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5篇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5篇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品讀林肯對參議員們說的三段話,瞭解其含義。

2、感受林肯高尚的人格,感悟林肯能成爲美國曆最有爲總統之原因。

教學重、難點:

體會林肯說的三段話,瞭解其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檢覆導入

上一堂課,我們初步認識了一個偉人,他就是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林肯是——(齊讀課題:鞋匠的兒子),而且他說他永遠是——鞋匠的兒子。(課件:頭像)

過渡:這位有着貧民血統、出身卑微的總統,在剛當選總統的那一刻,整個參議院的議員們都感到——(尷尬)板書後提問:尷尬是什麼意思?那些議院們爲什麼感到尷尬呢?(指名說出尷尬原因:那些出身於名門望族的人,自認爲高貴,有強烈的優越感。他們從未想過要面對的總統是一個修鞋匠的兒子。當時的美國,等級觀念特別嚴重,參議員無法接受這個修鞋匠的兒子成爲他們的總統。)

二、學習第二段

過渡;於是,林肯首次在參議院演說之前,就有參議員想要羞辱他?(板:羞辱)

1、這位參議員是怎樣羞辱林肯的?誰來讀一讀?

(1)、指導讀參議員的話。

(教師評價:你的朗讀,分明使我感受到了一種傲慢和無禮的態度。語調拖長、聲音高而慢條斯理,聽上去給人的感覺就是傲慢無禮,你用你的表達使我感受到這位參議員的無禮態度。)

(2)、你們覺得這句話,除有一種傲慢語氣,還有怎樣的語氣?(嘲諷、譏笑、蔑視……)

(3)、這位參議員這麼做的目的是爲了——(羞辱林肯),他何止是在羞辱林肯一個人?(引導體會:他還在羞辱林肯的父親。)

(4)、這時其餘的參議員態度如何?——引讀:所有的參議員都大笑起來,爲自己雖然不能打敗林肯但能羞辱他而開懷不已。在你聽來,這笑聲讓人感覺如何?(刺耳)你想對林肯說什麼?(回擊、以牙還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駁他個啞口無言;毫不留情。)

過渡:林肯是如何表現的?下面,就請同學們把這些句子找出來認真讀一讀,思考一下:這些句子反映了林肯怎樣的人格魅力?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作簡單的批註。比一比在最短的時間內誰完成得。(師述:不動筆墨不讀書;把自己思維的火花及時記錄下來,養成習慣,受益無窮。)

2、品讀第一段話。

(課件出示:我非常……永遠無法像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麼好。)

(1)指讀。

(2)(課件):比較兩組句子,有什麼不同?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3)重點交流三個“永遠”所包含的情感。(寬容對方的無禮;爲自己是個鞋匠的兒子而自豪;永遠懷念父親,尊敬父親。)

(4)激情:你們能通過朗讀把這種感情讀出來嗎?試試!(齊讀)

(5)師述:通過剛纔大家的講述,老師眼前彷彿出現了這樣一位寬容、謙遜的總統。(板書:寬容、謙遜)我想和大家一起品讀這段文字,記住這段文字。

(6)啓發想像:當林肯說完這番話後,參議院一片靜默,當然也包括那位態度傲慢無禮的參議員,此時的他們在想些什麼?

(懊悔:自己羞辱林肯,林肯卻寬容待人;不問青紅皁白去羞辱人,太不尊重人了。)

3、品讀第二段話。

過渡: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林肯這樣說——(課件出示:“就我所知……但我從小就跟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藝術。)——女生齊讀。

(1)、你們從這段話中聽出了什麼?(悟言外之意)

(貴爲名門望族,但同樣要穿出自一位鞋匠之手的鞋子,平民百姓要穿,達官貴人也不例外;因爲父親已過世,如鞋不合腳,自己樂意效勞,即使貴爲總統,仍願爲他人服務;勤勞,是林肯跟父親相處時得到的財富。)——藝術,這是一種怎樣的藝術?(更應該理解爲勤勞儉樸、自食其力的做人準則。有人人平等的思想。)

(2)、有感情朗讀這段話。

教師評價:如果說,林肯的第一段話讓我們感受到他的寬容和謙遜的話,那麼這段回擊則讓我們感受到態度的不卑不亢。不以自己是個總統而妄自尊大,也不因自己是鞋匠的兒子而妄自菲薄。

4、品讀第三段話。

過渡:對所有的參議員,林肯說...

(課件出示)

(1)齊讀。

(2)看了這番話,你又是怎樣想的?(謙遜、詮釋了偉大的定義)

(3)林肯爲什麼說父親偉大呢?能聯繫前後文說說原因嗎?

引導:做鞋的藝術,僅僅是指做鞋子嗎?做爲一名鞋匠,面對形形色色的人,無論是高貴的參議員,還是卑微的貧民,父親都能盡心盡力地爲每一個人做出合腳的鞋子,這不僅是他擁有做鞋的'藝術,更指的是他還懂得——做人的藝術呀。

正是從父親身上學到了做人的藝術,所以林肯對那位傲慢的參議員說(引讀第二段)

正是從父親身上學到了做人的藝術,所以林肯對所有的參議員說(引讀第三段)

同學們,父親在林肯心目中是偉大的,但是林肯僅僅是在讚歎父親的偉大嗎,他還想借讚歎父親的偉大,告訴參議員們什麼呢?(課件出示:偉大與出身無關,即使是鞋匠的兒子也可以成爲偉大的總統。)

【齊讀後板書完:偉大的總統】

當那位傲慢的參議員羞辱他時,他是那麼鎮定;當所有的參議員大聲嘲笑他時,他是那麼從容,而此刻他爲何流淚了?(對父親的深切的懷念和真情的流露)

正是這份真情打動了在場所有的人,使所有的嘲笑聲全都化成——讚歎的掌聲。

“……”省略了什麼?(掌聲經久不息,參議員激動不已)

師:同學們:如果你們就是那些議員們,現在,聽完林肯溫和的演講,你們心裏會有什麼感受呢?我想現場採訪一下(現場請幾位同學到臺前接受採訪)

①你們還選林肯當總統嗎?

②你們還在意他是鞋匠的兒子嗎?

③你們認爲這樣的人能把美國領導好嗎?

三、學第三段。

1、同學們,一位平凡而偉大的鞋匠,給予了自己的兒子真誠坦蕩的胸懷,教給了兒子做人的藝術,所以一直以來林肯都是....

於是,這樣一位鞋匠的兒子——(引讀最後一段)

2、分句引讀最後一個自然段。(逐句出示)

3、最終,這位鞋匠的兒子,憑藉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偉大的成就,向世人證明了:偉大與出身地位無關,即使是鞋匠的兒子,同樣也可以成爲——偉大的總統。

【點擊課件】也讓世人永遠地記住了他的名字——林肯

讓我們滿懷敬意地齊讀課題...

四、總結

1、同學們,美國總統林肯的小故事,它帶給你什麼啓示呢?用一兩句簡潔的話,寫一寫自己的感受。學生寫後展示。

2、《鞋匠的兒子》一文是根據臺灣作家林清玄的作品改編的,看看原文的結尾。

(出示):批評、訕笑、誹謗的石頭,有時正是通向自信、瀟灑、自由的階梯。那些沒有被嘲笑與批評的黑暗所包圍過的人,就永遠無法在心裏點起一盞長明之燈。(齊讀)

3、小結:通過本單元“走進名人風采”的主題單元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不少名人,有世紀老人巴金爺爺,有導彈之父錢學森,有鞋匠的兒子,讓我們記住這個光輝的名字——林肯。

五、作業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閱讀林肯的小故事。(見《補充習題》和《課外補充閱讀》

3、回顧本單元名人風采,開展主題活動:課後採訪身邊的名人,然後寫一篇習作。

板書設計: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 幫助學生梳理本學期學過的四會生字,從音、形、義、運用這四個方面去複習鞏固生字,並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2、 通過小組合作方式,培養團結協作精神,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活動準備:

1、 佈置好黑板,營造活動氛圍。

2、 用小黑板畫上表格,供課堂計分。

3、 把全班分成4個小組,每組確定一名組長。

活動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剛剛度過聖誕節,馬上又要迎來新年了。時間過得可真快呀,一眨眼,這個學期也快要結束了。相信同學們在這個學期裏面都學到了許許多多的知識,認識了很多的生字。這一節課,咱們就用比賽的形式走進生字樂園,大家可要努力了。

既然要比賽,咱們就得先聽清楚比賽規則。這一節課,我們一共要闖四關。這四關分別是:讀音我最棒,認字最拿手,寫字最認真,用字頂呱呱。四個小組只要順利的通過一關就能相應地在計分表裏前進一格。哪個小組前進得最快,哪個小組就贏了。聽明白老師的要求了嗎?

生:聽明白了!

師:好的,那咱們趕緊看看第一關都有哪些挑戰等着我們。

二、讀音我最棒。

師:課件出示:我會讀。

第一關第一關挑戰,我會讀。四個小組分別開火車,一人讀一個字。火車不停頓,全部讀準確的可以加分。第一組開始吧。

生:開火車。

師:好的。順利完成第一個挑戰。剛纔課件出示的都是我們這個學期要掌握的100個四會生字。同學們都讀得不錯。但是,老師還是發現有個別字是不好讀準確的'。特別是平翹舌音,前後鼻音。老師把這些難讀的字音都歸類整理出來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讀生字。

師:現在我們來玩一個小遊戲:今天天氣特別好,生字寶寶出來玩耍了,現在生字寶寶累了,想回家了,你能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家嗎?

生:給生字歸類。

師:真了不起,第一關,我們順利通過啦。

二、 認字最拿手。

師:好的,我們一起進入下一關:認字最拿手。

有不少生字寶寶長得特別像,有時候只要加一筆或者減一筆都能變成另外一個生字。

我們可要好好地分分清楚。

師:一起來看看這道練習題。課件出示。請學生回答。

師:生字變一變,不僅有趣,還能幫助我們記憶生字,拿出練習卷,看看還有哪些生字也能變魔術。

生:完成練習。小組代表彙報。

師:除了可以用加一筆減一筆的方法來記憶生字,猜謎語也能幫助我們記住生字呢。

生:猜謎語。

師:同學們是越來越棒了!第二個也成功拿下!

