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七年級語文風箏教學反思

七年級語文風箏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38K 次

教師在教學後都會進行教學反思,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七年級語文風箏教學反思,一起來看一下吧!

七年級語文風箏教學反思

  七年級語文風箏教學反思1

本週三上午在縣實驗中學上了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語文課《風箏》,《風箏》這篇課文魯迅的作品,學生上初中後第一次接觸,學習難度較大,課文難點較多,且本文思想內容可從多方面理解,這恰恰爲我們的教學提供了研究性的教材。現作如下反思。

一、教學思路清晰。一開始,讓學生談自己放飛風箏的自由與快樂,引出課文兄弟倆對風箏的不同態度,由此矛盾而上演了一場“精神虐殺事件”。最後討論體會封建教育思想和倫理道德才是導致這場“精神虐殺”真正的罪魁禍首。

二、教學方法得當。我緊緊抓住“精神虐殺”,重點研讀三、四自然段。如第三自然段中通過圈點、朗讀,突出“出神、驚呼、高興得跳躍”,讓學生體會弟弟對風箏的酷愛以及表現弟弟天真活潑的形象。第四自然段,以動作、神態等描寫著稱。教學時採用的表演“我”毀風箏的片斷,學生很是受啓發。評點時,大多學生都能指出表演學生的不到位之處,甚至後來連“我”的“傲然”神態都能表現出來。朗讀、表演,學生充分領略了“我”的毫不顧忌、無情踐踏風箏的粗暴行徑。

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通過小組合作,思維的碰撞,難題頃刻瓦解。在討論““我”還不是“罪魁禍首”?那導致這場“精神虐殺”悲劇的幕後真正“兇手”是誰呢?””這個問題時,我出示了魯迅的生活背景以及寫作的年代,大大幫助了學生對此問題的思考,降低了這個難題的難度,以適應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各抒己見,有的從家庭背景出發述說,有的從不平等的長幼關係闡述,大部分同學認識到了這是封建教育思想導致的落後觀念所致。即使他們說的不完整欠深入,但我還是一一予以了肯定。

不足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毀風箏事件中的“抓”、“擲”“踏”等動作描寫以及“傲然”“絕望”的神態描寫應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再讓學生表演,一定會比粗讀立即表演的效果好。

這堂課是以“精神虐殺”來挖掘文章主題思想的,但上課過程中,針對學生的闡述過多分析了人物性格以及講了文章選材的事情,使整堂課有“散”架之感。

圍繞一個主題,設計一些探究性問題,採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讀透,打開思維,並展開充分的討論,教師適時點撥,這樣的課堂纔算是合格的語文課堂。

  七年級語文風箏教學反思2

魯迅先生的《風箏》寫於1925年1月24日,刊於同年2月2日出版的《語絲》週刊第12期,1927年4月由作者編入散文詩集《野草》。《野草》是一部真實記錄魯迅獨特思想、心境的作品,它表達了魯迅對人生、對世態的獨到的感悟.灌注其間的人生體驗、哲理意蘊是值得我們細細咀嚼與體味的。這篇文章在《野草》裏面可以說是相對特殊的一篇。

《野草》中大多篇目是符號化、象徵化的,有強烈的西方現代主義特徵,充滿奇特的想象和荒誕,如《乞求者》、《死火》、《過客》等,惟獨《風箏》這篇文章有具體的人物刻畫、故事情節、景物描寫、心理描寫和主觀抒情,因此,它在《野草》這部散文詩集裏倒很像一篇小說。

《風箏》這篇文章選入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這篇文章可以說是學生第一次在課堂學習上真正接觸魯迅、認識魯迅。“魯迅精神”的解讀難度一般比較大,沒有一定的文化思想底蘊和人生經歷,閱讀魯迅作品和魯迅精神是非常吃力的。因此,在教學中,很多老師都在反映《風箏》教學難度之高。認爲對於剛剛深入初中的學生來講,根本沒有堅實的底子來理解學習文本。大多數教師都用長達三、四個課時來教學。當我的指導老師看到的我教案只有短短三個課時時,就開始對我進行教育。因爲按照我的安排,我的第三課時是用來歸納總結外加講作業題。

因此,在這裏我想談談個人對《風箏》教學時的一些思考。

一、教師教學時的誤區:

1、先入爲主的危害

教師經歷過高等的教育培養,對於魯迅的作品不會陌生。但是,那些有關對

魯迅作品的解讀都是基於成年人的文化底蘊和思想去探討的。《風箏》這篇文章雖然不是《野草》裏面最經典的文章,但必須要想到,我們現在是從事教育工作,而不是魯迅專題研究。現在大部分教師的授課都是以成年人的探究眼光去進行解讀的,一上臺馬上介紹的就是魯迅的思想,魯迅的生平和寫作背景,而且通篇都是讓學生做好筆記。在教研活動上還大吐苦水,說這篇文章不好教,不適合學生學習。這就是先入爲主的危害,認爲魯迅的作品不好講,還質疑爲什麼要編入初一教材,讓一羣剛剛升入中學的學生經受“精神折磨”。

在老師們看來,魯迅作品就是要深度挖掘魯迅人格,告訴學生魯迅就是這樣一個人,魯迅寫的文章,思想一定是很深刻的,只要是魯迅的作品,裏頭一定包含着深度的社會反思與國民批判,一定包含着對民族命運的悲憫與思考,一定包含着對自我或國民的解剖,一定是一個反抗絕望抗爭到底的勇士形象。學生以後,如果一拿到魯迅的作品,頭腦裏就有這樣一種框框,就有這樣一種先入爲主的思想,我想這對閱讀文本本身來說,是非常可怕的。語文教學怎樣去掉這樣一種“先入爲主”的色彩,怎樣去引導學生從文本中讀出意思,讀出深度,這也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問題。

