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漁歌子教學設計(精選7篇)

漁歌子教學設計(精選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4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漁歌子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漁歌子教學設計(精選7篇)

漁歌子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並且背通出來、

2、認識“塞”、“笠”、“鷺”。

3、想象詩詞畫面,理解詩詞含義。

4、通過詩句的拓展閱讀,體會詩人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情懷。

教學重難點

想象詩詞畫面,理解詩詞含義。

通過詩句的拓展閱讀,體會詩人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情懷。

教學過程

一、揭趣,引入課題

1、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詞,作者是張志和。他的名字可不是爸媽爺爺取的,是皇帝給他取的。16歲時,他中了舉人,給皇帝寫了一份摺子,列了許多治國的良方,皇帝封他做官,賜名張志和,希望他心志平和。今天,我們要學他的一首詞,學生讀課題。

2、漁歌子是詞牌名,每一行有規定的字數。文人再把詞填進去,還有的被譜上曲子加以歌唱。二、讀詞,學習生字

(一)自由由讀詞

1、請大家自由大聲朗讀《漁歌子》,一讀字正腔圓。

2、二讀,節奏鮮明。

3、三讀,韻味十足。

(二)學習生字你們看,這首詞裏漏了幾個字。西山前白飛,桃花流水鱖(gui)魚肥。青箬,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1、寫“鷺”字漂亮的訣竅一一上面小一些,寬一些。師板書。

2、多音字塞

阻塞(Se)塞西塞山(sai)塞車(Sai)

3、形聲字笠

4、生字障礙已掃除,現在我們齊讀這首詞,同時做到字正腔圓、節奏鮮明、韻味十足。

三、品詩,想象畫面

(一)說畫面有一句話說得好,詩詞中有畫,畫中有詩詞。張志和這首詞中都描寫了哪些景物?拿起筆,把它圈出來。

1、學生動筆圈畫。教師引導學生抓住一個詞語展開想象。由“西塞山”這個詞語,你會想到什麼樣的畫面?老師的眼前出現了這樣的西塞山:

(1)西塞山上長滿了樹木,到處都是綠油油的。

(2)在雲霧的籠罩下,朦朦朧朧。

(3)西塞山鬱鬱蔥蔥,如同披上了巨大的風衣。

2、這首詩中還有畫面。(出示:白鷺桃花、流水、斜風細雨、鱖魚肥…)你們選擇其中一個畫面來形容形容。同桌交流互動

(1)一羣潔白的鷺鷥鳥展翅飛翔在天空。

(2)桃花張開了粉紅色的笑臉,遠遠看去,如同彩霞一片。

(3)湖水清澈見底,如同碧綠的翡翠。

(4)風輕輕地吹着,雨兒編織着細絲飄灑灑。

(5)鱖魚在水裏歡快暢遊,有時還撲騰跳出水面欣賞美麗的

(二)寫畫面

你們說得真好,抓住了詞中的一個景物展開想象。從你們描繪中,我看到你心中的畫面了,拿起筆,提高一些要求,用心寫一行或者兩行詩句畫面。

試試我們的默契程度,一人讀自己寫的畫面情景,其他同學附和着讀詞的內容。

張志和把這景色寫的如畫一般足以看出他對大自然的熱愛。板書:熱愛自然

四、拓展,品詩情

這麼美的景色,張志和當然不想回去。板書:不須歸

哥哥張鬆齡,擔心他被雨淋壞了,寫了一首《漁父》。

課件出示:漁歌子

張鬆齡

樂是風波釣是閒

草堂鬆徑已勝攀。

太湖水,洞庭山

狂風浪起且須還

1、教師範讀,學生自由讀兩遍。

2、會讀是小本領,讀得懂纔是了不起。哥哥在叫弟弟幹什麼?狂風暴雨且須還。

3、師扮演哥哥,學生扮演弟弟,整詩對讀,整句對讀。

4、因何不歸?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聯繫寫作背景。

課件出示:張志和因事被貶官,從此再也不做官,隱居在太湖一帶,扁舟垂釣,自稱“煙波釣徒”。每垂釣,不設餌,志不在魚也。

5、張志和根本就不是釣魚,他釣魚不放魚餌,你們說他是來幹什麼的?

(1)可能就是喜歡這裏的美麗景象。

(2)他覺得在這裏很悠閒很自在。

師:張志和就這樣直鉤垂釣,天天在溪流邊,釣來清閒、飄逸,他太愛這樣的生活了。讓我們再來誦讀。

板書:追求自由

五、延伸,再積累

(一)延展積累

這首詞寄託了作者追求自由、熱愛自然的情懷。板書“追求自由熱愛自然”很多詩人都向往這樣的悠閒風光,都希望像他那樣尋求仙境。詩人徐俯、蘇軾、黃庭堅都來尋找張志和了!