三、 寫字最認真。

師:生字的讀音和字形都難不倒我們,但是還要正確書寫生字才行。要把字寫好,就得把筆畫寫好,筆順寫對。我們先來複習一下這個學期學習了哪些筆畫。

出示筆畫表。

師:舉起你的小手,先自由地書空一遍,可以選擇你覺得最難寫的筆畫。

生書空。

師:在平時的學習中,總有一些小朋友把下面的筆畫混淆了,經過剛纔的複習,看看你能不能分清楚。

出示筆畫。學生邊說邊書空。

師:現在我們要進行聽寫比賽了。請同學們準備好練習卷。

生聽寫。講評。

師:聽寫比賽剛剛結束,數筆畫比賽又來了。請同學接着完成下一道題。

生完成練習。

師:把掌聲送給自己吧,第三關我們通過啦!

四、 用字頂呱呱。

師:勝利離我們越來越近了,馬上進行第四關:用字頂呱呱。

我們學習了那麼多的生字,就是爲了運用到學習和生活中去。現在老師就要瞧一瞧,我們班哪些孩子用字頂呱呱。

師:出示課件,量詞填空。

師:有些生字特別有趣,它可以跟不同的生字組成詞語。看看你能用這些生字組成哪些詞語。

課件出示:山 上 雨

大 水 衣

五、總結

祝賀同學們,我們已經順利通關,取得了勝利。以後同學們要和生字寶寶朋友都要過好這四關,生字寶寶一定會和你交個好朋友的,這四關就是——(指板書讀)希望同學們能用這四個方法,交上很多很多的生字寶寶朋友,我們有機會再來一次比賽,看哪個同學認識的生字寶寶最多好嗎?。下一節課,我們會繼續來複習詞語。這節課上到這,下課。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3

一、“自讀、自悟、自主表達”是教學中的主要活動模式

這幾項活動,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相互滲透,彼此相關。自讀是培養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重要形式。它強調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地閱讀,包括自主地選擇閱讀方式、閱讀的內容。教師通過激發興趣、指導學習方法,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策略選擇閱讀的方式:個人讀、集體讀、分角色讀,朗讀、默讀,邊讀邊思,邊讀邊問、邊讀邊交流等。自悟即自我感悟,指在大量感觸語言文字的基礎上,領會蘊含語言文字之中的奧妙、韻味、言外之意。小學語文是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階段,必須強調大量地感觸語言文字材料,培養語感,領悟文章的含義、作者的感情及表情達意的方法等。語言學習是以形象思維爲主,教師的提問、分析、講解不能代替學生的領悟,每節課必須留有足夠的.時間“空白”,讓學生靜思、自悟,還要常常組織學生相互交流啓發,在研討探究的情境中有所領悟。

語文課堂教學的自主表達方式是讀、說、寫、唱和畫。自主表達是在教師的點撥、啓發、引導下,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對學習成果運用不同方式在不同的情境中進行表達。如感情朗讀,口頭表述,寫學習心得,表格、提綱,甚至是體態語言、音樂、圖畫等各種方式表達學習成果。

自讀、自悟、自主表達是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的三項基本活動。由讀開始,以讀促悟,由讀而引發表述,以述啓讀,以述引悟,三者既是相對獨立的活動,又是和諧統一的學習思考過程。

二、激趣、巧導、樂學課堂教學模式

小學三年級到六年級的學生處於9到12歲。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動、愛表揚、愛模仿等特點。一些新鮮的事物最能引起他們的注意。重視別人的表揚,不怕犯錯,模仿能力比成年人強。記憶力好,愛玩,愛唱,愛遊戲,愛活動。我們應充分利用這些特點,激發學生學的興趣,培養學生開口說的習慣,提高聽說的能力,把一些枯燥無味的知識融入到唱歌、遊戲、情景對話、表演等學生喜歡的活動中。

課堂教學強調全體學生作爲主體的投入和參與,理想的目標是:在教師的巧妙引導下,全體學生興趣濃厚地參與教學活動,十分投入地進行語言的“四會”訓練。師生在一種教、學、玩的氛圍中進行知識的教授和學習。那麼,怎樣使語文課堂教學達到這種境界呢?根據主體教育思想的要求,語文學科的教學特點,小學生的心理特徵和學習認知規律,在教學中我們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即“激趣”。興趣是人對事物積極探究認識的心理因素,有了興趣,纔會認真地學和研究。巧妙地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即“巧導”。巧妙的引導能使複雜的知識變得容易理解,學生不會有厭煩的情緒。“樂學”即快樂地學習。這種學習境界是通過各種活動,例如唱歌、遊戲、情景對話、表演等,讓知識在良好的師生互動交際中融會貫通。

教學活動是師生雙邊互動過程。學生學習的興趣一方面來自於本身對新知識的好奇的心理,另一方面是受老師與外界的刺激。課前,老師首先要安定學生的情緒,營造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把學生引導到主動學習境界之中。在課堂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軟件、人物表演、動作、圖片、實物、幻燈、錄音、簡筆畫等多形式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掌握新知識。在溫故知新的過程中,與要學習的新知識之間作巧妙靈活的銜接,讓學生多歸納總結,並正確使用。

三、自主、協作、探索語文課堂教學模式

新的教育思想呼喚與之相適應的新的教育模式,特別是語文課堂教學,要堅決摒棄學生對知識現成接受的傳統模式,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中主動探索知識,爲學生提供獨立思考、合作探索、勇於創新的天地。爲此,我們探索的自主、協作、探索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就是要衝破以傳授知識爲主的先講後練的傳統教學模式,建立以學生嘗試爲核心的先練後講的現代教學模式。教學中教師先提出嘗試問題,讓學生嘗試解決,由於沒有現成的答案,沒有思想束縛,學生可以這樣試,也可以那樣試,爲學生創新留下空間。

自覺參與課堂教學模式,如“自主參與,自能讀書”小學語文精讀課文教學模式;“本生活自表達互交流”習作教學模式;自主發現,自覺探索,合作學習拼音教學模式;“自覺探索,認識發展”語文概念教學模式;“引、探、議、用、創”語文課堂教學模式;自學、整理、應用語文複習課教學模式;“激趣、巧導、樂說”語文教學模式;引導、感受、自主教學模式研究;“愉快參與,自覺實踐”的教學模式;自主實踐,拓展想象,培養創造力教學模式,等等。豐富的課堂教學模式,爲課堂教學注入了新鮮血液,輕負擔、高效率的課堂教學在我校得到了廣泛應用。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習11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明明遵守紀律,不遲到的好品德。

3、繼續學習按順序觀察圖的方法,看懂圖意,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按要求進行說話練習。

教學重點

1、學習本課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語詞。

2、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明明遵守紀律,不遲到的好品德。

3、看懂圖意,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4、按要求進行說話練習。

教學難點

1、課文較長,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爲什麼“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本課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二)藉助漢語拼音讀課文,能把課文讀正確,流利。初步理解文章內容。

二、教學重點

(一)學習本課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

(二)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三、教學難點

課文篇幅較長,能夠通順、流利地朗讀課文。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同學們,我們今天要認識一個叫明明的小同學,他可喜歡蛐蛐了,一次上學的路上他逮開了蛐蛐,那麼結果如何呢?請跟着老師一起學習語文,就會知道了。(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請同學們先按着圖的順序,觀察一下四幅圖,瞭解圖的大意。

(三)範讀課文。

1、聽老師範讀。

2、邊聽邊想,本課是寫誰的一件什麼事?

3、讀完指名回答:

本課寫的是明明沒有因上學路上捉蛐蛐耽誤學習。

(四)學習生字。

1、看田格中的生字,畫出課文中的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語。

2、隨老師範讀課文,看看自己是否把所有的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畫全了。

(1)教師邊讀,邊提示畫哪個詞。

(2)同桌互相對照一下,畫的詞語。

3、藉助拼音同桌一起讀準生字及詞語的音節。

(1)同桌互相讀,一人讀一人聽,互幫互學。

(2)檢查同桌學習情況。(用卡片)

(五)讀課文。

1、藉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提醒學生注意輕聲的讀法,“蛐蛐”第二個音讀輕聲。另外還有“啦,的,了”讀輕聲。

2、要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讀。)

3、邊讀邊體會生字詞在句中的意思。

(六)識記生字:本課生字也較多,要充分利用熟字快速記字。

叢:上邊“從”下面一橫。草叢是指很多很多的草生長在一起。單獨幾棵草長得再高也不能稱草叢。看圖理解。

扒:左邊提手旁,右邊“八”。扒開,因爲草很多,他要找蛐蛐,所以用手扒開草找蛐蛐。

仔:單人旁右邊一個“子”,還讀z!。仔細,和粗心是反義詞

遲:一把尺子的“尺”加走之旁。當“晚”講。遲到,我們小學生天天上學不遲到。

拍:左邊提手旁,右邊“白”。拍了拍身上的土,即用手把身上的土打掉。拍手,用手拍,所以提手旁。

往:左邊雙人旁,右邊“主”。往和來意思相反。往學校跑去,即向學校跑去。前往,往來,來來往往。

校:左邊木旁,右邊“交”。學校。

教:共11筆,左邊筆順是;也可以這樣記,先寫一個土,再一撇,然後加子字;也可以這樣記,“老”字下邊去掉“匕”換上“孑”。右邊是反文旁。

室:“到”去掉右邊立刀旁,上邊加寶蓋頭。教室:同學們在教室裏聽老師講課。

課:左邊言字旁,右邊“果”,或一棵樹的棵去掉木旁換成言字旁。上課,聽課,課堂。

追:筆順:,外面加走之旁。追趕,追上去。

利用生字卡片再次鞏固。

草叢扒開扒來扒去追上去仔細

遲到拍了拍往學校教室上課

(七)指導書寫生字。

1、重點指導。

追和教,這兩個字筆畫較多,比較起來又較生疏。

2、其它的字要求學生照田格的範字寫。

(八)作業。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明明遵守紀律,不遲到的好品德。

(二)繼續學習按順序觀察圖的方法,看懂圖意,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一)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明明遵守紀律,不遲到的好品德。

(二)繼續學習按順序觀察圖的方法,看懂圖意。

三、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明明遵守紀律,不遲到的好品德。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字詞。(課後第2題)。

1、先拼讀音節,拼的時候先一個字一個字的拼,兩個字都拼完後,再合起來讀詞。

2、在書上括號內寫字。老師巡視。

(二)按順序觀察書上的四幅插圖,用“誰在什麼地方,幹什麼”的句式,說一說每幅圖的意思。

1、明明走在上學的'路上,聽到草叢裏蛐蛐的叫聲。

2、明明放下書包,到草叢裏捉蛐蛐。

3、小文在路上喊正在捉蛐蛐的明明,讓他快去上學。

4、明明和小文剛走進教室,就上課了。

當你觀察好幾幅圖時,要先觀察幾幅圖的大概內容,確定幾幅圖的順序,然後再看圖說圖意,並且要把幾幅圖的內容聯繫起來說,即從整體出發。

(三)逐段學習課文。

1、學習課文第1段。

(1)小聲讀課文,標出共有幾句話,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

(2)再讀課文,邊讀邊看插圖、幫助理解句子的意思。

(3)指名每讀一句,就談談自己的理解。

①第一句話、告訴時間是早上,圖中的人物是明明,並說明他去上學。

②第二句話告訴我們明明聽到蛐蛐的叫聲。

③明明知道是一隻好蛐蛐。

讓學生反覆讀一讀第三句,想:爲什麼,明明一聽叫聲就知道草叢裏有一隻好蛐蛐呢?

