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初三上冊《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說課稿

初三上冊《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6W 次

初三上冊《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說課稿

初三上冊《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說課稿

作爲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初三上冊《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依據】

讀書、求知,是一個古老的話題。除了特殊情況,一個人平均要在學校度過人生的大約五分之一的時間。因此,對於求知,人們已是司空見慣了。然而,人們在求知時常常走進誤區,其實應歸咎於我們追求知識的不良習慣。讀了《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我們就會恍然大悟,怎麼樣獲取知識,如何提高自身的能力,其實我們的老祖宗很早就告訴了我們:“格物致知”,“第一,尋求真正的唯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計劃的探索”。作者開宗明義地給我們指出了追求真知、增益不能的正確的方向和途徑。

不僅如此,課文的針對性很強。作者在一開頭就說“談談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自然科學”。學生,作爲祖國未來的棟樑,作者深知,在他們身上維繫着民族的命運,未雨先綢繆,可見作者丁肇中的一份良苦的用心。作者這樣面對面似的指點,嚴肅而真誠,語重而心長,能從內心去振撼學生。不僅如此,作者還聯繫了自身學習求知的實際,這樣,不但縮短了作者同學生間的距離,使學生們倍感熟悉和親切,而且,還使廣大學生真實地、更快速地享受到“前車之覆,後車之鑑”的好處,更直接地讓學生們結合自身實際,反省過去,設計未來,懲前毖後。因此,課文在內容上具有強大的啓發和誘導作用!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這篇課文,主要採用了議論這一常見的表達方式。這種方式,要求作者的立場堅定、觀點明確,是即是、非即非,不能有一絲含混模糊。比較起來,它的確不具備記敘描寫那種特有的欲言而不言的含蓄美,但是,它的縝密的邏輯思維以及鮮明而準確的語言,能使讀者頓時豁然開朗,其內心即刻“分野中峯變,陰陽衆壑殊”。議論所具備的這種能快速梳理思維、高效地提高鑑別力的優勢,應該說是爲含蓄的敘述描寫語言所難以企及的。

作者選擇議論行文,其用意也是十分明確的。他考慮到了自己的文章最應該看的是哪樣的人,這一點,前面已經提到過。對於學生,作者深知,由於他們常常涉世未深,其世界觀和分析鑑別的能力尚處於有待不斷完善的過程之中,所以,對於學生,如果作者總是採用模棱兩可的含蓄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其結果,絕不能說沒有過對牛談琴的無奈,有時竟然把學生的思想導入歧途也未可知。

傳統的教學,特別是對議論說明文體的教學,往往是遵循着議論說明的形式特徵而按部就班。碰着議論文,開首就是“論點是什麼”,接着就是“用了哪些論據”,“論證方法怎麼樣”呀,凡此種種經院哲學術語式的'問題,不勝枚舉,結果是學一千篇議論文,其實只要學一篇就已足夠了。

傳統的議論文教學,把作者的觀點作爲道德訓誡的機器,灌輸的是無血無肉的教條一般的“知識”,忽視了學生的個體體驗,影響了他們思維素質的個性開發,千篇一律,僵化死板,使其漸漸陷入麻木和盲從的境地,如此這般,還何求什麼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呢?

是文章,就多是作者的獨創,作者的個性特徵不時地滲透在其作品之中,如果在教學中忽視作品的獨創性的特點,總是用某一個既定的模式去肢解文體,這是顯然地不能從實質上去把握課文的。就學生這個方面而言,他們的基礎,他們的情感,他們的閱歷,也是參差各異的。閱讀同一種課文,他們所獲就一定互有懸殊,這一點,也必然要求課堂的教學具有良好的彈性和開放性,使學生的閱讀的不同面貌都展現出來。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對於《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的閱讀,應該以原則爲指導,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許可他們對作者的主張進行質疑,肯定他們自己的哪怕是直覺的判斷;對於作者在說理達意上的表達特徵,不僅從消極意義上去把握議論的一般性常識,還要從積極意義上去鼓勵他們去補充和創新,在生動具體的閱讀實踐中,使學生主動熱情地參與到教學過程,從而使其思維和運用能力得到真正的開掘和提高。這樣做,必然會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成了閱讀的主人,從而改變了昔日那種被動接受的口袋角色和見色行事的奴隸地位。

閱讀本篇文章,鼓勵學生去做獨到的發現和理解,尊重其富有個性色彩的判斷,這也符合須多角度多層次的創造性進行閱讀的這一精神的____“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語文課程標準》)鑑於此,教師在指導過程中,不宜侷限於片面意義上的準確和絕對意義上的“標準”,勉勵學生打破常規,勇於向權威挑戰,從而砸出學生創新意識的火花。

或許有人會誤認爲,議論文非文學作品,在“情感”等方面,缺乏動人的力量,而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爲,作者的主張和看法,同樣來自於生動活潑的現實生活,只不過作者將其抽象和高度概括了而已。只要教師不墨守課文的抽象的語句,而積極地引導學生原其根索其本,那麼,這種“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所取得的效果,我想一點兒也不會亞於動人心絃的文學作品的。

