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詩二首《望海樓》《登擬峴臺》教案

詩二首《望海樓》《登擬峴臺》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教學目標

詩二首《望海樓》《登擬峴臺》教案

1、熟讀,讀懂兩詩的內容,體會詩歌不同的意境。

2、學習“出人意表”的抒情方式,感悟“以我觀物”的抒情特點,體會詩人或傷感或恬淡的情懷。

說明:

對於《望海樓》和《登擬峴臺》內容的理解,意境的感悟以及詩人情緒的把握可以通過反覆誦讀,使學生對課文大意有個初步感知,然後質疑解疑;值得注意的是兩詩雖同爲登高覽景抒懷之作,但作者的寫景心境不同,詩人寄寓詩中的感情也大相徑庭,教學中應該在學生自主感悟中加以引導點撥。

這兩首詩在藝術表現上各具特色。米芾是一位畫家詩人,《望海樓》就是他結合語言藝術和畫家所長,採用多維度多視角豐富立體描繪景緻的“畫卷”;陸游的《登擬峴臺》寫得飛動瀟灑,尤其是頷聯、頸聯情景交融,使自然景觀變成了物我交融的有我之境,呈現出雅潔沖淡清新灑脫的格調。九年級的學生應該也已經具備一定的語言功底和鑑賞能力,因此設置了教學目標二。

詩歌的教學教師切忌“嗜講”,放手讓學生自主讀、悟、品,才能真正領會詩之氣韻,採用多種形式朗讀熟讀既是教學的起點也是目標歸宿。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分析兩首詩歌不同的寫景特色,學習《望海樓》“出人意表”的抒情方式;學習《登擬峴臺》“以我觀物”的抒情特點;熟讀、背誦。

2、難點:體會《望海樓》中詩人傷感之情,《登擬峴臺》中詩人豪放的個性和沖淡坦蕩的胸懷。

說明:

這兩首詩中的樓和臺,有的作爲寫景的立足點,有的作爲寫景的觀察點,在理解時應注意區分;而且兩位詩人在詩中寄寓的感情,可謂“一憂”、“一樂”,不盡相同,要能夠加以準確體會。

朗讀是輕鬆自然地把握詩意、體會情感的有效方法。在讀的過程中,應指導學生學會圈劃,抓住關鍵詞句感受內容,還要滲透一定的朗讀方法指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熟讀成誦是詩歌教學的不二法寶。

《望海樓》更多的着墨於繪景,角度多層次豐,只在尾聯出人意表地情調急劇變換,透露出茫然、低沉、傷感的情緒,要理解感情有一定難度。《登擬峴臺》的寫作又異於前者,它在寫景中滲透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景中有我,我中有景,情景交融。兩首詩風格各異,氣韻不同,各具魅力,比較賞析不能粗淺,需細細辨別品味。

 教學過程

思路點撥

以上教學設計將兩首詩結合在一起進行比較閱讀,適合於學習基礎較好,對古詩文理解力較強,對教材比較熟悉的學生。也可視教學進度及學生水平逐一教學兩詩,如理解兩首詩的內容,體會詩人情感,分析藝術特色等。《望海樓》教學可以注重寫景角度的多維度,米芾作爲畫家詩人是如何在詩中表現畫境的?《登擬峴臺》教學可以從陸游此詩的詩風雅潔沖淡清新脫俗不同於過去所熟悉的陸游切入。

練習舉隅

一、比較閱讀《黃鶴樓》、《登幽州臺歌》、《登金陵鳳凰臺》等詩。

二、將《望海樓》詩中的畫面用150字具體描繪。

三、選讀陸游其他詩詞,賽一賽:誰背誦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