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七年級語文《狼》教學反思

七年級語文《狼》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七年級語文《狼》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七年級語文《狼》教學反思

七年級語文《狼》教學反思1

課文字字落實的翻譯並不是本堂課教學的終極目標,學習本科的主要目的是要讓學生掌握自讀文言文的一些基本方法,明白對文言文熟讀成誦的重要性。爲了達到這個目的,我精心設計了整個教學過程,其中,我較爲滿意的是以下幾個方面。

1、還課堂於學生。

我將教師的“講”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讓學生的“讀”和“說”來佔領課堂。學生在讀讀、說說、議議中不知不覺的熟讀成誦,並理解了課文,還拓展延伸到其他關於“狼”的故事。各個教學環節相輔相成,教學設計貫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新課程理念。

2、成功的誦讀指導。

鑑於本文是自讀課文,我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就定位在指導學生的誦讀上。整堂課強調的是誦讀而不是通譯,要求學生讀準、都順、讀美。

首先是利用了不同形式的誦讀方式來增加學生誦讀文言文的樂趣。文言文對初一學生來時是相當呆板乏味的,尤其是對課文的熟讀和背誦。如果簡單的讓他們十遍八遍的反覆誦讀,很容易引起他們的厭煩感。於是我設計了自由讀、個人讀、教師範讀、學生齊讀等形式。自由讀時學生可以搖頭晃腦,各顯身手;個人讀時因爲特意抽程度比較低的同學來讀,所以很容易發現學生朗讀中存在的問題(本文雖然對生字都有註解,但程度底的同學還是會讀錯,甚至有句讀錯誤,這些問題都在個人讀中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其次不忘老師的示範引導作用。在學生自讀和抽讀之後,他們對課文的誦讀有了一定得體驗和理解。這時教師像講故事一樣有聲有色、有徐有急的範讀課文,對學生啓發很大。

整堂課以朗讀教學貫穿始終,教學目標明確,課堂氣氛活躍,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了怎樣讀和爲什麼要讀。這是本堂課收穫最大的一個方面。

3、激活了情感體驗。

爲了培養學生的辯證觀點、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我在領悟課文道理的環節中增加了情感體驗活動,結果這個環節成了整堂課中最活躍最精彩的片段。

開始,學生們一下子還想不到關於狼的好話,但通過《狼和鹿的故事》的閱讀,學生的思維很快就被激活了:有的同學說這個故事裏的狼好可憐,他們根本就沒有侵犯人,卻無故的受到了人的侵害;有的同學說狼和鹿的故事說明狼在生態平衡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狼還有着不遜於人類的至愛真情和自我犧牲精神等等。學生思維的閘門一旦被打開,語言就如泉水噴涌而出,回答五彩紛呈。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體驗,而且他們還懂得了怎樣從不同角度去看待同一事物,理解了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

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我力爭讓學生在體驗、感情中實踐讀、聽、說、想的綜合能力,是書本知識和生活積累溝通起來,爲學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培養了學生髮現美、感受美得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組織者、評論者,並積極參與活動,仔細觀察學生的探究活動,發現和鼓勵學生的創新竟精神,對學生進行較好的語言和思維的訓練。

七年級語文《狼》教學反思2

最近從市教育局組織的構建課堂教育模式的實踐活動中,感受頗深。雖然從某種程度上說,語文知識和能力是鮮活而又充滿人性的東西,不能用某一種模式或者構建一種“萬能”的授課程序來達到其最終的目的,但是就語文教學的現狀卻不容易樂觀,在此種情況下,統一思想,相對的構建一種在大多數情況下較爲適用而又合乎語文教學規律的模式就顯得尤爲重要。

而文言文教學是語文教育中比較薄弱的環節。許多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有相當程度的畏難情緒和厭惡感,傳統的教學中“字字落實,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經”,被許多教 師奉爲至寶,在學生方面卻異化成爲令人頭痛的緊箍咒。一篇血肉豐滿的文章,被肢解的支 離破碎。這種文言文教學模式,遏制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令中國傳統文化的名篇淪 爲學生難以接受、甚至拒絕接受的“殘羹冷炙”。當教學中的某種遺憾成爲一種引人注目的 教學現狀時,其原因之紛雜自不待言,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開啓智慧,放開眼光,大膽創新 ,讓中國傳統文化重新煥發她的魅力。

