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5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8W 次

作爲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5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故事的內容,理解健康的身體需要適當的運動。

2、關注閱讀細節,通過推理猜測想象讀懂圖書。

活動準備:

1、幼兒看的小圖書每人一本。

2、圖夾文的運動計劃表一張。

3、課件一個。

知識準備:

活動前瞭解一些簡單的符號所蘊含的意思。

活動過程:

一、引入,引起閱讀興趣

1、今天,陳老師帶來了一本有趣的書和大家一起分享,(集體閱讀書的封面)提問:

(1)先來看看,這是書的什麼?

(2)仔細的來看看封面,你看到了什麼?(ppt1)

(3)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文字)真棒!《國王生病了》這就是這本書的題目。除了字,還能從什麼地方看出“國王生病了”——動作、表情、符號表示什麼

小結:(ppt2)國王生病了,他躺在牀上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怎麼辦?我們一起來看這本故事書。

二、自主閱讀,認識運動是治病的一種辦法,瞭解國王參加鍛鍊的情況。

1、自主閱讀第一遍

(1)要求:從椅子背上拿出書,放在桌面上一頁一頁仔細地看。(幼兒閱讀)

(2)提問:國王生病了,請來了誰?醫生給過往開了什麼藥放?(ppt3)

如爬山,你在第幾頁看到的?我們一起反到第*頁。要求國王什麼時候去爬山?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小結:噢!原來做上角的日曆裏寫着星期一,這說明星期一國王去爬山。國王還在什麼時候進行其他的運動?請個別幼兒說,集體看書。

小結: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形成圖夾文的運動計劃表(能更好的幫助幼兒整理自己觀察到的較零散的內容,使故事發展的.情節更爲清晰有序,也爲下次完整講述故事時的有序性打下基礎)

2、自主閱讀第二遍

哦!原來醫生給國王開的藥方是“一週的運動計劃表”,哪有了運動計劃表,國王的病好了嗎?爲什麼?他是怎麼運動的?我們一起看第三頁到第十六頁,仔細地找一找原因。

看好了嗎?現在,你們該知道爲什麼國王的病沒好了吧?

提問:國王是怎樣爬山的,(坐轎子)你從哪裏看出了他是做轎子上山的?

爬山:國王是怎樣爬山的?

騎馬:國王騎馬了嗎?

游泳:是國王在游泳嗎?國王在幹什麼?

打棒球:是誰在打棒球,國王打棒球了嗎?

慢跑:是誰在慢跑?

做體操:你看到誰在做體操,國王在什麼地方,幹什麼?

或第幾頁國王在幹什麼?

(分兩次進行自主閱讀,使幼兒觀察的目的更加明確,也使幼兒理解畫面的內容層層深入,以便更好的理解畫面的內容,充分認識國王並沒有好的原因)

三、設疑想象故事的結尾。

國王每天都運動,並還沒有好,皇后着急了,又請來了醫生。猜一猜醫生會對國王會怎麼說?(或如果你是醫生會怎麼說?)國王聽了醫生的話是怎麼做的?身體變得怎麼樣了?(翻到第19頁)(通過這一環節完成目標2中猜測想象這一目標)

四、自主閱讀故事結尾。

提問:最後國王自己運動治好了病,你懂得了一個什麼道理?

小結:人都需要運動,運動有益健康。

五、幼兒自主閱讀全書,要求幼兒自由的和同伴說說這個故事中有趣的地方,自然結束。

提出下次活動的要求:下次再完整的講述這個故事。

“最後,請小朋友自己來看書,邊看邊和旁邊的小朋友講一講故事中有趣的地方,下次我們將邀請小朋友上臺爲我們講述這個生動有趣的故事。”

反思:

今天活動的內容是大班早期閱讀《國王生病了》,它選自《幸福的種子》系列叢書中的一個故事。健康的身體來自適當的運動。這是孩子從小就應建立的一個觀念,同時孩子也需要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讀本《國王生病了》通過有趣的圖畫故事,說明人需要運動,需要確確實實的運動。主題雖然嚴肅,但故事幽默風趣,令人輕鬆愉快。同時,讀本中的圖文契合,有些內容意義不用文字說明而用圖畫傳達,如國王和皇后一起做體操,國王對着皇后喊“一二一二”等等這些畫面幽默風趣,也可以增加幼兒閱讀圖書的興趣。

