個句子。(學生讀一遍)現在,再看大屏幕,老師刪去其中一些詞語,請同學們再讀句子。

出示:他身上穿着一件單衣,小臉凍得發青,一雙腳凍得通紅。

4,比較:喜歡哪一句?爲什麼?

5,你們真是有同情心的孩子。是啊,小珊迪飢寒交迫,的確是太可憐了。(板書:飢寒交迫)

6,誰還想讀一讀這一句話?(想讀的一起讀)

(四)三讀,設身處地悟深情

1,教師充滿深情又若有所思地訴說:爲了找還那四個便士,找還那不該屬於他自己的錢,小珊迪被馬車軋斷雙腿,不幸死去了。我想,如果小珊迪不急着把四個便士還給人家,他就不會被馬車撞倒,也就不會死去了。那麼,小珊迪真的不需要那些錢嗎?

2,學生默讀思考。畫出有關語句仔細體會。

3,組織全班交流。(多媒體出示有關句子)

①從“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單衣,瘦瘦的小臉凍得發青,一雙赤腳又紅又腫”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②從“我可以一便士賣給你們兩盒”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耍錢。

③從“我給了他一先令,他轉身就跑了”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④從“我的兩條腿全斷了,就要死了”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⑤從“小利比,我可憐的弟弟!我死了你怎麼辦呢?誰來照顧你呢”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4,教師動情地、肯定地述說:是啊!正像大家剛纔分析的一樣,其實小珊迪非常需要錢。他需要錢去購買衣服御寒,需要錢去購買麪包充飢,需要錢去醫治自己的雙腿,需要錢去照顧自己的弟弟。他還需要錢去上學,需要錢去遊玩,需要錢去過一種幸福的生活。他真的太需要錢了!這樣一個需要錢的孩子,當他被馬車軋斷雙腿,當他的帽子找不到了、火柴找不到了、有七個便士也找不到了的時候,他的心裏會怎麼想呢?(小組討論並寫下來)

5,組織全班交流:引導學生用飽含情感的朗讀,讀自己所寫的話,教師作隨機點評。

(五)精讀,含英咀華品至情

1,教師充滿敬意地訴說:多麼善良的孩子!多麼可敬的孩子!即便是在自己遭遇車禍、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他首先想到的是要儘快地把錢還給人家,是自己弟弟今後的生活。難怪故事中這位買火柴的先生做出這樣的判斷。

出示:當我想到孩子那誠懇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斷定他不是那種人。

①指名誦讀此句。

②把“誠懇”的意思、“信任”的意思讀出來,該怎麼讀?指名誦讀。

③把“斷定”的意思讀出來,該怎麼讀?指名誦讀。

④把“他”的意思讀出來,該怎麼讀?指名誦讀。

⑤把“不是那種人”的意思讀出來,該怎麼讀?指名誦讀。

⑥你想讀出哪種意思,你就怎麼讀。全班齊讀。

2,教師設疑:他不是那種人!請問,他不是哪種人?

出示:當我想到孩子那誠懇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斷定他不是那種 人。

3,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預想的答案如下:坑蒙拐騙、人窮志短、惟利是圖、見錢眼開、見利忘義、貪圖錢財、不講信用……)

4,教師以一種激昂的、堅定的、一氣呵成的語氣訴說:說得多好啊!他很窮。他非常需要錢。但他絕不是那種坑蒙拐騙的人!絕不是那種人窮志短的人!絕不是那種惟利是圖的人!絕不是那種見錢眼開的人!絕不是那種見利忘義的人!絕不是那種貪圖錢財的人!絕不是那種不講信用的人!這樣的孩子可愛嗎?這樣的孩子可敬嗎?這樣孩子我們會把他遺忘嗎?不會!永遠不會!(教師一邊訴說,一邊用粉筆在學生所寫的答案上逐個打叉)

5,學生全體起立,懷着敬意再次動情地誦讀此旬。

(六)活讀,妙筆直抒胸中情

1,教師:我們忘不了這位可愛又可敬的小珊迪。同學們,學了小珊迪的故事,你一定有話想對小珊迪說,是吧?請把你想說的話寫在課文插圖的上面。

2,學生完成練筆。

3,交流。

4,總結:小珊迪的美好品質深深地打動了大家。同學們,讓我們像小珊迪一樣,多一份誠實的面容,多一點守信的品質吧。老師相信,擁有誠信,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加美麗;擁有誠信,我們的人生一定會充滿歡笑!

三、教學收穫

通過本篇課文的教學,我進一步懂得了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深入感悟文章中人物的內在情感,努力做到與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來理解文章的深層意義。只有這樣,學生的情感才能得到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昇華,學生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纔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我也相信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朗讀水平、寫作能力、品析文字的能力都將獲得提高,學生的內心世界必將得到一次淨化。

四、教後反思

我感覺學生的朗讀並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可能是自己的要求過高,也可能是課前學生預習不夠,也可能是自己的情感渲染鋪墊不夠。另外,學生的寫話也不太令人滿意,有些甚至得靠教師利用多媒體投影顯示預設的答案才能完成,這可能與學生的生活積累太少有關。以後的教學應注意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多動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