課件出示

鷓鴣天

徐俯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钁魚肥。

朝廷若覓元真子,睛在長江理釣絲。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細雨不須歸。

浣溪沙

蘇軾

西塞山前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鱖魚肥,自庇一身青箬笠,

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鷓鴣天

黃庭堅

西塞山邊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朝廷尚覓玄真子,何處如今更有詩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1、自由讀三首詞。

2、你發現了什麼?

3、爲什麼詩人都重複使用詩句呢?

4、學生再次看圖背誦全詩。

(二)表達詩意

1、學到這裏,同學們一定對這首詞有了更深的理解。現在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詩意。課件出示:

抄寫詩詞想象畫面

詩詞配畫體悟情感

學唱歌曲身臨其境

2、班級交流展示。

漁歌子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鱖”、“箬笠”、“蓑衣”的音、形、義。

2、理解《漁歌子》的詞意,試着邊讀邊想象,感受畫面美,體會詞人的思想感情。

3、培養閱讀,朗誦詩詞的興趣,養成課外主動欣賞、積累的好習慣。

重點:

理解《漁歌子》的詞意,感受畫面美。

難點:

體會詞人所表達的情感,學會欣賞,誦讀,養成積累古詩詞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音樂)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風景一直被文人墨客所鍾愛,許多詩詞佳作流傳至今。還記得嗎?白居易曾在《憶江南》中寫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那朝陽映照下的江景令詩人如此魂牽夢繞,那麼煙雨濛濛的江南水鄉又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聽————(歌曲)。歌中唱到的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詞:《漁歌子》。

2、《漁歌子》是這首詞的詞牌名,古人用漢字表示音樂的節拍、旋律,這就是詞牌。比如:念奴嬌、清平樂、憶江南。有些詞牌還能表示詞的內容,比如,漁歌子,看到這個詞牌,你會想到什麼?是啊,漁歌子作爲詞牌們,最早出自民間的漁歌。

3、有誰知道這首詞是誰寫的?(板書張志和)(原名張龜齡,後賜名張志和,後因事被貶,隱居江湖間,自號“煙波釣徒”,能書善畫,長於音樂。

二、整體把握古詩:

1、首先請聽張老師把這首詞讀一遍。注意難讀字的讀音。

抽讀:鱖魚青箬笠(竹子編成的像草帽一樣的斗笠,所以是竹子頭)綠蓑衣(草字頭)

2、請同學們自由讀詞,邊讀邊在書上劃出詞的節奏。指名上臺劃節奏。請你讀給大家聽好嗎?齊讀。

3、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是張志和的好朋友,誇他:詞中有畫,畫中有詞。讀着這首詞,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西塞山、白鷺、桃花流水、鱖魚、垂釣者)(評價語:你關注到了這畫裏的人。樂而忘歸,樂不思蜀,你關注到了畫裏的顏色,如夢如幻)

大家都關注到了畫面的美,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桃紅。色澤鮮明但有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讓我們看着這幅畫面,一起誦讀這首詞。齊誦。

5、這畫面不僅有動人的顏色,還有動聽的聲音。(播放聲音)還有迷人的味道(出示桃花圖)你聽到了嗎?聞到了嗎?請把你所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用流暢優美的句子寫下來,要寫出畫面的色、聲、味。(出示無字圖片)

6、學生寫話。5分鐘。

7、指名朗讀學生所寫的話。

8、這樣聲色味俱全的美景就濃縮在張志和27個字裏。讓我們一起有感情誦讀。

三、體會中心

1、你對張志和有什麼瞭解?(原名張龜齡,後賜名張志和,後因事被貶,隱居江湖間,自號“煙波釣徒”,能書善畫,長於音樂。)

2、也有一位被貶的詩人寫了一首詩。出示《江雪》指名朗讀。這兩位被貶詩人在詩詞中抒發的情懷一樣嗎?

《江雪》這首詩中你讀到的是什麼?(孤獨、寂寞)詩人將冰冷的心融入了這一片冰冷蒼茫的天地間,多淒涼啊!

《漁歌子》裏你讀到的是什麼?(恬靜、悠閒、閒適、淡泊、自由、對自然的熱愛)

3、你從這首詞中的哪裏讀出了悠閒、恬靜?