目標定位:

1、初步瞭解故事的內容,理解健康的身體需要適當的運動。

2、關注閱讀細節,通過推理猜測想象讀懂圖書。

通過引題、自主閱讀、設疑、解疑層層挖掘故事的內容。因爲我們幼兒園孩子接觸早期閱讀較少,最多隻是看一看、教師帶領講一講,多把早期閱讀等同於講故事、看圖講述,而我們早期閱讀的精髓是通過畫面的線條、圖案、符號來詮釋故事,我們的孩子的閱讀“基礎”較差。所以本次活動以初步瞭解故事內容、關注閱讀細節爲目標。

活動後,孩子基本掌握了故事內容,能正確的看書,進行“自主閱讀”是我這節課的主要環節,孩子們十分喜歡看書,我們挖掘故事中符號的意義。

但也存在着較多不足:

1、選材不是很到位。因爲時間倉促,一時沒能找到更好的讀本。而《國王生病了》有20頁左右,對於初次接觸早期閱讀的孩子太長,有一定難度。時間一長會導致孩子的興趣流失。

2、挖掘不夠到位。這個讀本通過幽默風趣的畫面揭示運動的重要性,雖然孩子們抓住了本意,但對故事的“幽默”體驗不深入。

3、教具準備缺少吸引眼球的色彩。因爲匆忙沒有辦法買到或是借到20本讀本,只能複印,而複印的讀本沒有顏色的衝擊,觀察效果勢必不理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角色對話。

2、知道與同伴要友好相處,團結友愛。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重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能複述故事對話。

教育幼兒與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團結友愛。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一、 出示背景圖,引出主題

“有個小姑娘,住的房子很漂亮。”

“瞧!她的房子哪些地方很漂亮?”

小結:紅的牆,綠的窗,金色的屋頂亮堂堂。真是漂亮又特別!

二、分段理解

“那麼漂亮的房子引來了許多動物的讚美。”

(一)第一段

1、小狗(聽-學:“小姑娘,您早,您那金色的房子真好”)

全體幼兒複述。

2、小鳥(猜-學:“小姑娘,您早,您那金色的房子真好”)

分組幼兒複述

3、小猴和小熊

“小猴和小狗聽見小鳥的話也紛紛趕來了,他們同樣也發出了一樣的`驚歎。”

個別幼兒講述

過渡語“小姑娘聽了這些話,心裏真高興,就和大家一起唱歌跳舞。”

(二)第二段

“過了一會,小姑娘要回家了,小狗、小鳥、小猴和小熊採了許多花,送她到金色的房子跟前。他們都想進去玩玩。”

1、 小狗(聽-說)

於是小狗說:“小姑娘,讓我進去玩玩吧。”小姑娘說:“不行,你汪汪亂叫,會鬧的我睡不着。”

全體幼兒複述

“小姑娘同意讓小狗進去了嗎?爲什麼?”

小結:原來小姑娘嫌棄小狗的叫聲會打擾她睡覺。

2、 小鳥(猜-聽)

“小鳥也發出了請求,小姑娘會同意嗎,爲什麼?”

“讓我們聽一聽。”

分組對話。

小結:小姑娘擔心小鳥會撲棱撲棱亂飛弄髒她的房子。

“這樣小鳥還會不會去和小姑娘做朋友呢?”

