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經典】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

【經典】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3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經典】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教師在寫教案時,一定從實際出發,要充分考慮從實際需要出發,要考慮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該簡就簡,該繁就繁,要簡繁得當。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是誰在敲門

活動目標:

1、學習有感情地對唱歌曲,並愉快地參與遊戲。

2、熟悉同伴名字,初步學習有禮貌地交往。

活動準備:小猴及小熊的貼絨、布偶、頭飾若干,節奏卡等。

活動過程:

一、練習節奏

1、請小朋友聽老師拍節奏,猜猜是什麼小動物來了。

2、出示貼絨小猴及節奏卡(**/***—)。小猴是按這個節奏跳出來的:“小猴,跳跳跳。”

3、出示巾絨小熊,引導幼兒按節奏說:“小熊,走走走”。(這個環節重點練習節奏,貼絨小猴、小熊隨着節奏在節奏卡上跳躍,能使幼兒獲得直觀印象,自覺把歌詞與節奏聯繫起來,爲後面學習歌曲打下基礎。)

二、欣賞歌曲

1、咦!小猴、小熊怎麼豎起了耳朵?它們聽到了什麼聲音了嗎?

2、兩位教師分別扮演小猴、小熊對唱,幼兒完整欣賞。

3、這首歌幾個人唱?和其他的歌曲有什麼不一樣?(教師神祕的表情和口吻很快把幼兒的興趣調動了起來。兩位教師的表演使幼兒很好地理解了什麼是對唱。)

三、學唱歌曲

1、幼兒分句學唱一遍,重點練習“你是***”這一句。(爲使幼兒準確地掌握旋律,教師教唱時採用單手旋律伴奏。)

2、幼兒整首跟唱兩遍。教師提示幼兒最後一句要唱得輕巧、跳躍,表達高興的心情。(整首跟唱時每次都替換填入幼兒的名字,能保持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良好的情緒體驗。)

四、師幼遊戲

1、教師扮客人敲門,幼兒扮主人,師幼對唱。

2、師幼相互換角色對唱。

3、請幾名聲音響亮的幼兒扮客人,與全班幼兒對唱。教師伴奏,並用眼神、手勢提示。

五、表演布偶

1、小猴和小熊聽了這麼久,也學會了,我們來看它們的表演好嗎?(當幼兒感到疲勞時,而偶表演能再次引起幼兒的注意,並使他們在欣賞中得到休息。)

2、小熊請小猴進屋後還可以怎麼樣招待客人?(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即興用布偶表演。)

六、集體表演

1、一半幼兒扮小猴,一半幼兒扮小熊邊對唱邊表演,兩個教師也各扮一種角色,與幼兒一同遊戲。

2、視幼兒興趣,鼓勵幼兒相互換角色再次表演。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是誰在敲門(優質課)

設計意圖:

小班新生面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教師、同伴,一時難以適應,要記住同伴的名字更是困難。怎樣讓他們輕鬆愉快地記住同伴姓名,進而逐步融入集體呢?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歌曲《是誰在敲門》簡短有趣,表現了主客兩人對話的情景。特別是“你是×××”這句可任意替換幼兒或小動物的名字,是幼兒學習的興奮點,能使幼兒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同時,和遊戲相結合的對唱形式較新穎,易引起幼兒的興趣,爲幼兒所喜愛。另外,曲子爲D調,四拍子,基本上是一字一音,音域、速度、結構均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目標:

1.學習有感情地對唱歌曲,並愉快地參與遊戲。

2.熟悉同伴名字,初步學習有禮貌地交往。

準備:

小猴及小熊的貼絨、布偶、頭飾若干,節奏卡等。

過程:

一、練習節奏

1.請小朋友聽老師拍節奏,猜猜是什麼小動物來了。

2.出示貼絨小猴及節奏卡(××1×××一1)。小猴是按這個節奏跳出來的:“小猴,跳跳跳。”

3.出示貼絨小熊,引導幼兒按節奏說“小熊,走走走”。

(這個環節重點練習節奏。貼絨小猴、小熊隨着節奏在節奏卡上跳躍,能使幼兒獲得直觀印象,自覺把歌詞與節奏聯繫起來,爲後面學習歌曲打下基礎。)

二、欣賞歌曲

1.咦!小猴、小熊怎麼豎起了耳朵?它們聽到什麼聲音了嗎?