我一直想:怎樣的一堂課(文言文教學)纔是有成效的一堂課?怎樣的一堂課才能最大限度的使學生能夠自主的從課文裏面得到屬於自己的東西?革新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對先前教學思想的一種反思、借鑑和超越。反觀傳統的教學(文言)的模式,從最早的私塾教育,強調的是一種直觀而又簡單的教學理念: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書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們說,他們的結果是好的,就是在無形之中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章)的一種感悟力,就是所謂的“慧根”,而我們批判的應該是他們的教學方法,傳統文言(建國後,白話文)教學因爲受到語言習慣的影響,自然不如古人學習是的自然和流暢,一般情況下:“教師讀,學生看;教師譯,學生記”的教育模式大興其道,究其原因,大家認爲這種教育方式的顯性因素明顯,即學生能夠基本明白其義,並能翻譯。但是文章的意蘊何在?文章所體現的鮮明的人性和個性以及鮮活靈動已怡然喪失。

七年級語文《狼》教學反思3

教師反思的過程經歷“具體經驗→觀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積極的驗證”四個過程。下面小編以七年級語文《狼》教學反思爲例,爲大家介紹教學反思的寫作技巧。

爲切實搞好“新視野下初中語文文本解讀與閱讀教學有效性”課題研究。我作爲主研人員,本學期,我執教的課文是七年級下冊的一篇《狼》。在經過“上課-評課-修改-再上課-再評課”之後,做一下較爲深刻的反思。

首先,在確定課堂設計之前,我對文本進行了深入的解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教材分析;

2、學情分析;

3、目標定位;

4、教法與學法設想。

《狼》選自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在研究第六單元課文的共同點時,我注意到,在本單元提示當中這樣寫道:“動物是人類的生存夥伴,有了它,世界才如此豐富多彩、生趣盎然。在今天這個日益擁擠的地球村裏,動物和人應該享有同樣的生存空間。”“閱讀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發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還可以引發對人和動物關係的深入思考。”因此,我認爲本單元是以“動物”爲主角,賦予它們以特定的寓意,對現實生活進行巧妙的諷喻和折射,學生從中可以得到深刻的啓示和教育。《狼》是一篇文言文,選自《聊齋志異》中《狼三則》中的第二則,寫的是兩隻狼與一個屠戶之間的一場較量。狡詐的狼想吃掉屠戶,卻最終雙雙斃命於屠戶的刀下。故事說明只要我們敢於鬥爭,並善於鬥爭,無論多麼狡詐的狼也不是人的對手,終歸會爲人的勇敢智慧所戰勝的道理。同時,也應該教育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從而明確保護動物的意義。

七年級學生對文言文學習有了一定的積累,本課是可讀性較強的故事,學生易於理解並掌握。基於上述原因,在教學中,我認爲應儘可能放手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於是設計了以下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正確、流暢地朗讀。在朗讀的基礎上積累詞彙,理解文章大意。培養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積累文言詞語,理解重點詞語含義。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理清故事情節,體會狼與屠戶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學會多角度客觀地分析問題。對於本課,在教學過程中,我力求體現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授之以漁的教學理念。

教學於法,朗讀爲本。文言文的教學,誦讀尤爲重要,因此我設計了朗讀指導,品評探究的主體環節。學起于思,思起於疑。對字詞的疏通,我採用了自主學習法,讓學生利用註釋,藉助工具書,自主學習,自學中遇到的疑難,在自學展示環節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交流加以解決,教師在點撥時繼續授以學法指導,如指點解詞的方法等。

在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和主旨方面,我採用合作探究法,來突破重難點。我在此環節設計了六個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小組討論。這六個問題的設置層層相扣,一脈相承,在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和討論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的啓迪,進而解決教學重難點。

在教材分析和目標定位的基礎上,我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分三個環節:

(一)自主學習:誦讀課文,梳理字詞

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途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成誦,能加深理解,培養語感,積累語言材料。初一的學生學習文言文,處於打基礎的.階段,更要重視。本文篇幅短小,全文僅二百餘字,情節生動,脈絡清晰,易於熟讀成誦。

