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通用15篇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8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爲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通用15篇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dtn l 4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並能正確書寫。

2.學會dtn l與單韻母拼讀音節及帶調拼讀音節。

3.正確認讀、識記四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重點指導聲母dtnl的發音方法以及音節拼讀。通過教師的拼讀示範,讓學生反覆觀察、模仿,反覆練習拼讀,能初步掌握拼讀要領:前音輕短後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

運用拼讀方法對聲母與帶調韻母組成的音節進行拼讀是教學難點。

[設計理念]

本節課教學設計我力求把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融人實際教學實踐之中,教師角色和教學行爲都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方式的變革。教學中能夠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和身心發展需求出發,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實踐,以參與求體驗,以合作求創新,以探究求發展。重視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放手讓學生去尋找新的發現,使學生思維中創造的火花不斷閃現。聲母形的記憶體現層次性:先引導學生從直觀畫面觀察記憶字形;再引導學生聯繫生活想象字形;最後指導學生根據所學比較記憶字形。學生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參與、體驗、合作、發展,學習態度和情感得以進一步提升。充分相信學生,讓學生嘗試學、互相教學、討論研究學,學生主體地位凸現,真正成爲了學習的主人。

2.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深知學情的基礎上,打破了以往拼音教學單一的呈現方式,及各個字母按音形義講解,採取了集中訓練,減少頭緒,加強綜合的教學思路。書寫在低年級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彈性要求和交流展示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書寫的樂趣。這無疑拓寬了學生思維和活動空間,使學生的創造力在教師的感召下得以彰顯。

3.拼音教學生活化、情境化。遊戲是孩子們快樂求知的源泉。本節課的設計以遊戲和活動爲主線,讓全體學生積極動口、動腦、動手,多種感官協同參與。學生在積極的競爭參與中,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得到培植。聯繫日常生活、捏擺字母記憶字形等獨特的教學手段再次激發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饒有情趣的欣賞、展示是對學生內在需求的最好饋贈。這種精神上的滿足會成爲學生記憶中永恆的財富。教學設計展現了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學生學習態度得以端正,情感得以昇華。

[教學過程]

一、遊戲複習導入新課

摘蘋果

教師把聲母b、p、m、f和音節ba、fo、ma、po製成蘋果,請學生自己先自由拼讀、或請教別人,然後選擇自己最拿手的蘋果摘下來,讀給大家聽。讀正確,再領讀。

教師引導學生從舉手積極、發言洪亮、拼讀正確等方面評價摘蘋果的小夥伴。

二、聲母音的教學

1.拼音樂園裏可熱鬧了!今天老師還要帶小朋友到這裏認識一些拼音娃娃。瞧,樂樂正和小朋友們在參加學校的慶祝教師節聯歡會呢!大屏幕出示情境圖。

2.仔細觀察,展開想象,說說同學們是怎樣表演的?(重點說出“打鼓”、“模特”、“快樂”等,初步感知聲母dtl的發音。)

3.我們今天要學的幾個拼音娃娃就藏在這幅圖裏面。看看誰找得快。(學生紛紛找出情境圖中隱藏的dtnl幾個聲母。)

教師相機結合情境圖引導學生說兒歌:聯歡會,真熱鬧。小鼓敲,模特跳。你吹笛子我唱歌,我們大家真快樂。

教學聲母d

1.小朋友,你認識它嗎?指名試着讀一讀。(看圖,出示聲母d及直觀圖。)教師迫問:你爲什麼讀得這麼好?讓學生交流自己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

2.教師示範發音引導學生讀對,學生模仿讀、練讀、對讀、同座互相檢查讀,教師相機指導、糾正發音。

(利用圖畫,第一幅圖是一隻隊鼓和一副鼓錘,敲鼓的聲音“得”提示d的音,隊鼓和鼓錘組成的圖形提示d的形。以說話助發音,藉助“得”發準d的音。)

教師注意

(1)發d時,舌尖抵住上牙牀(上齒齦),憋住氣流,然後舌尖突然放開,吐出微弱的氣流,聲帶不顫動。

(2)學生練習發d的音,體會發音要領。教學d時,可讓學生把手掌放在嘴前感覺不同的發音方法:發d時,感覺不到氣流衝出。

按以上方法教學聲母t、n、l,但不要在課堂上講授此術語,重在示範、體會、模仿。

注意:

1.發t時,發音動作和d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口腔送出的氣流比較強。發n時,舌尖頂住上牙牀,發音時聲帶顫動,氣流從鼻腔出來。發l時,舌尖頂住上牙牀,發音時聲帶顫動,氣流從舌頭兩邊出來。

2.方法同上,着重區別n和l的發音。教學n、l時,可讓學生捏着鼻子發l的音,體會氣流從舌頭兩邊出來;鬆開鼻子發n的音,體會氣流從鼻腔出來。

3.d、t、n、l的發音部位都在舌尖和上齒齦,叫舌尖音。

4.學生模仿讀、練讀、對讀、同座互相檢查讀,教師相機指導n、l,糾正發音。

三、聲母形的教學

1.屏幕上的圖能夠幫助你們記住d、t、n、l的樣子,請小朋友仔細看圖,想一想有什麼新的`發現,同座交流交流。(學生用以前的方法編順口溜:隊鼓鼓錘ddd;模特兒跳舞ttt;一個門洞nn n;一根木棍lll。)

2.你們還有什麼好辦法記住他們嗎?小組討論一下。學生聯繫日常生活暢所欲言。(馬蹄印ddd、用手指擺d的形狀;小傘把ttt、倒拄柺棍ttt、t和“七”像;獨木橋nnn;l的形狀像數字1、筷子、教鞭、指揮棒、旗杆、鉛筆、燈管)

3。他們還和我們以前認識的哪些拼音娃娃很像?(引導學生將d人n與學過的有關字母進行區別,如d—b,d—p,t--f,n—m、u。)

四、聲母與單韻母的拼讀教學

1。出示音節:這些音節你們會讀嗎?試着讀一讀。指名讀、小組讀、示範讀、指名當小老師領讀、自由選擇讀、齊讀等。教師重點糾正n、l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

2.屏幕演示一些帶調音節:da、di、tu、nu、li、lu、ni、na。讓學生用這些音節組詞或說一句話,看誰用上的音節多。

五、指導書寫

1、指導學生觀察:這四位拼音娃娃分別在四線格的什麼位置?(除了講清d、t、n、l的筆畫筆順和每一筆在四線格所佔的位置外,還要認識新筆畫名稱:“c”叫左半圓。》

2、教師重點指導聲母“t”的寫法。其餘三個聲母學生根據觀察試着寫一寫。想寫幾個就寫幾個,直到自己滿意爲止。

3.教師巡視糾正指導並讓學生互相交流展示。

六、擴展活動

1.學生利用手中的橡皮泥、小棒、毛線捏一捏、擺一擺今天認識的拼音娃娃。有的獨自進行,有的與同座討論合作,教師給捏擺好的同學以展示的機會。

2.做遊戲“看誰找得準,找得快”。

聽老師或同學讀音節,看誰又準又快地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出相應的聲母和韻母,並且擺成音節讀一讀。

3.“摘蘋果”遊戲。拼音娃娃來到果園裏,哇!樹上結滿了紅遁通的大蘋果,多誘人啊!你們想吃嗎?學生認讀蘋果上的字母、音節,讀對了就獎勵一個大蘋果。“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文字的美。

2、營造學生的“月亮文化”的氛圍,讓學生浸潤其中,在此基礎上,教師引信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體驗、感悟。

3、通過吟誦詩詞,激發學生主動積累句子、詩詞的興趣。

4、啓發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學生和內容分析:

《望月》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的一篇閱讀課文,語文雋永,思想深邃,是一篇構思獨特、感悟趨勢的散文詩,文章主要通過寫“我”在甲板上欣賞月亮時,聰明好學、愛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以及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像。從語文的角度解讀《望月》一文,它既有豐富鮮活的語言表達,又有優美如畫的意境呈現,還有人物形象的詩性流淌,所以引導高年級的學生在語言文字及文章所營造的意境中走個來回是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課時安排

第二課時

◆教學手段

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昨天我們初讀了課文,唐老師讓大家課後去搜集含有“月”的詩句,今天我們旅遊事業進行一場賽詩會,好嗎?

2、學生自由交流、誦讀含有“月”的詩句。教師指導: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

3、師:作者和小外甥也進行了一場賽詩會,他們又吟誦了哪些詩句呢?

二、研讀課文,體驗感悟。

(一)感悟“詩中月”(第5至第12小節)

師:這每一句詩中都有一輪月,但詩人在月下的感受卻又那麼的不同。我們來讀讀這些詩句吧,去感受詩人當時的情懷。(學生自讀古詩)

2、教師引讀詩句。

3、師:是什麼樣的月,什麼樣的美景讓作者和小外甥有興致賽詩,吟誦了這麼多含有月的詩句呢?讓我們走進那個月夜,走上江輪的甲板,一同去望月吧!

(二)欣賞“眼中月”,再次感悟“詩中月”。

1、師:在作者的眼中,這是一輪怎樣的月呢?請大家讀讀第二自然段。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把句子讀流利、注意標點的停頓。

3、教師引導學生感受月的多變與豐富,品味朗讀。

“月亮出來了,安詳地吐灑着它的清輝。”

師:月亮出來了,這是一輪怎樣的月呢?(抓住“安詳”,讓學生感受到月的寧靜、安詳、溫暖。教師指導學生讀出月的寧靜、安詳。)

師:這月是安詳、寧靜,李白望着這樣的月光,會這樣寫到: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學生讀詩句)

“月光灑落在長江裏,江面被照亮了,流動的江水中,有千點萬點晶瑩閃爍的光斑在跳動。”

師:當月光灑落在長江裏,又有了怎樣的變化?(教師抓住月的靈動、跳躍、活潑指導朗讀)

師:這月光淤泥、調皮,所以詩人才會寫下這天真爛漫的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學生讀詩句)

“江兩岸,蘆蕩、樹林和山峯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處隱隱約約地伸展着,起伏着。”

師:月光不僅灑在長江裏,也灑在了江兩岸,這月光又給了你怎樣不同的感受呢?(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月的神祕、曠遠來朗讀)

師:這神祕、清幽曠遠的月光灑落在詩人的身上,詩人怎能不感嘆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學生讀詩句)

“月光爲它們鍍上了一層銀色的'花邊”

抓住省略號。此時無聲勝有聲啊!一個省略號將許多說不盡的都概括了!

4、教師小結:指名配樂朗讀

5、齊讀。教師:“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讓我們一同沐浴着這月光,走進這清幽曠遠的月夜吧!

教師引讀課文:夜深人靜,我悄悄地走到江輪甲板上坐下來,擡頭仰望天空……

(三)昇華感情“詩中月”。

1、師:沐浴着這樣的月光,難怪詩人和小外甥會陶醉,情不自禁地吟誦起詩句來。讓我們再讀讀這些詩句吧,相信此時你們一定有了不同的感受。

教師一句學生一句朗讀詩句。

小結感悟

★打出第13小節:“詩,和月亮一起,沐浴着我們,使我們沉醉在清幽曠遠的氣氛中。”

師引讀論都進與朋同時浸潤着我們,才讓我們感覺到……“詩,和月亮一起,沐浴着我們,使我們沉醉在清幽曠遠的氣氛中。”

(四)幻想“心中月”。(第14至21小節)

導入:這詩一般的月光下誰能不浮想聯翩呢?小外甥想到了什麼?請你自己讀讀後面的課文。2、交流小外甥想到了什麼。讀小外甥的話。

3、講小外甥的話變成詩的格式,再讀。

師:小外甥心中的月亮是一首詩,是詩一般的月亮。我們一起來好好地欣賞一下,你能體會出其中的詩意嗎?