這說明明明非常喜歡蛐蛐,並且玩蛐蛐很有經驗,只從叫聲中就能判斷是不是好蛐蛐。

(4)讀一讀這一段,再看插圖,用“誰,幹什麼時發生了什麼事?”的句式說一說這段的主要內容。

早上,明明在上學的路上,忽然聽到草叢中蛐蛐的叫聲。

(5)再仔細觀察圖,看一看明明的神態,想象一下:明明這時心裏會怎麼想?

“這真是一隻好蛐蛐,要是捉回家飼養起來,玩玩多好。”

2、學習第2段。

(1)自己讀第2段,標出共有幾句話,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2)逐句理解:學生讀一句理解一句。

①第一句話,驗證了明明的判斷,果真是一隻好大的蛐蛐。

②再細讀二、三兩句,畫出表示明明捉蛐蛐動作的詞語,想一想,從這些詞語體會出什麼?

捂,追,扒開,扒來扒去。

再觀察第二幅圖,看明明捉蛐蛐時的神態表情,聯繫詞句,說明明朗是多麼的喜愛蛐蛐,多麼想把這隻蛐蛐捉住呀。

(3)指導朗讀。

要讀出明明捉蛐蛐時的緊張心情。“輕輕地”讀輕些,“好大”“捂,跳,鑽,追,仔細,怎麼”這些詞要重讀。還要讀出明明捉不到蛐蛐焦急的心情,更體現了明明是那麼的喜愛蛐蛐。

(4)用“誰、幹什麼,怎麼樣”的句式說本段的段意。

明明在捉蛐蛐,蛐蛐又鑽到旁邊的草叢裏,明明扒開草叢怎麼也找不到蛐蛐。

3、學習課文第3、4段。

(1)指名讀課文3、4段。思考:

正當明明專心捉蛐蛐時,發生了什麼事?明明是怎麼做的?

找到相應的句子讀出來。

(2)看第三幅圖:

小文張大了嘴,使勁地喊明明,並且用手指向學校的方向,明明聽到小文的喊聲,回過頭來答應。

(3)指導朗讀第3段,要把小文喊的句子讀得聲音稍高,稍拖長點音,讀出喊的語氣。

邊讀邊想象,這時明明會怎麼想?這麼好的蛐蛐,沒有捉住太可惜了,繼續捉吧,可我還要去上學,怎麼辦呢?

(4)指名讀第4段;邊聽邊想,看看明明怎麼做?他毫不猶豫地,從草叢裏走出來,和小文一同上學去,他真是個遵守紀律的好孩子。

4、學習課文最後一段。

(1)自己讀全段,思考:

①“剛……就……”說明什麼?

②明明爲什麼看了看小文笑了?你想象一下明明這時心裏是怎麼想的?

(2)小組內讀句子談自己的理解。

(3)指名說一說自己的理解。

(2)認真觀察插圖,從圖中你都知道了什麼?

①明明恐怕遲到,使勁地往學校跑去,累得滿頭大汗。說明明明遵守紀律。

②老師捧着書本和粉筆剛往講臺走去,同學(女生)剛往凳子上坐,還沒坐好,說明是剛上課。

③明明回頭衝小文笑笑。心想:還好,我們沒有遲到;虧了你喊我,要不我們就會遲到了,謝謝你。(這裏的笑包含兩層意思,爲沒有遲到而高興,用笑感謝小文的提醒。)

(3)把全段讀一讀:“剛、就”“笑了”重讀。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讀全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明明遵守紀律不遲到的好品德。

(二)看圖把故事講給別人聽,並加上自己的想象。

(三)按要求進行說話練習。

二、教學重點

(一)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二)按要求進行說話練習。

三、教學難點

按要求進行說話練習。

四、教學過程

(一)小聲讀課文,想一想每段講的是什麼?

(二)邊讀課文,邊看插圖,然後看着四幅插圖講述《明明上學》的故事。講的時候,要加上明明的心理活動。

這樣既鞏固了本課的內容,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的說話能力。

1、讓學生自己先讀課文,再看插圖練習講故事。

2、小組內每人講一遍,評出本組優秀者。

3、各組優秀選手在全班學生面前講一講。老師要對每個學生講評,評好在哪兒,給學生以導向;同時指出不足,並告訴他應該怎樣改纔好。

(三)學習了這一課你有什麼收穫?

引導學生學習明明不因爲愛好而貪玩,遵守紀律、不遲到的好品德。

(四)說話練習。

1、讀題目明確說話練習的要求。

(1)“喜歡的”“故事”,既然是故事,就應當有故事的情節。只有你喜歡的,才能講得有聲有色。

(2)要講清:什麼時間,誰,發生什麼事,事的經過,結果如何?

2、自己動腦想一想,你想講哪個故事,自己試着講一講。

3、小組內講。

4、指名把你準備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1)要注意同學們講的故事的真實性。

(2)每講完一個,讓學生用一句話說出他講的是一件什麼事,培養學生會聽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5

【教材簡析】

《花鐘》是新課標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四組課文中的首篇,這是一篇很美的文章,本課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並例舉了牽牛花等九種花不同的開花時間來說明這個發現。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兩個原因,最後擴展開去,談到植物學家修建“花鐘”,其做法很奇妙。

【學生分析】本班學生基礎較好,進入三年級,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和比較豐富的語言積累,對大自然充滿了好奇。但由於處在農村,對收集資料的條件有限,學生課後查找資料有一定的困難。

【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學習和積累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以及“爲什麼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等知識;語言實踐中,學習作者用多種方式來表達句意。

2、通過引導學生探究,培養他們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說法。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能運用多種句式進行表達。

課時安排:第二課時

教學方法與手段:

以情境爲手段,利用直觀的畫面,引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瞭解花的特點。讓學生從整體上了解課文內容,畫出喜歡的句子。引導學生自學,在自學的基礎上交流自己的發現與感受。教師重點引導學生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體會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學習作者表達的方法。注重在讀中感悟,讀中體會,讀中訓練語感。注重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注重在語文的實踐中學習和積累語言。

教學準備:與課文有關的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識花名激趣導入

1、同學們,往前看,你們看見什麼了?

2、是啊,多美的花鐘啊!你們還認識這些花嗎?請用不同的方式和這些花打聲招呼好嗎?(課件出示九種花)

3、這麼多花真可謂是——用書中的話進行概括(鮮花朵朵,爭奇鬥豔芬芳迷人)。

4、過渡語:同學們聞到花朵的香味了嗎?你們喜歡這些花嗎?讓我們帶着花朵嬌豔,花的芬芳,再次走進這美麗神奇的花鐘吧。(板書課題)

二、研讀發現,品花時,賞花開

1、同學們,花鐘上花兒朵朵,課文中花仙子們更是爭齊鬥豔,熱鬧非凡。同學們想不想趕快去看一看呢?

2、請同學們輕輕地打開課文,認真地讀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邊讀邊畫出你喜歡的句子,認真體會體會,看看你有哪些發現呢?

3、學生自學彙報。

(1)發現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

那你能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嗎?從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來看,你發現了什麼?

(2)彙報喜歡的句子,說說喜歡的理由。

喇叭花:對比句子

凌晨四點,牽牛花吹喇叭想幹什麼呢?

誰想吹吹小喇叭,多種形式練習朗讀。

同學們還見過其他顏色的牽牛花嗎?練習說句子。

牽牛花真是一個能幹的小號手啊!

薔薇花:誰能綻開笑臉給大家看看?

同學們在什麼時候才能綻開美麗的笑臉,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引導練讀

睡蓮:和同學們一起起牀的花還有蒲公英花。

萬壽菊:男生練讀,氣勢盛大的。

菸草花:會醒來,會看夜景,真有意思。

月光花:做動作,她在跳什麼舞呢?

……

(3)花鐘上僅僅有這幾種花嗎?從哪可以看出來?(省略號)

(4)通過課後查找資料,誰還知道什麼花在幾點鐘開放?

4、同學們學得這麼認真,老師想考考大家,願意接受挑戰嗎?

5、課件出示填一填,同學們有什麼新發現嗎?

6、同學們想一想,剛纔我們是用什麼方法來學習第一自然段的呢?

7、填表格

序號開花時間開花的名稱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自學探究,尋原因

1、過渡語:同學們能用學習第一自然段的方法來自學第二自然段嗎?比一比看誰收穫最多。如果有問題,可以小組討論討論。

2、學生彙報,教師適時板書。

3、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曇花爲什麼會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呢?

4、大自然真奇妙,其實不同植物開花不同的原因還有很多,感興趣的'同學課後可以和老師一起去探究。

5、自學第二自然段。找出花開時間與什麼有關。

四、讀中感悟,贊花鐘

1、過渡語:同學們已經探尋了花的奧妙,想不想看看植物學家修建的花鐘?

2、欣賞世界各國的花鐘

花鐘上的這些花會在24小時內陸續開放,多麼有趣啊!

