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楊修之死》教學反思(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

《楊修之死》教學反思(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6W 次

《楊修之死》是一篇自讀課文。整個教學設計由五個環節組成:

《楊修之死》教學反思(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

1、由聽《三國演義》主題歌,說曹操故事導入。

2、初讀課文,藉助註解,讀懂課文。

3、複述故事情節,可自選喜歡的情節,併爲小故事命名。

4、討論人物性格,探究楊修死因。

5、拓展延伸:“我想對曹操(或楊修)說”。

  在教學中自我感覺良好的在以下幾方面:

1、教學導入創設了良好的氛圍和情境,激發了學習興趣。一上課,我就放了電視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歌,並賞析了這首詞,讓學生齊誦曹操的詩,讓學生講曹操的故事,把學生帶入三國的世界,曹操的世界,全身心地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事實證明,這個辦法是很好的,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2、這篇文章,故事情節比較簡單,沒有激烈的矛盾衝突,而且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老師就應該放手讓他們自己去閱讀、思考,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得到較好地鍛鍊,閱讀能力才能提高。因此在教學中主要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

⑴《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強調了在閱讀的時候要使學生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薰陶。並在欣賞文學作品時要有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情節進行創造性複述,對文中人物形象做出自己的分析,就是讓學生的內心閱讀體驗在學習過程中反映出來。

⑵本文是一篇藝術性很強的小說,學生對此有很濃厚的興趣,最適於放開手,讓學生合作探究,研讀課文。本課中,對於楊修的死因,歷史上有頗多爭議。這實際上是給學生提供了最佳探究課題。合作探究的過程,也是學生主動性充分調動的過程,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感悟到語文課堂的樂趣,品嚐成功的快樂。

⑶語文教學就不能僅停留在教材上,宜拓展延伸。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的啓示。”這篇課文是名著中的名篇,給人以很多的啓迪和感悟,這包括做人和作文上的。比如做人方面的。通過分析人物性格,學生從曹操、楊修身上發現了很多不足,那麼給他們提提忠告也就不難了。在這一環節學生答案異彩紛呈。這是學生情感價值上的一大收穫。

  但在教學中也存在不足:

1、學生課前預習不夠,這在課堂上不得不花費了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讀懂課文,疏通閱讀障礙。

2、導入過程中,聽完主題歌后擔心學生不懂詞意,賞析了這首詞。這一環節是多餘的,只需稍解說一下即可,最主要的是把學生帶入三國時代豪傑並起爭分天下的那種雄壯的氣氛中,這一賞析倒破化了。

3、是複述課文的七個小故事時,個別學生的語言不夠簡練,重點不明確。我想這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特別注意,一定要在課堂中多加訓練,努力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4、是時間的把握不夠準確,複述故事花了過多的時間。 “前鬆後緊”,致使後面的教學環節很緊張。

5、學生討論時很熱烈,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了,可大都數卻不願主動舉手發言。這是在課堂上常遇到的問題,卻一直沒想出很好的辦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