月亮,

像/眼睛,天的眼睛

這是/明亮的眼睛

它很喜歡/看我們的大地

所以/每一次閉上了

又忍不住/偷偷睜開

每個月都要/圓圓的/睜大一次

4、引導想象。

(1)齊讀末1小節。

★打出末一句話:“我久久地凝視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輕輕地展開幻想的翅膀…”

(2)引導想象。

師:讀到這裏,相信同學們跟作者一樣,心中也有一輪詩一般的月亮。讓我們插上幻想的翅膀,去勾畫自己心中的月亮……

(3)學生閉目冥想自己“心中的月亮”,並書寫下來。(播放音樂)

(4)交流。

三、總結

月本無情人有情,你有一顆怎樣的心你就會看到一輪怎樣的月。這就是“望月”的樂趣。帶着你對月的理解再讀讀課題吧!(學生齊讀課題)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品析詞句,體會文中所蘊藏的江月美景的神奇迷人。

2、感受望月的樂趣及小外甥的聰明好學,想象力豐富。激發學生,對月亮的喜愛,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朗讀、品味描寫月夜江景和小外甥的句子。

2、理解月光產生幻想的句子。

三、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今天,繼續分享趙麗宏的優美散文(齊讀課題)

2、寫的是誰在哪兒望月呢?(一個人嗎?)

3、同學們注意有時文中的“我”是作者本人,有時未必是本人。【板書“我”和小外甥生】

4、文章寫了“我”和小外甥在江船甲板上望月。接下來發生了哪些事?文中寫了哪些內容?(機:就這一個內容嗎?)

(結合回答板書:江景、背詩、幻想。)

過渡:這篇文章啊,仔細讀可以濃縮成這三幅畫,這堂課讓我們走進這三幅畫生動的畫面中,一同來品味、欣賞!

二、學習第二節:

1、自由讀課文第二節,想想你看到了怎樣的江景圖。

2、(出示§2)指名讀,要透過文字看景色畫面,看哪些詞句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3、交流:

①“閃爍的光斑”你懂嗎?爲什麼一閃一閃?(因爲流動的江水,波光粼粼,纔會有“讀”“千萬點——跳動。”

②“安詳”柔美、靜諡的感覺。

③、“~~剪影”沒有月光就沒有剪影,給你什麼感覺?(神祕)出示“月夜剪影圖”

④、“鍍”月光均勻地灑在這些景物上。

(配樂齊讀,感受月夜江景的靜謐美好)

4、小結:是啊,月灑清輝,江中有月,這幅畫面中有江,有月,如果讓你給它取個名字,什麼名字比較恰當呢?(板書:江中月)

過渡:在這輪美好的江中月下,引發了作者與小外甥背誦的興致那麼他們背了哪些詩呢?

三、學習第3——13自然段

1、自由讀§3——13節中帶“月“的詩。

2、(出示詩句)請兩位同學讀,分角色讀。

3、讀得很好,可是文中是背誦,給你們一分鐘試背。

4、指名配樂試背。(剛纔背誦的意境不太和課文中吻合,你想背誦要什麼?下面,想象在月光下,月光沐浴着“我”和小外甥一起背誦比賽。

5、寫月詩就這6句嗎?文中哪些告訴你的?(兩個省略號,爲什麼要用兩個省略號?你還能說說寫月的詩嗎?

6、老師這裏也有一些寫月的詩。(出示課外詩邊上配月夜圖二幅)。“我“和你們一起來對吟一下吧!(配樂)

7、同學們,吟誦了這麼多寫月的詩句,你有什麼感受,有什麼發現?

8、那麼,“我”和小外甥此時背誦了那麼多詩後,他們有什麼感受啊?(提示:用原文)(出示§13)

①拿筆找找這幾句話中有幾個詞直接寫出了他們的感受?

②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沐浴、沉醉、清幽、曠遠的感覺。

9、我看,不是我和小外甥兩個人沉醉,我們所有認真讀書的也沉醉在其間,同學們,在背誦這幅畫面中看一看有詩還有月,那你說給它起個名字叫(板書“詩月中)

過:當我還沉浸在詩中月那醉人的風韻中時,小外男生卻已展開幻想的翅膀!

四、學習第15——20節

1、好,請你看一看小外甥望月的幻想有哪些詞句,一處不落地畫下來。

2、學生交流。

3、文中啊,有這麼三處。(出示內容)

①請一位學生連起來讀。你用心體會,請你說說對小外甥的幻想有什麼感受?哪些語句你喜歡,最吸引你。

②非常好,聆聽了小外甥的幻想以後,你有什麼感受,最吸引你的是什麼地方?

A、眼睛,不僅形象而且非常神奇。

B、每個月都要爭開一次(相機:月變過程)

C、“把月亮寫的可愛、活潑”、充滿了童真、童趣。

帶着感受練讀,這些幻想看似不成段,其實分明是一首兒童詩啊,

③不信,你瞧(出示小詩)。配樂朗讀

是啊,聽了小外甥生動奇特的幻想,簡直就像聽了一個現成的童話故事,難怪作者說小外甥(聰明好學,愛幻想。)

④同學們,你們呀和小外男生一樣的'年齡,一樣的聰明愛學,愛幻想,每個人讀這段話以後,都自己“我”心中的月亮,你心中的月亮像什麼呢?也寫上兩三句話,能不能也象小外男生一樣,有天的眼睛般的什麼樣的比喻?

⑤“交流”。

⑥是啊。作者也久久凝視着月亮,消失的地方,展開了幻想的翅膀,在這幅畫面中,小外甥、我們、作者都一同展開了遐想。我們給它取個名可以叫(心中月)

五、總結

這節課,在趙麗宏宏優美的語言引領下,一同領略了江中月的美麗,詩中月的醉人,江中月的美妙,相信此刻你們和俞老師一樣,產生了望月的衝動,有機會請你走進大自然好好地望一回月。

六、作業

1、背誦文中寫月的詩句2、課外積累一些寫月的詩句。

板書: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新詞。會用“無……不……”“無不”等詞語造句。

2、認識文章的中心句,理解課文重點句的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4、5自然段。

4、欣賞夾竹桃的可貴韌性和動人花影,體味作者的喜愛之情,培養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文章的中心句,體會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的原因。。

2、通過朗讀、重點體會第四節描寫夾竹桃可貴韌性的句子。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認識兩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初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3、理清課文層次,初步感知夾竹桃的可貴韌性和動人花影,體味作者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出示夾竹桃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這種植物嗎?在生活中見過嗎?你對它瞭解多少呢?出示介紹夾竹桃的文字,強調夾竹桃的花期有4-12個月。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筆下的《夾竹桃》。板題及作者名。齊讀題目。

3、認識作者季羨林先生:北大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士,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

二、 自讀課文:

1、請同學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詞句可以做下記號。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兩行詞語:融洽 花團錦簇 榆葉梅 雞冠花 江西臘 玉簪花

葉影參差 花影迷離 荇藻 微風乍起 葉影吹動

先指名讀好第一行,再指名讀好第二行,並齊讀。

2)檢查課文:

師過渡:夾竹桃不是名貴的花,也不是最美的花,那季羨林先生爲什麼要寫它呢?

A指名讀第一段

說說這段話主要講了什麼?板:值得留戀和回憶 齊讀第一段

B那夾竹桃究竟有何值得留戀回憶呢?指名讀第二段。理解“融洽”一詞。

這段話主要講了什麼?夾竹桃開花的景象十分奇妙有趣。板:開花景象奇妙有趣

齊讀第二段。

C過渡:作者說“我們家裏一向是喜歡花的,雖然沒有什麼非常名貴的花,但是常見的花卻是應有盡有。”指名讀第三段。分季節看圖,春天:迎春花、桃花、杏花、海棠、榆葉梅、丁香等等(花團錦簇)夏天:鳳仙花、石竹花、雞冠花、五色梅、江西臘、夜來香等等(滿院生輝、五彩繽紛、美不勝收)秋天:玉簪花、菊花。出示“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開出黃色的小花,報告春的消息。以後接着來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葉梅、丁香等等,院子裏開得花團錦簇。到了夏天,更是滿院生輝。鳳仙花、石竹花、雞冠花、五色梅、江西臘等等,五彩繽紛,美不勝收。夜來香的香氣薰透了整個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麼時候也不會忘記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帶來悽清的寒意,菊花則在秋風中怒放。一年三季,花開花落,萬紫千紅。”指名讀,再齊讀。

D看來作者家種常見的花真是應有盡有啊!那麼在萬花叢中夾竹桃又是怎樣的呢?指名讀第四段。出示“在和煦的春風裏,在盛夏的暴雨裏,在深秋的清冷裏,看不出有什麼特別茂盛的時候,也看不出有什麼特別衰敗的時候,無日不迎風吐豔。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無不奉陪。這一點韌性,同院子裏那些花比起來,不是顯得非常可貴嗎?”指名讀,讀了這段話你知道了夾竹桃開花是怎樣的?板:韌性可貴

E師:但是夾竹桃的`妙處還不止這些。指名讀第五段。

出示:“但是,夾竹桃的妙處還不止於此。我特別喜歡月光下的夾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團模糊;但是香氣卻毫不含糊,濃濃烈烈地從花枝上襲了下來。它把影子投到牆上,葉影參差,花影迷離,可以引起我許多幻想。”指名讀。查字典理解“葉影參差”。齊讀。

出示:“我幻想它是地圖,它居然就是地圖了。這一堆影子是亞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間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幾隻小蟲子爬過,這就是遠渡重洋的海輪。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現出一個小池塘。夜蛾飛過,映在牆上的影子就是游魚。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畫。微風乍起,葉影吹動,這一幅畫竟變成活畫了。”

指名讀讀,說說作者把月光下的夾竹桃花影幻想成了什麼?再分“地圖”、“荇藻”、“一幅墨竹畫”來讀句子。理解“荇藻、微風乍起”最後說說這段話主要講了什麼?板:引發幻想

是啊,這麼神祕又美麗的夾竹桃能不讓人喜愛嗎?齊讀這一段。

F齊讀第六段。板:愛上夾竹桃

三、理清課文層次。

按板書分段。一、(1)二、(2)三、(3-5)四、(6)

四、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隨季羨林先生觀賞了他家裏具有可貴的韌性,又能引發人無窮幻想的夾竹桃,相信同學們獲益不少。

五、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課後尋找夾竹桃,觀察一下。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瞭解蠶的生長過程,激發學生觀察、研究昆蟲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教學難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瞭解蠶生長的整個過程及生長過程的幾次變化。

2、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蠶卵、桑葉、衣裳、又白又嫩、漸漸、又白又胖、新房、繭子、一聲不響”等詞語的意思。

3、會仿照例句用“漸漸”寫話。

4、能通過整理排列錯亂的句子,瞭解蠶的生長過程

教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蠶”圖,問:圖上畫的是什麼?它有什麼用處?

揭題:教學“蠶”,想一想,爲什麼叫它蠶姑娘呢?]