小結:是啊,朋友間要友好相處,那麼大家纔會更喜歡你。

3、 小猴和小熊(討論-演)

“小猴和小熊啪嗒啪嗒的趕來了。”

討論:這回小姑娘會交這2個朋友嗎?說說理由。

個別扮演

故事小結:小猴和小熊說:“小姑娘,讓我們進去玩玩吧。”小姑娘說:“那更不行,你們啪嗒啪嗒亂跑,回把我家地板踩壞。”

(三)第三段

講述故事:小姑娘說完話,“砰”的一聲把門關上了。小姑娘在家唱了一會兒歌,沒人聽;跳了一會兒舞,也沒人看;她覺得很沒趣。她打開窗一瞧,啊,小狗、小鳥、小猴和小熊都在草地上玩。小狗汪汪在唱歌,小鳥撲棱撲棱在跳舞。小猴騎在小熊的頭上,那樣子多麼滑稽。

小姑娘看到小動物們玩得很開心,她心裏怎麼想的呢?

小結:是啊,和好朋友一起玩可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講述故事:小姑娘打開門,悄悄地向草地走去。小狗看見了,說:“小姑娘,快來,快跟我們一塊兒玩呀。” 小鳥看見了,說:“小姑娘,快來,快跟我們一塊兒玩呀。” 小猴和小熊也都走上去歡迎她。

1、小姑娘爲什麼要悄悄的走?

2、小動物們是怎麼做的?

最後,小姑娘決定邀請他們去家裏玩,她不再小氣,願意和好朋友一起在漂亮的房子裏玩耍。

故事結尾:大夥兒高興極了,一起走進金色的房子,一起唱起了歌:“紅的牆,綠的窗,金色的屋頂亮堂堂。

三、情感提升

1、小朋友們,我們剛剛瞭解了金色的房子這個故事,你們喜歡小姑娘嗎?爲什麼?

總結:大方的分享自己的寶貝,就能交到好朋友。

活動反思:

語言《金色的房子》是一篇傳統的遊戲教材。這個故事大多以對話形式出現,是進行角色表演的好教材。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喜歡模仿的特徵。故事圍繞着“金色的房子”展開,故事中,小姑娘由拒絕同伴來到家裏玩到主動地邀請同伴來玩的心理轉變的過程,讓孩子們懂得如何與小朋友相處。故事使用重複手法,符合幼兒的說話特徵,使幼兒易學易理解,是在幼兒已有經驗基礎之上。通過學習與表演,幼兒從中受到啓迪,懂得分享他人的快樂而快樂。

不足之處:

在問題引導上和與幼兒互動上做得不太好,雖然幼兒最終懂得了故事帶來的含義,掌握了語言表達,但孩子的興趣沒有提上來。由於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理解能力有差別,教師要因人而異給予關注和幫助,使不同程度的幼兒都有不同的提高。

總之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要使幼兒喜歡說,敢說有機會說得到積極的應答,使幼兒的語言在輕鬆自由的環境中得到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過年的習俗,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情感的追求。

2、幼兒喜歡朗讀古詩,並能通過聲音和動作進行表演。

3、理解故事古詩,豐富相關詞彙。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元日”動畫課件、古詩誦讀(MP3)、樂曲兩首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你喜歡過年嗎?我國傳統的過年是哪一天呢?你想知道過年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嗎?

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一說過年的來歷。

今天我們一起欣賞王安石所寫的古詩《元日》,看看古人是怎樣過年的。

二、學習古詩

幼兒欣賞古詩課件。

你知道古人怎樣過春節的嗎?從詩中哪些地方知道呢?

師幼共同討論古詩中這些詞的意思。

你還有什麼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嗎?告訴大家,讓大家幫幫你。

三、鞏固古詩

請幼兒對古詩情境進行想象

現在請你們閉眼聽古詩朗誦,在頭腦中想象。

你聽到了什麼?好像看到了什麼?請幼兒說一說

教師帶領幼兒朗讀。

四、表現古詩

教師播放兩首不同的樂曲,請幼兒說一說,可以用那首來配古詩,爲什麼?