(1)不須歸:想象自己就是張志和,一行白鷺飛上天空,空氣裏瀰漫着桃花的芬芳,清脆的鳥鳴,溪流的叮咚是大自然演奏的天籟之音。風來了,雨來了,你回去嗎?(連指數名)不想回到哪裏去?(家、官場裏)遠離世俗,寄情于山水間。

(2)據他的好朋友顏真卿記載:張志和的魚鉤是沒有魚餌的,有魚餌,魚纔會上鉤,沒有魚餌,會釣到魚嗎?可是張志和卻說他釣到很多很多,在這裏,張志和釣到了什麼?(快樂、悠閒、自由、風光、愉快?)

是啊,現在我們知道張志和志不在魚,而在於山水也。

預設:肥?(壯、大、胖)有什麼感覺?(鮮、嫩、好吃)

美景襯托美好的心情。

這纔有了千古名篇《漁歌子》讓我們再次朗讀,要讀出味兒來。

4、剛纔我們瞭解到張志和本不叫張志和,而叫張龜齡,龜的壽命是很長的,張志和的父親是希望他健康長壽。但我們從他後來的名字看,張志和的志向是什麼?

志和這兩個字就是“心志平和”。這就是張志和畢生的追求

心志平和就是張志和,心志平和就是漁歌子。

老師帶讀:全詩。

5、小結:這是一首清麗婉轉的詞,更是一幅意境淡遠的山水畫!

6、此詞吟成後,便在民間傳唱開來,而且還流傳海外。就讓我們再次聆聽着千古絕唱。(播放歌曲)

學生學唱

四、拓展

1、讓我們帶着對春天春景的嚮往和張志和的這份淡薄寧靜,一起來欣賞兩首描寫春天的詩。出示:《錢塘湖春行》《春日》

自由讀一讀,指名讀一讀。

課後,我們可以像今天一樣對這兩首詩進行深入的理解。還可以收集更多描寫春天的詩歌。

漁歌子教學設計 篇3

一、導入新課

1、背誦《憶江南》,引入古詩詞意境。

2、出示《漁歌子》,介紹張志和。

(對於本首詞的作者要詳細瞭解,更能體會詞的內在深意,繼而爲體會詩人的人生志趣鋪墊。

先給學生交流作者生平的時間,然後教師補充。這樣纔會使學生查找資料的願望長久保持下去。)

3、請學生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詞

1、誰願意把這首詞寫在黑板上,其他同學邊看邊小聲地讀,把生字的讀音讀準。

2、讀這首詞,邊讀邊想,這首詞都描寫了哪些自然景物?

(引導學生關注詞中描寫的景物,爲想象畫面做準備。)

3、白鷺、套話、流水、鱖魚、微風、細雨,這使一幅多生動自然的春天的景象,能用自己的語言,來展示這一幅春的畫面嗎?

(發展語言是語文學習的目的之一,藉助這些詞彙所展示的畫面,邊想象邊組織語言,用生動的現代語言描述西塞山邊的美麗,既接受古代漢語的薰陶,有發展現代語言,一舉兩得。)

4、有感情地都自己創作的小散文。

5、出示圖象。

觀看圖像,結合自己的想象,引起共鳴。

6、再次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

三、體會情感

1、齊讀《漁歌子》,說說如何理解“不須歸”.

指導學生理解不歸哪兒,體會作者不回家,棄官隱居,一去不返的原因。指導學生結合張志和自稱“煙波釣徒”來理解。

2、帶着體會到的、作者熱愛淳樸美麗的大自然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能背下來更好。

3、總結。

四、課堂練習

1、讀下面的句子,想象畫面,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2、背誦一首描寫春天的詩。

五、實踐活動

爲了更好地瞭解張志和、白居易,請同學們查找白居易、張志和的詩詞,並有感情地誦讀,開一個古詩文朗讀會,從朗讀中賞析古詩詞。

漁歌子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漁歌子》中的3個生字。

2、朗讀《漁歌子》。

3、理解《漁歌子》的意思,陶冶愛美的情趣。

4、能對《漁歌子》描寫的景象展開想象。

教學課時:1

板書設計

漁歌子(詞)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教學過程:

一、複習

檢查《江南春》背誦情況。

二、學習《漁歌子》

1、簡介作者。(可以播放視頻)

2、解題。漁歌子,詞牌名。

3、自學。

(1)自由讀,說說這首詞主要講的是什麼?