3、學到這,你有什麼感受呢?讓我們帶着自豪的感情來誇誇科學家這種偉大的創舉吧!

4、(課件出示)——齊讀最後一句話。

5、這可真有趣!(板書:有趣)用花的開放,就可以表示時間,這纔是真正的“花鐘”。

五、拓展延伸,練手筆

1、花的海洋,花的世界,真是奇妙無窮,剛纔大家通過讀、想、說、記,你們一定學會了很多知識吧!誰想說一說。

2、同學們真會學習,都讓老師羨慕了。那你知道作者爲什麼能把花開寫得那麼細膩,用詞那麼形象準確嗎?

3、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兩種老師喜歡的花。(課件出示)教師讀下水文。同學們能不能向老師這樣,也寫一寫你喜歡的花呢?展開你想象的翅膀,相信你一定會寫得更精彩的!

4、練筆,交流

5、課外延伸:繼續觀察自己喜歡的花或事物,寫一寫觀察日記。

6、(出示課件)教師小結。

板書設計:

13花鐘

不同時間開放

溫度、溼度、光照

花鐘原因有趣

動物活動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注重了語文學科的特點,引導學生多種形式進行朗讀訓練,以讀爲本,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發現,讀中體會,在讀中培養語感,感悟課文內容,讓學生感受到花朵的美麗,花鐘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根據三年級學生的閱讀特點,我採用了“扶放”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通過“自主、探究,發現”的學習方式,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從而一步步去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深入淺出,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達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同時,在教學中,我注重了學生對知識的積累遷移,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課外延伸和知識拓展,教師寫下水文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小練筆,突出了語文課堂讀、說、寫想結合的學科特點,注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初步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但在實際的教學中,發現還有不足之處。

1、教師在引導語言上,可能是重點詞語不突出,過高的估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造成學生把表示時間的詞語說成了句子,應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思考時間,讓學生畫一畫,然後再讀一讀。

2、在板書設計環節,雖然能夠突出教學重點,但設計卻不夠完美,和原設計有一定的出入。

【課例點評】

選入這篇課文意圖是,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執教者,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直觀的畫面讓學生感知花的美麗與可愛,讓學生產生對大自然的好奇,從而引入課文內容。

執教者緊扣訓練的重點,讓學生用不同的語言來表達對各類花的喜愛之情,教師再用親和力的語言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

接着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主學習第一自然段,邊讀邊畫出喜歡的句子,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大自然的奧妙。在學生交流體會的基礎上,教師相機的點撥,引發學生討論、朗讀,重點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去發現,讀出自己的感受,尊重學生自己的表達方式。創設了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執教者採用了“教”與“放”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學習完第一自然段後,教師讓學生自己總結學習方法,再讓學生按此方法自學下面的內容,使課堂教學具有層次性,這也比較符合學生髮展的實際。教師注重發現學生好奇心,拓展學生的科學知識,使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這體現了語文與實踐的完美結合。

執教者注重了朗讀的指導與訓練,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語言的表達方式,鼓勵學生有個性的朗讀,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會。

讀寫結合,是本課例的亮點。學語文,用語文,在實踐中訓練語言,提升語文素養,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理念,所以,執教者設計了小練筆。通過練筆不僅遷移了作者的表達方法,還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能力,表達了美好的情感。體現了語文的特點。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三自然段。

3、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瞭解五彩池的特點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培養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五彩池的特點以及池水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五彩池非常美麗,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思考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描繪的,五彩池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2、學生讀書思考。

3、彙報讀書收穫。(美麗、神奇)

4、梳理課文重點。(二、三四自然段)

思考:課堂上開場白爲“我們的近鄰四川省有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九寨溝,那裏山奇水秀,尤其是美麗的五彩池給遊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文章,學習作者是怎樣描繪那迷人的美景的。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思考:五彩池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這樣的開場白較直接、較明白地把學生引入課堂,但缺乏情感力量,加之課堂上講述時缺乏激情,沒能把學生儘快帶入較好的學習狀態。如果課堂上這樣處理:“傳說王母娘娘所在的天宮有一個瑤池,那裏的水有紅、黃、藍、綠、紫五種顏色。在九寨溝有這麼一個地方,那裏的水池更多,形態更美,顏色更奇。究竟是怎樣一個地方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然後告訴大家。”如果講述時情緒飽滿,情感濃烈,加上話語中暗含的誘發閱讀興趣的因素,一定能把學生儘快帶入學習狀態,爲後文學習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礎。

三、重點閱讀,理解內容,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五彩池的美麗令人神往,作者是怎樣向我們具體描繪這美麗的畫面的?

1、自讀第二節,讀讀畫畫重點句,瞭解五彩池的特點。

2、交流讀書收穫:

(1)交流五彩池的特點。(數量多、大小不一、形狀各異、顏色多樣、變化多) (2)討論省略號省略的內容,啓發想象出更多形狀的水池。

3、小結。

4、朗讀訓練。

思考:課堂上引導學生學習課文重點段(2自然段)時,讓學生自讀、勾畫,然後學生抓住重點句子談作者如何把五彩池寫美的,最後引導想象作者描繪的畫面,練習朗讀。這一教學環節對學生進行語文訓練時欠層次,欠深度。如果這樣處理,可能更好:

(1)自讀勾畫重點詞句,思考五彩池的特點。

(2)學生彙報五彩池總體特點:數量多,顏色多(美),形態各異。

(3)重點品讀寫顏色美和形態各異的兩個比喻句。關於顏色美抓住“各種不同顏色”“光輝”“寶石”體會出陽光明耀下五彩池顏色豐富,明亮耀眼,關於形態各異,先讓學生充分體會文中列舉的四種形態的美,還要讓學生充分想象水池更多美的形態,豐富文章“……”號的內容。

(4)引導學生想象畫面,教師這樣講述:“閉上眼睛,在頭腦中想象自己正站在五彩池邊,滿眼的水池,大大小小,形態各異,在燦爛的陽光下,呈現出多種不同的色彩:葫蘆形的那個是黃色的,鐮刀形的是綠色的,盤子形的是藍色的,最有趣的是蓮花形的`那個,外邊是金黃色的花邊,裏邊的花瓣紅粉交錯,正中間的花蕊卻是紫色的。一陣風吹來,吹亂了水池的顏色,色彩繽紛、五光十色、明豔豔的一大片。真美啊!”充分激發學生想象出活生生的畫面,培養想象力。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該節。這樣訓練由粗到細,由表及裏,能讓學生把握作者(語言)描繪的畫面,培養學生藉助語言展開想象的能力,體會作者對美麗的五彩池的喜愛讚美之情,感悟作者描寫自然景物的寫作方法,對作者的語言進行內化、轉化成自己的語言,並通過感情朗讀把這種內化表達出來,對學生學習所得加以外化,能較好地實現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四、欣賞五彩池池水的美麗和神奇。引讀這一節。

五、探究原因,瞭解大自然的奧祕。

1、根據第三小節的內容質疑:同樣是清水,爲什麼在水池裏顯出不同的顏色來? 2、學生讀書思考。

3、集體彙報:石筍——石粉——陽光

4、根據提示,用自己的話介紹原因。

(1)同桌介紹。

(2)指名以導遊身份向大家介紹。

5、小結。

思考:利用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和最後一句話質疑:明明是清水,爲什麼流到不同的水池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呢?能較順利地將學生引導到對第四自然段的學習。課堂教學流程:(1)學生自讀自悟。(2)然後彙報池水五彩斑斕的原因。首先抓出原因要點:石筍——石粉——陽光;倒影;接着學生組織語言,準備完整彙報原因;彙報時前兩位學生藉助書本把內容讀了出來,經過引導接下來兩位學生藉助板書用自己的語言,講清楚了原因。(3)學生以導遊和遊客的身份互相對話。(4)探究水池五彩斑斕的另一原因:池水很清(正因爲池水很清,它的透光性纔好,才能射透石粉,再經過反射和折射的作用讓水池呈現出豐富的色彩)。該環節既訓練學生理解內容又訓練學生語言表達,學生學習思路清晰,層次性強,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但在引導上還值得思考,當發現第一位學生只能藉助教材讀出原因時,應及時處理,要麼讓學生自己讀書思考組織語言,要麼讓學生通過討論互相啓發,儘快讓學生將書中語言內化,變成學生自己的語言。“池水很清”這一原因放在將書中現成內容學生之後討論並無大礙,如果將這一環節提前到梳理原因要點處,然後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原因將它一併說出,能讓學生形成更完整更豐富的整體認識。

六、學寫廣告詞。

1、引入練習。

2、學生獨立準備。

3、彙報交流。

七、課外延伸:推薦閱讀《中國名勝經典》

思考:綜觀整堂課的教學,師生都給人束手束腳的感覺。細究原因,主要在於教師情緒不夠高,顧慮較多,緊張有餘,無形中給學生心理壓力,沒讓課堂很好地活起來。在今後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準備,放下包袱,給自己足夠的信心精神飽滿地投入課堂,引領學生開展有趣的學習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努力吧!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7

一、 整體引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請大家迅速瀏覽全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指名回答:

(作者在天安門看到燈光,聽到讚歎,回憶起1947年,在沙土集圍殲戰中,郝副營長爲了戰鬥的勝利犧牲了自己的事。)

 二、 研讀課文

(一)提出問題,學生自讀感悟。

同學們,課文爲什麼以“燈光”爲題呢?

出示課件(1) 自學提示:

(1)默讀課文,思考爲什麼以“燈光”爲題?課文在開頭、結尾都寫到天安門前的燈,有什麼深刻的含義?劃出重點語句,並做簡單的批註。

(2)小組交流。

(二) 明確線索,初步感悟天安門前的燈光。

1.課文爲什麼以“燈光”爲題?

(因爲文章是以“燈光”爲線索的。)

2. 課文是怎樣以“燈光”爲線索來記敘的呢?按順序談一談你的感悟。

3. 指名讀第1自然段。

出示課件(2):

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着周圍的雄偉建築,使人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抓住“光明”、“溫暖”,從這兩個詞語中我感受到的舒適與寧靜。抓住“千萬盞燈”從這個詞語中我感受到壯觀與自豪。學生抓住“靜靜地照耀”,從中體會到舒適與寧靜。)

師板書:千萬盞燈

(三) 感悟郝副營長看燈光時的沉思。

1.過渡:作者也喜愛天安門廣場上的燈光,清明節前的一個晚上,又漫步在廣場上,忽然背後傳來一聲讚歎:“多好啊!”我心頭微微一震,是什麼時候聽到過這句話來着?噢,對了,那是很久以前了。於是,作者沉入了深深的回憶。這句話是誰在什麼情況下說的?你有什麼感悟?