出示一塊絲巾,這塊絲巾漂亮嗎?用手摸摸有什麼感覺?誰知道這塊又軟又滑的絲巾是用什麼織成的?

2、出示課題:12、蠶姑娘

教學生字“蠶”,讀準字音。

3、你知道關於蠶姑娘哪些知識?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聽課文錄音,課文中講了蠶姑娘一些什麼事?

2、聽後交流。

三、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學要求:[圈出生字]讀準字音,給課文自然段標上序號。

2、反饋自學情況。

音:卵、牀、裳、嫩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四、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新詞。

2、給生字擴詞找朋友。

3、課堂作業: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1—5自然段,瞭解蠶生長過程中的幾次變化,能用表示先後順序的詞說說蠶的變化。理解“蠶牀、漸漸”等詞的意思。

2、正確朗讀課文。

3、會仿照句子用“漸漸”寫一句話。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認讀生字新詞。

2、完成課後第一題,按要求寫筆畫。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這一段,說這一段主要講什麼。理解“蠶卵”,(蠶姑娘產下的卵)。

2、齊讀這一段,讀了這段後,你知道了哪些知識?你是從哪裏讀懂的'?(春天,從蠶卵裏鑽出來。)

三、學習課文的第2—5自然段。

1、蠶姑娘是怎樣的呢?請你讀讀課文2—5自然段。

讀完後用“ ”的蠶姑娘來說一說,還可以“aabb”的蠶姑娘,或蠶姑娘是“ ”來說一說。

2、蠶姑娘真奇怪,爲什麼有的說是又黑又小,有的說是又白又胖的呢?

3、課文中哪段寫又黑又小的黃姑娘,哪段寫又黃又瘦的白姑娘,哪段又是寫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又白又胖—又白又亮的蠶姑娘?指名讀,共換了幾次衣服?(四次)。[蠶不吃不動,這種睡叫“眠”我們

叫它頭眠、二眠、三眠、大眠]

4、學習第一次換衣服。

⑴、自由讀課文,又黑又小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後做了些什麼?用波浪線劃出表示動作的詞。

⑵、用上“先——接着——然後——最後——”說說蠶的變化。

⑶、質疑問難,理解“蠶牀”等詞的意思。[蠶牀就是蠶匾](說—問—讀)

⑷、指導朗讀。

5、學習第二次換衣服。

⑴、按上面的方法自學。

⑵、交流。

6、學習第三、四次換衣服。

⑴、自由讀4、5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在寫法上與前兩段不同,劃出來。

⑵、理解“漸漸長胖”和“漸漸長亮”中的“漸漸”是什麼意思?可以用什麼詞語來代替?

⑶、齊讀4、5自然段。

7、有感情地朗讀2—5自然段。

四、課堂作業。

1、完成課堂作業第三題。

2、用“漸漸”寫一句話。(完成課後第4題)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6、7自然段,進一步瞭解蠶的整個生長過程。

2、朗讀課文。

3、知道“穿、新、嫩、瘦、吞”等詞的反義詞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穿——()新——()嫩——()

瘦——()黑——()晴——()

2、我們知道蠶姑娘在蠶牀上經過四次睡眠,身體漸漸發亮,那麼睡了四次的蠶姑娘還會發生些什麼變化呢?

二、學習第6段。

1、看課件後讀課文,思考:蠶在什麼地方幹什麼?

2、重點理解“蠶山”,“蓋間新房”。

⑴、看課件理解“蠶山”。

⑵、在課件的畫面中找找,哪些是蠶姑娘蓋的新房?蠶姑娘的新房

是用什麼蓋的?“蓋間新房”究竟是指什麼?

3、指導朗讀,重點讀好“成了、成了”。

三、學習第7段。

1、字句:繭子裏頭的蠶姑娘,一聲也不響,過了好幾天,繭子開了窗。

“開了窗”是什麼意思?“天窗”在哪兒?

2、看圖:說說蛾姑娘在幹什麼?(產卵)告訴學生:蛾姑娘把卵產

在蠶紙上,產完卵就死去了。

3、指導朗讀,“變了、變了”作重點指導。

四、朗讀全文,總結全文。

1、說說蠶的生長過程。

2總結:蠶兒是個寶,蠶結的繭,可以繅絲,織綢。我國栽桑養蠶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兩千年以前,我國的絲綢就已賣到國外,絲

綢是我國的驕傲。]

3、完成課後作業題。

板書:2、蠶姑娘

卵又黑又小

又白又胖

蠶蛾又黃又瘦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適度拓展,感悟人物語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的薰陶。

二、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通過上一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描寫了錢學森赴美留學期間的一些經歷以及漫漫歸國路,文章語言樸實,卻字字含情,令人感動!這節課讓我們通過錢學森的語言,繼續走近這個人物,並走進他的內心世界,體會他的殷殷赤子情,拳拳愛國心。

2、齊讀題目

(二)讀文悟情。

1、請同學們速讀課文,看看錢學森說了幾次話,用直線劃出來,細細讀一讀,品一品,感受最深的地方,可以寫寫自己的想法。

2、學生自由讀,劃,味。

3、交流。(找到了幾次話?第一次是在哪在哪裏?出示第二自然段,生讀句子,教師劃語言:“我是中國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準備,爲的是回到祖國後能爲人民多做點事。”

(1)學生齊讀。

(2)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爲祖國作準備,那麼他在美國做了怎樣的準備?請同學們好好地讀這一自然段,體會體會。

(3)交流(刻苦學習和研究)你從哪裏看出來?(他成爲了馮·卡門教授最得意的學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兩個“最”字可以看出錢學森在美國時學習非常認真,成績也很優秀。)

這裏的“得意”是什麼意思?

(4)是啊,正是因爲錢學森刻苦學習,所以得到了卡門教授的高度評價,他曾讚賞說:“36歲的錢學森是一位天才,他所做的工作對發展高速空氣動力學和火箭推進技術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他如此發憤努力,爲的是什麼?(再讀錢說的這一段話)

(5)那麼錢學森又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說這段話的呢?請同學們再讀讀上文,好好想想。(他在美國享受着優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優越的工作條件。)

(6)你能想象他的富裕生活和優越的工作條件嗎?(交流引導:住洋房別墅,出門有汽車代步,衣食無憂,生活非常得舒適;有著名的導師指導,有世界一流的'實驗室,這一切對他搞研究也極爲有利)

(7)可是,豐厚的生活待遇、一流的科研條件,這一切並沒能吸引住錢學森,他時刻想要回到祖國,他說——引讀錢學森的話。(教師趁機板書:抵擋物質誘惑)

(8)多麼樸實的一句話,但卻道出了錢學森的一片愛國情。下面還有哪裏也有錢學森的話?

5、出示錢學森說的第二段話。

“我們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國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天終於來到了。祖國現在是很窮,但是需要我們——祖國的兒女共同去創造,我們是應當回去的。”

(1)學生齊讀。 這段話是錢學森對誰說的?(在美國留學的中國留學生。)

(2)他怎麼會對中國留學生說這番話的?(出示留學生的話:留學生中有人勸他:“祖國剛解放,要錢沒錢,要設備沒設備,現在回去高科學研究,只怕有困難。”)

(3)同學們,從留學生的話裏,你知道了什麼?(祖國貧窮和落後,各方面不能與美國相比;回去工作非常艱難)

(4)教師描述:是的,當時的中國經歷了多年戰火的洗禮,可以說是一窮二白,一切都是百廢待興,無論是生活條件,還是搞科研的環境、設備,與美國提供的有着天壤之別。然而錢學森卻說(再讀他的這段話)

(5)你從中懂得了什麼?

是的,他明知祖國貧窮,卻絲毫不嫌棄,毅然決然地想要回去改變祖國的面貌,這是一般的留學生做不到,也是他們不願意做的,可他做到了,多麼了不起啊!(再讀)(板書:不嫌祖國貧窮)

(6)練習:是啊,祖國雖然窮,但錢學森相信只要中華兒女一起努力,我們的祖國不僅會從 黑暗 走向 光明 ,也會從 走向 ……

6、學習第五、六小節。

(1)新中國的誕生使錢學森下定決心隨時準備回國去,但是他要回國並不容易。讓我們先來聽聽美國的一位高級將領是怎麼說的?(指名讀第五節。)

(2)從美國將領的話中,你能讀懂寫什麼?

引導對“抵得上五個師”的理解(教師介紹:一個師相當於1萬人或五千人)(他創造的社會價值也是巨大的,他爲國家作出的貢獻是無法估量的,他是一個傑出的人才,)

(3)這樣的傑出人才,怎麼能讓他走呢?當然應當想盡一切辦法留住他。同學們,如果你就是美國政府的代表,準備怎麼來留住錢學森?

交流。

(我們會用更優厚的待遇,更多的錢來留住他。)

·是啊,面對金錢的誘惑,普通人的確很難抵擋。

(我們會給錢學森提供更優越的工作條件,讓他能全力施展自己的才華。)

·對於一個渴求事業成功的人來說,能讓他很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華,取得事業的成功,這也很具有誘惑力。

(4)美國政府也是這麼做的。他們甚至誣衊、監禁、迫害錢學森,爲的就是阻止他回國。然而錢學森回國的決心一刻也沒有動搖過,也要回到祖國(板書:衝破百般阻撓)

(5)引讀第六小節。

8、小結:錢學森回國的道路漫長而艱辛,國外豐厚的物質生活誘惑不了他,國內貧窮的創業條件也沒有嚇退他,甚至美國那冰冷的監獄大門也沒能捆綁住他歸國的腳步。真是殷殷赤子情,拳拳愛國心哪!(板書:殷殷赤子情拳拳愛國心)

(三)想象拓展。

1、創設情境:22年的努力,15天的漂泊,克里夫蘭號巨輪終於靠岸了,在外漂泊多年的遊子終於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就在他雙腳踏上祖國土地的一霎那,他內心感慨萬千,那激動人心的一刻他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呢?請你展開想象說一說。

2、交流。(激動和決心)

(四)課後延伸。

1、當錢學森學有所成,他是多麼迫切地要回到祖國,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當他回國後,又爲建設祖國作出哪些卓越貢獻呢?請同學們齊讀課文第七自然段。

2、課文只用一句話介紹了錢學森的貢獻,老師這有份資料,同學們可以讀一讀,對錢學森作出的貢獻會有更多的瞭解。

3、此時此刻,我想同學們的心情很不平靜,你肯定有很多話要對錢學森說,你想說寫什麼?

4其實,有許多海外遊子,都像錢學森一樣,身在海外,心繫祖國;學成歸來,報效祖國,因爲他們心中永遠有一顆中國心!最後,讓我們伴隨着一曲《我的中國心》結束我們今天的學習。

板書:

抵擋物質誘惑

錢學森 不嫌祖國貧窮 殷殷赤子情

拳拳愛國心

衝破百般阻撓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7

一、 談話導入:

師生問好。

師:到底是談過禮貌的孩子,就是與衆不同:聲音洪亮,站姿端莊。知道該怎麼稱呼我嗎?

