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父親的菜園》語文教學反思

《父親的菜園》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W 次

《父親的菜園》是根據教育部20xx年頒發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編寫的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第八冊中的一篇略讀課文,這對於從教20多年的我來說,卻還是一篇從未嘗試過的新教材。

《父親的菜園》語文教學反思

課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依次寫了:(1)失去菜園、(2)決定開墾新菜園、(3)開墾荒地、(4)壘上石牆、(5)種上豌豆、(6)用豌豆肥田、(7)拾糞肥田、(8)菜園獲得豐收等八項內容。作品通過對父親的言行的具體描寫,意在引導學生體會父親的勤勞、堅毅的品質,培養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依據教材的編寫意圖,也就是加強學生的閱讀實踐,其中的一個教學重點是學習文中的父親的優秀品質。在課堂教學中的質疑問難、討論解決問題的環節中,出現了下列的現象:課文第九自然段落是描述父親用“豌豆肥田”的情節,文中有這麼一個句子——“父親卻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裏”,而後又告訴作者:“這一季豌豆就用來肥土吧。”針對用“豌豆肥土”的做法,學生們展開了爭辯,褒貶不一。有的學生認爲:用豌豆肥田不合算,理由是:(1)文中說家裏的菜碗總是盛不滿,說明家裏缺少菜,這些豌豆果實應當讓家裏人吃;(2)肥田有更好的的辦法,如去遠點兒的地方割青草,然後挑回來……還可以……老師,您說是嗎?我沒想到學生會鑽“牛角尖”鑽到這兒來了,學生的這種觀點是對教材內容的否定?是生命化教育的亮點?這是我在備課時始料不及的,真讓我叫苦不迭,心裏暗暗地嘟囔着:在高喊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今天,怎麼來了個這樣的教材……課堂上,爲了維護做老師的尊嚴,只好自找下臺階的路,絞盡腦汁想了一番,我故作輕鬆地說:“看來你們捨不得用豌豆來肥田。——其實,我也這麼想,我讚賞同學們的見解。但是,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豌豆肥田’的細節,你們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見,對其他情節中那‘父親’的言行,老師更表示敬佩,從整體上說,‘父親’的優秀品質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不敢保證我的學生們能接受我“表演”,走下講臺後返回辦公室的路上,我忐忑不安。

如何突破這一教學難關呢?我靜下心來重研教材,覺得課文的教學難就難在這“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上。

我們以前沒有特別的提出人文性,可是細細想來,過去的語文教學真的缺少人文性麼?哪一段文字沒有反映人文性呢?既然有教學內容,它本身就蘊涵着人文性,無論你關注還是不關注都是脫離不了的。語文課程,貴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難也難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必須通過語文學習和語言實踐來體現。時下有的語文課,爲了體現人文性、開放性以及與其他課程的聯繫,內容龐雜,形式令人眼花繚亂,安排過多的非語文活動,喧賓奪主,以有別於內容分析、機械訓練的'形式,造成了同樣的後果——語文效率、質量的減損。我們應牢記“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是語文課的專務。我們一定要種好自己的田,澆好自己的園。”其中“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必須通過語文學習和語言實踐來體現”的論斷,我最爲欽佩。我覺得人文性應當附屬在工具性之中。語文教學需要問題,但我們需要的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這個“意義和價值”應該建立在“課文的整體內容”或“語言環境”的基礎上,沒有這個前提,而去沒有限度地挖掘或生成問題,我們就會失去語文教學原本的意義。例如有人教學《司馬光》一課,讓學生討論“還有哪些方法救出小孩?”學生奇思異想,解決的方法五花八門,稱其“這是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我們沒有注意到荒誕的一面,倒是特別欣賞孩子的思維力。如果我們把課文做爲載體,這樣的創新思維的挖掘會有很多,由於大量的時間用在了思維的創新或人文性拓展,而失去了語文基本能力的訓練,這恐怕也不是素質教育所追求的。想到這兒,我的心稍微平靜了下來,雖然還沒有想出更好的辦法,但已不再爲課堂上的“教導”擔心,也顧不了學生們能否接受我的“表演”了,權且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