在誦讀預習基礎上,引導學生完成自主學習的預習題。如:作家作品簡介,解決文中生字的讀音,有些詞的特殊用法,重點句子的翻譯,初步翻譯課文。學生自主完成,然後小組展示交流。學生們表現非常好,他們能按要求迅速完成自主學習的預習題,並在不懂得地方作圈點、勾畫,然後在課堂上舉手示意。在小組展示的時候,有一個句子的翻譯引起了爭議。“後狼止而前狼又至。”有一個同學是這樣翻譯的:後面的一隻狼停下來了,前面一隻狼又追上來。這個同學回答完之後,立刻有一個同學站起來質疑,反駁。他說:我不贊成他的觀點。應該翻譯爲,後得到骨頭的那隻狼停下來了,先得到骨頭的那隻狼卻又追上來了。這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引起了同學們的思索,於是我將這個問題加以點撥,講解。同學們就將這個重點句子的翻譯掌握的更清楚了。

(二)合作探究:研讀賞析,妙點揣摩

我在此環節設計了六個問題,即:本文從表達方式上看,採用了怎樣的寫法?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情節故事?文中怎樣寫狼的狡猾的?屠戶的機智表現在哪裏?作者對這件事有什麼議論?面對課文,(從作者的角度來看)作者想告訴我們什麼?組織同學們課堂討論。同學們展開了積極的討論,學生合作探究。這一環節能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以達到進一步把握主題的目的。學生討論的時候,我一邊巡視一邊指導。在我的指導下,學生討論的氣氛更濃了。

學生討論結束,然後是小組展示交流。同學們能積極舉手發言。並且有同學質疑,補充回答問題。在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和討論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學生在翻譯重點句子時,我引導學生讀好這些句子的節奏、語氣。如:其一犬坐於前。有同學讀成:其∕一犬∕坐於前。我給他點撥,並加以糾正,應該讀成:其一∕犬坐∕於前。這樣,學生弄懂了意思,讀準了節奏,也弄清楚了爲什麼這樣讀。還有一個問題,屠戶的機智表現在哪些地方?學生回答後,我進行了歸納總結:屠戶的機智,主要是通過他的動作表現出來的。表現在他善於利用有利地形,善於抓住作戰時機,然後採取了勇敢果斷的行動。

(三)達標拓展:積累成語,感悟道理

在重點字詞解釋時,我要求學生作適當聯想,列舉出在現代漢語中含有同樣意思的字的成語。如,“兩狼之並驅如故”中“故”字的含義是“舊,原來”。同學們就聯想到了“溫故知新”、“一見如故”。在理解到“顧野有麥場”中“顧”字的含義是“回頭看”的意思時,引導學生們想到了“左顧右盼”、“瞻前顧後”。還有後面的“杯水車薪”、“犬馬之勞”等等;在探究完描寫狼的狡猾的句子後,我引導學生說與狼有關的成語,孩子們的積極性可高了,爭先恐後的說了很多。同時叫他們做適當的記錄。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就積累了成語。在探究完文章的主旨後,我順勢引導學生做換位思考,然後多媒體展示《狼的十大處事哲學》,演唱《北方的狼》,點撥到對狼的保護,動物的保護,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從而,回到編者的單元意圖上來,再次緊扣了文本進行解讀。

總之,《狼》一文情節曲折動人,對這類敘事性特別強的文言課文,我沒有過多設計呆板的字、詞、句翻譯的教學,而是充分發揮情節吸引人的優勢,賦以課堂情節性,生動性,趣味性。在具體執教過程中,我特別注重採取激勵措施,營造民主、寬鬆、競爭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重視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和老師一起和文本實現多邊互動交流,目的是讓學生積極地、富有創意的去認識文本,自然而然的進入故事發展的情景當中,在閱讀鑑賞中自行發現,自主建構文本的意義。整節課感覺氣氛活躍,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漲,表現非常積極踊躍。上完課後還有一個問題我已經意識到了: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環節用時稍長,以至於後面的達標拓展時間倉促,以至於削減了這一課的厚度。