2.兩位教師分別扮小猴、小熊對唱,幼兒完整欣賞。

3.這首歌幾個人唱?和其他歌曲有什麼不一樣?

(教師神祕的表情和口吻很快把幼兒的興趣調動了起來。兩位教師的表演使幼兒很好地理解了什麼是對唱。)

三、學唱歌曲

1.幼兒分句學唱一遍,重點練習“你是×××”這一句。(爲使幼兒準確地掌握旋律,教師教唱時採用單手旋律伴奏。)

2.幼兒整首跟唱兩遍。教師提示幼兒最後一句要唱得輕巧、跳躍,表達高興的心情。(整首跟唱時每次都替換填入幼兒的名字,能保持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良好的情緒體驗。)

四、師幼遊戲

1.教師扮客人敲門,幼兒扮主人,師幼對唱。

2.師幼互換角色對唱。

3.請幾名聲音較響亮的幼兒扮客人,與全班幼兒對唱。教師伴奏,並用眼神、手勢提示。(表演時,客人與主人不同的空間位置較易使幼兒分清角色,多樣的`對唱方式,再加上教師眼神、手勢的提示,能使幼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

五、表演布偶

1.小猴和小熊聽了這麼久,也學會了,我們來看他們表演好嗎?(當幼兒感到疲勞時,布偶表演能再次引起幼兒的注意,並使他們在欣賞中得到休息。)

2.小熊請小猴進屋後還可以怎樣招待客人?(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即興用布偶表演。)

(教師設計提問並根據幼兒的回答即興表演,既給了幼兒聯繫生活經驗、積極思維的機會,又豐富、擴展了幼兒的交往經驗。)

六、集體表演

1.一半幼兒扮小猴,一半幼兒扮小熊邊對唱邊表演,兩個教師也各扮一種角色,與幼兒一同遊戲。

2.視幼兒興趣,鼓勵幼兒互換角色再次表演。(爲了避免幼兒在集體對唱時混淆角色,兩個教師各扮一種角色與幼兒一同遊戲。教師事先按“一猴一熊”的規律投放頭飾,並以兩把椅子爲一單位進行擺放,使幼兒能很快和身邊的夥伴結成對子,且有一定的活動空間,保證了遊戲的順利進行。)

570) h=570;" border=undefined>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穿大鞋真有趣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穿大鞋真有趣

目標:

1.會唱歌曲,能根據歌曲內容做穿大鞋的模仿動作。

2.體驗在活動中的有趣、快樂。

準備:

1.初步會唱歌曲《穿大鞋真有趣》。

2.給每位幼兒一雙成人的大鞋。

過程:

1.複習歌曲《穿大鞋真有趣》。

?幼兒和教師一起唱歌。

2.練習穿大鞋的動作。

?幼兒穿大鞋邊唱邊走。

?幼兒脫下鞋子,模仿出自己穿大鞋左右搖擺的樣子。

3.完整地表演歌曲2―3遍。

4.幼兒穿上大鞋跟着音樂歌表演,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

建議:

1.在活動前讓幼兒多次欣賞歌曲,並初步能跟唱。

2.多給幼兒表現的機會,在集體面前表演自己創編的動作。

3.請幼兒塗色 “有趣的大鞋”。

評價:

1.喜歡演唱,並能初步表現歌曲的有趣。

2.能初步跟隨音樂表現穿大鞋走路的動作。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室教案目標

1.感知物體的外在特徵,通過感知有規律的排序,初步建立間隔排序的的概念。

2.培養幼兒的推理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重點:培養幼兒善於發現和感知物體規律排序的特點。

活動難點:培養幼兒在發現物體規律的基礎上,學會動手操作排序。

教案准備:課件,貼有許多小動物腳印及小兔回家路線的場地,大小兔子玩具各一個,大灰狼頭飾,路標一個,幼兒操作圖形(圓形,正方形)若干。

教案過程:

一、遊戲導入,感知物體的規律性1.幼兒隨音樂扮演"森林小衛士"進教室,激起幼兒學習興趣。

2.引導幼兒有規律的和森林中的小動物打招呼。

3.教師小結:小衛士們真有趣,和動物們打招呼真好玩,原來小動物們都是按照各自的大小,高矮,飛的高低來排序的。

二、情景設置,感知顏色的`規律性排序1.出示兔媽媽,以小兔子丟失爲主線,引入主題。

2.教師指導幼兒觀察小動物留下的腳印,發現動物狼腳印規律性排序。

3.帶領幼兒實踐探索,就出兔寶寶。

三、情景探索,感知形狀的規律性排序

1.指導幼兒觀察小兔回家路的特點。

2.教師在黑板上演示爲小兔鋪路。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四、活動延伸

1.教師請幼兒在森林裏按規則合影留戀。

2.放音樂,結束課堂。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發現所吹的泡泡有大有小。

2、透過泡泡來觀察身邊的事物,體驗發現和遊戲的快樂。

3、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每人一小罐肥皂水,一根吸管;幾張泡泡的圖片。

經驗準備:課前讓幼兒玩吹泡泡的遊戲。

重點難點:

發現所吹的泡泡有的.大,有的小。能透過泡泡觀察身邊的事物。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泡泡的形狀、顏色。

教師示範,讓幼兒觀察泡泡的大小和老師吹泡泡的方法。

二、吹泡泡。

1、爲每位幼兒一罐肥皂水和一根吸管,嘗試吹泡泡。

2、請吹的大、小不同的幼兒介紹自己吹泡泡的方法。

3、幼兒再次嘗試吹泡泡。

4、幼兒兩兩結伴,比一比誰吹的泡泡大,誰吹的泡泡小。

三、看泡泡

1、請幼兒觀察肥皂泡在陽光下變成什麼顏色了。(七彩的)

2、請幼兒嘗試在瓶口吹一個大泡泡,把這個大泡泡做爲照相機,透過它觀察周圍的世界。

四、抓泡泡

1、教師吹泡泡,小朋友們抓泡泡。

2、請幼兒看看泡泡抓到後有什麼變化。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體育活動,通過玩泡泡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一開始,我是出示圖片讓幼兒仔細觀察泡泡的形狀、顏色,從而激發幼兒對這節活動產生興趣。教師示範吹泡泡的過程中,調動孩子們對活動的興趣及參與的積極性,孩子們高興地連跳帶說使勁拍手,有的幼兒還說:"老師我拍的好不好。" "真好,你真棒。"

在看泡泡這個環節中,幼兒的興趣更高。張光跑過來對我說:"老師我吹的泡泡像氣球,真漂亮。"哲宇跑過來說:"老師我吹出了許多泡泡,一層一層的真好看。"每位幼兒都說出自己不同的觀點。最後,在和孩子們玩泡泡的過程中,幼兒你追我趕的玩的非常盡興,小思琦跑過來說:"老師看,泡泡在我手裏破了,真好看。"喜歡搶鏡頭的張玉瑩說到,老師我的泡泡落在身上都把我的衣服弄溼了。整個活動完成的非常成功。

小百科:泡泡,泛指某些液體內部空氣散發,鼓起的圓形或者半圓、橢圓形的汽泡等等。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小班科學活動“打開來,嘗一嘗”是《山東省幼兒園課程指導教師用書》(小班下 P130)中的大主題“快樂寶貝”之次主題三“動一動”中的教學活動三。此活動的關鍵經驗是“嘗試用不同的方式打開食品包裝或外殼,提高動手能力”。生活中很多的食品都有包裝,每種包裝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打開,可以剪、可以撕、可以擰、可以拉等等,通過本活動能很好的幫助小班幼兒探索打開的方法、提高動手的能力。

《指南》中指出“3—4 歲幼兒能用多種感官或動作去探索物體;教師要支持和鼓勵幼兒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動手動腦尋找答案或解決問題”因此,結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本次教學活動重點設置“參觀熊媽媽食品屋-幫幫小熊-小熊送禮物-熊媽媽送果凍”四個遊戲情節,在遊戲中鼓勵幼兒自己動腦筋想辦法打開各種包裝或外殼,由簡到難,層層遞進,有效落實教學目標。

實施策略:

1、巧妙設計四個遊戲環節,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本節活動中爲有效調動小班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探究慾望,共設四個遊戲環節:“參觀熊媽媽食品屋-幫幫小熊-小熊送禮物-熊媽媽送果凍”,幼兒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多探索不同包裝的打開方式,有效促進活動目標的落實。