(2)再讀這首詞,通過查找資料,藉助註釋理解這首詞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3)小組內交流,說說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4)全班交流。

①指名講解對這首詞的理解,其他同學可以問難質疑,可以補充、更正,教師給予適當點撥。

②學生看圖描繪這首詞所描寫的景物。

③教師小結:這是一幅垂釣的畫面,白色的鷺和紅色的桃花點綴其間,色彩本來極其鮮明,而由於斜風細雨的籠罩,卻又呈現出迷迷濛濛的意境。同柳宗元《江雪》中的“獨釣寒江雪”的孤寂與冷峭相比,這首詞所表現的平和與怡悅,自然別有一番韻致。

(5)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

三、學習生字

1、小組內交流:你是怎樣讀準本課生字的字音,記住字形的。

2、教師指導書寫,重點指導“蓑”字。

四、佈置作業

1、朗讀全文,能夠背誦的就把兩首詞都背下來。

2、請你爲其中的一首詞配上一幅彩色畫,可以畫圖畫、水彩畫、油畫棒畫、彩筆畫,愛好畫畫的同學,請用你的畫來向人們展示江南的美景吧!

五、作業設計——探究活動

1.自學自解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江南春》和宋代詩人蘇軾的詩《惠崇春江晚景》,也可自己選擇描寫春天的詩詞來學習。

2.同學之間交流自學情況。

3.讀一讀、背一背。

漁歌子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詞中的生字,掌握“箬笠、蓑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這首詞。

3、體會詩詞內容,通過想象,由詞到畫,感受到鄉村風光的畫意詩情;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

4、學生感受古詩詞之魅力,培養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讀文和想象,能由詞到畫,感受鄉村的詩情畫意;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

教學難點:體會“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詩詞比較,引進課題1,出示柳宗元的《江雪》與白居易的《憶江南》請同學比較二者的區別,引入詞的概念,初步瞭解詞的特點。

2,板書課題,讀課題《漁歌子》,注意“子”的讀音,因爲這是詞牌名,應讀第三聲。

二、初讀課文,字字落實1、請學生自由朗讀本首詞三遍,要求:讀第一遍時,把字音讀準;讀第二遍時,做到字字落實;讀第三遍時,能把詞的韻味讀出來就更好了。

2、指導讀好“塞,鱖魚,箬笠,蓑衣”的字音。

3、理解“箬笠,蓑衣”的意思,教與學生識字辨義的方法。

4、反饋讀況。請幾名同學讀文,其他同學聽聽是否字字落實了。

5、流利地,字正腔圓的齊讀本詞。

6、在生讀的'基礎上,師範讀,指導學生讀出《漁歌子》的節奏。

三、走進文本,想象畫面。

師:有人說詩詞能夠傳遞一個人的情感,能夠表達一個人的思想,其實,詩詞在很多時候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幅幅畫面。那麼張志和的這首詞中呈現給我們的是怎樣的畫面呢?也就是說:這首詞中描寫了哪些景物?請同學們邊讀邊找出來。

1、學生邊讀邊找景物。

2、交流彙報。

3、伴隨着音樂師讀詞,學生想象畫面: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嗅到什麼還想到了什麼,這些景物的顏色、姿態是怎樣的。

4、先交流感受到的美妙畫面,再讓學生把整個畫面連起來具體生動地說一說,最後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四、深入文本,體會寫法

師:剛纔我們似乎忘了什麼?是畫中的人,青箬笠,綠蓑衣,只留給我們一個背影,老師相信你們透過這個背影能想象出漁夫的神情。

1、學生想象漁夫的神情。(悠然自樂)

2、體會漁夫的心情。(愉快、興奮)

3、與《江雪》比較,體會借景抒情的表達方法。

4、學生交流爲什麼漁夫“斜風細雨不須歸”

5、引入張志和的生平,進一步理解“不須歸”含義。

五、課堂小結,昇華情感。

1、回顧本節課所學,總結學習方法。

2、在配樂中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的誦讀。

3、在輕鬆歡快的《漁歌子》的歌曲中結束新課。

六、板書設計

漁歌子

美如仙境

不須歸

悠然自樂

漁歌子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並默寫這首詞。

3、想象“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的畫面,並描述出來。

教學重點:

學習詞的內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結合詞句展開想象,並能描述出來。

教學時間:

一課時

課前準備:

背誦課文查閱資料瞭解有關詞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唐宋名家名詞。

二、自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自讀全詞,整體感知。

讀《漁歌子》有什麼感覺?這首詞寫了哪些景物?

自讀詞,提出疑問。

四、細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1、《漁歌子》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人?