生:溫老師

師:好耳力。僅董老師的一句話,你們就把我給記住了。真是一羣善於傾聽的好孩子。善於傾聽既是一種能力,又是一種好的習慣,同時,更是對發言人的一種尊重,而尊重本身就是一種禮貌。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9課,齊讀課題。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一定對禮貌有所認識了吧。(可以用課文中的語句說,也可用自己的話說。)

生作答。

師:同學們的認識都言之有理。從剛纔的發言中,老師選取了這樣兩句話,請看大屏幕。

出示:

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只有學會禮貌待人,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才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齊讀。

師:這也正是作者的觀點。請再讀一次。

二、 學習2——4自然段

師:課文《談禮貌》圍繞這一觀點,寫了三件事。

生:岳飛問路 學生道歉 理髮

師:這三件事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這句話。那故事中的人物又是怎樣把禮貌融入生活的點點滴滴?還是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隧道,回到古代,會會古人。

﹙一)、學習2自然段

哪位願意讀2自然段?請你讀,其他同學專心聽,之後,談談兩人留給你的印象。大屏幕相繼示:讀故事 說印象

生談(預設:牛皋粗暴無禮,傲慢;岳飛彬彬有禮,謙虛)

師:我們就按人物出場的順序,先走進牛皋,請認真讀讀描寫牛皋問路的語句,把句子中最能體現牛皋無禮的詞語用實心圓點標記出來。大屏幕相繼出示:抓關鍵 品形象

師:誰樂意與大夥分享你的讀書收穫?

生:關鍵詞;馬上、吼、呔、老頭兒、爺

師:如果你就是這位老者,遇見這麼一位傲慢無禮的問路者,會產生什麼心裏?

生:作答(討厭、反感、不喜歡)

師:如此沒有禮貌之人,誰都不會喜歡。用一句俗語講,就是

生:無禮討人嫌。

師:“嫌”字明白意思吧?

生:作答。

師:這樣做的結果是……

生:作答

師: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做無禮之人。

師:那岳飛的彬彬有禮又是從哪些具體的詞語體現出來的?

生:離蹬下馬、上前施禮

師:是呀,這一投足,一舉手,讓我們認識一位彬彬有禮之人。

生:“請問”、“老丈”

師:透過一言一語,我們又領略了他的文雅尊重。課文插圖就是岳飛問路的畫面。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神態。

生:預設(慈眉善目、面帶微笑)

師:是呀,從表情神態中,我們讀出了岳飛的友好和善。真會讀書,懂得抓住關鍵詞語品味人物形象。對岳飛還有了解嗎?

生:

生:

生:

師:這樣一位赫赫有名、戰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對一位普通的老人能夠這樣謙虛有禮,恭敬有加,足見他是一位深諳禮數之人。

師:就讓我們通過朗讀來展現人物形象吧。哪位同學願意扮演岳飛,誰來演牛皋,旁白呢?你要讀書了,老師請問,你現在叫什麼?入戲可真快。

生分角色讀。

師:這三個角色配合得如此默契,老師送你們三個字“有水平。”

師:如果能稍稍注意一下人物說話時的語氣,那就是高水平了。有同學向高水平進發嗎?太好了,老師就喜歡像你這樣善於挑戰的.孩子。

第二組學生分角色讀。

師評價,真是名副其實的高水平。

師:那麼作者是怎樣來表現這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

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

師:真是了不起,你們不僅會讀,會品,會演,還能悟出方法,老師再送你們四個字:至高水平。剛纔,我們運用了這樣的方法來學習,大屏幕示:演人物 悟方法

師:從這兩個故事中,你們明白了什麼道理?

生:預設,可能有的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作答,也可能用書中語言回答。

師評價:有的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回答,有的學生捕捉書中語言作答,都不錯。這是兩種不同的學習方法。

師:用俗語講,就是“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此處的“暖”字作何解釋?

生:溫暖、暖和、舒暢……

師:你能結合故事本身,說說禮到人心暖的意思嗎?

生作答。大屏幕示:想內容 明道理

師:岳飛的禮貌,讓老者心理暖暖的,於是乎就耐心地給他指路。這正是禮貌帶來的好處。難怪作者說:大屏幕示:

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只有學會禮貌待人,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才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齊讀。

師小結:當我們有求於別人時,岳飛給我們做出了榜樣。那當我們做錯事時,又該如何處理呢?我想,第二個故事中的小學生和女青年會給予我們一些啓示。請同學們用學習第一個故事的方法來自學第二個故事,行嗎?先來回顧一下剛纔的學習方法。大屏幕再次出現:

讀故事 說印象

抓關鍵 品形象

演人物 悟方法

想內容 明道理

﹙二﹚、學生自習3自然段

彙報交流。在分角色演人物時,老師專門用友好的語氣說話,問剛纔扮演女青年的學生說,你能原諒我嗎?學生說不能,因爲我說話語氣不友好和善,不誠懇。以此來讓學生明白:當我們做錯事時,不僅說話要禮貌,同時,還應該注意說話的語氣。

師:從這個故事中,你明白了什麼?

生答。

師:這個故事又一次告訴了我們,請看大屏幕:

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只有學會禮貌待人,恰當地使用禮貌用語,才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齊讀。

師: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你也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歷。樂意說出來嗎?老師在期待,知道嗎?被人期待,也是一種幸福。

師:當我們做錯事時,文中的學生、女青年以及ⅹⅹⅹ同學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當別人無意間傷害了我們時,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呢?我們還是從敬愛的周身上尋找答案吧。

﹙三﹚、學習4自然段

師:請默讀第三個故事。想一想:爲理髮的朱師傅爲什麼由先前的“深感不安”變得“深受感動”?

集中學習周說的那句話。

師:讀着這句話,你發現了什麼?

生交流:一連用了三個“您”,表達了對朱師傅的尊重。

從“安慰”一詞,讀出了的寬容大度。

還能從話語中看出不但沒有責怪朱師傅,反而還把責任都攬到了自己身上。

師:從中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生齊讀最後一句。

師:是呀,這又一次驗證了作者的觀點,請再次齊讀:

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只有學會禮貌待人,恰當地使用禮貌用語,才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三、揣摩表達方法

師:這三個故事,在寫法上有什麼特點?

師生一起歸納:

相同點:都是先講故事,後說道理。

各有特點:

從時間而言,既有古代的,又有現代的,古今都有,這又一次告訴了我們: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從人物的身份而言,有普通老百姓,有英雄,有偉人,這就說明任何人都離不開禮貌。

從事件的性質來看,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更加說明了禮貌待人的重要性。)

四、學習最後一段

師:所以作者在文章結尾有一次重申了自己的觀點,請齊讀最後一段。如果用古語來說,那就是:只有做到……,才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以此引出書中的古語: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師:類似於這樣的古訓和俗語,你一定還積累了一些。

生交流。

師:這些古訓和俗語,也同樣告訴了我們,請看大屏幕,齊讀:

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只有學會禮貌待人,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才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五、佈置作業

我想,有關禮貌的話題,僅憑一節課的時間是講不完的。那就請用本節課學到的方法和你們積累的古訓和俗語,寫一寫你經歷過的有關禮貌待人好處的事件。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韻文。

2.認識並會寫文中的9個生字。

3.瞭解部分傳統節日的風俗民情,感受祖國燦爛的民族文化。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感受傳統節日的文化魅力。

教學難點:“拜”和“墓”的書寫,“圓” 和“園”的區分。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兒歌熱身

1.同學們,寒假生活過得怎麼樣?簡單介紹一件假期裏讓你最高興、印象深刻的事給我們聽。(壓歲錢、煙花爆竹、走親訪友)

2. 看來,春節這一傳統節日給同學們帶來了無盡的樂趣。有個小朋友把過春節編成了兒歌,讓我們帶着喜悅和期盼的心情一起來讀一讀。

《春節到》

春節到,春節到,掛燈籠,放鞭炮,

包餃子,蒸年糕,穿新衣,收紅包,

拜個年,問聲好,家家戶戶真熱鬧!

3. 我們國家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每個節日都有不同的寓意不同的習俗,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我國的傳統節日,讓我們打開課本,一起來學習第1課《識字1》。

二、初讀課文

(一)讀通課文

1. 出示自讀要求:自讀課文3遍:第一遍: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第二遍:邊讀邊想詞語的意思,在不明白的詞語旁邊打上問號。

第三遍:把難讀的'詞語多讀幾遍。

2. 學生自讀

3. 交流檢查

(1)指名學生逐行讀,邊讀邊正音。(“掃”爲平舌音;“端團”是前鼻音;“餅”是後鼻音;“餃子、糉子、月餅”後一個字讀輕聲。)

(2)指名學生領讀課文。

(3)齊讀課文。

(二)識記生字

1.四人小組,合作讀一讀生字。

2. 小組成員間交流識字方法:加減法、編兒歌、猜字謎、換偏旁

3.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開火車讀。

(2)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指名讀。

三、精讀詞串:春節 清明

過渡:生字詞語我們已經認識了,那麼課文中到底爲我們介紹了哪些傳統節日呢?請同學們再次讀讀課文,注意自讀要求。

1. 出示自讀要求:

(1)再讀課文,找出文中的幾個傳統節日。

(2)選擇最喜歡的一串詞語,多讀幾遍。

2. 交流

(1)有哪些傳統節日?

(2)課文中一共給我們介紹了四個傳統節日,這節課我們選取其中的兩個來深入瞭解,誰來交流下你喜歡的節日?

(一)“春節 餃子 拜年”

①春節的具體時間是哪天?(正月初一)

②師隨即教學“餃”(與食物有關“食字旁”)“拜”(會意字:兩個人互相用手作揖、拜拜,手字旁。)你在拜年的時候會說些什麼?此情此景,你想到了哪些成語呢?

③將3個詞語串聯起來,說一句話,可以看圖說,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

④感情朗讀。

(二)“清明 掃墓 踏青”

①師介紹清明節:補充古詩《清明》,再介紹: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的4月4、5或6日。民間習慣在這天掃墓。(結合圖片理解“掃墓”)相機教學生字“墓”(猜字謎:太陽戴草帽,土在大下藏貓貓。)

②理解“踏青”(又叫“春遊”)結合圖片,師介紹清明在二十四節氣中,表示天氣晴朗溫暖,草木返青。唐帶大詩人孟浩然在《大堤行》一詩中這樣說:“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面對這樣美麗的自然景色,小朋友們你們想做什麼?

③相機教學“掃、踏”(編兒歌:掃:手勁可真大,大山推倒啦!踏:左邊足字旁,日在水下方。)

④感情朗讀詞串。

四、指導寫字

1. 出示:餃、拜、掃、墓、踏

2. 說結構,找偏旁,說出關鍵筆畫的書寫要領。

3. 口頭組詞,造句。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讀背韻文

2.聽寫生詞:水餃、拜年、掃墓、踏青、春節、清明

二、精讀詞串

1.過渡:上節課,我們瞭解了喜慶的春節,懷着崇敬的心情在清明這一天緬懷了先烈,這一課我們繼續瞭解熱鬧的端午和幸福的中秋。

(一)“端午 糉子 龍舟”

①教師簡介端午節: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

②端午節這天,人們爲什麼要賽龍舟,還喜歡吃糉子呢?