請幼兒對古詩進行動作創編

師:多喜慶,多熱鬧呀。你能把這首古詩的熱鬧和喜慶通過讀表現出來嗎?把熱鬧和喜慶通過動作表現出來。

幼兒通過自己的理解對古詩進行表達

教學反思:

在《元日》這個語言活動中,目的能跟隨配樂古詩《元日》的朗誦,感知古詩的內容及意境。我把教學內容運用投影儀展示圖片,生動形象的情境,使小朋友很快理解了古詩較難理解的內容。幼兒的'積極性被完全調動了起來,就連平時寡言少語的顧晨怡小朋友也都積極舉手發言爭先恐後的回答,幼兒的注意力完全投入到活動之中。可以看出多媒體技術聲情並茂,具有喜聞樂見的特點。多媒體技術用於語言活動中,一方面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使羣體的語言向積極方向發展,從而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被綁架後的自救方法。

2、能夠保持鎮定和勇敢,隨機應變。

3、提高警惕,形成用知識和智慧自救的意識。

4、能說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麼樣的安全隱患。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演習用的道具(刀、面具、警察、帽子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觀看教學掛圖。

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背景圖,並提問。

(1)教師:仔細看看圖上的小朋友怎麼了?發生了什麼事?

(2)引導幼兒討論畫面內容並說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師小結:圖上畫的是一名小朋友被壞人綁架的情景。萬一小朋友遇見綁架該怎麼辦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2、活動展開:逐幅討論小圖上的內容。

引導幼兒觀看掛圖或幼兒用書上的小圖,並討論。

(1)觀察幼兒用書第30頁第一幅小圖。

①教師:第一幅小圖上壞人拿刀威脅被綁架的小朋友,這個小朋友是怎麼做的?②她有沒有哭鬧,或是反抗呢?

③幼兒觀察描述並回答。

④教師小結:這個小朋友乖乖地坐在座位上看着壞人,我們看到這個小朋友很勇敢,她沒有大哭大叫或是反抗,而是比較安靜。這樣做可以使壞人不傷害他。面對歹徒,記住不要哭鬧和直接反抗,否則可能被壞人打傷。

(2)觀察第30頁第二幅小圖。

①教師:第二幅小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仔細觀察圖,你有什麼發現?她這樣做有什麼用?

②幼兒觀察描述並回答。

③教師小結:壞人在開車,趁壞人不注意,小朋友將頭上的髮卡取下來,悄悄地扔出車窗外。小朋友萬一被綁架、被歹徒拉上車時,要儘量留下自己的物品、記號,方便家長和老師及警察尋找,同時要記下路線。

(3)觀察第31頁第一幅圖。

①教師:這是哪裏?被綁架的小朋友在幹什麼?

②幼兒觀察描並回答。

③教師小結:壞人在便利店買食物,小朋友趁他不注意,乘機跑到人多的

地方,向路過的警察(或保安及其大人)求助。如果有機會到人多的地,可以乘機逃跑,或找周圍的大人、警察求助。

(4)觀察第31頁第二幅圖。

①教師:這幅圖上小朋友到了哪裏?她在做什麼?

②幼兒觀察描述並回答。

③教師小結:警察叔叔將小朋友送到公安局,小朋友根據自己的記憶向執

勤的警察叔叔描述壞人的特徵。在遭遇歹徒時要牢記歹徒的外貌特徵以及曾走過的路線、到過的地方等情況。

(5)幼兒自由閱讀幼兒用書,和旁邊的小朋友講一講被綁架時自救的方法。

3、活動總結:被綁架時的自救方法。

教師:如果小朋友被壞人綁架了,首先要鎮靜,不要慌張,不要哭鬧和直接反抗,要機智應變,牢記壞人的特徵、車牌號、走過的路線等,儘量沿路留下自己的物品、記號,趁壞人不注意時跑到壞人多的`地方求助等。記住一切方法都是爲了保護自己少傷害。

4、活動延伸:被綁架演習。

(此環節可在另一時間專門進行,目的是提高幼兒的應變能力。)

(1)教師:現在我們來模擬一下被綁架的情景,誰願意來試一試?配班教師扮演綁匪,主班教師扮演保安,另找兩名幼兒扮演人質和警察。

(2)讓班上幼兒分組進行演習,請其他組幼兒根據表現進行評價。

(3)教師總結:如果遇到被綁架的情況,一定要勇敢鎮定,隨機應變,想辦法保護自己不受傷害,運用我們所學的知識以及自己的智慧保護自己和解救自己。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每個幼兒都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看法交流不同意見,合作意識和遵守規則的意識得到鍛鍊和提高,最後幼兒都達成一致觀點,壞人來了要選擇躲避 是最安全的,提高了安全意識。另外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鍛鍊和提高,目標完成了。