不過,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的同時,也要處理好教師在其中的主導作用,對於學生產生的理解和判斷,教師要作出中肯而公正的評價,在提示和導向上,要採用科學的方法,使學生的發展朝着積極健康的方向邁進。

教學設計

1、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探究進一步鞏固對議論常識的把握,具體感受文章以講道理、擺事實來闡明作者觀點的論證方法。在把握內容的過程中找出關鍵語句,概括內容要點,引導多角度、有創意地解讀文章,拓展文中的事實依據,培養學生的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以形成創造性閱讀的品質。

2、過程與方法:熟悉文本內容,自主地感知與分析課文,積極地質疑,依據自己的理解發表自己的看法。鼓勵學生向作者和課文挑戰,大膽合作,取長補短,共同克服疑難問題。實踐師生互動的教學過程原則,做到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學生間的對話以及老師與學生的對話,多途徑地開發學生的心智。走入學生自身的生活實際,避免空洞枯燥的說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聯繫學生自身的生活體驗的過程,其實也是情感培養的過程和價值觀形成的過程。圍繞作者的觀點和作者的學習的成敗,可以引發學生自身對過去的檢討和反思,也能引發學生對未來的積極的設想,這樣,就有利於學生思考人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教學方式】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跟其它的議論文體一樣,作者的觀點明確,有理有據,能以獨到的見解說服讀者。換句話說,就文體而言,抽象概括居多,這要求我們的教學必須從抽象的語言形式中去探求立論的種種個別,從這一點出發,便可以啓動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在團體的交流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

1、以蒐集和篩選文體信息爲主要途徑,把握文章的內容和思路。議論文能爲學生的邏輯思維方式提供示範作用,我們應該以課文爲手段,培養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形象到抽象的自低而高的發展思維的能力,逐漸地消滅學生的零碎的含混的思維狀態。

2、嘗試積極的思維方式形成的過程。引導和提倡學生勿必限於人云亦云的單向思維方式,鼓勵學生多角度多側面地品讀文本語句,使其展示出不同的富有個性色彩的分析過程和結論。

3、在注意基礎知識的探究的同時,注重學習方法的探究。在實際的課堂學習比較中,使學生從感性認識的層面,生動地體會到把握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從而達到在理性的層面形成良好的閱讀品質的水平。

4、注重課文、學生、教師各因素多邊活動的結合,找到最佳結合的機會,不僅使課堂過程活潑多姿,而且給學生提供出廣闊的創造思維的平臺,使其創造能力得到切實的提高。

5、使學生從文字走向生活,從課堂走向社會和自然,從教條走向生動活潑的人生旅程,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自然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

【教學過程】

一、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以與文章內容相關的材料導入。

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這句名言闡述了讀書和知識的關係由此提出正確的讀法和學法,自然導入課文。

(導入在教學中至關重要,因爲,它是課堂的序幕。導入的選擇,不僅要照顧到文本的內容和主旨,更重要的是,它在教學一開始就能拴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很快進入課文的當前情景,併爲課堂教學的進程從一開頭就具備較強的凝聚力。大體說來,導入有名言格言式,有詩詞歌賦式,有故事式,有歌曲式等多種形式,什麼課文采用什麼導入形式,這要看具體情況。此所謂對症下藥、因文制宜,是萬不可套用某一種機械的形式的。)

二、檢討閱讀經驗,通過蒐集、挑選、比較等來弄清文章在說理上的特徵。

交流探究:

1、從文中找關鍵詞句,瞭解作者的寫作目的。

2、爲了闡述明白自己的觀點,文中哪些詞語提示了作者的思維邏輯層次?

3、學生自已歸納本文的結構特點。

(鼓勵學生自主地探究課文內容,結合以往的同類文體的閱讀經驗,對所學內容作出嘗試性的分析和判斷。在此基礎上得到關於本文特點的一致性的結論。這樣,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運用能力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得到揉磋和提高。)

三、探究文章觀點的人生意義,完成由抽象到形象,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維回還過程的演變,深入淺出地解讀課文。

合作探討:你完全同意作者的觀點嗎?有沒有不同的意見,請提出來,並舉例證明。

(議論文章,常常是抽象性的,一般性的內容居多,教師的引導稍不注意,課堂就陷入空洞的說教狀態,學生處於空中樓閣的層面,雲裏霧裏,是是非非,結果是學生的心和口都被捆綁在教師的思維這卷繩索之中,他們只好人云亦云,最終還是模棱兩可。鑑於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扮演主導這一角色時,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墨守着自己的經驗不放,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現,勉勵他們不必侷限在死板的語言文字上面,要求他們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和學習體驗,把文字幻化成可捉摸的生活,這樣,不僅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同時,也使課文的抽象而概括道理化爲春風柔雨,使學生的心智得到潛移默化的改變,並能逐步養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理念和閱讀習慣。)

四、餘音繞音地結束,激發學生課外探究的熱情。

課堂的學習,無論是所獲取的信息或者是所擁有的時間,都是非常有限的,僅僅依靠課堂教學這塊天地,無疑只是井底之蛙。因此,要真正使學生的能力得到長足的發展,教師也必須具備藝術性地結束學的技能,能發現那些比較有效的辦法,使學生的探究熱情一直延伸到課外,能使他們自覺而積極地開拓新視界,運用現成的知識去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