③你還知道端午節那天有哪些習俗?(配香囊、吃鴨蛋、掛艾草菖蒲)

④相機教學生字“端”。

⑤感情朗讀

(二)“中秋 團圓 月餅”

①師介紹:中秋,農曆八月十五,時在秋季的正中,月亮正圓的時候,此時,家家團圓賞月,品嚐月餅,一寄託閤家幸福安康的願望。

②相機教學“團、圓、餅” (“團”猜字謎:才子躲在家裏不出門。)

③將3個詞語串聯起來,說一句話。

④感情朗讀。

2.小結:傳統節日曆史悠久、寓意深遠、各具特色,贏得了同學們的喜愛,讓我們帶着這份喜愛再次齊讀課文。

三、拓展延伸,誦讀積累

1. 變詞串爲小詩,誦讀體會美感。

《誦佳節》

春節到,包餃子,開開心心去拜年。

清明節,去掃墓,高高興興去踏青。

端午到,吃糉子,熱熱鬧鬧賽龍舟。

過中秋,人團圓,家家戶戶吃月餅。

2. 其實我們的傳統佳節還有很多,比如重陽、元宵、臘八等等,你能仿照詞串再寫寫吧?

四、指導生字,完成作業

1. 出示:端、團圓、餅

2. 自學加輔導。課堂練習:

3. 作業設計

(1)填空: 學習了《識字1》,我瞭解了( )、( )、( )、( )這四個傳統節日的風俗民情、習慣。人們在春節的時候吃餃子、給長輩( ),還貼( )、放( );清明節的時候去( )、踏青;到了( ),吃糉子、賽( ),家家戶戶門前插( );中秋佳節,人們吃( ),全家( ),共度美好時光。我還知道重陽節,人們有( )的習慣。

(2)找一找除了課文中的還有哪些傳統節日,以及它們的民間風俗,模仿《春節到》或《誦佳節》爲學過的節日編編兒歌。

資料鏈接: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我國古代最早的愛國詩人屈原遭讒言被放逐後,目睹楚國政治日益腐敗,又不得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無力拯救危亡的祖國,於是自投汩羅江以殉國。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但終不見屈原的屍體。後來,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

教學反思: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 瞭解課文的行文線索,把握尋月過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

2、瞭解孩子們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懷,以及期盼美好事物人人都享有的純真願望。能說出作者通過尋找月跡所要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點:把握尋月過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

一、課前準備:複習關於月亮的詩文: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寫的是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的一件什麼樣的事情?

三、尋月過程,品味文本:

1、課文開頭寫“我們這些孩子,什麼都覺得新鮮,常常又什麼都不覺滿足”,而結尾卻說“大家都覺得滿足了”,這是爲什麼?

2、 明確尋月過程:(尋月所見和孩童心理的發展變化過程)

3、 “月亮是個好”,妹妹說的這句話如何理解?

4、理解“我突然覺得,我們有了月亮,那無邊無際的.天空也是我們的了,那月亮不是我們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嗎?”

5、教師:經過同學們的討論分析,我們對課文內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現在,我想問一個問題——爲什麼要以月跡爲標題?(月跡的含義)

四、課外探究:

1、 奶奶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形象?這個形象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2、這篇與傳統的吟詠月亮的詩文在思想感情上有什麼不同?

五、閱讀課文“我們這些孩子”到“桂樹”一段,完成下列練習:

1、開頭一句有什麼作用?

2、“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沒聲地溜進來,出現在窗前的穿衣鏡上了”一句用了什麼修辭?“款款地”“悄沒聲地”說明了月亮怎樣的情態?

3、“我們都高興起來,又都屏氣兒不出,生怕那是個塵影兒變的,會一口氣吹跑了呢”一句表達了孩子們怎樣的心情?

4、“但再也不是那麼一個滿滿的圓了,……這般兒亮的。”是從幾個角度來寫月亮的?

5、作者在寫月光的同時,爲什麼還寫了院中的桂樹?

6、你覺得作者在文中說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月亮”指的是什麼?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要主動的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小英在掌聲前後的變化以及掌聲的內在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來咱們班聽課的老師真多,讓我們用掌聲來歡迎他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掌聲無處不在,它代表着歡迎,飽含着祝福,這掌聲還曾經改變了一個孩子的命運,這節課就讓我們繼續去聆聽掌聲背後的動人故事。板書:21、掌聲

二.新課:

(一) 創設情境:

1、師範讀,同學們用心感受這個故事,看看這篇課文中的掌聲是給誰的?老師讀得怎樣,你們也把掌聲送給我。

2、課文中的掌聲是給誰的?這看似平凡無奇的掌聲裏,卻蘊涵着非常偉大神奇的力量。

3、老師這裏有一封小英的來信。一起來看一看。(課件出示來信)誰來爲我們讀一讀。掌聲改變了小英的生活,就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從前的小英是個什麼樣的孩子。

(二)精讀第1自然段:

1、自讀第1自然段,原來的小英是個什麼樣的小姑娘?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殘疾兒童,板書:憂鬱、自卑)。

2、這段文字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同情)練讀,指名讀。

3、看來,同學們都很理解身患殘疾的小英。那時的她不愛說話,不和同學接近,孤零零坐在教室一角!把她的痛苦、孤獨通過朗讀表達出來。齊讀。

(三)精讀第5自然段:

1、可是後來,這樣一個憂鬱、自卑的女孩卻變了,變成什麼樣了? 讀第5自然段:現在的小英是個怎樣的女孩?你從哪裏看出來?

2、是啊,她和小夥伴嬉戲玩耍,奔跑說笑,快樂得像只小鳥。甚至還學習跳舞,完全忘記了自己殘疾,腿腳不方便,把自己融入集體中,現在的她多麼自信,多麼樂觀。(指名回答並板書:開朗、自信)

3、真替小英的變化感到高興呀,那麼你們能把她的活潑開朗讀出來嗎?生齊讀。

4、小英前後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從你的朗讀中把這種變化表現出來。(分組讀1、5兩段。)

5、現在的小英和原來判若兩人,此時她最想說的是——(指向大屏幕上的來信)大家再一起讀。

同學們,是掌聲給了她力量,是掌聲給了她勇氣,是掌聲改變小英的生活。掌聲居然擁有這麼神奇的力量!讓我們和小英一起走進那次難忘的演講課中。(大屏幕出示課文插圖)看看當時的情景。

(四)體會掌聲:

請大家讀讀課文,找找同學們一共給了小英幾次掌聲?請你用“——”畫出描寫掌聲的句子。

課件示句子:(1)就在小英剛剛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誰的帶動下,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2)當她結束演講的時候,班裏又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1、體會第一次掌聲

1)大家爲什麼會給小英鼓掌呢? 讀2——4自然段,當老師請小英上講臺講故事時,小英的表現是什麼?把描寫小英表現的句子畫出來,讀一讀。指名讀,齊讀。

2) 課件示句子,同桌的同學一起根據課文內容口頭填空:

輪到小英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起投向了那個角落,小英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小英(猶豫)了一會兒,最後(慢吞吞)地站了起來,小英的(眼圈兒紅了)。 在大家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3)再讀三句話,從我們填進括號的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小英怎樣的心情?說你感受深的詞語,同桌互說。指名說,補充。

4)引導理解:爲什麼低下頭?(她害怕別人看到她的缺陷,一直害怕別人注視的目光,自卑憂鬱)

小英願意走上講臺講故事嗎?爲什麼?小英害怕同學們嘲笑她走路的姿勢,不願意站起來,但老師的要求又不能不做,小英拿不定主意,從這句話中的哪個詞可以看出來?(猶豫)

儘管從教室的一角到老師的講臺,只有短短的幾步路。可是要走完這幾步路,對於小英來說該有多難啊。每走一步,小英的內心都在痛苦地掙扎。這種複雜的心情使得她的動作(生:慢吞吞的),她的眼圈(生:紅紅的)就快哭了。就在全班同學幾十雙眼睛的注視下,腿腳不方便的她(一搖一晃)地朝講臺前挪動。同學們注視的目光中包含了什麼?

這些句子直接描寫了小英的表現,體會小英內心的那種自卑、痛苦和無奈。

齊讀大屏幕上的三段話。

這不足十米長的教室,對小英來講,好象比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還要長。怎麼也走不到頭。一秒鐘過去了,兩秒鐘過去了,五秒,十秒,四十秒小英終於站定了。

5)那一刻小英的心情怎樣?(緊張,不安),此時他多麼需要——大家的鼓勵。 播放掌聲、看課件引讀:就在小英剛剛站定的那一刻——,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就在小英最需要鼓勵的那一刻——

6)小英這時候太需要大家的掌聲了,這掌聲是多麼地及時啊!(指圖)你們看,當掌聲響起的時候,小英感動了,小英流淚了。

這時候,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學,你想在掌聲中對小英說些什麼呢?

小英,你別害怕,我們大家支持你!”

小英,我相信你一定能講的很好!”

小英你是我們的驕傲,勇敢地去講吧!

這掌聲裏包含了什麼?(同學們給他的'支持,給他的鼓勵)板書:鼓勵

小英又會想些什麼呢?(沒有笑話我,鼓勵、支持我,一定要講好,不辜負。)

2、體會第二次掌聲

1)課件示第二次掌聲:第二次掌聲又是在什麼情況下響起來的?同學們爲什麼鼓掌?

2)小英沒有辜負同學們的期望,以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講述了他童年的動人故事,當他結束演講的時候班裏又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出示圖片(播放掌聲)。這掌聲裏包含了什麼?板書:稱讚。 你想怎樣稱讚小英?

3)在掌聲中,她內心多麼激動呀!無數的話語在小英的心頭涌動,她想對大家說什麼呢?她覺得再多的語言也不足以表達他內心的感激,(指圖)你們看,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4)就在這節令小英終生難忘的演講課上,同學們用掌聲表達了對小英的鼓勵、稱讚,表達了對小英的愛,對殘疾人的愛,讓我們在這濃濃的愛意中,把感動表現在臉上,溶進聲音裏,讀第4自然段。

3、再讀小英的信:

是啊,多麼可愛的同學,多麼美妙的掌聲,就是這充滿鼓勵、滿含誇獎的掌聲使小英從一個憂鬱孤獨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陽光女孩,(看課件)小英從教室的角落裏走了出來,把自己融入集體中,在同學們的攙扶下他走得越來越穩。

課件示信:她把萬語千言全都融進了她的信中,並把它作爲一生的寶貴的財富來珍藏——來,咱們一起走進小英的內心世界,再讀一讀她的來信吧!

4、情感深華:

1)指板書:對於小英來說掌聲是鼓勵、掌聲是稱讚,掌聲還是什麼?(關心、愛護、尊重、誇獎、愛)板書。

2)老師想送你們一首小詩:課件,齊讀

掌聲是一首美妙的歌, 能喚起人們的勇氣!

掌聲是一朵芳香的花, 花香能夠使人振奮起來!

掌聲是一輪早晨的太陽, 能給我們帶來一縷陽光!

掌聲是一把鑰匙, 可以打開勇氣的大門!

掌聲是一片寬闊的海洋, 能把害羞淹沒!

掌聲是閃閃的星星, 能把孤獨的黑夜照亮!

3)讓我們記住這句話,出示句子: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當一個人身處困境的時候。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

4)聽歌曲:同學們有一首歌,名字就叫《掌聲響起來》讓我們來靜靜地欣賞一下,在歌詞中,你聽到最多的是哪兩個詞?(掌聲愛)

是呀,掌聲是鼓勵,是尊重,是關愛。多一份掌聲,多一份愛的鼓勵,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孩子們,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充滿了艱辛與坎坷,生活中需要我們互相的幫助,我們渴望真誠的鼓勵.送出你的掌聲,你也將贏得更多的掌聲。

5)齊讀第7自然段(課件)

(五)總結

1、你覺得在我們身邊,還有誰需要我們的掌聲,你想把掌聲獻給誰?