不足:這堂課設計主要是引導幼兒通過討論能形成自己對“遇到壞人,怎麼辦?”深入的理解。可是整堂課中出現了許多問題:

1、多媒體課件不夠清楚;

2、在“智力大比拼”這個環節對幼兒組織調控欠佳,個別幼兒只顧自己說話,而沒有真正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從而令到這個教學環節達不到預想的效果;

3、在語言表達藝術方面,我急需增強;有點給大娃娃上課的感覺。

4、在教學設計上,應該更體現創新,儘量使形式多樣、有效,適合幼兒的年齡認知特點。

5、由於緊張,出現了許多不必要的肢體語言。

總之,在日後的教學中,我將吸取這次教學的教訓,從幼兒角度出發,設計出更有效的教學活動;在語言藝術上,平時多訓練自己,多聽老教師課,在教學技能上,多向其他老師學習,使自己儘快進步。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真觀察圖片,理解故事的內容。

2、大膽想象並講述故事內容。

3、樂意參與集體遊戲。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活動準備:

1、幼兒在活動前對包糉子的材料及方法有所瞭解。

2、《糉子裏的故事》ppt

活動重難點:

1、重點:通過觀察小動物們的動作、表情,大膽猜測故事內容。

2、難點:在看看、說說、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節,激發幼兒閱讀興趣。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出主題。

1、謎語:三角四楞長,珍珠裏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帶脫衣裳。

提問:猜猜是什麼食物?小朋友你們吃過糉子嗎?什麼節日我們要吃糉子?(端午節)你喜歡吃什麼味道的糉子?

2、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關於糉子的故事!故事中的糉子裏面包的和你們吃過的都不一樣,那它包着的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圖書、聽故事吧,答案就在故事裏。

3、教師出示ppt1,引導幼兒認識故事題目《糉子裏的故事》。

二、出示圖片,幼兒觀察圖片內容,大膽講述故事情節。

1、出示ppt2,師:老奶奶的肚子裏裝滿了故事,她的故事可多啦!大家都喜歡聽她的故事。

提問:有哪些小動物來聽老奶奶講故事啦?(小松鼠、小狐狸、小兔子、小猴子、小鳥)

這麼好聽的故事,大家聽的怎麼樣?(認真、專心致志)

2、出示ppt3,提問:

⑴老奶奶生了一場大病以後,不能大聲講話了,大家再也聽不到好聽的故事了。老奶奶很着急,那該怎麼辦呢?你有什麼好辦法嗎?(鼓勵幼兒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

⑵師:小朋友們幫老奶奶想了這麼多的辦法,我們來看看老奶奶她是怎麼做的呢。

3、出示ppt4,提問:

⑵上有哪些東西?(糉子葉、糯米)

⑵老奶奶在幹什麼?(包糉子)她的表情是怎樣的?

⑶教師小結:原來,老奶奶她有一個心願,就是把故事包在糉子裏,誰吃了糉子,誰就能講出好多的故事。

4、出示ppt5、

5、老奶奶把糉子做好了,誰會來吃呢?

6、提問:

⑴ppt5:誰來了?(小松鼠)吱吱吱,吱吱吱,來了一隻小松鼠。吃吧吃吧,吃了糉子講故事。

⑵ppt6:小松鼠吃了糉子講出故事了嗎?"(沒有)

⑶師小結:小松鼠吃了糉子,肚子裏馬上有了故事,可小松鼠不會說話,一個勁地叫:"吱吱吱···"就是講不出故事。接下來還會有誰來呢?