後來,我將一課時調整爲兩課時,在內容上也稍作修改,增加了改寫課文的訓練。第一課時重在疏通文意,積累成語;第二課時重在人物分析,領會主旨,拓展延伸。由於有了更充分的時間,因此,在另一個班上課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大提高了。老師對課文語言的評析也更深入透徹了些;學生們有了圈點、勾畫、批註、片段寫作訓練的時間,學習效果也有了明顯提高,少數同學還能當堂背誦。

七年級語文《狼》教學反思4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準確翻譯,積累文言詞彙。

3、把握主旨,背誦精彩段落。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翻譯課文,積累詞彙。

難點:當堂背誦。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回憶作者。

1、導入: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篇文言文《狼》,看到這個題目,你會想到什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蒲松齡筆下的狼。

2、簡單回憶作者情況: 清朝 《聊齋志異》

(二)明確目標,指導學法。

1、引導學生回憶文言文應該學習哪些內容?從而確立本堂課學習目標。

2、引導學生從學習文言文的經驗中得出學習文言文最重要的方法:

認讀→譯讀→品讀

(三)認讀

1、聽讀課文,注意字音和節奏。

2、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感情。

(四)譯讀

1、譯法回顧

2、自由結組,結合註釋,譯讀課文。

3、檢測譯讀效果。

4、看來,通過譯讀這個環節,大家積累了一些詞彙,做到了準確翻譯課文,完成了第二個學習目標。那麼,誰能用一句話?(2……)

(五)品讀

1、概括文章內容,梳理情節。

2、分析狼和屠戶特點。

3、理解寓意。

(六)精彩背讀

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精彩之處,你認爲這篇文章的精彩之處在哪兒?能不能試着背下來?

(七)拓展延伸

1、談一點學習收穫。

2、送一句人生箴言。

(八)推薦閱讀:1.黃山《感恩狼》

2.姜戎《狼圖騰》

3.畢淑敏《母狼的智慧》

《狼》反思

《狼》作爲一節公開課已經上完了,我覺得這節課有一些讓我欣慰的地方:

一、學法指導比較到位。

這節課,在我的教學思想中比較注重學法指導。

首先,確立了學習目標之後,並沒有急於開展新課的學習,而是和學生一起來探討學法,明確文言文三步讀書法:認讀→譯讀→品讀。這樣,學生明確了學法,學習起來就會事半功倍。

其次,在譯讀環節中,引導學生回顧翻譯方法,並給出例句。這樣,既起到了溫故知新的作用,又可以讓學生在翻譯時有據可循。

二、教師示範效果較好。

這節課,我沒有用朗讀音頻和flash,而是自己加入感情背誦全文。教師的當場示範給學生的影響要遠遠大於多媒體,事實證明,學生在後來的展示朗誦中,表現很出色。我覺得這和教師的親自示範有很大關係。

但是,課後靜思,我覺得值得深思和改進的地方更多:

一、 譯讀環節生硬不確切。

在譯讀環節,進行得比較生硬,有一些東西還是強加給了學生,不是自然生成的。並且,學生譯完之後,沒有給學生明確答案。這樣,有些東西就比較虛,目標中能準確翻譯課文,實際上就沒有落實到位。

二、 挖掘文本不夠深刻。

這節課在深度上還有很大欠缺,沒有把蒲松齡寫《狼》的社會意義挖掘出來。文言文之所以能流傳至今,正是因爲他深刻的思想內涵給人一定的指導作用。這節課應該從文本的深度上再挖掘:狼僅僅指狼嗎?它可以理解爲惡人、惡勢力,如果和學生生活聯繫再緊密一些,還可以理解爲學生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如果能適當點撥,引導學生正確面對這些困難和挫折,那麼,就將文本和現實聯繫了起來,使學生真正能從文本中獲得一些思想指導。

三、 課堂調控能力有待提高。

在這節課中,教師的調控不夠到位。譯讀環節中,有時候就被學生拽住了,學生你一句,他一句,最後沒有定論,課堂有些失控,致使時間分配不均衡,最後一個拓展環節沒有進行,這是一個遺憾。

