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九年級上冊語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九年級上冊語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中國的傳統教育沒有正確地理解和運用格物致知精神,而中國的學生在這個文化背景之下,也是偏向於理論知識的學習,偏向與抽象思維。九年級上冊語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怎麼編寫?你是不是很想知道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九年級上冊語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相關資料,歡迎大家閱讀!

九年級上冊語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九年級上冊語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1.瞭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義以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維流程,學習本文運用的論證方法。

3.引導學生切實感受富有實驗精神、創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覺培養“格物

致知“的精神,爭做一個注重實踐,有開拓精神的人。

  教學重點:

(l)領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內涵極其重要性。

(2)理清作者的論證思路、理解文章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究“研究人文科學”和“在個人行動上”也要重視實驗精神的原因

  教學方法:

分析歸納法,指導學生通讀課文,把握各段意思,理清行文思路,歸納本文的三要素。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同學們,前幾天,老師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則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較高的分數考入了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專業。入學後,她的高超的計算能力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交口稱讚。可是,她做實驗的能力非常差,一連三週下來,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個實驗,這又使她的老師大爲惱火。這是一個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這個女大學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丁肇中先生《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這篇文章,或許,我們能從中找到答案。下面,我們首先對丁肇中先生做一個瞭解。同學們請看大屏幕。

2. 明確學習目標

3. 瞭解作者

4. 檢查預習:

(1)注音:丁肇( )中 不知所措( )

(2)釋詞: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識。

誠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誠懇。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舊時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

齊家:整齊家政。

抽象:不能具體經驗到的,籠統的;空洞的。

袖手旁觀: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協助別人。

一帆風順:比喻非常順利,毫無挫折。

(二)整體感知

1. 朗讀課文,回答導入問題

同學們找到造成這剛纔那個女大學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了嗎?

(明確)例:剛纔那個女大學生因爲沒有格物致知精神,沒有實踐能力,所以她的動手能力比較差.。

我覺得這是因爲中國的傳統教育沒有正確地理解和運用格物致知精神,而中國的學生在這個文化背景之下,也是偏向於理論知識的學習,偏向與抽象思維,而不願意動手,才造成了剛纔那個女大學生高分低能。

2. 整體分析課文內容

(1)師:這兩個同學回答得非常好,實際上,造成了剛纔那個女大學生高分低能的原因就是因爲她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精神既然這麼重要,“格物致知”中國詞究竟是上面意思?

明確:格物致知就是“從探察事物而得到知識”的意思。“格物致知”作爲一種精神,是指從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得到知識的一種精神。

(2)師:傳統的中國教育爲什麼不重視真正的“格”?傳統的中國教育有什麼弊端?

明確:傳統的中國教育不重視真正的“格”,是因爲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

傳統的中國教育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缺乏對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3)師:作者說我們每個人應該有格物致知精神,那麼,我們爲什麼應該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怎樣論述的?

(學生瀏覽課文,篩選信息,合作討論,形成一致觀點)

明確:前面兩位同學總結得很好,我認爲作者講了三方面的道理來證明“我們每個人應該有格物致知精神”這個論點的:

道理(1)這是由傳統中國教育導致的中國學生的弱點決定了的。

道理(2)這是被科學進展的歷史和實驗的過程證明了的。

道理(3)這也是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所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養學生的實驗精神,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這對於今天素質教育中要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4)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關鍵是什麼?

明確:判斷一個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關鍵是他是否對事物客觀的、有想象力的,有計劃的,積極主動的探索,也就是我們平日所說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於實踐”“大膽創新”的精神。不具備這些,就不具備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5)簡述本文的論述思路

明確;本文的題目就是中心論點。開頭緊扣題目,有“格物致知”的出處,引出對其含義的理解以及我國古代對“格物致知”並不重視的原因分析,澄清人們的錯誤認識,接着作者從實驗過程的兩個特點,中國學生存在的問題和作者自己的親身經驗三個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後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兩個意義,併發出號召。逐層深入說理,思路十分清晰。

(6)歸納本文結構

討論並歸納:可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三個部分來列提綱。

第一部分(l~2段):提出問題。中國學生應該怎樣瞭解自然科學?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問題。

第一層(3~5段):分析中國教育不重視格物致知的社會根源。舉例王陽明的格物是格已,這種觀點不能適用於現在的世界。

第二層(6~10段):分析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

第三層(11~12段):分析在這種文化背景下中國學生的現狀以“我”舉例。

第三部分:解決問題。強調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的意義並對我們這一代提出希望。

(三). 合作探究,明確本文論證方法

1聚焦論證方法

(學生討論、明確)A. 引用論證法:

開頭引用《大學》,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三段引用《大學》介紹“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釋“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沒的原因。

B. 舉例論證法:

借王陽明“格”竹苦思頭痛的失敗的事例,論述傳統儒家對實驗的態度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爲探討自己;借通過實驗瞭解竹子性質的事例,論述實驗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有計劃的;借中國學生成績好而面臨研究工作卻束手無策的事例論述了中國學生偏向於理論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思維而不願動手;借作者的親身經歷論述以埋頭苦讀應付一切對於實際需要毫無幫助。

C. 對比論證。

中國傳統教育埋沒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強調知識的獲得是通過內心體驗和自我檢討,與科學進展的歷史說明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得到形成鮮明的對比;

明朝大理論家王陽明“格”竹,把探究外界誤認爲探討自己,終因頭痛失敗的事例,與通過科學實驗瞭解柱子的性質的事例進行對比,突出知識的獲得只能通過實驗。

(四)小結:

本文思路清晰,說理充分,極雄辯地闡明瞭“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重要性。學習它,不只增長了知識,而且大大開啓了我們的思想之門。我們要有意識地培養這種精神,使自己成爲一個努力探索、勇於實踐、大膽創新的合格人才。最後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話結束我們今天的學習。

要實現你的目標,最重要的是好奇心,並且永遠對自己充滿信心,大膽嘗試,做你自己認爲最正確的事。

——丁肇中

(五)作業:

你具備“格物致知”的精神嗎?請結合自己的經歷寫出一個例子。

(六)板書設計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具體剖析“格物致知”的含義

具體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提出希望,發出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