2、創造多個操作體驗機會,培養幼兒的主動探究能力。

皮亞傑認爲:“知識的產生有賴於兒童對材料的探索、操作和擺弄。”爲此,活動中爲讓幼兒充分的主動探索,我提供多個嘗試打開食品外包裝的機會,如自選自己喜歡的兩個食品想辦法打開並嘗一嘗;幫小熊想辦法打開食品;想辦法打開小熊送的禮物(共有三層包裝袋,需要拉、撕、剪、剝等);嘗試打開拉條袋領熊媽媽送的禮物等等。活動延伸環節又設置懸念鼓勵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探索“果凍”的打開方式。整個活動中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探索發現拉、撕、剪、剝、擰等打開食品外包裝的方式,培養幼兒主動探究的能力,逐步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敢於探究和嘗試等良好學習品質。

3、有機整合各領域內容,融健康、社會、語言、科學於活動中。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發展。”因此,我在引導幼兒探索打開食品外包裝方式的過程中,隨機向幼兒滲透了健康教育的內容,知道膨化食品不能多吃,吃完糖果要漱口,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等。有機融合了社會情感教育內容,知道同伴間要互相幫助,對幫助自己的人要學會感恩等。教學過程中有機整合各領域活動內容,創造性地實現教學內容的最優化。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發現不同包裝外殼的食品打開方式不同。

2、能嘗試打開食品包裝或外殼,提高動手能力。

3、知道膨化食品不能多吃。

活動準備:

1、認知經驗準備:幼兒有安全使用剪刀的生活經驗

2、物質材料準備:

1)香蕉、熟鵪鶉蛋、花生等有外殼(皮)的食物,有外包裝的食物若干(其中包括蝦條薯片等膨化食品)、剪刀等。

2)將各種食品佈置成“熊媽媽食品屋”場景,活動前帶幼兒洗淨雙手。

3)溼巾、迷你垃圾桶、托盤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一、參觀“熊媽媽食品屋”,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參觀“熊媽媽食品屋”,說說認識的食品和打開方式

師:熊媽媽食品屋裏有許多好吃的`食品,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食品屋的食品真多呀,你最喜歡吃哪個?怎樣才能打開呢?

2、幼兒選兩件自己最喜歡的食品,嘗試打開並品嚐,教師觀察幼兒的打開方式

師:你選的好吃的食品是什麼?你是怎麼打開的?

二、“幫幫小熊”,在“幫”小熊的過程中學習食品外包裝的打開方式

師:小熊也去媽媽的食品屋選了自己喜歡吃的食品,可是它怎麼打也打不開,誰能幫助小熊打開呢?

1、“幫小熊打開薯片”,隨機豐富幼兒膨化食品不能多吃。

師:薯片怎麼打開?薯片袋的上面有什麼?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有鋸齒口的食品包裝袋,學習鋸齒口的食品包裝的打開方式

2、“幫小熊打開糖果”,隨機豐富幼兒糖果不能多吃,吃完糖果要漱口

師:怎樣才能拿到糖果?糖果袋上有一條長長的什麼?糖果怎樣打開?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拉條袋上的拉條,學習有拉條的食品包裝的打開方式

3、“幫小熊打開花生”,隨機豐富幼兒使用剪刀注意安全。

師:怎樣才能吃到花生?花生袋上沒有鋸齒口也沒有拉條怎樣才能打開呢?

教師引導幼兒打開外包裝的時候可以使用剪刀,使用剪刀時要注意安全。

三、“小熊送禮物”,幼兒嘗試各種食品外包裝的打開方式

1、“小熊”送給每個小朋友一份禮物(拉條袋內盛棉花糖、花生、橘子、鵪鶉蛋、開心果等)

師:小熊送的禮物裏都有什麼?怎樣才能打開呢?