把掌聲獻給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希望他們不要泄氣,努力學習,成績會進步。 獻給老師,感謝老師爲我們辛苦的付出。

2、對自己的缺點不足,甚至是缺陷,不應自卑,應該像小英那樣鼓起勇氣,面對生活,這樣才能開闢出一片美好的天地。而對別人應當尊重、關心、寬容、鼓勵,對別人多獻出一點愛,世界纔會變得更美好。

(六)實踐活動:

給班裏的一位同學或周圍的一個人,寫一句鼓勵的話,或給予一次幫助。把愛轉播到我們身邊的每一個角落。

板書設計:

掌聲

憂鬱 ( 鼓勵、肯定) 開朗自卑 自信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11

教材簡析:

本課是一則富哲理於短小故事之中的寓言故事,主要講了除挑水工之外,兩隻人性化的水罐之間的故事。一隻有裂縫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慚愧,挑水工卻告訴它:從它的裂縫漏出的水澆灌出了美麗的花。向我們揭示了:世上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身的價值,我們既不能驕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處地利用自身的特點,就能充分發揮作用。一路花香是挑水工利用破損的水罐漏水的特點形成的美好景象。

課文共有三個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挑水工用一好一破的水罐挑水的不同結果。

第二自然段:有裂縫的水罐因漏水而慚愧的向挑水工道歉,挑水工叫它回去時注意路旁的花。

第三自然段:破水罐看了花後,仍然爲漏水而道歉,挑水工告訴他:是它的裂縫漏出的水澆灌了美麗的花。

設計簡析:

本課在設計教學時,要從寓言的體裁特點出發。

1、充分運用教材中形象化的語言,引導學生感知故事中的藝術形象,認識挑水工的善於誘導,完好無損的水罐和破損的水罐的不同表現及其心理狀態。

2、寓言的寓意不宜由教者生硬地、直接地揭示,要讓學生通過反覆誦讀,在充分讀書與相互交流中感悟。對人物的評價要充分允許學生各抒已見,鼓勵學生有獨特的感受。

3、可以續寫《一路花香》,以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和求異思維能力。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瞭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澆灌路邊花草的事,幫助學生正確看待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這則寓言故事或深或淺地感悟其中的道理,學生可能有些困難,應對的策略是精心設計,形成讀書系列活動,並通過合作、交流能有所領悟。

教學準備:《自讀學習成果表》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齊讀課題:第14課《一路花香》

2.讀了課題,大家的腦海裏會自然浮現怎樣的一幅圖畫?你能用一些詞語來形容一下嗎?說到“花香”,我們又會想到哪些詞呢?

3、針對題目你想了解些什麼呢?(這一路花香是怎麼來的?是誰澆灌了這麼多鮮花呢?)

二、整體感知,初讀指導

1.學生自讀課文,出示自讀要求:

①要有一定的速度

②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想想它說明了什麼道理?

③在不懂的地方和自己認爲寫得好的地方作些記號。

2.讀完課文,與同桌交流,討論。(填寫《自讀學習成果表》)

3.彙報自學成果。

4、學生自願讀課文,師生共評、指導將課文讀通。

三、抓住重點,指導讀懂

1、這篇課文中一共有幾個人物?哪幾個?

2、你能從課文中找出一些詞語或句子概括出這幾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嗎?教者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

書:完好的`水罐——驕傲自大 破損的水罐——善良自卑。

3、抓住學生回答,相機指導學生如何通過朗讀展現幾個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重點指導兩個水罐,體現出他們富有對比的性格特點。)

四、再讀課文,明白道理

1.印度的挑水工有兩隻水罐,它們分別有什麼特點?

(完好的水罐:驕傲自大;有裂縫的水罐:善良自卑)

2.結合第1節,想象一下:那隻完好的水罐會對有裂縫的水罐說什麼? 有裂縫的水罐又會怎麼想?

3.那隻完好的水罐爲什麼會如此驕傲,看不起那隻破損的水罐呢?(因爲它認爲破水罐沒有用。 )

4.破水罐是不是一點用都沒有呢?(不是,它澆灌了小路旁的花兒。) 指導分角色朗讀挑水工和破水罐的對話。

5.那隻破損的水罐爲什麼會這麼自卑呢? (因爲它認爲自己只能運半罐水,對不起挑水工,沒有看到自己的價值。)

6.挑水工是怎樣勸說破水罐的?(不是講抽象的大道理,而是循循善誘,啓發破水罐從生活實踐中去感知自身存在的價值。)

7.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麼道理?(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

五、引發爭論,深化感受

1、這篇課文中有兩隻水罐,一隻完好無損,另一隻有條裂縫,你喜歡哪一隻?爲什麼?

要點:

(1)“完好無損的水罐”,能圓滿完成任務,這是應當肯定的。至於它的驕傲,當然是不對的。但也可以從正面去理解:當自己兢兢業業工作,終於取得了成就,感到自豪,也未嘗不可。

(2)破損的水罐對自己能嚴格要求這是對的,但是,老是自卑、自責也不是辦法,應該儘早解脫,看到自身存在的價值。

2、想象一下:聽了挑水工的一番話之後,你認爲破損的水罐會怎樣?有哪兩種可能?(一是精神振作起來,看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繼續儘自己的所能,爲人們做事。一是繼續悲觀下去,直至不能自拔)

六、作業設計: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假如在生活中你遇到了像破水罐一樣存在着弱點或缺陷的人,他因此很自卑,你如何像挑水工那樣善於發現這些人的長處,引導他們發現自己的價值呢?能不能舉例來說說?

板書設計:

14.一路花香

完好的水罐——驕傲自大

破損的水罐——善良自卑

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12

寒流 大雪 北風

蠟梅 翠竹 蒼松

蟒蛇 螞蟻 刺蝟

滑雪 溜冰 跳繩

一、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8個生字,認識一個新偏旁“羽字頭”。

2.通過看圖、識字認字、誦讀詞串來認識有關冬天的事物,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瞭解冬天氣候的一些特徵,讓學生感受到冬天雖冷,但仍充滿着勃勃生機和生活的情趣。培養學生不畏嚴寒的頑強意志。

二、教學重點:學習生字,理解詞義。

教學難點:體會“歲寒三友”不畏嚴寒的品質,感受冬天特有的情趣。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詳案)

要求:通過看圖、識字認字、誦讀詞串,結合生活經驗認識有關冬天的事物,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初步瞭解冬天氣候的一些特徵,讓學生感受到冬天雖冷,但仍充滿着勃勃生機和生活的情趣。

一、情境導入。

今天是11月8日,請你看看今天的日曆上寫的是什麼節氣?(指導學生看投影日曆)(是立冬)。這就意味着,冬天已經來了。在你記憶中,冬天是怎樣的?你怕冬天嗎?(有的可能怕,因爲天氣實在太冷了,也有的學生不怕,因爲冬天可以開展很多的活動,還可以玩只有冬天纔有的遊戲——溜冰、滑雪等)其實冬天也與其他季節一樣,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那今天老師就與你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冬天。

二、看圖說話學詞串。

出示投影,看圖指導:

1.冬天到了,天氣怎麼樣?(通過看圖,讓學生感受:冬天到了,天氣變得很冷,都下起了大雪。指導學生說一說“鵝毛大雪”。)

(1)引導學生看圖練習說話:冬天到了,寒流來了,……

(2)相機板書,讓學生認讀:寒流、大雪、北風。

(3)指導理解“寒流”:冬天到了,有時氣溫會突然下降,讓人感到特別冷,那是因爲北方來了強冷空氣,這強冷空氣就叫“寒流”。前幾天,蘇州就來了一股較強的寒流,天氣怎樣?(一下子冷了很多,大家都及時加衣服,以免感冒了)(設計意圖:通過聯繫生活經驗,幫助學生很快領悟詞語的意思,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再讀這個詞語:寒流

2.這麼冷的天,很多植物都發生了變化,還記得以前學習過的《北風和小魚》嗎?北風一吹,什麼發生了變化呀?(樹葉落了,小草黃了,小鳥躲進了窩……),北風可真厲害,吹在你的'臉上有什麼感覺?(很冷,像刀割一樣)不過有一些植物一點也不怕,哪些植物不怕冷?它們分別是什麼樣子的呢?

(這樣設計,能喚起學生對已知的回憶,讓學生感受到冬天來臨後的變化,爲下一步的學習體會“歲寒三友”的品格做好參照。)

(1)引導學生看圖,用自己的話表達。

(2)相機板書詞語:蠟梅、翠竹、蒼松(老師介紹:這三種植物因爲不怕冷,被稱作“歲寒三友”。)

(3)指名讀這一組詞,齊讀。

(4)看圖,這麼冷的天氣裏,這歲寒三友生長得如何呢?

蠟梅開花了,黃黃的,散發出陣陣清香,多麼誘人啊!

翠竹還是那樣的綠,充滿着生機與活力。

青松挺得直直的,絲毫也不怕冷……

(5)教師補充《青松》,你瞧,這青松在大雪中依然挺拔蒼翠,一點兒也不怕冷,聽聽陳毅元帥對它的讚賞: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鬆高潔,待到雪化時。你聽明白了什麼呢?(學生能大概知道:青松不怕大雪壓,更不怕寒冷……)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13

教材分析

《學與問》這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學好問”這一中心論點,通過中外兩個具體事例,告訴我們“問”的重要性,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文章作者先陳述自己的觀點: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然後列舉了哥白尼的事例來證明作者的觀點,接着緊承上文,引出解決問題要善於求教,拜能者爲師。另外還舉了沈括的故事,重在說明“要善於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最後對全文進行總結,在深化中心論點的同時,號召同學們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全文層次分明,思路清晰,語言簡潔流暢。

學情分析

這篇文章脈絡清晰,內容簡單,學生易於掌握,在上課時讓學生先歸納段意,再進行指導講解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好問”與“勤學”是聯繫在一起的,教育學生髮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3、懂得“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培養崇尚科學、熱愛探究的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多問”與“勤學”的關係。

教學難點:懂得“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爲

設計意圖

一、聯繫舊知,揭示文體

1、同學們,我們在四、五年級學過《說勤奮》、《滴水穿石的啓示》,這兩篇課文有相似之處,它們都是什麼文?(板書:說理文)說理文往往有這樣的規律:作者一般都是在開頭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後通過名人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最後得出結論,給我們讀者以啓發,使我們對他的觀點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板書:提出觀點 事例證明 得出結論)

2、揭提板書:學與問。

學生回答:說理文

學生齊讀課題

先讓學生回憶說理文的結構,瞭解文體的特點,理清結構爲後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整體感知,亮出觀點

1、快速瀏覽,整體感知,看看作者介紹了哪些名人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最後得出了結論。

2、這段話作者把“問”比作________、________,說明了______________。

(板書:金鑰匙 鋪路石)

學生輕聲讀第一自然段

學生回答

三、閱讀事例,感悟思想

四、交流探討,深入理解

1、出示哥白尼的資料,誰來說說你知道他有哪些成就?

2、他是怎樣走上探求科學奧祕的道路的?

3、你從這段中的哪些詞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問的?

4、你還知道哪些名人好問的故事?

5、這些名人的事例,使你受到了什麼啓發?

