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語文課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賞析

語文課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5W 次

一、全文結構

語文課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賞析

全文可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提出問題──什麼是“格物”和“致知”。

第二部分(3~12):分析問題──傳統儒家對實驗的態度和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解決問題──真正格物致知精神在學術研究和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的重要性。

二、全文的寫法及語言特點

本文是丁肇中一個報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談式的議論文。

1、扣題開談,適時立論。

文章一開始並沒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論點,而是緊扣文題,先引用《大學》中的句子,扼要說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強調探察物體即實驗在現代化學術中的重要性。然後從大處落筆向中心靠攏,先說明“中國傳統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沒了其真正意義”。接着從實驗過程的兩個特點,中國學生存在的問題和作者自己的親身經驗,分析了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最後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兩個意義,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

2、思路清晰,說理縝密。

這篇文章在論證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過程中,先論述傳統儒家對格物致知精神的不科學態度,接着闡述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最後指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義,逐層深入,有很強的說服力。從提出問題,到分析問題,一氣呵成。

3、風格樸實,方法靈活。

文章簡短精要,寫得樸實通俗,深入淺出,讀來親切有味,沒有說教氣息,這種風格也是漫談式論說文的一個特點。這種風格的形成除了語言的明白通俗外,與行文的靈活和說理方法的多種多樣也是分不開的。具體說來,本文采用的說理方法有以下幾種:

⑴引經據典。

本文引用了一些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材料,顯示出作者一定的傳統文化修養。如,文章開頭就引用了《大學》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條目,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

⑵正反舉例。

作者列舉事例時,採用正面事例與反面事例相結合說理的方法。具體見下表:

列舉事例闡述道理論述角度

明朝大理論家的“格”竹子,苦思頭痛而失敗的事例

傳統儒家對實驗的態度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爲探討自己反面事例

通過實驗瞭解竹子性質的事例

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正面事例

中國學生功課成績好,面臨研究工作束手無措的事例

中國學生偏向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國大學念物理時,因事先沒有準備,做研究發現需要自己作主張出主意而恐慌的親身經歷

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正面事例

這樣,用正反兩個方面的典型事例作爲論據進行論證,顯得說理充分,令人信服。

⑶運用對比。

爲了證明觀點的需要,文章某些地方還採用對比論證的方法。如第2、3段,中國傳統教育埋沒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強調知識的獲得是通過內心體悟和自我檢討,與現代學術的基礎是通過實地實驗得到形成鮮明對比,從而有力地指出了中國傳統教育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