2.師出示課件(3):

這會兒,他正倚着交通溝的胸牆坐着,一手夾着自制的菸捲,拿着火柴盒,一手輕輕地划着火柴。他並沒有點菸,卻藉着微弱的亮光看擺在雙膝上的一本破舊的書。書上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盞吊着的電燈,一個孩子正在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他注視着那幅圖,默默地沉思着。

(抓住 “注視”從中我體會到郝副營長看得認真、投入。)

師板書:吊着的電燈

3.“沉思”是什麼意思?

(深思的意思)

4.他在沉思什麼呢?

出示課件(4):

郝副營長在沉思___________________

(他在沉思當時窮苦人民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只有戰勝了敵人才能換來和平,才能……

他在沉思讓人民用上電燈。)

指名讀。

(四)感悟郝副營長對燈光的憧憬。

1.過渡:此時郝副營長注視着圖上的吊燈,他想的是中國的孩子們也用上電燈該“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語地說。沉思過後,突然,他湊到作者的耳邊輕輕地問:“記者同志,你見過電燈嗎?”作者是怎麼說的?郝副營長又說了什麼?你從中感悟到了什麼?

2.請一位同學來讀第6、7自然段。

師出示課件(5):

“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他把頭靠在胸牆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對未來的憧憬裏。

(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體會到來郝副營長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3.“該多好啊!”是說什麼好?

(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是說有燈光好)

師板書:憧憬中的電燈

4.“憧憬”是什麼意思?

(嚮往)

5.他還會憧憬什麼?

出示課件(6):

郝副營長憧憬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窮苦人過上幸福生活,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6.下面就請大家帶着自己的感受讀讀這兩段。

7.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感悟郝副營長在戰鬥中的英雄行爲。

1.過渡:郝副營長注視着圖上的吊燈,沉思的是隻有打敗敵人,才能能讓孩子們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於是他由衷地發出了讚歎:“多好啊!”郝副營長這樣憧憬是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那麼,郝副營長爲了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又是怎麼做的呢?你從中又感受到了什麼?

生讀書描寫戰鬥的自然段。

師出示課件(7):

突然,黑暗裏出現一星火光,一閃,又一閃。這火光雖然微弱,對於尋找突破口的部隊來說已經夠亮了。戰士們靠着這微弱的火光衝進了圍牆,響起了一片喊殺聲。

(抓住“一星火光”從中體會火光的作用大)

師板書:一星火光

出示課件(8):

划着了火柴,點燃了那本書,舉得高高的,爲後續部隊指了路。

2.後來才知道,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是郝副營長

生接讀:划着了火柴,點燃了那本書,舉得高高的,爲後續部隊指了路。

3.這一段作者在描寫郝副營長的動作時,是怎樣寫的?

(這一段運用了劃、點、舉三個動詞描寫了郝副營長的動作。這樣描寫使句子更生動形象。這樣描寫使郝副營長的動作更連貫,再現了當時的情境。)

4.齊讀這句。

5.引讀:

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爲了使突擊連的戰友不至全軍覆沒郝副營長毅然

(划着了火柴,點燃了那本書,舉得高高的,爲後續部隊指了路。)

爲了讓這場圍殲戰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郝副營長毅然

(划着了火柴,點燃了那本書,舉得高高的,爲後續部隊指了路。)

郝副營長爲了趕明兒勝利了,讓孩子們都在明亮的燈光底下學習寧願失去自己寶貴的生命,他毅然

(划着了火柴,點燃了那本書,舉得高高的,爲後續部隊指了路。)

6.同學們看書,文中寫郝副營長的行爲是第10自然段的,如果我們把文章改動一下,看看哪種寫法好,爲什麼?

師出示課件(9):

整個團指揮所的人都焦急地鑽出了地堡,望着黑圍牆。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突然,黑暗裏出現一星火光,一閃,又一閃。原來是郝副營長划着了火柴,點燃了那本書,舉得高高的,爲後續部隊指了路。

(自己讀,感悟區別。)

7.指名兩個同學來對比讀一讀。

一個學生讀文章的第9、10兩個自然段,一個學生讀改過的出示課件(9)。

(書上保持了敘事的完整性。

當時大家不知道是誰點的。

設置了懸念,使文章情節更加生動,引發人想象。)

8.引讀:這一仗我們消滅了敵人的一個整編師。戰鬥結束後,我們把郝副營長埋在茂密的沙柳叢裏。

(這位年輕的戰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爲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9.師出示課件(10):

這位年輕的戰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爲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10.自由讀讀

11.引讀:

郝副營長僅僅22歲,但(女生接讀:這位年輕的戰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爲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郝副營長最大的願望就是見一見電燈,但(男生接讀:這位年輕的戰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爲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郝副營長是著名的戰鬥英雄,本來有着光明的未來,但(全班接讀:這位年輕的戰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爲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12.這位戰鬥英雄這樣做你感受到了什麼?

(他用他的`生命換來燈光。)

13.是啊,是英雄的犧牲換來了今天天安門前的璀璨華燈。

指名讀最後一段。

師出示課件(11):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友來。

師板書:璀璨的華燈

14.你們從中感受了什麼?。

(體會是千千萬萬革命先輩用鮮血換來)

15.這璀璨的燈光又象徵着什麼?

(這燈光象徵着他們的革命精神,幸福生活。)

6、感悟首尾呼應、以燈光爲線索的寫作方法。

1.課文在開頭、結尾都寫到天安門前的燈,有什麼深刻的含義?

師出示課件(12):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着周圍的雄偉建築,使人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溫暖。

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友來。

2.請兩個學生讀兩句。

(體會開頭結尾相呼應的寫法,象徵着幸福的生活是無數英雄的犧牲換來的,這幸福來之不易。)

3.師總結歸納完成板書:本文以天安門前千萬盞燈引出回憶,通過描寫郝副營長注視圖上的吊燈陷入沉思,他想只有打敗敵人,窮苦人的孩子才能夠見到他憧憬的燈光。他在戰鬥中點燃了一星火光,這火光雖然微弱,但卻爲部隊指明瞭勝利的方向。而他也像無數革命先輩一樣,最終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文章是以這樣的線索來結構全篇的,線索清晰,結構嚴謹。我們同學們要記住這種寫作方法,並在自己的寫作中加以運用。

三、作業

仿照這篇文章的寫法,寫一篇記事文章。

板書: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認識“醒、雷”等8個生字。會寫2個字。

2、能正確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感悟春天的美。瞭解春天到了,大自然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導入新課

1、出示圖畫小朋友,春天已不知不覺來了,春天是個萬物復甦、柳綠花紅的季節。瞧,圖上畫的是什麼呢?你能不能說給我們聽。

2、師:春天來了,小朋友多高興呀!來,自己高高興興地把課題讀一讀。

誰來念?再讀得親切一點?再高興些。

3、師:想不想自己讀好課文?那麼遇到不認識的'字,怎麼辦?注意把字音讀正確、讀流利。讀好後,把不認識的字圈一圈,認一認,想辦法記住它。

二、檢查生字

1、哪些生字詞已是你的新朋友呢?來,告訴我們,大聲讀給我們聽。

2、“澡、雷”你用什麼好辦法記住它的?齊讀。

3、讀着讀着,瞧,又來了幾個新朋友,來,喊喊他們的名字。你有什麼發現嗎?

4、幫“柳枝、柳葉、柳梢”找找家。

5、開火車讀。

三、讀課文,感知內容

1、師:馮老師相信,這些詞到課文裏,你們能讀得更好,對不對?來,先自己試試,把課文讀讀。

2、開展朗讀接力其他小朋友拿起書認真聽,呆會做小評委,評評誰做到了正確、流利。

3、找小夥伴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四、理解課文,感悟內容

1、師:現在你能不能說說柳樹有幾個好朋友?來,拿起筆用“____”把它們劃出來。

2、說話訓練:用上“_________是柳樹的好朋友。”也可以自己用其他句式說。

3、讀準:春雷、春雨、春風、春燕、小朋友(詞卡貼在黑板上)

4、把5句話合併成一句話說說,可以用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柳樹的好朋友。

5、這些好朋友爲柳樹做了什麼呢?請你用喜歡的記號把它找出來。

6、老師這裏有幾個詞語(說話、洗澡、梳頭、捉迷藏、玩耍),來,讀讀,誰幫老師貼貼。貼好了說一句話。

7、指導朗讀:這羣好朋友真能幹,你能不能誇誇他們呢?這樣吧,選其中一個誇誇。

先自己試試。

⑴誰來誇?你誇誰?

⑵春雷會跟柳樹說什麼悄悄話呢?(機動)如果你也誇春雷,站起來也跟他一起誇誇。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五冊15課《羣鳥學藝》

教材分析:

這篇略讀課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貓頭鷹、老鷹、烏鴉、麻雀、小燕子向鳳凰學搭窩的故事。課文共7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總寫羣鳥到鳳凰那兒去學本領,第2—6自然段寫羣鳥學藝時的想法和做法,第7自然段講羣鳥學藝的結果。這篇童話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怕苦,不怕累,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全文語言形象生動,通俗易懂。課文的學習重點是第2—6自然段,從中知道小燕子等幾種鳥是怎麼向鳳凰“學藝”的。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3個生字,能借助拼音讀懂課文。

2、 學習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的方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演一演課文內容。

4、能聯繫生活實際理解課文,明白只有認真、虛心、耐心學習,才能學好本領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1、通過讀的訓練,使學生了解童話所要說明的道理。

2、採用同學討論和教師提示抓重點詞語的方法。

學生活動設計: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學、討論、交流。

教學流程設計: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小朋友們,你喜歡讀童話故事嗎?你讀過那些童話故事?講給同學們聽聽。

2、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篇新的童話故事《羣鳥學藝》。(板書課題)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①羣鳥指哪些鳥?②它們學的`是什麼本領?③學的結果如何?]