2、自學、對照註解或字典理解字詞的意思。

讀生字:塞箬蓑

斜風:微風歸: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詞的意思。

在美麗的西塞山前,幾隻白鷺飛上天空。河邊粉紅色的桃花正在盛開,清澈見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鱖魚在遊動。在風景如畫的河邊,詩人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沐浴着斜風細雨,久久不願離去。

五、總結昇華

1、請同學們自願理解詞意。

2、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讀《詞兩首》。

板書設計:

白鷺飛斜風細雨

漁歌子桃花流水熱愛大自然

鱖魚肥不須歸

漁歌子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準確認讀詞中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詞。

3.體會詩詞所表現的內容、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培養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對古詩詞的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詞。

2、體會詩詞所表現的內容、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流程:

一、回顧舊知,揭示詞題

我們已經學過《憶江南》這首詞。憶江南稱這首詞的詞牌名。今天,

我們要又學習一首詞,題目是《漁歌子》。跟老師讀,漁歌子是這首詞的詞牌名。

二、疏通詞句,感知詞意

現在,請每位同學,把這首詞讀上2分鐘,注意做到兩點要求,第一

要準字音,做到讀得字正腔圓;第二,讀通順,讀出節奏,試着讀得有板有眼。

1、學生自由讀詩

2、請個別學生讀,(其他學生聽他是否把字音讀準),再請學生讀出節奏(

其他學生聽,他哪裏作了停頓)

3、全體學生齊讀一遍(讀準音,讀出節奏)

4、這首詞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帶着這樣的印象讀一遍

5、這首詞在描寫什麼?讓我們靜靜讀這首詞,聯繫課文中的註解,結合課文的插圖,試着想想這首詞描寫了什麼?

三、解讀畫面,品味詞境

(一)我來出個題目,瞭解你對這首詞的掌握。

看到的——

1、你在詞中看到了哪些景物?(課件出示)

2、誰來讀這些景物,把景物讀進同學們的腦海中去

3、誰能根據這首詞,把景物的特點讀出來?

4、你還看到了什麼?除了景物還有許多豐富的色彩呢,你看到了嗎?

聽到的——

1、聽到了什麼?(聽,清脆的鳥鳴聲,潺潺的流水聲,還有魚兒跳躍的聲音,彷彿還能到微風,細雨的聲音)

聞到的——

1、你還聞到了什麼?

2、師小結

3、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地方?(風景優美,幽靜,秀麗,美如畫卷)

4、你帶着這樣的感情讀(個別)

(二)如果讓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那裏的風景,你會怎麼介紹嗎?給你們兩分鐘時間準備。

1、生練說

2、交流

3、小結:多麼秀麗的江南美景呀。作者張志和僅僅用了27個字把這些美景盡收眼底,讓人浮想聯翩。真是詞中有畫,畫中有詞。不禁讓我們誦讀這首詞。(師生配合讀)

4、好一個不須歸(板書:不須歸)

四、熟讀成誦,進入心境

好一個不須歸呀。如此秀麗的水鄉美景,我們陶醉了,我們——不須歸,還有誰也不須歸?(漁翁,張志和)漁翁就是張志和,張志和就是漁翁

1、他不想回家,在哪裏做什麼?(垂釣)

2、創設情境,隨機拓展《漁歌子》三首

他戀上了垂釣,不想回家。我們彷彿看到,在一個月明人靜的夜晚:

青草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棹歌還。釣車子,橛頭船,樂在風波不用仙。

你看到了——

我們又看到在一個秋風瑟瑟的日子:

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飲蓴羹亦共餐。楓葉落,荻花幹,醉宿漁舟不覺寒。

你看到了——

我們還看到,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天:

霅溪灣裏釣漁翁,舴艋爲家西復東。江上雪,浦邊風,笑著荷衣不嘆窮。

你看到了——

1、生質疑

讀到這兒你有什麼疑問?

2、瞭解作者及詩文的背景

3、生回答,師總結

是啊,他厭惡官場上黑暗險惡,厭惡哪些阿諛奉承,看破庸擾的紅塵,他想把心放回大自然中,迴歸寧靜,迴歸本真。他自稱自己爲“煙波釣徒”

4、讓我們帶着這樣的心境一起再來讀一讀這首詞。(分大組讀)

5、他真的是在釣魚嗎?老師查詢了資料,他釣魚從來不放魚餌,你說他

在釣魚嗎?他釣的是美景,釣的是一份心情,釣的是悠閒自在的生活。(板書)

6、讓我們悠閒自在地讀一遍(男女生讀)

7、小結:秀麗宜人的風景,讓人不須歸,悠閒自在的生活,讓人不須歸。

10、回讀:最後讓我們一起回味這首詞。(配樂背誦)

五、佈置作業,延伸課外

1、結合《漁歌子》作一幅秀麗宜人的水鄉風景畫

2、課外閱讀《漁歌子》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