2、幼兒動手嘗試打開各種包裝並嘗一嘗。

過程中教師觀察幼兒的打開方式並隨機指導。

四、“熊媽媽送果凍”,幼兒再次練習打開拉條袋,探索果凍的打開方式師:熊媽媽謝謝小朋友今天幫助了小熊想出了很多好辦法,他送給每個小朋友一個果凍,哪個小朋友把拉條袋打開了就可以裝一個果凍了。活動延伸:引領幼兒隨機觀察生活中他們常見食品的包裝及打開方式,

如礦泉水“擰”開,旺仔牛奶“拉”開,酸奶杯“插”入等。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嘗試將兩種顏色的樹葉有規律的進行交替排序。

2、能用簡單的語言講述物品的排列規律。

3、積極參加排序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定位在:嘗試將兩種顏色的樹葉有規律的進行交替排序。

因爲活動目標中既有認知、能力的要求,有對幼兒的態度、情感的發展尤爲關注。因此本次活動以樹葉爲主要材料,通過設置給小樹葉排隊的情境,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從而來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活動準備:

1、教具:森林場景創設、花園寶寶依古比古、演示板、紅旗、音樂。

2、學具:人手一份:4紅4黃樹葉共8個、帽子底版一塊。

設計理念:

這一活動的教學對象是小班幼兒。他們年齡小、愛玩、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爲了抓住他們的興趣,充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採用了操作法、情景教學法、交流法進行教學,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充分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性。

設計思路:

結合小班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下的環節開展活動:創設情境,激發幼兒情趣--給樹葉排隊,初步感知兩種物體按規律排序的美--做帽子,嘗試爲樹葉排隊--戴帽子,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排隊去森林,欣賞交替排序的楓樹和銀杏樹帶來的美。

1、出示依古比古實物,相互問好。

2、排隊去森林,瞭解森林裏樹的顏色,欣賞楓樹、銀杏樹交替排序的美。

(評析:依古比古是幼兒最熟悉的動畫片人物,通過與動畫人物打招呼,很好的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排隊也是按照男孩女孩的順序排列的`,無形中給予幼兒排序的概念,同時在到達森林以後,對楓樹和銀杏樹的欣賞,又一次感受到了間隔排序)

(二)排樹葉,瞭解交替排序的方法。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排序的興趣師:一陣大風吹來,把美麗的樹葉都吹倒了地上,讓我們一起和小樹葉玩排隊的遊戲好嗎?

2、幼兒個別嘗試排樹葉。

教師:可以怎麼排呢?誰上來試試?

教師小結:原來小樹葉排隊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按照一片紅樹葉一片黃樹葉這種方法間隔排隊,另外一種是兩片紅樹葉兩片黃樹葉間隔排隊的。

2、幼兒模仿。

教師:小朋友,風兒把小樹葉吹到了你們的盤子裏了,請也用這兩種方法排一排。

(評析:通過情境的創設,引出給樹葉排序這個環節,這樣的設計使環節過渡自然,幼兒容易接受,通過請個別幼兒展示給樹葉排隊,總結出樹葉排隊的兩種方法,並在幼兒模仿的環節中讓幼兒自由的選擇兩種方法中的任意一種排序方法給樹葉排隊,感受兩種顏色的樹葉交替排序的規律)

(三)做帽子,學習應用交替排序的方法(每人4紅4黃共8片樹葉)

1、明確製作要求。

教師:依古比古要開舞會啦,小花瓣要把我們寶寶打扮的更漂亮!

出示三張操作卡,教師提出操作要求。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觀察。

完成快的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

(評析:本環節主要是讓幼兒鞏固兩種顏色樹葉按規律排序這個知識點,老師提供的三種材料具有層次性:第一種材料是老師已經貼好紅黃紅黃四片樹葉,請幼兒接下去排序,第二種材料是老師已經貼好紅紅黃黃紅紅六片樹葉,請幼兒接下去排序,第三種材料是空白的操作卡,幼兒可以任選一種進行方法進行排序,這三種材料的提供能很好的順應孩子的發展需求,體現了因材施教)

(四)戴帽子,體驗活動的快樂。

1、講評。

教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麼給小樹葉排隊的?

2、參加舞會。

(評析:本環節是對幼兒的操作活動進行講評,同時也是讓幼兒體驗操作活動的樂趣以及成功感)

(五)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中繼續感知兩種物體按規律交替排序。

反思

生活是豐富多彩、生動真實的,我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育材料,給孩子提供一個樂中學的空間。但是活動的結束並不代表這個知識點的結束。老師在區域中繼續提供各種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體,讓幼兒不斷地感知,動手操作,數數排排,注重幼兒主體性的發展,注重形成幼兒持續學習的意向。幼兒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使孩子成爲活動的真正主人,因此幼兒的興趣得以激發,各種潛能得以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