4、大家提的這些問題由誰來解決?怎麼解決?(引導學生明確學習方法)

二、學生自學。

師:現在請同學們帶着提出的疑問自學課文,讀到與剛纔提出的問題有關的地方做一下標記,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也做一個標記。

三、討論交流。

1、師:通過讀課文,你讀懂了什麼?

生A:貓頭鷹仍舊不會搭窩,沒有窩住。因爲貓頭鷹最不虛心,剛聽鳳凰講個開頭,就認爲沒有什麼好學的就飛走了。[讀有關課文。67頁]板書:

生B:老鷹、烏鴉、麻雀搭的窩很粗糙,因爲他們學到一點兒就走了,以爲自己會了。

生讀:老鷹聽剛說要在樹上搭窩,就想,原來就是找個樹杈,就飛走了。所以老鷹的窩只是幾根樹枝搭成的。[讀有關課文。67頁]

生讀:烏鴉聽說要把叼來的樹枝,一層一層地壘起來,以爲自己會搭窩了,就飛走了。所以烏鴉的窩是用許多樹枝壘成的。[讀有關課文。68頁]

生讀:麻雀雖然把窩搭在房檐下,卻不舒服,因麻雀只聽鳳凰說應該把窩搭在房檐底下,不怕風,不怕雨。他想和我想的一樣就飛走了。他並不知道應該怎樣搭窩。[讀有關課文。68頁]

生C:只有小燕子搭的窩,不僅漂亮,而且又結實,又暖和。(小燕子搭的窩爲什麼這麼好?)

生答:小燕子認真地聽完鳳凰講怎樣搭窩,學到了本領。

小燕子很虛心,從頭至尾都認真聽鳳凰講怎樣搭窩,聽完還向鳳凰表示感謝,他真學會了怎樣搭窩。[讀有關課文。69頁]

2、學生提問題:同樣是向鳳凰學搭窩,爲什麼有的鳥沒學會,有的搭的窩很粗糙,只有小燕子搭的窩不僅漂亮,而且又結實、又暖和呢?

3、細讀課文,思考並分組討論上面的問題。

4、全班交流,初步認識到小燕子認真、耐心、虛心地向鳳凰學習,所以學會了搭窩,而其它鳥很沒耐心,也不虛心,所以學得不好。在交流過程中相應指導朗讀。

四、分角色朗讀課文。

下面請選擇自己讀得最拿手的段落,在小組內分角色朗讀課文,小組推薦同學代表本組參加班上的比賽,體會不同的鳥不同的說話語氣,從而進一步理解它們不同的學習態度。[分組練習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練習。學生戴頭飾,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創新說話、深入理解。

讀了這篇童話故事,你想不想對這些鳥說些什麼?選擇自己的說話對象,想一想說些什麼?

1、我想對貓頭鷹說:你做事不虛心,就學不到本領。希望你改掉做事不虛心的壞習慣。

2、我想對烏鴉說:你不認真學習,就學不好本領。

3、我想對對老鷹說: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怕苦,不怕累,才能把事情做好。

4、我想對麻雀說:學什麼都要耐心地學,才能學到本領。

5、我想對小燕子說:小燕子你真棒!今後我要向你學習,做事情認真、虛心、有耐心,這樣才能學到真正的本領。

六、拓展延伸。

故事中的這些鳥會不會明白“只有認真、虛心、耐心,才能把本領學到手”的道理呢?它們今後的情況會怎樣?同學們可以把這個故事續編下去,並講給

你的父母聽聽。

板書設計:

15 羣鳥學藝

貓頭鷹 有什麼好學的

老 鷹 挺簡單 不虛心

烏 鴉 就是壘樹枝

麻 雀 跟我想的一個樣

小燕子 認認真真地聽,虛心學到真本領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0

學情分析:

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獨立的讀書,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要充分注意到課文的體裁特點,讀詩要邊讀邊想象,要重視形象感悟、整體把握。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藉助拼音讀準生字“丫”“汲”,讀讀記記“花苞、柔軟、柳絮、喧鬧、梳妝、水墨畫”等詞語。

2.背誦喜歡的詩歌,感悟兒童詩的特點,嘗試寫一首兒童詩。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學生讀兒童詩的興趣。

情感態度價值觀: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樂的生活和美好的願望。

教材分析: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學生讀兒童詩的興趣。

教學難點

通過品讀領會兒童詩表達上的特點。

教學媒體:

教學《兒童詩兩首》一課時,配合電教媒體,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聲中想象兒童生活的畫面,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對美的嚮往和追求, 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深入領會課文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學習《我想》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此時,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幫你實現一個願望,那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呢?

2.是啊,美好的願望有那麼多,要是都能一一實現那該多好啊!這不,有一個孩子就把自己的願望寫進了詩裏,他的願望是什麼呢?趕緊去讀讀吧。(生帶着問題自由朗讀詩歌)

(二)初獨詩歌,明白大意

指名分小節讀詩(注意“丫”、“汲”的讀音)。

自由讀詩,讀通順,讀流利,並想一想,孩子的願望是什麼?

交流作者在每一個小節裏所表達的美好心願。(師隨機板書)

(三)精讀詩歌,進入情境

1.那麼多願望中,哪一個最令你神往?說說理由。

2.誦讀最神往的願望,品讀這一節詩句,想象畫面。

3.想象“我”是在怎樣的情景下產生這些願望?

有感情地朗讀。

(四)賞析詩歌,領悟寫法

1.生自由朗讀全詩,體會這首詩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

2.生交流自己的發現:

每一小節都以“我想??”作爲開頭,表達自己的夢想。

每一小節裏都有一個疊音詞如“悠呀,悠──”“長呀,──”這樣的語句。教師引導學生小結:

3.生再次自由讀文,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

4.全體齊讀。

二、學習《童年的水墨畫》

(一)自由讀詩

生自由朗讀全詩,理解詩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二)理解大意

1.指名生讀詩,其餘生邊聽邊試着在每節的標題後加上動詞,概括主要內容。

2.生個別回答,教師隨機板書:“街頭閱讀、溪邊釣魚、江上戲水”。

3.分組讀詩,生概括全詩大意。

4.學生質疑,釋疑。

(三)賞析詩句

1.畫出文中精彩的語句,反覆誦讀、體會。

2.欣賞交流佳句。如:“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魚兒和笑聲”“像剛下水的鴨羣,扇動翅膀拍水戲耍”等語句,體會詩句所包含的動感畫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

3.感情朗讀。

(四)鑑賞寫法

1.默讀兩首詩,比較這兩首詩在表達方式上有什麼區別?

2.交流感悟。

3.小結:

第一首,每小節的結構基本相同,並且都圍繞“夢想”這一主題,語言比較跳躍。

第二首,主要通過捕捉鏡頭來記錄童年生活場景,有一種動態的美,還有一定的故事情節性。

4.模仿這兩首詩中的其中一首,記錄下自己的童年夢想與童年趣事。

5.生動筆習作,教師巡視。

6.交流作品,師生互動點評。

三、總結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們記憶、收藏的場景,請大家課外多閱讀其他兒童詩,豐富我們對童年生活的記憶,或者仿照課文寫法,記錄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與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1

一、訓練目標

通過對體態語的訓練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訓練重點

1.瞭解體態語在口語表達中的作用。

2.練習在口語表達中輔以體態語。

三、訓練方法

通過一些具體的材料加以訓練。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訓練步驟

(一)分析體態語

明確:體態語包含手勢、眼神、其他面部器官動作及身體動作。

1.手勢

手勢在口語交際中起着重要作用。

兩人會面,一般先握手。握手有力,常常是熱情、友好、高興的表現;握手無力,常常是敷衍、冷漠、魄力不大的表現。

談話時,雙手背後,常表現出自信、思考或悠閒;手指有小動作,表現出不耐煩、不感興趣或不以爲然;用手指摸額頭,表現困惑或害羞;兩手指尖相合形似尖塔,表現出充滿自信;兩手指尖相合形似倒尖塔,表現出心情平靜,願意傾聽意見,等等。手勢,是人內心活動的外化,當然可以幫助我們表達我們的想法。

2.眼神

在體態語中,眼神是最重要的。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人之精神,歸於二目”,眼睛能夠傳達出最細微的情緒波動。

一般說來,在談話中,目光注視着對方的前額,是一種嚴肅辦公事的態度;目光注意對方雙眼與嘴部之間的`三角區,是一種較親切的交往的態度;目光捉摸不定,或不敢正視對方,常常是膽怯、害羞,或內心有隱祕;目光移向別處,可能表現出厭惡或拒絕;注視時瞳仁放大,常常表現出愛和興奮等。

3.其他面部器官

其他面部器官也對錶達有輔助作用。眉毛上聳,常表現驚訝、欣喜或害怕;單眉上揚,表現詢問、不解;嘴角上翹,常表現樂觀、豁達,好交;嘴角向下,則常表現悲觀、不滿或固執;手摸鼻子,常表現不相信對方或自己尚有懷疑;手摸耳朵,則表現自我欣賞或想打斷對方話題。

4.身體

人的身體動作也可以表現人的心態是充滿信心,還是不安、恐懼;是專注傾聽,還是興趣不大,都能從人的動作中表現出來。

在口語交際中,非語言因素與語言因素總是相輔相成的。表達者的體態語,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表達的內容;我們自己的體態語,也可以幫助別人理解我們。—般說來,在登上講臺的一剎那,我們就力求體態風度能使全場聽衆肅然起敬或注意力集中;在開口表達以後,又力求讓聽者有安靜和諧的氣氛,最忌輕佻作態、譁衆取寵。總之,體態語的運用,要出於自然,恰到好處。

(二)練習

1.規定練習(十分鐘)

(1)指出下面三段文字中體態語的具體表現,並討論它們的作用。

①在舉世矚目的抗洪搶險鬥爭中,一位縣委書記正在全縣幹部會上做鼓動演說,演說是這樣結束的:“廣大的幹部羣衆們,我們一定能截住肆虐的洪水……”只見他右臂向正上方高高舉起,而後迅速有力地將五指分開的手掌猛地劈向前方。

作用是:

②影片《列寧在十月》的結尾:起義的工人、士兵攻佔冬宮以後,列寧來到斯莫爾尼宮聚滿起義的工人、士兵的大廳裏,歡呼聲山呼海嘯一般,窗外炮聲隆隆,列寧走到臺前,大廳平靜下來。“同志們!布爾什維克的同志們!”列寧把右手向前一揮,說:“今天,大家一直所說的那個工農革命,成功了!”影片定格在這歷史的瞬間:列寧身體稍向前傾,兩眼眺望前方,左手拇指插在胸前西服背心裏,右臂有力地向前伸展,右掌心向下四指併攏果斷地指向前方。

作用是:

③小學二年級語文課上,老師讓一個八歲的小學生上臺領讀漢語拼音。領讀結束後,老師摸摸這個學生的頭,對講臺下其他學生說:“你們看,他像不像個小老師?”學生們齊聲答道:“像——”

作用是:

(2)一篇《人體語言在預審中的效應》的文章中說:“預審員在運有有聲語言訊問被告人的同時,還伴有相應的手勢、動作、眼神等無聲語言,即人體語言,以期補充有聲語言的未盡之意,強化訊問的震懾力。人體語言在訊問中是有積極效應的。”文章歷數了多種體態語的具體效應,讓我們也來參與、推斷一下如何?

