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狼和鹿》教學反思

語文《狼和鹿》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狼和鹿》是一篇關於狼和鹿之間生態平衡的故事。通過講述凱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爲了保護鹿羣,大量捕殺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結果事與願違,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嚴重破壞的故事,告誡人們:必須認識到自然界各事物間的內在聯繫,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後果。課文層次清楚,寓自然科學知識於生動的故事中,有利於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與認知活動。教學時,抓住人們捕殺狼前後的現象和動物之間數量的變化進行對比,從比較中探究、感悟,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語文《狼和鹿》教學反思

一、反覆閱讀,加深語言感悟

1.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讀”是教學的主要活動,也是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感悟能力的主要途徑。在這一教學中,我讓學生讀書,通過自由讀、對比讀、對照讀、品讀等朗讀形式,使學生在讀中初步感悟文章的主要意思。

2.深入閱讀文本。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涌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

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發展規律,本課採用的學法是:

A、對比質疑:讓學生在自身對狼和鹿的認識和課文中稱狼爲“功臣”,鹿爲“禍首”的對比中,提出疑問。

B、自主學習:圍繞問題默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讀一讀句子談談感受。

C、合作探究:在探究中感知課文內容,感受災難。

D、讀中感悟:讀一讀、想一想、比一比、說一說、議一議多種方法揉合在一起,感悟破壞森林、毀滅鹿羣的禍首其實是人,是人違反了大自然應有的規律,破壞了生態平衡。

二、利用媒體,豐富語言表象

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豐富的表象可以激發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在導入暢談之後,我按“由圖及文,引發思考”的'設想,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請同學們看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圖片,說一說: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是怎麼樣的呢?再讓學生帶着興趣讀第一小節,找出描寫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句子賞讀,接着問“你喜歡這樣的森林嗎?說一說你的理由。”然後以基本同上的方式認識25年後的凱巴伯森林。由圖及文,圖文對照,在對比中引發學生思考:同一座森林,25年間爲什麼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追查原由的熱情。

當然,這堂課也有許多遺憾,以下就這節課中的不足談一談。

首先是朗讀,讀昔日森林與現在森林的兩段話時,學生都沒有讀出語氣來。如果教師在之前加以引導,學生也許會讀的好些。

其次,我在課上的提問過多過細,不利於學生對文章的品讀,而忽略了文字本身,我的提問初衷是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進而服務於朗讀,自讀自悟,但結果並不明顯。

此外,由於自己鑽研教材不夠,所以沒有能很好地解決課文的難點。

這一節課留給自己的反思很多,爭取在不斷的實踐和反思中不斷的進步。