6、引讀…… “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

7、出示名言

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不讓,然後爲德。 ——荀況

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毫無異議是問號,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在於逢事都問個爲什麼? ——巴爾扎克

1.有了問題該向誰請教呢?你們以前都向誰請教過?

2.課文中告訴我們要向誰請教呢?

3.指名說什麼叫“能者爲師”。(出示文字)

4.說到能者爲師,老師想送給大家兩句名言:

三人行, 必有我師。——孔子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5、我們小學生應該怎麼做?請用文中句子回答,並把文中的“你”改成“我”。

學生簡介哥白尼

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節並思考

指名回答

學生回答:小時候就喜歡問、經常纏着、世界、問這問那、省略號

學生根據提供的資料說一說

學生可能說到:要愛問問題,要多問問題,要敢於問問題等

學生齊讀

指讀,齊讀

指名學生說

學生回答

指名說,齊說

學生齊讀

把這兩句話說給自已聽

指名說,齊說

讓學生通過具體的事例深刻體會到“多問”的重要,同時結合重點句子的人稱改寫,讓學生以“我”的身份去說,這既是人稱改寫的訓練,又是學生學習主體性的落實。最後以名言總結,其目的是將“好問”在學生心中紮根。

五、自學質疑,學思結合

六、總結全文,理性昇華

1、有了問題要向別人請教,當別人也不知道時該怎麼辦呢?默讀第4自然段,看看沈括小時侯碰到什麼疑問,他是怎麼做的?

2、沈括是什麼人?

3、指名介紹沈括身上發生的事,思考:舉沈括的例子要說明什麼?

4、完成題目。

a、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

b、“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這句詩出自____代詩人_____的《 》。

“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始盛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c、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意思:_______________。後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_。

5、齊讀《大林寺桃花》

6、沈括在詩中發現了什麼問題?

7、他是怎麼解決這個疑問的呢?

8、從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麼?

9、小結:一個善問的人,不會滿足於別人給的模糊的解釋,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自己的大腦去思考, 得出科學的答案。(板書:觀察思考)。

10、出示名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最後作者得出了一個怎樣的結論呢?你是怎樣理解的?(出示最後一段)

2、說說“相輔相成”和“兩隻強健有力的翅膀”指的是什麼?(板書:勤學、好問的習慣)

指導朗讀

3、總結全文:學完了《學與問》這篇說道理的文章,我們不難發現作者除了和我們講道理,還舉了哥白尼、沈括的兩個事例介紹,這種寫法是說理性文章最常用的:擺事實,講道理。這樣文章纔有說服力。以後想要和別人講道理時,可以想想這篇文章的寫法。

5、送給大家一首詩:問到底(出示)

學生默讀

自由讀第四節思考

指名簡要介紹

學生說

先獨立完成,再小組交流

學生齊讀

學生說:爲什麼同是桃花開花時間相差這麼遠呢?

自由讀,獨立思考

學生齊讀

學生說說“相輔相成”的意思。(他們誰也離不開誰……)

齊讀

指名讀,齊讀

指名讀,齊讀

緊扣開頭的中心句,結合具體事例,當堂練習,學練結合,讓學生經歷求知的過程,在體驗中,收穫方法,在實踐中,養成習慣。讓學生感受到我在學、我在探究。不僅讓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到“學會”的智慧。

七、課外作業,拓展實踐

1、選擇你喜歡的勤學好問名言摘抄下來,做成書籤,送給同學和朋友。

2、瞭解一個古今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小故事,並把自己感想的也寫下來

板書設計

23 學與問

提出觀點 金鑰匙 鋪路石

哥白尼

說理文 舉例證明 勤學好問 觀察思考

沈 括

得出結論 相輔相成 養成習慣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評價內容和標準

評價內容

評價標準

自評

師評

同學評

總評

認真專注(20分)

能認真聽老師講課,聽同學發言

主動參與(20分)

遇到我會回答的問題我都舉手了

能常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讚揚。

教學反思

《學與問》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學好問”列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波蘭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另一個是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感悟:“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讓學生明白“只有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勤學好問固然重要,但在求知的過程中,還要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去獲得答案。

在整個教學中,我認真貫徹“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原則。課堂上,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活動爲主,學生樂於思考,積極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不僅鞏固了課本知識,體驗了文體的結構,更重要的是學生將已有的知識與新知識相結合,更加能體會課文所蘊含的哲理: “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只有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在知識的天地飛得更遠。”學生領會了文章的主旨,再聯繫實際生活,才能學以至用。

學生對課外知識的閱讀積累很有限,在提問到相關課外知識時,只有個別學生能夠回答完整,這說明以後要注重培養學生課外閱讀,並形成良好的積累習慣。

自由表達(10分)

發言時聲音響亮

善於合作(15分)

能積極參與小組討論活動,能與他人合作。

獨立思考(15分)

善於思考,並能有條理的表達自己的不同看法

敢於否定(10分)

敢指出同學錯誤的解答

欣賞自我(10分)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14

[設計理念]

《 語文課程標準 》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所以本課的教學以讀爲主,通過個性閱讀、合作學習,在師生、生生、生本的平等對話中引導學生在讀中學,在讀重悟。教學中,努力爲學生營造一個寬鬆、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間,以喚醒、激活他們自主學習的熱情;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爲學生張揚個性、激揚靈性服務。

中國閱讀學研究會會長曾祥芹教授指出:閱讀乃是向課文提出問題並通過朗讀、體悟解決問題。從作品中獲取信息,憑藉自己的經驗去兌換課文的思想感情。按照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我讓學生充分閱讀,讀出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再讀。在交流中,尊重學生“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斷”、“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問”。然後聯繫實際,讓學生用自己的經驗圖式與文本所反映的生活經驗圖式進行同構。這就是“解文——察己”的過程。這樣一種閱讀教學模式纔是尊重學生個性心理千差萬別這一具體事實的。

如果能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會閱讀,學會思考,學會發表自己的看法,那麼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是成功的。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彎曲、反彈、完好無損 、依舊、蒼翠挺拔”等詞語 ,藉助語言材料培養學生品詞析句能力,學會自主學習。

3、聯繫課文內容及生活實際,理解“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爲了生存和更好地發展。”的深刻含義。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行字詞句的訓練。

教學難點:理解第二個旅行者的話和最後一個自然段:“確實,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爲了生存和更好的發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發強烈的探究慾望。

1、導語: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山谷中的謎底》這篇課文,(齊讀課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對這個山谷有了哪些瞭解?

2、交流

3、過渡:現在,讓我們跟隨旅行者再次走進山谷。打開書 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三節,你發現山谷裏有什麼?請在你的發現旁做上記號。

二、學習第三節。(藉助語言材料培養學生品詞析句能力,樹立雪松的抗爭形象)

1、自由讀

2、交流

A、雪

①山谷中西??(板書:西坡雪小,東坡雪大)

②山谷中雪很大 (你來讀,你再讀,齊讀)

③從這句話中你發現了----,讀這個詞你發現---,你發現這句話還有哪些詞也讓你感受到雪大,讀的時候注意表現出來。

過渡:山谷中有雪,雪很大,你還有什麼發現,誰再說。

B、雪松

①指說(你不僅會讀書,還很會聽,你看我才說了一句,你就學去了。)

(課件出示句子)

②再讀讀這句話,從字裏行間裏能發現出雪松什麼?

自己先想想,想好後跟同桌說說,然後我們集體交流。

③有彈性,會彎曲,會反彈,總是蒼翠挺拔。

a、演示:理解反彈下面,老師做一個反彈的動作給大家看看!這小尺是有彈性,你們看 ——假如這小尺是雪權的枝丫,那這就是——(對,雪給了它外力)你們看,雪越積越厚,開始向下彎曲,

這時雪便??(滑落?怎麼落的!)

b、雪松依舊??“身姿”,從這句中你能發現什麼?(簡單的一個詞竟有如此豐富的內涵)c、引讀:“就這樣,反覆??”你讀懂了什麼(標點符號也是一種語言)

d、作者用上了關聯詞

e、“反覆積、彎、落、彈??”含義

f、順序不能顛倒。 g、完好無損 再讀,齊讀。

小結:剛纔,我們通過一句話,一個詞,甚至一個標點了解了山谷中的雪和雪松,現在,讓我們也來看一看它們。

H、動畫,配音: 過渡:當這一景象被旅行者看到時,謎底揭開了。

①、齊讀 ②、出示句子,說說(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③、大家注意:這句話的“終於”和這句裏的“始終” 謎底終於被揭開,課文第二節說:“??”揭開這個謎底真不容易啊!

三、學習第4—6節 (聯繫實際,感悟寶貴的'人生哲理。)

過渡:謎底被揭開了,旅行者們深爲自己的這一發現而高興,其中一位說

1、指讀 2、你們看,這位旅行者不僅揭開了謎底,還由此分析、推斷出——。(評價:這位旅行者可謂智者!) 3、另一位旅行者呢?(這啓示是從前一個旅行者的話受到啓發來的齊讀,只是他分析的是雪松能存下來的原因。一種景象,兩種分析!)

4、學習第五、六節 現在,請同學們仔細讀讀這兩句話,看看你能讀出什麼?(出示兩句話)

(1)交流第一位旅行者的啓示 (2)交流作者的啓示 (3)這裏彎曲還是指雪松的彎曲嗎?(那指誰?) (4)從古到今,以有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你聽過或注意過嗎?(指名說) (5)齊讀:(這句話堪稱格言,警句,讓我們將它牢牢記記在心中)

(6)聽寫(這兩句話富有哲理,我們應牢牢記記)下面,請大家拿來讀書筆記本,完成一項作業: 旅行者的啓示—— 作者的啓示—— “我”的啓示—— (前兩句聽寫)

交流

四、總結

在人生的旅程中,肯定會遇到一些外界的壓力或意想不到困難,我們首先要勇敢面對,但老師也希望你們記住這幾句話: ①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15

【教學資源分析】

《水》系蘇教版國標本第十冊的一篇課文。課文敘寫了“我”出生的村子嚴重缺水,人們愛水、盼水、節水。回憶孩提時洗澡的不易,突出了水的無比珍貴。兩處細節描寫:下雨時,在雨水中洗澡;炎熱時,母親用“一勺水”爲“四兄弟”消暑納涼,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課文采用反襯的寫法,通過村民洗澡時的“痛痛快快”、“舒服”,襯托出水的珍貴,缺水的苦澀,並以此警示今人要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4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缺水時村子裏人們盼水、用水的心情,讓學生體驗缺水之艱難,要珍惜水資源。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驗缺水時村子裏人們盼水、用水的心情,體會水的珍貴,缺水的苦澀。教育學生珍惜水資源。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設計思路】

整個教學過程緊緊扣住“水的珍貴”展開,通過品詞析句,朗讀感悟,讓學生感悟到這是一個缺水的地方,所以水特別珍貴;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設身處地的體驗,做到生活中節約用水。在品讀課文時,以讀爲主線,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水(板書)是很有意思的精靈。在古代大聖人孔子的眼中,水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是有情義、有德性的;在南唐後主李煜的眼中,水正如他心中的愁怨,“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在現代著名作家馬朝虎的眼中,水又是什麼呢?

二、初讀感知。

1、快速讀課文,找一找有關的句子。出示:水,成了村子裏最珍貴的東西。

設計理念:整個教學過程都是緊扣文章的這句中心句展開的。教學伊始,讓學生未入文境先有情,繼而深入文本體會。

2、怎麼樣的東西稱得上珍貴?(珍珠、鑽石……)水,在我們眼中再平常不過的東西,何以會是村子裏最珍貴的東西?