預審員的體態語

體態語類型

表達內容及效果

眼部語言

①關鍵時刻中止訊問,以直視的目光盯住對方。

②有意微翹下巴,眼光從鼻尖下劈式地俯視。

手部語言

①手掌刀狀下劈

②握掌向下砸去

③握掌伸出食指作指點狀

(3)選擇下面體態語運用恰當的一項。

①某領導做下屬的政治思想工作。

A.領導在平時辦公的桌後端坐,讓下屬坐在桌前一張椅子上。

B.領導與下屬同價值規律一張長沙發上,共用一隻菸缸,不時交流目光,促膝而談。

答:()

②某人想與同事達成一項協議。

A.兩人正襟危坐,不露聲色,認真嚴肅地談。

B.兩人並肩在林陰道上漫步,一方時而用手拂去對方身上的樹葉或飛絮。

答:()

③某位同學正在勸說你和他一起去看球賽。

A.他和顏悅色,目光專注,言語懇切。

B.他着急地看着表,不時回過頭去,看看班裏還有誰。

答:()

④一個同學和你長談到半夜,而你早想睡了。

A.你不時看錶,一會兒給他倒杯水,一會兒去關窗戶,用手掩着打哈欠。

B.你強打精神,表現談興正濃,眼大眼睛看着他。

答:()

2.自由練習

自己選擇內容,五分鐘時間準備,做一次簡短的講話,要求用上體態語,學生及教師共同給予評價。

六、課外練習

嘗試在課餘時間,在與同學或其他人的交往中,藉助體態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並將表達內容記錄下來。

交往對象:

表達的意思:

運用的體態語: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2

學習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欣賞品味犟龜這一形象,全面理解“犟”的多層含義。

3、體會文章的主題,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

教學重難點:

理解“犟”的含義和小烏龜行爲的思想價值。

教學準備:

學生充分地預習課文。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趣引入,初理“犟”

1、同學們,傳說中,它背起了宇宙大地;它是動物界中的老壽星,它還曾跟兔子賽跑過,你們知道它是誰嗎?(學生回答:烏龜)對,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隻可愛的小烏龜,它是由德國的兒童文學家米切爾·恩德給我們帶來的“犟龜”。(按鍵出示課題)

2、齊讀課題。“犟”是什麼意思呢?誰來告訴大家?(指導學生看“犟”下面的偏旁“牛”後,指名學生回答。)(按鍵出示字幕——犟——固執,不聽人勸)。

二、整體感知,發現“犟”

1、課文的標題是“犟龜”,那這隻小烏龜到底是怎麼“犟”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首先,讓我們大聲地朗讀課文,讀的時候要注意:(按鍵出示字幕:朗讀課文,要求:(1)讀出各種小動物“說話”的語氣、語調,揣摩它們“說話”時的`動作、神態。(2)在文中找出最能體現小烏龜“犟”的特點的句子。)

2、指名同學接力複述課文。

3、文中哪句話最能突出小烏龜“犟”的特點?

歸納:按鍵出示字幕:我的決定是不可改變的。

4、“我的決定是不可改變的。”這句話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每次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說的,說明了什麼?(先找到相關部分,再讀,最後再分析)。

三、合作探討,感悟“犟”

1、那麼小烏龜是順利地實現了它的決定麼?在這個過程中它遇到了哪些困難和阻礙呢?相機按鍵板書:

(1)蜘蛛——嘲笑,爬得慢 小烏龜——決定不可改變

啓發:當你被別人輕視時,你會怎麼辦?

(先不下定論,讓學生自行感受,以下同)

(2)蝸牛——方向反了 小烏龜——調轉方向

爲什麼小烏龜沒聽蜘蛛的意見,卻聽了蝸牛的意見?這說明了什麼?(樂於聽從正確意見)

啓發:當你努力了很久,別人卻告訴你,你之前的努力方向是錯的,你會怎麼辦?((1)改變方向,從頭再來,因爲走自己的路也要聽別人說。(2)一個方向走到底,付出任何代價也不改變。因爲但丁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3)壁虎——婚禮取消 小烏龜——我的決定是不可改變的

(4)烏鴉——獅王去世 小烏龜——我的決定是不可改變的

當你一直看不到成功的跡象時,你會怎麼辦?

((1)繼續努力;(2)放棄努力)

2、如何評價烏龜這種犟性好壞呢?結合實際生活情況談談你的看法。

生:(自由討論並發表意見)

(好:是因爲有執著的精神;壞:是因爲不聽人勸,一意孤行。)

3、你認爲犟龜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結合課後練習)

(我認爲犟龜是成功了,因爲它要參加的是有史以來最熱鬧的婚禮,最後它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4、師小結評:是呀,生活中“犟”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因此我們要採取辯證的觀點來看待問題,然而本課的小烏龜犟得好、犟得妙,它正因爲犟才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5、讓我們分角色朗讀課文,要讀出各種小動物的語氣、語調、語速。(讀完課文,指名評價)

四、質疑解疑,深究“犟”

師:我們讀了,聽了,看了這個故事,同學們肯定有不少收穫,同時,也可能存在很多疑問,現在,就請把你的疑問提出來,先前後左右的同學互相討論,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呆會兒提出來,我們全班同學共同探討,希望同學大膽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1、學生自主質疑解疑,重點討論以下問題:

(1)小烏龜並未趕上獅王二十八世的婚禮,算不算個成功者,爲什麼?

(2)是不是做任何事,在任何情況下只要“堅定信心”,就一定能成爲一個成功者?

2、大家表現得很不錯,提了很多與課文有關的問題,現在來談談你的收穫。

五、拓展想象,深化“犟”

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小烏龜回來的路上再遇到那些勸阻者,會說些什麼呢?學習本文抓住特徵擬人化的手法,把你的想象寫下來。

六、總結全文。

同學們,我們做事也會像犟龜一樣,不可能一帆風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我們不僅要有堅定的信心,還要有勇氣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立於不敗之地,成爲生活的強者,成爲展翅高飛的雄鷹。讓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也能像小烏龜一樣,犟得精彩,犟得可愛,犟得有理。

板書設計:

腿短路長

9、犟龜 走錯方向 我的決定

婚禮取消

不可改變

獅王去世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3

 課文說明:

這篇課文講的是英國的大科學家牛頓小時候的故事,牛頓做成了一架小風車,因爲出風國爲什麼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的嘲笑。從此以後,牛頓發奮學習,逐漸養成了刻苦鑽研的習慣。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使瞭解牛頓能夠朋會做風車,但講不出道理這件事中接受教訓,從而發奮學習的故事,教育學生向牛頓學習。

2 繼續學習預習課文,做到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3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辯析多音字“幾”的讀音。

4 學習仿照第二自然段寫不,圍繞着“喜歡幹什麼”,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牛頓正確對待別人的嘲笑,正視自己的缺點,發奮學習,頭

養成刻苦鑽研的習慣。

教學難點:

1 理解牛頓的神態變化,“得意”、“發愣”、“羞得滿臉通紅。”

2 理解重點句:“小風車摔壞以後,牛頓心裏難受極了,但沒有流一滴眼淚。”從此,牛頓發奮學習,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爲什麼,漸漸地養成了刻苦鑽研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板書課題:做風車的故事

齊讀課題後,學生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老師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課文寫了誰做風車?他爲什麼做風車?他怎樣做風車?做風車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以上這些問題都是圍繞做風車展開的,讓我們帶着以上的問題學習課文。同時學習第二自然段寫法,圍繞着“喜歡幹什麼,怎樣喜歡的”寫一段話的方法。最後練習朗讀。

二、範讀課文,聽讀思考: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牛頓說不出風車會

轉的道理,受到同學們嘲笑的?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讀,思考:

(1)第一段講了什麼?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牛頓特別喜歡做手工?

四、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 自由小聲朗讀,思考: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2 根據下列問題批畫:

(1) 從哪些句子或詞語可以看出牛頓喜歡風車、愛做風車?

(2) 牛頓的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3 投影:

讀下面的句子,理解帶點詞語的意思,再想想這些話說明什麼?他每天仔仔細細地看,幾乎忘了回家,以後每天放學,他都要跑去看一陣子?

4 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

學習圍繞“喜歡幹什麼,怎樣喜歡的”寫一件事的方法。

五、學習第四、五、六、七自然段。

1、默讀思考:同學牛頓的風車有哪些看法?卡特的意見對不對?討論回答。

2、找出牛頓神態變化的詞語,並說說這些態變化的詞語說明了什麼?

3、看書中插圖,圖上有幾個人物?哪個是牛頓?哪個是卡特?說出道理?

4、指名感情朗讀課文。

5、小風車被摔壞以後,牛頓爲什麼心裏難受極了,但又沒有注滴眼淚?

6、齊讀最後一自然段,思考:牛頓是怎樣發奮學習的?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七、分組討論:你喜歡牛頓嗎?爲什麼?