2、教學設計忽略學生實際

不管教材如何編寫,教師的課堂設計都必須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承受能力出發。當然,教師的備課過程首先應該有一個深層解讀文本過程,獨特體驗過程,這對於上好一堂課是至關重要的。

課文前面有一段導語是這麼寫的:在溫馨與和美中有親情,在誤解和衝突中也有親情。本文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學生讀了導語之後,知道了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親情故事,這顯然是在他們接受能力之內的。然後通過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學生又進一步知道文章說的是作者小時候不允許小兄弟放風箏,行爲十分粗暴。待到明白遊戲之於兒童的意義,作者醒悟過來,自己當年的行徑簡直是“對於精神的虐殺”。雖然事隔久遠,作者還想一心補過,然而小兄弟卻全然忘卻,“我”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這篇文章中,學生應該能夠自主意識到魯迅和兄弟之間的深厚情誼,這應該是學生主動探究的結果;還有魯迅的自省精神,這也許就要教師的適當啓發了。這篇文章能上到這裏也就算基本完成教學任務了。

3、多角度解說增加難度

對風箏主題意義的解讀,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形成的觀點主要圍繞“封建倫理道德的批判”“自我解剖”“兒童教育”“親情”等展開,或者說是這幾種主題觀的綜合。近幾年有研究者開始關注魯迅一生最大的兩塊心病“兄弟失和”和“包辦婚姻”之事,展現了新的學術空間和視角。有研究者曾試比較過《我的兄弟》與《風箏》之言語表達,來探析魯迅何以5年以後重寫“風箏”事件的真正動因,結論是是“兄弟失和”。因此,學術界出現了以下幾種比較流行的主題解讀--批判封建教育思想和倫理道德說、自我解剖自我贖罪說、倡導正確的兒童教育方法說、歌頌親情美、從追求美好事物的角度去理解、暗示“兄弟失和”的悔怨之情、對妻子朱安的懺悔等。

對於這寫多角度解讀,有些老師也一字不落地灌輸給學生。一堂課就只講了文章主題。當我看着學生茫然外加發困的樣子,我也覺得好無聊。其實對於這篇文章的主題解說,只需要把握一點“表達了作者的懺悔之情以及無法補過的悲哀”就可以了。

二、我的教學反思

1、沒有“導課”、“作者介紹”這些教學環節

“作者介紹”這一環節的設置省略,那是因爲在上課前,本課的預習工作,我已經領着學生做了很多事情了。從網上下了一個介紹魯迅的視頻,播放給他們看;給他們簡單的介紹了一些魯迅其他作品;由於大一就通讀過《魯迅傳》,寫過小論文,所以對魯迅我瞭解的也應該說比較多,我曾花時間講過有關魯迅的一些重要事蹟。所以,通過預習工作,事實上,學生對魯迅這個人已經有大體上的瞭解了。照這樣來看,還有必要在課上花幾分鐘來介紹一下魯迅嗎?根本沒有必要。

2、教學問題設計既是缺陷也是困惑

這堂課的設計主要是以問題呈現的,在這堂課的設計好以後,我自己也感覺問題較多,自己想整合成幾個主問題,這樣可以一條線貫穿下來。但是一直苦思冥想都一無所獲。本來想請教老師的,後來自己也不知道怎麼的,又沒問。本來以爲自己能想出來,但是事實證明,我是自不量力!我還是沒能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一直想着把某幾個問題刪掉,精減成幾個問題,但是,自己又比較“小氣”,總感覺這幾個問題都是挺重要的,不忍割捨任何一個。所以到最終上課的時候,主問題的設計與流程依然很糟糕,不盡如人意。

3、教學預設大於教學生成

整堂課的教學,最失敗之處就是每一個環節都是順着我設計的環節一步一步往下走,而教學的動態生成可能並不是特別理想。就算學生有動態的生成,那也是在我的預料之內的,說的答案也是我所期望的答案。

教師理解是不是就一定要傳授給學生?魯迅作品《風箏》確實有很多隱喻意義,但是,這種深層的解讀,是不是老師自己懂了,就一定要把它全教給學生呢?學生能接受的了嗎?備學生遠遠比備教材重要。深知這一點的我,可是,或許是自己太自以爲是,太把自己當回事了,總想把自己知道的都能傳授給學生,所以,整堂課的控制上,問題的探究上,知識的呈現上,主要還是以我原先的預設爲主,我設好了圈套,等着學生來鑽。

但是有個環節還是取得了成效。我主要讓學生各抒己見,讀出自己的心得,並不要求理解到作者思想高度。學生的回答,有說親情的,有說孩子教育的等等,這些都是我預設以外的,整堂課沒有一個環節的設計和這種解讀有密切關聯,這些都是他們自己讀出來的見解,都是他們自己的心得。我覺得這樣很好!因爲教師的理解並不等於學生的理解。況且,這種理解,學生也能自圓其說,講得合情合理。我覺得這樣挺好。

綜上所訴,我覺得魯迅的《風箏》這篇課文,拋除教師的成年思維和細細專研教材,讀懂課標,再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就可以上好課。有時候,簡簡單單還原本真或許就達到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