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陶校長的演講》教後反思三則

《陶校長的演講》教後反思三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3W 次

  《陶校長的演講》教後反思一

今天繼續教學《陶校長的演講》。說句心裏話,從開始準備的那一刻起,我就對教學內容產生了許多的困惑,除了讀後就可以知道的“四問”外,還需要我教給學生什麼?教學內容的構建問題再一次橫在了我的面前,以至於開始上這一課的時候,我還是惴惴不安,不知如何下手的感受非常強烈。

《陶校長的演講》教後反思三則

文章的內容不需要過多的關注,那麼唯一可以追問的就是文章的形式了。這篇文章的主題是演講稿,我特意在網上查了一下這種文學樣式,它具有兩個鮮明的特點,一是講爲主,二是演爲輔,由於我們面對的是文字信息,講的內容和形式自然是關注的重點。既然是演講,必然有一個鮮明的主題——“每天四問”,這在第一節中就被開門見山,這給了我一個啓發,讓我沿着這個思路,和學生一起理清這篇文章的敘述順序:提出主題——具體闡述——總結全文。這是理解內容的過程,也是學生感受演講形式的過程。

形式的問題解決了,思想性還是不能忽略的。我給學生出示了曾子的話:“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兩年多年前,曾子就說了,他每天都要反思自己三個問題,一是爲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二是和朋友相處有沒有做到誠信?學習到的東西有沒有得以溫習?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正所謂“獨善其身”,而陶校長所做的這個演講是爲了什麼呢?學生自然就會想到是爲了學生們的健康成長,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想象出一個表情嚴肅而又和藹,激昂而又深情的陶校長。這樣的諄諄教誨很值得我們去思考和踐行!

這覺得這樣處理比單純地讓學生逐詞逐句地去讀課文、老師單純地去講解分析要好得多,一是它注重了對文章主體語言形式的關注,對於學生概括能力的發展大有裨益。二是它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界,找到了“四問”的歷史支撐,使得學習的過程充滿了厚重感,而這又恰恰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

  《陶校長的演講》教後反思二

《陶校長的演講》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九冊中的一篇課文。本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講稿,要求學生每天從健康,學問,工作,道德四個方面問一問自己,以此激勵和鞭策自己不斷進步。演講稿言真意切,充分體現了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關懷和愛護。

首先,我讓學生讀題質疑,學生問“陶校長是誰?”“陶校長演講的主題是什麼?”接着,我對學生說:“同學們的問題也是我們今天的學習重點,下面讓我們聽聽陶校長是怎麼說的吧。”

接着,我請學生結合課外閱讀資料,瞭解了陶行知校長對同學的關愛以及讓學生說說陶校長的演講主要講了什麼。學生讀書後很快回答:“講了每天四問。”學生找到了“四問”,文章的段落也就很清晰了,學生很容易理清了課文的脈絡。本文結構嚴謹,渾然一體,所以我覺得不宜打亂原有順序進行教學。文章第二、三、四、五這四個自然段的結構很相似,都是按照“問的是什麼—爲什麼問—怎麼辦”的順序安排材料的。我主要是重點引導學生閱讀第二自然段,第三、四、五這四個自然段以學生自主讀悟、相互交流爲主。在理解“四問”中的“怎麼辦”時,由於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不夠強,因此我主要用一些鮮活的實例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所說明的道理,效果較好。比如在引導理解“健康的'身體,離不開自覺持久的鍛鍊,離不開科學合理的生活和作息”時,我組織學生討論:你覺得怎樣是科學合理的生活和作息?學生能從生活實際出發談得很多,也很好。

另外,“四問”的結構類似,我在教學的時候才用“教”(導讀“問身體”一段)——“扶”(導學“問學問”一段)——“放”(自學“問工作、問道德”兩段)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問身體”一段,引導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劃分層次——問什麼、爲什麼問、怎麼做。遵循着這樣的結構,學生在後面的學習中,學生也能夠很快理清段落層次。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複述課文,學生在理清脈絡之後,複述課文的難度也大大降低。

  《陶校長的演講》教後反思三

今天繼續教學《陶校長的演講》。說句心裏話,從開始準備的那一刻起,我就對教學內容產生了許多的困惑,除了讀後就可以知道的“四問”外,還需要我教給學生什麼?教學內容的構建問題再一次橫在了我的面前,以至於開始上這一課的時候,我還是惴惴不安,當一位教師面對着一篇文章時不知如何下手時這種感受就會非常強烈。

文章的內容不需要過多的關注,那麼唯一可以追問的就是文章的形式了。這篇文章的主題是演講稿,我特意在網上查了一下這種文學樣式,它具有兩個鮮明的特點,一是講爲主,二是演爲輔,由於我們面對的是文字信息,講的內容和形式自然是關注的重點。既然是演講,必然有一個鮮明的主題——“每天四問”,這在第一節中就被開門見山,這給了我一個啓發,讓我沿着這個思路,和學生一起理清這篇文章的敘述順序:提出主題——具體闡述——總結全文。這是理解內容的過程,也是學生感受演講形式的過程。

形式的問題解決了,思想性還是不能忽略的。我給學生出示了曾子的話:“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兩年多年前,曾子就說了,他每天都要反思自己三個問題,一是爲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二是和朋友相處有沒有做到誠信?學習到的東西有沒有得以溫習?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正所謂“獨善其身”,而陶校長所做的這個演講是爲了什麼呢?學生自然就會想到是爲了學生們的健康成長,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想象出一個表情嚴肅而又和藹,激昂而又深情的陶校長。這樣的諄諄教誨很值得我們去思考和踐行!

這覺得這樣處理比單純地讓學生逐詞逐句地去讀課文、老師單純地去講解分析要好得多,一是它注重了對文章主體語言形式的關注,對於學生概括能力的發展大有裨益。二是它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界,找到了“四問”的歷史支撐,使得學習的過程充滿了厚重感,而這又恰恰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

如果說還有不足的話,那就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對陶行知的瞭解還侷限於一個乾癟的文字羅列層面,沒有更爲生動和貼近的東西,陶校長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作這樣的演講,自然有它的時代的影子,而這我遠遠沒有涉及。

二、對典型文本的遣詞形式沒有關注。演講應該用的是口頭語言,沒有抓住有代表性的地方讓學生與書面語言進行比較,這實是一種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