八、齊讀全文。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4

設計意圖:

《田園詩情》是一篇散文,描寫了水之國,花之國,牧場之國的荷蘭田園風光,洋溢着寧靜悠閒的情趣.作者以描繪荷蘭的自然景物爲主要內容,精心選擇一系列意象,營造出寧靜優美的意境,抒發了對荷蘭田園風光,以及自由安詳生活的讚美和嚮往之情。全文彷彿是介紹荷蘭的影視風光片的解說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教師要引導學生憑藉課文的語言文字,感受荷蘭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上課一開始,多媒體展示荷蘭如詩般的美景,草原、風車、鬱金香都充滿了濃濃的異域田園風情,而成羣的牛羊、駿馬則讓人感受到荷蘭這片自由土地上的勃勃生機。一幅幅精彩畫面的展示,讓學生彷彿身臨其境,學習的興趣大大提高,讓學生不知不覺就進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激發起學習課文的慾望。

再通過感受這首田園詩,讓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從整體上把握課文,感覺作者對荷蘭的喜愛之情.再進行學習。

然後讓學生逐段深入的品讀課文,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語句,讀出自己喜歡的景色,說出自己爲什麼喜歡。

用賽讀,配樂讀等方式,啓發學生口中讀出感覺,眼前讀出畫面,心中讀出情感,悟出新的見解。鼓勵學生對語句的個性感悟。避免煩瑣的分析而把課文搞得支離破碎,並在品讀課文的基礎上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積累優美詞句。

最後,讓學生迴歸整體,真正理解“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的含義。

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兩個自然段。

2、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情感目標:

憑藉課文語言文字,感受荷蘭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誦讀,體會課文所展示的詩情畫意,並有意識地積累優美詞句。

 教學難點:

憑藉課文語言文字,感受荷蘭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要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品味作者形象生動的語言。

教具準備:

荷蘭風光的多媒體課件有關荷蘭的資料、圖片 抒情背景音樂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心中的田園是什麼樣子的?(板書:田園)

是的,同學們心中的田園充滿了詩情畫意(板書:詩情)

今天,我們要領略的田園詩情來自歐洲西部的花之國,水之國,牧場之國的荷蘭,讓我們隨着課文一睹那獨居特色的域外風情吧.

二、 精讀細品,讀中感悟

1播放荷蘭風光的視頻,師抒情配畫面解說.

2欣賞完後,你認爲荷蘭是一首怎樣的田園詩呢?(板書:這是一首_____的田園詩!)昨天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有自己初步的感受.現在請同學們再次朗讀課文2--4自然段,說出自己的感受.

3 你覺得這是一首什麼樣的田園詩呢?(根據生回答板書:充滿溫情 悠然自得 無憂無慮等)

4再讀2--4自然段,你是從哪些句子中讀出來的?

5指名交流.

重點體會的句子1)“牛犢跑前跑後,活像頑皮的孩子;老牛儀態端莊,好似牛羣的家長。”這裏作者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擬人和比喻)把它們當作人來寫,把牛犢比作——孩子,而且是——頑皮的孩子,而老牛呢,儼然是——牛羣的家長,那它們的家就是——這草原,這大自然。(評:這是一幅生動而溫情的畫面。這是多麼富有生活情趣呀!)在這大家庭中其他成員在做什麼呢?(引讀前兩句,談感受)

(2):“碧綠色的低地鑲嵌在一條條運河之間。成羣的駿馬驃悍強壯,腿粗如樁,鬃毛隨風飛揚。”“鑲嵌”的意思是(生查字典)——(把一樣東西嵌入另一樣物體內)用在這裏你看到了什麼?(評:荷蘭的低地和運河相互交錯,也說明了荷蘭運河多,面積廣。)“隨風飛揚”這個詞你感受到什麼?(駿馬飛奔時的情景,強壯的'原始生命力,自由的嚮往和熱愛)

(3)“遼闊無垠的原野似乎歸它們所有,它們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它們是誰?(駿馬)爲什麼說它們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沒有牧人的吆喝,沒有食物的紛爭,沒有強敵的進攻,馬兒是這無邊草原尊貴的主人,駿馬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生活,無拘無束的自在和任意馳騁的英姿,駿馬和草原是這樣的“和諧”。)

(4)和草原如此和諧的又豈止是駿馬,它們還指誰?(奶牛、綿羊、豬羣、小雞、長毛山羊)讀相關句子,讀出安閒與悠然自得。

6指導學生美讀品味.配樂朗讀。

7教學5--6自然段

白天的荷蘭牧場是一首如此生動和諧的田園詩,那麼傍晚、晚上呢?這又是首怎樣的詩呢?請你讀讀5-6自然段,畫出讓你感受到這份詩情畫意的句子,多讀幾遍,細細體會。(板書:寧靜美好)

(1)狗不叫了,圈裏的牛不再發出哞哞聲,馬也忘記了踢馬房的擋板。沉睡的牲畜,無聲的低地,漆黑的夜晚,遠處的幾座燈塔在閃爍着微弱的光芒。(作者用排比的句式,分別從時間、空間、動物的狀態營造了一幅寧靜的田園夜色圖。而閃爍着“微弱的光芒”,一方面反襯出夜色的寧靜美好,一方面也爲寧靜的夜色增添了生氣。

8 配樂朗讀。

三、總結課文

1齊讀板書;

2齊讀課文最後一自然段.

學生讀自己認爲優美的段落;摘抄自己認爲優美的詞句;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四作業

10 田園詩情

花之國 水之國 牧場之國

這是一首_________的田園詩!

充滿溫情

悠然自得

無憂無慮

寧靜美好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5

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在9篇課文的後面安排了“資料袋”,“其目的在於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瞭解與課文有關的信息,拓展學生的視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該如何把握特點,用好、用活資料袋,提高教學效率呢?

一、注重整合,讓資料袋“物盡其用”

本冊教材的設計較爲充分地體現了“整合”的課程理念,資料袋不是“單純的資料”,而是課文學習的有機組成部分。基於這樣的認識,教師研讀教材之後,分析每一個資料袋的作用,將資料袋的使用與課文的學習結合起來,就能引導學生用好資料袋,使其“物盡其用”。

【案例】 《奇怪的大石頭》一文之後的資料袋爲學生提供了李四光經過長期研究,爲祖國摘去“貧油國”帽子的資料。學生通過這個資料,反過來再讀課文,就能夠知道李四光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跟他小時候善觀察、愛提問是分不開的。《我不能失信》之後提供有關宋慶齡簡介,《孔子拜師》之後提供的關於孔子的介紹,都屬於類似的安排。引導學生學習這些資料,可以課前預習,爲學習課文做鋪墊;也可課後延伸,讓孩子感悟偉人的成功與兒時的因果關係,增強自身的學習動力,覺得自己“也可以那樣”。

整合的課程觀,還要求學生將資料袋中的資料進行整理,最終變成“自己的東西”,豐富語言積累,從而“一物多用”。

二、鼓勵創新,讓孩子成爲資料袋的主人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利用資料袋的時候,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強調“可以這麼用”“也可以那樣用”,還要引導思考“怎樣用最好”。在本冊的九個資料袋中,由於資料內容的差異,使用時方法應該靈活多樣,鼓勵學生創新思維。

【案例】 《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文課後的資料袋,爲孩子們展現了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生活的場景,生動的畫面可以豐富他們融入民族大家庭的幸福體驗孩子如果想知道那些少數民族同胞在做什麼,也可簡要涉及,讓想知道的同學課前查閱其他資料,比如阿昌族同胞吹起動聽的葫蘆蕭,傣族姑娘挑起可愛的竹簍等等。只要孩子們感興趣,也可結合課文進行“我想和(什麼族)的小朋友(做什麼)”的說話訓練,激發學習的興趣,還可以讓孩子說說“我還知道……”。

在引導孩子學習使用資料袋的過程中,與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結合起來,有意鼓勵創新並注意保護他們的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把資料袋越用越活,越用越好。

三、培養習慣,讓資料袋不斷充實

培養學生使用資料袋的良好習慣是很重要的,對於用得好的同學一定要適時表揚,樹立榜樣,力爭讓收集資料、合理使用資料袋成爲孩子們的自覺行爲。教材上提供的資料袋其實不多,這爲學生自己動手,收集整理資料,形成自己的資料袋提供了空間。

【案例】 《趙州橋》一文課後並沒有提供資料袋,但是如果學生養成了積累資料的習慣,加上教師的引導,他們完全可以自主地通過課外書、網絡等各種渠道瞭解祖國燦爛悠久的'“橋文化”,進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激發民族自豪感。這種學習的過程也是對孩子們自身資料袋的補充。如果孩子們查閱資料、收集整理資料的速度加快了,豐富資料袋的工作完全可以在大多數課文學習之前或之後自覺主動地進行。至於本身就有資料袋的課文,比如《蜜蜂》《玩出了名堂》,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意願,鼓勵通過查閱課外書或網絡等形式,進一步豐富資料袋的內容,只是教師關注的不要停留在知識本身,而是應關注收集整理信息的過程和資料的使用。

建議老師們給每個孩子提供一個資料積累專用本,課外資料、妙詞佳句都可納人。教師對孩子自身資料袋的關注,就會激勵孩子收集整理資料的熱情,長此以往,孩子的語文能力將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四、尊重差異,讓資料袋煥發個性光彩

學生由於個體的差異,對於資料袋的使用一定存在差異,這是很正常的,所以教師應多做“正面引導”,樹立榜樣,而儘量不要“強行要求”,打擊弱勢。如果收集整理資料、運用資料袋變成教師強制要求的行爲,就使得原本很快樂的學習過程變得索然無味,令學生產生牴觸情緒,費力低效。

【案例】 《給予樹》課後關於聖誕節的資料,《“東方之珠”》課後關於香港的資料,孩子們一定都非常感興趣,但這些資料比較少,許多孩子或許已經知道,於是“想知道”,這時教師可以讓這部分孩子查閱資料,然後共同交流。對於那些能力相對較弱的孩子,也可讓他們盡力而爲,告訴他們“可以做得更好”,在與同學資料的“共享”中得到提高。另外,鼓勵學生自身資料袋在內容、形式上以及命名、美化方面應儘可能體現自己的個性。

條件允許的話,那些豐富多彩的、個性化資料袋就可以成爲一個繽紛的展臺,讓孩子們在展示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體驗成功。

拿到新教材,我們需要統攬全局,把握教材的特點,把資料袋這一種新的形式放到整個語文課程資料中來加以認識,這樣才能在資料袋的使用上靈活自如,不致顧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