四、課件準備不夠精細。

在這樣一個大賽上,課件卻頻頻出錯,是不可原諒的。課件製作太粗糙,也反映出備課的不嚴謹,以後我更要端正自己的備課態度。

課已經上完了,但是這節課留給我深思的地方還很多,我將把這節課的成功之處不斷總結,應用於自己以後的教學實踐中,也會總結失敗的教訓,爭取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少走彎路。

七年級語文《狼》教學反思5

從文言知識着眼,蒲松齡的《狼》,無疑是集聚詞類活用、句讀、一詞多義的典範之作。然而,就文章內容而言,本文故事性強,“狼”與“屠戶”的爭鬥正切合着學生的閱讀趣味,能喚醒學生強烈的閱讀熱情,這對於改善素來“低溫”的語文課堂大有裨益;另外,從寓言的寓意把握爲切入口加強當代學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主要是公民人格教育(提高學生與邪惡勢力作鬥爭的勇氣與智謀)也是以《狼》爲文本的教學能生髮的課程內容。但是,文本價值的相對廣泛性與課堂容量的有限性的矛盾使我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試圖突破文道分離抑或重此輕彼的現狀,謀求一種“魚與熊掌兼得”的古文教學的理想。現狀的客觀存在決定這是一條荊棘小徑,在艱難跋涉中,亦有幾點收穫,主要如下:

一、學生聽課情況而言,由於我所帶的七年級(3)、(4)基礎不一樣,所以學生的聽課情況也不一樣。文言文的學習中,文言詞彙的積累是不能規避的一項語文知識的學習。在授課中,我在學生初讀文本時,根據學生的朗讀實際,並在隨後的重點字詞的朗讀及句讀的掌握中,都是認真聽,瞭解學生錯讀、誤讀的字詞,讀完後立即更正,這一方面,兩個班相差不大。在文言翻譯理解方面,三班的學生的學習興趣極濃,學生在此環節的表現中都很出色,因爲文章故事性很強,他們可以通過狼的本性“狡猾”、“狡詐”以及初讀文章後對文章的理解等來推斷文章的所表達的意思、主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課堂表現很活躍,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成果。但是在四班,由於他們基礎稍差,主動學習的能力薄弱,基本上靠老師講解爲主,不過,四班的孩子有一點很值得誇獎,那就是隻要老師強調過的,叫他們記的東西,他們都很認真的聽老師的話,總之,這篇課文,在“文”即文本理解這一方面兩個班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二、對我自己而言也有收穫, 在流程設計中,我力求走出學習文言文的既定模式(作家作品介紹---字詞正音----字詞解釋、重點句子落實-----文章解讀------內涵思想),首先,我把本文分成了幾個畫面,通過圖片的形式把這個故事講給學生,你是如何根據狗的狀態判斷這一幅畫在前一幅畫之後?學生的回答是:一隻狼像狗一樣坐着,一隻狼走開了。我便會緊接着追問:像狗一樣坐着,用簡潔的文言來說是什麼?學生答:犬坐。於是我趁勢說:哦,犬坐,便是像狗一樣坐着,而不是狗坐着,所以其一犬坐於前,是不應該讀作“其一犬?坐於前”的,應該是“其一?犬坐於前(和學生一起回答)”當然,雖然設計這一環節是爲學生理解文意服務的,但這並不代表本課的文言詞彙的學習到此就告終。總之,“教學設計要服務於學生”、一切教學活動以學生爲中心是這堂課於我的最大收穫。

三、初次真正的嘗試“文”與“道”的結合。我主要是以“道”爲主線,從“狼”的形象的品讀,到屠戶戰勝狼的原因探討,到寓意的理解,最後歸結於現實生活中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該具備的鬥爭智慧。在“道”的層層深入下,旁顧到“文”的積累,我認爲,()對於故事性強、語言相對淺顯的文言文而言,這未嘗不是一條可取的解決“文道結合”的嘗試之路。

然而,“文道結合”誠然是一條文言文教學的理想之路,初次嘗試,也在清晰地告訴我:塑造它的完美形式絕非易事,它需要教者能夠在“文”與“言” 中左右逢源,這對語文教師的教育智慧是一大考驗。教師如何在生成的教學資源中游刃有餘、調配有度決定了課堂的生澀與成熟。在這一方面,這一節課還有諸多遺憾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