3、因爲我生在一個缺水的地方。我的家鄉到底是怎樣一番缺水的情景呢?(板書:缺水)

4、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找一找相關的句子,談談自己的理解。

(1)“十分裏以外”村裏人要吃水,要到十公里以外去挑,而後返回,來回奔波二十公里,目的就是要挑回一擔水,多辛苦啊!

(2)“排上一個小時”爲了一擔水,要等待一個小時,甚至還要更多時間,可見水彌足珍貴。

(3)“一處很小的泉眼”只有一處泉眼,而且很小,看來這裏確實是一個水源稀水的地方,所以水特別珍貴。

5、師小結:因爲我的家鄉缺水,而村民的生活又時時刻刻離不開水。所以(出示句子)“水,成了村子裏最珍貴的東西。”難怪村裏人說得最多的話是“請我喝酒不如請我喝水。”看來,在這裏,在這個嚴重缺水的地方,水比酒更珍貴,更受村民青睞。

6、假如你就生活在這樣一個缺水的村子裏,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7、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三、整體感知。

1、過渡:生活在這樣一個缺水的地方,人們對水自然會有一種渴望,會有一種期盼,讓我們跟隨着作者的回憶,去真切地感受那裏的人們渴望水的情景吧!

2、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 在讀書的過程中,有困難嗎?檢查初讀情況。

(1)課件出示三句帶有生字的句子。

“那時侯,家家戶戶都建有水窖,用來在下雨天儲水,以備今後很長一段時間使用。”

“而掛在她腰間上的那把鑰匙,則象徵着權威、幸福和痛快。”

“然後,母親一手從水窖中打起一勺水,從我們的頭頂緩緩地傾注下來,一手拿着一把麥稈扇往我們身上扇風。”

(2)讀生字詞:“儲水”,“鑰匙”,“一勺水”

(3)自由讀這些帶有生字的句子。

(4)指名讀三句句子,教師相機詢問。

① 什麼叫儲水?爲什麼要儲水?(這裏需要儲水,是因爲這是一個缺水的地方。儲水是爲了今後很長一段時間的使用。)

② 平平常常的一把鑰匙,象徵着什麼?爲什麼說它象徵着權威、幸福和痛快?(因爲這把鑰匙鎖住的是水窯,只要水窯打開了,我們就能用水,那該是何等痛快、幸福的事。)

③ 用一勺水給我們洗澡,說明什麼?(因爲缺水,所以要節約用水,用一勺水,就給四兄弟洗了一回澡。)

(5)有感情地讀三句句子。

設計理念:這一環節的設計,既能檢查學生讀書的情況,又能通過對三個生字的簡單理解,再次引領學生感悟到這裏缺水,水是很珍貴的東西。

四、自讀感悟,品讀交流。

1、除了第一自然段和上面幾句句子,你還能從文章的其他地方體會到這個地方缺水,體會到水特別珍貴嗎?

2、默讀課文,劃有關句子,並寫一寫自己的點滴感受。

設計理念:高年級學生要形成一個良好的讀書習慣,既要讓學生學會快速瀏覽課文,又要學會靜下心來細細地品讀每一句話,而且要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

3、師生交流,相機出示重點的句子理解。

設計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利用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體驗,來帶動整個教學環節的有序進行,做到“教學無痕”。

(1)“下雨天是村子裏每個人都期盼的日子”。

① 爲什麼村子裏每個人都期盼下雨?(在雨中洗澡,可以喝到水,可以儲水)

② 因爲缺水,所以洗澡對於村民來說是一件奢恥的事情,只有在下雨天,才能痛痛快快地洗個澡,那是怎樣的一種痛痛快快呢?出示:“先是像我們這樣的孩子,……女人們則穿着長衣長褲”。

③ 自由地讀一讀這段話,說說你的感受。(主要從兩個地方談感受:一方面是“張大嘴巴,去吃來自空中的水”,讓我們體會到孩子們多渴望水;另一方面是“奔跑跳躍,大呼小叫”,體會到人們洗澡時的痛快,在談這兩點時,都要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比較。我們洗澡會如此痛快嗎?我們會去吃來自空中的雨水嗎?從而感受到水的珍貴。)

④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你能把這種痛快讀出來嗎?)

⑤ 師小結:就在這樣的下雨天,小孩子奔跑跳躍,大呼小叫,大人雖然拘謹,但內心也充滿着快樂。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他們對水的降臨的一種感激,對水的一種由衷的珍愛,所以說(出示)“下雨天是村子裏每個人都期盼的日子。”

⑥ 師引讀:這樣的下雨天就像——過節一樣,但這樣美好的日子在我們那裏——畢竟太少了。更多的是——乾燥和炎熱。

(2)母親鎖上水窯,笑着對我們說:“你們真的餓壞了。”

① 你覺得哪個字最能吸引你的眼球?(餓)

② 母親之所以會這樣說,完全是因爲她看見了她用水爲我們沖涼的那一幕。

③ 課件出示:“從頭頂傾注而下的水滑過了我們的臉……地上幾乎沒有一滴被浪費掉的水。”指名讀一讀這段話,其他同學閉眼想象,說說你感受到了什麼?(一方面是我們淋到水後的一種快樂,另一方面是母親對水的珍惜,做到“地上幾乎沒有一滴被浪費掉的水”。)

④ 這是一種久旱逢甘淋的感覺,又是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如果讓你用一個詞語形容,你會用哪個詞語?(爽)(痛快)(舒服)

⑤ 就帶着這份“爽”,這份“痛快”,這份“舒服”來讀一讀這段話。

⑥ 師補充:在一勺水從我們的頭頂傾注下來的同時,母親還用一把麥稈扇往我們身上扇風,這樣的感覺就更爽了,讓我們舒服得“啊啊”大叫了起來。

⑦ 現在你明白了嗎,何以母親要用“餓”而不用“渴”字?(因爲天氣炎熱,因爲缺水,我們的身體就是處於飢餓狀態。好不容易纔有了這樣一次與水親密接觸的機會,真是太幸福了。)

⑧ 當一勺水給我們淋浴結束後,母親又鎖住了水窖,這又激起了我們的期盼之心,我們期盼什麼?

⑨ 同學們,想想我們自己,處在江南水鄉,用水毫無困難,我們是多麼幸福啊!跟他們相比,你們有話要說嗎?

設計理念:此時,學生的情感被激發出來了,他們肯定有話要說。可能是反省自己以前用水的毫無節制,可能是因爲用水的毫無困難,所以感受到的一種幸福,也可能是一些具體的節約用水方面的行爲,不管是什麼。只要同文本進行了交流,就都是一種學習後的收穫。

4、師小結:不管是下雨天痛痛快快地淋雨,還是無雨時母親用水窖中的一勺水給我們洗澡,都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村裏人與水接觸時的一種快樂。(板書:樂)

5、缺水給村裏人帶來了“苦”。可作者卻具體生動地描述水給村裏人帶來的“樂”,爲什麼要這樣寫呢?(這樣一種強烈的對比,更讓我們感受到水對村民來說是異常珍貴,更讓我們要珍惜水資源,這就是一種反襯的寫作方法。)

設計理念:教給學生寫作的一些基本的表達方法,這也是閱讀教學的目標之一。

五、總結延伸。

1、這篇文章是編者改動後選入課本中的,題目也做了相應的改動,你能猜猜原文的題目嗎?(《餓水》)有機會,讓我們再來讀一讀原文,再來體會作家馬朝虎質樸的文字,真摯的情感。

設計理念:雖然《水》這一篇課文的教學已結束,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被激發出來了,這也是課外閱讀的.開始。

2、師總結:生活在缺水的地方的人,他們對水是如飢似渴。我們生活在不缺水的地方是如此幸運,但如果我們毫不節制地用水,不珍惜水資源,你覺得我們對得起那些缺水地方的村民嗎?在你用水的時候,想一想缺水的村民那渴望期盼的眼神吧!想一想這句話吧!(出示:水,成了村子裏最珍貴的東西)

設計理念:將文章的這句中心句貫穿教學的始終,同時,又體現了教學的前後呼應。

六、佈置作業。

蒐集有關水資源的資料,探討如何節約用水。

板書設計

缺 水 洗 澡

苦 樂

【教學反思】

《新課程標準》確定了“人文教育”的目標,它倡導教學以“人”爲本,以學生爲主體,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讓每個學生都成長起來。以往的教學總是在自覺或不自覺中實施以教師爲中心的角色,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動地位都得不到體現。而只有實現以學生爲中心的主體地位,才能促進學生的素質發展,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

作爲一名課改大潮中的教師,面對《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工作中應該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爲課改貢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現將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反思總結如下:

1、課程改革後,語文課堂變得五光十色、多姿多彩了,教學手段越來越多了。但手段多了,對語文學習來說未必是好事。在這堂課上,我沒有爲了讓學生“求異”或“發散”,離開文本進行無休止的討論、爭辯;沒有佔用大量的時間讓學生交流蒐集來的資料卻把文本丟在一旁;沒有過份地使用多媒體來取代讀書……從而,成功地把握了“度”,沒有造成語文課程的異化。

課文是一篇記敘文,背景是從前一個缺水的偏僻山村。上課時,我緊緊抓住了課文的兩條線索帶着學生走入作者的生活,那就是“缺水所帶來的苦”以及“用水所帶來的樂”。讓學生在自學劃相關詞句、交流體會、指導朗讀的過程中學習課文。“缺水所帶來的苦”主要通過“挑水難”“洗澡難”“盼開窖”等事情體現,“用水所帶來的樂”則通過“雨中洗澡”和“洗涼水浴”這兩件事體現。

2.《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與其教師細緻的分析講解,不如讓學生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在課堂上“讀”佔鰲頭。在這節課中,我指導學生採用多種方式的讀,努力引導學生將文本的意義和作者的情感在讀中自行發現。在教學課文第二自然段“雨中樂”時,我首先抓住關鍵詞,指導學生正確地讀它們,然後用語言爲學生們創設情境,使他們把讀書當成情感的體驗。

3.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這篇文章又包含着濃厚的感情。在教學中,我努力爲學生提供語文實踐的機會和時空,讓學生在自主參與閱讀的活動中,深入理解課文,從而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如在教學“期盼”、“幸福和痛快”及“一勺水洗澡”時,我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想想什麼讓自己最期盼,想想自己平時什麼時候最“幸福和痛快”,從而進一步體會作者及“村裏人”對水的情結。學生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中自主、合作、快樂地探究,獲取新知,明白事理。

4、對文本的正確解讀,是上好閱讀課的關鍵。在教學之前,我認真的研讀了《水》這篇課文。課堂教學中我抓住了“水,成了村子裏最珍貴的東西”這一主線統領全篇,又以“缺水的苦”和“有水的樂”這兩條副線的相互反襯,使學生對文章的主題有了深刻的感觸。

一節好課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完善,去總結吸取經驗教訓,只要我們在課堂上堅持要求明確,堅持榜樣示範,課堂上學生的傾聽意識就會在其間慢慢流淌!我想在實施新課程的今天,亮麗而難忘的課堂定會不斷地展現在同行們的面前,讓我們自信的去探索去研究,完善自我,完善我們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