7、出示ppt7、8,提問:

⑴ppt7:誰又來了?(小狐狸) 哩哩哩,哩哩哩,來了一隻小狐狸。吃吧吃吧,吃了糉子講故事。

⑵ppt8:小狐狸吃了糉子能講出故事來嗎?(不能)

⑶ 教師小結:小狐狸吃了糉子,肚子裏也有了故事,可小狐狸也不會說話,一個勁地叫:"哩哩哩···"就是講不出故事。

8、結合小松鼠、小狐狸吃糉子的情景,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其他小動物來吃糉子的情景。

⑴除了小松鼠和小狐狸外,還有哪些小動物也來吃過糉子了?(小鳥、小兔、小猴)

⑵引導幼兒分別想象並講述小鳥、小兔、小猴來吃糉子的情景。

① 師:你們能不能學着老師講小松鼠和小狐狸來吃糉子的話說說其他小動物呢?

② 它們都講出故事了嗎?

③這麼多小動物吃了糉子,肚子裏也有了故事,那爲什麼講不出故事呢? 7、出示ppt9,提問:

⑴它們講不出故事覺得怎麼樣?(很難過、着急)引導幼兒觀察小兔和小狐狸的表情以及小動物們周圍的各種符號,大膽猜測小動物們的心理活動。他們之間會說些什麼?

⑵小動物雖然吃了糉子,但它們不會講話,講不出故事,怎麼辦呢?真着急。你有什麼辦法嗎?

⑷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動物們想了一個什麼辦法?

8、出示ppt10、11,提問:

⑴ppt10: 這個時候,誰來了?(小姑娘)小姑娘在幹什麼?(採蘑菇)

⑵師:原來,小動物們是想請小姑娘來幫助它們,爲什麼小動物們會請小姑娘來幫忙呢?(因爲小姑娘會說話)

⑶小姑娘會答應幫它們嗎?

⑷ppt11:小姑娘答應它們了嗎?小姑娘爲什麼要逃跑呢?

⑸教師小結:小動物們高興得一起衝過去,吱吱吱、哩哩哩、嘰嘰嘰,叫個不停。小姑娘嚇壞了,所以,小姑娘扔下竹籃拼命逃。

9、出示ppt12、13、14,提問:

⑴ppt12:小姑娘嚇跑了,那該怎麼辦呢?

⑵ppt13:小動物們用了什麼辦法把小姑娘找回來?

⑶ppt14:小姑娘回來了嗎?她是怎樣回來的?

10、出示ppt15、16、17、18:提問:

⑴ppt15:師:小姑娘採呀採,一直採到小房子跟前。老奶奶站在門口等着小姑娘,她看到小姑娘,會怎麼說?(美麗的'小姑娘,快來吃糉子,吃了糉子講故事)

⑵ppt16:師:香噴噴的糉子真好吃,小姑娘吃了一個又一個。把故事全吃到肚子裏去啦!

活動反思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條件優越,擁有幾代人的關愛,習慣以自我爲中心,不太懂得關愛他人,分享意識較弱,情感比較缺失,因此,我就在大班開展了語言活動《糉子裏的故事》,活動中,我以糉子爲核心,貫穿整個過程,讓孩子在看看,說說,猜猜中理解故事,通過有趣的語言遊戲:“聽”、“說”、“接龍”、 “悄悄話”。幫助孩子養成仔細傾聽的習慣,鼓勵孩子大膽表達並獲得更多的情感。

活動中,我始終堅持把問題拋給孩子,啓發他們去尋找答案,如:“悄悄話”遊戲,我沒有直接告訴孩子怎麼玩,而是說:“如果我對他講了悄悄話,要讓最後一個孩子知道,可以怎麼做呢?這樣,孩子就通過想、說,獲得遊戲規則。

整個活動,內容豐富,採用了繪本的情景來開展“聽、說”訓練,傳遞了敬愛老人的情感,培養了助人爲樂的美德,體驗了共同分享的快樂。

總之,孩子在活動中體驗了快樂,收穫了知識,活動目標得以有效的達成。但是,活動中孩子的表現有時也讓我措手不及,今後,我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機智”,讓教學活動更豐富有趣,更完美。

小百科:糉子,即糉籺,是籺的一種,又稱“角黍”、“筒糉”,由糉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糉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